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雯走出聖康殿, 她回頭看了一眼。不敢多看,唐九還站在殿門口呢, 她知皇上是個多疑擅思之人, 今日能問出來,就是在提醒她,所有她的一些小心思也要收一收了。
阮雯對九宇公主的情感很複雜, 她一開就是被當成監視者派過去的,哪裏知道這一呆就呆了這麽多年。阮雯沒有嫁人,更不可能有孩子, 但她在與公主的相處中, 還是付出了一些真心的。
她與王承柔天然的母愛不一樣,王承柔不用日日見公主, 公主也是她的心頭寶, 阮雯則是一邊天天與公主相見,日日在跟前侍候,一邊抑製著相處出來的感情。
當皇上沒下損害公主利益的命令時, 她在各各方麵可以完全地為公主著想, 但若是皇上的命令與她的心意相背,她會選擇忠誠。
雖然這幾年來,皇上對華昭宮並沒有多少關注, 但阮雯一直告誡自己, 不可投入太多感情,若是哪一日皇上忽然給她下了命令, 到時她該如何自處。
這個念頭一直都在, 終於在前一陣成為了現實, 皇上重新啟用她, 而任務目標正是公主。阮雯當時心頭一暗, 但她做了這麽多年的心理準備,馬上就接受了任務,沒有一絲猶豫。
阮雯回華昭宮的腳速有些慢,這一路上她隻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她果然被組織教育的很好,永遠主上第一位,永遠忠誠,永遠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一顆心終是冷硬的,任誰用多少年好像都撼動不了,柔軟不下來。
阮雯剛一回到華昭宮,就見一個人從公主屋中走了出來,二人對上眼神,一刹那的功夫就分開了。來人往旁邊一閃,行禮道:“阮姑姑。”
“嗯。”阮雯正要走過去,忽然停下來道:“你叫子采對吧。”
對方低下頭:“是的姑姑,奴婢名子采。”
阮雯點了點頭:“要記得殿下的恩情,以後好好當差。”
子采誠惶誠恐:“是,奴婢不會忘了殿下的恩情,此生無以為報,唯忠心侍主。”
阮雯:“這就對了,若此事傳到上方,我也可以為你說明。”
子采抬頭看了阮雯一眼,然後斂了眉眼道:“是。”
晚些時候,子采侍候公主用膳,張安眠支走其他奴婢,獨留下她一人。她問:“白天,你與尚宮在說什麽?”
子采一邊遞上巾帕,一邊道:“阮姑姑讓我好好侍候公主,以報答公主的救命之恩。”
張安眠:“隻說了這個?”
子采:“是,隻說了這個。”
張安眠拿巾帕擦了嘴角,又擦了手,然後遞回給子采:“我救你是覺得你那事兒情有可原,你不要被阮尚宮嚇到,她雖一貫嚴肅卻賞罰分明,不過若是以後真的惹到了她,你來找我,我給你做主,你是我救的,自然以後就是我的人。”
子采自是一一答應。
張安眠看著外麵又道:“你明日隨我去趟元尊殿,你要小心應對,不可讓我母後挑出一點毛病來,知道嗎?”
子采:“奴婢是懂得規矩的,不敢在皇後娘娘麵前造次。”
張安眠搖頭,喃喃道:“哪裏會有人挑你的規矩,誰知道她心裏想的是什麽,評判的標準又是什麽。”
張安眠音兒太小,子采沒聽清,但她也不能問,隻立在一旁沉默著。
第二日一早,公主早早起來,端坐在鏡子前支開了一直以來為她梳裝的雨桐,衝子采招了招手:“梳頭會吧?”
子采:“會的。”
張安眠:“那你來。”
子采接過雨桐手裏的梳子,撫起公主的長發。九宇公主已經褪去孩童的麵貌,這兩年抽條一樣的成長起來。她不像她的母親,卻也很漂亮,是與她母親不一樣的美麗。
待打扮好的公主端立屋中,高貴清冷,沒有人可以再把她當小孩子來對待。十二歲的年齡本也不是小孩子了,邊關外族今年掌了實權的蠻夷公主不過才十一歲,比她還小上一歲。
張安眠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雙肩端得更板正了,她道:“走吧,隨我去與母後請安。”
“公主殿下來了。”清香進殿稟報,王承柔聞言手一扶額,一旁的清香趕緊問,“又疼了嗎?”
王承柔馬上擺手:“沒有,叫她進來。”
以前眠眠來元尊殿雖也會有人來稟報,但幾乎是稟報的話音剛落,她人也就進來,撲到王承柔懷裏了。
兩年前的那件事以後,這樣的情景再也不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眠眠一天天地長大,她走路不跑了,慢慢穩重到端起架勢來比王承柔這個皇後還有威儀。
至於到元尊殿請安……那可真是讓人挑不出一絲禮來。
這兩年,看著張安眠的變化,王承柔知道這裏有她的責任,是她泄露出被自己女兒嚇到了的一點子意思,就被敏感早慧的張安眠捕捉到了。
從此,這孩子在自己麵前就開始越來越乖,說乖並不準確,事實是張安眠與她母親相處的細節,任哪位長輩看了都要道一句真是個懂事、懂規矩的孩子。但王承柔沒有這樣的感受,她隻感受到母女之間的隔閡。
父母子女之間,同世上任何的感情都一樣,如人飲水。而飲著這杯水的王承柔,不知頻繁頭疼是不是被這杯冷水累月激的。
張安眠直到真切地聽到她母後允她進入的話後,才抬腿邁步,在她走到內室前,有足夠的時間讓王承柔舒展開因頭疼而皺起的眉,提起嘴角笑迎她的女兒。
這一刻王承柔也是無力的,因為她不真誠,她自己都在假裝,她甚至不敢在眠眠麵前表現出不舒服,怕她多想。這樣裝模作樣隔紗隔霧的,實在讓人難受又無奈。
“兒臣給母後請安。”張安眠聲音不大不小,吐字清楚,伴隨著問安語她行了個規矩的大禮。
王承柔是笑著的 ,語氣是與旁人說話時不會出現的明媚輕快:“快起來,有好幾日不見了,過來讓娘親看看,有沒有長高。”
不知是不是不天天見的緣故,王承柔每次看到張安眠都覺得她又長高了。作為十二歲的少女,張安眠算是同齡裏高的了,加上她現在出門都會注意妝儀,看上去完全是個大姑娘了。
王承柔有時看著她都會恍惚,會一時想不起她小時候的樣子,歲月已經模糊了很多東西,最在意的親親女兒曾經的美好,她都要忘記了。
“娘親看不太出來,”說著王承柔看向張安眠帶來的婢女,這一看倒讓她一楞,是個生麵孔,她自上了心。沒辦法,哪怕她與張安眠的關係再別扭,作為母親本能的操心還是少不了。
她直接轉向這個婢女:“你說說,最近有沒有比測,公主是不是又長了?”
被點到的子采,上前半步恭敬道:“娘娘恕罪,奴婢剛被調到殿下身邊侍候,並不知殿下身高的情況。”
張安眠略扭了下頭,目光掃向身後,她什麽都沒說,就聽她母後道:“有什麽可恕罪的,若像你所言,才被調到公主身邊何罪之有。你叫什麽?”
子采同樣恭敬地回了,王承柔接著又問了年齡,曾在哪裏當差,還想繼續再問下去時,看了一眼張安眠後,她把嘴閉上了。自己是不是關心則亂,問得有點多了,眠眠不會認為她想幹涉她宮裏用人之事。
在有了這個想法後,王承柔不問了,反正這婢子看上去幹淨通透,言談清爽,沒有什麽不妥之處。都是宮裏嚴挑細選的,以前也算是在阮雯手裏幹過活,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王承柔把注意力又放回到張安眠身上,問了她起居,問了她功課,連書畫琴棋都一一過問了一遍,這倒不是在假裝,是她真的關心。
張安眠回答的很得體,在王承柔看來,她的女兒真的很優秀,漂亮多才,大氣沉穩。可遺憾還是有的,她有時希望她能更活潑一點,像她十二歲時,還是瘋玩瘋跑,在父母麵前任性撒嬌的時候。
那段時光是王承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所以她也想讓自己的女兒擁有,在她生下眠眠後,王承柔就想過要讓女兒過上那樣的日子,可惜她沒做到,她食言了。
這麽想著,王承柔心裏柔軟下來,她站起來,來到眠眠身前,張開手臂,用小時候哄她的語氣道:“來讓娘親抱抱。”
張安眠沒有躲,她很乖順,但她不熱情,在自己母親的懷抱裏她像一個木偶。王承柔其實也是個內心細膩的人,她怎麽可能感覺不到,她柔軟的心像泡在醋裏,浮浮沉沉地被醃製著,還得不到落處。
王承柔放開張安眠,知道她不自在,所有每次孩子來她都不留飯,這一次也是如此,張安眠到點兒就離開了元尊殿。
她一走王承柔的頭就更疼了,再也不用忍,一下子臥倒在了榻上。清香清心這一套活都幹得熟了,關窗點上安神香,弄條溫巾帕先敷上一會兒,然後再用圓滑的巴掌大的玉石沿脈絡碾過,最後才是清香親自上手,推拿王承柔的整個額頭。
這樣一套活下來,折騰一個時辰,王承柔才能有所緩解。
清香心裏暗歎,心病,純粹是心病,有時她甚至希望公主不要再來元尊殿了,可她知道那樣隻能好得了一時,待娘娘發現公主不上門了,恐會犯得更厲害。
張安眠走出元尊殿後,她停下腳步,對身後的子采道:“你瞧,她們都等不得我走遠了,就又開始了。”
子采不明所以,詢問道:“殿下在說什麽?”
張安眠收回視線:“沒什麽,這地方你是第一次來吧。”
子采應:“是。”
張安眠:“把路記好了,以後所有需要到元尊殿跑腿的事都由你來辦。”
跑腿的活,尤其是往來元尊殿與華昭宮的,那肯定是少不了賞賜的,此處子采應該謝恩了:“是,奴婢一定不會丟公主的臉,不給公主惹事,好好辦差的。”
這話正是張安眠想要聽的,她還算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剛才回母後話時,表現得不錯,我母後這人……總之,你與她相處,能說實話的一定要說實話,但也不能太實在,一股腦地什麽都往外倒。”
覺得自己這樣說下去會越來越說不清,越來越複雜,她總結道:“還是昨日囑咐你的那些話,謹言慎行多思少言,總是沒有錯的。”
張安眠似完成了任務一樣,比起來時,回去的路走得悠閑了許多。她邊走邊想,邊想邊捋著頭緒,她救子采當然是有目的的,從去年開始,她就有意識地在宮中培養自己人,可選來選去,都上不了台麵不堪重用。
直到她發現了子采,她覺得這是個合適的人選,是個可用之人,正好她的處境是可以提撥的。她觀察了她好久,直到發現她犯了事,於是在最合適的時機出手救下了她。
張安眠相信,隻要她對子采表現出善意,給她一輩子都得不到的好處,當然也要恩威並施,這樣的話她也能像母後那樣,得到像清香清心那樣的忠誠心腹。
第127章
張安眠知道, 皇上上個月很反常地到了母後那裏,但無論她怎麽打探,都探不來那日到底出了什麽事。
現在的張安眠早就不再天真幼稚, 兩年的時間裏, 她把所有與李肅相處的點滴細細回顧,每每都會驚出一身冷汗。
她的親生父親是南禹的皇帝,是大承的叛臣逆賊,加之李肅對她母後的深情, 換作是她,隻會恨不得親手宰了同母後有染之人, 反推自己這個李肅眼中的孽種, 能把她留到現在,恐都是在忌憚她的母親。
她以前真是太傻了, 可這又能怪誰, 怪她自己嗎?她那時才多大, 她怎麽能理解得了那麽複雜的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她隻知道李肅有意地充當了父親的角色, 那樣高大威儀,慈愛偏心的長輩,她怎麽可能不掏心掏肺,把她當成親父的替代。
張安眠搖了下頭, 不再去想那些不堪住事, 她要朝前看,她要韜光養晦, 她要趁李肅不注意她的時候, 時刻注意他, 掌握最新的消息, 她要好好想一想, 怎麽在這宮中能一直笑著活下去。
她知道她的母親不會讓她死,但事有萬一,現在的張安眠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她誰都不信,她隻信自己。所以,有的事情還得她自己來,這樣踏實,她不想再重蹈陷在海市蜃樓的覆轍中,再也不想。
她要痛且清醒的活著,哪怕提心吊膽誠惶誠恐。
這一次得來皇上深夜赴元尊殿的消息,她可是廢了很大的勁,但至少她不再是躲在華昭宮裏什麽都不知道的傀儡公主。這還不夠,她會繼續努力,培養自己的親信,至少把華昭宮變成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又聾又瞎的廢物場。
信心與心計在少女心中慢慢滋長,一天天壯大。
一年的時光悄悄地就這麽過去了,這一年裏,要說也沒發生什麽大事,但沒有這些明處暗處發生過的小事也成就不了日後的大事。
放到前朝就是李肅與官員相處的模式、朝堂的氛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年過去了,有些人甚至有些習慣了這樣的帝王,但還有些人卻一直在忍耐。
至於後宮,王承柔一如既往地每月出一次宮,她以為與李肅撕開臉不歡而散後,李肅可能不會再讓她出宮,畢竟他是個自己不痛快,也不想別人痛快的人。可這次他沒有,他沒有管她,王承柔本著能撈一次是一次的原則,每次出宮前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例如去哪裏要做什麽。
再如華昭宮,表麵上看與平常無異,但內裏從主子到奴婢,個個都有不同的心思,平靜生活下掩蓋的是洶湧暗潮。
這日,嚴濤受召,在進入聖康殿時,與對麵出殿的女子打了一個照麵,他留意多看了兩眼,不為別的,是這女子一看就是個腳底有功夫的。
嚴濤在聖上打天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在駐守邊關,但他也知道,聖上在蟄伏時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力量,手下除卻正規軍外,還養著另外一個神秘組織。
可見剛才出去的那個女子應該就是那種組織裏的,雖那女子穿著宮女的服飾,可又有哪個宮女會武功,既然他看得出來,聖上自然也能。一個身懷武功的普通宮女,聖上怎麽可能讓她隨便在後宮遊走。
想到這就想到清香的那套絞手,她倒是沒有武功功底,不過是純技巧的小花樣,否則當年也不會讓她在頭一次耍時得逞跑掉。
嚴濤不自覺地暗歎一口氣,他看了看恢弘的殿門,想著一會見到聖上,是否舊事重提一下。就這樣嚴濤頗有些心事地邁進了聖康殿。
“你來了,過來坐。”李肅道
嚴濤趕忙行了個禮,然後依言坐到了聖上的對麵。兩人之間擺了個桌幾,上麵有棋盤,有一酒壺兩個杯子。今日是皇上召他來的,看這樣子,聖上是想長聊。
嚴濤想到今日早朝時的情形,他好像知道聖上要與他聊什麽。
嚴濤坐下後,李肅拿起酒壺給他倒了一杯,嚴濤倒也受得,公開場合他一定是最尊君重禮的,但私下裏,聖上擺出這種作派,就是想要以以前老友時的狀態來相處。
當然,昔日的小公爺如今是九五之尊,嚴濤不能完全按照那時的模式來,他恭敬地扶住酒杯,拿起酒杯與皇上的相碰時,注意著自己杯子的高度,一定是不能高過聖上的。
一杯飲盡,李肅沒有說話,嚴濤見狀先開口道“聖上可是為早朝的事在煩惱?”
李肅看看他,未置可否,隻是隨意地往旁邊的靠枕上一倚,道“哦?那晳白說來聽聽,你認為朕的煩惱是什麽?”
嚴濤想了想說“眼下確實是該做決斷的時候了,南邊最近兩年裏,頻頻動作。三年前聖上識破他們想要劫走公主的陰謀,殺了一些探子後,倒是清淨了不少日子。隻是這二年來,恐怕現在蟄伏在大江之北的南部逆賊比那時還要多。”
阮雯對九宇公主的情感很複雜, 她一開就是被當成監視者派過去的,哪裏知道這一呆就呆了這麽多年。阮雯沒有嫁人,更不可能有孩子, 但她在與公主的相處中, 還是付出了一些真心的。
她與王承柔天然的母愛不一樣,王承柔不用日日見公主, 公主也是她的心頭寶, 阮雯則是一邊天天與公主相見,日日在跟前侍候,一邊抑製著相處出來的感情。
當皇上沒下損害公主利益的命令時, 她在各各方麵可以完全地為公主著想, 但若是皇上的命令與她的心意相背,她會選擇忠誠。
雖然這幾年來,皇上對華昭宮並沒有多少關注, 但阮雯一直告誡自己, 不可投入太多感情,若是哪一日皇上忽然給她下了命令, 到時她該如何自處。
這個念頭一直都在, 終於在前一陣成為了現實, 皇上重新啟用她, 而任務目標正是公主。阮雯當時心頭一暗, 但她做了這麽多年的心理準備,馬上就接受了任務,沒有一絲猶豫。
阮雯回華昭宮的腳速有些慢,這一路上她隻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她果然被組織教育的很好,永遠主上第一位,永遠忠誠,永遠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一顆心終是冷硬的,任誰用多少年好像都撼動不了,柔軟不下來。
阮雯剛一回到華昭宮,就見一個人從公主屋中走了出來,二人對上眼神,一刹那的功夫就分開了。來人往旁邊一閃,行禮道:“阮姑姑。”
“嗯。”阮雯正要走過去,忽然停下來道:“你叫子采對吧。”
對方低下頭:“是的姑姑,奴婢名子采。”
阮雯點了點頭:“要記得殿下的恩情,以後好好當差。”
子采誠惶誠恐:“是,奴婢不會忘了殿下的恩情,此生無以為報,唯忠心侍主。”
阮雯:“這就對了,若此事傳到上方,我也可以為你說明。”
子采抬頭看了阮雯一眼,然後斂了眉眼道:“是。”
晚些時候,子采侍候公主用膳,張安眠支走其他奴婢,獨留下她一人。她問:“白天,你與尚宮在說什麽?”
子采一邊遞上巾帕,一邊道:“阮姑姑讓我好好侍候公主,以報答公主的救命之恩。”
張安眠:“隻說了這個?”
子采:“是,隻說了這個。”
張安眠拿巾帕擦了嘴角,又擦了手,然後遞回給子采:“我救你是覺得你那事兒情有可原,你不要被阮尚宮嚇到,她雖一貫嚴肅卻賞罰分明,不過若是以後真的惹到了她,你來找我,我給你做主,你是我救的,自然以後就是我的人。”
子采自是一一答應。
張安眠看著外麵又道:“你明日隨我去趟元尊殿,你要小心應對,不可讓我母後挑出一點毛病來,知道嗎?”
子采:“奴婢是懂得規矩的,不敢在皇後娘娘麵前造次。”
張安眠搖頭,喃喃道:“哪裏會有人挑你的規矩,誰知道她心裏想的是什麽,評判的標準又是什麽。”
張安眠音兒太小,子采沒聽清,但她也不能問,隻立在一旁沉默著。
第二日一早,公主早早起來,端坐在鏡子前支開了一直以來為她梳裝的雨桐,衝子采招了招手:“梳頭會吧?”
子采:“會的。”
張安眠:“那你來。”
子采接過雨桐手裏的梳子,撫起公主的長發。九宇公主已經褪去孩童的麵貌,這兩年抽條一樣的成長起來。她不像她的母親,卻也很漂亮,是與她母親不一樣的美麗。
待打扮好的公主端立屋中,高貴清冷,沒有人可以再把她當小孩子來對待。十二歲的年齡本也不是小孩子了,邊關外族今年掌了實權的蠻夷公主不過才十一歲,比她還小上一歲。
張安眠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雙肩端得更板正了,她道:“走吧,隨我去與母後請安。”
“公主殿下來了。”清香進殿稟報,王承柔聞言手一扶額,一旁的清香趕緊問,“又疼了嗎?”
王承柔馬上擺手:“沒有,叫她進來。”
以前眠眠來元尊殿雖也會有人來稟報,但幾乎是稟報的話音剛落,她人也就進來,撲到王承柔懷裏了。
兩年前的那件事以後,這樣的情景再也不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眠眠一天天地長大,她走路不跑了,慢慢穩重到端起架勢來比王承柔這個皇後還有威儀。
至於到元尊殿請安……那可真是讓人挑不出一絲禮來。
這兩年,看著張安眠的變化,王承柔知道這裏有她的責任,是她泄露出被自己女兒嚇到了的一點子意思,就被敏感早慧的張安眠捕捉到了。
從此,這孩子在自己麵前就開始越來越乖,說乖並不準確,事實是張安眠與她母親相處的細節,任哪位長輩看了都要道一句真是個懂事、懂規矩的孩子。但王承柔沒有這樣的感受,她隻感受到母女之間的隔閡。
父母子女之間,同世上任何的感情都一樣,如人飲水。而飲著這杯水的王承柔,不知頻繁頭疼是不是被這杯冷水累月激的。
張安眠直到真切地聽到她母後允她進入的話後,才抬腿邁步,在她走到內室前,有足夠的時間讓王承柔舒展開因頭疼而皺起的眉,提起嘴角笑迎她的女兒。
這一刻王承柔也是無力的,因為她不真誠,她自己都在假裝,她甚至不敢在眠眠麵前表現出不舒服,怕她多想。這樣裝模作樣隔紗隔霧的,實在讓人難受又無奈。
“兒臣給母後請安。”張安眠聲音不大不小,吐字清楚,伴隨著問安語她行了個規矩的大禮。
王承柔是笑著的 ,語氣是與旁人說話時不會出現的明媚輕快:“快起來,有好幾日不見了,過來讓娘親看看,有沒有長高。”
不知是不是不天天見的緣故,王承柔每次看到張安眠都覺得她又長高了。作為十二歲的少女,張安眠算是同齡裏高的了,加上她現在出門都會注意妝儀,看上去完全是個大姑娘了。
王承柔有時看著她都會恍惚,會一時想不起她小時候的樣子,歲月已經模糊了很多東西,最在意的親親女兒曾經的美好,她都要忘記了。
“娘親看不太出來,”說著王承柔看向張安眠帶來的婢女,這一看倒讓她一楞,是個生麵孔,她自上了心。沒辦法,哪怕她與張安眠的關係再別扭,作為母親本能的操心還是少不了。
她直接轉向這個婢女:“你說說,最近有沒有比測,公主是不是又長了?”
被點到的子采,上前半步恭敬道:“娘娘恕罪,奴婢剛被調到殿下身邊侍候,並不知殿下身高的情況。”
張安眠略扭了下頭,目光掃向身後,她什麽都沒說,就聽她母後道:“有什麽可恕罪的,若像你所言,才被調到公主身邊何罪之有。你叫什麽?”
子采同樣恭敬地回了,王承柔接著又問了年齡,曾在哪裏當差,還想繼續再問下去時,看了一眼張安眠後,她把嘴閉上了。自己是不是關心則亂,問得有點多了,眠眠不會認為她想幹涉她宮裏用人之事。
在有了這個想法後,王承柔不問了,反正這婢子看上去幹淨通透,言談清爽,沒有什麽不妥之處。都是宮裏嚴挑細選的,以前也算是在阮雯手裏幹過活,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王承柔把注意力又放回到張安眠身上,問了她起居,問了她功課,連書畫琴棋都一一過問了一遍,這倒不是在假裝,是她真的關心。
張安眠回答的很得體,在王承柔看來,她的女兒真的很優秀,漂亮多才,大氣沉穩。可遺憾還是有的,她有時希望她能更活潑一點,像她十二歲時,還是瘋玩瘋跑,在父母麵前任性撒嬌的時候。
那段時光是王承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所以她也想讓自己的女兒擁有,在她生下眠眠後,王承柔就想過要讓女兒過上那樣的日子,可惜她沒做到,她食言了。
這麽想著,王承柔心裏柔軟下來,她站起來,來到眠眠身前,張開手臂,用小時候哄她的語氣道:“來讓娘親抱抱。”
張安眠沒有躲,她很乖順,但她不熱情,在自己母親的懷抱裏她像一個木偶。王承柔其實也是個內心細膩的人,她怎麽可能感覺不到,她柔軟的心像泡在醋裏,浮浮沉沉地被醃製著,還得不到落處。
王承柔放開張安眠,知道她不自在,所有每次孩子來她都不留飯,這一次也是如此,張安眠到點兒就離開了元尊殿。
她一走王承柔的頭就更疼了,再也不用忍,一下子臥倒在了榻上。清香清心這一套活都幹得熟了,關窗點上安神香,弄條溫巾帕先敷上一會兒,然後再用圓滑的巴掌大的玉石沿脈絡碾過,最後才是清香親自上手,推拿王承柔的整個額頭。
這樣一套活下來,折騰一個時辰,王承柔才能有所緩解。
清香心裏暗歎,心病,純粹是心病,有時她甚至希望公主不要再來元尊殿了,可她知道那樣隻能好得了一時,待娘娘發現公主不上門了,恐會犯得更厲害。
張安眠走出元尊殿後,她停下腳步,對身後的子采道:“你瞧,她們都等不得我走遠了,就又開始了。”
子采不明所以,詢問道:“殿下在說什麽?”
張安眠收回視線:“沒什麽,這地方你是第一次來吧。”
子采應:“是。”
張安眠:“把路記好了,以後所有需要到元尊殿跑腿的事都由你來辦。”
跑腿的活,尤其是往來元尊殿與華昭宮的,那肯定是少不了賞賜的,此處子采應該謝恩了:“是,奴婢一定不會丟公主的臉,不給公主惹事,好好辦差的。”
這話正是張安眠想要聽的,她還算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剛才回母後話時,表現得不錯,我母後這人……總之,你與她相處,能說實話的一定要說實話,但也不能太實在,一股腦地什麽都往外倒。”
覺得自己這樣說下去會越來越說不清,越來越複雜,她總結道:“還是昨日囑咐你的那些話,謹言慎行多思少言,總是沒有錯的。”
張安眠似完成了任務一樣,比起來時,回去的路走得悠閑了許多。她邊走邊想,邊想邊捋著頭緒,她救子采當然是有目的的,從去年開始,她就有意識地在宮中培養自己人,可選來選去,都上不了台麵不堪重用。
直到她發現了子采,她覺得這是個合適的人選,是個可用之人,正好她的處境是可以提撥的。她觀察了她好久,直到發現她犯了事,於是在最合適的時機出手救下了她。
張安眠相信,隻要她對子采表現出善意,給她一輩子都得不到的好處,當然也要恩威並施,這樣的話她也能像母後那樣,得到像清香清心那樣的忠誠心腹。
第127章
張安眠知道, 皇上上個月很反常地到了母後那裏,但無論她怎麽打探,都探不來那日到底出了什麽事。
現在的張安眠早就不再天真幼稚, 兩年的時間裏, 她把所有與李肅相處的點滴細細回顧,每每都會驚出一身冷汗。
她的親生父親是南禹的皇帝,是大承的叛臣逆賊,加之李肅對她母後的深情, 換作是她,隻會恨不得親手宰了同母後有染之人, 反推自己這個李肅眼中的孽種, 能把她留到現在,恐都是在忌憚她的母親。
她以前真是太傻了, 可這又能怪誰, 怪她自己嗎?她那時才多大, 她怎麽能理解得了那麽複雜的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她隻知道李肅有意地充當了父親的角色, 那樣高大威儀,慈愛偏心的長輩,她怎麽可能不掏心掏肺,把她當成親父的替代。
張安眠搖了下頭, 不再去想那些不堪住事, 她要朝前看,她要韜光養晦, 她要趁李肅不注意她的時候, 時刻注意他, 掌握最新的消息, 她要好好想一想, 怎麽在這宮中能一直笑著活下去。
她知道她的母親不會讓她死,但事有萬一,現在的張安眠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她誰都不信,她隻信自己。所以,有的事情還得她自己來,這樣踏實,她不想再重蹈陷在海市蜃樓的覆轍中,再也不想。
她要痛且清醒的活著,哪怕提心吊膽誠惶誠恐。
這一次得來皇上深夜赴元尊殿的消息,她可是廢了很大的勁,但至少她不再是躲在華昭宮裏什麽都不知道的傀儡公主。這還不夠,她會繼續努力,培養自己的親信,至少把華昭宮變成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又聾又瞎的廢物場。
信心與心計在少女心中慢慢滋長,一天天壯大。
一年的時光悄悄地就這麽過去了,這一年裏,要說也沒發生什麽大事,但沒有這些明處暗處發生過的小事也成就不了日後的大事。
放到前朝就是李肅與官員相處的模式、朝堂的氛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年過去了,有些人甚至有些習慣了這樣的帝王,但還有些人卻一直在忍耐。
至於後宮,王承柔一如既往地每月出一次宮,她以為與李肅撕開臉不歡而散後,李肅可能不會再讓她出宮,畢竟他是個自己不痛快,也不想別人痛快的人。可這次他沒有,他沒有管她,王承柔本著能撈一次是一次的原則,每次出宮前都會做好充足的準備,例如去哪裏要做什麽。
再如華昭宮,表麵上看與平常無異,但內裏從主子到奴婢,個個都有不同的心思,平靜生活下掩蓋的是洶湧暗潮。
這日,嚴濤受召,在進入聖康殿時,與對麵出殿的女子打了一個照麵,他留意多看了兩眼,不為別的,是這女子一看就是個腳底有功夫的。
嚴濤在聖上打天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在駐守邊關,但他也知道,聖上在蟄伏時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力量,手下除卻正規軍外,還養著另外一個神秘組織。
可見剛才出去的那個女子應該就是那種組織裏的,雖那女子穿著宮女的服飾,可又有哪個宮女會武功,既然他看得出來,聖上自然也能。一個身懷武功的普通宮女,聖上怎麽可能讓她隨便在後宮遊走。
想到這就想到清香的那套絞手,她倒是沒有武功功底,不過是純技巧的小花樣,否則當年也不會讓她在頭一次耍時得逞跑掉。
嚴濤不自覺地暗歎一口氣,他看了看恢弘的殿門,想著一會見到聖上,是否舊事重提一下。就這樣嚴濤頗有些心事地邁進了聖康殿。
“你來了,過來坐。”李肅道
嚴濤趕忙行了個禮,然後依言坐到了聖上的對麵。兩人之間擺了個桌幾,上麵有棋盤,有一酒壺兩個杯子。今日是皇上召他來的,看這樣子,聖上是想長聊。
嚴濤想到今日早朝時的情形,他好像知道聖上要與他聊什麽。
嚴濤坐下後,李肅拿起酒壺給他倒了一杯,嚴濤倒也受得,公開場合他一定是最尊君重禮的,但私下裏,聖上擺出這種作派,就是想要以以前老友時的狀態來相處。
當然,昔日的小公爺如今是九五之尊,嚴濤不能完全按照那時的模式來,他恭敬地扶住酒杯,拿起酒杯與皇上的相碰時,注意著自己杯子的高度,一定是不能高過聖上的。
一杯飲盡,李肅沒有說話,嚴濤見狀先開口道“聖上可是為早朝的事在煩惱?”
李肅看看他,未置可否,隻是隨意地往旁邊的靠枕上一倚,道“哦?那晳白說來聽聽,你認為朕的煩惱是什麽?”
嚴濤想了想說“眼下確實是該做決斷的時候了,南邊最近兩年裏,頻頻動作。三年前聖上識破他們想要劫走公主的陰謀,殺了一些探子後,倒是清淨了不少日子。隻是這二年來,恐怕現在蟄伏在大江之北的南部逆賊比那時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