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這樣穩妥。”衛競不等古方婕表態,就替她應下,帶秦東籬出宮。
秦東籬走前還叮囑她:“你注意安全。”
古方婕難過得就像被家長丟進小學的沒做完作業的寶寶:“……”
.
自然書肆的生意在霍聊的手裏越發紅火,紈絝們聚集的桌遊室起了個隔斷,從另一側開了門,麵向承願橋接下來的大街,而書肆還麵朝河堤。
一樓的文創區多了批毛筆,有人看著這些貨從秦王府側門抬出來的,好奇是什麽毛筆能得秦王青睞,結果進來瞧了一瞧,筆的質量普通,價格更是便宜。
沒有半點貴族專屬的氣派,“還以為是什麽千金一根的好毛筆。”那幾人嘟囔著要走,被旁邊挑筆記本的人聽了去,好心告知:“這位仁兄,自然書肆的價格是聞鼓最便宜的,做工精細度上或許不是太高,質量還是很有保證,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他捏一捏手裏的本子:“你瞧,這紙張可是書寫用的,不會拿印紙以次充好,主要還是便宜,而且筆記本啊、背書條啊,他家好用,別的地方不如這家。”
“這是紙上怎麽還有畫框?”其中一人探究道。
“這是自省用的筆記本,”那人說,“記錄一些自己在讀書上的錯誤,還能寫下自己的心得。看,裏麵印了有勉勵讀書人的名言警句呢!”
他指向筆記區的展示台:“那裏有各種筆記本的用法。”
看完後,他們紛紛評價:“花裏胡哨的……”最後,各自帶了一本喜歡的筆記本,取了一台春闈倒計時的日曆,別扭地走向櫃台結賬。
在他們之後,又有人來了毛筆區,挑挑揀揀選了幾款,一看價錢:“這麽便宜!?”
複看手裏的毛筆,很明顯,筆匠把心思都用在筆尖處了,筆杆十分樸實,用料也一般,他拿去櫃台問夥計:“這種筆,能用三個月麽?我看它筆毛做工不錯的,怎麽別的地方這樣粗糙?”
夥計抬頭看一眼,那是他們的王孫筆:“這種筆不是讀書人用的,小孩子不懂事,啟蒙時期多數不會敬惜,再好的筆沒幾天也壞了,反正都是幾天就壞的,買這種剛剛好,壞了也不會心疼。筆毛當然好,這可是我們家筆匠師傅獨門手藝,金子都往筆毛上砸了,筆杆就湊活吧,能用就行,窮人家的孩子,還講究什麽啊。”
有的筆也很便宜,便宜得筆毛也十分劣質,筆杆卻做得好些,有點本末倒置。
“自然書肆……”他走出們,抬頭又看一遍匾額,記了下來,“倒是挺良心的。”
禮部。
出門探查的小吏們都回來匯報工作,其中就有剛剛問毛筆的那個人。
“大人,您看這幾隻筆。”他把筆和價格已經對筆的調查信息一同遞上去。
禮部侍郎看見幾個眼熟的字,眉頭一跳:“自然書肆?”
“正是,是新開的,在秦王府對麵。”
侍郎端正好自己的坐姿:“你可知這店鋪背後的老板是何許人?”
小吏臉紅道:“小人才從外地調回來,不不太知。”
“便是秦王……將來的秦王妃,二品功勳夫人,巧合,她本人就姓秦。”侍郎很滿意這支筆,“考試也就三天,一人兩支筆,正所謂善書者不擇筆,這個價格和質量對那些讀書人來說可能有些差勁,但是對我們考場而言,剛剛好。”
差勁的是筆杆,筆毛不比市麵上的普通毛筆差,相反,還好上一些。
侍郎留下了一支:“放入備選中,你們試用完畢,要是達到了標準,就選自然書肆的,本官也自己用一用看看。”
小吏沒想到自己剛調上來,就替侍郎辦成了一件大差事,連帶對自然書肆也生出一分好感來。
他離開後還在回味中:“那書肆裏都標上了價錢,全是很便宜的,沒想到竟然是有功勳的大人開的鋪子。”
家裏也有兩個孩子準備啟蒙,他二話不說,又去書肆裏掃蕩了一遍,一結賬,更快樂了,以前哪能買到那麽便宜的書和筆啊!
還得是他孩子好,生對了時候。
選用物美價廉的自然書肆毛筆作為春闈考試用筆,在筆齋、書肆等圈內引起了小小的震蕩,最後是興文署發話——禮部擇筆自有考量,莫在天子眼下生是非。
其餘關於筆的詳情,是閉口不談。
某些鋪子的老板聽後訕笑:皇室麽……
春雨瀝瀝,書肆門前的柳樹抽芽,石板濕漉漉有些冰涼。
雨霧朦朦中,衛競早起開了鋪子。
“店家早——”
不是一個人,是很多人。
圖書館前提前兩個小時的排隊現象再現,衛競早已習慣,淡然應答:“早。”
來的大部分是東望州的讀書人,他們中有人最早習慣等座位的,其他舉子猝不及防被卷到,已經來不及了。
與書院不一樣,自習區是嚴禁討論和念書的,大家安安靜靜,自己看自己的書,秦東籬幾次上樓,他們都沒有發現。
從他們手裏的書就能出來,哪些是東望州來的,因為需要免費讀書環境的舉子家境都不怎麽好,所以她們用的書,都是秦東籬送出去的。
能有那麽窮苦家庭的讀書人中舉,算一個奇跡。
二月九,春闈第一場開始了。
除了春闈,還有各種特科考試,選拔特殊人才,據說太史監的官吏中,有六成是走特科考進來,他們的卷子,比明經科的算術在難度上翻了三倍;還有說考記憶力的,每次考試的題型都不同;還有考特殊能力的……也不知道都有些什麽特殊能力……
科舉期間,書肆的生意;冷清了三分之一,而紈絝們完全不被影響,桌遊室依舊是熱熱鬧鬧的。
隻是越來越多的公子哥,還有官家小姐開始對自然桌遊室有了意見:“秦老板!什麽時候出新的桌遊啊!!”
“就玩膩了??”牌也是能玩膩的嗎?秦東籬對聞鼓二世祖們的實力一無所知。
他們的答案是:“沒有玩膩,但需要新的桌遊。”
為了應付他們接連不斷地意見,秦東籬連夜交給夥計們一套話術:
“尊敬的顧客,您的意見非常寶貴,我們老板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感謝您對桌遊室的支持!”
天真善良的紈絝們:嗚哇!自然書肆的態度好好哦!既然已經收到,那就等老板解決問題好啦!
桌遊是沒時間出了,繼王孫筆之後,自然書肆又一次在文人中出了名,快要忙不過來了。
因為春闈過後,東望州甲榜有一人,末榜最厲害,最惹眼,後麵倒數吊車尾一連十個,都是東望州的!
震撼聞鼓全書院。
打聽來打聽去,國子監最先搞到了東望州考生彎道超車的根源——教科書。
編者韓束,出版……自然書肆!!
又是辣個女人!
作者有話說:
自然書肆招聘:
5名客服。
要求:聲音溫和,性格和善,麵相友善,記憶力好,口齒清晰。
工資:麵議。
截止19:39:
感謝學習廢的3瓶營養液,感謝一樹石榴的5瓶營養液,感謝貂貂的7瓶營養液,感謝nefelibata的1瓶營養液,感謝炎家小涼的1個地雷!!愛你們啵啵啵,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上了一個曝光不錯的好榜單!
第74章
◎可別在她書肆前麵出事啊,不吉利!◎
【恭喜店主,獲得聞鼓官署好感度達30%及格線。】
【獎勵:自然書肆聲望卡*1】
30%就能及格,行政部門果然很亂。
秦東籬也發現了,在不同地圖獲得的聲望卡屬性也不同,聞鼓的等級比東望州高,所以東望州的聲望卡在聞鼓的效果很小,本地的聲望卡用在本地最適配,隻需要一張,聞鼓地圖的聲望就等級到了一級。
幸好幸好,法天教隻是在東望州搞事,要是換成聞鼓,那負麵聲望卡的效力能把她的忍耐程度擊穿。
.
“怎麽樣?”
國子監內,祭酒問回來的下屬。
下屬說道:“秦老板的意思是,可以合作,她會給東望州的韓束去一封信,達成南北聯動,一起編撰新式的課堂用教科書。隻是,有一個條件。”
“說。”
“要國子監教學共享,由自然書肆出版,包括我們的試題,名師講解。”
祭酒記下來:“我知道了,你再去請諸位夫子過來,我們一起商議。”
“小人這就去。”
國子監一出動,其它私塾也找上門,願以高價購入東望州書院的教材,供不應求,秦東籬說要提前預定。
書院私塾負責采購的人,也都是人精,知道文字這一類,除去經典,普遍具有時效性。
便是法律,也要每年增修啊。
“不如大家一起商討,”霍聊建議,“約定新修教材的期限,幾年重新編一次,最遲什麽時候定稿出版。”
秦東籬認同:“確實。”
內部討論得差不多了,霍聊起身離開:“我在聞鼓的布莊最近也遇到了一點問題,先去處理一下。”
霍聊簡直就是個瘋狂商人,她憑借自然書肆的兩座靠山,迅速在京城立住了腳根,還在短短兩個月內,擴大了生產規模,兼並了三個經營失敗準備轉手的成衣鋪,接手了鋪子留下的裁縫,擴大了產業鏈。
“她能有這麽強勢,最根本的點是戶籍,”衛競一針見血的指出來霍聊的成功關鍵,“霍聊雖然是巨賈,但她是軍戶,並且符泉的軍銜不到三品,一旦符泉升了三品武官,她的這些產業就得折掉至少四成。”
秦東籬問:“為什麽?”
他們坐在雪棚裏,衛競隨手就能把他們收集的那些資料拿到手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品武官的賞田很多,在哪裏駐守,就賞哪裏的田地,次要的原因是,霍聊野心很大,她想搞壟斷,這個壟斷依舊帶有封建氣,和我們認知中的不太一樣。”
“為什麽張家倒下之後,接任首富的是霍聊,因為她有最多的土地,她的原始積累最多。”
“霍聊手裏有大批江湖人,此江湖非彼江湖,跟武俠小說沒有關係,跟《水滸傳》更貼合。”衛競提了一個要點,“這些人,是沒有土地的。還記得之前說過的寒門和草民麽,按這個分,江湖人居無定所,都算做流民。”
他們和霍聊屬於雇傭關係,霍聊沒有權利幫他們上戶,說不定這幫人也因各種原因不願上戶。
隻要呆在靈光布莊,跟著霍聊混,就有飯吃。
目前,靈光布莊不僅僅會生產布料,它從原材料的種植,到新產品的研發,再到賣出布料和製作成衣,實現生產一條龍。
現在布莊的發展也很明顯,她處於一個擴大再生產的階段,如果沒有外力介入控製,漸漸地,霍聊資本將形成一種循環,不斷地積累,直到量變引起質變,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主義。
自由競爭階段中,商品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一旦進入壟斷階段,霍聊又能靠手中不斷更新的技術,繼續把握主動權。
秦東籬走前還叮囑她:“你注意安全。”
古方婕難過得就像被家長丟進小學的沒做完作業的寶寶:“……”
.
自然書肆的生意在霍聊的手裏越發紅火,紈絝們聚集的桌遊室起了個隔斷,從另一側開了門,麵向承願橋接下來的大街,而書肆還麵朝河堤。
一樓的文創區多了批毛筆,有人看著這些貨從秦王府側門抬出來的,好奇是什麽毛筆能得秦王青睞,結果進來瞧了一瞧,筆的質量普通,價格更是便宜。
沒有半點貴族專屬的氣派,“還以為是什麽千金一根的好毛筆。”那幾人嘟囔著要走,被旁邊挑筆記本的人聽了去,好心告知:“這位仁兄,自然書肆的價格是聞鼓最便宜的,做工精細度上或許不是太高,質量還是很有保證,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他捏一捏手裏的本子:“你瞧,這紙張可是書寫用的,不會拿印紙以次充好,主要還是便宜,而且筆記本啊、背書條啊,他家好用,別的地方不如這家。”
“這是紙上怎麽還有畫框?”其中一人探究道。
“這是自省用的筆記本,”那人說,“記錄一些自己在讀書上的錯誤,還能寫下自己的心得。看,裏麵印了有勉勵讀書人的名言警句呢!”
他指向筆記區的展示台:“那裏有各種筆記本的用法。”
看完後,他們紛紛評價:“花裏胡哨的……”最後,各自帶了一本喜歡的筆記本,取了一台春闈倒計時的日曆,別扭地走向櫃台結賬。
在他們之後,又有人來了毛筆區,挑挑揀揀選了幾款,一看價錢:“這麽便宜!?”
複看手裏的毛筆,很明顯,筆匠把心思都用在筆尖處了,筆杆十分樸實,用料也一般,他拿去櫃台問夥計:“這種筆,能用三個月麽?我看它筆毛做工不錯的,怎麽別的地方這樣粗糙?”
夥計抬頭看一眼,那是他們的王孫筆:“這種筆不是讀書人用的,小孩子不懂事,啟蒙時期多數不會敬惜,再好的筆沒幾天也壞了,反正都是幾天就壞的,買這種剛剛好,壞了也不會心疼。筆毛當然好,這可是我們家筆匠師傅獨門手藝,金子都往筆毛上砸了,筆杆就湊活吧,能用就行,窮人家的孩子,還講究什麽啊。”
有的筆也很便宜,便宜得筆毛也十分劣質,筆杆卻做得好些,有點本末倒置。
“自然書肆……”他走出們,抬頭又看一遍匾額,記了下來,“倒是挺良心的。”
禮部。
出門探查的小吏們都回來匯報工作,其中就有剛剛問毛筆的那個人。
“大人,您看這幾隻筆。”他把筆和價格已經對筆的調查信息一同遞上去。
禮部侍郎看見幾個眼熟的字,眉頭一跳:“自然書肆?”
“正是,是新開的,在秦王府對麵。”
侍郎端正好自己的坐姿:“你可知這店鋪背後的老板是何許人?”
小吏臉紅道:“小人才從外地調回來,不不太知。”
“便是秦王……將來的秦王妃,二品功勳夫人,巧合,她本人就姓秦。”侍郎很滿意這支筆,“考試也就三天,一人兩支筆,正所謂善書者不擇筆,這個價格和質量對那些讀書人來說可能有些差勁,但是對我們考場而言,剛剛好。”
差勁的是筆杆,筆毛不比市麵上的普通毛筆差,相反,還好上一些。
侍郎留下了一支:“放入備選中,你們試用完畢,要是達到了標準,就選自然書肆的,本官也自己用一用看看。”
小吏沒想到自己剛調上來,就替侍郎辦成了一件大差事,連帶對自然書肆也生出一分好感來。
他離開後還在回味中:“那書肆裏都標上了價錢,全是很便宜的,沒想到竟然是有功勳的大人開的鋪子。”
家裏也有兩個孩子準備啟蒙,他二話不說,又去書肆裏掃蕩了一遍,一結賬,更快樂了,以前哪能買到那麽便宜的書和筆啊!
還得是他孩子好,生對了時候。
選用物美價廉的自然書肆毛筆作為春闈考試用筆,在筆齋、書肆等圈內引起了小小的震蕩,最後是興文署發話——禮部擇筆自有考量,莫在天子眼下生是非。
其餘關於筆的詳情,是閉口不談。
某些鋪子的老板聽後訕笑:皇室麽……
春雨瀝瀝,書肆門前的柳樹抽芽,石板濕漉漉有些冰涼。
雨霧朦朦中,衛競早起開了鋪子。
“店家早——”
不是一個人,是很多人。
圖書館前提前兩個小時的排隊現象再現,衛競早已習慣,淡然應答:“早。”
來的大部分是東望州的讀書人,他們中有人最早習慣等座位的,其他舉子猝不及防被卷到,已經來不及了。
與書院不一樣,自習區是嚴禁討論和念書的,大家安安靜靜,自己看自己的書,秦東籬幾次上樓,他們都沒有發現。
從他們手裏的書就能出來,哪些是東望州來的,因為需要免費讀書環境的舉子家境都不怎麽好,所以她們用的書,都是秦東籬送出去的。
能有那麽窮苦家庭的讀書人中舉,算一個奇跡。
二月九,春闈第一場開始了。
除了春闈,還有各種特科考試,選拔特殊人才,據說太史監的官吏中,有六成是走特科考進來,他們的卷子,比明經科的算術在難度上翻了三倍;還有說考記憶力的,每次考試的題型都不同;還有考特殊能力的……也不知道都有些什麽特殊能力……
科舉期間,書肆的生意;冷清了三分之一,而紈絝們完全不被影響,桌遊室依舊是熱熱鬧鬧的。
隻是越來越多的公子哥,還有官家小姐開始對自然桌遊室有了意見:“秦老板!什麽時候出新的桌遊啊!!”
“就玩膩了??”牌也是能玩膩的嗎?秦東籬對聞鼓二世祖們的實力一無所知。
他們的答案是:“沒有玩膩,但需要新的桌遊。”
為了應付他們接連不斷地意見,秦東籬連夜交給夥計們一套話術:
“尊敬的顧客,您的意見非常寶貴,我們老板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感謝您對桌遊室的支持!”
天真善良的紈絝們:嗚哇!自然書肆的態度好好哦!既然已經收到,那就等老板解決問題好啦!
桌遊是沒時間出了,繼王孫筆之後,自然書肆又一次在文人中出了名,快要忙不過來了。
因為春闈過後,東望州甲榜有一人,末榜最厲害,最惹眼,後麵倒數吊車尾一連十個,都是東望州的!
震撼聞鼓全書院。
打聽來打聽去,國子監最先搞到了東望州考生彎道超車的根源——教科書。
編者韓束,出版……自然書肆!!
又是辣個女人!
作者有話說:
自然書肆招聘:
5名客服。
要求:聲音溫和,性格和善,麵相友善,記憶力好,口齒清晰。
工資:麵議。
截止19:39:
感謝學習廢的3瓶營養液,感謝一樹石榴的5瓶營養液,感謝貂貂的7瓶營養液,感謝nefelibata的1瓶營養液,感謝炎家小涼的1個地雷!!愛你們啵啵啵,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上了一個曝光不錯的好榜單!
第74章
◎可別在她書肆前麵出事啊,不吉利!◎
【恭喜店主,獲得聞鼓官署好感度達30%及格線。】
【獎勵:自然書肆聲望卡*1】
30%就能及格,行政部門果然很亂。
秦東籬也發現了,在不同地圖獲得的聲望卡屬性也不同,聞鼓的等級比東望州高,所以東望州的聲望卡在聞鼓的效果很小,本地的聲望卡用在本地最適配,隻需要一張,聞鼓地圖的聲望就等級到了一級。
幸好幸好,法天教隻是在東望州搞事,要是換成聞鼓,那負麵聲望卡的效力能把她的忍耐程度擊穿。
.
“怎麽樣?”
國子監內,祭酒問回來的下屬。
下屬說道:“秦老板的意思是,可以合作,她會給東望州的韓束去一封信,達成南北聯動,一起編撰新式的課堂用教科書。隻是,有一個條件。”
“說。”
“要國子監教學共享,由自然書肆出版,包括我們的試題,名師講解。”
祭酒記下來:“我知道了,你再去請諸位夫子過來,我們一起商議。”
“小人這就去。”
國子監一出動,其它私塾也找上門,願以高價購入東望州書院的教材,供不應求,秦東籬說要提前預定。
書院私塾負責采購的人,也都是人精,知道文字這一類,除去經典,普遍具有時效性。
便是法律,也要每年增修啊。
“不如大家一起商討,”霍聊建議,“約定新修教材的期限,幾年重新編一次,最遲什麽時候定稿出版。”
秦東籬認同:“確實。”
內部討論得差不多了,霍聊起身離開:“我在聞鼓的布莊最近也遇到了一點問題,先去處理一下。”
霍聊簡直就是個瘋狂商人,她憑借自然書肆的兩座靠山,迅速在京城立住了腳根,還在短短兩個月內,擴大了生產規模,兼並了三個經營失敗準備轉手的成衣鋪,接手了鋪子留下的裁縫,擴大了產業鏈。
“她能有這麽強勢,最根本的點是戶籍,”衛競一針見血的指出來霍聊的成功關鍵,“霍聊雖然是巨賈,但她是軍戶,並且符泉的軍銜不到三品,一旦符泉升了三品武官,她的這些產業就得折掉至少四成。”
秦東籬問:“為什麽?”
他們坐在雪棚裏,衛競隨手就能把他們收集的那些資料拿到手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品武官的賞田很多,在哪裏駐守,就賞哪裏的田地,次要的原因是,霍聊野心很大,她想搞壟斷,這個壟斷依舊帶有封建氣,和我們認知中的不太一樣。”
“為什麽張家倒下之後,接任首富的是霍聊,因為她有最多的土地,她的原始積累最多。”
“霍聊手裏有大批江湖人,此江湖非彼江湖,跟武俠小說沒有關係,跟《水滸傳》更貼合。”衛競提了一個要點,“這些人,是沒有土地的。還記得之前說過的寒門和草民麽,按這個分,江湖人居無定所,都算做流民。”
他們和霍聊屬於雇傭關係,霍聊沒有權利幫他們上戶,說不定這幫人也因各種原因不願上戶。
隻要呆在靈光布莊,跟著霍聊混,就有飯吃。
目前,靈光布莊不僅僅會生產布料,它從原材料的種植,到新產品的研發,再到賣出布料和製作成衣,實現生產一條龍。
現在布莊的發展也很明顯,她處於一個擴大再生產的階段,如果沒有外力介入控製,漸漸地,霍聊資本將形成一種循環,不斷地積累,直到量變引起質變,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主義。
自由競爭階段中,商品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一旦進入壟斷階段,霍聊又能靠手中不斷更新的技術,繼續把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