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不悅:“你在我眼裏,當然是小孩子!”
周顯暘不好再駁太後,忙看向一旁的慶王求助。慶王立即會意,有梁副都知跟著,怎麽可能盡興?便主動解圍:“皇祖母隻管放心,孫兒帶四弟去逛,保管他玩個痛快,夜裏就歇在我那裏。”
“好,顯曜你帶著他我放心。”太後知道淑貴妃與廢後餘氏交情頗深,她所生的慶王與顯暘自然更親厚。
周顯暘跟著二哥離了大明宮,還未出正陽門,慶王府的人就急匆匆迎過來,說是王妃不適,請殿下回去。
慶王才一口答應要帶四弟逛,不好就拋下他,有些為難。周顯暘叫他不必客氣:“皇嫂是有身子的人,要格外當心,皇兄快回府吧。”
慶王無法,又要派自己的親隨跟著,周顯暘一並拒了:“快走吧,我有護衛。”
他執意如此,慶王才急忙回府。
周顯暘帶著從陽州出來的兩個親隨,出宮騎馬慢慢往城隍廟去。
即便隻是街邊,這元宵節的燈火就已經很好看了,沿街酒肆商戶高高掛起燈籠,五花八門的精致樣式和顏色,眼花繚亂,與西秦粗放的風貌大不相同。
小南和小北這姐弟兩個,不像煜王一直呆在宮裏,這段時間沒事就四處逛,路比他還熟悉。但他們也沒見過金陵城的元宵夜,全程張著嘴,還沒到城隍廟就買了好幾個花燈。
周顯暘笑他們:“待會兒看到更好的,你們還有幾隻手能拿。”
這城隍廟,占地十幾畝,共有六座大殿,不僅彩燈高掛,各殿之間的飛簷上也都牽上繩子,垂下長長的時新花燈,舉頭一看,天上花燈縱橫,美不勝收。
一行三人站在城隍門外的台階下,就被院裏頭的景致美到駐足感歎。
“來來來,猜燈謎,猜中了不要錢!”
一聽到最後這三個字,小南小北立即飛奔過去。
城隍廟旁一塊空地上,架起了幾排竹竿,各色花燈都掛在上頭,垂成了簾幕燈林,煞是好看。一個有年紀的大叔在那裏吆喝:“這都是我家老爺與公子畫的燈謎,送給有緣人。”
這些花燈,不僅造型精致,上麵還畫了圖案,比方才買的好,小南頓覺吃了大虧,不過在裏頭逛了一圈,很快就平衡了:“這是什麽燈謎啊,誰猜得出來?”
“爺,過來看看?”小北招呼著,周顯暘倒好奇起來,往那花燈簾幕裏走去。
姐弟兩個正盯著一隻粉色壽桃花燈,上麵畫著草地,中間被雪埋,一串足跡於雪地中穿過。
花燈上注著一行小字:打半句詩。
“什麽叫半句詩?”
“下雪天這草地竟然是綠色的,這老爺是不是冬天沒出過門?”
小南小北本就是貧苦人家的孩子,沒念過什麽書,還跟著周顯暘在西秦混了幾年。周顯暘教過他們百家姓、千字文和一些詩,後頭的就沒空也沒心思學了。
小南很喜歡這花燈,瞪大眼睛,滿懷希望:“爺,你知道謎底嗎?”
周顯暘笑道:“這個你們學過的。”
“啊?什麽?”
“一行白路。”
“一行白路……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也可以?”小南不敢相信這是金陵城老爺的水平,旁邊那長者立即笑道:“正是呢!”
說著,把花燈摘了下來,小南立即接過。小北恍然大悟,躍躍欲試:“原來是這樣,那我會!”
於是,兩個人一副要把花燈都贏走的架勢,放開了去猜。
見他們興致高昂,不急著進城隍廟,周顯暘便在這花燈林中閑逛。大約是這家人出的燈謎不好猜,這裏頗為冷清,隻聽見依稀幾句人聲。
琳琅滿目的花燈中,周顯暘不經意發現一個很眼熟的,那是仿照宮中石雕宮燈樣式,用紙糊出來的。
他一看到這燈,就想起隆治十二年的冬天。
他打扮成小內侍悄悄送母親出宮。為了避人耳目,他慌忙中躲進永華宮外的小花叢裏,石雕宮燈後頭。後來,遇到抄檢,他無處藏身,卻被一個矮鬆裏鑽出來的小姑娘搭救。
這麽多年,他忘了很多事,卻記得當時那雙被燈照亮的眼睛。
就像是幫他回憶往事,此刻一隻小狐狸出現在了花燈之後。
那狐狸麵具有些大,寬大的眼闊之下,露出一雙杏眼明眸。原本楚楚動人的雙眼,因那些許淩厲的眉骨眉峰,而添了一股堅韌英氣。
眼睛的主人,先是專注地看著花燈上的內容,緊接著微蹙雙眉思索,然後眉開眼笑,笑容在五彩斑斕的夜裏鮮活著,不再是腦中日漸褪去,生怕抓不住的記憶。
仿佛一切重現。
周顯暘像被釘在原地一樣,動彈不得。直等到花燈後的姑娘輕笑出聲:“這個燈謎也太奇怪了!”
“姑娘,咱們快去城隍廟吧,別跟大公子他們走散了。”
身後的丫頭說話,這姑娘便轉身往外頭去,穿過一個個花燈,周顯暘不知不覺跟著,一路走出去。
“爺,您不看了?”小南小北雖然愛玩,卻也從不忘職責,提了滿手的燈籠跟上去,隻看周顯暘不遠不近隨著幾個姑娘。她們走,他便走,她們停下,他就在附近停下。
應該是哪家府裏的千金帶著侍女出來玩。她們停在一個賣烤紅薯的攤販前,周顯暘隻好假裝在隔壁買糖葫蘆,借著遮擋暗中觀察。
這賣糖葫蘆的大叔心裏嘀咕:這麽個體麵公子,手裏也不缺錢吧,買一串糖葫蘆還這麽細細挑揀?真是有錢人格外摳門。
時間久了,他便不耐煩地說:“都差不多大,沒占你便宜!”
周顯暘一陣尷尬,隻好隨便挑了三根,讓小南過來付賬,然後三個人站在當地吃了起來。
小南咬了一口,真酸,又看了一眼對麵的攤子:“我們怎麽不買烤紅薯呢,那個多甜呀。”
等吃完,才看到那姑娘離開。她和侍女每人手裏拿著一個布兜,裝著好幾根烤紅薯,還挺沉的樣子,場麵滑稽,不像千金做派。
他正要跟上,小南說:“爺,等我買幾根烤紅薯。”
“紅薯都被剛才那個姑娘買光啦。”賣紅薯的婦人聽見,告訴小南這個不幸的消息。
婦人把保溫用的棉被歸置在推車上,拜托旁邊擺攤的熟人照管,就背著孩子往城隍廟裏去看看熱鬧。
周顯暘也立即過去。
忽而一陣人群從大門湧出來,把婦人擠到一邊,差點摔下階梯,三人趕緊衝上去,護著她背上的孩子,扶她在一旁站穩。
原來是有一個碩大的嫦娥奔月花燈,被抬了出來,那花燈太高,碰到了城隍廟的大門,廢了好大勁才被弄出來。
小南小北驚呼:“這個花燈怎麽賣?”
旁邊的人笑道:“哪來的鄉佬?這是遊街的彩車花燈!不賣!”在人群的簇擁中,嫦娥被抬上了推車,要往城裏去,讓金陵城沿街的人都能看到。
周顯暘顧不得什麽彩車,什麽花燈,趁著人少,就往城隍廟裏進。
為時已晚,他再也找不到剛才那雙眼睛了。他有些自悔:剛才就不應該想著什麽男女大防,該直接跟那姑娘說話才是。
他想問問:你是英國公家的三姑娘嗎?
他想跟她好好道個謝。
周顯暘失魂落魄地在花燈人群裏遊蕩,小南小北一眼不錯地跟著。
這時,小南聽見有人喊:“顯暘。”
她尋聲望去,那不是小榮將軍嗎?便立即拍了拍他:“爺,英國公府的榮相望。”
英國公府四個字,讓周顯暘立即清醒過來,往榮相望那邊走去。
他們兩個在陽州早就混熟了,私下裏也沒那麽多規矩。周顯暘看見榮家大公子和幾個女眷都站在一個方桌邊,桌上正放著幾兜的烤紅薯。
第8章
周顯暘一顆心重重跳動,走到近前,不動聲色說:“不必多禮,你們吃吧。”
這裏是城隍廟派元宵的鋪子,尋常人家都能領一碗,但若要坐在這裏吃,價格不菲。
榮相望又向店家說:“多要三碗”。又忙著給顯暘介紹:“我大哥你認識的,這是我家三姐姐,這是我六妹妹。”
一一見過禮後,周顯暘目光貌似不經意地從榮家三姑娘臉上劃過。這麽多年,她的眉眼變化不大。
他心裏好笑:有名有姓,怎麽會丟呢?
“四姐姐去哪兒了?快叫她回來呀,讓她來見見!”榮相聞激動不已,對身後站著的侍女吩咐。榮相知按住她:“你穩重些,當著煜王別鬧笑話。”
榮相聞隻好作罷,又拆開桌上的布兜,拿出幾根烤紅薯遞過去:“四殿下,剛烤熟的紅薯,可好吃了。”
“六妹妹,這種粗鄙的吃食,你怎麽能拿給殿下呢?”榮相知有些窘迫,笑說:“殿下別介意,妹妹年紀小。”
周顯暘哪裏會介意,他笑著接過去:“不會,多謝。”然後,遞了兩根給小南小北:你們心心念念的烤紅薯。
烤紅薯就得大冬天吃,握在手裏最是暖和,撕開紅薯皮,一股溫熱的甜香撲來,裏心是紅的,最甜的那種。
榮相望大口吃著,燙得直哈哈,含混不清地說:“他怎麽會介意呢?你們不知道,在西秦的時候,就想吃一口熱乎乎甜滋滋的烤紅薯。那裏的山林晚上又冷又濕,怕暴露行跡不敢生火做飯,隻能吃硬邦邦冷冰冰的幹糧,我的胃都吃壞了。”
周顯暘笑著點頭,深有同感。那時,舉頭便是黑壓壓的密林樹冠和偶爾灑下來的微弱月光。
如今,看滿天的花燈繁盛,花團錦簇,真是恍如隔世。
元宵一碗碗上來,大家邊吃邊閑聊著,又有一個彩車花燈從大殿裏運出來,要往外送。
“是頭白象!”榮家的男女放下碗去看熱鬧,小南小北也是脖子伸得老長,顯暘說:“你們去看吧,我坐這裏不走。”
姐弟兩個立即跑開了。
周顯暘一個人坐在桌邊,看著城隍廟裏的人群嬉笑喧鬧,覺得這一切歡欣,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用湯勺攪動著碗裏的湯圓,心想不知道母親現在在做什麽。被幽禁在皇陵,可有元宵吃麽?
不一會兒,榮家的三姑娘回來了,坐在周顯暘右手邊。顯暘看著她的側臉,的確跟小時候挺像的。
這也許是他們唯一一次單獨說話的機會,周顯暘沒有遲疑:“三姑娘,多謝你。”
榮相知拿湯匙的手一頓。光影斑駁之下,她才敢細細打量這位功勳卓著的四殿下。
即便沒有皇子身份,軍功加身,周顯暘也是讓她心折的人。相貌英俊,儀表不凡,周身帶著軍中的凜冽氣息,但是瞧著她的眼神卻真摯溫和,截然不同的氣質在他身上中和得很好,是她悄悄看的那些話本上,都寫不出來的男子。也是文仲卿這類金陵城嬌生慣養大的公子哥沒有的氣度。
榮相知心裏說不出的一陣悸動:“殿下,何故謝我?”
“隆治十二年冬天,姑娘可曾去過永華宮?”
榮相知點點頭。淑貴妃生下了皇帝登基之後的第一個孩子,與慶王母子頗受寵愛。母親原先一直希望她能嫁給慶王殿下,是以在她八九歲上不時尋機會帶她去淑貴妃宮中。
周顯暘得到證實,又問:“姑娘可還記得曾經在永華宮外的花圃,幫助過一個小內侍?”
話到這裏,周顯暘便打住了。淑貴妃偷偷送他去見母親的事,是忤逆大罪,不便告訴任何人,沒有再細說。
榮相知其實不明白他問的是什麽,不過多年前的事了,她這樣的貴女一句話偶然幫了一個煜王在意的奴才,是很平常的小事,可能她自己都沒注意吧。
不知道是出於虛榮心還是什麽,她鬼使神差地點頭笑道:“陳年往事了,殿下不必言謝。”
周顯暘卻很高興,縱有萬語千言,此刻也隻能說出一句:“我有今日,離不開當年姑娘幫助提點。日後若有差遣,無所不從。”
周顯暘不好再駁太後,忙看向一旁的慶王求助。慶王立即會意,有梁副都知跟著,怎麽可能盡興?便主動解圍:“皇祖母隻管放心,孫兒帶四弟去逛,保管他玩個痛快,夜裏就歇在我那裏。”
“好,顯曜你帶著他我放心。”太後知道淑貴妃與廢後餘氏交情頗深,她所生的慶王與顯暘自然更親厚。
周顯暘跟著二哥離了大明宮,還未出正陽門,慶王府的人就急匆匆迎過來,說是王妃不適,請殿下回去。
慶王才一口答應要帶四弟逛,不好就拋下他,有些為難。周顯暘叫他不必客氣:“皇嫂是有身子的人,要格外當心,皇兄快回府吧。”
慶王無法,又要派自己的親隨跟著,周顯暘一並拒了:“快走吧,我有護衛。”
他執意如此,慶王才急忙回府。
周顯暘帶著從陽州出來的兩個親隨,出宮騎馬慢慢往城隍廟去。
即便隻是街邊,這元宵節的燈火就已經很好看了,沿街酒肆商戶高高掛起燈籠,五花八門的精致樣式和顏色,眼花繚亂,與西秦粗放的風貌大不相同。
小南和小北這姐弟兩個,不像煜王一直呆在宮裏,這段時間沒事就四處逛,路比他還熟悉。但他們也沒見過金陵城的元宵夜,全程張著嘴,還沒到城隍廟就買了好幾個花燈。
周顯暘笑他們:“待會兒看到更好的,你們還有幾隻手能拿。”
這城隍廟,占地十幾畝,共有六座大殿,不僅彩燈高掛,各殿之間的飛簷上也都牽上繩子,垂下長長的時新花燈,舉頭一看,天上花燈縱橫,美不勝收。
一行三人站在城隍門外的台階下,就被院裏頭的景致美到駐足感歎。
“來來來,猜燈謎,猜中了不要錢!”
一聽到最後這三個字,小南小北立即飛奔過去。
城隍廟旁一塊空地上,架起了幾排竹竿,各色花燈都掛在上頭,垂成了簾幕燈林,煞是好看。一個有年紀的大叔在那裏吆喝:“這都是我家老爺與公子畫的燈謎,送給有緣人。”
這些花燈,不僅造型精致,上麵還畫了圖案,比方才買的好,小南頓覺吃了大虧,不過在裏頭逛了一圈,很快就平衡了:“這是什麽燈謎啊,誰猜得出來?”
“爺,過來看看?”小北招呼著,周顯暘倒好奇起來,往那花燈簾幕裏走去。
姐弟兩個正盯著一隻粉色壽桃花燈,上麵畫著草地,中間被雪埋,一串足跡於雪地中穿過。
花燈上注著一行小字:打半句詩。
“什麽叫半句詩?”
“下雪天這草地竟然是綠色的,這老爺是不是冬天沒出過門?”
小南小北本就是貧苦人家的孩子,沒念過什麽書,還跟著周顯暘在西秦混了幾年。周顯暘教過他們百家姓、千字文和一些詩,後頭的就沒空也沒心思學了。
小南很喜歡這花燈,瞪大眼睛,滿懷希望:“爺,你知道謎底嗎?”
周顯暘笑道:“這個你們學過的。”
“啊?什麽?”
“一行白路。”
“一行白路……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也可以?”小南不敢相信這是金陵城老爺的水平,旁邊那長者立即笑道:“正是呢!”
說著,把花燈摘了下來,小南立即接過。小北恍然大悟,躍躍欲試:“原來是這樣,那我會!”
於是,兩個人一副要把花燈都贏走的架勢,放開了去猜。
見他們興致高昂,不急著進城隍廟,周顯暘便在這花燈林中閑逛。大約是這家人出的燈謎不好猜,這裏頗為冷清,隻聽見依稀幾句人聲。
琳琅滿目的花燈中,周顯暘不經意發現一個很眼熟的,那是仿照宮中石雕宮燈樣式,用紙糊出來的。
他一看到這燈,就想起隆治十二年的冬天。
他打扮成小內侍悄悄送母親出宮。為了避人耳目,他慌忙中躲進永華宮外的小花叢裏,石雕宮燈後頭。後來,遇到抄檢,他無處藏身,卻被一個矮鬆裏鑽出來的小姑娘搭救。
這麽多年,他忘了很多事,卻記得當時那雙被燈照亮的眼睛。
就像是幫他回憶往事,此刻一隻小狐狸出現在了花燈之後。
那狐狸麵具有些大,寬大的眼闊之下,露出一雙杏眼明眸。原本楚楚動人的雙眼,因那些許淩厲的眉骨眉峰,而添了一股堅韌英氣。
眼睛的主人,先是專注地看著花燈上的內容,緊接著微蹙雙眉思索,然後眉開眼笑,笑容在五彩斑斕的夜裏鮮活著,不再是腦中日漸褪去,生怕抓不住的記憶。
仿佛一切重現。
周顯暘像被釘在原地一樣,動彈不得。直等到花燈後的姑娘輕笑出聲:“這個燈謎也太奇怪了!”
“姑娘,咱們快去城隍廟吧,別跟大公子他們走散了。”
身後的丫頭說話,這姑娘便轉身往外頭去,穿過一個個花燈,周顯暘不知不覺跟著,一路走出去。
“爺,您不看了?”小南小北雖然愛玩,卻也從不忘職責,提了滿手的燈籠跟上去,隻看周顯暘不遠不近隨著幾個姑娘。她們走,他便走,她們停下,他就在附近停下。
應該是哪家府裏的千金帶著侍女出來玩。她們停在一個賣烤紅薯的攤販前,周顯暘隻好假裝在隔壁買糖葫蘆,借著遮擋暗中觀察。
這賣糖葫蘆的大叔心裏嘀咕:這麽個體麵公子,手裏也不缺錢吧,買一串糖葫蘆還這麽細細挑揀?真是有錢人格外摳門。
時間久了,他便不耐煩地說:“都差不多大,沒占你便宜!”
周顯暘一陣尷尬,隻好隨便挑了三根,讓小南過來付賬,然後三個人站在當地吃了起來。
小南咬了一口,真酸,又看了一眼對麵的攤子:“我們怎麽不買烤紅薯呢,那個多甜呀。”
等吃完,才看到那姑娘離開。她和侍女每人手裏拿著一個布兜,裝著好幾根烤紅薯,還挺沉的樣子,場麵滑稽,不像千金做派。
他正要跟上,小南說:“爺,等我買幾根烤紅薯。”
“紅薯都被剛才那個姑娘買光啦。”賣紅薯的婦人聽見,告訴小南這個不幸的消息。
婦人把保溫用的棉被歸置在推車上,拜托旁邊擺攤的熟人照管,就背著孩子往城隍廟裏去看看熱鬧。
周顯暘也立即過去。
忽而一陣人群從大門湧出來,把婦人擠到一邊,差點摔下階梯,三人趕緊衝上去,護著她背上的孩子,扶她在一旁站穩。
原來是有一個碩大的嫦娥奔月花燈,被抬了出來,那花燈太高,碰到了城隍廟的大門,廢了好大勁才被弄出來。
小南小北驚呼:“這個花燈怎麽賣?”
旁邊的人笑道:“哪來的鄉佬?這是遊街的彩車花燈!不賣!”在人群的簇擁中,嫦娥被抬上了推車,要往城裏去,讓金陵城沿街的人都能看到。
周顯暘顧不得什麽彩車,什麽花燈,趁著人少,就往城隍廟裏進。
為時已晚,他再也找不到剛才那雙眼睛了。他有些自悔:剛才就不應該想著什麽男女大防,該直接跟那姑娘說話才是。
他想問問:你是英國公家的三姑娘嗎?
他想跟她好好道個謝。
周顯暘失魂落魄地在花燈人群裏遊蕩,小南小北一眼不錯地跟著。
這時,小南聽見有人喊:“顯暘。”
她尋聲望去,那不是小榮將軍嗎?便立即拍了拍他:“爺,英國公府的榮相望。”
英國公府四個字,讓周顯暘立即清醒過來,往榮相望那邊走去。
他們兩個在陽州早就混熟了,私下裏也沒那麽多規矩。周顯暘看見榮家大公子和幾個女眷都站在一個方桌邊,桌上正放著幾兜的烤紅薯。
第8章
周顯暘一顆心重重跳動,走到近前,不動聲色說:“不必多禮,你們吃吧。”
這裏是城隍廟派元宵的鋪子,尋常人家都能領一碗,但若要坐在這裏吃,價格不菲。
榮相望又向店家說:“多要三碗”。又忙著給顯暘介紹:“我大哥你認識的,這是我家三姐姐,這是我六妹妹。”
一一見過禮後,周顯暘目光貌似不經意地從榮家三姑娘臉上劃過。這麽多年,她的眉眼變化不大。
他心裏好笑:有名有姓,怎麽會丟呢?
“四姐姐去哪兒了?快叫她回來呀,讓她來見見!”榮相聞激動不已,對身後站著的侍女吩咐。榮相知按住她:“你穩重些,當著煜王別鬧笑話。”
榮相聞隻好作罷,又拆開桌上的布兜,拿出幾根烤紅薯遞過去:“四殿下,剛烤熟的紅薯,可好吃了。”
“六妹妹,這種粗鄙的吃食,你怎麽能拿給殿下呢?”榮相知有些窘迫,笑說:“殿下別介意,妹妹年紀小。”
周顯暘哪裏會介意,他笑著接過去:“不會,多謝。”然後,遞了兩根給小南小北:你們心心念念的烤紅薯。
烤紅薯就得大冬天吃,握在手裏最是暖和,撕開紅薯皮,一股溫熱的甜香撲來,裏心是紅的,最甜的那種。
榮相望大口吃著,燙得直哈哈,含混不清地說:“他怎麽會介意呢?你們不知道,在西秦的時候,就想吃一口熱乎乎甜滋滋的烤紅薯。那裏的山林晚上又冷又濕,怕暴露行跡不敢生火做飯,隻能吃硬邦邦冷冰冰的幹糧,我的胃都吃壞了。”
周顯暘笑著點頭,深有同感。那時,舉頭便是黑壓壓的密林樹冠和偶爾灑下來的微弱月光。
如今,看滿天的花燈繁盛,花團錦簇,真是恍如隔世。
元宵一碗碗上來,大家邊吃邊閑聊著,又有一個彩車花燈從大殿裏運出來,要往外送。
“是頭白象!”榮家的男女放下碗去看熱鬧,小南小北也是脖子伸得老長,顯暘說:“你們去看吧,我坐這裏不走。”
姐弟兩個立即跑開了。
周顯暘一個人坐在桌邊,看著城隍廟裏的人群嬉笑喧鬧,覺得這一切歡欣,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用湯勺攪動著碗裏的湯圓,心想不知道母親現在在做什麽。被幽禁在皇陵,可有元宵吃麽?
不一會兒,榮家的三姑娘回來了,坐在周顯暘右手邊。顯暘看著她的側臉,的確跟小時候挺像的。
這也許是他們唯一一次單獨說話的機會,周顯暘沒有遲疑:“三姑娘,多謝你。”
榮相知拿湯匙的手一頓。光影斑駁之下,她才敢細細打量這位功勳卓著的四殿下。
即便沒有皇子身份,軍功加身,周顯暘也是讓她心折的人。相貌英俊,儀表不凡,周身帶著軍中的凜冽氣息,但是瞧著她的眼神卻真摯溫和,截然不同的氣質在他身上中和得很好,是她悄悄看的那些話本上,都寫不出來的男子。也是文仲卿這類金陵城嬌生慣養大的公子哥沒有的氣度。
榮相知心裏說不出的一陣悸動:“殿下,何故謝我?”
“隆治十二年冬天,姑娘可曾去過永華宮?”
榮相知點點頭。淑貴妃生下了皇帝登基之後的第一個孩子,與慶王母子頗受寵愛。母親原先一直希望她能嫁給慶王殿下,是以在她八九歲上不時尋機會帶她去淑貴妃宮中。
周顯暘得到證實,又問:“姑娘可還記得曾經在永華宮外的花圃,幫助過一個小內侍?”
話到這裏,周顯暘便打住了。淑貴妃偷偷送他去見母親的事,是忤逆大罪,不便告訴任何人,沒有再細說。
榮相知其實不明白他問的是什麽,不過多年前的事了,她這樣的貴女一句話偶然幫了一個煜王在意的奴才,是很平常的小事,可能她自己都沒注意吧。
不知道是出於虛榮心還是什麽,她鬼使神差地點頭笑道:“陳年往事了,殿下不必言謝。”
周顯暘卻很高興,縱有萬語千言,此刻也隻能說出一句:“我有今日,離不開當年姑娘幫助提點。日後若有差遣,無所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