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顯暘做了一個很長的夢。
夢中的故事並不美好,他在母後被廢黜之後,痛斥父皇昏庸,斷絕父子關係,自請廢黜,以庶人之身陪伴母親,一起被幽禁在皇陵。
直至有一天,先皇駕崩的消息傳來,他和母親被短暫放出來,被押著遠遠朝先帝陵寢,跪拜了一次。
然後……母親被張皇後,不,被崇慶皇太後的宮人下令,給先皇殉葬。
當他掙脫宮人的押解,去救母親的時候,被身後的侍衛以□□穿心。
往常噩夢再痛苦,隻要夢醒,心口的痛苦就會緩解,可這一次睜開眼,得到的是萬倍於夢中的痛苦。
他喘了一口冷氣,緩了好一會兒,才恢複清醒。
小北立即就發現他醒了,站在床邊,臉上笑開了花。
周顯暘也艱難地回給他一個微笑。
往常這個時候,小北早就該嚷嚷起來了,這次卻是輕聲往外走。
他這才注意到趴在床邊的榮相見。
她發髻鬆鬆挽在腦後,隻用一根素色玉簪定住,想來是這些天忙的根本沒心思梳妝。
一隻手墊在臉下,另一隻手握著他的左手,就這樣睡著。
但是,能看出來睡得並不安穩,處於一種半夢半醒的警惕狀態,有輕微的動作。
周顯暘努力抬了一下左手,觸碰到她的臉。
榮相見整個人一驚,旋即醒了。
看見周顯暘蒼白勉強的笑,她瞬間紅了眼眶,一句話也說不出,隻是抓著他的手默默流淚。
好一會兒才擠出一句:“疼嗎?”
周顯暘也費力地擠出兩個字:“不疼。”
他還記得自己拔箭的時候,生生痛醒。王妃抱著他哭得死去活來,在他耳邊說著那樣的話。
他努力抬手,想給她擦擦眼淚,但是根本抬不起來,牽扯得傷口太疼了。
相見立即俯身,把臉放進他手裏,讓他毫不費力就能擦幹她的眼淚。
榮相見知道他在騙人,但無妨,他能醒就好,能再和她說話就好。
孫太醫很快被小北叫來給煜王診脈。
他整個人麵露喜色,知道煜王的命是保住了,自己兒子的命就也保住了。
趁著太醫去回稟皇上的時候,相見把這幾天發生的事,簡單告訴顯暘,即便是那些會讓他寒心的事,也沒有隱瞞。
周顯暘安靜聽著,絲毫沒有情緒波動,末了隻道:“實在辛苦你了。”
榮相見搖搖頭:“這算什麽,你才是最辛苦的。”
說罷,差使宮人去慈寧宮告訴太後這個好消息。
周顯暘這才知道,自己是在崇華殿內養傷。
眼見四下隻有王妃和小北、琳琅,周顯暘悄悄朝他們做了個手勢。小北和琳琅會意,立即走到屏風之外守著。
榮相見坐到床上,靠在周顯暘身邊,聽他說話。
“大哥……是大哥。”
“真的是啟王?”榮相見原本也猜到這裏,但聽他這樣說,更篤定了。
周顯暘點點頭,回憶了一下出事的瞬間。
“當時,我撲過去,想用背上的金絲軟甲抵禦冷箭,正好看見站在角落的啟王,盯著我們。他眼裏絲毫沒有驚懼慌亂,反而是一副大仇得報的癲狂。現在想想,他和守衛在高台外圍的段飛站在一起,是有意避開冷箭。”
“可是現在校場的人,已經自盡身亡了……隻怕死無對證。皇上那邊一直沒有動靜,估計是查不到他。”
周顯暘說:“那就讓他……自己跳出來。”
……
煜王醒來的消息,很快傳遍後宮。
可是,當皇帝和太後再次趕到的時候,周顯暘又睡了過去。
太醫連忙安撫道:“殿下高熱已退,這次不是暈厥,是太累了昏睡過去。煜王失血過多,幾日沒有進食,所以精力不濟。方才王妃給他喂了些流食,等他補充一點體力,一定能恢複好,跟太後和陛下說話。”
聽太醫這樣說,他們才放了心。
榮相見行禮送長輩們出去時,眼神閃爍,似有難言之事,很是不安。
太後和皇帝一早發現,支開眾人,隻單獨問她話。榮相見驚恐不已,跪在地上說:“殿下剛才醒時,跟我說,他看到是誰謀逆行刺陛下。”
“誰?”
榮相見作出為難的樣子:“我不敢說,我怕太後和陛下覺得我挑撥天家和睦……那我就罪該萬死了。”
太後厲聲道:“糊塗啊,皇帝和顯暘的命都快被人傷了,你還顧忌什麽天家和睦!你隻照實說,哀家和陛下絕對不會責怪你!”
榮相見這才斟酌著開口:“殿下說,事發時他看到啟王,毫無驚慌之色,滿目憤恨,冷眼旁觀。且當時啟王脫離了人群,獨自站到了段飛身邊,避開冷箭,似是早有準備一樣。”
“怎麽會是他?”太後非常不解,榮相見忙道:“啟王兄最是孝順,性子溫和,按理說做不出這樣狠辣之事啊,所以相見才猶豫,怕是殿下看錯了……這沒有實據之事,說了有搬弄口舌是非的嫌疑,可是,又不敢隱瞞太後和陛下……”
“好孩子,”太後示意唐副都知將她扶起來,“你隻管好好照顧顯暘,其餘的事,自有皇帝做主!”
榮相見答應了,小心翼翼地看著皇上的臉色,退下。
太後這才盯著皇帝:“啟王是在你的藩地長大,哀家跟他素來沒什麽祖孫情分,也不了解他。你覺得,會是啟王謀逆行刺嗎?”
皇帝麵色陰晴難定,似乎也在權衡什麽。過了一會兒,他想起什麽,抬手招來段飛:“那日行刺之時,啟王站在何處,你可還記得。”
段飛毫不知情,照實回話:“當然,啟王當時就在臣身邊,一直在和臣說話呢。”
“他怎麽好端端,跑到你身邊去了。當時,你領著羽林衛護衛在高台之側,並不在王公之列。”
段飛一臉懵:“這臣就不知道了。當時演武正熱烈,啟王走過來,跟臣閑聊。”
“聊些什麽?”
“都是些不打緊的話題……臣當時忙著查看周遭情形,也沒認真聽……”
段飛說到這裏才反應過來:“難道……啟王是有意分散臣的注意力?”
一想到這裏,段飛立即跪下:“臣失職,請陛下降罪!”
太後見皇帝眼神愈發陰冷,便說:“既然皇帝有疑,不如設個局,叫他自揭真麵目。”
周顯暘受傷後的第三天,眾人都很擔心。按照太醫的說法,今日若再不退熱好轉,情況就難了。
連禁足的厲王夫婦都請旨進宮去探病。
眾皇子請過安後,同往崇華殿。
岐王最是氣盛,忍不住議論:“你們聽說了嗎?這次校場並非意外,而是有預謀的行刺。昨天四哥曾短暫醒過來一次,想告訴王妃誰是凶手,可話還沒說完又暈過去了。”
允王立即道:“怎麽不知道?昨天我和允王妃親耳聽四嫂說的……四哥當時看見幕後主使了。”
厲王急忙問:“看見?那意思是就在校場,王公重臣之中?”
“應該是。”
牽扯到禦史台和監查院的時候,厲王就已經懷疑是永安侯背著他做了什麽,這兩個地方他們安排的人雖然折損了些,但仍有勢力。
厲王生怕自己受此牽連,便道:“此事鬧得人心惶惶,希望四弟吉人天相,讓凶手盡快落網。”
“誰說不是呢?”慶王歎了口氣,“原先禦史台居然有人帶風向,硬說是四弟一手操縱整個事件,為了爭奪父皇的恩寵!居心實在惡毒,若由著這人興風作浪,後患無窮。”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到了崇華殿。
周顯暘還沒醒,各位殿下的慰問,隻好都衝著煜王妃去。
榮相見在病床前守了三天,此刻整個人已經瘦了一圈,眼窩都凹進去了。
素來對她沒有好臉色的啟王妃勸道:“煜王妃,縱然你對煜王情深義重,也不能不愛惜自己的身子,你這樣將來四弟看見,豈不心疼?”
孫明悅忙跟著又勸了一回:“相見,你就聽大嫂的話,去福寧宮裏睡一覺吧。這裏我替你照看著,你還不放心麽?”
榮相見已經非常虛弱,心有餘而身體實在支撐不下去,少不得答應了。
琳琅立即扶著她,去了後宮。
眾皇子圍坐在煜王病床前,問太醫情況。聽說,他已經退燒,隻是過於虛弱,這兩日應該能醒過來,都放了心。
坐了一會兒,承乾宮來人,傳厲王夫婦。隨後,慶王夫婦和岐王也各自去給皇貴妃和賢妃請安。
啟王眼看殿中人越來越少,便對允王道:“五弟,你們不去給嘉貴妃問個安嗎?”
第170章
允王看了一眼允王妃, 說:“四嫂不在,我還是好好替她看著四哥吧。”
“這裏有我呢。我是大哥,更應該為弟弟盡心。你去去就回來, 不妨事。你不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們幾個, 有母妃在世, 可以承歡於膝下。”
這話倒是真的,允王便道:“那我獨自去吧,王妃留在這裏照看四哥。”
“是。”孫明悅立即起身準備送行, 允王忙做了個手勢,叫她坐著別動。
孫明悅會意,又坐回床頭的圓凳,和啟王妃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啟王妃對手裏的茶格外滿意:“這崇華殿不愧是父皇飲食起居之地,連茶葉都比我們日常喝的貢茶要好上百倍。”
孫明悅聞言,也認真品味了一番,果然清香回甘。啟王妃便請宮人給她添了一盞。
照顧昏迷的病人是很枯燥的, 孫明悅一路與啟王夫婦喝茶聊天,說著煜王回京後一路的風波, 頗為感歎。
時間竟然過的也很快,半個時辰後,孫明悅覺得小腹脹脹的, 便起身說要去更衣,請啟王夫婦幫忙照看。
啟王夫婦笑道:“你且放心。”
待孫明悅帶著侍女離開, 啟王妃繞道屏風外,說看見茶盅裏有蟲, 命宮人重新沏茶一壺茶來, 又看了一眼守在殿外熬藥的太醫。
支開所有人後, 啟王妃站在屏風一側,看著自己的夫君已經坐到了床邊。
“一定要這樣嗎?他未必知道。”
“我們不能冒險,等他醒來就晚了。”
夢中的故事並不美好,他在母後被廢黜之後,痛斥父皇昏庸,斷絕父子關係,自請廢黜,以庶人之身陪伴母親,一起被幽禁在皇陵。
直至有一天,先皇駕崩的消息傳來,他和母親被短暫放出來,被押著遠遠朝先帝陵寢,跪拜了一次。
然後……母親被張皇後,不,被崇慶皇太後的宮人下令,給先皇殉葬。
當他掙脫宮人的押解,去救母親的時候,被身後的侍衛以□□穿心。
往常噩夢再痛苦,隻要夢醒,心口的痛苦就會緩解,可這一次睜開眼,得到的是萬倍於夢中的痛苦。
他喘了一口冷氣,緩了好一會兒,才恢複清醒。
小北立即就發現他醒了,站在床邊,臉上笑開了花。
周顯暘也艱難地回給他一個微笑。
往常這個時候,小北早就該嚷嚷起來了,這次卻是輕聲往外走。
他這才注意到趴在床邊的榮相見。
她發髻鬆鬆挽在腦後,隻用一根素色玉簪定住,想來是這些天忙的根本沒心思梳妝。
一隻手墊在臉下,另一隻手握著他的左手,就這樣睡著。
但是,能看出來睡得並不安穩,處於一種半夢半醒的警惕狀態,有輕微的動作。
周顯暘努力抬了一下左手,觸碰到她的臉。
榮相見整個人一驚,旋即醒了。
看見周顯暘蒼白勉強的笑,她瞬間紅了眼眶,一句話也說不出,隻是抓著他的手默默流淚。
好一會兒才擠出一句:“疼嗎?”
周顯暘也費力地擠出兩個字:“不疼。”
他還記得自己拔箭的時候,生生痛醒。王妃抱著他哭得死去活來,在他耳邊說著那樣的話。
他努力抬手,想給她擦擦眼淚,但是根本抬不起來,牽扯得傷口太疼了。
相見立即俯身,把臉放進他手裏,讓他毫不費力就能擦幹她的眼淚。
榮相見知道他在騙人,但無妨,他能醒就好,能再和她說話就好。
孫太醫很快被小北叫來給煜王診脈。
他整個人麵露喜色,知道煜王的命是保住了,自己兒子的命就也保住了。
趁著太醫去回稟皇上的時候,相見把這幾天發生的事,簡單告訴顯暘,即便是那些會讓他寒心的事,也沒有隱瞞。
周顯暘安靜聽著,絲毫沒有情緒波動,末了隻道:“實在辛苦你了。”
榮相見搖搖頭:“這算什麽,你才是最辛苦的。”
說罷,差使宮人去慈寧宮告訴太後這個好消息。
周顯暘這才知道,自己是在崇華殿內養傷。
眼見四下隻有王妃和小北、琳琅,周顯暘悄悄朝他們做了個手勢。小北和琳琅會意,立即走到屏風之外守著。
榮相見坐到床上,靠在周顯暘身邊,聽他說話。
“大哥……是大哥。”
“真的是啟王?”榮相見原本也猜到這裏,但聽他這樣說,更篤定了。
周顯暘點點頭,回憶了一下出事的瞬間。
“當時,我撲過去,想用背上的金絲軟甲抵禦冷箭,正好看見站在角落的啟王,盯著我們。他眼裏絲毫沒有驚懼慌亂,反而是一副大仇得報的癲狂。現在想想,他和守衛在高台外圍的段飛站在一起,是有意避開冷箭。”
“可是現在校場的人,已經自盡身亡了……隻怕死無對證。皇上那邊一直沒有動靜,估計是查不到他。”
周顯暘說:“那就讓他……自己跳出來。”
……
煜王醒來的消息,很快傳遍後宮。
可是,當皇帝和太後再次趕到的時候,周顯暘又睡了過去。
太醫連忙安撫道:“殿下高熱已退,這次不是暈厥,是太累了昏睡過去。煜王失血過多,幾日沒有進食,所以精力不濟。方才王妃給他喂了些流食,等他補充一點體力,一定能恢複好,跟太後和陛下說話。”
聽太醫這樣說,他們才放了心。
榮相見行禮送長輩們出去時,眼神閃爍,似有難言之事,很是不安。
太後和皇帝一早發現,支開眾人,隻單獨問她話。榮相見驚恐不已,跪在地上說:“殿下剛才醒時,跟我說,他看到是誰謀逆行刺陛下。”
“誰?”
榮相見作出為難的樣子:“我不敢說,我怕太後和陛下覺得我挑撥天家和睦……那我就罪該萬死了。”
太後厲聲道:“糊塗啊,皇帝和顯暘的命都快被人傷了,你還顧忌什麽天家和睦!你隻照實說,哀家和陛下絕對不會責怪你!”
榮相見這才斟酌著開口:“殿下說,事發時他看到啟王,毫無驚慌之色,滿目憤恨,冷眼旁觀。且當時啟王脫離了人群,獨自站到了段飛身邊,避開冷箭,似是早有準備一樣。”
“怎麽會是他?”太後非常不解,榮相見忙道:“啟王兄最是孝順,性子溫和,按理說做不出這樣狠辣之事啊,所以相見才猶豫,怕是殿下看錯了……這沒有實據之事,說了有搬弄口舌是非的嫌疑,可是,又不敢隱瞞太後和陛下……”
“好孩子,”太後示意唐副都知將她扶起來,“你隻管好好照顧顯暘,其餘的事,自有皇帝做主!”
榮相見答應了,小心翼翼地看著皇上的臉色,退下。
太後這才盯著皇帝:“啟王是在你的藩地長大,哀家跟他素來沒什麽祖孫情分,也不了解他。你覺得,會是啟王謀逆行刺嗎?”
皇帝麵色陰晴難定,似乎也在權衡什麽。過了一會兒,他想起什麽,抬手招來段飛:“那日行刺之時,啟王站在何處,你可還記得。”
段飛毫不知情,照實回話:“當然,啟王當時就在臣身邊,一直在和臣說話呢。”
“他怎麽好端端,跑到你身邊去了。當時,你領著羽林衛護衛在高台之側,並不在王公之列。”
段飛一臉懵:“這臣就不知道了。當時演武正熱烈,啟王走過來,跟臣閑聊。”
“聊些什麽?”
“都是些不打緊的話題……臣當時忙著查看周遭情形,也沒認真聽……”
段飛說到這裏才反應過來:“難道……啟王是有意分散臣的注意力?”
一想到這裏,段飛立即跪下:“臣失職,請陛下降罪!”
太後見皇帝眼神愈發陰冷,便說:“既然皇帝有疑,不如設個局,叫他自揭真麵目。”
周顯暘受傷後的第三天,眾人都很擔心。按照太醫的說法,今日若再不退熱好轉,情況就難了。
連禁足的厲王夫婦都請旨進宮去探病。
眾皇子請過安後,同往崇華殿。
岐王最是氣盛,忍不住議論:“你們聽說了嗎?這次校場並非意外,而是有預謀的行刺。昨天四哥曾短暫醒過來一次,想告訴王妃誰是凶手,可話還沒說完又暈過去了。”
允王立即道:“怎麽不知道?昨天我和允王妃親耳聽四嫂說的……四哥當時看見幕後主使了。”
厲王急忙問:“看見?那意思是就在校場,王公重臣之中?”
“應該是。”
牽扯到禦史台和監查院的時候,厲王就已經懷疑是永安侯背著他做了什麽,這兩個地方他們安排的人雖然折損了些,但仍有勢力。
厲王生怕自己受此牽連,便道:“此事鬧得人心惶惶,希望四弟吉人天相,讓凶手盡快落網。”
“誰說不是呢?”慶王歎了口氣,“原先禦史台居然有人帶風向,硬說是四弟一手操縱整個事件,為了爭奪父皇的恩寵!居心實在惡毒,若由著這人興風作浪,後患無窮。”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到了崇華殿。
周顯暘還沒醒,各位殿下的慰問,隻好都衝著煜王妃去。
榮相見在病床前守了三天,此刻整個人已經瘦了一圈,眼窩都凹進去了。
素來對她沒有好臉色的啟王妃勸道:“煜王妃,縱然你對煜王情深義重,也不能不愛惜自己的身子,你這樣將來四弟看見,豈不心疼?”
孫明悅忙跟著又勸了一回:“相見,你就聽大嫂的話,去福寧宮裏睡一覺吧。這裏我替你照看著,你還不放心麽?”
榮相見已經非常虛弱,心有餘而身體實在支撐不下去,少不得答應了。
琳琅立即扶著她,去了後宮。
眾皇子圍坐在煜王病床前,問太醫情況。聽說,他已經退燒,隻是過於虛弱,這兩日應該能醒過來,都放了心。
坐了一會兒,承乾宮來人,傳厲王夫婦。隨後,慶王夫婦和岐王也各自去給皇貴妃和賢妃請安。
啟王眼看殿中人越來越少,便對允王道:“五弟,你們不去給嘉貴妃問個安嗎?”
第170章
允王看了一眼允王妃, 說:“四嫂不在,我還是好好替她看著四哥吧。”
“這裏有我呢。我是大哥,更應該為弟弟盡心。你去去就回來, 不妨事。你不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們幾個, 有母妃在世, 可以承歡於膝下。”
這話倒是真的,允王便道:“那我獨自去吧,王妃留在這裏照看四哥。”
“是。”孫明悅立即起身準備送行, 允王忙做了個手勢,叫她坐著別動。
孫明悅會意,又坐回床頭的圓凳,和啟王妃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啟王妃對手裏的茶格外滿意:“這崇華殿不愧是父皇飲食起居之地,連茶葉都比我們日常喝的貢茶要好上百倍。”
孫明悅聞言,也認真品味了一番,果然清香回甘。啟王妃便請宮人給她添了一盞。
照顧昏迷的病人是很枯燥的, 孫明悅一路與啟王夫婦喝茶聊天,說著煜王回京後一路的風波, 頗為感歎。
時間竟然過的也很快,半個時辰後,孫明悅覺得小腹脹脹的, 便起身說要去更衣,請啟王夫婦幫忙照看。
啟王夫婦笑道:“你且放心。”
待孫明悅帶著侍女離開, 啟王妃繞道屏風外,說看見茶盅裏有蟲, 命宮人重新沏茶一壺茶來, 又看了一眼守在殿外熬藥的太醫。
支開所有人後, 啟王妃站在屏風一側,看著自己的夫君已經坐到了床邊。
“一定要這樣嗎?他未必知道。”
“我們不能冒險,等他醒來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