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擔心惹禍上身,所以兩者將此事直接瞞下,沒人發現韓家暗地裏是紀煬的老師。


    所以這事也好隱瞞。


    隻是要給韓家急匆匆到汴京找個好借口。


    否則肯定會發現端倪。


    紀煬給的借口便是。


    我假裝把你引薦給太子!


    當個借口好不好!


    韓瀟看他。


    這是假裝嗎?


    你沒引薦嗎?


    隻是紀煬為何不澄清?


    他不相信紀煬不懂,這事肯定越早越好。


    他非但不趕早,甚至要找個借口隱瞞?


    紀煬見他疑惑,笑道:“如果我現在澄清了,一舉擊垮世家,讓他們垂頭喪氣,如同敗家之犬。”


    “那剛修建一個月的水利化肥,剛開始減免的田租地租,還作數嗎?”


    韓瀟猛然皺眉。


    紀煬打的是這個主意?!


    世家本就是帶著拉下紀煬的想法,所以才會讓利。


    他們讓利,是為了更好地持續性牟利。


    一旦紀煬逼他們潰敗。


    一旦他們想明白,就算讓利,以後也不能謀利。


    那現在所做的一切,肯定會立刻收回,立刻減少損失蟄伏起來。


    紀煬是在用自己的名聲,自己積累多年的官聲,來換下麵百姓的利益?!


    紀煬之前總會周旋許多籌碼,可他這次的籌碼是自己。


    或者說,自己多年的努力。


    消耗他的官聲,換來下麵百姓的一時鬆快。


    韓瀟麵前的茶遲遲未動,反而紀煬吃出幾分滋味,好茶就是不一樣。


    紀煬輕笑看他,開口道:“怎麽?不值得?”


    韓瀟並未說話,他心裏也覺得值得。


    但換作他,他雖然會這麽做,卻想不到這麽做。


    犧牲自己這種事,總會排在所有想法之後。


    更別說明哲保身的韓家。


    “別這麽看我,等我這官聲也支持不住的時候,還是需要你來澄清的。”


    “隻是澄清之前,不能讓他們知道文章的事,你就要有個合理的借口留下。”


    見紀煬還是一如往常挖坑,韓瀟無奈:“這個借口不是已經有了?”


    “我被你引薦給太子,準備留在汴京任職。”


    以韓家的情況來看,不用科舉也有官做,靠的就是名聲。


    這倒是許多世家為官的路數。


    這種路數會比紀煬那樣的名正言順。


    同樣走後門做官,也是有差距的。


    紀煬早早清楚,他這買官的事情,遲早是個大坑。


    如今既然坑都在了,不如往裏麵澆點水,從大坑變成蓄水池,算是廢物利用?


    紀煬樂觀得很,這汴京府尹跟太子近臣做得開心,旁人的擔心也不放在心上。


    韓瀟的到來,讓世家那邊確實又不高興了些。


    韓家他們都知道,避世,龜縮,好聽的難聽話的話都有。


    但不能否認他們的才華。


    更不能否認人家的學問。


    至少韓家到了朝堂上,紀煬那邊多了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他也是算下過功夫了,如今朝堂名聲不好,便請來韓家好拉攏聖心,拉攏太子。


    但這有什麽用?


    隻要他還在提議改革國子監跟官學。


    他們就還有抨擊的角度。


    買官這個天然缺陷,是紀煬如何都不能避免的。


    也不知紀煬哪來的精力,現在還在主張改革國子監跟官學,更推舉不少真貧家出身的子弟,說什麽,他們最了解鄉裏,最了解民生。


    還說什麽,要給他們更多機會。


    機會就那麽多,給他們了?那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呢?


    可這種說法,顯然讓很多窮人讚同。


    特別是紀煬待過的潞州跟灌江府,中間的涼西州也一樣。


    全都在鼓勵窮人的孩子讀書。


    紀煬甚至還在工部商議,怎麽降低印刷成本,怎麽降低紙張的價格。


    如今夠便宜的了,還要再降低?是想讓最窮的人也能學會高貴的詩文嗎?


    這一番折騰下來,還真讓工部做出更便捷更便宜的印刷工具,估計隻要紀煬爭取完那兩項改革,便會立刻順勢推下去。


    到時候還真是書賤如稻草了。


    文字也好,知識也好,本就是統治階級的特權。


    下麵百姓越蠢越好,哪能讓他們真的學東西。


    皇上欲言又止,紀煬幫他打壓世家的時候,順勢夾帶了自己的“私貨”。


    可他又深知紀煬的想法,也知道讓百姓開民智不是壞事。


    但這種做法,顯然更讓掌握教育資源的國子監震怒。


    當教育不再是特權,那又會把他們置於何地?


    特別是灌江府那邊。


    那邊百姓動不動喊著平等,喊著地主家有的,我家憑什麽不能有。


    更別說他們因為識文斷字,多少輕易蒙蔽多少侵占土地的方法都不管用。


    縱然有些豪強多買了土地,請佃戶的時候都要客客氣氣。


    因為紀煬留下的根基太過猖狂,那些佃戶竟然會聯合起來抵抗。


    真是氣死個人。


    如果整個承平國有樣學樣,那還了得?


    雖然現在捏著鼻子給自己治下自己土地的百姓讓利,但也不代表他們真的願意給出去。


    從六月到七月,如今八月份,他們放出去的血實在太多了。


    全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好在銀子花出去有效果。


    現在下麵百姓提起好官,也不止紀煬一個。


    更有不少官員,全都是以“扶百姓”“分土地”揚名。


    特別是文家幾個官員,對百姓謙遜有禮,那照拂的力度,可比紀煬強多了。


    再想仗著官聲跟他們大聲說話,那是做夢!


    在異常詭異的情況下,兩方竟然比著刷戰績。


    不管內裏如何想,百姓們紛紛稱讚朝廷,稱讚朝臣。


    硬生生把朝中局麵如此扭轉,紀煬所做的一切,都讓人側目,即使世家裏有些人,心裏都在暗暗欽佩。


    時間進入八月,算起來宗室涼了小半年,那些科舉出來的宗室總算鬆口氣,可以想辦法開始尋外放了。


    其中徐銘就是他們主要交流對象。


    當初被梁王派去灌江府跟紀煬競爭的徐銘,在灌江府是很丟人,派到其他地方,竟然十分不錯。


    算是少有給宗室爭臉的,也讓皇上臉色好看許多,允準科舉出來的宗室子弟們出去外放,但想要的特權是沒了,隻能憑借自己一點點掙。


    而世家跟紀煬因為國子監改革的事,進入白熱化,雙方都不讓步。


    不過讓世家驚訝的是,不管他們怎麽抹黑紀煬,他的名聲似乎都沒到低穀,紀煬本身也不甚在意。


    廢話。


    想想紀煬沒出汴京時候的名聲。


    再低穀,能比那時候還低嗎?


    還有,如今汴京許多流行貨物都出自紀煬的手,那灌江羊,如今價格還居高不下,誰不服氣。


    更多的,還是汴京潤物細無聲地改變。


    比如各個行會的標準,汴京碼頭的整修,來往百姓的安置,以及照顧各個裏坊的老弱婦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