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下捕快小吏日夜巡街,讓汴京的治安更上一層樓。


    連賭場私娼都抓了好幾回,更救下來不少無辜百姓。


    還有京中權貴子弟,都不敢任意妄行,實在再好不過。


    這些事情說起來一樁樁一件件,可實際對百姓的生活大有裨益。


    京郊更不用說,各處田地哪裏沒有他的身影,他跟太子殿下設立的農莊裏請了許多厲害農人。


    說是要把天下種田好用的方法都匯集起來,互通有無。


    京郊是最先受到便利的。


    不管其他人怎麽說,不管紀煬如何低調,總會有人記住他做的事。


    至於買官的事。


    你們朝廷裏,就他一個買官的嗎?


    世家對此也萬般無奈。


    鄉野之間,輿論算是打了個平手。


    好在朝堂上,對紀煬的口誅筆伐很是占上風。


    畢竟一談論到寫作文章,紀煬直接閉口,反駁得餘地都沒有。


    他都這樣的,其他人更不用說。


    再看看他每次寫的公文,什麽華麗詞匯都沒有,更不會引經據典,全都大白話,簡潔是簡潔的,但不好看啊。


    你這樣的去科舉,早就被刷下來了!


    還當官!


    還改官學跟國子監?!


    做夢!


    紀煬似笑非笑看著他們,指了指說話那人:“擦擦口水。”


    ???


    看!


    世上有比他更會氣人的嗎?!


    不過這次朝會吵完這件事,還有另一件要事。


    那就是一向避世的韓家來了!


    雖說之前也在灌江府古博城做城主,到底沒有正式授官,這次跟以往不同,他正式接受皇上任命。


    到了國子監任職,直接做了國子監監丞。


    監丞這個職位,在承平國算是國子監內裏三把手,但職位特殊,屬於監察部門。


    一定要類比的話,像是各地的通判,官銜比國子監祭酒,以及司業低,可實權不小,直達天聽。


    要說韓家的地位,也夠得上這個職位。


    問題在於。


    韓瀟乃紀煬推舉,是紀煬跟太子的人。


    這便有些不同。


    韓瀟由紀煬推舉給太子,再由世族應天金家舉薦朝中。


    完完全全的太子一派。


    太子此舉,豈不是完全站在紀煬那邊。


    這個認知讓紀煬在朝堂上又扳回一城。


    再這樣下去,紀煬那邊丟了不少名聲,可他們損失卻是無數真金白銀。


    可事情做下去,若半途而廢,豈不是平白給紀煬添名氣。


    好在他們家底殷實,這點還不算什麽。


    除開他們兩撥人吵架。


    朝中更重要的事還要數太子大婚。


    皇上日漸虛弱,大家都看得出來,太子執政漸漸有些模樣,等到他大婚之後,估計會交給他更多事情。


    世家肯定會在太子真正掌權之前,徹底解決紀煬。


    否則以太子對紀煬的信賴,那時候他會更難對付。


    所有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太子大婚上。


    金家的二小姐正式住進京郊皇家別院,在這學習皇室禮儀,雖說身為世家小姐,這些都是必備功課,她在應天被列入太子妃名單的時候也已經開始學習。


    但這些都是規矩,一步都不能出錯。


    按理說太子大婚,準備的時間應該更長些。


    誰都知道皇上如此行事,是怕自己再像三月份那樣,所以早早鋪路。


    應天金家自然是沒意見的。


    其實皇上會選他家,金家也有些意外。


    他們家一直低調,算是偏安一隅,汴京那麽多門戶沒選,偏偏找了他們,連皇後娘家都隻能做側室。


    應天金家得此厚愛,肯定將身家放到太子身上。


    到汴京之後,得知太子如此寬厚,便知這是他們金家的時運來了。


    所以對五月份定親,十月份大婚完全沒意見。


    有意見的都是傻子!


    至於幫著紀煬,那也是金家人看得通透,他們不用管其他的事。


    太子喜歡的,就是他們喜歡的。


    太子要幫的,就是他們要幫的。


    紀煬送走過來喝茶談事的金家大公子,見他麵帶遺憾離開,紀煬反而笑笑。


    林婉芸走了進來,驚訝道:“他要教你寫文章?”


    紀煬忍笑:“對,他要教我寫文章。”


    其實最近不止金家大公子一人這麽說。


    今科狀元,那個補丁書生葉錫元,也結結巴巴說過這件事。


    “下,下官也算通些文墨,若紀大人不嫌棄,要不然咱們一起讀書做文章?”


    這說的都很客氣了。


    不過今科狀元說自己通些文墨,實在太謙虛了,估計是顧及紀煬的麵子。


    但他跟金家大公子一樣,都想教他科舉文章,好讓那些質疑紀煬學問的人閉嘴。


    林啟也委婉提過,甚至顏海青都來問過幾句。


    全都被紀煬客氣送走。


    這些消息傳到國子監那邊,自然好一通嘲諷。


    別人不知道也就算了,林婉芸卻曉得相公跟韓瀟的往來。


    更知道便是沒有韓瀟,她家相公同樣手不釋卷,比多數考過科舉的人看書還要多。


    紀煬又笑,也就婉芸懂他了。


    至於韓瀟?


    韓瀟都懶得登門,紀煬本事他還不知道,若真想寫花團錦簇的文章,那簡直信手拈來。


    如今要不是為了持續讓世家放血讓利百姓,早打他們臉了。


    紀煬想打人臉的時候,可從來不含糊。


    他這會正忙著在國子監當官呢。


    他這一來,國子監裏麵立刻微妙起來,不過有紀煬娘子林婉芸在,兩人倒是可以聯手挑戰一下國子監的權力中心。


    韓瀟剛想到這,下意識給自己一巴掌。


    這都是跟紀煬學壞了!


    以往他哪會有這樣的想法!


    意識到這之後,韓瀟看向紀煬的眼神更加怨念,倒是讓國子監學生們更害怕韓先生幾分。


    韓先生,莫不是要哭吧?


    外麵還在因為紀煬到底有沒有學問,到底適不適合做官吵架。


    皇上跟太子卻在看因為紀煬的緣故,下麵多少世家在放血利民,紀煬一人犧牲名聲,換來無數讓人側目的讓利。


    單憑這一點,紀煬便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普通民眾不明白此事,皇上還能不懂?


    甚至還因為紀煬名聲削弱,沒那麽忌憚他,更好用他了。


    皇上此刻隻有一個想法。


    紀煬,到底有沒有算到這一層。


    不管有沒有算到,他都會再助紀煬一把力。


    皇上對太子道:“十月大婚,迎親禮官,便選紀煬吧?”


    他的傻兒子當然一個勁點頭。


    徐九祥對紀煬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自然不會拒絕。


    迎親禮官,一般由宗室親王來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