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在古代老幹部麵前作死後 作者:沙舟踏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晌,顧馨之終於緩過來,見他還傻站著,忍不住掐起蘭花,朝他拋了個媚眼,捏著嗓子道:“五哥哥當真如此絕情嗎?”
月光下,那如蘭若蝶的瑩白玉指輕盈剔透,彎月般的眉眼既狡黠又魅惑……
謝慎禮眸中暗潮洶湧。
他想,這般姑娘,究竟是如何養出來的?
第38章 拈花惹草
一夜安眠。
第二日, 還沒等許氏給自家閨蜜寫信,那徐阿姨倒是先給他們送信了。
這位徐阿姨,約她們去城西的金華寺, 參加浴佛節。
許氏“哎喲”一聲:“最近忙著製香雲紗,都把這個給忘了。”
顧馨之不信佛, 對這個節日很是陌生, 遂問許氏。
許氏笑嗬嗬:“浴佛節就是佛誕日,每年四月十五舉行。持續好幾天呢。”
顧馨之詫異。佛誕日她知道啊,但那不是四月初八嗎?她能記得這個,還是因為傣族的潑水節呢。看來,這又是兩個世界的不同之處。
“那浴佛節有什麽講究嗎?”她問道。問完她就覺要糟, 趕緊去看許氏。
許氏卻沒有察覺:“倘若是去寺廟,大都會舉辦洗塵法會, 我們普通人家可以煮點烏飯送親朋好友, 保大家強身健體、百病不生……以前你還小,等你大了點, 你爹又一直在戰場, 我不好到處亂跑, 都是做點烏飯了事……這回帶你去開開眼界。”
顧馨之眨眼, 撒嬌道:“娘最好了。”
“那是當然……現在得趕緊讓人準備南燭葉,你也學起來。以前謝家……以後這些可不能不懂了。”
顧馨之自然滿口答應。
許氏:“得送好幾家呢,你徐姨、張姨、秦姨……對了, 你說,柳山長家送不送好?”
顧馨之想了想:“送吧,畢竟也參加過他的壽宴, 我們隻管將心意送到, 別的就不管了。”
“行——哎喲, 還有謝家和陸家。”
顧馨之擺手:“謝家不送,謝家就送謝大人那邊。”
許氏遲疑:“不好吧?”他們往後還得結親呢。
顧馨之:“我們的交情隻論謝大人那邊的。他自己都別府獨居,我們就當他們分家了。”
許氏:“……也對,聽你的。”她也不想跟那邊來往。
事情就這麽定了。
南燭葉,糯米,能裝飯的大匣子,送的時候也不能光隻送飯。反正都是要泡糯米,顧馨之便讓多泡一點,順便做點烏糍粑。
轉天,倆人便帶著人剁南燭葉、泡糯米。烏飯留著明天出發前蒸,糍粑倒是提前就開始做。
蒸熟的糯米搗爛,裹上花生餡、或紅豆餡,捏成團,再滾一層炒熟的耨米粉,糯米糍粑就成了。
當晚早早歇息,第二天天不亮爬起來,這邊梳洗完畢,廚房那邊的烏飯也煮好了。
一匣子擺上一份烏飯,一份糯米糍粑,再添上些許新鮮瓜菜,禮兒便齊活了。
安排人趕早送出去,顧馨之則收拾妥當,在天現魚肚白時,跟著許氏出發,前往城西金華寺。
眼睛都快睜不開的顧馨之再次發誓要努力掙錢。
一路搖搖晃晃,終於趕在金華寺洗塵法會開始前抵達。
徐姨特地等在寺外,接了她們便匆匆入內。
徐姨也不光邀請了她們家,另有一家同行。人太多,加上法會要開始了,幾人草草行個禮,便進了場。
浴佛法會在正殿前舉辦。
浴佛節是佛家大節,信眾大都不會缺席,加上看熱鬧、求平安的人家,金華寺裏擠擠攘攘,幾無落腳之地。
顧馨之等人也擠在人群中——這還得益於徐姨提前讓仆人丫鬟在前邊占了位。
這等法會大事,全民參與,也就沒有所謂的特權位置,全靠下人占位。
他們一行剛越過人群站定,法會便開始了。
莊嚴的佛頌聲中,僧眾捧著香,迎出佛像。大法僧率眾僧上香、展具、頂禮跪拜並唱誦。
圍觀信眾雙手合十,虔誠念佛。
顧馨之非常隨大流,跟著大夥一起合十念佛。
她閉上了眼,沒發現徐姨另一邊的婦人暗中打量她。
請佛後是正式浴佛。鍾鼓齊鳴中,僧人將佛像置於金盆中,上香並三跪九拜,繼續唱誦經文。唱畢,大法僧上香叩禮,然後領著大眾同唱《佛寶讚》,接唱《讚佛偈》。[注1]
顧馨之哪裏會這些佛經,隻得低誦“南無阿彌陀佛”混過去。
唱佛的時候,大法僧還會領著眾人繞佛行走。
明明滿廣場的人,卻能秩序竟然地走出一條長龍。
顧馨之歎為觀止。
繞佛完畢,大法僧又領著眾人唱念《回向文》、《三皈依》。
顧馨之繼續蒙混過關。
唱畢,浴佛法會便功德圓滿。
眾人隨喜上香,然後自由活動,或到其餘大殿進香,或遊覽寺廟,或到素齋堂用些素食。
徐姨拍拍手,拉過顧馨之,道:“我方才看你唱得有模有樣的,你是信眾,會唱那些佛經啊?”
顧馨之赧然:“不是。我就張嘴做做樣子。”
徐姨愣了愣,笑道:“你倒是直白。”
顧馨之點頭:“在佛前哪裏敢打誑語。再說,心誠則靈嘛。”
“沒錯沒錯,我也覺得心誠則靈。”徐姨轉向另一邊,“方嫂你說對不對?”
那位看著比她和許氏都大上幾歲的方嫂笑,道:“確實如此。”目光在顧馨之身上來回打量,似乎要看出什麽花兒。“顧姑娘不信佛嗎?還是可以信一信,人沾了佛氣,戾氣會少一點。”
顧馨之愣了下,笑笑不說話,隻拿眼角去看許氏。
許氏微微皺著眉,卻沒有說話。
徐姨忙打圓場:“不信也沒什麽,不信佛的也不缺行善積德者,馨之這種性子,一看就大度隨和,不會天天挑事。”
不等方嫂接話,她一手挽過許氏胳膊,另一手挽住方嫂,道,“走,我們一邊上香一邊逛過去。這幾年金華寺修繕多回,還栽種了許多花木,景觀好了許多,不看可惜了。”
幾人遂撂下這話題不說,繼續前行。
徐姨帶了自家兒媳婦和小女兒,那位方嬸隻帶了一閨女,並上顧馨之,統共四名晚輩落在後頭。
上回參宴時,徐姨家那兩個都是見過的,倒也不算陌生,但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倆人相攜前行,將她落在後頭,與方嬸那不大的閨女並行。
顧馨之看這位不過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不停偷瞄自己,心裏鬱悶的要死。
她不傻,這就是□□裸的相看啊!!誰能想到,寺廟的浴佛法會,都能成為相看場所呢。
隻怪她太早放心……希望許氏還記得她有個擋箭牌來著。
話說回來,謝慎禮這擋箭牌確實選的好啊。不管是誰家少爺,隻要將他擺出來,文不上狀元、武不及將軍,那都是不如他!
唉,眼光都要被謝慎禮養刁了……
“那個,顧姑娘。”方家姑娘仿佛終於忍不住,好奇發問,“你平日在家裏都是做什麽的?”
顧馨之笑笑:“幹活啊。春耕的時候我還幫著下田插秧呢。”當然,那是去玩兒的。
方家姑娘嚇了一跳:“你們家買不起仆人嗎?那怎麽不多找幾家佃戶?”
顧馨之佯裝苦惱:“要花錢的,請佃戶也要給他們分糧,我辛苦一點,我就能多省點糧出來。”
方家姑娘信以為真,同情不已:“啊……日子這麽艱難嗎?”
前頭聽到幾句的徐姨女兒回頭,笑罵了句:“清清你別聽她瞎說,她忽悠你呢。”
方家姑娘愣了愣:“啊?”
徐姨兒媳婦笑著解釋:“她隔三岔五還給我們家送魚送雞送菜呢,真這麽艱難,哪有東西送的?”
方家姑娘:“……”
顧馨之:“哎喲,那是我砸鍋賣鐵賄賂你們呢,回頭我家揭不開鍋了,我就帶著我娘去吃你們家、住你們家。”
徐姨女兒跟兒媳齊齊笑了。
“你就貧吧。看許姨回頭怎麽教訓你!”
方家姑娘看看左右,咬了咬唇,問顧馨之:“你為什麽騙我?”
顧馨之眨眨眼:“因為看你可愛,想逗逗你啊。”
方家姑娘登時紅了臉,哼哧半天,道:“你平日都這樣說話的嗎?”
顧馨之笑眯眯:“差不多吧。”
方家姑娘抿了抿唇,壓低聲音:“你名聲已經不太好了,為何說話還不注意些?這樣別人真的會誤會你家境況很差,會嫌棄你的。”
顧馨之笑容不變:“無所謂,世上傻子太多,照顧不來。”
方家姑娘:“……”她聽出來了,這人罵自己傻子。
小姑娘氣得瞪她,提起裙擺,快步繞過徐家那兩位,走到長輩們身後。
徐姨女兒皺了皺眉,放慢腳步,走到顧馨之身邊,壓低聲音:“你做什麽這樣氣她?”
顧馨之攤手:“大概是因為,我看不上他們家?”
徐姨女兒:“……”懂了,這是看出來了。
顧馨之拍拍她胳膊:“放心,這家也沒看上我。”
徐姨女兒看了眼前頭,再次壓低聲音:“誰說的,這次就是他們家主動約的。”
顧馨之詫異:“她方才那語氣,可不像啊。”
月光下,那如蘭若蝶的瑩白玉指輕盈剔透,彎月般的眉眼既狡黠又魅惑……
謝慎禮眸中暗潮洶湧。
他想,這般姑娘,究竟是如何養出來的?
第38章 拈花惹草
一夜安眠。
第二日, 還沒等許氏給自家閨蜜寫信,那徐阿姨倒是先給他們送信了。
這位徐阿姨,約她們去城西的金華寺, 參加浴佛節。
許氏“哎喲”一聲:“最近忙著製香雲紗,都把這個給忘了。”
顧馨之不信佛, 對這個節日很是陌生, 遂問許氏。
許氏笑嗬嗬:“浴佛節就是佛誕日,每年四月十五舉行。持續好幾天呢。”
顧馨之詫異。佛誕日她知道啊,但那不是四月初八嗎?她能記得這個,還是因為傣族的潑水節呢。看來,這又是兩個世界的不同之處。
“那浴佛節有什麽講究嗎?”她問道。問完她就覺要糟, 趕緊去看許氏。
許氏卻沒有察覺:“倘若是去寺廟,大都會舉辦洗塵法會, 我們普通人家可以煮點烏飯送親朋好友, 保大家強身健體、百病不生……以前你還小,等你大了點, 你爹又一直在戰場, 我不好到處亂跑, 都是做點烏飯了事……這回帶你去開開眼界。”
顧馨之眨眼, 撒嬌道:“娘最好了。”
“那是當然……現在得趕緊讓人準備南燭葉,你也學起來。以前謝家……以後這些可不能不懂了。”
顧馨之自然滿口答應。
許氏:“得送好幾家呢,你徐姨、張姨、秦姨……對了, 你說,柳山長家送不送好?”
顧馨之想了想:“送吧,畢竟也參加過他的壽宴, 我們隻管將心意送到, 別的就不管了。”
“行——哎喲, 還有謝家和陸家。”
顧馨之擺手:“謝家不送,謝家就送謝大人那邊。”
許氏遲疑:“不好吧?”他們往後還得結親呢。
顧馨之:“我們的交情隻論謝大人那邊的。他自己都別府獨居,我們就當他們分家了。”
許氏:“……也對,聽你的。”她也不想跟那邊來往。
事情就這麽定了。
南燭葉,糯米,能裝飯的大匣子,送的時候也不能光隻送飯。反正都是要泡糯米,顧馨之便讓多泡一點,順便做點烏糍粑。
轉天,倆人便帶著人剁南燭葉、泡糯米。烏飯留著明天出發前蒸,糍粑倒是提前就開始做。
蒸熟的糯米搗爛,裹上花生餡、或紅豆餡,捏成團,再滾一層炒熟的耨米粉,糯米糍粑就成了。
當晚早早歇息,第二天天不亮爬起來,這邊梳洗完畢,廚房那邊的烏飯也煮好了。
一匣子擺上一份烏飯,一份糯米糍粑,再添上些許新鮮瓜菜,禮兒便齊活了。
安排人趕早送出去,顧馨之則收拾妥當,在天現魚肚白時,跟著許氏出發,前往城西金華寺。
眼睛都快睜不開的顧馨之再次發誓要努力掙錢。
一路搖搖晃晃,終於趕在金華寺洗塵法會開始前抵達。
徐姨特地等在寺外,接了她們便匆匆入內。
徐姨也不光邀請了她們家,另有一家同行。人太多,加上法會要開始了,幾人草草行個禮,便進了場。
浴佛法會在正殿前舉辦。
浴佛節是佛家大節,信眾大都不會缺席,加上看熱鬧、求平安的人家,金華寺裏擠擠攘攘,幾無落腳之地。
顧馨之等人也擠在人群中——這還得益於徐姨提前讓仆人丫鬟在前邊占了位。
這等法會大事,全民參與,也就沒有所謂的特權位置,全靠下人占位。
他們一行剛越過人群站定,法會便開始了。
莊嚴的佛頌聲中,僧眾捧著香,迎出佛像。大法僧率眾僧上香、展具、頂禮跪拜並唱誦。
圍觀信眾雙手合十,虔誠念佛。
顧馨之非常隨大流,跟著大夥一起合十念佛。
她閉上了眼,沒發現徐姨另一邊的婦人暗中打量她。
請佛後是正式浴佛。鍾鼓齊鳴中,僧人將佛像置於金盆中,上香並三跪九拜,繼續唱誦經文。唱畢,大法僧上香叩禮,然後領著大眾同唱《佛寶讚》,接唱《讚佛偈》。[注1]
顧馨之哪裏會這些佛經,隻得低誦“南無阿彌陀佛”混過去。
唱佛的時候,大法僧還會領著眾人繞佛行走。
明明滿廣場的人,卻能秩序竟然地走出一條長龍。
顧馨之歎為觀止。
繞佛完畢,大法僧又領著眾人唱念《回向文》、《三皈依》。
顧馨之繼續蒙混過關。
唱畢,浴佛法會便功德圓滿。
眾人隨喜上香,然後自由活動,或到其餘大殿進香,或遊覽寺廟,或到素齋堂用些素食。
徐姨拍拍手,拉過顧馨之,道:“我方才看你唱得有模有樣的,你是信眾,會唱那些佛經啊?”
顧馨之赧然:“不是。我就張嘴做做樣子。”
徐姨愣了愣,笑道:“你倒是直白。”
顧馨之點頭:“在佛前哪裏敢打誑語。再說,心誠則靈嘛。”
“沒錯沒錯,我也覺得心誠則靈。”徐姨轉向另一邊,“方嫂你說對不對?”
那位看著比她和許氏都大上幾歲的方嫂笑,道:“確實如此。”目光在顧馨之身上來回打量,似乎要看出什麽花兒。“顧姑娘不信佛嗎?還是可以信一信,人沾了佛氣,戾氣會少一點。”
顧馨之愣了下,笑笑不說話,隻拿眼角去看許氏。
許氏微微皺著眉,卻沒有說話。
徐姨忙打圓場:“不信也沒什麽,不信佛的也不缺行善積德者,馨之這種性子,一看就大度隨和,不會天天挑事。”
不等方嫂接話,她一手挽過許氏胳膊,另一手挽住方嫂,道,“走,我們一邊上香一邊逛過去。這幾年金華寺修繕多回,還栽種了許多花木,景觀好了許多,不看可惜了。”
幾人遂撂下這話題不說,繼續前行。
徐姨帶了自家兒媳婦和小女兒,那位方嬸隻帶了一閨女,並上顧馨之,統共四名晚輩落在後頭。
上回參宴時,徐姨家那兩個都是見過的,倒也不算陌生,但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倆人相攜前行,將她落在後頭,與方嬸那不大的閨女並行。
顧馨之看這位不過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不停偷瞄自己,心裏鬱悶的要死。
她不傻,這就是□□裸的相看啊!!誰能想到,寺廟的浴佛法會,都能成為相看場所呢。
隻怪她太早放心……希望許氏還記得她有個擋箭牌來著。
話說回來,謝慎禮這擋箭牌確實選的好啊。不管是誰家少爺,隻要將他擺出來,文不上狀元、武不及將軍,那都是不如他!
唉,眼光都要被謝慎禮養刁了……
“那個,顧姑娘。”方家姑娘仿佛終於忍不住,好奇發問,“你平日在家裏都是做什麽的?”
顧馨之笑笑:“幹活啊。春耕的時候我還幫著下田插秧呢。”當然,那是去玩兒的。
方家姑娘嚇了一跳:“你們家買不起仆人嗎?那怎麽不多找幾家佃戶?”
顧馨之佯裝苦惱:“要花錢的,請佃戶也要給他們分糧,我辛苦一點,我就能多省點糧出來。”
方家姑娘信以為真,同情不已:“啊……日子這麽艱難嗎?”
前頭聽到幾句的徐姨女兒回頭,笑罵了句:“清清你別聽她瞎說,她忽悠你呢。”
方家姑娘愣了愣:“啊?”
徐姨兒媳婦笑著解釋:“她隔三岔五還給我們家送魚送雞送菜呢,真這麽艱難,哪有東西送的?”
方家姑娘:“……”
顧馨之:“哎喲,那是我砸鍋賣鐵賄賂你們呢,回頭我家揭不開鍋了,我就帶著我娘去吃你們家、住你們家。”
徐姨女兒跟兒媳齊齊笑了。
“你就貧吧。看許姨回頭怎麽教訓你!”
方家姑娘看看左右,咬了咬唇,問顧馨之:“你為什麽騙我?”
顧馨之眨眨眼:“因為看你可愛,想逗逗你啊。”
方家姑娘登時紅了臉,哼哧半天,道:“你平日都這樣說話的嗎?”
顧馨之笑眯眯:“差不多吧。”
方家姑娘抿了抿唇,壓低聲音:“你名聲已經不太好了,為何說話還不注意些?這樣別人真的會誤會你家境況很差,會嫌棄你的。”
顧馨之笑容不變:“無所謂,世上傻子太多,照顧不來。”
方家姑娘:“……”她聽出來了,這人罵自己傻子。
小姑娘氣得瞪她,提起裙擺,快步繞過徐家那兩位,走到長輩們身後。
徐姨女兒皺了皺眉,放慢腳步,走到顧馨之身邊,壓低聲音:“你做什麽這樣氣她?”
顧馨之攤手:“大概是因為,我看不上他們家?”
徐姨女兒:“……”懂了,這是看出來了。
顧馨之拍拍她胳膊:“放心,這家也沒看上我。”
徐姨女兒看了眼前頭,再次壓低聲音:“誰說的,這次就是他們家主動約的。”
顧馨之詫異:“她方才那語氣,可不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