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禮官還真沒白當呀。
林婉芸已經在挨個招待,既然風頭都這麽盛了,不在乎再大些。
等到晚上,韓瀟也來到伯爵府裏。
現在伯爵府的主人隻有紀煬跟林婉芸,這裏裏裏外外早已換成自己人,韓瀟秘密前來,也不會有人發覺。
韓瀟這次過來,自然是提文章的事。
也到時候了。
那些人不是說他沒科舉過,所以沒資格做官。
如今就看看,他到底沒有資格。
兩日後,即將早朝的前一天晚上,韓瀟主動進宮拜見皇上,更帶去厚厚一遝文章。
通過筆墨痕跡,可以看出跨時至少七年之久。
再對比內容,從稚嫩到嫻熟,完全可以從中看到成長痕跡。
而每一份文章的落款,都是紀煬兩個字。
他的筆跡極為特殊,沒人會認錯他的字跡。
韓瀟做完這些,手頭更整理出另外一份,等到明日早朝,便可帶過去了。
十月十五,太子大婚後第一次早朝,這次顯然極為正式,在皇上側邊設立了單獨的位置。
太子便要坐在旁邊聽政。
正式進入執政模式。
十五歲的太子穿著幾乎跟皇上一致的衣服,隻是朝冠上的珠子少了些,龍袍上的龍爪紋路沒那麽細致,其他幾乎一模一樣。
這是皇上親自吩咐的,即使跟禮製不符,旁人也說不得。
皇上的手腕他們要是還不懂,那就是傻子。
現在還有人覺得,當初宗室的血腥味還在汴京內外。
所以沒人挑釁皇權,隻會去找另一些人的麻煩。
紀煬。
紀煬感覺自己還沒睡醒,因為國子監主簿出來彈劾的,並非自己。
而一個戶部官員,這個戶部官員勾結吏部,讓今科進士無法授職,等仔細查探才知道,他們竟然把官職賣了出去,收到銀錢之後放到自己腰包。
這種賣官鬻爵之事,實在不能容忍。
“皇上,國子監有一學生,今年高中進士,原本在翰林院等待授官,但從四月到現在十月中旬一直沒有合適位置。”
“要知道他是二甲進士,不管外放官職還是六部之中,總會有他的去處。”
“這學生苦悶,所以找國子監老師訴苦,等消息傳到臣這,臣為著學生多方查探,這才知道內裏原來有著天大的密事。”
“原來並非沒有空位給到今科進士,隻因為戶部一個官員勾結吏部,將官職賣出去!以此謀利!”
“借孔方之力做官!這是何等風俗頹敗之事!”
“以捐班之名,行賣官之實!”
孔方就是銀子的意思。
就是說這些人借著捐官,來賣官。
這裏也要說,捐官不就是買官嗎。
自然不是。
捐官跟實際的買官還是有一定差距。
捐官,本意是在朝廷動蕩沒錢的時候,讓大戶出銀錢買名聲的事。
從秦代就已經有了。
但大多時候都是虛職,根本做不了什麽實際的差事,
特別是戰爭,或者饑荒災亂的時候,朝廷用好名頭還換錢糧。
可但凡條例,總有空子可鑽。
捐官之後,不代表自己就有實際職位,隻是有個虛職而已。
可是如果買了虛職之後,還可以再出些錢,當候補官員。
當了候補官員之後,再給些銀子,便能給實職。
如果說捐官還算有名目,後麵便是遊走在灰色當中,全看當朝管不管。
如今國子監主簿揭發的,便是戶部官員於廣平通過捐官運作,除了給到戶部的錢之外,又跟買官之人收受賄賂。
通過跟吏部官員勾結,從而讓目不識丁的人當上真正官員,排擠科舉出來的人才。
這肯定是朝廷不允許的。
此處也要說一下,官員任職升遷,不是吏部的事嗎,怎麽跟戶部扯上關係。
這還要從捐官的規則說起。
上麵說過這些捐官的錢,都會給到戶部用來賑災。
戶部收的錢,戶部自然要遞名單給吏部。
這也是正統科舉官員跟捐官的區別之一。
前者直接吏部選拔,後者戶部收錢給名冊。
前者吏部選拔都能有空子來鑽。
後者戶部給錢買官,更是可以運作。
國子監主簿揭發的戶部官員於廣平就是利用捐班給虛職,從而過渡到候補官員,再過渡到正式官員。
中間看著是給了三次錢,但其實收賄賂的地方不止一處。
但當年原身買官的時候,走的絕對不是這個路子。
即使內裏不是原身運作,但紀煬也明白,他這個官根本不用大費周章。
他是武侯的孫兒,又有庶弟舅舅在戶部任職,這位舅舅花錢送他出去外放都行,還用賄賂嗎。
可這裏麵到底怎麽做的。
人證物證在哪。
不止紀煬不知道。
原身也不知道啊。
幫他運作此事的“好友”麻奮,早在六七年已經死了。
原身怎麽會懂這些事,不過是麻奮說給錢就能做官,他便給了。
甚至麻奮在的話,估計也不知道詳情,最了解這件事的,是前段時間已經死了的戶部左侍郎。
也就是現在不能罵人。
紀煬聽完這個戶部於廣平賣官鬻爵的案子,心裏早就開始罵街了。
不愧是國子監,不愧是世家。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於廣平的案子,定然會牽連到自己。
現在他什麽證據都拿不出來,隻能讓人把賄賂的名頭按在身上。
此時他跟他的人還不能開口求情,求情便是官官相護,直接扯上他。
而且,他也不想求情。
井旭剛要開口,見紀煬微微搖頭。
一時間,這個案子處理的竟然極為順暢。
畢竟動機清晰,案件明了,這個叫於廣平的官員也當場認罪,證據更是不少。
一個買賣官帽的案件就這麽定下。
國子監主簿看看紀煬等人,他們怎麽不維護。
這會維護於廣平,就等於維護紀煬。
若真的定了罪,紀煬的事可就不好說了。
他們就眼睜睜看著跟紀煬一樣的人下獄嗎。
不止他們驚訝,皇上也是屢屢看向紀煬。
他真的不辯解幾句?
這個於廣平定罪了,以後遇到同類案件,或多或少都會定紀煬的罪。
否則肯定說不過去。
朝堂上一時有些騷亂。
國子監的人不相信事情會這樣順利,紀煬的人為什麽不阻攔。
他看不出來這件買賣官帽的案子其實在針對他?
紀煬的人也在皺眉,可紀煬不動如山,直接出來幫他說話,還會被他製止。
買賣官帽的案子,堪稱今年朝堂解決最快,最順利的案件。
國子監主簿心裏雖然奇怪,可事情已經到這,按照設想的流程繼續。
主簿慷慨激昂道:“皇上,太子殿下,這裏還有通過戶部於廣平買官之人的名冊,臣看來痛心疾首,這些人已然在承平國各地任職,還請皇上,太子早日召回!以免讓奸臣當道!諂佞盈朝!”
手裏不算厚的名冊裏,都是賄賂於廣平做實官的名單。
既然於廣平落網,那這些買官的人自然也要被革去職位,甚至還要入獄。
“如今太子殿下已經大婚,正式聽政,臣鬥膽請太子殿下主審此案,以正國法!”
紀煬輕笑。
林婉芸已經在挨個招待,既然風頭都這麽盛了,不在乎再大些。
等到晚上,韓瀟也來到伯爵府裏。
現在伯爵府的主人隻有紀煬跟林婉芸,這裏裏裏外外早已換成自己人,韓瀟秘密前來,也不會有人發覺。
韓瀟這次過來,自然是提文章的事。
也到時候了。
那些人不是說他沒科舉過,所以沒資格做官。
如今就看看,他到底沒有資格。
兩日後,即將早朝的前一天晚上,韓瀟主動進宮拜見皇上,更帶去厚厚一遝文章。
通過筆墨痕跡,可以看出跨時至少七年之久。
再對比內容,從稚嫩到嫻熟,完全可以從中看到成長痕跡。
而每一份文章的落款,都是紀煬兩個字。
他的筆跡極為特殊,沒人會認錯他的字跡。
韓瀟做完這些,手頭更整理出另外一份,等到明日早朝,便可帶過去了。
十月十五,太子大婚後第一次早朝,這次顯然極為正式,在皇上側邊設立了單獨的位置。
太子便要坐在旁邊聽政。
正式進入執政模式。
十五歲的太子穿著幾乎跟皇上一致的衣服,隻是朝冠上的珠子少了些,龍袍上的龍爪紋路沒那麽細致,其他幾乎一模一樣。
這是皇上親自吩咐的,即使跟禮製不符,旁人也說不得。
皇上的手腕他們要是還不懂,那就是傻子。
現在還有人覺得,當初宗室的血腥味還在汴京內外。
所以沒人挑釁皇權,隻會去找另一些人的麻煩。
紀煬。
紀煬感覺自己還沒睡醒,因為國子監主簿出來彈劾的,並非自己。
而一個戶部官員,這個戶部官員勾結吏部,讓今科進士無法授職,等仔細查探才知道,他們竟然把官職賣了出去,收到銀錢之後放到自己腰包。
這種賣官鬻爵之事,實在不能容忍。
“皇上,國子監有一學生,今年高中進士,原本在翰林院等待授官,但從四月到現在十月中旬一直沒有合適位置。”
“要知道他是二甲進士,不管外放官職還是六部之中,總會有他的去處。”
“這學生苦悶,所以找國子監老師訴苦,等消息傳到臣這,臣為著學生多方查探,這才知道內裏原來有著天大的密事。”
“原來並非沒有空位給到今科進士,隻因為戶部一個官員勾結吏部,將官職賣出去!以此謀利!”
“借孔方之力做官!這是何等風俗頹敗之事!”
“以捐班之名,行賣官之實!”
孔方就是銀子的意思。
就是說這些人借著捐官,來賣官。
這裏也要說,捐官不就是買官嗎。
自然不是。
捐官跟實際的買官還是有一定差距。
捐官,本意是在朝廷動蕩沒錢的時候,讓大戶出銀錢買名聲的事。
從秦代就已經有了。
但大多時候都是虛職,根本做不了什麽實際的差事,
特別是戰爭,或者饑荒災亂的時候,朝廷用好名頭還換錢糧。
可但凡條例,總有空子可鑽。
捐官之後,不代表自己就有實際職位,隻是有個虛職而已。
可是如果買了虛職之後,還可以再出些錢,當候補官員。
當了候補官員之後,再給些銀子,便能給實職。
如果說捐官還算有名目,後麵便是遊走在灰色當中,全看當朝管不管。
如今國子監主簿揭發的,便是戶部官員於廣平通過捐官運作,除了給到戶部的錢之外,又跟買官之人收受賄賂。
通過跟吏部官員勾結,從而讓目不識丁的人當上真正官員,排擠科舉出來的人才。
這肯定是朝廷不允許的。
此處也要說一下,官員任職升遷,不是吏部的事嗎,怎麽跟戶部扯上關係。
這還要從捐官的規則說起。
上麵說過這些捐官的錢,都會給到戶部用來賑災。
戶部收的錢,戶部自然要遞名單給吏部。
這也是正統科舉官員跟捐官的區別之一。
前者直接吏部選拔,後者戶部收錢給名冊。
前者吏部選拔都能有空子來鑽。
後者戶部給錢買官,更是可以運作。
國子監主簿揭發的戶部官員於廣平就是利用捐班給虛職,從而過渡到候補官員,再過渡到正式官員。
中間看著是給了三次錢,但其實收賄賂的地方不止一處。
但當年原身買官的時候,走的絕對不是這個路子。
即使內裏不是原身運作,但紀煬也明白,他這個官根本不用大費周章。
他是武侯的孫兒,又有庶弟舅舅在戶部任職,這位舅舅花錢送他出去外放都行,還用賄賂嗎。
可這裏麵到底怎麽做的。
人證物證在哪。
不止紀煬不知道。
原身也不知道啊。
幫他運作此事的“好友”麻奮,早在六七年已經死了。
原身怎麽會懂這些事,不過是麻奮說給錢就能做官,他便給了。
甚至麻奮在的話,估計也不知道詳情,最了解這件事的,是前段時間已經死了的戶部左侍郎。
也就是現在不能罵人。
紀煬聽完這個戶部於廣平賣官鬻爵的案子,心裏早就開始罵街了。
不愧是國子監,不愧是世家。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於廣平的案子,定然會牽連到自己。
現在他什麽證據都拿不出來,隻能讓人把賄賂的名頭按在身上。
此時他跟他的人還不能開口求情,求情便是官官相護,直接扯上他。
而且,他也不想求情。
井旭剛要開口,見紀煬微微搖頭。
一時間,這個案子處理的竟然極為順暢。
畢竟動機清晰,案件明了,這個叫於廣平的官員也當場認罪,證據更是不少。
一個買賣官帽的案件就這麽定下。
國子監主簿看看紀煬等人,他們怎麽不維護。
這會維護於廣平,就等於維護紀煬。
若真的定了罪,紀煬的事可就不好說了。
他們就眼睜睜看著跟紀煬一樣的人下獄嗎。
不止他們驚訝,皇上也是屢屢看向紀煬。
他真的不辯解幾句?
這個於廣平定罪了,以後遇到同類案件,或多或少都會定紀煬的罪。
否則肯定說不過去。
朝堂上一時有些騷亂。
國子監的人不相信事情會這樣順利,紀煬的人為什麽不阻攔。
他看不出來這件買賣官帽的案子其實在針對他?
紀煬的人也在皺眉,可紀煬不動如山,直接出來幫他說話,還會被他製止。
買賣官帽的案子,堪稱今年朝堂解決最快,最順利的案件。
國子監主簿心裏雖然奇怪,可事情已經到這,按照設想的流程繼續。
主簿慷慨激昂道:“皇上,太子殿下,這裏還有通過戶部於廣平買官之人的名冊,臣看來痛心疾首,這些人已然在承平國各地任職,還請皇上,太子早日召回!以免讓奸臣當道!諂佞盈朝!”
手裏不算厚的名冊裏,都是賄賂於廣平做實官的名單。
既然於廣平落網,那這些買官的人自然也要被革去職位,甚至還要入獄。
“如今太子殿下已經大婚,正式聽政,臣鬥膽請太子殿下主審此案,以正國法!”
紀煬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