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賬冊的目的很簡單,一個是讓所發金額有名目。


    另一個則是順便統計到底有多少被強行征調的勞役。


    等從宗室那邊要來的銀錢發得差不多了,這個名單也就湊齊了。


    到時候這些名單出來,便知道他們又一項罪證。


    陳子雲一邊安排人發錢,一邊感慨他們紀大人心思縝密。


    更感慨還真能從宗室手裏摳出來銀子。


    要知道最早的時候,他們可是去皇上麵前說隻還院子,不給銀錢的。


    等皇上召了紀煬進宮,紀煬再去宗正寺走了幾趟,不知說了什麽,還真讓他們拿出些銀子出來。


    他們手頭弄下來一點,便足夠這些辛苦的勞役們歡喜好久。


    紀煬自然知道他說了什麽。


    有關市稅那麽大的胡蘿卜在前麵吊著,宗室的人自然會鬆口。


    隻要有欲望,有貪念,便好利用。


    在宗室眼裏,他們已經後退一步,後麵的關市稅必然是他們的。


    為了即將送來的銀錢,還有以後長長久久的收益,他們肯定會妥協。


    這些人自作聰明,以為自己選了個好路子。


    不管怎麽說,紀煬帶著手下查封京郊大大小小上百處園子。


    沒開始建的比較簡單,直接拆掉外麵簡單的圍牆,土地重新分給百姓,無論是強征的,還是低價脅迫購買的,全都一視同仁。


    這邊跟勞役那邊一樣,一邊分東西,一邊記錄罪證。


    等到十二月上旬,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案子全都堆在汴京府衙。


    跟著紀煬的四十六人已經完美融入他的隊伍,天天忙得跟陀螺一樣。


    這下總算知道,為什麽紀煬要那麽多人了!


    確實有那麽多事情要處理啊!


    四十六人本來還佩服紀煬手下小吏做事的速度,如今看來他們也可以的!他們的速度也能那樣快!他們也能一個人當五個人用!


    不說這種事,不至於驕傲吧?


    宗室那邊隻以為紀煬在清理宅子,歸還土地,清除民怨,他們則在等關市稅送到汴京。


    不出意外的話,年底前應該能送來。


    他們還在期盼著銀錢到來,實際上之前的一條條罪證已經堆積如山,這可不是之前表麵上的罪行,而是被深挖出來的罪惡。


    這些東西抖漏出來。


    別說他們是宗室,便是皇上的親兒子,那都是極大的罪過。


    紀煬這邊瞞得死死的,隻等著關市稅送到那天,給他們一個大驚喜。


    十二月中旬,長公主最大的洮台園被紀煬打開大門,說這個園子修建得極好,拆了也可惜,不如作為汴京城內外百姓的遊樂之地,還能給戶部創收,進裏麵遊園隻需兩文錢。


    由戶部派人監管,所賺的銀錢也統歸戶部。


    戶部正在看戲呢,沒想到平白得了個大園子的監管權,那麽好的宅子,那麽便宜的價格,依照汴京百姓喜愛遊園的習慣,肯定能賺不少銀錢。


    宗室那邊也沒想到,紀煬竟然把園子放出去,收遊園的銀錢。


    長公主更是覺得丟人。


    好好的園子,竟然供那些百姓遊玩,真是晦氣。


    接著,一連又開放了四處修好的園子。


    都是提供給百姓賞玩。


    而百姓這邊,原本是歡歡喜喜逛園子。


    長公主的園子!


    他們可從未見過呢!


    這次肯定能大飽眼福!


    但是越逛下去,所有人越是憤怒。


    這裏麵越是新奇雅致大氣驚奇,越讓人知道這裏麵有多奢靡。


    等聽了這裏麵有多少罪惡,又是占了多少人的土地時,什麽遊玩的心情都沒了。


    以前隻知道宗室們奢華無度,真正進來感受之後,才知道他們百姓的血汗錢都到了哪裏!


    天下百姓辛苦種田,就是為了一個人的大園子嗎?


    這句話一問出來,汴京大街小巷都在議論。


    再進宅子,已經不是豔羨誇耀,而是帶了些憤憤不平。


    正好明年是科舉年,進京趕考的學生們更是憤慨,一連寫下不少詩文抨擊宗室奢華。


    他們飽讀詩書,又是學生年紀,心裏自然有些熱血,如此貪圖民脂民膏的行徑實在讓人不齒!


    一時間無數譏諷詩文如雪花般在汴京流傳。


    原本這些詩文應該遞給汴京文報,誰知道那邊竟然不敢刊登。


    倒是京都趣聞專門增加了版麵。


    兩相對比,等汴京文報反應過來的時候,又被狠狠踩了一腳。


    什麽文報,什麽整日罵這個罵那個,怎麽到了真正該罵的時候,反而不敢出聲?


    趨炎附勢,欺軟怕硬。


    呸!什麽文報!


    他們外地人都以為兩份報紙並駕齊驅,如今汴京文報不過如此!


    外麵鬧得沸沸揚揚。


    紀煬這邊算著時間,十二月二十五,也就是今年最後一份京都趣聞,用了整整兩個版麵刊登被搜查出來所有奢華園子的情況。


    每個園子的建造費用還都進行了估價。


    其價格讓所有辛苦勞作的百姓暗暗唾罵。


    與此同時,報紙上一個小版塊裏更說了,邊關的關市稅就送到汴京,上百萬的關市稅原本給到邊關將士,但這次依照舊律要給到宗室。


    這次的報紙,徹底點燃汴京百姓的憤怒。


    那麽奢靡的園子還不夠?


    那麽有錢了,還要關市稅?


    還要跟邊關將士搶銀錢?!


    一個江南而來的貧苦書生,站在茶館問下這樣一句。


    “公主極富,何須關稅?百姓疾苦,何須清風?!”


    他衣衫破舊,袖口還打著補丁,振臂高呼道:“關市稅!不該給宗室!”


    “對!不該給宗室!”


    “不能給!”


    “天下書生請求陛下,更改律法!”


    那貧苦書生一愣,誰喊的這句?律法豈能輕易被改?


    可身邊的人已經被帶動。


    “更改律法!”


    “更改律法!”


    第126章


    紀煬站在報紙小院的門口, 如今的報紙小院格外冷清,跟前幾日加班加點印刷完全不同。


    從小院出來的, 還有負責辦報紙的晁盛輝, 苗書傑,大著肚子的映月郡主。


    他們三人表情不一,拿出來的東西也被禦林軍多番搜查, 確定沒有帶出去一個字,這才放心。


    紀煬眼神帶著愧疚,等三人到了跟前, 紀煬剛要開口,晁盛輝便搖頭:“報紙本就出自你手, 而且你也多次提醒過, 肯定會出事。”


    所以沒了就沒了。


    比之心疼, 他們更多是震驚。


    震驚紀煬有點瘋?


    但紀煬的表情冷靜無比, 哪有半點瘋的意思。


    這話當然是背著人講, 隻有他們四人能聽到。


    但再多的話是說不成了,禦林軍已經走過來, 三隊人馬送他們各自回家休息。


    說是休息, 其實是禁足。


    晁盛輝跟映月郡主自然是回家, 苗書傑也回王伯給他租的院子。


    隻有紀煬還不能回。


    禦林軍首領客氣道:“紀大人, 還請上車。”


    上車去皇宮。


    從昨日那個袖子有補丁的書生振臂高呼,再到書生被捕,再到連夜查封京都趣聞的報紙小院。


    昨日京都趣聞的瘋狂像是一場夢境, 更是結束之餘的狂歡。


    三期報紙,一期比一期危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