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一家現在無比慶幸,他們這個傻兒子跟著伯爵府嫡長子出去。


    原本以為再也見不到麵,誰知道會有這樣的機遇。


    他們家本來全在莊子上做活,自從平安回來之後,紀大人把他們家的身契放了出去,還給了兩間鋪子做營生。


    要說他們也能住到伯爵府,紀煬卻道:“平安並非家仆,還是給你們另置一處院子吧。”


    這話讓平安無比感動。


    住在伯爵府是體麵的,可他又不是家仆,他也是正正經經的平頭百姓。


    紀煬給平安家鋪子的時候,自然跟娘子商議過。


    林婉芸肯定沒意見,如此忠心的手下,豈是兩間鋪子,一處宅子可比的。


    紀煬收拾好東西,翻身上馬,忽然想到如今是四月份了。


    再有一個多月,便到五月二十。


    如此算來,他到承平國這個時空,已經有十一載。


    這十一年裏,經曆了太多。


    他也從十五六到如今的二十六七。


    竟感覺,隻是一眨眼的工夫。


    不知是不是要有孩子了,紀煬心裏莫名多了些感慨,對未出世的孩子更多期待。


    他們這邊收拾利落,走得也利落,那邊金家二公子還在安置從應天來的農人。


    這皇莊的土地很緊張,被召集過來的農人,誰不想立功,誰不想養出好種子,所以後來的農人隻有經過協調才會有土地可用。


    金家二公子覺得,他在應天的時候就沒那樣憋屈。


    應天金家,多大的名聲。


    連先皇都高看一眼,如今卻要在這伺候莊稼。


    紀煬也是,他好歹是武侯後人,伯爵府嫡長子,伯爵府實際掌權人,怎麽一點也不體麵。


    還自己下田地?


    金家二公子在應天的名聲很是不錯,少年成才,兄弟和睦,應天府哪個不知。


    但在汴京這地方,總拿他跟紀煬比較。


    他跟紀煬沒有可比性,他是知道的。


    不過他好歹是外戚,是皇上的親戚。


    這話肯定不能亂說,他爹,他哥都讓他小心謹慎,還讓他對任何人都謙遜。


    更說那些話都是外麵人挑撥。


    金家二公子什麽都明白,可也不服氣。


    他這點不服氣到三妹那裏,也就是當今皇後那,自然又多了些。


    三妹今年十七,隻比皇上大一歲,人卻十分穩重,安慰道:“紀煬算什麽,金家才是皇上左膀右臂,你要是計較這些,豈不讓人看笑話。”


    “他再厲害,也隻是臣子。”


    “哥,你就聽我的,好好跟紀煬相處,好好跟汴京這些門戶往來,行嗎?”


    “咱們金家剛到汴京,萬不能跟人交惡。”


    比他小十歲的妹妹都在勸他,金家二公子這點氣總算平了,心裏也是懺悔,努力平衡自己的情緒。


    這到底是小風浪,隻要有金學士,金家長子壓著,紀煬根本不擔心什麽。


    現在皇上剛坐穩皇位,沒人會在這個時候觸黴頭。


    金家也不會傻到這個時候爭個高下。


    紀煬現在心裏隻有兩件事。


    田地裏的稻子。


    還有他即將出世的孩子。


    隻要不拿這些事打擾他,他什麽都不計較。


    什麽政鬥,什麽奪權。


    有基建種田有意思嗎!


    他從回汴京到現在,都鬥了那麽久了,還不獎勵他好好種田嗎。


    第136章


    一覺醒來, 紀煬的滿腦子還是育種。


    其實除了在田地裏實驗之外,更多的還有發芽實驗, 紀煬都取了不少種子回家試試。


    林婉芸還給了些種草藥的方法, 竟然也用得上。


    接下來一直到五月份,紀煬基本都在衙門和皇莊之間走動。


    跟大家想象中新皇近臣不同。


    紀煬沒有時刻去找皇上,更沒有因為新家的戶部倉司官職去宮裏惹眼, 而是直接低調下來。


    當初因為他考核文章的事,全汴京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特別是汴京文報, 那誇的叫一個厲害。


    翻過年皇上喪期過了,他們本來打算繼續誇。


    結果是紀煬根本不接茬, 也不像個備受寵信的近臣。


    他這樣的做事態度, 朝中有人不屑, 有人讚賞, 還有些人說他裝模作樣。


    但不管怎麽說, 紀煬都在認認真真做事。


    反而徐九祥開口道:“近來除了早朝,怎麽不見紀大人?”


    金家大公子金炳郡回道:“紀大人一直往皇莊走, 應當還在為育種的事忙。”


    說到育種, 倒是勾起新皇的思緒, 去年他跟著去了好幾次皇莊, 知道紀煬對育種的重視,更知道選良種的重要性。


    “最近事情太多,朕把這件事給忘了。”


    “去問問他還在皇莊嗎?在的話朕也去看看。”


    皇莊就在京郊, 皇上過去不算危險,但江雲中還是小心謹慎, 更是護在皇上身旁。


    如今江雲中的功夫自不用說, 在灌江府的時候, 都是有實戰經驗的將士教他,到汴京之後,宮裏的武學師傅自不用說。


    再加上天賦好,說是以一敵五都不為過。


    要知道他今年才十六歲,如此武功非常厲害。


    說起來,小白鶴如今在國子監讀書,也是很聰明的,但她除了上學就是回家,不怎麽出門。


    皇上要去皇莊,金炳郡自然要陪駕,到的時候紀煬正跟農人在看剛發芽的幼苗。


    一群人小心嗬護細嫩的嫩芽。


    有人開玩笑道:“便是摔了我,也不能摔了他們。”


    周圍人立刻接話:“那是自然,你能有這些苗苗們金貴?”


    “別說我了,你有苗苗們金貴嗎?”


    自是沒有的。


    眾人說說笑笑,每次看到汴京府尹,戶部的倉司長官紀煬過來,他們心裏總有種被重視的感覺。


    這讓背井離鄉過來種田的農人覺得是被看重的。


    他們做的一切都很有意義。


    更別人紀大人還會親自下田,下了幾次地之後,動作已經非常熟練。


    徐九祥來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幕,心裏暗暗豔羨。


    以前當太子的時候,還有這樣的時光,如今天天在宮裏,也沒有這麽鬆快的時候了。


    宮裏除了母後之外,也沒什麽可以說話的地方,皇後溫柔,兩個妃子乖巧,但總覺得哪些地方不對勁。


    這會看到農人們說笑,才找回點真實的感覺。


    “什麽樣的苗苗,竟然那樣珍貴?”徐九祥一開口,周圍立刻寂靜,這裏麵有些農人是見過天子的。


    隻不過那會是太子,這會變成皇上。


    好在有紀大人在,紀大人笑著帶大家拜會皇上,介紹道:“新培育出來的稻子,看這批種子根紮得好,準備先種一批試試。”


    想在暖房裏快速發芽,看著根部跟嫩芽的情況,然後再決定種不種到地裏。


    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節省時間。


    如今一茬一茬的麥子稻米,都是這樣實驗出來的。


    皇上看的有趣,紀煬又帶著徐九祥看了看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看那根部,都比尋常莊稼抓地有力。


    金炳郡對農務並不精通,隻在一旁看著,人也和氣。


    紀煬還是很喜歡這位金家長子,他確實有世家長子的氣度跟風度。


    可惜他們的身份,絕對不能成為好友。


    對於君王來說,臣子們關係特別差,這肯定不行,不好做事。


    臣子們抱成一團,更是忌諱中的大忌。


    皇上總會有一天會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跟金家,早早沒什麽聯係。


    試想外戚跟能臣關係好到不行。


    難道是要架空皇上?


    如此君子之交,已經很不錯了,將來或許還要對上也未可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