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說:“嫂嫂和二姐放心,我會小心應付的。”
散客之時,昌國公府門前車馬來來去去。
二姐夫早把王妃不許煜王吃酒的事嚷得人盡皆知。小北在旁委屈道:“我本不想說的。”
榮相見也猜到是怎麽回事,隻能硬著頭皮接受各種不拘小節的武將問候。
齊將軍說:“煜王妃放心,我們都是懂事的,煜王殿下傷病初愈,剛才絕對沒有灌煜王殿下的酒。”
史維跟道:“對對對,而且下場比劃的時候專門挑了離殿下很遠的地方,沒有傷著殿下一根頭發。”
周顯暘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看著王妃尬笑,和一波又一波人道別。
此時,武隨英姐妹跟著永安侯夫人也正準備離開。
永安侯夫人特地與周顯暘寒暄了兩句。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故意讓煜王先過個目。
武隨英今日首次見到煜王,才知傳聞不假,煜王英俊,氣度不凡。皇後待自己不薄,能嫁與這樣的夫君,隻憑他們父親是萬萬做不到的。心中打定主意,要好好效忠皇後,報答她的提攜之恩。
因心中忌憚著榮相見,又因來往人口眾多,她隻在夫人身後行了個禮。
相見在一旁冷眼看著,幹脆介紹道:“殿下,這是武家二位姑娘。”
武隨英立即抬起頭,含情脈脈地看了一眼煜王。
周顯暘打量了她們姐妹兩個一眼:“武家姑娘,當真美貌。”
永安侯夫人笑道:“皇後娘娘為殿下看中的人,自然是不會錯的。她們不僅容貌上佳,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
“武將世家又有如此才貌,當真難得。”周顯暘又讚了一番,餘光瞥見王妃在一旁,皮笑肉不笑的樣子,心中莞爾,趕緊拉著她的手,“這樣品貌俱佳的姑娘,許給我們兄弟二人做側妃,太可惜了。王妃,何不替她們保個大媒?”
第138章
“什麽?”榮相見一臉懵。
永安侯夫人聞言變色:“煜王, 這是皇後娘娘恩典,賞賜給你和允王殿下的側妃。你怎可將她們許給別人?”
周顯暘笑道:“侯夫人也說了,這是賞賜給我和顯暉的, 那就是我們王府的人了,怎麽處置我們當然可以做主。當年, 父皇為嘉獎永安侯爺平定東海, 還把選秀的貴女,賞給侯爺為妾,侯夫人應該沒忘吧?”
侯夫人慈和的臉色立時無比僵硬。
“做兒臣的效仿皇上總不會錯的。近日秦州兩位將軍就將回京述職, 他們在西秦堪亂平叛,為我追查西秦刺客,本王正想該如何致謝,何不順水推舟,將美女贈英雄呢?”
武隨芳急了,竟然當場問道:“允王殿下的事,難道煜王也要越俎代庖不成?”
“允王前些日子已經跟我通了氣。他深明大義, 說皇後對我們一番厚愛,身為兒臣感恩戴德, 自然是要爭相效仿,讓皇後娘娘的恩德,澤被天下。
最近西秦刺客之事轟動國朝, 全靠秦州的將軍們替國朝穩住局麵,正需要廣施恩德。若是把賞賜給皇子的女子許給他們, 不是更顯得天恩浩蕩。本王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你……”永安侯夫人一遇到這種上綱上線到家國大事的局麵,就不知該如何反駁了, 隻是盯著榮相見, “煜王妃, 看來煜王對你還真是百依百順,被你一句枕頭風,連皇後賜婚都要違抗了?”
周遭準備離去的賓客早就被這邊的交談吸引,個個盤桓不願離去,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榮相見這下才反應過來,原來周顯暘去降雲軒,不全是鬼混去了。
她立即擺出賢惠柔順的樣子,問道:“殿下什麽時候有這個打算,怎麽都不知會妾身一句?雖說殿下以國事為重,但也得要問問兩位武家姑娘的意思吧?秦州,可是遠嫁呀!”
周顯暘笑著看向兩個他分不清的武家姑娘:“武家姑娘是靈州人士,靈州在金陵和秦州的中間,嫁哪裏都算遠嫁,既然她們能來金陵,就是不在意遠嫁的,對吧?”
說完,也不等回應,若無其事拉著相見轉身:“我今天真是一滴酒都沒喝,怎麽樣?”
榮相見看他主意已定也不多說,“看在你這麽自覺的份上,許你跟我一塊坐車。”
在武家姑娘詫異的目光中,榮相見笑著步下台階,在周顯暘攙扶下上了馬車。
武家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說煜王妃攏不住煜王的心的?
……
周顯暘進了馬車,就沒有方才在外頭的輕鬆愜意了,一直沉思著奏折請婚的措辭。
榮相見奇怪:“你什麽時候想了這個鬼點子?”
周顯暘道:“就這幾天,秦州丁程和阿蘇那將軍肅清叛軍,頗有成效,皇上召他們進京述職,他們提前跟我通了信,第一次進京麵聖,他們想博得更多信任好感。”
“皇上會同意把武家姑娘許給他們嗎?”
“為什麽不同意。秦州太遠,情勢複雜,他需要兩個眼線替他盯著,這次召他們來多半也會賜婚。這事還需要太後在一旁敲敲邊鼓,我會去說動皇祖母的。”
榮相見便把今日榮相聞聽見武家姑娘的事給說了,周顯暘皺眉,把相見摟在懷裏:“武家姑娘絕非安於側室之輩,我這柔弱的煜王妃怎麽受得了她的戕害,還是速速送人為上。”
榮相見輕笑:“那兩位將軍未必願意啊。”
“他們願意的。歸降國朝,無法得到皇上全然的信重,最好的辦法就是與舊臣聯姻,以表衷心,這事我們通過氣。”
見他想得周到,榮相見原是高興的,轉念一想,武家姐妹的終身就這麽定了,又有些過意不去,也不知道她們的娘親會怎樣。
說到底都是沒人疼沒人護著的姑娘,隻能自己拚命搏一個前程。
周顯暘看她不作聲,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 “嫁去秦州就是二品將軍的夫人,當家掌權,而且她們的夫君隻比她們的父親低半級,又年輕,將來說不定還有的升,娘家不會怠慢的。若是進了煜王府,那就隻能在靜頤園看園子看一輩子,哪個前途更好?”
聽他這樣分析,相見也放心了,一時又想起了湘宜,跟她們這些憂愁婚嫁的官眷比起來,湘宜的人生要不幸得多。
“湘宜的事,你跟纖雲打聽到了什麽?”
周顯暘的情緒瞬間低落:“那天來靜頤園表演,纖雲說湘宜是由化州的人牙子,拐去教養了五年,然後八百兩賣到降雲軒的。她會唱會跳,可是死都不肯出來接待客人,被打了好幾頓,也無濟於事。因為身上都是傷,不能見人,才臨時叫她去做些灑掃粗活……”
聽著周顯暘的講述,榮相見心都碎了。她記憶裏的餘湘宜是那樣活潑明朗的女孩子。當時,許多小姑娘被家人教著,離她這個馴馬女的種遠遠的,小湘宜卻不介意,主動跟她坐在一起吃飯。真不知道,這些年,她是怎麽熬過來的。
正憂愁著,忽然腦中閃過一線靈光,化州、化州,這是個很生僻的地名,她這輩子絕對是第一次聽。可是,她似乎在上一世見過化州。
可惜一時想不起來,她神思回來,聽顯暘說:“纖雲告訴我,等傷好了,她還是要陪客,我們得抓緊。”
就在一切準備停當的時候,宮中突然傳來消息,渝州會試舞弊,考生們聯名罷考,惹陛下大怒。
素來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動搖了科舉的公信力,就是動搖了國朝的根基。
朝中大員們紛紛上書,力請陛下親自嚴查。
這事,二十多年前也曾有一回。皇帝為表重視,安定民心,親自去給考生們主持公道。可如今,皇帝自知精力大不如前,便想著派個皇子下去。
因會試主考官和監考官,分別是由朝廷派員和地方官聯手負責,而他們又與朝中各派係關係匪淺。想來隻有派煜王去,才不會受其他幹擾,專心查處舞弊。
又兼收複西秦和江州賑災兩件事,讓周顯暘在年輕科舉人才中頗有威信,陛下便著他入宮,仔細叮囑了一番。
周顯暘心中焦慮,搭救湘宜的事已到了關口,不容有失,便以自己是個粗人,不懂科舉之事,請辭了一番。
皇帝知道最近他的確是辦事太多,冒頭太快,已經引發了一些人不滿。
單是他請降雲軒的舞姬入園表演,就已經遭到了好幾次彈劾。更不要說靜頤園起火、行刺之事。
皇帝以為他是為此推辭,反倒生了氣:“你那幾個兄弟在朝中可能得很,爭著為父皇分憂。你倒好,朕有心器重你,你卻瞻前顧後起來。”
這話聽在周顯暘耳中,似乎話裏有話,他說:“兒臣願為父皇分擔煩難,可是科舉關係到國朝人才選拔,皇子不應該事涉其中,落人口實。否則這批考生將來入仕,若被有心人歸為兒臣的黨羽……兒臣惶恐。”
皇帝看著周顯暘焦慮的神色,有些理解。
他站起身走到顯暘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隻要持身公正,又何懼外界紛擾?蔭官遴選之事,永定侯的兒子,相見的表哥,你都沒有徇私,刻意避嫌,朕看在眼裏。朕知道你沒有把朝中人事當成自己結黨爭利的途徑,很是欣慰。正因為如此,朕才看好你去渝州。你隻管好好幹,其他的事父皇心中有數。”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周顯暘知道自己退無可退,隻能先領命。
回到靜頤園,他立即和相見商議,搭救湘宜的事情是應該火速提前還是延後?
沒想到,榮相見卻絲毫不意外。她撫掌笑道:“殿下,這是天賜良機。你不在京中,湘宜消失的事,無論如何,都與你沒有關係。有心之人,想栽到你頭上,都沒法子了。”
“可是……若有人追究起煜王府,豈非留你一人在京中應付?這怎麽行!”
“我父親和餘家素無瓜葛。我來應付,更顯得問心無愧。你放心,隻需要按計行事就好,你不必擔心。”
看著相見義無反顧的樣子,周顯暘滿心感動。他把相見緊緊摟在懷裏,覺得她今天格外纖細,抱在懷裏似乎沒有什麽重量,似乎隨時會消失一樣。
“你不能有事,相見。我不能把你牽扯進來。”
“既然做了夫妻,就不可能不牽扯進來。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說這種見外的話,這是成心讓我生氣呢?”
“我不說了,不說了。”周顯暘心知,再猶豫倒顯得自己不信任她,他千叮萬囑,“你一定要小心,若出了紕漏,把一切都推到我身上來,就說是我逼你的。”
“不會有紕漏的。”相見雖然心裏也不是萬分確定,但她認為一定要自己覺得能成,自己都騙過自己,才能騙過所有人。
她從顯暘懷裏抬起頭,故作輕鬆地笑了笑,又親了一下他的嘴唇:“別怕,顯暘。”
世上有這樣勇毅果敢的女子,還恰好成了他的妻子,顯暘覺得自己這暗淡一生,唯一的幸事就是遇見了她。
他決心無論未來有何險阻,他都要給她想要的那種生活。
暑熱減退,他們按照計劃搬回煜王府。周顯暘打點安排了府裏的侍衛,那三隊羽林衛,也跟著繼續保護王府安全。
搬回第二日,周顯暘進宮辭行,而後去了渝州。他原本想把小北也留在京中,相見跟他好說歹說,才說動他。
“你別隻操心著家裏的事,自己在外頭,萬事更要當心。別我把事情辦好了,你倒出了岔子,那我可饒不了你。”
周顯暘心想,王妃慣會用最狠的話,說最溫柔的事。他也顧不得旁人眼光,在臨行前,抱著她吻了許久。
這次分別比上次更加煎熬,相見也一時忘了規矩,任他纏綿許久,才依依不舍地推開他。
“快走吧,早去早回。”
第139章
轉眼到了中秋節。
榮相見按時去宮裏給太後、皇帝、皇後請安, 又去永華宮、福寧宮給皇貴妃、惠貴妃請安,並送中秋節禮。
一應禮節走下來,一天就過去了。
大明宮中秋夜宴, 皇帝看煜王妃獨坐一案幾,想起顯暘還在外奔波, 不免關懷:“煜王妃, 你們新婚才幾個月,顯暘就去了外頭兩回,你心裏頭怨不怨朕啊?”
榮相見心想皇上還真是明察秋毫, 嘴上卻說:“臣媳不敢。殿下先是陛下的臣子。然後才是臣媳的夫君。相見懂得輕重先後。”
“你說你不敢,那還是怨的咯?”
“父皇……”榮相見一副又急又羞的樣子,皇帝哈哈大笑。
“皇帝,煜王妃年輕,麵皮薄,哪裏經得起你這樣說她?”
皇太後忍不住護犢子。對於煜王被派出京無法和她團圓,太後本就不高興。又怕相見一個人在家過節傷感, 便開口留她在慈寧宮過夜。
散客之時,昌國公府門前車馬來來去去。
二姐夫早把王妃不許煜王吃酒的事嚷得人盡皆知。小北在旁委屈道:“我本不想說的。”
榮相見也猜到是怎麽回事,隻能硬著頭皮接受各種不拘小節的武將問候。
齊將軍說:“煜王妃放心,我們都是懂事的,煜王殿下傷病初愈,剛才絕對沒有灌煜王殿下的酒。”
史維跟道:“對對對,而且下場比劃的時候專門挑了離殿下很遠的地方,沒有傷著殿下一根頭發。”
周顯暘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看著王妃尬笑,和一波又一波人道別。
此時,武隨英姐妹跟著永安侯夫人也正準備離開。
永安侯夫人特地與周顯暘寒暄了兩句。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故意讓煜王先過個目。
武隨英今日首次見到煜王,才知傳聞不假,煜王英俊,氣度不凡。皇後待自己不薄,能嫁與這樣的夫君,隻憑他們父親是萬萬做不到的。心中打定主意,要好好效忠皇後,報答她的提攜之恩。
因心中忌憚著榮相見,又因來往人口眾多,她隻在夫人身後行了個禮。
相見在一旁冷眼看著,幹脆介紹道:“殿下,這是武家二位姑娘。”
武隨英立即抬起頭,含情脈脈地看了一眼煜王。
周顯暘打量了她們姐妹兩個一眼:“武家姑娘,當真美貌。”
永安侯夫人笑道:“皇後娘娘為殿下看中的人,自然是不會錯的。她們不僅容貌上佳,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
“武將世家又有如此才貌,當真難得。”周顯暘又讚了一番,餘光瞥見王妃在一旁,皮笑肉不笑的樣子,心中莞爾,趕緊拉著她的手,“這樣品貌俱佳的姑娘,許給我們兄弟二人做側妃,太可惜了。王妃,何不替她們保個大媒?”
第138章
“什麽?”榮相見一臉懵。
永安侯夫人聞言變色:“煜王, 這是皇後娘娘恩典,賞賜給你和允王殿下的側妃。你怎可將她們許給別人?”
周顯暘笑道:“侯夫人也說了,這是賞賜給我和顯暉的, 那就是我們王府的人了,怎麽處置我們當然可以做主。當年, 父皇為嘉獎永安侯爺平定東海, 還把選秀的貴女,賞給侯爺為妾,侯夫人應該沒忘吧?”
侯夫人慈和的臉色立時無比僵硬。
“做兒臣的效仿皇上總不會錯的。近日秦州兩位將軍就將回京述職, 他們在西秦堪亂平叛,為我追查西秦刺客,本王正想該如何致謝,何不順水推舟,將美女贈英雄呢?”
武隨芳急了,竟然當場問道:“允王殿下的事,難道煜王也要越俎代庖不成?”
“允王前些日子已經跟我通了氣。他深明大義, 說皇後對我們一番厚愛,身為兒臣感恩戴德, 自然是要爭相效仿,讓皇後娘娘的恩德,澤被天下。
最近西秦刺客之事轟動國朝, 全靠秦州的將軍們替國朝穩住局麵,正需要廣施恩德。若是把賞賜給皇子的女子許給他們, 不是更顯得天恩浩蕩。本王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你……”永安侯夫人一遇到這種上綱上線到家國大事的局麵,就不知該如何反駁了, 隻是盯著榮相見, “煜王妃, 看來煜王對你還真是百依百順,被你一句枕頭風,連皇後賜婚都要違抗了?”
周遭準備離去的賓客早就被這邊的交談吸引,個個盤桓不願離去,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榮相見這下才反應過來,原來周顯暘去降雲軒,不全是鬼混去了。
她立即擺出賢惠柔順的樣子,問道:“殿下什麽時候有這個打算,怎麽都不知會妾身一句?雖說殿下以國事為重,但也得要問問兩位武家姑娘的意思吧?秦州,可是遠嫁呀!”
周顯暘笑著看向兩個他分不清的武家姑娘:“武家姑娘是靈州人士,靈州在金陵和秦州的中間,嫁哪裏都算遠嫁,既然她們能來金陵,就是不在意遠嫁的,對吧?”
說完,也不等回應,若無其事拉著相見轉身:“我今天真是一滴酒都沒喝,怎麽樣?”
榮相見看他主意已定也不多說,“看在你這麽自覺的份上,許你跟我一塊坐車。”
在武家姑娘詫異的目光中,榮相見笑著步下台階,在周顯暘攙扶下上了馬車。
武家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說煜王妃攏不住煜王的心的?
……
周顯暘進了馬車,就沒有方才在外頭的輕鬆愜意了,一直沉思著奏折請婚的措辭。
榮相見奇怪:“你什麽時候想了這個鬼點子?”
周顯暘道:“就這幾天,秦州丁程和阿蘇那將軍肅清叛軍,頗有成效,皇上召他們進京述職,他們提前跟我通了信,第一次進京麵聖,他們想博得更多信任好感。”
“皇上會同意把武家姑娘許給他們嗎?”
“為什麽不同意。秦州太遠,情勢複雜,他需要兩個眼線替他盯著,這次召他們來多半也會賜婚。這事還需要太後在一旁敲敲邊鼓,我會去說動皇祖母的。”
榮相見便把今日榮相聞聽見武家姑娘的事給說了,周顯暘皺眉,把相見摟在懷裏:“武家姑娘絕非安於側室之輩,我這柔弱的煜王妃怎麽受得了她的戕害,還是速速送人為上。”
榮相見輕笑:“那兩位將軍未必願意啊。”
“他們願意的。歸降國朝,無法得到皇上全然的信重,最好的辦法就是與舊臣聯姻,以表衷心,這事我們通過氣。”
見他想得周到,榮相見原是高興的,轉念一想,武家姐妹的終身就這麽定了,又有些過意不去,也不知道她們的娘親會怎樣。
說到底都是沒人疼沒人護著的姑娘,隻能自己拚命搏一個前程。
周顯暘看她不作聲,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 “嫁去秦州就是二品將軍的夫人,當家掌權,而且她們的夫君隻比她們的父親低半級,又年輕,將來說不定還有的升,娘家不會怠慢的。若是進了煜王府,那就隻能在靜頤園看園子看一輩子,哪個前途更好?”
聽他這樣分析,相見也放心了,一時又想起了湘宜,跟她們這些憂愁婚嫁的官眷比起來,湘宜的人生要不幸得多。
“湘宜的事,你跟纖雲打聽到了什麽?”
周顯暘的情緒瞬間低落:“那天來靜頤園表演,纖雲說湘宜是由化州的人牙子,拐去教養了五年,然後八百兩賣到降雲軒的。她會唱會跳,可是死都不肯出來接待客人,被打了好幾頓,也無濟於事。因為身上都是傷,不能見人,才臨時叫她去做些灑掃粗活……”
聽著周顯暘的講述,榮相見心都碎了。她記憶裏的餘湘宜是那樣活潑明朗的女孩子。當時,許多小姑娘被家人教著,離她這個馴馬女的種遠遠的,小湘宜卻不介意,主動跟她坐在一起吃飯。真不知道,這些年,她是怎麽熬過來的。
正憂愁著,忽然腦中閃過一線靈光,化州、化州,這是個很生僻的地名,她這輩子絕對是第一次聽。可是,她似乎在上一世見過化州。
可惜一時想不起來,她神思回來,聽顯暘說:“纖雲告訴我,等傷好了,她還是要陪客,我們得抓緊。”
就在一切準備停當的時候,宮中突然傳來消息,渝州會試舞弊,考生們聯名罷考,惹陛下大怒。
素來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動搖了科舉的公信力,就是動搖了國朝的根基。
朝中大員們紛紛上書,力請陛下親自嚴查。
這事,二十多年前也曾有一回。皇帝為表重視,安定民心,親自去給考生們主持公道。可如今,皇帝自知精力大不如前,便想著派個皇子下去。
因會試主考官和監考官,分別是由朝廷派員和地方官聯手負責,而他們又與朝中各派係關係匪淺。想來隻有派煜王去,才不會受其他幹擾,專心查處舞弊。
又兼收複西秦和江州賑災兩件事,讓周顯暘在年輕科舉人才中頗有威信,陛下便著他入宮,仔細叮囑了一番。
周顯暘心中焦慮,搭救湘宜的事已到了關口,不容有失,便以自己是個粗人,不懂科舉之事,請辭了一番。
皇帝知道最近他的確是辦事太多,冒頭太快,已經引發了一些人不滿。
單是他請降雲軒的舞姬入園表演,就已經遭到了好幾次彈劾。更不要說靜頤園起火、行刺之事。
皇帝以為他是為此推辭,反倒生了氣:“你那幾個兄弟在朝中可能得很,爭著為父皇分憂。你倒好,朕有心器重你,你卻瞻前顧後起來。”
這話聽在周顯暘耳中,似乎話裏有話,他說:“兒臣願為父皇分擔煩難,可是科舉關係到國朝人才選拔,皇子不應該事涉其中,落人口實。否則這批考生將來入仕,若被有心人歸為兒臣的黨羽……兒臣惶恐。”
皇帝看著周顯暘焦慮的神色,有些理解。
他站起身走到顯暘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隻要持身公正,又何懼外界紛擾?蔭官遴選之事,永定侯的兒子,相見的表哥,你都沒有徇私,刻意避嫌,朕看在眼裏。朕知道你沒有把朝中人事當成自己結黨爭利的途徑,很是欣慰。正因為如此,朕才看好你去渝州。你隻管好好幹,其他的事父皇心中有數。”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周顯暘知道自己退無可退,隻能先領命。
回到靜頤園,他立即和相見商議,搭救湘宜的事情是應該火速提前還是延後?
沒想到,榮相見卻絲毫不意外。她撫掌笑道:“殿下,這是天賜良機。你不在京中,湘宜消失的事,無論如何,都與你沒有關係。有心之人,想栽到你頭上,都沒法子了。”
“可是……若有人追究起煜王府,豈非留你一人在京中應付?這怎麽行!”
“我父親和餘家素無瓜葛。我來應付,更顯得問心無愧。你放心,隻需要按計行事就好,你不必擔心。”
看著相見義無反顧的樣子,周顯暘滿心感動。他把相見緊緊摟在懷裏,覺得她今天格外纖細,抱在懷裏似乎沒有什麽重量,似乎隨時會消失一樣。
“你不能有事,相見。我不能把你牽扯進來。”
“既然做了夫妻,就不可能不牽扯進來。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說這種見外的話,這是成心讓我生氣呢?”
“我不說了,不說了。”周顯暘心知,再猶豫倒顯得自己不信任她,他千叮萬囑,“你一定要小心,若出了紕漏,把一切都推到我身上來,就說是我逼你的。”
“不會有紕漏的。”相見雖然心裏也不是萬分確定,但她認為一定要自己覺得能成,自己都騙過自己,才能騙過所有人。
她從顯暘懷裏抬起頭,故作輕鬆地笑了笑,又親了一下他的嘴唇:“別怕,顯暘。”
世上有這樣勇毅果敢的女子,還恰好成了他的妻子,顯暘覺得自己這暗淡一生,唯一的幸事就是遇見了她。
他決心無論未來有何險阻,他都要給她想要的那種生活。
暑熱減退,他們按照計劃搬回煜王府。周顯暘打點安排了府裏的侍衛,那三隊羽林衛,也跟著繼續保護王府安全。
搬回第二日,周顯暘進宮辭行,而後去了渝州。他原本想把小北也留在京中,相見跟他好說歹說,才說動他。
“你別隻操心著家裏的事,自己在外頭,萬事更要當心。別我把事情辦好了,你倒出了岔子,那我可饒不了你。”
周顯暘心想,王妃慣會用最狠的話,說最溫柔的事。他也顧不得旁人眼光,在臨行前,抱著她吻了許久。
這次分別比上次更加煎熬,相見也一時忘了規矩,任他纏綿許久,才依依不舍地推開他。
“快走吧,早去早回。”
第139章
轉眼到了中秋節。
榮相見按時去宮裏給太後、皇帝、皇後請安, 又去永華宮、福寧宮給皇貴妃、惠貴妃請安,並送中秋節禮。
一應禮節走下來,一天就過去了。
大明宮中秋夜宴, 皇帝看煜王妃獨坐一案幾,想起顯暘還在外奔波, 不免關懷:“煜王妃, 你們新婚才幾個月,顯暘就去了外頭兩回,你心裏頭怨不怨朕啊?”
榮相見心想皇上還真是明察秋毫, 嘴上卻說:“臣媳不敢。殿下先是陛下的臣子。然後才是臣媳的夫君。相見懂得輕重先後。”
“你說你不敢,那還是怨的咯?”
“父皇……”榮相見一副又急又羞的樣子,皇帝哈哈大笑。
“皇帝,煜王妃年輕,麵皮薄,哪裏經得起你這樣說她?”
皇太後忍不住護犢子。對於煜王被派出京無法和她團圓,太後本就不高興。又怕相見一個人在家過節傷感, 便開口留她在慈寧宮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