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可能沒那樣敏銳,但他們都是灌江府最頂尖的幾個人,自然察覺出不同。
紀煬當機立斷:“立刻回灌江城。”
“問吳將軍借些人手,現在就給各個地方傳信,預防雪災。”
不管他們判斷是否正確,做好預防措施總是沒錯。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如果證明隻是虛驚一場,那就當演習了,若真遇上事,則可以挽救許多人的生命。
工部等人聽了這個消息,自然趕緊跟上。
幾乎在紀煬他們離開的後腳,韓瀟已經吩咐古博城提前準備應對災害。
那一年的隔壁涼西州雪災,死傷人無數,當地豪強趁機掠奪土地,逼得人背井離鄉,加上灌江府兵禍,實在禍害太多人。
紀煬當時在潞州扶江縣接收災民的時候,多少人餓的瘦骨嶙峋,更是不知有多少老人小孩死在路上。
雖說時間已經過去五六年,但對紀煬的印象十分深刻。
所以他半點沒有鬆懈,剛回灌江城,見著天上果然飄起雪花,雖然如今隻有一點點,落在地上甚至直接化了,紀煬還是道:“我負責食物跟維護穩定,芸娘你負責提前準備凍傷凍冰的治療方法。”
“有備無患,最好是沒有真的成災。”
如果隻是下大雪,那還好說,灌江府那年不下雪就奇怪了。
但如果是成了自然災害,他們提前準備的就會有效果。
紀煬讓下麵各縣各村提前為低溫災害,雪災儲備物資,趁著現在立刻檢修房屋,還要準備好安置人群的地方等等。
這些原本等到十二月再說也不遲,今年九月中旬,命令已經傳達下去。
不少人都奇怪,這也太早了吧。
往年這會還在地裏種菜呢。
雖說如今下了雪,但這點雪算什麽?
隻有一些有經驗的農人才看著天,如果一開始下的便是大雪,那雪很快就會停,若由小雪轉大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在這命令雖突兀,可紀煬的話,下麵都很聽。
各個地方立刻開始提前儲備物資,提前走訪各個村裏房屋最破的人戶,全力幫他們修補房屋,再跟當地宗祠廟宇提前商議,如果有災情,可以立刻把房屋有問題的百姓轉移進去。
各地糧倉也開始儲備蘿卜白菜。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紀煬明白,如果一旦真的出現低溫災害,雪災這種情況。
所有自然災害帶來的問題,那都是有連鎖反應。
就像地震一樣,帶來的還有房屋倒塌,火災,飲用水汙染等等問題。
雪災低溫帶來的,則是今年農作物凍死,冰雹砸穿房屋,低溫帶來燃料短缺,木炭煤炭價格暴漲,因為買不到食物跟炭火,吃不到水引起騷動等等。
如果再有病邪入體,更是難纏。
情況再壞點,如果死傷的人過多,後續屍體的處理,傷口的感染惡化。
全都是要提前預防的。
一場低溫雪災很可能讓原本就剛剛脫貧的人戶為了買炭火買吃食,變得一貧如洗。
像當初逃荒到潞州的涼西州百姓一樣,要麽賣兒賣女,要麽賣掉田產地產。
直白點說。
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絕對不是紀煬想看到的。
好在消息送出去之後,在九月二十五左右,下了三天的小雪漸漸停了。
還有人說,一向算無遺策的紀大人也有失手的時候,這次太過小題大做。
就算擔心雪災,也不該在九月份擔心。
可惜了,這隻是少數人的想法。
更多百姓則感受到紀大人的關心。
再說了!
提前購置的炭火食物,就當為過年做準備了!反正過年也要用啊,就當提前多買了。
一些想攪混水的人一時啞言,真的很想問一問,你們真的就那麽相信紀煬?
他說什麽你們就信什麽?
憑什麽啊?
憑借的,當然是紀大人對他們好,對他們真心好。
在灌江城的紀煬跟林婉芸並未鬆懈,還是按照提前計劃好的,購置不少傷寒藥在庫房當中。
更準備不少羊毛製品。
可惜如今沒有棉花,有棉花的話,也不用這麽憂心治下百姓會凍著。
那個叫卡裏的外鄉人也是。
千裏迢迢過來,竟然什麽好東西也沒帶。
紀煬自己都覺得好笑,他這無故遷怒人家幹什麽。
不過卡裏來了這裏也有大半年時間,如今溝通已經很順暢,隻是自己沒時間找他聊。
隻能等這次危機過去再說了。
紀煬做這些的同時,自然也跟隔壁涼西州知州通了消息。
如今的涼西州知州,是因為前任沒有處理好雪災,又查出當地官商勾結,貪汙受賄,所以才換了現在這位。
所以涼西州知州雖然沒有紀煬他們準備那樣充分,但還是也調配了物資在可能受災的幾個鎮子裏,提前填滿糧倉,如果有問題,直接開倉賑災。
九月二十八,原本的小雪不僅停了,天上還出了大太陽。
就在紀煬以為自己真的小題大做的時候,剛進入十月,天空陰沉沉的,又開始下小雪,當天中午便轉為中雪。
等到晚上,地上已經一層雪霜。
最擔心的事果然來了。
十月便開始正式下雪,今年的情況,隻怕不容樂觀。
原本等到十一月左右,就要開始種冬麥,不知道這情形還能不能種。
雪越下越大,一連下了七天。
十月份,就有這樣的大雪,紀煬讓各地知縣提前過來進行今年的考核,趁著道路還能走,更要提前預備。
這次說是考核,其實各處都在為可能會有的雪災低溫災害做準備。
紀煬第一時間將這裏的情況報給汴京那邊。
他肯定不會強撐著,既然提前做了準備,但要求援的時候,他肯定會求援。
接著又命灌江府各地學校暫時停課,讓各個縣的房屋及時清雪,以免房屋被壓塌,一係列的事情做下來,天氣竟然還在越來越寒冷。
大雪斷斷續續一直在下,韓瀟那邊也來消息,說這次的雪隻怕比五六年前的還要大,氣候也要更冷。
紀煬看著凍得瑟瑟發抖的平安,見他臉頰有些紅,開口道:“是不是發燒了?”
平安一直跟著紀煬,早上晨練也是在的,按理說身體很好,衣物也是不缺的。
但這會看著好像還是受了風寒。
紀煬不敢遲疑,請芸娘過來給平安醫治,讓他先安心休息。
保暖跟身體都還不錯的平安都病倒了,可見最近天氣有多冷。
好在不太嚴重,吃些藥就能好。
眼看雪還在下,紀煬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接下來幾天裏,城裏的捕快帶著調過來的兵士們挨家挨戶組織掃雪,一定不能讓屋頂雪太厚,否則很容易有倒塌的風險,哪家房子看著不結實的,立刻給安置起來。
不僅灌江城如此,整個灌江府各地都在這麽做。
但天氣太冷,馬兒根本跑不動,不管去哪都要靠人的雙腿。
值得慶幸的是,從九月份灌江府各地都在準備物資,提前預防雪災發生,更安排了大夫在附近,甚至早早備下傷寒藥,以及生薑等等。
炭火更是不用說,再有提前組織好的掃雪隊,這樣充足的準備,在雪災裏顯得還算從容。
不過時間到十一月,大雪一直未停,各家各戶都離不開炭火。
一些房子質量稍微差點的,也被安排到最近的廟宇宗祠裏,烤著官府提前購置的炭火,雖說不如自家舒服,好歹能活命。
紀煬原本還能收到下麵傳來的消息,隨著雪越來越厚,天氣越來越冷,人跟信鴿的通訊全都斷了。
此刻整個灌江府衙門的人都在府衙擠著,他們稍微說說話,就要繼續去巡查屋頂上的雪,以及有沒有人需要幫忙。
紀煬準備的羊絨大衣以及極厚的大氅全都派上用場,還有林婉芸準備的手爐,再有組織人縫製的帽子手套口罩。
看著大家裝備齊全,紀煬跟林婉芸也各自出發。
一天至少巡視兩趟,確保不出問題。
這種嚴密的巡查,終於讓整個灌江府渡過最艱難的幾日。
最近這天氣,滴水成冰,人在室外吸口氣,都覺得嗓子帶了血腥味,極端的低溫太難熬了。
若是手伸出來,沒一會就凍得僵硬。
當地人也說,這次的寒冷跟大雪,比五六年前那次還要嚴重。
不過說這話之後,還會加一句:“上次我們可沒這樣幸運,那時候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人家涼西州還有人管,咱們灌江府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這事紀煬也知道。
當初涼西州雪災,旁邊的灌江府其實也是有的。
隻不過那種混亂程度,肯定沒人管,跟今年這種情況簡直對比鮮明。
終於,時間到十一月十五,整整一個多月,幾乎都在陸陸續續下雪的灌江府,總算見到一次晴天。
紀煬當機立斷:“立刻回灌江城。”
“問吳將軍借些人手,現在就給各個地方傳信,預防雪災。”
不管他們判斷是否正確,做好預防措施總是沒錯。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如果證明隻是虛驚一場,那就當演習了,若真遇上事,則可以挽救許多人的生命。
工部等人聽了這個消息,自然趕緊跟上。
幾乎在紀煬他們離開的後腳,韓瀟已經吩咐古博城提前準備應對災害。
那一年的隔壁涼西州雪災,死傷人無數,當地豪強趁機掠奪土地,逼得人背井離鄉,加上灌江府兵禍,實在禍害太多人。
紀煬當時在潞州扶江縣接收災民的時候,多少人餓的瘦骨嶙峋,更是不知有多少老人小孩死在路上。
雖說時間已經過去五六年,但對紀煬的印象十分深刻。
所以他半點沒有鬆懈,剛回灌江城,見著天上果然飄起雪花,雖然如今隻有一點點,落在地上甚至直接化了,紀煬還是道:“我負責食物跟維護穩定,芸娘你負責提前準備凍傷凍冰的治療方法。”
“有備無患,最好是沒有真的成災。”
如果隻是下大雪,那還好說,灌江府那年不下雪就奇怪了。
但如果是成了自然災害,他們提前準備的就會有效果。
紀煬讓下麵各縣各村提前為低溫災害,雪災儲備物資,趁著現在立刻檢修房屋,還要準備好安置人群的地方等等。
這些原本等到十二月再說也不遲,今年九月中旬,命令已經傳達下去。
不少人都奇怪,這也太早了吧。
往年這會還在地裏種菜呢。
雖說如今下了雪,但這點雪算什麽?
隻有一些有經驗的農人才看著天,如果一開始下的便是大雪,那雪很快就會停,若由小雪轉大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在這命令雖突兀,可紀煬的話,下麵都很聽。
各個地方立刻開始提前儲備物資,提前走訪各個村裏房屋最破的人戶,全力幫他們修補房屋,再跟當地宗祠廟宇提前商議,如果有災情,可以立刻把房屋有問題的百姓轉移進去。
各地糧倉也開始儲備蘿卜白菜。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紀煬明白,如果一旦真的出現低溫災害,雪災這種情況。
所有自然災害帶來的問題,那都是有連鎖反應。
就像地震一樣,帶來的還有房屋倒塌,火災,飲用水汙染等等問題。
雪災低溫帶來的,則是今年農作物凍死,冰雹砸穿房屋,低溫帶來燃料短缺,木炭煤炭價格暴漲,因為買不到食物跟炭火,吃不到水引起騷動等等。
如果再有病邪入體,更是難纏。
情況再壞點,如果死傷的人過多,後續屍體的處理,傷口的感染惡化。
全都是要提前預防的。
一場低溫雪災很可能讓原本就剛剛脫貧的人戶為了買炭火買吃食,變得一貧如洗。
像當初逃荒到潞州的涼西州百姓一樣,要麽賣兒賣女,要麽賣掉田產地產。
直白點說。
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絕對不是紀煬想看到的。
好在消息送出去之後,在九月二十五左右,下了三天的小雪漸漸停了。
還有人說,一向算無遺策的紀大人也有失手的時候,這次太過小題大做。
就算擔心雪災,也不該在九月份擔心。
可惜了,這隻是少數人的想法。
更多百姓則感受到紀大人的關心。
再說了!
提前購置的炭火食物,就當為過年做準備了!反正過年也要用啊,就當提前多買了。
一些想攪混水的人一時啞言,真的很想問一問,你們真的就那麽相信紀煬?
他說什麽你們就信什麽?
憑什麽啊?
憑借的,當然是紀大人對他們好,對他們真心好。
在灌江城的紀煬跟林婉芸並未鬆懈,還是按照提前計劃好的,購置不少傷寒藥在庫房當中。
更準備不少羊毛製品。
可惜如今沒有棉花,有棉花的話,也不用這麽憂心治下百姓會凍著。
那個叫卡裏的外鄉人也是。
千裏迢迢過來,竟然什麽好東西也沒帶。
紀煬自己都覺得好笑,他這無故遷怒人家幹什麽。
不過卡裏來了這裏也有大半年時間,如今溝通已經很順暢,隻是自己沒時間找他聊。
隻能等這次危機過去再說了。
紀煬做這些的同時,自然也跟隔壁涼西州知州通了消息。
如今的涼西州知州,是因為前任沒有處理好雪災,又查出當地官商勾結,貪汙受賄,所以才換了現在這位。
所以涼西州知州雖然沒有紀煬他們準備那樣充分,但還是也調配了物資在可能受災的幾個鎮子裏,提前填滿糧倉,如果有問題,直接開倉賑災。
九月二十八,原本的小雪不僅停了,天上還出了大太陽。
就在紀煬以為自己真的小題大做的時候,剛進入十月,天空陰沉沉的,又開始下小雪,當天中午便轉為中雪。
等到晚上,地上已經一層雪霜。
最擔心的事果然來了。
十月便開始正式下雪,今年的情況,隻怕不容樂觀。
原本等到十一月左右,就要開始種冬麥,不知道這情形還能不能種。
雪越下越大,一連下了七天。
十月份,就有這樣的大雪,紀煬讓各地知縣提前過來進行今年的考核,趁著道路還能走,更要提前預備。
這次說是考核,其實各處都在為可能會有的雪災低溫災害做準備。
紀煬第一時間將這裏的情況報給汴京那邊。
他肯定不會強撐著,既然提前做了準備,但要求援的時候,他肯定會求援。
接著又命灌江府各地學校暫時停課,讓各個縣的房屋及時清雪,以免房屋被壓塌,一係列的事情做下來,天氣竟然還在越來越寒冷。
大雪斷斷續續一直在下,韓瀟那邊也來消息,說這次的雪隻怕比五六年前的還要大,氣候也要更冷。
紀煬看著凍得瑟瑟發抖的平安,見他臉頰有些紅,開口道:“是不是發燒了?”
平安一直跟著紀煬,早上晨練也是在的,按理說身體很好,衣物也是不缺的。
但這會看著好像還是受了風寒。
紀煬不敢遲疑,請芸娘過來給平安醫治,讓他先安心休息。
保暖跟身體都還不錯的平安都病倒了,可見最近天氣有多冷。
好在不太嚴重,吃些藥就能好。
眼看雪還在下,紀煬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接下來幾天裏,城裏的捕快帶著調過來的兵士們挨家挨戶組織掃雪,一定不能讓屋頂雪太厚,否則很容易有倒塌的風險,哪家房子看著不結實的,立刻給安置起來。
不僅灌江城如此,整個灌江府各地都在這麽做。
但天氣太冷,馬兒根本跑不動,不管去哪都要靠人的雙腿。
值得慶幸的是,從九月份灌江府各地都在準備物資,提前預防雪災發生,更安排了大夫在附近,甚至早早備下傷寒藥,以及生薑等等。
炭火更是不用說,再有提前組織好的掃雪隊,這樣充足的準備,在雪災裏顯得還算從容。
不過時間到十一月,大雪一直未停,各家各戶都離不開炭火。
一些房子質量稍微差點的,也被安排到最近的廟宇宗祠裏,烤著官府提前購置的炭火,雖說不如自家舒服,好歹能活命。
紀煬原本還能收到下麵傳來的消息,隨著雪越來越厚,天氣越來越冷,人跟信鴿的通訊全都斷了。
此刻整個灌江府衙門的人都在府衙擠著,他們稍微說說話,就要繼續去巡查屋頂上的雪,以及有沒有人需要幫忙。
紀煬準備的羊絨大衣以及極厚的大氅全都派上用場,還有林婉芸準備的手爐,再有組織人縫製的帽子手套口罩。
看著大家裝備齊全,紀煬跟林婉芸也各自出發。
一天至少巡視兩趟,確保不出問題。
這種嚴密的巡查,終於讓整個灌江府渡過最艱難的幾日。
最近這天氣,滴水成冰,人在室外吸口氣,都覺得嗓子帶了血腥味,極端的低溫太難熬了。
若是手伸出來,沒一會就凍得僵硬。
當地人也說,這次的寒冷跟大雪,比五六年前那次還要嚴重。
不過說這話之後,還會加一句:“上次我們可沒這樣幸運,那時候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人家涼西州還有人管,咱們灌江府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這事紀煬也知道。
當初涼西州雪災,旁邊的灌江府其實也是有的。
隻不過那種混亂程度,肯定沒人管,跟今年這種情況簡直對比鮮明。
終於,時間到十一月十五,整整一個多月,幾乎都在陸陸續續下雪的灌江府,總算見到一次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