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取代六公主出降,成為今年,不,是國朝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件事。


    崇政殿裏,陛下露出十幾年來都未曾有過的開懷大笑。


    收複西秦,這是太|祖皇帝開國時就立下的心願,如此不世之功,終於在今上手中完成。從此,邊地百姓再也不用受西秦軍匪侵擾之苦。


    王師趕在大年三十前凱旋,英國公府如京城其他家族一樣,花了大價錢,在南華門附近,地段最好的煙雨樓二樓定了個雅間。


    等樓下圍觀的百姓發出最大的歡呼聲時,他們一齊湧到窗邊,看到了榮相望,看到了齊老將軍,還有一些麵生的將領。


    榮相見一眼瞧見齊老將軍身邊一個騎著黑色駿馬的青年。不隻因為他是人群中相貌氣度最出眾的一個,而是覺得這個人很眼熟?


    能看出來,他有些疲憊,不像五弟坐在高頭大馬上,享受歡呼稱揚的樣子,那麽誌得意滿。可偏偏是這份疲憊,讓榮相見心中湧上一股難言的情緒。


    直覺告訴她,這是四殿下。


    四殿下對周遭的一切都不太在意,甚至看不出半絲喜悅。


    榮相見很想跑下去當麵告訴他:你真的很了不起!你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當然,她還沒瘋,幹不出這樣的事來。


    “你們瞧,哥的臉都笑出花了!”


    “我看他的尾巴是要上天了!”


    “相望自小就是這樣,不能誇他,一誇就犯錯。”


    家人們正議論著,榮相聞心直口快,拉著母親問:“四殿下是哪位?著黑衣的那個嗎。”


    “應該是,年歲對的上,氣度也與旁人不同。”


    相聞來勁了,抱著相見輕聲說:“四姐姐,我以為四殿下是個戰場殺伐之人,長得很凶呢。沒想到,他模樣生得這樣好!嘻嘻……你是不是很高興……”


    榮相見趕緊掙開她:“你又說瘋話了。”說罷,也不好再看,自己走回桌邊喝茶。


    “三姐姐,你看四姐姐害羞了!”榮相聞憨笑著,沒注意榮相知盯著樓下的人群,哼了一聲。


    榮相望初次上戰場,表現英勇,陛下高興,封了他正三品龍驤將軍,嘉獎他自告奮勇,身先士卒,堪稱國朝男兒的表率。


    英國公因身體殘疾,軍中多年隻領了虛職。因這次戰事,在後方出謀劃策,陛下論功行賞,加封了武英殿大學士。


    回家設宴團聚那天,英國公府放了好大的鞭炮。餘慶堂裏,站滿了人。二嬸嬸自然是最高興,可一看見兒子耳後的傷,立即摟著心肝肉地哭了一場,又說他曬黑了,又說他瘦了,好一陣才勸住。


    榮相望見過長輩,又見過哥哥和姐姐們。相見立即給他行禮:“臣女給龍驤將軍請安啦!”相望笑得雙手直擺:“四姐姐別打趣我了,我可受不起,我永遠是英國公府的小榮哥。”


    一家子溫馨閑話,習媽媽進來說筵席已經齊備,榮相見又推著五弟出去:“小榮將軍最愛吃的那道酸辣牛腱,臣女已經做好了,請去用吧。”自此,小榮將軍的稱呼便叫開了。


    席間,榮相望少不得說起西秦的各種見聞,直叫人心驚肉跳,尤其是說到擒獲西秦國主那一段。


    “我們殺進西秦王宮,將宮中侍衛製服,搜遍各宮上下,卻都沒找到西秦國主。”


    “他逃出去了?”


    “是啊!齊老將軍早早就著人將王宮各大門都把守了起來,防止竄逃。誰知道,王宮裏竟然有一個密道,直通京城外麵,等我們發現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齊老將軍一口氣差點沒上來啊!”


    “那最後怎麽抓到的呢?”


    “煜王殿下有辦法呀。他在西秦軍中混了那麽多年,早就不是個小小兵將。那西秦國主出逃後,由一支精銳護送逃跑。那頭領,便是煜王初入軍時認識的人。煜王隻身去見了他,亮明身份,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兩國交惡多年,西秦閉塞,百姓生活艱難,又常受軍匪徭役之苦。西秦國主卻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有何值得效忠?不若就此歸順國朝,讓國朝的糧食瓜果能運到西秦,西秦的藥材野味能運出來,讓邊地的百姓從此過太平日子。”


    “那頭領就同意了?”


    “那頭領本就是窮極了才投軍的苦孩子,煜王殿下早知道他不滿西秦國主,又許了他朝廷二品征西將軍的官職,讓他鎮守當地,這才說動了他!”


    “啊?許他官職?”榮相聞聽了眼睛睜得老大,“這不是賣主求榮嗎?”


    榮相望笑道:“那也得看什麽樣的主,值不值得效忠啊?那西秦國主,享舉國供養,眼見國破,應該以身殉國才對。竟然拋下王後和臣民,隻帶著兩個兒子跑了,這種人給咱們提鞋都不配,還配誰為他賣命不成?”


    “啊……太過分了!”榮相聞毫無立場,立即橫眉怒斥。


    英國公接著道:“當初二弟常駐陽州,老太爺都舍不得兒郎遠在外。你說派誰家去西秦接管兵防呢?自然是就地收編歸降最好!這才是煜王殿下看得長遠,殺戮傷亡能免則免。”


    “哦……”榮相聞想想不對,又問:“我隻聽說過啟王、慶王、厲王、允王,哪裏又跑出一個煜王來?”


    榮相見抿著嘴唇不說話,可攔不住大哥指著她道:“是啊,哪裏來了個煜王?自然是我那生擒西秦國主的四妹夫啊!”


    第6章


    “啊?”榮相聞轉身就拉著相見:“那我姐姐豈不是要做煜王妃啦!”


    “自然了!”榮相望立即以牙還牙,起身深鞠一躬:“小榮哥給煜王妃娘娘請安!”滿桌人立即笑得人仰馬翻。


    “你們胡說什麽呢?”榮相見急得不行,向龍氏求救,“二嬸嬸,他們兩個拿我取笑!”


    二嬸嬸抱著她,示意兩個孩子住口,這玩笑過火了。


    英國公喝了一口酒,緩緩道:“齊老將軍年事已高,如今是要在京中頤養天年了。皇上原本準備重整王師,讓煜王統領,不過煜王婉拒了,太後也舍不得煜王再吃苦,定要留他在京中安享尊榮。陛下已經決定,將城西山河街上那棟阮老尚書家的舊宅子,擴建改造,賜予煜王作府邸,以後咱們一家骨肉,都在京中,不必分離。”


    榮相顧聽了,看了一眼相見:“好好。山河街離我們家倒不算太遠,騎馬不需半個時辰就能到,將來四妹妹回門也方便。”


    榮相見一聽更了不得:“大哥,你怎麽也跟著他們胡說呀!”


    國公夫人忍不住出聲阻止:“的確是不該當著未出閨閣的姑娘,議論這些。”眾人便都換了話頭,樂嗬嗬地一齊吃酒到深夜方散。


    知道了煜王的好消息,最高興的就是琳琅她們幾個,簡直是心滿意足。


    “我們家姑娘要做王妃了?不需遠嫁了!老天有眼!”飛雪高興地連香爐都差點打翻,相見正在卸妝,聽了這話,立即讓她收聲:“你們千萬別提這話!”


    “怎麽?”琳琅剛才就瞧著不對,鏡子裏頭,相見的麵色不是害羞生氣,是真的有心事。她是最細心的,忙放下梳子蹲到相見身邊:“有什麽難處嗎?”


    榮相見低聲道:“當初許我給他,是因為他雖是皇子,卻沒有貴重身份,京中貴女實在找不到願意的。如今他是煜王,又為國朝立下不世之功,你們覺得他還愁找不著煜王妃嗎?”


    “可是陛下金口玉言,”飛雲聽了這話,立即放下手中的錦被,跑過來,“難道還能反悔不成?”


    琳琅細想了一下:“雖說還未成婚,可是都已經問名了,陛下絕不會收回成命的,不然不是害苦了姑娘嗎?不過……如今殿下身份貴重,其他家肯定願意將嫡女許配,到時候咱們姑娘,也許得給人家做側妃了……”


    “什麽?”飛雪氣得直跳腳,“他們不會這麽不要臉吧?這麽勢利眼,煜王也能看上?”


    飛雲哼了一聲:“煜王一定看不上!他若是個有良心的,就該知道在滿京城嫌棄他的時候,隻有咱們英國公府願意將千金許配!怎麽能委屈咱們家的姑娘當側妃呢?”


    榮相見輕歎了一口氣,她又不認識煜王,不過人往高處走,也是常情。隻是,她怎麽兩輩子都逃不開側妃的命呢?


    不行!榮相見打定主意:絕對不要當側妃,寧願一輩子賴在國公府裏做姑娘,也不要給人家正頭夫妻當生孩子的工具。


    英國公府子息單薄,榮盛兄弟二人死的死,殘的殘,原本在京中聲勢大不如前。誰知如今四喜臨門,一時讓京中眼熱,都道:榮家走了這麽些年背運,這算是翻身了 。


    年節逢大喜,英國公府四處張燈結彩,準備過幾日的家宴和祭祀之禮。


    這日傍晚,外頭來報,宮裏沈都知親自前來宣旨。一家子都很疑惑,好容易等到英國公領旨謝恩,前頭傳話,要舉家換素服去祠堂。


    從英國公夫婦,到一家公子小姐,再到下人,從祠堂一路跪到門外,一片肅穆,鴉雀不聞。


    “二弟,天恩浩蕩,陛下取西秦國主首級,供你靈前,日日懺悔賠罪。願你在天有靈,能得安息。”


    此言一畢,舉家痛哭。榮家二郎,風姿冠絕金陵,便是砍了西秦國主十次腦袋,都換不來他重生了。


    相見想起自己無力更改二叔的命運,更是勾起錐心之痛。


    祠堂散後,榮相見想著二嬸嬸一家必定心緒不佳,便陪著她們一起回去。路上,六妹妹冷不丁來了一句:“以後我要當麵謝謝四姐夫替我們報仇。”


    四姐夫,榮相見乍聽到這個詞,還沒反應過來。


    等回神過來時,麵上居然火辣辣的。


    那個收複西秦,為她二叔報仇的人,是她的未婚夫啊。


    西秦歸降是大事,哪怕新春佳節不用上朝,英國公也沒閑下來。


    周顯暘更忙。自回京以來,除了與朝中商議西秦設立州縣以及軍防之務,便是日日在太後宮中,侍奉湯藥。


    皇太後當年最喜歡這個嫡親孫子。餘氏出事以後,顯暘告訴太後,自己不想待在宮裏。太後也怕張氏暗中把對餘氏的恨,報複在顯暘身上,便向皇上提議,把顯暘送去齊老將軍府上,待他長大成年,另封府邸再說。


    沒想到,失去了榮大將軍的榮家軍,士氣低迷,久不恢複,邊境防守漸漸成潰散之勢。齊老將軍主動帶著大兒子去了陽州接管軍務,周顯暘跟他們父子處慣了,分不開,便也跟著一起去。


    這麽多年不見,瞧著顯暘長這麽大,又建功立業,太後滿心欣慰,往年冬天必有的病,竟然好了許多。


    這日元宵佳節,皇太後精神不錯,手拿著花鏡,看著滿堂兒孫,心滿意足,難得與帝後及皇室宗親同樂了一天。


    大明宮最大的焦點,自然是凱旋而來的周顯暘。連皇後都沒口地誇他,說開國以來,未曾有過收複西秦的不世之功,眾多皇子加在一起,都不及他一個。


    周顯暘笑說:“收複西秦的計劃是父皇早年擬定,榮家軍、齊家軍和陽州的將士們經營多年,幾代人的命都留在那裏。我不過是命好,撿了個現成的便宜。若是哪位兄弟去了陽州,隻怕都輪不到我坐在這裏。”


    這番話說得妥帖周到,不居功自傲,陛下和太後很是高興。


    五殿下允王是個極天真的,說:“四哥,你可別過謙。要是我去陽州,這收複西秦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光是西秦話我就得先學上二十年!”


    眾人都笑了,覺得這話倒是大實話。煜王的功績豈是一句命好就能說盡的。單是潛伏西秦多年的忍耐、堅韌、膽量,就沒幾個人有。


    太後娘娘手指遠遠點著五殿下:“顯暉,你若肯把每日花在花鳥魚蟲上的功夫,分些出來,西秦早就收複了。”


    眾人聞言都在憋笑。五殿下精通書畫,畫前必定要花上極長的時間觀察鑽研,有時一整天連飯都顧不上吃,常背地裏被笑話:若國朝子弟都如五殿下這般用心,西秦早就收複了。


    想不到這一天真的來了。


    七皇叔是個風雅之人,最喜歡五殿下,忍不住為他說話,對陛下拱手道:“皇兄是天子,天子的孩子,自然個個都是人中之龍,各有所長。”


    陛下心中得意,嘴上卻說:“七弟,你那兩個孩子才孝順。聽說為你喜歡太湖石,親自去尋訪了半年,給弄了一塊七尺來高的極品,朕這幾個兒子可沒有這個心。”


    此言一出,啟王立即起身行禮:“兒臣也為父皇尋了一塊太湖石,正在進京路上,原想著父皇壽誕,再獻上。”


    皇帝點頭道:“你是個有孝心的,那朕就等著了。”


    厲王與皇後迅速對視了一眼,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這個大哥,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早前聽父皇提了一嘴皇叔的事,就趕著去尋摸太湖石,送禮物都在拾人牙慧,不會翻新些,瞧不出父皇一點也不稀罕嗎?


    啟王是陛下登基之前所生,很小就沒了母親。這些見識上,自然無法與皇後宮中養大的三殿下比。


    不過,啟王也有討好陛下的絕招,那就是兩個孩子,陛下的乖孫,太後的重孫。眾皇子中,隻有啟王年紀較大,這兩個孩子正是半大不懂事的年紀,能來赴宴了。大明宮的正殿上也敢亂跑,太後還特地囑咐,不許管他們,讓他們跟那民間的孩子似的,在家裏自在一些。


    看著孩子,陛下歡喜,又想起老四和老五的婚事:“西秦起戰事,耽擱了好多事。等過了這陣子,立即把你們的婚事都辦了!”


    顯暘和顯暉立即上前謝恩。


    筵席天黑方散,陛下特地把周顯暘叫到跟前:“這段時日,你宮門都未出過一步。雖說是你的孝心,但這新春佳節眼看都過去了,你也該自己樂樂。元宵夜是金陵城最好看的時候,尤其是城西的城隍廟,熱鬧非凡,你去瞧瞧。”


    第7章


    太後立即吩咐梁副都知:“你帶著兩隊人護著他,別讓他人生地不熟的走丟了。”


    周顯暘忍不住笑:“皇祖母,我什麽野地裏沒鑽過,金陵城您還不放心?還當我是小孩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蘭並收藏嫁給廢後之子(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