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個小吏能做三個人的差事,還有閑心看看他們在幹什麽,順便來句嘲諷。
“那麽點差事,怎麽處理到現在。”
“認真點,你不會這個都做不成吧?”
“停停停,我教你。”
說實話,大家確實學到不少東西。
但他們根本不想學啊。
學這些幹什麽?
像以前那樣混日子不行嗎?
可以說他們直接罷工,對府衙一點害處都沒有,那十幾個小吏直接能上手府衙內所有事情。
到時候他們就會顯得更沒用。
幫紀煬做事,他們不敢。
不幫紀煬做事,他們挨罵。
怎麽會有這種日子?
他們紈絝的日子,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難道他們生來不就應該華衣美食,乘車居廈?
物之不齊!物之所情也!
原話出自孟子,是說世上所有東西千差萬別,這是自然規律。
但用在這,這些關係戶們的意思便是,差異性的分配是正常的!
有些人天生就該享受,有些人天生就該住陋室,粗衣菜食。
可惜人家聖賢原本的意思是好的。
講的是,賢者身居高位,食俸祿是應該的。
先不說這話對與不對。
可被關係戶以及扯大皮的人曲解之後,就變得更加麵目可憎起來。
聖賢說有些人天生該華衣美食,這些人指的可不是他們。
這兩者的辯論在京都趣聞跟汴京文報上吵得你來我往。
但再怎麽吵,也改變不了這些關係戶們被紀煬押著去查園子。
那些園子建得奢靡,誰都知道不符合規矩。
可不符合又怎麽樣?
誰敢多說?
紀煬敢。
紀煬逼著他們去讓建園子的停工。
剛開始這些人還硬著頭皮上,但接著就不敢了。
那些宗室他們真的惹不起!
既然惹不起宗室,也對付不了紀煬。
隻有一個辦法了。
跑!
快點跑路!
如今汴京府衙不能混日子,難道其他地方就不能混日子了?
哪裏都是混,還不如快跑!
關係戶連帶著家人們都這樣想。
於是汴京府衙內掀起一波辭職風潮。
不幹了!
真的不幹了!
這活誰敢誰哭!
紀煬看著桌案上厚厚的辭呈。
其他地方集體辭職,可能還是用這方法威逼。
但這裏的人都明白,用這方法逼紀煬?
那不是做夢?
誰還不知道他的本事?
他隻會笑眯眯說句好,還會問一句:“你的物件需要打包嗎?我派人幫你。”
送你滾蛋,還幫你打包行李。
誰不說一句好?
這些辭呈甚至被紀煬統一收起來,還道:“等到九月十三,我便送到吏部,大家要交得趕緊交,省得還要等下一波。”
意思的,他攢夠了一起送過去!
過時不候!
這樣一說,原本還在猶豫的幾人當天便寫了辭呈。
吏部那邊都快習慣紀煬的行事作風。
可問題又來了。
汴京府衙辭職那麽多人,剩下的活誰幹?
你紀煬的人確實厲害,可一個蘿卜一個坑。
不好全是你的人吧?
紀煬看著吏部尚書,笑眯眯道:“那當然還請尚書大人草擬份賦閑的名單,補充到衙門裏。”
吏部尚書看著紀煬,微微搖頭,但眼神明顯帶著欣賞。
紀煬這人,自己作為吏部尚書,最是了解他。
當初捐官的時候,被戶部帶過來,他還以為這個紈絝子弟要去外放吃苦頭了,以後或許查無此人。
但如今這麽多年過去,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旁邊吏部左侍郎顏老爹還笑:“你倒是會折騰人,辭職的名單拿走了,還問我們要賦閑的名單。”
顏老爹自然是向著紀煬的,有他在,這名單也不會太過寒酸。
等吏部尚書答應,紀煬笑著拱手稱謝。
紀煬上任汴京府尹不到二十天時間,裏裏外外都來了個大清掃。
什麽關係戶,什麽不敢得罪宗室,全都收拾一遍。
等新來的官員上任,汴京府衙裏裏外外都在他的手裏。
此時的宗室當中,正在想辦法往新進府衙的人裏麵塞自己的人。
但每次這麽做的時候,總會想到之前被扔到灌江府跟紀煬打擂台的徐銘。
徐銘已經是宗室裏鮮少能做事的了,他都被紀煬碾壓得什麽都不是。
如今再安插人進去,真的是紀煬的對手?
所以這人手,必然要小心謹慎。
宗正寺裏的人秘密討論,連長公主都加入其中。
長公主的臉色最差。
查園子?
他紀煬還真敢。
當初說她衣裳是鳥糞做的,她都沒去找麻煩。
現在還敢放出消息,說查她的園子?
紀煬到底有多大的膽子?
長公主知道,梁王特意跟她說這些消息,就是拿她當槍用。
但她這次還真的要會會紀煬,讓他知道,有些人天生高貴,誰也動不了。
眼看宗室抱團抱得更緊。
紀煬已經拿到手下的名冊。
不過就算吏部已經努力劃拉了,可願意到紀煬手下做事的人還是很少。
跟著紀煬,就意味著要得罪人。
在汴京府衙做事是很好,那前提上司不是紀煬!
還有一件事是。
大家隱隱都聽說了,在紀煬手下做事,一個人頂三個,不對!頂五個人用!
他們悠閑慣了,誰願意跟紀煬卷生卷死啊。
賦閑的人有能力挑選的,可以選擇上不上這份名單。
但在翰林苑的“見習”進士們,是沒資格選的。
之前紀煬就接觸過這些見習進士,基本都是昌盛三十九年春闈中進士的,那會成批的官員去了灌江府,在紀煬手下也算很有長進。
這次再接觸地見習進士,跟之前那批基本是同一屆。
可為什麽,人家已經去當官了,他們還在見習?
“那麽點差事,怎麽處理到現在。”
“認真點,你不會這個都做不成吧?”
“停停停,我教你。”
說實話,大家確實學到不少東西。
但他們根本不想學啊。
學這些幹什麽?
像以前那樣混日子不行嗎?
可以說他們直接罷工,對府衙一點害處都沒有,那十幾個小吏直接能上手府衙內所有事情。
到時候他們就會顯得更沒用。
幫紀煬做事,他們不敢。
不幫紀煬做事,他們挨罵。
怎麽會有這種日子?
他們紈絝的日子,什麽時候變成這樣了?!
難道他們生來不就應該華衣美食,乘車居廈?
物之不齊!物之所情也!
原話出自孟子,是說世上所有東西千差萬別,這是自然規律。
但用在這,這些關係戶們的意思便是,差異性的分配是正常的!
有些人天生就該享受,有些人天生就該住陋室,粗衣菜食。
可惜人家聖賢原本的意思是好的。
講的是,賢者身居高位,食俸祿是應該的。
先不說這話對與不對。
可被關係戶以及扯大皮的人曲解之後,就變得更加麵目可憎起來。
聖賢說有些人天生該華衣美食,這些人指的可不是他們。
這兩者的辯論在京都趣聞跟汴京文報上吵得你來我往。
但再怎麽吵,也改變不了這些關係戶們被紀煬押著去查園子。
那些園子建得奢靡,誰都知道不符合規矩。
可不符合又怎麽樣?
誰敢多說?
紀煬敢。
紀煬逼著他們去讓建園子的停工。
剛開始這些人還硬著頭皮上,但接著就不敢了。
那些宗室他們真的惹不起!
既然惹不起宗室,也對付不了紀煬。
隻有一個辦法了。
跑!
快點跑路!
如今汴京府衙不能混日子,難道其他地方就不能混日子了?
哪裏都是混,還不如快跑!
關係戶連帶著家人們都這樣想。
於是汴京府衙內掀起一波辭職風潮。
不幹了!
真的不幹了!
這活誰敢誰哭!
紀煬看著桌案上厚厚的辭呈。
其他地方集體辭職,可能還是用這方法威逼。
但這裏的人都明白,用這方法逼紀煬?
那不是做夢?
誰還不知道他的本事?
他隻會笑眯眯說句好,還會問一句:“你的物件需要打包嗎?我派人幫你。”
送你滾蛋,還幫你打包行李。
誰不說一句好?
這些辭呈甚至被紀煬統一收起來,還道:“等到九月十三,我便送到吏部,大家要交得趕緊交,省得還要等下一波。”
意思的,他攢夠了一起送過去!
過時不候!
這樣一說,原本還在猶豫的幾人當天便寫了辭呈。
吏部那邊都快習慣紀煬的行事作風。
可問題又來了。
汴京府衙辭職那麽多人,剩下的活誰幹?
你紀煬的人確實厲害,可一個蘿卜一個坑。
不好全是你的人吧?
紀煬看著吏部尚書,笑眯眯道:“那當然還請尚書大人草擬份賦閑的名單,補充到衙門裏。”
吏部尚書看著紀煬,微微搖頭,但眼神明顯帶著欣賞。
紀煬這人,自己作為吏部尚書,最是了解他。
當初捐官的時候,被戶部帶過來,他還以為這個紈絝子弟要去外放吃苦頭了,以後或許查無此人。
但如今這麽多年過去,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旁邊吏部左侍郎顏老爹還笑:“你倒是會折騰人,辭職的名單拿走了,還問我們要賦閑的名單。”
顏老爹自然是向著紀煬的,有他在,這名單也不會太過寒酸。
等吏部尚書答應,紀煬笑著拱手稱謝。
紀煬上任汴京府尹不到二十天時間,裏裏外外都來了個大清掃。
什麽關係戶,什麽不敢得罪宗室,全都收拾一遍。
等新來的官員上任,汴京府衙裏裏外外都在他的手裏。
此時的宗室當中,正在想辦法往新進府衙的人裏麵塞自己的人。
但每次這麽做的時候,總會想到之前被扔到灌江府跟紀煬打擂台的徐銘。
徐銘已經是宗室裏鮮少能做事的了,他都被紀煬碾壓得什麽都不是。
如今再安插人進去,真的是紀煬的對手?
所以這人手,必然要小心謹慎。
宗正寺裏的人秘密討論,連長公主都加入其中。
長公主的臉色最差。
查園子?
他紀煬還真敢。
當初說她衣裳是鳥糞做的,她都沒去找麻煩。
現在還敢放出消息,說查她的園子?
紀煬到底有多大的膽子?
長公主知道,梁王特意跟她說這些消息,就是拿她當槍用。
但她這次還真的要會會紀煬,讓他知道,有些人天生高貴,誰也動不了。
眼看宗室抱團抱得更緊。
紀煬已經拿到手下的名冊。
不過就算吏部已經努力劃拉了,可願意到紀煬手下做事的人還是很少。
跟著紀煬,就意味著要得罪人。
在汴京府衙做事是很好,那前提上司不是紀煬!
還有一件事是。
大家隱隱都聽說了,在紀煬手下做事,一個人頂三個,不對!頂五個人用!
他們悠閑慣了,誰願意跟紀煬卷生卷死啊。
賦閑的人有能力挑選的,可以選擇上不上這份名單。
但在翰林苑的“見習”進士們,是沒資格選的。
之前紀煬就接觸過這些見習進士,基本都是昌盛三十九年春闈中進士的,那會成批的官員去了灌江府,在紀煬手下也算很有長進。
這次再接觸地見習進士,跟之前那批基本是同一屆。
可為什麽,人家已經去當官了,他們還在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