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兒板著小臉教弟弟去了,王熙鳳回身,又和平兒說起薛家:“薛姨媽想撮合薛大妹妹和寶兄弟,二太太原本就不願意,覺得兩人不相配。若薛大傻子真壞了事,這樁婚事可真做不成咯。”
王熙鳳一語成讖。
幾日後,皇上下旨,凡囤糧商人,僅有囤糧一事的,罰銀罰糧即可。若還有別罪,皆從重處罰。
薛家共被罰了五萬四千兩銀子。
薛蟠縱奴毆傷人命,假死逃脫一案也被翻了出來。
賈雨村在河南緊急寫了折子申辯,自述他隻是受薛家蒙蔽,誤以為薛蟠真被追魂索命而死,並非故意放縱。薛家豪族,金陵府衙官兵不敢硬闖辨真,他隻得聽信薛家之言。
皇上斥責賈雨村軟弱無能,不辨真相,且留原職,降為七品,命他在河南戴罪立功,餘下回京再議。
經順天府審理,薛蟠流放三千裏,惡奴皆杖一百下。薛家藐視官府律法,本該再加嚴懲,念及祖上之功,隻革去戶部世職,不牽連其他人等。
薛姨媽病重不能起身。
短短兩月,薛寶釵瘦了一半,瘦得下巴尖巧,一雙杏仁眼泠泠的,和薛姨媽說:“是我招婿,還是再求這裏老太太和姨媽給我另擇婚事,從此媽靠蝌兄弟一家,或者多送錢去,看能不能讓哥哥生個兒子抱回來,媽細想想。”
……
秋風初起,商人囤糧一事結束,國庫多了幾百萬銀子。糧價降回去,京中民心也安定下來了。
處處都是稱頌陛下聖明之聲。
江明越和溫澄也終於獲準出門,當日就給寧安碩遞了帖子。
第87章 霸道不講理
寧安碩拿到帖子看過, 便令人拿去回給寧安華。
黛玉還在上課,寧安華讓人叫寧安碩速來:“你再細說說那一日。”
快三個月過去,江家一點動靜都沒有, 寧安華早以為親事結不成了。但京中局勢未定,黛玉還起了不成婚的念頭, 是以有意求娶黛玉的人家雖多, 她也沒急著再安排相看。
江明越和溫澄的帖子上,都隱晦表明不是他們不想來, 是著實出不來, 言辭懇切, 感情——對寧安碩才學的欽佩羨慕之情——真摯,看上去不像借口。
事實上,江公府這些日子緊閉門戶, 嚴防死守,讓她想起了林家在揚州的日子,稍微升起同病相憐之感的同時, 對這兩封帖子也信了大半。
但他二人主動,他們的長輩是什麽態度?
等寧安碩回憶完那日江明越、溫澄兩人的言行, 寧安華斟酌了一會:“你回帖請他們來, 就當他們隻是來和你討教文章的,別的不必談。”
其實這段日子她也派人打聽了幾家, 都不算太滿意。
門第差不多的,男子本人都各有各的毛病,不是生得不好,連“清秀”都勉強, 就是讀書上不太靈透,才情不高。還有年紀才十三四歲, 房中已有美姬愛寵的。
門第差一些,男子本人好的,家裏又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
有婆母強勢的,有妯娌小姑子一堆的,有父兄不靠譜的,有家裏虧空缺錢,就等著黛玉嫁妝的。
綜合看來,江明越和溫澄竟是現有備選中最好的兩個。
黛玉又稍對江明越有意。
不過,江承恩公和溫夫人態度尚還不明。林家也不必把他們當女婿備選,先讓安碩考察一段時間,看黛玉是否真的中意,再等江公府的意思,再看下一步不遲。
即便做不成親家,江明越、溫澄都一表人才,大有前途,安碩和他們交好並無壞處。
寧安碩懂姐姐的意思,這就回帖。
帖子當日寫成,時辰還早,他卻第三日才讓人送去。
江明越和溫澄接了回帖,各自準備時,寧安華正和黛玉分析:“你父親昨日同我說,那日荷花詩,他的確沒覺得江二爺有留力。”
想到林如海不情不願的模樣,寧安華不禁一笑:“江二爺這封帖子也不是陪著溫公子寫的。”
或者說,兩人明顯是各寫各的。
林黛玉兩頰微紅,想了一會,卻問:“溫夫人沒派人來過?”
寧安華笑道:“所以咱們也隻當他們是來和你舅舅討教。”
林黛玉想了一會,笑問:“天涼快了,太太明日帶我們去望山跑馬罷?”
寧安華覺得不錯:“幾個月沒動彈了,我也鬆快鬆快。就咱們幾個去,讓你父親和你舅舅看孩子!”
她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她帶青姑娘、大姑娘、瑛姑娘出京,去城北望山,讓準備車馬飲食,林平親自帶人護衛,廚上再跟去兩人。
檀衣自去安排,寧安華便先到隨雲院,請羅十一一起去,又來至淨雪庵,請妙玉也同去。
妙玉在林家兩年了,日子清淨自在,眼見並無俗子,還能常與眾位姑娘討論詩文,已有終身留此之意。
她也稍覺寧夫人並非凡塵俗人,深為敬重。
今寧夫人請她同去郊外,她自是願意。
但她出家之人,不好輕動,且她並不會騎馬,隻能婉拒寧夫人的好意。
寧安華卻道:“望山上碧山寺,聽得有高僧遺跡,隻是我佛法不通,不能領會。”
妙玉眨了眨眼睛。
又歎說:“青兒也不會騎馬。要帶她出去,卻隻留她一個在車裏看著,也太可憐了。”
妙玉:“既如此,我也去……與青姑娘做個伴。”
寧安華笑道:“多謝。明日卯正三刻出門,有人來接你。一應要帶的東西,一會就有人送來。”
從淨雪庵出來,寧安華又命人去羅家、張家,也沒寫帖子,直接問盧芳年、柳月眉有沒有興趣同去。
張家比羅家離林家遠些。但去張家的人很快就回來,說柳月眉謝過寧安華好意,家事繁忙,就不去了。
去羅家的人晚了兩刻鍾才回,帶回了兩簍蘋果,說盧芳年也不去,蘋果是羅家莊子上才送來的,請林家嚐嚐。
寧安華知道盧芳年是想去的。但妙玉算自家人,盧芳年是羅家的當家太太,不是她的姊妹小輩,她便沒強求,隻命把自家園中的晚藕送去些,讓再問一次,不去就算了。
傍晚前,張家幾個婆子送來兩盒柳月眉親手做的點心。
寧安華嚐了一個棗泥糕,香甜綿軟,是她喜歡的口感。
她讓給張如瑛送去一盒,另一盒明日帶上。
第二天一早,在林如海微含幽怨的眼神裏,寧安華吃過早飯,穿了騎裝,把鬆兒和蓁蓁留給他,帶著姑娘們出城玩去了。
按正常做客時間,在辰正來到林宅的江明越和溫澄,被摘雲引到書房,看見一手拿著書,一手掌心裏放著一朵木芙蓉,在廊下教小女孩認字的林如海,和正把一個四五歲男孩從樹上抱下來的寧安碩,雙雙愣在原地。
他們上回來沒見到這兩個孩子,但看年齡長相,小女孩當是林大人的幼女,男孩便是林大人的獨子了。
這……
林家是男人帶孩子?
還是知道他們今日來,特意給他們看的?
鬆兒還在寧安碩懷裏掙紮。
寧安碩拍了一把他的屁股:“人來了!”他立刻跳下地站直。
若不看他身上臉上的泥印,真是一個規矩嚴謹乖巧無比的年幼公子。
寧安碩一個眼神,掃月把鬆兒帶進去換衣服。
他迎上前,笑道:“今日家姐帶舍妹和家裏女孩兒們出城跑馬去了,這是家姐的幼子幼女,無人照管,姐夫與我暫管一日。幼子無知,若有冒犯,還請多多見諒。”
江明月和溫澄立刻懂了。
林大姑娘確實會騎射,也愛騎射。林家對姑娘們沒有那麽多規矩。
今日林家隻當他們來討教學問。
林大人和寧小翰林照顧孩子這般熟練,必是平日就沒少做。
官員五日一休沐,林家放女子出去玩樂,留男子在家待客……和哄孩子。
江明越和溫澄在林家留了一整日,晚飯前告辭,都說今日獲益匪淺,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寧安碩送他們出門,三人正議定下次休沐再見時,一陣車馬聲近了。
寧安碩舉目一看,跑在最前的正是姐姐的坐騎,黑馬驚雷,並排的是十一先生,再後麵便是大外甥女。
三人稍稍退後,給車馬留出空地。
寧安華翻身下馬,摘下帷帽:“江二爺,溫公子。”
江明越和溫澄忙上前見禮。
寧安華把帷帽馬鞭丟給寧安碩,問了他們幾句。
在她身後,林黛玉在羅十一之後下馬。
羅十一給她摘了帷帽,替她牽馬,眼神示意她也過去。
林黛玉略作猶豫,上前兩步,笑道:“太太,我們先進去了。”
寧安華給她理了理因跑馬略散下來的鬢發:“去罷,也不必去我那了,好好歇歇。”
林黛玉對江明越和溫澄頷首一笑致意,轉身離去。
她大紅的騎裝裙擺挽出一朵芙蓉,開在兩人眼中。
……
江公府。
一陣秋風送來涼意。
江純嵐看了一眼夕陽,把手放在做了一半的臥兔兒下麵暖了暖,拿出來在江純薇眼前一晃:“姐姐?”
江純薇“啊”了一聲回神,手中書翻在了地上,正把“年少拋人容易去”一句蓋住。
丫鬟們忙把書撿起,拍掉上麵的浮土。
江純嵐笑問:“時辰差不多了,咱們去給祖母請安罷?”
江純薇慌亂點頭:“好。”
江純嵐幫江純薇正了正簪釵。丫鬟們收拾了兩人的書本針線,一同到溫夫人正院來。
宋氏、雲氏和江純齊、江純宜並何姨娘、楊姨娘也來了。祖孫三代女人說笑了一回,江明越和溫澄回來請安。
雲氏避到屏風後麵。
王熙鳳一語成讖。
幾日後,皇上下旨,凡囤糧商人,僅有囤糧一事的,罰銀罰糧即可。若還有別罪,皆從重處罰。
薛家共被罰了五萬四千兩銀子。
薛蟠縱奴毆傷人命,假死逃脫一案也被翻了出來。
賈雨村在河南緊急寫了折子申辯,自述他隻是受薛家蒙蔽,誤以為薛蟠真被追魂索命而死,並非故意放縱。薛家豪族,金陵府衙官兵不敢硬闖辨真,他隻得聽信薛家之言。
皇上斥責賈雨村軟弱無能,不辨真相,且留原職,降為七品,命他在河南戴罪立功,餘下回京再議。
經順天府審理,薛蟠流放三千裏,惡奴皆杖一百下。薛家藐視官府律法,本該再加嚴懲,念及祖上之功,隻革去戶部世職,不牽連其他人等。
薛姨媽病重不能起身。
短短兩月,薛寶釵瘦了一半,瘦得下巴尖巧,一雙杏仁眼泠泠的,和薛姨媽說:“是我招婿,還是再求這裏老太太和姨媽給我另擇婚事,從此媽靠蝌兄弟一家,或者多送錢去,看能不能讓哥哥生個兒子抱回來,媽細想想。”
……
秋風初起,商人囤糧一事結束,國庫多了幾百萬銀子。糧價降回去,京中民心也安定下來了。
處處都是稱頌陛下聖明之聲。
江明越和溫澄也終於獲準出門,當日就給寧安碩遞了帖子。
第87章 霸道不講理
寧安碩拿到帖子看過, 便令人拿去回給寧安華。
黛玉還在上課,寧安華讓人叫寧安碩速來:“你再細說說那一日。”
快三個月過去,江家一點動靜都沒有, 寧安華早以為親事結不成了。但京中局勢未定,黛玉還起了不成婚的念頭, 是以有意求娶黛玉的人家雖多, 她也沒急著再安排相看。
江明越和溫澄的帖子上,都隱晦表明不是他們不想來, 是著實出不來, 言辭懇切, 感情——對寧安碩才學的欽佩羨慕之情——真摯,看上去不像借口。
事實上,江公府這些日子緊閉門戶, 嚴防死守,讓她想起了林家在揚州的日子,稍微升起同病相憐之感的同時, 對這兩封帖子也信了大半。
但他二人主動,他們的長輩是什麽態度?
等寧安碩回憶完那日江明越、溫澄兩人的言行, 寧安華斟酌了一會:“你回帖請他們來, 就當他們隻是來和你討教文章的,別的不必談。”
其實這段日子她也派人打聽了幾家, 都不算太滿意。
門第差不多的,男子本人都各有各的毛病,不是生得不好,連“清秀”都勉強, 就是讀書上不太靈透,才情不高。還有年紀才十三四歲, 房中已有美姬愛寵的。
門第差一些,男子本人好的,家裏又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
有婆母強勢的,有妯娌小姑子一堆的,有父兄不靠譜的,有家裏虧空缺錢,就等著黛玉嫁妝的。
綜合看來,江明越和溫澄竟是現有備選中最好的兩個。
黛玉又稍對江明越有意。
不過,江承恩公和溫夫人態度尚還不明。林家也不必把他們當女婿備選,先讓安碩考察一段時間,看黛玉是否真的中意,再等江公府的意思,再看下一步不遲。
即便做不成親家,江明越、溫澄都一表人才,大有前途,安碩和他們交好並無壞處。
寧安碩懂姐姐的意思,這就回帖。
帖子當日寫成,時辰還早,他卻第三日才讓人送去。
江明越和溫澄接了回帖,各自準備時,寧安華正和黛玉分析:“你父親昨日同我說,那日荷花詩,他的確沒覺得江二爺有留力。”
想到林如海不情不願的模樣,寧安華不禁一笑:“江二爺這封帖子也不是陪著溫公子寫的。”
或者說,兩人明顯是各寫各的。
林黛玉兩頰微紅,想了一會,卻問:“溫夫人沒派人來過?”
寧安華笑道:“所以咱們也隻當他們是來和你舅舅討教。”
林黛玉想了一會,笑問:“天涼快了,太太明日帶我們去望山跑馬罷?”
寧安華覺得不錯:“幾個月沒動彈了,我也鬆快鬆快。就咱們幾個去,讓你父親和你舅舅看孩子!”
她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她帶青姑娘、大姑娘、瑛姑娘出京,去城北望山,讓準備車馬飲食,林平親自帶人護衛,廚上再跟去兩人。
檀衣自去安排,寧安華便先到隨雲院,請羅十一一起去,又來至淨雪庵,請妙玉也同去。
妙玉在林家兩年了,日子清淨自在,眼見並無俗子,還能常與眾位姑娘討論詩文,已有終身留此之意。
她也稍覺寧夫人並非凡塵俗人,深為敬重。
今寧夫人請她同去郊外,她自是願意。
但她出家之人,不好輕動,且她並不會騎馬,隻能婉拒寧夫人的好意。
寧安華卻道:“望山上碧山寺,聽得有高僧遺跡,隻是我佛法不通,不能領會。”
妙玉眨了眨眼睛。
又歎說:“青兒也不會騎馬。要帶她出去,卻隻留她一個在車裏看著,也太可憐了。”
妙玉:“既如此,我也去……與青姑娘做個伴。”
寧安華笑道:“多謝。明日卯正三刻出門,有人來接你。一應要帶的東西,一會就有人送來。”
從淨雪庵出來,寧安華又命人去羅家、張家,也沒寫帖子,直接問盧芳年、柳月眉有沒有興趣同去。
張家比羅家離林家遠些。但去張家的人很快就回來,說柳月眉謝過寧安華好意,家事繁忙,就不去了。
去羅家的人晚了兩刻鍾才回,帶回了兩簍蘋果,說盧芳年也不去,蘋果是羅家莊子上才送來的,請林家嚐嚐。
寧安華知道盧芳年是想去的。但妙玉算自家人,盧芳年是羅家的當家太太,不是她的姊妹小輩,她便沒強求,隻命把自家園中的晚藕送去些,讓再問一次,不去就算了。
傍晚前,張家幾個婆子送來兩盒柳月眉親手做的點心。
寧安華嚐了一個棗泥糕,香甜綿軟,是她喜歡的口感。
她讓給張如瑛送去一盒,另一盒明日帶上。
第二天一早,在林如海微含幽怨的眼神裏,寧安華吃過早飯,穿了騎裝,把鬆兒和蓁蓁留給他,帶著姑娘們出城玩去了。
按正常做客時間,在辰正來到林宅的江明越和溫澄,被摘雲引到書房,看見一手拿著書,一手掌心裏放著一朵木芙蓉,在廊下教小女孩認字的林如海,和正把一個四五歲男孩從樹上抱下來的寧安碩,雙雙愣在原地。
他們上回來沒見到這兩個孩子,但看年齡長相,小女孩當是林大人的幼女,男孩便是林大人的獨子了。
這……
林家是男人帶孩子?
還是知道他們今日來,特意給他們看的?
鬆兒還在寧安碩懷裏掙紮。
寧安碩拍了一把他的屁股:“人來了!”他立刻跳下地站直。
若不看他身上臉上的泥印,真是一個規矩嚴謹乖巧無比的年幼公子。
寧安碩一個眼神,掃月把鬆兒帶進去換衣服。
他迎上前,笑道:“今日家姐帶舍妹和家裏女孩兒們出城跑馬去了,這是家姐的幼子幼女,無人照管,姐夫與我暫管一日。幼子無知,若有冒犯,還請多多見諒。”
江明月和溫澄立刻懂了。
林大姑娘確實會騎射,也愛騎射。林家對姑娘們沒有那麽多規矩。
今日林家隻當他們來討教學問。
林大人和寧小翰林照顧孩子這般熟練,必是平日就沒少做。
官員五日一休沐,林家放女子出去玩樂,留男子在家待客……和哄孩子。
江明越和溫澄在林家留了一整日,晚飯前告辭,都說今日獲益匪淺,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寧安碩送他們出門,三人正議定下次休沐再見時,一陣車馬聲近了。
寧安碩舉目一看,跑在最前的正是姐姐的坐騎,黑馬驚雷,並排的是十一先生,再後麵便是大外甥女。
三人稍稍退後,給車馬留出空地。
寧安華翻身下馬,摘下帷帽:“江二爺,溫公子。”
江明越和溫澄忙上前見禮。
寧安華把帷帽馬鞭丟給寧安碩,問了他們幾句。
在她身後,林黛玉在羅十一之後下馬。
羅十一給她摘了帷帽,替她牽馬,眼神示意她也過去。
林黛玉略作猶豫,上前兩步,笑道:“太太,我們先進去了。”
寧安華給她理了理因跑馬略散下來的鬢發:“去罷,也不必去我那了,好好歇歇。”
林黛玉對江明越和溫澄頷首一笑致意,轉身離去。
她大紅的騎裝裙擺挽出一朵芙蓉,開在兩人眼中。
……
江公府。
一陣秋風送來涼意。
江純嵐看了一眼夕陽,把手放在做了一半的臥兔兒下麵暖了暖,拿出來在江純薇眼前一晃:“姐姐?”
江純薇“啊”了一聲回神,手中書翻在了地上,正把“年少拋人容易去”一句蓋住。
丫鬟們忙把書撿起,拍掉上麵的浮土。
江純嵐笑問:“時辰差不多了,咱們去給祖母請安罷?”
江純薇慌亂點頭:“好。”
江純嵐幫江純薇正了正簪釵。丫鬟們收拾了兩人的書本針線,一同到溫夫人正院來。
宋氏、雲氏和江純齊、江純宜並何姨娘、楊姨娘也來了。祖孫三代女人說笑了一回,江明越和溫澄回來請安。
雲氏避到屏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