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顯暘道:“你不會以為我是為了你,才故意給監查院下套吧。”
“哈哈,我有自知之明。陛下早就看不慣監察院內部的勾結,安排我進去也是想讓我了解情況。他們多少人命官司,都可以大事化小,現在倒是抓著你不放,如此差別對待皇上,怎能不疑心背後的人?這下好了,新進監查院的人,都知道若不是你,他們可不得提拔,都托我跟你攀交情呢。”
“還是算了吧,原本就為這事才有了這次人員變動,我再效仿前人做法,豈不是有違目的。”
“你不和他們打交道,有的是人願意。如今慶王殿下可是風頭無限,年底的祭禮,陛下全交給他去操辦籌備。雖然監查院鎮國公府的人被調了職,這次新晉升的人中,不少人主動與他攀關係。”
“二哥身份貴重,人又能幹,朝臣們看好他,也是應當的。”
文仲卿點點頭:“若是他繼承大統,倒也不錯。”
周顯暘心想,局勢如此一邊倒,永安侯府應該很快就按捺不住了。
……
到了臘月,煜王府提前籠上一片喜氣。交年祭過灶神後,更進入年節的氛圍。
周顯暘自小在宮中,後又去了陽州軍中,從不知道民間如何過新年。隻老實等著榮相見安排。
煜王府上下都在灑掃庭院,除塵穢,淨門戶。榮相見著人備了許多饋歲禮盒,送往宮中、各家王府和親貴之家。宮裏賞賜的臘藥和其它年禮都到了。
琳琅她們用五色紙剪各種精致圖樣貼在窗戶上,小廝去采的各色時新燈籠都掛上。
周顯暘瞧著急得不行:“有什麽我能幹的?”
榮相見笑道:“你這一年東奔西走,好容易趁著年節閑下來,還不好好休息,享享清福?”
說罷,外頭買回來的桃木已經到了。
榮相見說:“桃符已經得了。殿下若得閑,給這大門、二門和咱們院子門寫幾幅聯對吧。”
“怎麽又讓我寫聯對?上回靜頤園,已經把我肚子裏那點墨水都搜刮幹淨了。”周顯暘摸了摸腹部,表示自己實在是不能了。
榮相見輕笑了一聲:“罷了,老孟已經寫得差不多了,你沒事就去看看,若有不喜歡的叫他改。”
周顯暘沒動,坐在她身邊,看她剪窗花。
這一瞧,便笑出了聲:“我看你一本正經,還以為有一手呢。你這剪的是什麽?”他揀起一張鏤空的圓窗花,裏頭胖乎乎的一隻獸,“不是虎年?你怎麽剪了一隻豬?”
榮相見一把奪下來:“呸!就不許老虎發福嗎?”
琳琅她們在一旁轉了身,忍著笑,肩膀抖個不停。
“再說了,我這才剪了幾個,會越剪越好的!”
周顯暘見她眉目神采,含著幾分嗔怪,心思一動,也抄起一把剪刀,剪起來。
榮相見心想:瞧你能剪出什麽好東西來,我也要笑話笑話你。
兩人安心剪紙,滿室靜得隻有地上的炭火燃燒和剪刀割破紙張的聲音。
不知何時,院外有人說了一句:下雪啦!
他們這才抬起頭,果真飄起了雪花。
飛雪走到廊下,窗框裏出現她的身影,伸著手彈那些晶瑩剔透的雪。
“今年第一場雪,總算是下了。”
榮相見瞧著她一身粉色冬衣,在雪幕中,襯得格外清新,笑道:“飛雪廊下戲飛雪。”
“喲,你這是出了個對子。”周顯暘低下頭,手上不停。
榮相見道:“你既這樣說,那限你在元宵節前,對出下聯來。”
周顯暘笑道:“若對出來如何?”
“若對出來,我自然有彩頭。”
“就這麽定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榮相見一會兒看看雪花,一會兒看看周顯暘認真的樣子,一會兒又看看自己手裏四不像的窗花,覺得,日子要是一直這樣就好了。
“殿下,今年的收支總賬已經理好了,放在書房,你可看過了?”
“嗯,今日從宮中回來就看過了。”
“殿下以為如何?”
“王妃持家有道。今年靜頤園大辦了一場,回京後又要與京中那麽多人家建立往來,人情支出不少。饒是這樣,結餘還是很可觀。”
“府裏現在人少,花銷還沒有國公府一半。”榮相見補了一句,“若將來人多,就不一定了。”
周顯暘瞄了她一眼:“府裏就我們兩個,頂多再加上孩子,能有幾個人?”
“……”榮相見指的不是這個。她遮掩著自己的小心思,問:“天下人都想多子多福,子嗣繁茂,偏偏殿下不這樣。”
周顯暘道:“我母親生我時就落下了病,治了好多年。其實我很擔心,怕你在這事上受苦。二來,孩子多了,疼不過來。難免冷落這個忽略那個。天底下父母,就沒有幾個是一碗水端平。”
榮相見看他都是從自身有感而發,笑著轉移話題:“既是如此,咱們照著今年的收支去過日子,煜王府不用太操心銀子上的事。”
他笑著將剪刀放下,將剪紙攤在手裏觀賞了一番,露出自得的笑意。
榮相見問:“你剪了個什麽?”
周顯暘故作神秘:“是個美人像。”
榮相見哼了一聲:“窗花都是以吉祥紋樣做裝飾用,在窗戶上貼美人像,成什麽了?你自己留著慢慢欣賞吧。”
周顯暘點點頭:“正有此意。把這張剪紙貼那鏡匣裏,每日梳洗的時候就能看到,賞心悅目。”
“哦。”
第161章
榮相見懶得搭理他, 周顯暘自顧自去貼好,回來又挨著她:“你忘了,咱們手上還有個國公府的人嗎?”
榮相見心中一動:“夫人陪房的兒子, 他縱火的事還沒了斷呢。”
周顯暘說:“九門巡捕營早已找到縱火者,隻是這些日子事多, 我一下混忘了。馬上過年了, 那個人叫他回國公府去吧,順便打聽打聽我們的事。”
榮相見心想來福年紀跟自己差不多大,應該也不會很清楚。便吩咐琳琅:“你帶上兩個婆子去國公府, 把夫人的陪房叫出來。就說,快過年了,煜王和王妃開恩,去靜頤園領兒子回去團圓。”
琳琅立即會意:“是。”
“你跟夫人好好說,別讓她以為我在為難她的人。”
“知道。”
不一會兒,孟貞如撐著傘在門外頭說:“聯對都做好了,外頭正在掛, 殿下和王妃若得空,去掌掌眼, 若有不好的,立即就改。”
榮相見放下剪子起身,飛雪她們立即打傘。周顯暘接過:“我陪你們姑娘過去就行, 你們忙自己的。”
說著靠近榮相見,說:“挨著我, 別讓雪花弄濕頭發。”
飛雲原本在後頭打開了一把傘,見他們這個樣子便立即收了起來, 笑著悄悄回屋去了。
相見跟著顯暘, 一路從後院走到大門, 走走停停。
沿路王府中人,見了他們都停下手裏的活,行禮。
雪花紛飛中,行走於煥然一新的煜王府,周顯暘再次意識到,這裏不是漂泊的歇腳之處,而是他的家,他必須守護的地方。
及至大門外,他們站在門前的空地上,看幾個小廝登著梯子,把聯對換上。
老孟在一旁躬身聽候吩咐。
聽周顯暘說他寫得不錯,才鬆了一口氣。
榮相見笑道:“你們一年到頭辛苦,中飯後都到議事廳外領年賞。”
老孟,小廝和門房忙躬身行禮謝恩。
路上來來往往,都是置辦年貨的人,不少駐足看煜王府新聯對的,此刻見那打傘的一對青年男女,有人眼尖,輕聲交頭接耳:“喲,這不是煜王和王妃嗎?”
“兩人生得真般配。”
“那可不,陛下賜婚,若不是生得美,以王妃的出身也嫁不進煜王府……”
這些話掩蓋於嘈雜的街市之中,榮相見根本沒有留心,可周顯暘的耳力極好,目光瞬間鎖定了街對麵兩個人。
那兩人冷不防,見煜王一雙眼睛掃過來,嚇得脖子一縮。
“怎麽啦?”榮相見跟著他的眼神往遠處看。
周顯暘回過頭,道:“想起當初我遠在邊地,隻有王妃願嫁給我這無爵無職的小子。謝謝你,相見,謝謝你給我一個家。”
榮相見環顧四周,見家下人們都低著頭,不好意思道:“這會子說這個幹什麽?”
周顯暘旁若無人地笑著,牽起相見的手:“王妃還有什麽差事派給我的,說來聽聽。”
……
英國公夫人對琳琅的態度,比其他丫頭都好些。因她是宮裏惠貴妃的人。
這次,琳琅送來煜王府的年禮,又說讓夫人的陪房去領人,她有些詫異:“怎麽肯放人了?”
琳琅道:“王妃說了,一大家子,胳膊折了還是往袖子裏藏得好,哪有讓外人知道的道理。她是姓榮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自然懂。隻要夫人能約束國公府上下,再不要行對煜王府不利之事,她還是向著國公府的。那來福是夫人的陪房生的,如今年下,沒的讓他們骨肉分離,還是領回去吧。大事化小,才是正理。”
夫人鼻子出氣:“我跟老爺早就跟她說了,她不聽。現在想明白了也好,相知那丫頭是一時糊塗,如今安心待產,叫她隻管放心。一家子骨肉,沒什麽放不下的。”
說罷,讓琳琅領著人去了。
習媽媽等她走遠,才道:“這事兒算是徹底了結了,夫人可以放心了。”
“嗯,”夫人翻看著禮單,“她也算懂事。”
習媽媽見夫人高興,便拍馬屁:“這都是夫人悉心教導的緣故。四姐兒進了王府當家,越發曆練老成,懂得顧全大局。”
“那是自然。賤婢生的,沒了國公府,她什麽都不是。若咱們家出了事,她在王府哪有立足之地?”
一席話說得習媽媽立即收斂了笑容,不吱聲。
夫人的陪房有四個,平日最得臉的是習媽媽。來福的父母因不大會說話,混得一般,隻是當些體力上的差事,撈的油水也少。
因而,榮相知當初就知道,朝他們家使銀子,使喚得動。
當時事發,兩口子嚇得魂不附體,被英國公夫人狠狠打了一頓。
本以為兒子都要沒命了,誰知一打聽,一直在靜頤園看園子,隻是不能離開半步,因此放了一半心。也曾求夫人說情,讓兒子回家過年,國公夫人聽都懶得聽:“你們背著我幹出這樣沒王法的事,還想讓我去說情?不要你們的命,已經是寬仁了。”
老兩口一麵自悔,不該為了銀子,行此大逆之舉。一麵心中怨恨國公夫人無情,這件事的主謀明明是她的女兒,她隻顧保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們孩子的死活。
“哈哈,我有自知之明。陛下早就看不慣監察院內部的勾結,安排我進去也是想讓我了解情況。他們多少人命官司,都可以大事化小,現在倒是抓著你不放,如此差別對待皇上,怎能不疑心背後的人?這下好了,新進監查院的人,都知道若不是你,他們可不得提拔,都托我跟你攀交情呢。”
“還是算了吧,原本就為這事才有了這次人員變動,我再效仿前人做法,豈不是有違目的。”
“你不和他們打交道,有的是人願意。如今慶王殿下可是風頭無限,年底的祭禮,陛下全交給他去操辦籌備。雖然監查院鎮國公府的人被調了職,這次新晉升的人中,不少人主動與他攀關係。”
“二哥身份貴重,人又能幹,朝臣們看好他,也是應當的。”
文仲卿點點頭:“若是他繼承大統,倒也不錯。”
周顯暘心想,局勢如此一邊倒,永安侯府應該很快就按捺不住了。
……
到了臘月,煜王府提前籠上一片喜氣。交年祭過灶神後,更進入年節的氛圍。
周顯暘自小在宮中,後又去了陽州軍中,從不知道民間如何過新年。隻老實等著榮相見安排。
煜王府上下都在灑掃庭院,除塵穢,淨門戶。榮相見著人備了許多饋歲禮盒,送往宮中、各家王府和親貴之家。宮裏賞賜的臘藥和其它年禮都到了。
琳琅她們用五色紙剪各種精致圖樣貼在窗戶上,小廝去采的各色時新燈籠都掛上。
周顯暘瞧著急得不行:“有什麽我能幹的?”
榮相見笑道:“你這一年東奔西走,好容易趁著年節閑下來,還不好好休息,享享清福?”
說罷,外頭買回來的桃木已經到了。
榮相見說:“桃符已經得了。殿下若得閑,給這大門、二門和咱們院子門寫幾幅聯對吧。”
“怎麽又讓我寫聯對?上回靜頤園,已經把我肚子裏那點墨水都搜刮幹淨了。”周顯暘摸了摸腹部,表示自己實在是不能了。
榮相見輕笑了一聲:“罷了,老孟已經寫得差不多了,你沒事就去看看,若有不喜歡的叫他改。”
周顯暘沒動,坐在她身邊,看她剪窗花。
這一瞧,便笑出了聲:“我看你一本正經,還以為有一手呢。你這剪的是什麽?”他揀起一張鏤空的圓窗花,裏頭胖乎乎的一隻獸,“不是虎年?你怎麽剪了一隻豬?”
榮相見一把奪下來:“呸!就不許老虎發福嗎?”
琳琅她們在一旁轉了身,忍著笑,肩膀抖個不停。
“再說了,我這才剪了幾個,會越剪越好的!”
周顯暘見她眉目神采,含著幾分嗔怪,心思一動,也抄起一把剪刀,剪起來。
榮相見心想:瞧你能剪出什麽好東西來,我也要笑話笑話你。
兩人安心剪紙,滿室靜得隻有地上的炭火燃燒和剪刀割破紙張的聲音。
不知何時,院外有人說了一句:下雪啦!
他們這才抬起頭,果真飄起了雪花。
飛雪走到廊下,窗框裏出現她的身影,伸著手彈那些晶瑩剔透的雪。
“今年第一場雪,總算是下了。”
榮相見瞧著她一身粉色冬衣,在雪幕中,襯得格外清新,笑道:“飛雪廊下戲飛雪。”
“喲,你這是出了個對子。”周顯暘低下頭,手上不停。
榮相見道:“你既這樣說,那限你在元宵節前,對出下聯來。”
周顯暘笑道:“若對出來如何?”
“若對出來,我自然有彩頭。”
“就這麽定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榮相見一會兒看看雪花,一會兒看看周顯暘認真的樣子,一會兒又看看自己手裏四不像的窗花,覺得,日子要是一直這樣就好了。
“殿下,今年的收支總賬已經理好了,放在書房,你可看過了?”
“嗯,今日從宮中回來就看過了。”
“殿下以為如何?”
“王妃持家有道。今年靜頤園大辦了一場,回京後又要與京中那麽多人家建立往來,人情支出不少。饒是這樣,結餘還是很可觀。”
“府裏現在人少,花銷還沒有國公府一半。”榮相見補了一句,“若將來人多,就不一定了。”
周顯暘瞄了她一眼:“府裏就我們兩個,頂多再加上孩子,能有幾個人?”
“……”榮相見指的不是這個。她遮掩著自己的小心思,問:“天下人都想多子多福,子嗣繁茂,偏偏殿下不這樣。”
周顯暘道:“我母親生我時就落下了病,治了好多年。其實我很擔心,怕你在這事上受苦。二來,孩子多了,疼不過來。難免冷落這個忽略那個。天底下父母,就沒有幾個是一碗水端平。”
榮相見看他都是從自身有感而發,笑著轉移話題:“既是如此,咱們照著今年的收支去過日子,煜王府不用太操心銀子上的事。”
他笑著將剪刀放下,將剪紙攤在手裏觀賞了一番,露出自得的笑意。
榮相見問:“你剪了個什麽?”
周顯暘故作神秘:“是個美人像。”
榮相見哼了一聲:“窗花都是以吉祥紋樣做裝飾用,在窗戶上貼美人像,成什麽了?你自己留著慢慢欣賞吧。”
周顯暘點點頭:“正有此意。把這張剪紙貼那鏡匣裏,每日梳洗的時候就能看到,賞心悅目。”
“哦。”
第161章
榮相見懶得搭理他, 周顯暘自顧自去貼好,回來又挨著她:“你忘了,咱們手上還有個國公府的人嗎?”
榮相見心中一動:“夫人陪房的兒子, 他縱火的事還沒了斷呢。”
周顯暘說:“九門巡捕營早已找到縱火者,隻是這些日子事多, 我一下混忘了。馬上過年了, 那個人叫他回國公府去吧,順便打聽打聽我們的事。”
榮相見心想來福年紀跟自己差不多大,應該也不會很清楚。便吩咐琳琅:“你帶上兩個婆子去國公府, 把夫人的陪房叫出來。就說,快過年了,煜王和王妃開恩,去靜頤園領兒子回去團圓。”
琳琅立即會意:“是。”
“你跟夫人好好說,別讓她以為我在為難她的人。”
“知道。”
不一會兒,孟貞如撐著傘在門外頭說:“聯對都做好了,外頭正在掛, 殿下和王妃若得空,去掌掌眼, 若有不好的,立即就改。”
榮相見放下剪子起身,飛雪她們立即打傘。周顯暘接過:“我陪你們姑娘過去就行, 你們忙自己的。”
說著靠近榮相見,說:“挨著我, 別讓雪花弄濕頭發。”
飛雲原本在後頭打開了一把傘,見他們這個樣子便立即收了起來, 笑著悄悄回屋去了。
相見跟著顯暘, 一路從後院走到大門, 走走停停。
沿路王府中人,見了他們都停下手裏的活,行禮。
雪花紛飛中,行走於煥然一新的煜王府,周顯暘再次意識到,這裏不是漂泊的歇腳之處,而是他的家,他必須守護的地方。
及至大門外,他們站在門前的空地上,看幾個小廝登著梯子,把聯對換上。
老孟在一旁躬身聽候吩咐。
聽周顯暘說他寫得不錯,才鬆了一口氣。
榮相見笑道:“你們一年到頭辛苦,中飯後都到議事廳外領年賞。”
老孟,小廝和門房忙躬身行禮謝恩。
路上來來往往,都是置辦年貨的人,不少駐足看煜王府新聯對的,此刻見那打傘的一對青年男女,有人眼尖,輕聲交頭接耳:“喲,這不是煜王和王妃嗎?”
“兩人生得真般配。”
“那可不,陛下賜婚,若不是生得美,以王妃的出身也嫁不進煜王府……”
這些話掩蓋於嘈雜的街市之中,榮相見根本沒有留心,可周顯暘的耳力極好,目光瞬間鎖定了街對麵兩個人。
那兩人冷不防,見煜王一雙眼睛掃過來,嚇得脖子一縮。
“怎麽啦?”榮相見跟著他的眼神往遠處看。
周顯暘回過頭,道:“想起當初我遠在邊地,隻有王妃願嫁給我這無爵無職的小子。謝謝你,相見,謝謝你給我一個家。”
榮相見環顧四周,見家下人們都低著頭,不好意思道:“這會子說這個幹什麽?”
周顯暘旁若無人地笑著,牽起相見的手:“王妃還有什麽差事派給我的,說來聽聽。”
……
英國公夫人對琳琅的態度,比其他丫頭都好些。因她是宮裏惠貴妃的人。
這次,琳琅送來煜王府的年禮,又說讓夫人的陪房去領人,她有些詫異:“怎麽肯放人了?”
琳琅道:“王妃說了,一大家子,胳膊折了還是往袖子裏藏得好,哪有讓外人知道的道理。她是姓榮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自然懂。隻要夫人能約束國公府上下,再不要行對煜王府不利之事,她還是向著國公府的。那來福是夫人的陪房生的,如今年下,沒的讓他們骨肉分離,還是領回去吧。大事化小,才是正理。”
夫人鼻子出氣:“我跟老爺早就跟她說了,她不聽。現在想明白了也好,相知那丫頭是一時糊塗,如今安心待產,叫她隻管放心。一家子骨肉,沒什麽放不下的。”
說罷,讓琳琅領著人去了。
習媽媽等她走遠,才道:“這事兒算是徹底了結了,夫人可以放心了。”
“嗯,”夫人翻看著禮單,“她也算懂事。”
習媽媽見夫人高興,便拍馬屁:“這都是夫人悉心教導的緣故。四姐兒進了王府當家,越發曆練老成,懂得顧全大局。”
“那是自然。賤婢生的,沒了國公府,她什麽都不是。若咱們家出了事,她在王府哪有立足之地?”
一席話說得習媽媽立即收斂了笑容,不吱聲。
夫人的陪房有四個,平日最得臉的是習媽媽。來福的父母因不大會說話,混得一般,隻是當些體力上的差事,撈的油水也少。
因而,榮相知當初就知道,朝他們家使銀子,使喚得動。
當時事發,兩口子嚇得魂不附體,被英國公夫人狠狠打了一頓。
本以為兒子都要沒命了,誰知一打聽,一直在靜頤園看園子,隻是不能離開半步,因此放了一半心。也曾求夫人說情,讓兒子回家過年,國公夫人聽都懶得聽:“你們背著我幹出這樣沒王法的事,還想讓我去說情?不要你們的命,已經是寬仁了。”
老兩口一麵自悔,不該為了銀子,行此大逆之舉。一麵心中怨恨國公夫人無情,這件事的主謀明明是她的女兒,她隻顧保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們孩子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