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的營地裏,燈球火把,亮子油鬆,簡直白晝一般。


    他一抱拳,納頭便拜:“方臘一見哥哥便覺得非常義氣,若不嫌棄,可結拜為異姓兄弟。”


    “你怎麽看出我義氣的?”


    武鳴始終沒搞懂,有些人一看到宋江就覺得頗為義氣,納頭便拜。


    不知道是不是原著作者懶得渲染了?


    “呃……”


    這一句話,險些將方臘噎過去,好在聖公見多識廣,也不尷尬,道:“那戰刀飛陣便非常義氣。”


    “你倒會說話。”


    武鳴坐在主位上,看著了鄧元覺,王寅,厲天閏,司行方,這可都是當下有名的武將。


    “我轟殺了包道乙,你不會介意吧?”


    他最後看向方臘詢問道。


    “根本沒有,那包道乙經常采陰補陽,還一定要完璧女子,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其實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哥哥殺得好。”


    方臘倒也不扭捏,坦然道:“若非如此,還需弟弟動手呢。”


    一臉老成的方臘,胡子都快比武鳴頭發長了,但說這些話一點不臉紅。


    王寅眼角都抽抽,顯然忍的有點辛苦。


    鄧元覺更是不斷默念佛號。


    “如此便好。”


    武鳴點點頭,道:“我來此,隻是通知諸位,江南回不去了。”


    “???”


    方臘一臉懵逼,心說我拿你當哥哥,你要拿我當牛馬?


    但他並沒有發作,而是保持愕然狀態,想要等武鳴的下文。


    這時,王寅開口說道:“司令的意思,是說朝廷?”


    “不錯。”


    武鳴看了眼王寅,道:“江南乃是魚米之鄉,那些大地主和商賈,更是稅收的主要來源,若沒算錯的話,在你們大軍開拔之後,朝廷就會逐步接手。”


    “即便如此,也無妨。”


    方臘哈哈一笑:“朝廷有可用之人嗎,不然我能占據那麽久?”


    “中原朝廷,占據人口之便利,能人輩出,隻是平時得不到重用罷了。”


    武鳴淡淡的說道:“關鍵時刻,也不得不用。”


    “啊這……”


    方臘眉頭緊皺,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為朝廷出兵,結果就被偷了家?


    “眼下倒也難以判斷。”


    方臘沉吟著說道:“我兒方天定,和好兄弟龐萬春,方傑,那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武,朝廷想要不打招呼就吃下江南,恐怕……”


    “報——”


    探馬進來道:“太子飛鴿傳書,朝廷大軍偷襲了錢塘縣,抵擋不住,向蘇州方向退去。”


    “什麽?!”


    方臘簡直不敢相信,即便是偷襲,也不可能抵擋不住啊?


    朝廷究竟派了誰的部將,居然如此勇猛?


    “報——”


    探馬繼續進來:“龐將軍飛鴿傳書,韓世忠駐兵昱嶺關,不打也不退,龐將軍請聖公放心,人在關在。”


    “報——”


    探馬繼續:“方傑王爺駐守出兵長江口,對岸卻有自稱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帶兵五萬堵住。”


    “這都是什麽時候的消息?”


    方臘坐不住了。


    “五天前。”


    “就是出兵的第二天啊!”


    方臘一捶大腿,表情憤怒:“好狡詐的朝廷,虧我還在給他們賣命!”


    武鳴暗自猜測,這個策略絕對不是趙構那個草包想出來的。


    更不會是趙桓。


    但隻是堵住長江渡江口而並不以身犯險,倒也是符合趙構的性格。


    能同意駐紮,勢必是安全之地才行。


    武鳴想起一個被他忽略掉的人。


    ——宗澤。


    這老爺子可不簡單。


    曆史上,在汴京被迫,金人掠走兩個皇帝和三千女眷諸多大臣之後,趙構在臨安府登基,調李綱回來任命宰相。


    而經由李綱舉薦,宗澤調任開封府知府,後做開封府尹。


    招集王善、楊進等義軍協助防守,又聯絡兩河“八字軍”等部協同抗金,並任用嶽飛等人為將,屢破金軍。


    在鞏固開封防務的同時,宗澤曾二十多次上書,建議趙構還都開封,並製定了收複中原的方略。


    趙構不僅未加采納,反而一再破壞其抗金部署。


    建炎二年(1128年),宗澤因壯誌難酬,憂憤成疾,在三呼“過河”之後便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八歲。


    死後獲贈觀文殿學士、通議大夫,諡號“忠簡”。


    宗澤能起來,完全是因為在第一次抵抗金兵攻打汴京有功的李綱舉薦。


    後來又失去支持,是因為李綱在南宋做宰相隻有七十五天,就被免為觀文殿大學士。


    此後在官場數度起落,仍不斷上書陳述抗金大計,抗金之誌至死不渝。


    紹興十年(1140年),李綱在福州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累贈太師、隴西郡開國公,諡號“忠定”。


    當下,金人撤兵,李綱被貶去海南做宣撫使。


    種師道重病。


    能拿出這種策略的人,便隻有宗澤。


    趙桓聽勸了?


    該說不說,這一點趙桓還是強於趙構的。


    趙構是別人怎麽勸都不行。


    給大宋朝廷盡心盡力的,全都積勞成疾紛紛短命,反而是蔡京、黃潛善、汪伯彥一夥幸臣個個八九十歲。


    “怎麽打算?”


    武鳴問道。


    “哥哥,我必須要回去救他們,除了我兒,就是兄弟,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方臘起身抱拳,下定了決心。


    “人之常情。”


    武鳴點點頭,道:“不過你們既然招安,想必朝廷也隻是逼迫交出治所,即便人都救出來,江南也待不下了。”


    “哥哥可有指點?”


    方臘聽話聽音,當即一拱手。


    “太原。”


    武鳴道。


    “哥哥所言甚是,那邊已然是空城,我等剛好占據。”


    方臘盡管不舍得江南水鄉,但眼下也沒有別的去處了。


    與留在這邊相比,他更喜歡去獨自管轄一地。


    繼續做他的聖公。


    武鳴倒也不在意,隻是提醒道:“西夏眼下已經暗中投降金國,還需要提防的是,漠北草原。”


    “哥哥放心,都記下了。”


    方臘起身抱拳:“時間緊迫,待來日定與哥哥把酒言歡。”


    “都有機會。”


    武鳴交代的事情完畢,也沒有留下來送行的必要。


    他回到了郡城裏,正要朝家走去,忽然聽到了一聲打嗝。


    “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大郎,從金蓮逼洞房開始做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天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天君並收藏武大郎,從金蓮逼洞房開始做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