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呢?


    現在呢?!


    趕在臨到頭的時候,昨天家中深夜有人來訪,讓他辦件事,辦好有賞,辦不好自不用講。


    府尹想到那些人的手腕,隻能硬著頭皮接下。


    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這會看到紀煬又泄氣一半。


    這不就是他當府尹的真實寫照嗎!


    全都得罪不起就對了!


    紀煬看他的模樣,心中猜到七八分,他做事向來不會橫衝直撞,汴京府衙的事情他是清楚的。


    不過當著這麽多官員的麵,自然不會多問,隻當是正常流程。


    汴京府衙的配置比其他地方簡略了些,但該有的官職都有。


    行政長官便是他,也就是開封府尹,下麵再設判官,推事,再有司錄指揮使。


    另有帥司,漕司,憲司,倉司各一人。


    對比其他府的情況,汴京府到底麵積不大,城內外處理更多的事情還是斷斷案,收收稅。


    因在汴京,上傳下達的政務少了些,但案件多了,情況更為複雜。


    說是處理政務,不如說處理人情世故。


    畢竟汴京這地方,到處都是皇親國戚,到處都是高官子弟。


    但也有個好處,想要揪住誰的錯處那也更加簡單。


    紀煬被放在這個位置,那就是要肅清宗室,肅清各方勢力貪下的民脂民膏。


    可怎麽在肅清的同時保全自己,這就是大學問了。


    他們可不是灌江府裴劉鮑三家,而是久經官場的老油子,一招一式的,對他們不管用。


    這會前府尹一邊介紹汴京府衙內裏的情況,一邊打量紀煬。


    他說的肯定比較淺顯,都是明麵上的事。


    紀煬隻是聽,他表情不多,眼神微挑,不像是個文官,倒像是個殺伐決斷的俊朗將軍。


    前府尹不知道自己摸魚劃水的行為有沒有被發現,可看著紀煬的模樣,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一上午時間,前府尹“勤勤懇懇”介紹情況,等到中午休息,身邊人少了些。


    前府尹剛想離開,就聽紀煬開口道:“誰跟你打了招呼?”


    前府尹愣住。


    紀煬看似十分好脾氣道:“國子監的,還是禦史台的,又或者宗室。”


    “他們讓你給我吃軟釘子,是嗎?”


    前府尹再次愣住。


    他心裏有兩個疑惑,紀煬怎麽知道的?紀煬知道了,竟然不發火,他不是脾氣很壞嗎?


    平安等人把汴京如今最好酒樓的飯菜抬了過來,紀煬一邊招呼前府尹吃菜,一邊道:“你早點說,也能早點走,否則我就說自己做不好汴京府尹的差事,需要你在旁協作。”


    “協作個一兩年吧。”


    ???


    留在汴京府一兩年?


    還是新府尹都到了,還讓他留下來?


    這是覺得他受的磋磨還不夠啊!


    既要處理那麽複雜的關係,還要看著紀煬臉色。


    這是當官嗎?這分明是修道念佛。


    他留個一兩年直接可以成神仙了。


    紀煬吃著菜,見他還是不答,笑道:“你隻要說個人名,接下來該針對針對,我既不介意,你也能交差。怎麽樣?”


    隻要說個人名,就能讓紀煬不介意?


    前府尹腦子轉了幾圈,咬牙道:“國子監主簿。”


    又是他。


    當初在灌江府,當地學政就是給這位主簿寫信,然後有了之後的報紙罵戰。


    不過那學政因為傳播謠言,之前被他扔到古博城修城牆,倒是罪不至死,這會應該離開了。


    但想想也是,這梁子結下,估計恨極了他。


    再加上前幾日將他們辛辛苦苦辦的汴京文報給拉下來,仇隻會更深。


    紀煬笑:“雖未跟他見過,但也確實有仇。”


    前府尹有些無語。


    您到底跟多少人有仇啊!


    這沒見過都能有仇嗎?!


    紀煬聽他說了人名,又道:“接下來無論兩個府尹發生什麽,希望你都不記仇,我也不會記仇。”


    “回頭順順利利去外放。”


    那就是演戲了。


    能完成權利頗多的國子監主簿吩咐的事,還能讓紀煬不記恨,這可太好了。


    前府尹跟紀煬接觸這一上午時間,其實心裏對紀煬並不厭惡,甚至覺得他做事利落,不愧是出名會治理地方的人。


    他所在的地方,都會天翻地覆。


    靠的根本不是所謂的紈絝無賴,這點前府尹還是確信的。


    看著紀煬做事不緊不慢,他都覺得值得信賴得很。


    這會兩人說話間談妥,眼看衙門小吏進來,兩人立刻變成之前的模樣,一個給軟刀子,一個笑眯眯。


    那小吏看了會,確定自己離開不到一刻鍾時間,他們應該也說不好什麽,這才放心。


    就被支開一會,肯定沒事。


    紀煬看看他,那前府尹為這個小吏捏把汗。


    人家一眼就看出你在做什麽,可別裝了。


    方才時間雖短,可人家一句話就說中痛點,他不交代都對不起剛剛的情況。


    紀煬正式在開封府任職,前府尹教了四五天時間,外麵消息就傳了四五天。


    什麽紀煬跋扈,什麽紀煬根本不懂開封府的事,什麽他隻會經營賺錢,對開封府這種政務一竅不通。


    連科考都沒考過,律法更是一問三不知,這以後怎麽斷案啊。


    誰傳的,為什麽傳,紀煬心知肚明。


    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早就扛不住壓力。


    畢竟官員要升遷,要名聲要官聲,再加上同僚排擠,肯定會服軟。


    他們用這種方法整治過很多不聽話的官員。


    眼前的前府尹就是其中一個。


    但紀煬是誰?


    他之前的名聲又怎麽樣?


    所以毀清譽官聲這事,還真拿他沒辦法。


    至於前府尹根本不交接工作,處處軟刀子,讓他融入不了府衙這事,紀煬也不著急。


    急有用嗎?


    對方越讓他著急,他越要慢悠悠的。


    耐心這種東西,他可從來都不缺。


    其實前府尹做的時候都是膽戰心驚,生怕紀煬一個翻臉,那他就裏外不是人了。


    可紀煬表現出的耐心跟大度,讓他心裏暗暗欽佩,其實心裏有了轉向。


    等前府尹走的時候,剛要說什麽,紀煬朝他微微搖頭。


    都這樣了,還是利利索索外放,不要讓人拿住把柄。


    實在沒人的時候,前府尹才隱晦道:“那汴京府衙?”


    “放心,一切都會好的。”紀煬笑道,“外放也不容易,若有什麽事,也可以寫信給我。”


    寫信給紀煬?!


    想到紀煬在外放時的功績,前府尹覺得自己可恥地心動了!


    這可是紀煬啊!


    他做過多少事,還用說嗎?


    陛下對他如此縱容,那都是因為外放時候的功績。


    如果能有他指點,必然感激不盡。


    前府尹拱手感謝,等走了之後才忽然想到。


    明明自己奉命針對紀煬,紀煬也知道這回事,自己隻講了個他可能早就猜到的名字,他就把自己輕輕放過了?


    不僅絲毫沒有追究府衙軟刀子的事,甚至還說以後可以常聯係。


    這是傳聞中的紀煬?


    好脾氣的有點過分?


    可轉念一想,前府尹又明白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