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也有人想欺負她,但小白鶴眼睛一轉,完美繼承紀煬跟林婉芸平時的做派,幾番計謀之下,身後有一幫擁護者。
單說見識這方麵,可能國子監的夫子都沒她走過的地方多。
等紀煬特意尋了些灌江府送來的新鮮果子送過來,以小白鶴的名義給同學們嚐個形象。
這之後小白鶴的日子可太舒坦了。
灌江府的果子,那都是有名的好吃,有名的難買。
林婉芸更不用操心,她到國子監是當醫學的夫子,再加上她本身跟著名醫韓家大夫學習,本身實踐經驗還豐富。
從種草藥到問診開方,都是極厲害的。
林婉芸更有辦女醫館的經驗,應對國子監的事,簡直不值一提。
他們在外麵受過的磨煉,用到汴京這裏麵,可以說遊刃有餘。
林婉芸本就聰明,如今還有立身之本,便是回了林家,再麵對母親跟三姐,她也能坦然麵對。
以往總要做個她們喜歡的模樣。
如今卻是不用了。
更別說皇上給紀煬賜官的時候,又給林婉芸賜了跟夫君同品級的誥命,從三品的誥命夫人,直接高出身邊人許多。
平常的知府,比如紀煬在灌江府的時候,那會是正四品的知府。
如今同樣是知府,卻因為是汴京都城的知府,品級自然高了一層,是從三品的府尹。
他是從三品的官員,娘子自然也是從三品的誥命。
從賜官封誥命,再到召他身邊少年進宮當伴讀。
紀煬還未正式坐上京都府尹的位置,卻有了把無形的尚方寶劍。
至於他最近東跑西跑的,不少流言蜚語竟然漸漸找上門。
說他還是同之前那般放浪形骸,仗著自己有點功績,如此狂妄自大,依舊愛玩樂。
眼看謠言起,稍微溯源一下,自然是打擂台的汴京文報寫的。
紀煬看了這些東西隻是笑。
他心態還好,跟在身邊的小吏護衛們卻十分不爽。
在灌江府的時候,哪有人敢這麽說他們大人?
再說,最近大人帶著他們去汴京內外,那是吃酒嗎?
吃確實吃了,更去了最後的酒樓,但也都是正正經經喝酒,半點汙糟事都沒有。
剩下大多時間還是在看各處的情況,是在辦差事。
小吏們還好,護衛們叫囂著要去堵汴京文報的門口。
眼看小吏們要攔著,紀煬卻想了想:“且慢,去的話,手裏不要拿家夥,隻在門口喊就是。”
“便喊,無良報紙,春秋筆法。”
都說他紈絝,還說他傲慢自大,不坐實謠言,豈不是白挨罵名了?
紀煬又道:“讓明日咱們的報紙大肆報道這件事,著重描寫一下汴京文報裏麵讀書人的臉色。”
“咱們臉皮厚,咱們沒事啊。”
反而那些文人們,隻怕頭一個撐不住。
明日京都趣聞的頭版頭條就給到他們了,看自己多大方,連版麵費都不要的。
護衛們聽到有這種熱鬧可以玩,自然一口應下。
等汴京文報被堵著門口罵的時候,裏麵春秋筆法的書生們果然沉不住氣,有些給他們專門寫稿子的大人同樣氣得捂著胸口。
可惜了,胡亂編造的時候,就要有這個覺悟。
等第二天京都趣聞把這件事繪聲繪色寫出來,並直接下了定義。
什麽汴京文報。
就是假消息的發源地!
說著,還列舉了其中幾個被證實是謠言的東西,他們發了謠言還沒澄清,這不就是假消息發源地!
其實說實話,任何報紙都會有寫錯東西的時候。
紀煬的京都趣聞也不例外,可如果有錯誤的消息,會在弄清真相的時候登報道歉。
他如此謹慎,反觀汴京文報還不知曉,一個報道假新聞的報紙,那帶來的危機則是毀滅性的。
從此就會有無數人質疑其中真假。
便是登了真的消息,也會被人問一句是不是真的啊,聽說他們經常放假消息。
時間到八月二十五,這期報紙幾乎把對家汴京文報判了死刑。
紀煬隻是騰騰手,就讓這些人吃了最大的一次苦頭。
上次的苦頭,可能還是紀煬讓整個京都趣聞的頭版隻登了嗬嗬兩個字,從未街頭巷尾各種閑話的源頭。
不知道什麽意思?
那你猜啊。
這次,別猜了,在罵你呢。
偏偏巧,馬上就到紀煬上任的時候。
還有幾天時間,紀煬就要當汴京府尹了,汴京文報想報官讓捕快抓捕門口鬧事的護衛們。
可惜這些捕快們慣怕這種事,根本不敢摻和裏麵,直接和稀泥。
什麽?府尹呢?
府尹都快卸任了,怎麽惹自己一身騷!
那可是紀煬!能把你們整這麽慘,報紙銷量一落千丈,我們呢?我們不敢啊。
不怪現在的府尹膽子小。
隻怪根本沒人敢惹紈絝啊。
紀煬回京沒多久,事情又做了不少,直接讓原本能跟京都趣聞平起平坐的汴京文報元氣大傷。
不知到什麽時候才能恢複。
再有他的行事做派,就兩個字,囂張。
到他上任當汴京府尹那天,已經沒什麽人敢直接觸黴頭。
紀煬穿著紫色綾官服,雖說不如之前緋紅官服更英俊倜儻,但腰上的金玉帶十三銙顯得他身姿挺拔,整個人帶了些淩厲之感。
不笑的時候劍眉星目,麵如刀削,讓人不寒而栗。
正所謂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
紫排在最前麵,足可見如今的紀煬,已經成了高級官員。
當知縣時候朝服冠上為二梁,當灌江府知府的時候冠為四梁。
如今做這汴京府的府尹,則是五梁,作為京官,以後每五日要上一次早朝。
可以說,朝中位置,定然有他一個。
而且這位置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說他紈絝,說他不著調,說他囂張都可以。
唯獨不能說他治下不行。
紀煬踩著皂靴前來,他身量本就比一般人高,練過武的身板還筆直,一進汴京府府衙,府衙內眾人目光立刻跟隨過來。
完蛋。
不比不知道,比了才難受。
紀煬穿著紫色華服,隻讓人覺得他冷漠淩厲,而身邊之前的府尹穿著官服竟然趁得醜了幾分。
這跟當初穿了紅色官服去灌江府交接的知府一樣。
總感覺以後汴京要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了,不要跟紀煬同時穿官服站在一起!
否則你會顯得更醜!
紀煬半點不在意這些事,笑眯眯道:“府尹大人,我是否來遲了?”
前府尹連連擺手:“沒有的事沒有的事。”
這位府尹同樣和善,但說了這話之後就沒了下文。
紀煬心道有些不好,來了個軟刀子的。
前府尹其實心裏也苦,按他自己的想法,自然是能跑多遠跑多遠,反正要外放了,汴京府他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當初以為當汴京府尹是個好差事,但看到他的前任跑得多快,就應該知道這事難纏。
什麽昨天國公家孫兒跟戶部哪哪侄兒打架。
今天哪家武將當街縱馬。
還有公主世子侵占民田,還有哪個三品大員家強買強賣。
反正一句話,是個人都比他官大。
官沒他大的,關係比他硬,說不定還直達天聽。
皇上那邊還好,可他也不能個個案子都找皇上做主,那要他這個府尹還有什麽用?
可以說當府尹六年時間,多數時候他都在躲著其他官員,生怕剛判了個案,回頭家長就找上門。
這些家長哪個講理啊。
誰會不怕?
他這種有背景,但背景不深的官員,隻有認慫的道理。
好不容易熬到頭了,本以為把事情交給紀煬,自己就可以快樂外放。
單說見識這方麵,可能國子監的夫子都沒她走過的地方多。
等紀煬特意尋了些灌江府送來的新鮮果子送過來,以小白鶴的名義給同學們嚐個形象。
這之後小白鶴的日子可太舒坦了。
灌江府的果子,那都是有名的好吃,有名的難買。
林婉芸更不用操心,她到國子監是當醫學的夫子,再加上她本身跟著名醫韓家大夫學習,本身實踐經驗還豐富。
從種草藥到問診開方,都是極厲害的。
林婉芸更有辦女醫館的經驗,應對國子監的事,簡直不值一提。
他們在外麵受過的磨煉,用到汴京這裏麵,可以說遊刃有餘。
林婉芸本就聰明,如今還有立身之本,便是回了林家,再麵對母親跟三姐,她也能坦然麵對。
以往總要做個她們喜歡的模樣。
如今卻是不用了。
更別說皇上給紀煬賜官的時候,又給林婉芸賜了跟夫君同品級的誥命,從三品的誥命夫人,直接高出身邊人許多。
平常的知府,比如紀煬在灌江府的時候,那會是正四品的知府。
如今同樣是知府,卻因為是汴京都城的知府,品級自然高了一層,是從三品的府尹。
他是從三品的官員,娘子自然也是從三品的誥命。
從賜官封誥命,再到召他身邊少年進宮當伴讀。
紀煬還未正式坐上京都府尹的位置,卻有了把無形的尚方寶劍。
至於他最近東跑西跑的,不少流言蜚語竟然漸漸找上門。
說他還是同之前那般放浪形骸,仗著自己有點功績,如此狂妄自大,依舊愛玩樂。
眼看謠言起,稍微溯源一下,自然是打擂台的汴京文報寫的。
紀煬看了這些東西隻是笑。
他心態還好,跟在身邊的小吏護衛們卻十分不爽。
在灌江府的時候,哪有人敢這麽說他們大人?
再說,最近大人帶著他們去汴京內外,那是吃酒嗎?
吃確實吃了,更去了最後的酒樓,但也都是正正經經喝酒,半點汙糟事都沒有。
剩下大多時間還是在看各處的情況,是在辦差事。
小吏們還好,護衛們叫囂著要去堵汴京文報的門口。
眼看小吏們要攔著,紀煬卻想了想:“且慢,去的話,手裏不要拿家夥,隻在門口喊就是。”
“便喊,無良報紙,春秋筆法。”
都說他紈絝,還說他傲慢自大,不坐實謠言,豈不是白挨罵名了?
紀煬又道:“讓明日咱們的報紙大肆報道這件事,著重描寫一下汴京文報裏麵讀書人的臉色。”
“咱們臉皮厚,咱們沒事啊。”
反而那些文人們,隻怕頭一個撐不住。
明日京都趣聞的頭版頭條就給到他們了,看自己多大方,連版麵費都不要的。
護衛們聽到有這種熱鬧可以玩,自然一口應下。
等汴京文報被堵著門口罵的時候,裏麵春秋筆法的書生們果然沉不住氣,有些給他們專門寫稿子的大人同樣氣得捂著胸口。
可惜了,胡亂編造的時候,就要有這個覺悟。
等第二天京都趣聞把這件事繪聲繪色寫出來,並直接下了定義。
什麽汴京文報。
就是假消息的發源地!
說著,還列舉了其中幾個被證實是謠言的東西,他們發了謠言還沒澄清,這不就是假消息發源地!
其實說實話,任何報紙都會有寫錯東西的時候。
紀煬的京都趣聞也不例外,可如果有錯誤的消息,會在弄清真相的時候登報道歉。
他如此謹慎,反觀汴京文報還不知曉,一個報道假新聞的報紙,那帶來的危機則是毀滅性的。
從此就會有無數人質疑其中真假。
便是登了真的消息,也會被人問一句是不是真的啊,聽說他們經常放假消息。
時間到八月二十五,這期報紙幾乎把對家汴京文報判了死刑。
紀煬隻是騰騰手,就讓這些人吃了最大的一次苦頭。
上次的苦頭,可能還是紀煬讓整個京都趣聞的頭版隻登了嗬嗬兩個字,從未街頭巷尾各種閑話的源頭。
不知道什麽意思?
那你猜啊。
這次,別猜了,在罵你呢。
偏偏巧,馬上就到紀煬上任的時候。
還有幾天時間,紀煬就要當汴京府尹了,汴京文報想報官讓捕快抓捕門口鬧事的護衛們。
可惜這些捕快們慣怕這種事,根本不敢摻和裏麵,直接和稀泥。
什麽?府尹呢?
府尹都快卸任了,怎麽惹自己一身騷!
那可是紀煬!能把你們整這麽慘,報紙銷量一落千丈,我們呢?我們不敢啊。
不怪現在的府尹膽子小。
隻怪根本沒人敢惹紈絝啊。
紀煬回京沒多久,事情又做了不少,直接讓原本能跟京都趣聞平起平坐的汴京文報元氣大傷。
不知到什麽時候才能恢複。
再有他的行事做派,就兩個字,囂張。
到他上任當汴京府尹那天,已經沒什麽人敢直接觸黴頭。
紀煬穿著紫色綾官服,雖說不如之前緋紅官服更英俊倜儻,但腰上的金玉帶十三銙顯得他身姿挺拔,整個人帶了些淩厲之感。
不笑的時候劍眉星目,麵如刀削,讓人不寒而栗。
正所謂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
紫排在最前麵,足可見如今的紀煬,已經成了高級官員。
當知縣時候朝服冠上為二梁,當灌江府知府的時候冠為四梁。
如今做這汴京府的府尹,則是五梁,作為京官,以後每五日要上一次早朝。
可以說,朝中位置,定然有他一個。
而且這位置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說他紈絝,說他不著調,說他囂張都可以。
唯獨不能說他治下不行。
紀煬踩著皂靴前來,他身量本就比一般人高,練過武的身板還筆直,一進汴京府府衙,府衙內眾人目光立刻跟隨過來。
完蛋。
不比不知道,比了才難受。
紀煬穿著紫色華服,隻讓人覺得他冷漠淩厲,而身邊之前的府尹穿著官服竟然趁得醜了幾分。
這跟當初穿了紅色官服去灌江府交接的知府一樣。
總感覺以後汴京要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了,不要跟紀煬同時穿官服站在一起!
否則你會顯得更醜!
紀煬半點不在意這些事,笑眯眯道:“府尹大人,我是否來遲了?”
前府尹連連擺手:“沒有的事沒有的事。”
這位府尹同樣和善,但說了這話之後就沒了下文。
紀煬心道有些不好,來了個軟刀子的。
前府尹其實心裏也苦,按他自己的想法,自然是能跑多遠跑多遠,反正要外放了,汴京府他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當初以為當汴京府尹是個好差事,但看到他的前任跑得多快,就應該知道這事難纏。
什麽昨天國公家孫兒跟戶部哪哪侄兒打架。
今天哪家武將當街縱馬。
還有公主世子侵占民田,還有哪個三品大員家強買強賣。
反正一句話,是個人都比他官大。
官沒他大的,關係比他硬,說不定還直達天聽。
皇上那邊還好,可他也不能個個案子都找皇上做主,那要他這個府尹還有什麽用?
可以說當府尹六年時間,多數時候他都在躲著其他官員,生怕剛判了個案,回頭家長就找上門。
這些家長哪個講理啊。
誰會不怕?
他這種有背景,但背景不深的官員,隻有認慫的道理。
好不容易熬到頭了,本以為把事情交給紀煬,自己就可以快樂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