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 作者:挽星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銜月看著甄麗急匆匆的往蔬菜基地的辦公樓走去。她和田薇不像梁銜月一家這樣自由,想走就能走。她有中級農業技術員的職位,即使基地遷到塔城,也是一樣要種菜種糧的,甄麗這個正式職工的職位也攥得穩穩的,還是要聽基地的安排,不能由著自己的想法來。
甄麗回來的時候一臉愁容:“人家說名單都擬好了不能再變動。”不過甄麗也沒有白跑一趟,打聽到了車隊出發的時間,是下個月一號。
梁銜月雖然也遺憾不能和大姨一起出發,但這也不全然是一件壞事。
她勸慰甄麗道:“下次如果再有支援塔城的消息,大姨你可千萬別忘了報名。咱們基地這麽多人口想全都搬到塔城,怎麽也要分四五批走,這才是第一批車隊,錯過了你也別難過,這條路不知道有沒有人走過,衛星也不一定能看到全部的情況,第一批人是要探索路況的,少不了要走些彎路,後來的車隊一定更順利些。”
甄麗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下次我們絕對不會再錯過了。”
————
從大姨那裏回來,梁銜月又把這個海平麵上升即將淹沒安城的消息換了一個角度告訴季明岑一家和黃一峰夫妻兩個。隻說是從甄麗那裏得到了確信的消息,這次支援塔城的確是有著遷徙人口的目的,隻是為了不引起恐慌,打著支援的幌子而已,而且下個月一號就要出發了。
既然決定要離開,現在就要收拾起行李。這次出的可是趟遠門,方方麵麵都要準備妥當。
楊書蘭整理著他們母子兩個的衣物,也不知道塔城那邊是個什麽天氣。她翻出一件衝鋒衣,高興道:“這件衣服好,內襯可以拆下來,冷熱都能穿。”
季明岑看了一眼:“這是在商場裏找到的衣服,我記得也給你帶了一件。”
楊書蘭聽了這話,找出自己的衝鋒衣,還是嶄新沒穿過的。她擺到一邊,準備一會兒和其他行李裝到一起去。她看到季明岑在磨刀,輕聲問道:“兔子是不是隻能殺了?”
季明岑頭也不抬:“嗯,做成肉幹路上吃。下個月才出發,應該還來得及把兔皮硝了,做個褥子給你,晚上過夜的時候也能暖和點。”
楊書蘭眼神裏有一點惋惜,可也沒多說什麽:“那我做點兒路上能吃的東西帶著,家裏有辣椒嗎?兔肉也別都做成肉幹,我試著做點肉醬看看。”
“有,幹辣椒就放在第二個格子裏。”季明岑指了指廚房的一個櫃子,他想到梁銜月不太能吃辣,於是補上一句,“媽,也別做的太辣了。”
自己的兒子楊書蘭當然清楚,季明岑吃變態辣的水煮魚都麵不改色,這話是為誰說的不言而喻,楊樹蘭這才有了點笑模樣:“知道了。”
————
與此同時,黃一峰也穿梭在家裏的各個房間,不是拔出根蘿卜就是掐一掐玉米穗。
“蘿卜太嫩了,來不及長大了。玉米還能長長,出發前兩天再吃。”
“這些青菜倒是無所謂,嫩點味道更好。土豆幸好還沒來得及種下一茬。”
易君在樓梯拐角撞見他,擔憂地舉著手裏的一大包東西說:“行李太多了,丟了我又不舍得。”
黃一峰也很心痛,這些可都是他們辛辛苦苦找到的物資,怎麽舍得就這樣丟在這裏:“能不能塞得緊點,被子什麽捆起來,看能不能節省出空間來。實在不行,不怕風吹日曬的東西就想辦法綁在車頂。”
他抬腳正要和易君一起去看看行李還能怎麽打包,院門外傳來梁康時的聲音:“峰子,你出來一下!”
黃一峰走出去,見到梁康時指了指停在一邊的一輛以前沒見過的車子,“我們又挑了一輛能開的車過來,你們要是有拿不下的行李可以裝上。”
他們原本有兩輛車,季明岑也找了一輛車來開,現在又多了一輛,確實能裝下不少行李,可是,誰來開車?
他們是趕路不是郊遊,而且也不認識去塔城的路,必須要緊跟著基地的車隊才行。一天怕是除了吃飯睡覺都在開車,雖然這裏隻有楊書蘭不適合開車,也要留出輪換的人來,總不能有幾個人會開車就開幾輛車。
“月月說她來開。”梁康時解釋道,“上千裏的路,哪輛車要是壞在半路上,咱們的身家不都丟下了,昨天看了一下咱們攢的汽油應該夠用,月月就說多開一輛車去,以防萬一。”
是這個理沒錯,為了能跟上車隊,車子路上出了毛病就隻能棄車,車上的東西能拿就拿,不能拿的隻能丟掉了。“就是辛苦月月了。”
“你裝不下的東西就往這輛車上放。”梁康時再三叮囑。
他今天和梁銜月一起出門找車,天災發生這麽久,父女倆現在不隻會撬汽車的油箱蓋,還學了點開鎖的皮毛。勉強弄開了幾輛車,除了開回來的這一輛,其他沒什麽毛病的車都被梁銜月收進空間裏。除了汽車,摩托車也找到了幾輛,現在海島小院旁邊就跟個小停車場似的。
料想到路上吃飯不會方便,梁銜月也提前準備了些食物。之前囤的掛麵早就吃光了,她想著能不能自己做一些。
麵粉加上少少的鹽調味,打進幾個雞蛋揉成麵團,然後放進梁銜月在某一個麵館後廚找到的麵條機裏。按下啟動機器的按鈕,一根根粗細勻稱的麵條就被吐了出來。
這樣的麵條已經很適合下鍋了,可是還不能儲存很久,所以還要拿到外麵曬幹,曬好以後收到盒子或者袋子裏都可以。吃的時候用開水一煮,味道也不遜於現擀的麵條,最重要的是十分方便。
看到梁銜月家成功做出了幹麵條,黃一峰和季明岑也把麵條機借過去用。最近幾天天氣都不太好,陰雨綿綿的,不過好消息是從今年開春起,雨水似乎就不是酸雨了,雨後也沒了讓人皺眉的異味。
隻可惜土壤經曆了一次次酸雨,酸堿值徹底失調,到現在也沒長出除了爪子藤以外的其他植物。梁銜月有時自嘲地想著,反正這裏馬上也會是一片汪洋,能不能長出植物還有什麽意義呢?
黃一峰把家裏全部的麵粉都做成了麵條,並且成功勸服季明岑也這樣做。
“麵粉放著也會潮,不如都做成麵條,路上吃著也方便。”
不隻是普通麵條,黃一峰還和易君一起搗鼓著做了些玉米麵條,外麵沒有陽光,就把麵條拿到生火的壁爐前烘幹,最後做好的麵條裝了滿滿兩箱。
見他們做了玉米麵條,梁銜月也受了啟發想試著用麵條機做出些米線來。
米線比麵條的工序要多一些,得先把大米打成粉才行,最後做出的米線口感爽滑,還沒曬幹就被吃了一大半。
正好那兩隻母雞也不能帶著去塔城,幹脆殺了一隻,三家人在一起吃了頓雞湯米線。米線剛盛到碗裏,窗外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音,原來是豆大的雨珠落了下來。
“又下雨了,這雨來的可真急。”
“有誰在外麵晾衣服了嗎?”
“最近這半個月都沒在外麵曬過衣服了,要麽搭個架子晾在三樓屋裏,要麽送到壁爐前烤,不知道什麽時候就下雨了。”
大家一邊閑話家常,一邊端起了飯碗,窗外的雨已經連成了一片銀色的雨幕,潮濕的水汽從外麵擴散到屋子裏,然後被走過來的梁銜月砰的一聲關在了窗外。
到這個月月末,別墅裏不管是種植的作物還是養的牲畜都全部被清理幹淨。幾個人的行李裏多了幾包菜幹、一小箱兔肉幹、幾罐兔肉醬和一大罐雞肉鬆。
至此,出發前全部的準備都已經做好。
作者有話說:
寫到幾個人到基地正文就結束了,剩下的內容有靈感就在番外寫。
第81章 出發
出發的那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一掃前兩個星期的陰雨,天空藍得仿佛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梁銜月幾人早早地來到糧食基地外等候,他們不確定車隊究竟會走哪條路,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在基地門外等著,車隊一出現就立即跟上。
到了不久,又有其他車子陸陸續續的開過來,後備箱滿的都蓋不上,看起來似乎有著和梁銜月一家一樣的目的。越來越多的車輛湧過來,在基地門外排成了一長串。
梁康時和旁邊的一個坐在副駕駛上的男人同時搖下了車窗,兩人先是警惕的對視了一眼,先是男人看到梁康時的後車窗探出來一個狗頭,而後男人懷裏看起來才四五歲的小女孩指著小黑驚奇地叫起來:“狗狗!”
孩子和狗狗。幾乎成了一種表明善意的通行證,有這兩種元素的家庭,可信度往往會高一些。
不尷不尬的幾句試探過後,梁康時和這個叫做施敬的男人攀談起來,得知他竟然就是基地裏麵的人。
“那怎麽不直接坐基地的車?”梁康時疑惑道。簡盧也要去塔城基地,他把汽油換給梁康時一家時,梁康時還問過他會不會開車,是不是也需要汽油,簡盧卻說可以坐基地的車走。
“自己開車晚上睡覺能舒服點。”施敬解釋道,“這不孩子還小嗎,和那麽多人擠在一個車上,怕她難受。”
施敬知道的比消息比梁銜月一家多得多,他說這次一同跟隨基地出發的人裏,正式員工是包三餐的,像是簡盧這種報名過需要坐基地的車輛一同出發的普通人,隻管一頓午飯,最後是他們這種自己開車的人,基地就什麽也不管。
“我們沒報過名,到了那邊,塔城基地也會讓我們進去的吧?”梁康時從手邊拿過一個小紙包,笑嗬嗬的遞給施敬,施敬接過來一看,紙裏包著三根香煙。
他態度更熱絡了些:“自己開車的人都不用報名,我去問過了,塔城基地都會接收的,那邊缺人缺得厲害。”
搖上車窗,梁康時對坐在旁邊的甄敏說道:“我猜咱們旁邊這些車子裏的人,大部分都和施敬一樣,原本就住在基地裏,不然也得不到去塔城的消息。我記得簡盧說過,如果這次坐基地的車,能帶的行李體積是有限額的,簡盧一窮二白,已經沒帶什麽東西,還覺得這個額度緊巴巴的。施敬一家八成在基地裏過得不錯,行李太多,才要自己開車過去。”
“車子開過去也是一項資產,”甄敏深感讚同,“如果汽油足夠,當然是自己開車更舒服。”
就算是保守估計,一輛車從安城到塔城一路上至少也要100l汽油,這對於梁銜月來說倒是不難,在沒搬到別墅區居住時她就一直收集汽油,來了以後因為發電機耗油量很大,汽油一直都排在需要搜索的物資第一位,比食物的排名還高。
收集來的汽油他們用的十分節省,再加上前些日子到甄麗那裏又帶回來兩大桶汽油,這才讓他們三家人有勇氣開四輛車出發。
“要是一路上都是施敬家這樣家底富足的人同行,那還能放心點,不怕有人看我們眼熱。”梁銜月家的行李也不少,就算已經收進空間裏許多,隨便一收拾也能輕而易舉的塞滿整輛車。
梁康時和甄敏正說著話,眼看著基地的大門打開,長長的車隊魚貫而出,趁著這會兒工夫,有穿著製服的保衛隊員走到梁銜月這邊,指揮這些自駕車輛跟在基地車隊的最後麵。
梁銜月來得早,現在回頭一看,後麵排著的車子足足有七八十輛,都是準備跟著車隊一起去塔城的。
負責引導他們這些人的保衛隊員叫宋弘申,他會和梁銜月這些人同行,傳達車隊什麽時候休息、出發和其他的消息。
宋弘申估摸三十出頭,個子很高,身量卻有些單薄。他手裏拿著擴音喇叭,在車子之間穿梭,清晰的聲音傳出來:
【這次前去塔城路途遙遠,大家一定要聽從指揮,跟隨車隊的指令有秩序行動。】
他把這句話重複了兩三遍,浩浩蕩蕩的車隊也終於全部從基地裏駛出,梁銜月連忙駕駛車子跟上。
他們四輛車兩兩一排,也不知這邊規劃好的道路是不是被基地修整過,一路開過去都很順利,雖然前進速度算不上快,但也能保持著勻速行駛。
出發的時候已經快到十點,一直到了下午一點半車隊才第一次休息,宋弘申向大家解釋道:“這邊的路車隊比較熟悉,也趁著精力充沛的時候多趕路,大家也不想在路上多耽誤時間吧,午飯就將就一下,我們休息二十分鍾就繼續出發。”
二十分鍾肯定是不夠生火做飯的。幸好宋弘申從前麵的車隊裏提了一大桶熱水過來。雖然自駕的人不提供三餐,基地還是為他們準備了些熱水。
他們這些人聽到休息時間如此之短,心裏也沒什麽不滿。都想早早到達塔城,也都準備了些方便的食物吃。
梁銜月去接熱水的時候就看見很多人帶著個很大的老式茶缸,撕開一袋粉末就倒了進去,用熱水一攪,空氣裏多了一股淡淡的苦味。
這應該就是基地裏出售的叫做藤粉的便攜食物。
一個成年人最多兩袋也就填飽肚子了,味道雖然差,好在是粉末衝成漿糊狀,捏著鼻子幾大口也就喝下去了。基地裏好些人比起要一口一口嚼下來的藤麵餅,甚至還更喜歡喝這種藤粉。
不過這種藤粉雖然能夠飽腹,但是本身營養含量不高,長期吃下去人就會變得十分消瘦,不過現在不是在乎這點缺點的時候,方便管飽、適合這種長途跋涉才是最重要的。
梁銜月自然是沒有藤粉的,他們中午吃的是烤紅薯。季明岑昨晚埋在木柴餘燼中一晚上的紅薯,早上刨出來的時候正好熟透,十幾個烤紅薯就裝在一起,袋口緊緊係住,到現在拿出來還是溫熱的。
午飯吃的晚,一人吃了兩個大紅薯才算飽。剛吃完沒多久就傳來了繼續出發的消息。
這次一直到天色徹底暗了下來,連路邊的景色都看不太清楚,宋弘申才傳達了休息的消息。
路況不好,夜晚趕路實在太危險。否則為了節約時間和糧食,車隊本該日夜兼程的。
白天還是晴朗無雲的好天氣,傍晚突然刮起了風,車隊在一個避風的山穀停了下來,準備明天天亮再出發。
熱水已經從前麵的車隊送了過來,梁銜月還沒想好晚上吃什麽。是趁著大家都在撿拾柴火生火做飯沒人注意她,抽空回到海島空間裏用烹飪爐做些好東西,還是用放在車上的卡式爐隨便做點簡單的晚餐?
耳邊兩聲指節敲擊車窗的聲音把梁銜月拉回到了現實,她搖下車窗,季明岑對著她晃了晃手裏的瓶子:“晚上吃肉醬拌麵?”
“用我的爐子煮麵?”梁銜月下車準備取自己的卡式爐。
季明岑搖搖頭:“我記得你說氣罐不多了,今天先別用了,等不方便生火的時候再用卡式爐。我帶了木炭,生火很快的。”
梁銜月有個便攜的卡式爐,缺點就是小了點,他們自己一家想吃麵都要下上兩鍋,這麽多人就更麻煩了,出門搜索物資的時候,梁銜月一直帶著卡式爐做飯,後來氣罐越用越少,就節省起來。
季明岑用家裏的壁爐烤出木炭,就是他想到代替卡式爐做飯的一種方法。
鐵盆裏放上木炭,上麵支起固定鐵鍋的架子,山穀裏也有些風,炭火燃得很旺。水燒開以後就下自製的幹麵條,因為打算做拌麵,水裏什麽調味料也沒放。
一陣風吹來,一股煮方便麵的香味飄了過來。
許多同樣蹲著生火的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好奇地張望著是誰煮的方便麵,有的人甚至順著香味飄來的方向走了幾步。
其他人要麽衝了藤粉吃,要麽熱了從基地裏帶出來的藤麵餅、玉米麵餅,乍聞到這股香味,都熱烈地討論起來:“這是誰家還有方便麵吃?”
“方便麵,好久沒吃過了……”
有的人眼中滿是懷念,這股香味似乎喚醒了他們的記憶,讓人想起從前的生活,有的人卻眼珠咕嚕嚕地轉,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梁銜月看著鍋裏上下翻滾的麵條,知道季明岑為什麽要吃拌麵了。
甄麗回來的時候一臉愁容:“人家說名單都擬好了不能再變動。”不過甄麗也沒有白跑一趟,打聽到了車隊出發的時間,是下個月一號。
梁銜月雖然也遺憾不能和大姨一起出發,但這也不全然是一件壞事。
她勸慰甄麗道:“下次如果再有支援塔城的消息,大姨你可千萬別忘了報名。咱們基地這麽多人口想全都搬到塔城,怎麽也要分四五批走,這才是第一批車隊,錯過了你也別難過,這條路不知道有沒有人走過,衛星也不一定能看到全部的情況,第一批人是要探索路況的,少不了要走些彎路,後來的車隊一定更順利些。”
甄麗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下次我們絕對不會再錯過了。”
————
從大姨那裏回來,梁銜月又把這個海平麵上升即將淹沒安城的消息換了一個角度告訴季明岑一家和黃一峰夫妻兩個。隻說是從甄麗那裏得到了確信的消息,這次支援塔城的確是有著遷徙人口的目的,隻是為了不引起恐慌,打著支援的幌子而已,而且下個月一號就要出發了。
既然決定要離開,現在就要收拾起行李。這次出的可是趟遠門,方方麵麵都要準備妥當。
楊書蘭整理著他們母子兩個的衣物,也不知道塔城那邊是個什麽天氣。她翻出一件衝鋒衣,高興道:“這件衣服好,內襯可以拆下來,冷熱都能穿。”
季明岑看了一眼:“這是在商場裏找到的衣服,我記得也給你帶了一件。”
楊書蘭聽了這話,找出自己的衝鋒衣,還是嶄新沒穿過的。她擺到一邊,準備一會兒和其他行李裝到一起去。她看到季明岑在磨刀,輕聲問道:“兔子是不是隻能殺了?”
季明岑頭也不抬:“嗯,做成肉幹路上吃。下個月才出發,應該還來得及把兔皮硝了,做個褥子給你,晚上過夜的時候也能暖和點。”
楊書蘭眼神裏有一點惋惜,可也沒多說什麽:“那我做點兒路上能吃的東西帶著,家裏有辣椒嗎?兔肉也別都做成肉幹,我試著做點肉醬看看。”
“有,幹辣椒就放在第二個格子裏。”季明岑指了指廚房的一個櫃子,他想到梁銜月不太能吃辣,於是補上一句,“媽,也別做的太辣了。”
自己的兒子楊書蘭當然清楚,季明岑吃變態辣的水煮魚都麵不改色,這話是為誰說的不言而喻,楊樹蘭這才有了點笑模樣:“知道了。”
————
與此同時,黃一峰也穿梭在家裏的各個房間,不是拔出根蘿卜就是掐一掐玉米穗。
“蘿卜太嫩了,來不及長大了。玉米還能長長,出發前兩天再吃。”
“這些青菜倒是無所謂,嫩點味道更好。土豆幸好還沒來得及種下一茬。”
易君在樓梯拐角撞見他,擔憂地舉著手裏的一大包東西說:“行李太多了,丟了我又不舍得。”
黃一峰也很心痛,這些可都是他們辛辛苦苦找到的物資,怎麽舍得就這樣丟在這裏:“能不能塞得緊點,被子什麽捆起來,看能不能節省出空間來。實在不行,不怕風吹日曬的東西就想辦法綁在車頂。”
他抬腳正要和易君一起去看看行李還能怎麽打包,院門外傳來梁康時的聲音:“峰子,你出來一下!”
黃一峰走出去,見到梁康時指了指停在一邊的一輛以前沒見過的車子,“我們又挑了一輛能開的車過來,你們要是有拿不下的行李可以裝上。”
他們原本有兩輛車,季明岑也找了一輛車來開,現在又多了一輛,確實能裝下不少行李,可是,誰來開車?
他們是趕路不是郊遊,而且也不認識去塔城的路,必須要緊跟著基地的車隊才行。一天怕是除了吃飯睡覺都在開車,雖然這裏隻有楊書蘭不適合開車,也要留出輪換的人來,總不能有幾個人會開車就開幾輛車。
“月月說她來開。”梁康時解釋道,“上千裏的路,哪輛車要是壞在半路上,咱們的身家不都丟下了,昨天看了一下咱們攢的汽油應該夠用,月月就說多開一輛車去,以防萬一。”
是這個理沒錯,為了能跟上車隊,車子路上出了毛病就隻能棄車,車上的東西能拿就拿,不能拿的隻能丟掉了。“就是辛苦月月了。”
“你裝不下的東西就往這輛車上放。”梁康時再三叮囑。
他今天和梁銜月一起出門找車,天災發生這麽久,父女倆現在不隻會撬汽車的油箱蓋,還學了點開鎖的皮毛。勉強弄開了幾輛車,除了開回來的這一輛,其他沒什麽毛病的車都被梁銜月收進空間裏。除了汽車,摩托車也找到了幾輛,現在海島小院旁邊就跟個小停車場似的。
料想到路上吃飯不會方便,梁銜月也提前準備了些食物。之前囤的掛麵早就吃光了,她想著能不能自己做一些。
麵粉加上少少的鹽調味,打進幾個雞蛋揉成麵團,然後放進梁銜月在某一個麵館後廚找到的麵條機裏。按下啟動機器的按鈕,一根根粗細勻稱的麵條就被吐了出來。
這樣的麵條已經很適合下鍋了,可是還不能儲存很久,所以還要拿到外麵曬幹,曬好以後收到盒子或者袋子裏都可以。吃的時候用開水一煮,味道也不遜於現擀的麵條,最重要的是十分方便。
看到梁銜月家成功做出了幹麵條,黃一峰和季明岑也把麵條機借過去用。最近幾天天氣都不太好,陰雨綿綿的,不過好消息是從今年開春起,雨水似乎就不是酸雨了,雨後也沒了讓人皺眉的異味。
隻可惜土壤經曆了一次次酸雨,酸堿值徹底失調,到現在也沒長出除了爪子藤以外的其他植物。梁銜月有時自嘲地想著,反正這裏馬上也會是一片汪洋,能不能長出植物還有什麽意義呢?
黃一峰把家裏全部的麵粉都做成了麵條,並且成功勸服季明岑也這樣做。
“麵粉放著也會潮,不如都做成麵條,路上吃著也方便。”
不隻是普通麵條,黃一峰還和易君一起搗鼓著做了些玉米麵條,外麵沒有陽光,就把麵條拿到生火的壁爐前烘幹,最後做好的麵條裝了滿滿兩箱。
見他們做了玉米麵條,梁銜月也受了啟發想試著用麵條機做出些米線來。
米線比麵條的工序要多一些,得先把大米打成粉才行,最後做出的米線口感爽滑,還沒曬幹就被吃了一大半。
正好那兩隻母雞也不能帶著去塔城,幹脆殺了一隻,三家人在一起吃了頓雞湯米線。米線剛盛到碗裏,窗外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音,原來是豆大的雨珠落了下來。
“又下雨了,這雨來的可真急。”
“有誰在外麵晾衣服了嗎?”
“最近這半個月都沒在外麵曬過衣服了,要麽搭個架子晾在三樓屋裏,要麽送到壁爐前烤,不知道什麽時候就下雨了。”
大家一邊閑話家常,一邊端起了飯碗,窗外的雨已經連成了一片銀色的雨幕,潮濕的水汽從外麵擴散到屋子裏,然後被走過來的梁銜月砰的一聲關在了窗外。
到這個月月末,別墅裏不管是種植的作物還是養的牲畜都全部被清理幹淨。幾個人的行李裏多了幾包菜幹、一小箱兔肉幹、幾罐兔肉醬和一大罐雞肉鬆。
至此,出發前全部的準備都已經做好。
作者有話說:
寫到幾個人到基地正文就結束了,剩下的內容有靈感就在番外寫。
第81章 出發
出發的那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一掃前兩個星期的陰雨,天空藍得仿佛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梁銜月幾人早早地來到糧食基地外等候,他們不確定車隊究竟會走哪條路,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在基地門外等著,車隊一出現就立即跟上。
到了不久,又有其他車子陸陸續續的開過來,後備箱滿的都蓋不上,看起來似乎有著和梁銜月一家一樣的目的。越來越多的車輛湧過來,在基地門外排成了一長串。
梁康時和旁邊的一個坐在副駕駛上的男人同時搖下了車窗,兩人先是警惕的對視了一眼,先是男人看到梁康時的後車窗探出來一個狗頭,而後男人懷裏看起來才四五歲的小女孩指著小黑驚奇地叫起來:“狗狗!”
孩子和狗狗。幾乎成了一種表明善意的通行證,有這兩種元素的家庭,可信度往往會高一些。
不尷不尬的幾句試探過後,梁康時和這個叫做施敬的男人攀談起來,得知他竟然就是基地裏麵的人。
“那怎麽不直接坐基地的車?”梁康時疑惑道。簡盧也要去塔城基地,他把汽油換給梁康時一家時,梁康時還問過他會不會開車,是不是也需要汽油,簡盧卻說可以坐基地的車走。
“自己開車晚上睡覺能舒服點。”施敬解釋道,“這不孩子還小嗎,和那麽多人擠在一個車上,怕她難受。”
施敬知道的比消息比梁銜月一家多得多,他說這次一同跟隨基地出發的人裏,正式員工是包三餐的,像是簡盧這種報名過需要坐基地的車輛一同出發的普通人,隻管一頓午飯,最後是他們這種自己開車的人,基地就什麽也不管。
“我們沒報過名,到了那邊,塔城基地也會讓我們進去的吧?”梁康時從手邊拿過一個小紙包,笑嗬嗬的遞給施敬,施敬接過來一看,紙裏包著三根香煙。
他態度更熱絡了些:“自己開車的人都不用報名,我去問過了,塔城基地都會接收的,那邊缺人缺得厲害。”
搖上車窗,梁康時對坐在旁邊的甄敏說道:“我猜咱們旁邊這些車子裏的人,大部分都和施敬一樣,原本就住在基地裏,不然也得不到去塔城的消息。我記得簡盧說過,如果這次坐基地的車,能帶的行李體積是有限額的,簡盧一窮二白,已經沒帶什麽東西,還覺得這個額度緊巴巴的。施敬一家八成在基地裏過得不錯,行李太多,才要自己開車過去。”
“車子開過去也是一項資產,”甄敏深感讚同,“如果汽油足夠,當然是自己開車更舒服。”
就算是保守估計,一輛車從安城到塔城一路上至少也要100l汽油,這對於梁銜月來說倒是不難,在沒搬到別墅區居住時她就一直收集汽油,來了以後因為發電機耗油量很大,汽油一直都排在需要搜索的物資第一位,比食物的排名還高。
收集來的汽油他們用的十分節省,再加上前些日子到甄麗那裏又帶回來兩大桶汽油,這才讓他們三家人有勇氣開四輛車出發。
“要是一路上都是施敬家這樣家底富足的人同行,那還能放心點,不怕有人看我們眼熱。”梁銜月家的行李也不少,就算已經收進空間裏許多,隨便一收拾也能輕而易舉的塞滿整輛車。
梁康時和甄敏正說著話,眼看著基地的大門打開,長長的車隊魚貫而出,趁著這會兒工夫,有穿著製服的保衛隊員走到梁銜月這邊,指揮這些自駕車輛跟在基地車隊的最後麵。
梁銜月來得早,現在回頭一看,後麵排著的車子足足有七八十輛,都是準備跟著車隊一起去塔城的。
負責引導他們這些人的保衛隊員叫宋弘申,他會和梁銜月這些人同行,傳達車隊什麽時候休息、出發和其他的消息。
宋弘申估摸三十出頭,個子很高,身量卻有些單薄。他手裏拿著擴音喇叭,在車子之間穿梭,清晰的聲音傳出來:
【這次前去塔城路途遙遠,大家一定要聽從指揮,跟隨車隊的指令有秩序行動。】
他把這句話重複了兩三遍,浩浩蕩蕩的車隊也終於全部從基地裏駛出,梁銜月連忙駕駛車子跟上。
他們四輛車兩兩一排,也不知這邊規劃好的道路是不是被基地修整過,一路開過去都很順利,雖然前進速度算不上快,但也能保持著勻速行駛。
出發的時候已經快到十點,一直到了下午一點半車隊才第一次休息,宋弘申向大家解釋道:“這邊的路車隊比較熟悉,也趁著精力充沛的時候多趕路,大家也不想在路上多耽誤時間吧,午飯就將就一下,我們休息二十分鍾就繼續出發。”
二十分鍾肯定是不夠生火做飯的。幸好宋弘申從前麵的車隊裏提了一大桶熱水過來。雖然自駕的人不提供三餐,基地還是為他們準備了些熱水。
他們這些人聽到休息時間如此之短,心裏也沒什麽不滿。都想早早到達塔城,也都準備了些方便的食物吃。
梁銜月去接熱水的時候就看見很多人帶著個很大的老式茶缸,撕開一袋粉末就倒了進去,用熱水一攪,空氣裏多了一股淡淡的苦味。
這應該就是基地裏出售的叫做藤粉的便攜食物。
一個成年人最多兩袋也就填飽肚子了,味道雖然差,好在是粉末衝成漿糊狀,捏著鼻子幾大口也就喝下去了。基地裏好些人比起要一口一口嚼下來的藤麵餅,甚至還更喜歡喝這種藤粉。
不過這種藤粉雖然能夠飽腹,但是本身營養含量不高,長期吃下去人就會變得十分消瘦,不過現在不是在乎這點缺點的時候,方便管飽、適合這種長途跋涉才是最重要的。
梁銜月自然是沒有藤粉的,他們中午吃的是烤紅薯。季明岑昨晚埋在木柴餘燼中一晚上的紅薯,早上刨出來的時候正好熟透,十幾個烤紅薯就裝在一起,袋口緊緊係住,到現在拿出來還是溫熱的。
午飯吃的晚,一人吃了兩個大紅薯才算飽。剛吃完沒多久就傳來了繼續出發的消息。
這次一直到天色徹底暗了下來,連路邊的景色都看不太清楚,宋弘申才傳達了休息的消息。
路況不好,夜晚趕路實在太危險。否則為了節約時間和糧食,車隊本該日夜兼程的。
白天還是晴朗無雲的好天氣,傍晚突然刮起了風,車隊在一個避風的山穀停了下來,準備明天天亮再出發。
熱水已經從前麵的車隊送了過來,梁銜月還沒想好晚上吃什麽。是趁著大家都在撿拾柴火生火做飯沒人注意她,抽空回到海島空間裏用烹飪爐做些好東西,還是用放在車上的卡式爐隨便做點簡單的晚餐?
耳邊兩聲指節敲擊車窗的聲音把梁銜月拉回到了現實,她搖下車窗,季明岑對著她晃了晃手裏的瓶子:“晚上吃肉醬拌麵?”
“用我的爐子煮麵?”梁銜月下車準備取自己的卡式爐。
季明岑搖搖頭:“我記得你說氣罐不多了,今天先別用了,等不方便生火的時候再用卡式爐。我帶了木炭,生火很快的。”
梁銜月有個便攜的卡式爐,缺點就是小了點,他們自己一家想吃麵都要下上兩鍋,這麽多人就更麻煩了,出門搜索物資的時候,梁銜月一直帶著卡式爐做飯,後來氣罐越用越少,就節省起來。
季明岑用家裏的壁爐烤出木炭,就是他想到代替卡式爐做飯的一種方法。
鐵盆裏放上木炭,上麵支起固定鐵鍋的架子,山穀裏也有些風,炭火燃得很旺。水燒開以後就下自製的幹麵條,因為打算做拌麵,水裏什麽調味料也沒放。
一陣風吹來,一股煮方便麵的香味飄了過來。
許多同樣蹲著生火的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好奇地張望著是誰煮的方便麵,有的人甚至順著香味飄來的方向走了幾步。
其他人要麽衝了藤粉吃,要麽熱了從基地裏帶出來的藤麵餅、玉米麵餅,乍聞到這股香味,都熱烈地討論起來:“這是誰家還有方便麵吃?”
“方便麵,好久沒吃過了……”
有的人眼中滿是懷念,這股香味似乎喚醒了他們的記憶,讓人想起從前的生活,有的人卻眼珠咕嚕嚕地轉,不知道在想著什麽。
梁銜月看著鍋裏上下翻滾的麵條,知道季明岑為什麽要吃拌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