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大門有著歲月摧殘的陳舊,不多時,大門吱呀一聲從裏麵打開,一名老者從門內出來。
他看到程敘言還以為這是主家的舊客,揚聲道:“公子回吧,主家早就去上京了。”
程敘言微微頷首,轉身離開。
時明撓了撓頭,總覺得敘言哥的神情有些微變化,偏他又說不上來。
下午時候,易全山將大兒子接回來,什麽都不問。直到縣試結束易全山才急道:“你覺得你發揮如何?”
易知禮看著程敘言用力點頭,“我一定榜上有名。”
時明嘴角抽抽:知禮哥,這話你該對著全山叔說啊。
十來日後,縣試放榜,易知禮穩穩占據頭名,正正是縣案首。
易全山聽到消息的時候呆若木雞,他的大兒子是縣案首?他易全山的兒子是縣案首!!
“我的好兒子!”他一把抱住大兒子,又忍不住揉揉兒子的臉:“真給爹爭氣。”
第88章 再赴郡城
縣試之後是府試, 前後不過月餘,程敘言讓易知禮安生在縣裏待著,溫習文章。
程敘言跑了一趟胭脂鋪, 他之前跟石父有合作, 但自他離開渭陽縣後的分成一直攢著, 如今程敘言回來,一並取了。而他跟石家的契約也到期, 如今兩清。
石父看著他,心中生出一番感慨。
程敘言留下跟石父用了一頓午飯, 才提出離開。
程敘言行於街上,街上人來人往,熱鬧極了。程敘言漫步其中,眉眼舒展。有了這筆錢,知禮府試的費用, 他之後鄉試的花銷都有著落。
無需為銀錢費心,省去多少瑣碎事和麻煩。
易知禮府試的時候, 程敘言仍舊陪同易知禮一道, 待府試結束他們又回來。
府試至放榜,中間間隔十來日。易知禮留在縣裏等消息,易全山和易知仁先回村, 十多日後易全山在地裏幹活被人喊回家。
“全山,你家知禮考上童生了。”
易家被村人圍的水泄不通,易全山趕緊給喜人塞銀錢, 對方又是一通好聽話捧著易全山。雙方都喜喜樂樂。
待喜人走了,村裏才炸開鍋。
“知禮什麽時候參加的科舉啊。”
“太厲害了, 知禮是府案首, 我記得當初敘言就是府案首吧。”
“以後咱們要管知禮叫童生老爺了…”
易知禮考上童生的消息瞬間傳出去, 且不提程家族人心情如何,大部分村人對易家羨慕壞了。
原以為易家能從陸氏手裏得兩畝地就極好,誰知道更好的還在後頭。易知禮跟著程敘言念書,現在考上童生了。
才及冠的童生老爺,還是府案首哩,在他們這個地方委實夠看了。
而易知禮這個時候才從縣裏回來,在村中露麵。這是程敘言讓他這般做的,易知禮對程敘言言聽計從。
易知禮一回家,本就熱鬧的易家更熱鬧了。
上門給易家道喜的,趁機給易知禮說親的,數不勝數。
易知禮家世清白,易家也沒亂糟糟的事,本就是不錯的婆家。
而易知禮麵容雖不算出眾,但也十分耐看,加上他氣勢溫和有禮又考取童生功名,易知禮一時成為十裏八村的香餑餑。
然而易家有多歡喜,程氏一族這邊就有多難受。
“……真是裏外不分!!”
程族老氣的心口疼,脾氣上頭直接砸了手邊的茶碗。然而鄉下人家,每樣物什都無多餘。
程族老看著碎裂的茶碗,本就疼的心更疼了。
那個茶碗管兩文錢呢。
家裏後輩趕緊來勸程族老,不過是翻來覆去的那些話,例如“個人離不開族人”雲雲。
程族老不聽還好,一聽頭也跟著疼了。
他們太小看程敘言,程敘言不但自己會念書,還特別會教。
若是跟在程敘言身邊的是程氏後輩,是不是如今程氏一族又能出一個童生,甚至年輕秀才。
程氏族老坐不住,想找程敘言說道,然而程敘言人在縣裏壓根沒回村。
不過山不就我,我來就山。
程氏一族幾位族老輾轉找到程敘言在縣裏落腳的地方,一麵懇求一麵施壓,軟硬兼施。
然而程敘言無奈道:“非是晚生故意推脫,而是晚生有意今歲的鄉試。”
幾位族老愣住,“鄉試?”
程敘言點點頭:“晚生之前幾年在外求學,為的是今歲能在鄉試中榜上有名。”
程氏族老氣勢洶洶來,偃旗息鼓離開。
程敘言的理由太正當,他們能說什麽?難道對程敘言說,你不要準備鄉試,安心教族裏後輩。
這事真
傳出去,程氏一族的名聲都敗光了。隻是就這麽離開他們也不甘心。最後經過一番拉扯,程敘言同意一位程氏後輩跟在他身邊,程氏族老美其名曰照顧程敘言鄉試前後。
如果程敘言這次鄉試中身體不適就好了,到時候程氏後輩就顯出用處。
正好易知禮在村裏說親,忙著人生大事。程敘言身邊空出位置。
新來的程氏後輩跟程敘言同輩,名叫程青南,十六歲,身形偏瘦卻有一把子力氣。
他來之前約摸被交代過什麽,但礙於性格原因沒表現出來。程青南每日悶頭幹活,麵對程敘言時也總是低著頭。
程敘言頭疼,程青南這模樣程敘言總感覺在欺負對方。
這日,程敘言在院子裏溫書,程青南坐在小馬紮上剝瓜子,十六歲的男子縮成一團,看著都有些心酸,尤其旁邊還有一隻八哥,大爺似的等投喂。
程敘言放下書,把人叫過來在石桌邊坐下,程青南整個人拘謹不已。
程敘言溫聲問:“你在家中排行第幾。”
程青南小聲道:“第,第三……”
程敘言梗了一下,“青南,抬起頭說話。”
程青南抬起頭,隨後又趕緊低下去。
程敘言歎道:“我不知道族老們跟你說過什麽,但既然我同意你來,便不是將你當下人使喚。”不等對方言語,程敘言截斷話頭:“你也看到了,小院裏幾乎沒什麽活,我鄉試動身前,你先跟著我爹認認字,若是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叫阿明教你。”
程青南倏地的抬起頭,眼睛大睜,不敢置信的望著他。
夏日光烈,石桌對麵的人沐浴在日光中,明亮的刺眼。
程青南低下頭,好一會兒才低低應了一聲。他們兩人說著話,程青南無暇再剝瓜子,被豆豆不滿的啄了一下。
程青南趕緊忙活,下午時候程偃把人帶去書房,時明也在。
時明早開蒙了,隻是他無心科舉,平時隻求能認會寫就成,免得被人哄了去。
他當時學的痛苦,如今見程青南苦哈哈學習,時明心裏生出一種優越感。
六月中旬的時候,易知禮趕來縣城,他已經跟人定下親事,是鎮上一位秀才的女兒,冬日成婚。
小院裏,易知禮望著程敘言,眼中湧動著萬般情緒。
程敘言歎了一口氣,朝易知禮張開手,對方一下子撲過來,把程敘言抱個滿懷:“敘言哥……”
易知禮都知道,如今也都明白,從他考取功名的那一刻,他成親生子的時候,注定他要跟程敘言分開。
程敘言輕輕拍著他的背,說來也是奇妙,程偃不是他的生父,他卻與程偃有父子緣分。易知禮甚至不是他的族兄弟,程敘言卻跟易知禮有手足之情。
程敘言道:“既然考得童生,明年一鼓作氣考上秀才罷。”
易知禮重重應了一聲,他在縣裏歇了一日,次日離去。易知禮離去時,程敘言將一個嶄新的書箱贈與他。
程敘言:“拿著。”
易知禮眼眶微紅,鄭重的接過書箱。他從縣裏離開沒有直接回村,而是購買禮品去鎮上看望自己未來的嶽家,“順便”見他的未婚妻。
那是一位很溫柔的女子,比易知禮小三歲,堪堪十八。饒是如此,女子的同齡人都已成婚。
兩人在樹下說著話,易知禮見未婚妻額頭冒汗,他道:“你且稍等我片刻。”
易知禮去街上買了兩份果子,又買了一把折扇。果子零碎他隻好放書箱,然而打開書箱易知禮愣住了。
一刻鍾後易知禮回來,未婚妻發現易知禮雙眼通紅:“知禮,你怎麽了?”
易知禮鼻子一酸,眼淚差點又落下來。敘言哥送給他的書箱裏放著整整四十兩銀
子,還有一封信。
院試的花銷很大,少不得三四十兩,若是易家從公中出這筆銀子,一回還好,次數多了必生矛盾。
但程敘言也不敢十分把握易知禮一次院試就能考上秀才,倒不是程敘言懷疑易知禮的才學,而是院試不僅考考生文墨,還考考生的心態。
若是院試期間有個疏忽導致易知禮沒考上。屆時易知禮已經成家,生活的重擔壓下來,說不得易知禮就此被絆住腳步。那易知禮之前在外開眼界,豈不是夢一場。
讓人見過廣袤天空,又將其困於一地,太殘忍。
程敘言給易知禮的這筆銀子,與其說是銀錢,不若說是程敘言多給易知禮的一次機會。
數年日夜相伴,人哪能沒有偏私。
至於給四十兩銀子,程敘言也是權衡過的。若再給多些,易知禮肯定不會要。這錢剛好卡在易知禮的心理閾值。
信上未提半分銀錢,悉數是院試相關事宜,看似條條框框卻字字皆是關懷。
“敘言哥……”易知禮單手撐著樹幹,痛苦的俯下身,眼淚大顆大顆砸落。
未婚妻嚇壞了:“知禮,你到底怎麽了呀。”
易知禮跪在地上,捧麵哽咽:“我真的要跟敘言哥分開了。”
那位待他極好的,比之親兄長還照拂他的人,一直為他擋風遮雨的人……
他看到程敘言還以為這是主家的舊客,揚聲道:“公子回吧,主家早就去上京了。”
程敘言微微頷首,轉身離開。
時明撓了撓頭,總覺得敘言哥的神情有些微變化,偏他又說不上來。
下午時候,易全山將大兒子接回來,什麽都不問。直到縣試結束易全山才急道:“你覺得你發揮如何?”
易知禮看著程敘言用力點頭,“我一定榜上有名。”
時明嘴角抽抽:知禮哥,這話你該對著全山叔說啊。
十來日後,縣試放榜,易知禮穩穩占據頭名,正正是縣案首。
易全山聽到消息的時候呆若木雞,他的大兒子是縣案首?他易全山的兒子是縣案首!!
“我的好兒子!”他一把抱住大兒子,又忍不住揉揉兒子的臉:“真給爹爭氣。”
第88章 再赴郡城
縣試之後是府試, 前後不過月餘,程敘言讓易知禮安生在縣裏待著,溫習文章。
程敘言跑了一趟胭脂鋪, 他之前跟石父有合作, 但自他離開渭陽縣後的分成一直攢著, 如今程敘言回來,一並取了。而他跟石家的契約也到期, 如今兩清。
石父看著他,心中生出一番感慨。
程敘言留下跟石父用了一頓午飯, 才提出離開。
程敘言行於街上,街上人來人往,熱鬧極了。程敘言漫步其中,眉眼舒展。有了這筆錢,知禮府試的費用, 他之後鄉試的花銷都有著落。
無需為銀錢費心,省去多少瑣碎事和麻煩。
易知禮府試的時候, 程敘言仍舊陪同易知禮一道, 待府試結束他們又回來。
府試至放榜,中間間隔十來日。易知禮留在縣裏等消息,易全山和易知仁先回村, 十多日後易全山在地裏幹活被人喊回家。
“全山,你家知禮考上童生了。”
易家被村人圍的水泄不通,易全山趕緊給喜人塞銀錢, 對方又是一通好聽話捧著易全山。雙方都喜喜樂樂。
待喜人走了,村裏才炸開鍋。
“知禮什麽時候參加的科舉啊。”
“太厲害了, 知禮是府案首, 我記得當初敘言就是府案首吧。”
“以後咱們要管知禮叫童生老爺了…”
易知禮考上童生的消息瞬間傳出去, 且不提程家族人心情如何,大部分村人對易家羨慕壞了。
原以為易家能從陸氏手裏得兩畝地就極好,誰知道更好的還在後頭。易知禮跟著程敘言念書,現在考上童生了。
才及冠的童生老爺,還是府案首哩,在他們這個地方委實夠看了。
而易知禮這個時候才從縣裏回來,在村中露麵。這是程敘言讓他這般做的,易知禮對程敘言言聽計從。
易知禮一回家,本就熱鬧的易家更熱鬧了。
上門給易家道喜的,趁機給易知禮說親的,數不勝數。
易知禮家世清白,易家也沒亂糟糟的事,本就是不錯的婆家。
而易知禮麵容雖不算出眾,但也十分耐看,加上他氣勢溫和有禮又考取童生功名,易知禮一時成為十裏八村的香餑餑。
然而易家有多歡喜,程氏一族這邊就有多難受。
“……真是裏外不分!!”
程族老氣的心口疼,脾氣上頭直接砸了手邊的茶碗。然而鄉下人家,每樣物什都無多餘。
程族老看著碎裂的茶碗,本就疼的心更疼了。
那個茶碗管兩文錢呢。
家裏後輩趕緊來勸程族老,不過是翻來覆去的那些話,例如“個人離不開族人”雲雲。
程族老不聽還好,一聽頭也跟著疼了。
他們太小看程敘言,程敘言不但自己會念書,還特別會教。
若是跟在程敘言身邊的是程氏後輩,是不是如今程氏一族又能出一個童生,甚至年輕秀才。
程氏族老坐不住,想找程敘言說道,然而程敘言人在縣裏壓根沒回村。
不過山不就我,我來就山。
程氏一族幾位族老輾轉找到程敘言在縣裏落腳的地方,一麵懇求一麵施壓,軟硬兼施。
然而程敘言無奈道:“非是晚生故意推脫,而是晚生有意今歲的鄉試。”
幾位族老愣住,“鄉試?”
程敘言點點頭:“晚生之前幾年在外求學,為的是今歲能在鄉試中榜上有名。”
程氏族老氣勢洶洶來,偃旗息鼓離開。
程敘言的理由太正當,他們能說什麽?難道對程敘言說,你不要準備鄉試,安心教族裏後輩。
這事真
傳出去,程氏一族的名聲都敗光了。隻是就這麽離開他們也不甘心。最後經過一番拉扯,程敘言同意一位程氏後輩跟在他身邊,程氏族老美其名曰照顧程敘言鄉試前後。
如果程敘言這次鄉試中身體不適就好了,到時候程氏後輩就顯出用處。
正好易知禮在村裏說親,忙著人生大事。程敘言身邊空出位置。
新來的程氏後輩跟程敘言同輩,名叫程青南,十六歲,身形偏瘦卻有一把子力氣。
他來之前約摸被交代過什麽,但礙於性格原因沒表現出來。程青南每日悶頭幹活,麵對程敘言時也總是低著頭。
程敘言頭疼,程青南這模樣程敘言總感覺在欺負對方。
這日,程敘言在院子裏溫書,程青南坐在小馬紮上剝瓜子,十六歲的男子縮成一團,看著都有些心酸,尤其旁邊還有一隻八哥,大爺似的等投喂。
程敘言放下書,把人叫過來在石桌邊坐下,程青南整個人拘謹不已。
程敘言溫聲問:“你在家中排行第幾。”
程青南小聲道:“第,第三……”
程敘言梗了一下,“青南,抬起頭說話。”
程青南抬起頭,隨後又趕緊低下去。
程敘言歎道:“我不知道族老們跟你說過什麽,但既然我同意你來,便不是將你當下人使喚。”不等對方言語,程敘言截斷話頭:“你也看到了,小院裏幾乎沒什麽活,我鄉試動身前,你先跟著我爹認認字,若是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叫阿明教你。”
程青南倏地的抬起頭,眼睛大睜,不敢置信的望著他。
夏日光烈,石桌對麵的人沐浴在日光中,明亮的刺眼。
程青南低下頭,好一會兒才低低應了一聲。他們兩人說著話,程青南無暇再剝瓜子,被豆豆不滿的啄了一下。
程青南趕緊忙活,下午時候程偃把人帶去書房,時明也在。
時明早開蒙了,隻是他無心科舉,平時隻求能認會寫就成,免得被人哄了去。
他當時學的痛苦,如今見程青南苦哈哈學習,時明心裏生出一種優越感。
六月中旬的時候,易知禮趕來縣城,他已經跟人定下親事,是鎮上一位秀才的女兒,冬日成婚。
小院裏,易知禮望著程敘言,眼中湧動著萬般情緒。
程敘言歎了一口氣,朝易知禮張開手,對方一下子撲過來,把程敘言抱個滿懷:“敘言哥……”
易知禮都知道,如今也都明白,從他考取功名的那一刻,他成親生子的時候,注定他要跟程敘言分開。
程敘言輕輕拍著他的背,說來也是奇妙,程偃不是他的生父,他卻與程偃有父子緣分。易知禮甚至不是他的族兄弟,程敘言卻跟易知禮有手足之情。
程敘言道:“既然考得童生,明年一鼓作氣考上秀才罷。”
易知禮重重應了一聲,他在縣裏歇了一日,次日離去。易知禮離去時,程敘言將一個嶄新的書箱贈與他。
程敘言:“拿著。”
易知禮眼眶微紅,鄭重的接過書箱。他從縣裏離開沒有直接回村,而是購買禮品去鎮上看望自己未來的嶽家,“順便”見他的未婚妻。
那是一位很溫柔的女子,比易知禮小三歲,堪堪十八。饒是如此,女子的同齡人都已成婚。
兩人在樹下說著話,易知禮見未婚妻額頭冒汗,他道:“你且稍等我片刻。”
易知禮去街上買了兩份果子,又買了一把折扇。果子零碎他隻好放書箱,然而打開書箱易知禮愣住了。
一刻鍾後易知禮回來,未婚妻發現易知禮雙眼通紅:“知禮,你怎麽了?”
易知禮鼻子一酸,眼淚差點又落下來。敘言哥送給他的書箱裏放著整整四十兩銀
子,還有一封信。
院試的花銷很大,少不得三四十兩,若是易家從公中出這筆銀子,一回還好,次數多了必生矛盾。
但程敘言也不敢十分把握易知禮一次院試就能考上秀才,倒不是程敘言懷疑易知禮的才學,而是院試不僅考考生文墨,還考考生的心態。
若是院試期間有個疏忽導致易知禮沒考上。屆時易知禮已經成家,生活的重擔壓下來,說不得易知禮就此被絆住腳步。那易知禮之前在外開眼界,豈不是夢一場。
讓人見過廣袤天空,又將其困於一地,太殘忍。
程敘言給易知禮的這筆銀子,與其說是銀錢,不若說是程敘言多給易知禮的一次機會。
數年日夜相伴,人哪能沒有偏私。
至於給四十兩銀子,程敘言也是權衡過的。若再給多些,易知禮肯定不會要。這錢剛好卡在易知禮的心理閾值。
信上未提半分銀錢,悉數是院試相關事宜,看似條條框框卻字字皆是關懷。
“敘言哥……”易知禮單手撐著樹幹,痛苦的俯下身,眼淚大顆大顆砸落。
未婚妻嚇壞了:“知禮,你到底怎麽了呀。”
易知禮跪在地上,捧麵哽咽:“我真的要跟敘言哥分開了。”
那位待他極好的,比之親兄長還照拂他的人,一直為他擋風遮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