自己也不會再被梁王提起,怎麽選擇,已經有了打算。
其實徐銘這會大可阻止。
但他沉思片刻,還是一言不發。
紀煬嘴角微微翹起,不錯,這徐銘長進太多。
沒等急匆匆趕來的兩個武將到此,真賬本已經找出來。
這賬本上,蔡源自然是幹幹淨淨,隻有另一個幹吏目瞪口呆,指著蔡源,又指了指徐銘。
最後看向紀煬的時候,直接後退半步。
紀煬悠閑坐下,手指點點書桌。
“底下小吏私吞鹽礦銀錢,此事本官必然會稟告陛下,請他決斷。”
“本地知縣徐銘治下不嚴,疏於管教,由縣丞蔡源暫管今安縣。”
這賬目上自然不是直接跟梁王交易,而是七拐八拐的代理人。
而且一句話,鍋已經扣給對梁王忠心的狗腿小吏身上。
摘開徐銘,提了蔡源。
最重要的是,順手把靠近邊關的鹽礦收回來。
隨行官員看著,眼神不停轉動。
這也太簡單了吧?
為什麽說查賬本,就查出假賬。
說是假賬,然後就能翻出真賬本?
他們知府大人在背地裏,到底都做了什麽啊。
明明天天一起辦公,卻有他們不知道的事?
可看看衛藍跟他帶著的手下。
這必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吧?
肯定是吧?
其實紀煬完全可以說一句,今安縣裏一半都是他的人,怎麽跟他鬥?
等鹽礦一一清理接手,順便放了三個汴京來的官員在這之後,紀煬心裏石頭落地。
鹽礦。
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終於解決。
那會紀煬知道梁王的人是衝著鹽礦過來,他不僅不搶,還幫著他們奪權。
等他們奪到手之後。
自然有自己這個黃雀接手。
內裏跟豪強爭鬥的時候,紀煬也隻是看熱鬧。
如今他們的熱鬧結束,也到他登場的時候。
鹽這東西尤為重要,不止上述說的一種賺錢方法,更有買賣鹽引,以次充好等等法子。
賺錢這東西,宗室們研究的總是很透徹。
他們的花銷極大,是皇上都要遏製的那種奢靡。
其他地方算了,紀煬不能看著灌江府鹽礦落到他們手裏。
給他們花一個子都覺得心疼。
隻是斷了梁王這個斂財的路子,他恐怕又要遭人恨了。
還好有汴京趣聞在前麵幫他頂著。
罵,盡管去罵。
給你們途徑發泄。
紀煬笑眯眯走出今安縣,手下隨行官員神情已經悄然有些變化。
紀煬則往外看看,還有太新縣,文饒縣。
這兩個地方他比到家還熟悉。
十日之後。
從灌江城出發,曆經近半年時間巡查的府衙官員們,終於踏上最後一段路。
古博城。
那個收複不到一年的古博城。
眾人精神鼓舞,巡查完最後一個地方,這次的行程就結束了!
不知道那邊又是什麽景象!
這近半年下來,還真是受益匪淺!
不過走到途中,因為他們動作迅速些,竟然趕上前麵歇息的隊伍。
定睛一看,歇息的人裏麵,還穿著官服?
他們湊在一起正在吃果子。
“太新縣種的梨子果然好吃。”
“對啊,皮薄水分大,還甜。”
“他們這的水果就沒有不甜的,紀煬可真厲害。”
聽到這話的官員們也點頭,他們在太新縣的時候,也被塞了許多水果,那邊果子確實好吃。
山林上的果子看著都喜人。
紀煬跟林婉芸自然也瞧見他們,再看看他們帶著的東西,笑道:“是工部的人。”
是汴京那邊派來修繕設計城牆的官員。
可巧了,正好碰上他們。
古博城連接太新縣,今安縣的城牆,很快就可以動工了!
等城牆按照舊址修好,再加以完善,灌江府的安全就會得到極大保障。
在城牆外麵留出大塊的緩衝地。
以後的貿易,通關,種田,養殖都有安全保障。
雖然府衙的錢包隱隱作痛。
但隻要能建好,那就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這城牆!他們修定了!
灰頭土臉在旁邊休息的工部官員,實在沒想到能在這碰到紀煬一行。
他們也知道紀煬在灌江府內巡查,這會碰上,自然高興得不行。
眾人看向紀煬的眼神還多了熱切。
跟著他做事,很容易升遷啊。
工部左侍郎,以前在外地當知州,有了紀煬這個下屬,沒幾年就回汴京了。
他們也想升官!他們也想升職!
第108章
兩隊人馬並成一隊, 工部的人跟紀煬也不是頭一次合作。
紀煬這種走到哪把路,橋, 城, 運河,修到哪的,整個承平國也少見。
而且大家都知道, 跟著他做事絕對不會吃虧。
上次修石橋的嵇巡等人路過汴京的時候,跟工部好友說了修石橋時候的事。
不用想著預算,隨便修, 這種好事打著燈籠都難找。
他們路過太新縣的時候,專門去看了那兩座石橋, 修得果然漂亮結實, 走個千百年的, 應該不成問題?
這次修城牆, 會不會也是?
紀煬輕咳, 隱晦道:“此次城牆,汴京那邊雖有支援, 但多從灌江府財政出。”
“今年各處花銷都大, 所以設計城牆時, 一定要物美價廉才好。”
???
這跟之前想的不一樣啊!
怎麽突然變成物美價廉了?
紀煬又道:“畢竟是邊關城牆, 該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會準備,但怎麽做的既牢固又高聳,還要便宜。”
???
想什麽美事呢?
我還想月俸超高, 休假超多,身份還體麵呢!
這句吐槽一出, 紀煬下意識接了句:“下輩子當宗室就行。”
這話說完, 眾人哈哈大笑。
不行, 不能笑。
回頭宗室那群人聽到,一定氣到跳腳。
事實上今安縣鹽礦的事傳過去,他們已經在跳腳了。
其實徐銘這會大可阻止。
但他沉思片刻,還是一言不發。
紀煬嘴角微微翹起,不錯,這徐銘長進太多。
沒等急匆匆趕來的兩個武將到此,真賬本已經找出來。
這賬本上,蔡源自然是幹幹淨淨,隻有另一個幹吏目瞪口呆,指著蔡源,又指了指徐銘。
最後看向紀煬的時候,直接後退半步。
紀煬悠閑坐下,手指點點書桌。
“底下小吏私吞鹽礦銀錢,此事本官必然會稟告陛下,請他決斷。”
“本地知縣徐銘治下不嚴,疏於管教,由縣丞蔡源暫管今安縣。”
這賬目上自然不是直接跟梁王交易,而是七拐八拐的代理人。
而且一句話,鍋已經扣給對梁王忠心的狗腿小吏身上。
摘開徐銘,提了蔡源。
最重要的是,順手把靠近邊關的鹽礦收回來。
隨行官員看著,眼神不停轉動。
這也太簡單了吧?
為什麽說查賬本,就查出假賬。
說是假賬,然後就能翻出真賬本?
他們知府大人在背地裏,到底都做了什麽啊。
明明天天一起辦公,卻有他們不知道的事?
可看看衛藍跟他帶著的手下。
這必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吧?
肯定是吧?
其實紀煬完全可以說一句,今安縣裏一半都是他的人,怎麽跟他鬥?
等鹽礦一一清理接手,順便放了三個汴京來的官員在這之後,紀煬心裏石頭落地。
鹽礦。
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終於解決。
那會紀煬知道梁王的人是衝著鹽礦過來,他不僅不搶,還幫著他們奪權。
等他們奪到手之後。
自然有自己這個黃雀接手。
內裏跟豪強爭鬥的時候,紀煬也隻是看熱鬧。
如今他們的熱鬧結束,也到他登場的時候。
鹽這東西尤為重要,不止上述說的一種賺錢方法,更有買賣鹽引,以次充好等等法子。
賺錢這東西,宗室們研究的總是很透徹。
他們的花銷極大,是皇上都要遏製的那種奢靡。
其他地方算了,紀煬不能看著灌江府鹽礦落到他們手裏。
給他們花一個子都覺得心疼。
隻是斷了梁王這個斂財的路子,他恐怕又要遭人恨了。
還好有汴京趣聞在前麵幫他頂著。
罵,盡管去罵。
給你們途徑發泄。
紀煬笑眯眯走出今安縣,手下隨行官員神情已經悄然有些變化。
紀煬則往外看看,還有太新縣,文饒縣。
這兩個地方他比到家還熟悉。
十日之後。
從灌江城出發,曆經近半年時間巡查的府衙官員們,終於踏上最後一段路。
古博城。
那個收複不到一年的古博城。
眾人精神鼓舞,巡查完最後一個地方,這次的行程就結束了!
不知道那邊又是什麽景象!
這近半年下來,還真是受益匪淺!
不過走到途中,因為他們動作迅速些,竟然趕上前麵歇息的隊伍。
定睛一看,歇息的人裏麵,還穿著官服?
他們湊在一起正在吃果子。
“太新縣種的梨子果然好吃。”
“對啊,皮薄水分大,還甜。”
“他們這的水果就沒有不甜的,紀煬可真厲害。”
聽到這話的官員們也點頭,他們在太新縣的時候,也被塞了許多水果,那邊果子確實好吃。
山林上的果子看著都喜人。
紀煬跟林婉芸自然也瞧見他們,再看看他們帶著的東西,笑道:“是工部的人。”
是汴京那邊派來修繕設計城牆的官員。
可巧了,正好碰上他們。
古博城連接太新縣,今安縣的城牆,很快就可以動工了!
等城牆按照舊址修好,再加以完善,灌江府的安全就會得到極大保障。
在城牆外麵留出大塊的緩衝地。
以後的貿易,通關,種田,養殖都有安全保障。
雖然府衙的錢包隱隱作痛。
但隻要能建好,那就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這城牆!他們修定了!
灰頭土臉在旁邊休息的工部官員,實在沒想到能在這碰到紀煬一行。
他們也知道紀煬在灌江府內巡查,這會碰上,自然高興得不行。
眾人看向紀煬的眼神還多了熱切。
跟著他做事,很容易升遷啊。
工部左侍郎,以前在外地當知州,有了紀煬這個下屬,沒幾年就回汴京了。
他們也想升官!他們也想升職!
第108章
兩隊人馬並成一隊, 工部的人跟紀煬也不是頭一次合作。
紀煬這種走到哪把路,橋, 城, 運河,修到哪的,整個承平國也少見。
而且大家都知道, 跟著他做事絕對不會吃虧。
上次修石橋的嵇巡等人路過汴京的時候,跟工部好友說了修石橋時候的事。
不用想著預算,隨便修, 這種好事打著燈籠都難找。
他們路過太新縣的時候,專門去看了那兩座石橋, 修得果然漂亮結實, 走個千百年的, 應該不成問題?
這次修城牆, 會不會也是?
紀煬輕咳, 隱晦道:“此次城牆,汴京那邊雖有支援, 但多從灌江府財政出。”
“今年各處花銷都大, 所以設計城牆時, 一定要物美價廉才好。”
???
這跟之前想的不一樣啊!
怎麽突然變成物美價廉了?
紀煬又道:“畢竟是邊關城牆, 該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會準備,但怎麽做的既牢固又高聳,還要便宜。”
???
想什麽美事呢?
我還想月俸超高, 休假超多,身份還體麵呢!
這句吐槽一出, 紀煬下意識接了句:“下輩子當宗室就行。”
這話說完, 眾人哈哈大笑。
不行, 不能笑。
回頭宗室那群人聽到,一定氣到跳腳。
事實上今安縣鹽礦的事傳過去,他們已經在跳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