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會興師問罪,沒想到皇上也問:“若想國富民強,可有良策。”


    一個是朝中重臣,一個是國之帝王。


    非但沒問罪,而是認真詢問意見,這位大家深受感動,竟然出仕了。


    此時也在冬祭隊伍當中。


    這家人看到韓家人的時候,簡直親如兄弟,更是放蕩不羈,連官服都懶得穿。


    徐九祥比之先皇更要寬和,也不惱。


    韓瀟看著,隻覺得徐九祥已經有了紀煬身上那不驕不躁,不急不惱的三分。


    隱士大家主動出仕,這件事也讓承平國上下再次振奮。


    一切的源頭,都在那顆種子。


    那顆小小的,卻有無限生命力的種子。


    這不是紀煬頭一次來冬祭,也不是頭一次站這麽近,但少有的,覺得這些事確實可以拿來誇耀。


    一畝地七百斤的糧食。


    縱然是他,也忍不住真心笑一笑。


    更不用說連帶的清查土地。


    等到年後收收尾,他從在潞州扶江縣做的事,也就的推到全國了。


    讓無立錐之地的百姓有自己的土地。


    讓從事勞動的百姓種自己的糧食。


    這是世上最樸素,最簡單的道理,也是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終於辦成的。


    冬祭回來,滿朝文武都倍感輕鬆。


    他們家也有地啊,自然高興啊。


    不過以後那良種司,隻怕會永遠火熱,這次不再是懼怕他們的權勢,而是看著他們,就跟看見神仙一樣。


    誰知道以後的種子還能有多高產呢!


    就連灌江府送來今年的關市稅,大家都覺得應該先給良種司一些。


    特別是育種部門的銀錢肯定要多。


    這種投入跟回報,那是看得見的!


    至於紀煬?


    滿朝文武,朝野上下,誰有誰不服嗎。


    他願意做的事,永遠都能成功。


    紀煬那點點自傲在冬祭的時候已經消磨完了,笑著對大家道:“以後日子還長,別看馬上要過年。年後事情還多著呢。”


    承平國土地最後的清查匯總,各地因為土地產生的種種糾紛。


    以及暗中查訪到的貪官汙吏,豪強鄉紳,全都要一一查問。


    再有良種的大麵積鋪設,南麵是稻子,北麵是麥子,還有一些黃豆的推廣,以及工部農具的事。


    覺得夠朝野上下忙到腳不沾地。


    眾人一聽紀煬這話,下意識退後。


    行了行了。


    從你們翰林五鬥院學到一句話。


    叫什麽卷王,什麽卷生卷死,說的就是你!


    但這次的忙碌,讓大家都覺得值得。


    又過一年,好像越來越有盼頭了?


    冬祭過後,便快到十二月份。


    今年的臘月過得熱鬧,在皇後鼓勵下,汴京大戶皆出來周濟群人,主要是汴京周邊的莊戶們,也要過個好冬天。


    今年總覺得有些不同。


    等紀煬給閨女帶上鬥篷,小晴林偷偷給撥開,再給穿上的時候。


    紀煬眼神微眯看向閨女。


    林婉芸回來剛看到他們父女倆對視,開口道:“雖說到了臘月,但天不冷,她又穿著外祖給添置的皮絨衣,肯定嫌披風熱。”


    小晴林機靈著呢,冷熱都知道。


    這會見娘親說話,明顯有了底氣:“熱!”


    紀煬這才把鬥篷給去掉,不過看看外麵。


    今年冬天,好像確實很暖和,平時不是他管賬,家裏今年的炭火用得少,他也沒注意。


    這會被婉芸點出來才想到這件事。


    但冬天暖和,並非好事。


    他好歹也跟著農人們建起良種司的,上輩子更是有農業知識豐富的奶奶。


    若遇暖冬,對農業來說並非好事。


    俗話說十月初一晴,割麥喂黃牛。


    這個十月初一自然是農曆,意思是這個時間天氣如果暖和的話,那就是暖冬。


    冬日裏若是暖和,那泥土裏的害蟲便會大量繁殖。


    從而形成嚴重的病蟲害。


    如今良種是研究出來,跟更適宜的農藥還在研究,甚至在跟益寧府的知府指揮使他們聯合在研究。


    可如果真的形成病蟲害,又或者是蝗災,就不是人力所能避免的了。


    便是放到現代,這種病害的預防都很重要。


    不隻是病蟲害,冬天暖和,那農作物就會提前生長,甚至在冬天抽穗,那來年的產量根本沒辦法保證。


    再者下雪少的話,雪無法在田地形成保溫層,保護下麵的根苗,農作物反而會被凍死。


    總之一句話。


    暖冬。


    並非好事。


    紀煬的擔憂不無道理。


    司天監也在講近來天氣異常,到了臘月才下了兩場雪,每一次都連地麵都沒覆蓋。


    不僅如此,天氣也格外暖和。


    這都不是正常現象。


    按照過往記載來看,十分有可能發生蝗蟲災害。


    一旦發生,必然民不聊生,屍橫遍野。


    曆史上記載的哪一次蝗災,不是伴隨著時局動蕩,伴隨著萬裏麥田顆粒無收,到時候饑荒必然產生。


    徐九祥從未經曆過這樣的事,他倒是知道父皇還沒登基時,中原便發生過這樣的事。


    徐九祥讓人找出那年的卷宗同紀煬一起看。


    也是暖冬。


    也是病蟲害激增,蝗蟲趁著天氣合適偷偷繁殖,在豫州橫行無忌,原本的沃野千裏全都顆粒無收。


    而平原又沒有山脈阻擋,隻能眼睜睜看著黑壓壓的蝗蟲飛過。


    那一年,中原各地死了幾萬人,更有趁機起兵造反。


    當時的皇上,自然是先皇的父親。


    那位治下無方,底下貪官汙吏無數,又借著賑災的名義中飽私囊,看著十萬百姓受災。


    之後沒幾年,這位便病故,換了先皇登基。


    那幾年的時候,承平國義軍四起,各處藩王也蠢蠢欲動。


    好在先皇力挽狂瀾,花了十幾年時間平複上一任留下來的爛攤子。


    當然不隻是蝗災,蝗災算是之前萬因結下的一個果。


    紀煬安慰:“至少我們現在有所準備,先別著急。”


    紀煬又看向司天監:“前幾年的冬日卷宗找出來,看看去年,前年的天氣如何。”


    司天監會記錄每一天的情況,找他們絕對沒錯。


    等卷宗找來,發現三年前還好,大雪覆蓋。前年也還行,去年已經有些暖冬的跡象,但好歹下了幾場大雪。


    大雪跟寒冷能抑製蟲卵繁殖,自然形成不了較大規模的蟲害。


    可去年跟往年比,已經有些變化。


    今年更甚。


    其實從十月份,司天監天氣機構便在監測此事,等到冬祭回來之後,立刻稟告。


    紀煬看看他們。


    按理說應該早早稟告才是。


    皇上勤勉,自己這個學士也不是偷懶的。


    他們沒有理由隱瞞的。


    如今到十二月份,很多地方的農夫都在割麥子,就是把年前不該長起來,卻長了不少的麥子割掉,等到來年再繼續生長。


    很多地方的踏青,踩麥苗,同樣是抑製農作物徒長的方法。


    都是暖冬的跡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