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煬有些頭疼。
可沒想到接下來這幾日,皇子竟然天天過來。
甚至跟著小雲中練武。
紀煬:我還好,我挺好的。
不過時間一久,大家也就習慣了。
紀煬再出去的時候,幹脆帶著雲中跟皇子,身後多派幾個護衛即可。
來這幾趟,紀煬算熟悉皇子的性子,是個好脾氣的,比當今皇上脾氣還好。
估計是宮中唯一的孩子,雖不是皇後親生,卻從小在皇後身邊養大,跟他父皇母後的感情極好。
這樣長大的皇子,竟然沒有皇室孩童的早熟。
若不說出去,反而像個家境殷實父母和睦的溫和少年。
對於這樣的少年皇子,紀煬稍稍放下心,做事的時候也會多說幾句。
算算年紀,以後自己肯定要在他手下當差!
現在不打好關係,那他就是傻子!
更意外的是,皇子跟江雲中竟然關係不錯,江雲中不太知道皇子的身份,隻當是紀大哥認識的人。
這會去報紙小院看印刷的新報紙,兩人甚至一起騎馬過去。
小白鶴欲言又止,到底什麽都沒講。
大概是覺得傻人有傻福?
一般來說,報紙都會提前收集素材,然後排版印刷,所以到報紙出來的前一天,整個小院都會非常忙碌。
映月郡主剛到門口,就被她夫君晁盛輝送了回去。
那油墨聞多了對孩子不好。
等晁盛輝回來,就看到紀煬,小雲中,還有個叫餘九少年一起看著他。
明顯在說,看看你對你媳婦的樣子。
晁盛輝摸摸鼻子:“等你們有媳婦就知道了。”
晁盛輝又看看紀煬:“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
紀煬幹脆點頭,好像說的沒錯。
兩個少年則麵麵相覷,對他們來說,什麽媳婦不媳婦,不如印刷讓他們感興趣,兩人甚至親自動手試了試。
紀煬看著皇子融入得非常順暢,也就沒說什麽,看了明天要出的報紙。
明日七月二十,正是報紙發行的時間。
從昌盛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辦的報紙,到現在有三年半的時間。
三年半裏,京都趣聞成為汴京,乃至整個承平國街頭巷尾必看的報紙。
本來按照皇上的意思,寬限幾期也就行了。
但京都趣聞一直恪守本分,絕對不妄議朝政,一來二去,也就繼續辦下去了。
這幾年裏,其實也有幾個小報紙出現,但到底不如京都趣聞有意思。
更比不上汴京文報高雅。
這兩個報紙幾乎占據了所有市場。
也是兩個黨派的喉舌。
就算以前那些老頑固的不知道報紙的好處,這麽長時間過去,早就摸清內裏的玩法。
可惜了,他們的對手是紀煬。
紀煬回來,自然多次來看京都趣聞,保證新奇又誇大,有意思還有真實性。
這才是報紙長久不衰的秘訣,那些動輒誇張言論的,沒多久就會被取締。
說起來,以後取締報紙這差事,也是汴京府尹需要幹的。
畢竟發生在汴京府內。
既然這樣,他這的京都趣聞就更要小心謹慎。
報紙既要有意思,還要有內容,更不能過線。
廣告也不能太多。
聽到紀煬這些要求,晁盛輝跟苗書傑兩人都有點哀怨。
聽聽,這是人類能提出的要求嗎?
跟在紀煬身邊的其他小吏早就習慣了,他們都是從灌江府跟著出來的,這些要求?很難嗎?沒發現啊。
說起來,從灌江府跟來的人,最近一段時間也算長見識了。
汴京確實是好地方,他們大人也確實是厲害人物。
能得知要在京都府當小吏的時候,小吏魯戰,嶽文塞等人,那叫一個興奮。
跟對了領導,那一定能升職!
不過大家也奇怪,一般來說任命下來,雖說到九月份去任職,可都會提前去府衙看看。
為什麽他們大人氣定神閑,這都七月底了,就算路過汴京府衙,那也是不進去的?
紀煬還是那樣淡定,笑道:“咱們不就在了解汴京府嗎?誰說隻有進了府衙,才是了解汴京?”
“汴京城內外,到底是百姓多,還是那些官員多?”
這還用講,肯定是百姓多啊。
特別是京郊百姓,周圍種菜的賣花的做手工的織布的,全都在給汴京城提供生活用品。
難道他們就不重要?
要了解一個地方,不一定要去府衙了解。
皇子徐九祥在旁邊若有所思,他最近跟著紀煬,也算跑東跑西,汴京城內大多走了一遍。
按照行程,後麵半個月就要去京郊田地廟宇等地。
為了安全起見,他是不應該去的。
但徐九祥卻隱隱覺得,自己不去那才是損失。
紀煬沒想到,因為自己一句話,當晚回宮的皇子又跟父皇請求跟著去京郊。
所以第二天起來再看到徐九祥,紀煬忍不住搖頭。
算了,如今也算太平盛世,沒人敢強行拐走皇子吧?
接下來大半個月裏,皇子跟著紀煬算是走遍汴京大大小小的地方,實地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十四年的地方。
越走下去,徐九祥越覺得天地寬廣,他所在的皇宮實在太小了。
江雲中聽此笑道:“這還叫大?你是沒去過灌江府,灌江府才叫天地廣闊。”
“站在古博城上,更能知道,什麽叫大漠孤煙直。”
眼看徐九祥眼睛越來越亮,紀煬趕緊打斷:“那裏騎馬都要走二十天,平常要去至少兩三個月,多少商販在半路上病倒。”
“是不好走的。”
不是他心狠,直接打斷皇子的想法,是實在不能去啊。
好在皇子徐九祥確實是聽勸的,認真想過之後,歎息道:“是了,那裏太遠了。”
是他這輩子都不能去的地方。
紀煬見此,安慰道:“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曾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時候各司其職,更為重要。”
這會身邊人少,隻有小雲中在旁邊,紀煬也大著膽子道:“您父親也並未去過灌江府,卻不妨礙他的英明決斷。”
徐九祥心裏漸漸開闊,拱手作揖道:“是我想岔了。”
江雲中這才有些疑惑,這會要是再不能發現異常,那他是真的傻了。
走過京郊各處田地,紀煬還要往遠處走走,徐九祥自然不能跟著,但過了幾日宮中下令,想讓江雲中去宮裏當皇子伴讀。
江雲中本人差點把手裏筷子吃下去。
怎麽好端端在吃飯的時候說這件事啊。
紀煬,林婉芸,江白鶴倒是早有些預料。
皇子確實需要伴讀,宗室那邊也喊了許久。
最近皇子跟著出去辦差的時候,隱約有這樣的想法。
反正總要找個伴讀搪塞,不如找紀煬身邊的人。
江雲中無父無母,隻有紀煬這個認的哥哥,本身又習得好武藝,選江雲中進宮,竟然再合適不過。
江雲中忍不住道:“他還真是皇子啊。”
他剛開始隻覺得是個好玩伴,誰能想到身份這麽尊貴。
皇上提用紀煬身邊的人,自然又給他即將上任汴京府府尹一層保障。
現在就差直白地說,紀煬,他親信,不要惹!
也是,要用他來動汴京那些宗室,不給點好處跟體麵怎麽行,就算是把刀,也該開開刃的。
江雲中對進皇宮當伴讀,還是很興奮的。
別看他十四歲,但跟著也算走南闖北,又是在軍營裏練出來的騎射武功,再加上天賦好,其實當個護衛完全夠格。
江雲中進宮後,皇上也考究一番,發現這少年郎確實可行,他既是伴讀也是護衛,身份一躍而上。
江白鶴對此倒是沒什麽想法,隻是在國子監裏,更多人過來巴結而已。
她上的國子監裏的宗學,都是宗室子弟過來。
可沒想到接下來這幾日,皇子竟然天天過來。
甚至跟著小雲中練武。
紀煬:我還好,我挺好的。
不過時間一久,大家也就習慣了。
紀煬再出去的時候,幹脆帶著雲中跟皇子,身後多派幾個護衛即可。
來這幾趟,紀煬算熟悉皇子的性子,是個好脾氣的,比當今皇上脾氣還好。
估計是宮中唯一的孩子,雖不是皇後親生,卻從小在皇後身邊養大,跟他父皇母後的感情極好。
這樣長大的皇子,竟然沒有皇室孩童的早熟。
若不說出去,反而像個家境殷實父母和睦的溫和少年。
對於這樣的少年皇子,紀煬稍稍放下心,做事的時候也會多說幾句。
算算年紀,以後自己肯定要在他手下當差!
現在不打好關係,那他就是傻子!
更意外的是,皇子跟江雲中竟然關係不錯,江雲中不太知道皇子的身份,隻當是紀大哥認識的人。
這會去報紙小院看印刷的新報紙,兩人甚至一起騎馬過去。
小白鶴欲言又止,到底什麽都沒講。
大概是覺得傻人有傻福?
一般來說,報紙都會提前收集素材,然後排版印刷,所以到報紙出來的前一天,整個小院都會非常忙碌。
映月郡主剛到門口,就被她夫君晁盛輝送了回去。
那油墨聞多了對孩子不好。
等晁盛輝回來,就看到紀煬,小雲中,還有個叫餘九少年一起看著他。
明顯在說,看看你對你媳婦的樣子。
晁盛輝摸摸鼻子:“等你們有媳婦就知道了。”
晁盛輝又看看紀煬:“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
紀煬幹脆點頭,好像說的沒錯。
兩個少年則麵麵相覷,對他們來說,什麽媳婦不媳婦,不如印刷讓他們感興趣,兩人甚至親自動手試了試。
紀煬看著皇子融入得非常順暢,也就沒說什麽,看了明天要出的報紙。
明日七月二十,正是報紙發行的時間。
從昌盛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辦的報紙,到現在有三年半的時間。
三年半裏,京都趣聞成為汴京,乃至整個承平國街頭巷尾必看的報紙。
本來按照皇上的意思,寬限幾期也就行了。
但京都趣聞一直恪守本分,絕對不妄議朝政,一來二去,也就繼續辦下去了。
這幾年裏,其實也有幾個小報紙出現,但到底不如京都趣聞有意思。
更比不上汴京文報高雅。
這兩個報紙幾乎占據了所有市場。
也是兩個黨派的喉舌。
就算以前那些老頑固的不知道報紙的好處,這麽長時間過去,早就摸清內裏的玩法。
可惜了,他們的對手是紀煬。
紀煬回來,自然多次來看京都趣聞,保證新奇又誇大,有意思還有真實性。
這才是報紙長久不衰的秘訣,那些動輒誇張言論的,沒多久就會被取締。
說起來,以後取締報紙這差事,也是汴京府尹需要幹的。
畢竟發生在汴京府內。
既然這樣,他這的京都趣聞就更要小心謹慎。
報紙既要有意思,還要有內容,更不能過線。
廣告也不能太多。
聽到紀煬這些要求,晁盛輝跟苗書傑兩人都有點哀怨。
聽聽,這是人類能提出的要求嗎?
跟在紀煬身邊的其他小吏早就習慣了,他們都是從灌江府跟著出來的,這些要求?很難嗎?沒發現啊。
說起來,從灌江府跟來的人,最近一段時間也算長見識了。
汴京確實是好地方,他們大人也確實是厲害人物。
能得知要在京都府當小吏的時候,小吏魯戰,嶽文塞等人,那叫一個興奮。
跟對了領導,那一定能升職!
不過大家也奇怪,一般來說任命下來,雖說到九月份去任職,可都會提前去府衙看看。
為什麽他們大人氣定神閑,這都七月底了,就算路過汴京府衙,那也是不進去的?
紀煬還是那樣淡定,笑道:“咱們不就在了解汴京府嗎?誰說隻有進了府衙,才是了解汴京?”
“汴京城內外,到底是百姓多,還是那些官員多?”
這還用講,肯定是百姓多啊。
特別是京郊百姓,周圍種菜的賣花的做手工的織布的,全都在給汴京城提供生活用品。
難道他們就不重要?
要了解一個地方,不一定要去府衙了解。
皇子徐九祥在旁邊若有所思,他最近跟著紀煬,也算跑東跑西,汴京城內大多走了一遍。
按照行程,後麵半個月就要去京郊田地廟宇等地。
為了安全起見,他是不應該去的。
但徐九祥卻隱隱覺得,自己不去那才是損失。
紀煬沒想到,因為自己一句話,當晚回宮的皇子又跟父皇請求跟著去京郊。
所以第二天起來再看到徐九祥,紀煬忍不住搖頭。
算了,如今也算太平盛世,沒人敢強行拐走皇子吧?
接下來大半個月裏,皇子跟著紀煬算是走遍汴京大大小小的地方,實地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十四年的地方。
越走下去,徐九祥越覺得天地寬廣,他所在的皇宮實在太小了。
江雲中聽此笑道:“這還叫大?你是沒去過灌江府,灌江府才叫天地廣闊。”
“站在古博城上,更能知道,什麽叫大漠孤煙直。”
眼看徐九祥眼睛越來越亮,紀煬趕緊打斷:“那裏騎馬都要走二十天,平常要去至少兩三個月,多少商販在半路上病倒。”
“是不好走的。”
不是他心狠,直接打斷皇子的想法,是實在不能去啊。
好在皇子徐九祥確實是聽勸的,認真想過之後,歎息道:“是了,那裏太遠了。”
是他這輩子都不能去的地方。
紀煬見此,安慰道:“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曾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時候各司其職,更為重要。”
這會身邊人少,隻有小雲中在旁邊,紀煬也大著膽子道:“您父親也並未去過灌江府,卻不妨礙他的英明決斷。”
徐九祥心裏漸漸開闊,拱手作揖道:“是我想岔了。”
江雲中這才有些疑惑,這會要是再不能發現異常,那他是真的傻了。
走過京郊各處田地,紀煬還要往遠處走走,徐九祥自然不能跟著,但過了幾日宮中下令,想讓江雲中去宮裏當皇子伴讀。
江雲中本人差點把手裏筷子吃下去。
怎麽好端端在吃飯的時候說這件事啊。
紀煬,林婉芸,江白鶴倒是早有些預料。
皇子確實需要伴讀,宗室那邊也喊了許久。
最近皇子跟著出去辦差的時候,隱約有這樣的想法。
反正總要找個伴讀搪塞,不如找紀煬身邊的人。
江雲中無父無母,隻有紀煬這個認的哥哥,本身又習得好武藝,選江雲中進宮,竟然再合適不過。
江雲中忍不住道:“他還真是皇子啊。”
他剛開始隻覺得是個好玩伴,誰能想到身份這麽尊貴。
皇上提用紀煬身邊的人,自然又給他即將上任汴京府府尹一層保障。
現在就差直白地說,紀煬,他親信,不要惹!
也是,要用他來動汴京那些宗室,不給點好處跟體麵怎麽行,就算是把刀,也該開開刃的。
江雲中對進皇宮當伴讀,還是很興奮的。
別看他十四歲,但跟著也算走南闖北,又是在軍營裏練出來的騎射武功,再加上天賦好,其實當個護衛完全夠格。
江雲中進宮後,皇上也考究一番,發現這少年郎確實可行,他既是伴讀也是護衛,身份一躍而上。
江白鶴對此倒是沒什麽想法,隻是在國子監裏,更多人過來巴結而已。
她上的國子監裏的宗學,都是宗室子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