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九和沈時硯去了唐易和孫氏的院子,其餘地方讓隨行的官差去搜。
出了半月形石門,繞過花園,沒幾步便來到孫氏住的院子。
顧九站在院門前,回頭望了眼,濃墨夜色沉沉,不遠處一小片竹林靜默而立,遮掩其後的房間燈火通明,將根根細竹紛亂交錯的陰影映於地麵。
孫氏院中有間佛堂,一進去,濃重的檀香撲鼻而來,熏得顧九眼睛發酸。
顧九揉了揉鼻尖,強忍住打噴嚏的衝動,隨口問道:“孫娘子信佛?”
孫氏低眉:“是。”
想起楚安之前說的話,顧九倒有些驚訝。
她還以為整個唐府都信奉道教。
佛堂布置簡單,幾眼便可看清各個角落。兩人又陸陸續續看了其他房間,都毫無異常。
最後查看的地方是唐文遠的住處。
“遠哥兒自幼病疾纏身,”孫氏解釋道,“民婦便沒讓他自立院子。”
看著躺在床榻上睡得昏沉的瘦弱男子,顧九下意識問道:“他這是得了什麽病?”
“什麽病都得過,”孫氏歎息道,“他身子弱得緊,這個病好了,那個病又生了出來,喝多少補藥調養都不見好。”
談及此,孫氏身邊的玲瓏紅了眼眶:“昨日遠郎還突然犯了哮症,嚇得奴差點失了魂。”
聞言,孫氏拍了下玲瓏的手,語氣有些責備:“這些話說給貴人聽做什麽。”
玲瓏驚慌失措地擦去眼角的淚水,連忙賠罪。
顧九擺擺手,示意無礙。從內室出來,抬眼便見沈時硯正拿著一個白瓷瓶端詳著。
顧九心底咯噔一下。
“王爺?”她走了過去。
沈時硯把瓷瓶放回原處,看向顧九身後,笑了笑:“這白瓷倒不錯,胎薄如紙,透光透影,不知是從何處買的?”
孫氏神情有些不自然,眸光微閃:“是旁人送的,民婦也不清楚。”
沈時硯垂下眼,輕歎一聲:“那真是可惜了。”
第39章 喜喪
“佛道雙修的牆頭草?”
唐易在孫氏院落外候著, 時不時地來回踱步,視線卻是未曾離開院中半分,手裏提的紙燈籠隨著他的動作, 在夜風中搖搖晃晃,似乎宣照了唐易此刻的心情。
顧九和沈時硯出來時, 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情景。
幾人原路折返, 這會兒府中各處已都燃上燭火,紅廊蜿蜒, 寫著“奠”字的白燈籠高高懸掛於廊簷,兩色交織,似喜似悲,詭異又融洽。
唐易在前麵引著兩人進了自己的院中,整夜未曾露麵的顧蘭萱正站在臥房簷下,見他們來, 眼睛一亮,滿臉歡喜地快步走了過來, 像是期盼了好久。
顧九略一遲疑,撩起眼皮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她。
顧蘭萱欠身行禮後,抑不住聲音裏的急切:“王爺和顧娘子是要搜查嗎?這院落角角落落民婦都熟悉, 便由民婦為貴人們帶路吧。”
謔。
顧九咂舌。
這倒是她第一次見顧蘭萱這般親切。
顧九瞟了一眼唐易,果不其然,唐掌櫃對他大娘子這種生怕他們查不出什麽的行為,黑了臉。但偏偏這個時候唐易還不能發作,若不然倒顯得是他心虛了。
顧九抿緊了唇,憋笑的同時也在感慨。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沈時硯沒有說話, 隻是抬步往前走, 默許了這個提議。
顧蘭萱頓時恨不得長出八條腿, 疾步跟上,領著兩人去了唐易的書房,然後故意停在柳雲苓的畫像前。
意圖不要太明顯。
自然而然地,顧九想起了顧蘭萱折騰出的鬧鬼一事。
雖說她自始而終隻認為這是個無稽之談,但她也不相信全是空穴來風。吳響的死和劉三的瘋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是有鬼,而是有裝神弄鬼的人。
“這畫中人是柳娘子?”顧九順著顧蘭萱的意圖問了出來。
顧蘭萱就等這句話了,忙道:“正是。”
畫中人身似扶柳,朱唇粉麵,胥吏那番稱采花賊是因為柳娘子模樣格外出挑,所以單獨把她擄走的說辭站住了腳。
見顧九和沈時硯皆是望著畫像不說話,顧蘭萱不免有些心急,全然不顧唐易臉色如何,自顧問道:“王爺和顧娘子看了這般久,可是發現了什麽?”
顧九收回視線,慢吞吞地開口:“好像——”
顧蘭萱眼睛不由自主地睜大,看向顧九的目光期待又迫切。
顧九拖完了長調,微微一笑:“沒有。”
顧蘭萱神色略僵,眼底快速劃過一絲憤懣,似是嫌棄顧九無用。但眼下她有正事在前,便借著整理耳邊的碎發,壓下不滿:“顧娘子再好好瞧瞧,民婦成親當晚可是親眼看見這畫自個無故移了位置。”
唐易低聲喝道:“你在貴人們麵前胡說八道些什麽,得了癔症不成。”
顧蘭萱惱了:“到底是我胡說八道,還是你心懷鬼胎?”
眼見兩人火氣愈發旺盛,顧九偏頭看了一眼沈時硯,見他沒有要插手的意思,便道:“娘子的意思是這畫鬧鬼?”
顧蘭萱的注意力瞬間被這話吸引過去,急切道:“沒錯。”
然後便將她成親當晚和前幾天遇到的事情,倒豆子一般全部說了出來。
“平日還有些小事也怪異的很,”無論什麽時候回想起來這些,顧蘭萱仍心有餘悸,“民婦有時睡醒,會發現房間裏有些東西生了變化,有時候是放置腳踏上的鞋子調轉了方向,有時候是睡前倒的茶水空了杯,有時候是妝奩裏的首飾換了位置......就像是半夜有人進了房間,擺弄著這一切。”
顧九察覺到了什麽:“你與唐掌櫃......分房睡?”
顧蘭萱麵色不大好,卻還是點了點頭,末了,冷笑一聲,諷刺道:“他顧念自己那短命的表妹,民婦也怕不能全了這份沉甸甸的情誼。”
顧九便沒再問什麽了,征得唐易的同意後,把那畫像從牆上取下,仔細觀摩了會兒,便又把東西還給唐易。
她搓了搓指腹間的灰塵,並未說什麽,轉身與沈時硯一起四處查看,半炷香後,兩人從唐易院中出來,顧蘭萱追上來,不死心地問道:“顧娘子,你真沒發現什麽?”
顧九眨了眨眼:“沒有。”
顧蘭萱刷地變了臉,恨恨地瞪她一眼,甩袖離去。
顧九抬眸,對上沈時硯似笑非笑的視線,沒所謂地聳聳肩。
隨行的官差早已搜查完,在府中前院候著,等沈時硯從後院出來,立馬迎上去回話。
並無異常。
沈時硯似乎猜到了這個回答,點點頭,派兩個人把杜鵑帶回府衙,剩餘的官差則暫時留在唐府。
剛出大門,便見黑夜中一抹淡藍撲了過來。
楚安萬分心塞:“你們好不厚道,這事竟然不通知我?”
他晚上本是去王府蹭飯,卻聽管家說王爺和顧娘子趕去了唐府,他腦子略轉,很快就猜到應該是出了什麽事,也忙不迭地往這裏趕。不料到唐府後,被守在外麵的家仆攔住了,稱唐掌櫃說,閑雜人等,不許入內。
楚安來得急,忘了從王判官那順走腰牌,便隻能在府外幹等。雖說流衡也在外麵候著,但那個他鋸了嘴的葫蘆,楚安就算說上八百句,也隻能換來一個極其不耐煩的“吵”字,更不要說讓他幫忙證明身份。
楚安在府外等得抓耳撓腮,一見兩人出來,立馬奔過去,嘴皮子飛速打架,語速快得讓顧九以為他嘴裏含了幾串火燒竹,劈裏啪啦的,絲毫不停歇。
“我聽人說張氏吞金自殺了?怎麽回事?真的假的啊?唐家這是怎麽了,接連自殺兩人?我瞧你們在裏麵待了這般久,是不是查到了什麽疑點?快與我說說,我在外麵等得花兒都謝了。王爺,要不然你也讓我搬到過去吧,王府那麽大,不差再添一張床。對了,你們肯定還沒吃飯,我剛才特地去買了些吃的,就在車廂暗格裏放著,還熱乎呢。”
顧九望了望坐在車轅上麵無表情的流衡,又一言難盡地看楚安一眼。
她搖搖頭,頗為嚴肅地拍了拍楚安的肩膀,一切話語盡在不言中。
傻孩子,這麽久不說話,肯定憋壞了吧。
楚安收了聲,困惑地與顧九對視,試圖從她那憐憫又慈愛的詭異目光中,讀出些什麽。
可惜沒成功。
沈時硯則眉眼含笑地聽著,等坐上馬車,他才將在唐府發生的事講述一遍,末了,顧九又進行補充。
直至馬車緩緩停下,才結束這番描述。
楚安率先跳下馬車,回頭看著依次踩著轎凳下來的兩人,興致勃勃:“密室殺人?”
“反正凶手一定進了張氏的房間,”顧九伸了個懶腰,骨節輕響,“至於怎麽進,又是怎麽出的,就不得而知了。”
沈時硯看她一眼,輕笑:“顧娘子在張氏房中待了約有半炷香時間,就沒有想法?”
進了府衙,有人跑來稟告,已經將杜鵑關進牢獄,隻待審訊。
三人往西獄去。
顧九接上話題:“有,但也想不通。”
楚安滿臉寫著“姑奶奶,你快說吧”。
顧九笑了笑:“我在張氏房中的一個木櫃裏聞到了一絲土腥味,雖然轉瞬即逝,但我很確定不是錯覺。”
屋裏燃著暖炭,點了熏香,那摻雜其中的怪味實在詭異。
沈時硯道:“凶手躲在櫃子裏?”
“我懷疑是,”顧九不緊不慢地講述自己的推測,“凶手應該是白日從後窗翻進房裏,然後便一直躲在櫃中,等張氏熟睡,再出來迷暈她,強塞金子,製造自殺的假象。”
楚安問:“你剛才在馬車上不是說那個叫杜鵑的丫鬟,稱窗欞都是從內側別住了嗎?凶手又怎麽能翻進來?”
“可她原話有個前提,”顧九提醒他,“張氏畏寒,隻有她在時,窗戶才是緊閉狀態。”
“那張氏不在時呢?”她步調平穩,自問自答,“這個時候的季節氣溫低,天氣多變,容易染上傷寒,所以保持通風很重要。況且她房裏還燒了炭火,待張氏離開房間,定是要開窗透氣,丫鬟婆子們不可能忽略這點。不過——”
顧九頓了頓,麵露困惑:“這也是我想不明白一點,張氏回到房後,自然會關緊門窗,那凶手殺完人後是如何離開的?”
楚安苦思:“還是翻窗?”
顧九卻道:“凶手若翻窗離開,又是怎麽做到用木條別住後窗,恢複原樣的?”
“除非......”
出了半月形石門,繞過花園,沒幾步便來到孫氏住的院子。
顧九站在院門前,回頭望了眼,濃墨夜色沉沉,不遠處一小片竹林靜默而立,遮掩其後的房間燈火通明,將根根細竹紛亂交錯的陰影映於地麵。
孫氏院中有間佛堂,一進去,濃重的檀香撲鼻而來,熏得顧九眼睛發酸。
顧九揉了揉鼻尖,強忍住打噴嚏的衝動,隨口問道:“孫娘子信佛?”
孫氏低眉:“是。”
想起楚安之前說的話,顧九倒有些驚訝。
她還以為整個唐府都信奉道教。
佛堂布置簡單,幾眼便可看清各個角落。兩人又陸陸續續看了其他房間,都毫無異常。
最後查看的地方是唐文遠的住處。
“遠哥兒自幼病疾纏身,”孫氏解釋道,“民婦便沒讓他自立院子。”
看著躺在床榻上睡得昏沉的瘦弱男子,顧九下意識問道:“他這是得了什麽病?”
“什麽病都得過,”孫氏歎息道,“他身子弱得緊,這個病好了,那個病又生了出來,喝多少補藥調養都不見好。”
談及此,孫氏身邊的玲瓏紅了眼眶:“昨日遠郎還突然犯了哮症,嚇得奴差點失了魂。”
聞言,孫氏拍了下玲瓏的手,語氣有些責備:“這些話說給貴人聽做什麽。”
玲瓏驚慌失措地擦去眼角的淚水,連忙賠罪。
顧九擺擺手,示意無礙。從內室出來,抬眼便見沈時硯正拿著一個白瓷瓶端詳著。
顧九心底咯噔一下。
“王爺?”她走了過去。
沈時硯把瓷瓶放回原處,看向顧九身後,笑了笑:“這白瓷倒不錯,胎薄如紙,透光透影,不知是從何處買的?”
孫氏神情有些不自然,眸光微閃:“是旁人送的,民婦也不清楚。”
沈時硯垂下眼,輕歎一聲:“那真是可惜了。”
第39章 喜喪
“佛道雙修的牆頭草?”
唐易在孫氏院落外候著, 時不時地來回踱步,視線卻是未曾離開院中半分,手裏提的紙燈籠隨著他的動作, 在夜風中搖搖晃晃,似乎宣照了唐易此刻的心情。
顧九和沈時硯出來時, 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情景。
幾人原路折返, 這會兒府中各處已都燃上燭火,紅廊蜿蜒, 寫著“奠”字的白燈籠高高懸掛於廊簷,兩色交織,似喜似悲,詭異又融洽。
唐易在前麵引著兩人進了自己的院中,整夜未曾露麵的顧蘭萱正站在臥房簷下,見他們來, 眼睛一亮,滿臉歡喜地快步走了過來, 像是期盼了好久。
顧九略一遲疑,撩起眼皮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她。
顧蘭萱欠身行禮後,抑不住聲音裏的急切:“王爺和顧娘子是要搜查嗎?這院落角角落落民婦都熟悉, 便由民婦為貴人們帶路吧。”
謔。
顧九咂舌。
這倒是她第一次見顧蘭萱這般親切。
顧九瞟了一眼唐易,果不其然,唐掌櫃對他大娘子這種生怕他們查不出什麽的行為,黑了臉。但偏偏這個時候唐易還不能發作,若不然倒顯得是他心虛了。
顧九抿緊了唇,憋笑的同時也在感慨。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沈時硯沒有說話, 隻是抬步往前走, 默許了這個提議。
顧蘭萱頓時恨不得長出八條腿, 疾步跟上,領著兩人去了唐易的書房,然後故意停在柳雲苓的畫像前。
意圖不要太明顯。
自然而然地,顧九想起了顧蘭萱折騰出的鬧鬼一事。
雖說她自始而終隻認為這是個無稽之談,但她也不相信全是空穴來風。吳響的死和劉三的瘋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是有鬼,而是有裝神弄鬼的人。
“這畫中人是柳娘子?”顧九順著顧蘭萱的意圖問了出來。
顧蘭萱就等這句話了,忙道:“正是。”
畫中人身似扶柳,朱唇粉麵,胥吏那番稱采花賊是因為柳娘子模樣格外出挑,所以單獨把她擄走的說辭站住了腳。
見顧九和沈時硯皆是望著畫像不說話,顧蘭萱不免有些心急,全然不顧唐易臉色如何,自顧問道:“王爺和顧娘子看了這般久,可是發現了什麽?”
顧九收回視線,慢吞吞地開口:“好像——”
顧蘭萱眼睛不由自主地睜大,看向顧九的目光期待又迫切。
顧九拖完了長調,微微一笑:“沒有。”
顧蘭萱神色略僵,眼底快速劃過一絲憤懣,似是嫌棄顧九無用。但眼下她有正事在前,便借著整理耳邊的碎發,壓下不滿:“顧娘子再好好瞧瞧,民婦成親當晚可是親眼看見這畫自個無故移了位置。”
唐易低聲喝道:“你在貴人們麵前胡說八道些什麽,得了癔症不成。”
顧蘭萱惱了:“到底是我胡說八道,還是你心懷鬼胎?”
眼見兩人火氣愈發旺盛,顧九偏頭看了一眼沈時硯,見他沒有要插手的意思,便道:“娘子的意思是這畫鬧鬼?”
顧蘭萱的注意力瞬間被這話吸引過去,急切道:“沒錯。”
然後便將她成親當晚和前幾天遇到的事情,倒豆子一般全部說了出來。
“平日還有些小事也怪異的很,”無論什麽時候回想起來這些,顧蘭萱仍心有餘悸,“民婦有時睡醒,會發現房間裏有些東西生了變化,有時候是放置腳踏上的鞋子調轉了方向,有時候是睡前倒的茶水空了杯,有時候是妝奩裏的首飾換了位置......就像是半夜有人進了房間,擺弄著這一切。”
顧九察覺到了什麽:“你與唐掌櫃......分房睡?”
顧蘭萱麵色不大好,卻還是點了點頭,末了,冷笑一聲,諷刺道:“他顧念自己那短命的表妹,民婦也怕不能全了這份沉甸甸的情誼。”
顧九便沒再問什麽了,征得唐易的同意後,把那畫像從牆上取下,仔細觀摩了會兒,便又把東西還給唐易。
她搓了搓指腹間的灰塵,並未說什麽,轉身與沈時硯一起四處查看,半炷香後,兩人從唐易院中出來,顧蘭萱追上來,不死心地問道:“顧娘子,你真沒發現什麽?”
顧九眨了眨眼:“沒有。”
顧蘭萱刷地變了臉,恨恨地瞪她一眼,甩袖離去。
顧九抬眸,對上沈時硯似笑非笑的視線,沒所謂地聳聳肩。
隨行的官差早已搜查完,在府中前院候著,等沈時硯從後院出來,立馬迎上去回話。
並無異常。
沈時硯似乎猜到了這個回答,點點頭,派兩個人把杜鵑帶回府衙,剩餘的官差則暫時留在唐府。
剛出大門,便見黑夜中一抹淡藍撲了過來。
楚安萬分心塞:“你們好不厚道,這事竟然不通知我?”
他晚上本是去王府蹭飯,卻聽管家說王爺和顧娘子趕去了唐府,他腦子略轉,很快就猜到應該是出了什麽事,也忙不迭地往這裏趕。不料到唐府後,被守在外麵的家仆攔住了,稱唐掌櫃說,閑雜人等,不許入內。
楚安來得急,忘了從王判官那順走腰牌,便隻能在府外幹等。雖說流衡也在外麵候著,但那個他鋸了嘴的葫蘆,楚安就算說上八百句,也隻能換來一個極其不耐煩的“吵”字,更不要說讓他幫忙證明身份。
楚安在府外等得抓耳撓腮,一見兩人出來,立馬奔過去,嘴皮子飛速打架,語速快得讓顧九以為他嘴裏含了幾串火燒竹,劈裏啪啦的,絲毫不停歇。
“我聽人說張氏吞金自殺了?怎麽回事?真的假的啊?唐家這是怎麽了,接連自殺兩人?我瞧你們在裏麵待了這般久,是不是查到了什麽疑點?快與我說說,我在外麵等得花兒都謝了。王爺,要不然你也讓我搬到過去吧,王府那麽大,不差再添一張床。對了,你們肯定還沒吃飯,我剛才特地去買了些吃的,就在車廂暗格裏放著,還熱乎呢。”
顧九望了望坐在車轅上麵無表情的流衡,又一言難盡地看楚安一眼。
她搖搖頭,頗為嚴肅地拍了拍楚安的肩膀,一切話語盡在不言中。
傻孩子,這麽久不說話,肯定憋壞了吧。
楚安收了聲,困惑地與顧九對視,試圖從她那憐憫又慈愛的詭異目光中,讀出些什麽。
可惜沒成功。
沈時硯則眉眼含笑地聽著,等坐上馬車,他才將在唐府發生的事講述一遍,末了,顧九又進行補充。
直至馬車緩緩停下,才結束這番描述。
楚安率先跳下馬車,回頭看著依次踩著轎凳下來的兩人,興致勃勃:“密室殺人?”
“反正凶手一定進了張氏的房間,”顧九伸了個懶腰,骨節輕響,“至於怎麽進,又是怎麽出的,就不得而知了。”
沈時硯看她一眼,輕笑:“顧娘子在張氏房中待了約有半炷香時間,就沒有想法?”
進了府衙,有人跑來稟告,已經將杜鵑關進牢獄,隻待審訊。
三人往西獄去。
顧九接上話題:“有,但也想不通。”
楚安滿臉寫著“姑奶奶,你快說吧”。
顧九笑了笑:“我在張氏房中的一個木櫃裏聞到了一絲土腥味,雖然轉瞬即逝,但我很確定不是錯覺。”
屋裏燃著暖炭,點了熏香,那摻雜其中的怪味實在詭異。
沈時硯道:“凶手躲在櫃子裏?”
“我懷疑是,”顧九不緊不慢地講述自己的推測,“凶手應該是白日從後窗翻進房裏,然後便一直躲在櫃中,等張氏熟睡,再出來迷暈她,強塞金子,製造自殺的假象。”
楚安問:“你剛才在馬車上不是說那個叫杜鵑的丫鬟,稱窗欞都是從內側別住了嗎?凶手又怎麽能翻進來?”
“可她原話有個前提,”顧九提醒他,“張氏畏寒,隻有她在時,窗戶才是緊閉狀態。”
“那張氏不在時呢?”她步調平穩,自問自答,“這個時候的季節氣溫低,天氣多變,容易染上傷寒,所以保持通風很重要。況且她房裏還燒了炭火,待張氏離開房間,定是要開窗透氣,丫鬟婆子們不可能忽略這點。不過——”
顧九頓了頓,麵露困惑:“這也是我想不明白一點,張氏回到房後,自然會關緊門窗,那凶手殺完人後是如何離開的?”
楚安苦思:“還是翻窗?”
顧九卻道:“凶手若翻窗離開,又是怎麽做到用木條別住後窗,恢複原樣的?”
“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