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宗澤又一次見到了趙家的小公子。
趙士程給他倒了一杯茶,兩人互相寒暄一番,就進入了正題。
“我聯絡之後,那五家大戶都願意加入你的計劃,然而他們都有疑慮,隻願在那裏做放幾架織機,其它的織機與人家,他們還是想要放在密州城中。”宗澤有條不紊地講述著自己這個月的成果,“我以新建蠟林為籌,說服他們把一半放到你那,一時便做不了更多。”
趙士程點了點頭,並不意外,大戶們都不會輕易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尤其是官府的籃子,這是無數血淚凝聚的教訓。
“而鄉軍之事,關鍵便在錢財,保甲法以來,訓練、裝備都要兵丁自費,稍有差池,貧下戶兵丁便要被以軍規杖責,還會被上司常年剝削勒索,以至保丁自殘以避充役,”宗澤端起茶水在手中,細細講道,“所以,我的意思,是隻募不征,以免多生支節。”
趙士程也明白這一點,便道:“我本意也是如此,但在去了日照一帶後,卻是改變了主意。”
“哦?小友不妨細說。”宗澤微笑而期待地道。
趙士程拿出自己海岸線圖,放在桌上,給宗澤指出:“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這一片都是鹽澤之地,難以耕種,這種河口,我算過麵積,約有一千頃鹽澤之地。”
宗澤點頭:“然後呢?”
鹽澤長年被海水侵襲,難以耕作,這些很是常見。
“我想把他們分給前來為丁的士卒,做為職田。”趙士程平靜道。
宗澤忍不住皺眉提醒道:“這、這也欺人太甚!小公子,如此一來,怕是那些兵丁立刻便要嘩變。”
“這就是我要給你的那個方子了。”趙士程微微一笑,凝視著這老頭,不放過一點細節。
“哦!”宗澤手中的茶碗往一敬,有些期待,又有些緊張地道,“公子請講!”
“若是在這裏依海築田,必能將海水留在此地,”趙士程語氣淡定,但說出的內容卻是一點不能讓人淡定,“知州,密州雨季集中,常年烈日,若以烈日曬鹽,比之煮海,可得幾分利?”
宗澤先是眨了眨眼睛,沒聽明白意思。
趙士程於是又重複了一次:“知州,若是以日煮海,比之以火煮海,可得利幾分?”
宗澤終於聽懂了,他默默將茶碗放下,又拿手按了按額頭,攤了一下手,想說話,卻感覺口舌發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又倒了一大碗茶,咕嚕咕嚕地灌下去。
一番操作,一番牛飲,放涼的茶水終於讓這位新任知州冷靜下來,他張了張口,組織了好久的語言,才終於用沙啞的語氣問了出來:“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趙士程微笑道:“田中麥粟長成,不過是以光以水之利;田中生鹽,亦是以光以水之利,自然之道,本就如此簡單,知州又何必如此驚訝。”
“以光以水之利……道法自然!”宗澤深吸了一口氣,他聽懂了,也大受震撼,“這自然之道,竟是如此簡單!”
趙士程點點頭:“不錯,天生萬物養人,自然之道,本就如此簡單,別扯遠了,你說,這些田,能那些人留下為軍麽?”
“不能!”宗澤說得斬釘截鐵。
趙士程皺眉。
“鹽為朝中大利,這千頃鹽田所產,必然驚動朝廷,小公子你就會入那蔡京之眼,麻煩不斷,鹽田和周圍田產也會歸朝廷鹽監所有,”宗澤在朝廷上還是非常有經驗,他認真地看著那張河口出海的地圖,思索數息,“不如這樣……”
他指著河口兩岸:“你另外選擇一條河口曬鹽,那裏由鹽監司負責管理,這條繼續做為港口織紡之地,這海邊小河眾多,有鹽監司在附近,他們自己會遷入民戶,送來的官奴,你則可以在其中招攬人鄉人,來你那織布賺薪,此為借雞生蛋。”
趙士程看著他,聽得不是很懂。
宗澤思考了一下,簡單解釋道:“另外拿一塊地,給朝廷曬鹽,朝廷的鹽監司都是肥差,由大官家中親朋好友擔當,隻要你錢給夠了,不但能低價買鹽,還能把他們的廂軍、車馬、人手都挖過來,別說五百戶人家,隻要地方裝得下,遷五千戶於他們,都是小事,這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處理好。”
趙士程懂了,也就是說,他即將迎接一大波貪官和權貴子弟在他的地盤附近。
他有些興趣缺缺:“那此事就拜托你了,其中的耗費,我可以借給你。”
宗澤突然起身,俯身向他敬了一禮。
“這是為作何?”趙士程抬頭看他。
“曬鹽之法一出,私鹽必多,鹽價必降,”宗澤道,“老夫替天下百姓,謝過公子大義。”
趙士程看著這位老人,仿佛看到曆史書上那河畔逝去的身影,歎息一聲:“不必說謝,我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謝當然還是要謝的,不過宗澤老先生出門時,在門外大笑了好一會,這才大步回家。
趙士程則拿著一塊玻璃,讓他們磨成小圓片,然後在背上做了個銀鏡反應,塗上一層漆,看鏡子效果還將就,就準備回去找個木盒墊上絲綢,去老媽那騙錢。
種舅舅從聽到以田曬鹽法後就一言不發,整個人都有些恍惚,連抱小孩上馬時都險些橫著放了。
趙士程沒想到一個製鹽法改良會對他們衝擊那麽大,微微有些心虛,又果斷拋之腦後,一路上都在想怎麽去老媽那騙錢,她可沒有老爸那麽好騙,肯定會被砍價。
然而回到家裏時,發現老媽不在房裏,而內院一片兵荒馬亂。
趙士程終於在一個偏院找到了母親和父親,正要過去詢問出了什麽事。
這時,一名老婦人匆忙小跑來急急道:“老爺,周姨娘腹中胎位不正,這孩子怕是、怕是懸了,您看,這要是太久未生,那是保大,還是保小?”
趙仲湜還未開口,旁邊的管家已經怒道:“這還用問?那孩兒是皇室宗子,自然是要先保住皇脈!”
第42章 盡力而為
趙士程默然站住, 看著自己的父母。
母親種氏蹙起眉頭,看了一眼趙仲湜,微微抿唇, 沒有說話。
他的父親沉默了一下,看了一眼種氏, 歎息一聲, 對那穩婆道:“你……誰能活下來,便保誰, 若能母子齊全,有重賞。”
不算夭折, 他已經有了七個兒子, 五個女兒, 對多一兩個子嗣倒也沒有特別的要求, 小周年青美貌, 又素來貼心懂事,若能活下來,倒也還好。
種氏點頭,對那穩婆道:“聽到了, 還不快去!”
她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大婦,知輕重懂局勢, 在子嗣問題上不能表現得太明顯, 子嗣多少對她影響不大, 隻要不少自己幾個親兒子那份,需要的時候, 自然會顯出容人護家的大婦風範。
那穩婆於是匆忙離開, 而那內宅之中, 痛苦的哀嚎還在繼續。
趙士程悄悄走到母親身旁, 他不太記得那個周姨娘的長像,隻知道那父親到密州上任之後新納的良妾,平時早上會給母親請安,但他素來不早起,所以很少見到她,還聽說她很年輕,嫁入趙府時隻有十五歲。
母親和父母並沒有等太久,確定了處理方式,留下兩個丫鬟傳遞消息,便各自離開,隻留下的房裏的痛苦的聲音。
種氏許久沒見兒子,一把抱起兒子,捏了下寶貝臉頰:“你這沒良心的,成天都沒有影子,也不知是我上輩子作了什麽孽。”
趙士程在她懷裏調整了下姿勢,軟軟道:“娘親,你生我時也那麽痛嗎?”
種氏頓時被兒子甜到了,柔聲道:“虎頭最乖了,從發作開始,兩個時辰不到就出來了,不像你大哥,當時他吃得特別壯,差點生不出來。”
還傷了她的身子,將養了好幾年,才恢複些元氣。
趙士程貼著她的脖子:“若是會傷到娘親,虎頭寧願不出來。”
“說什麽傻話!”種氏佯裝生氣地捏了捏他的臉,隨即又歎息道,“虎頭啊,傳宗接代,是這世間女子本份,生來就是如此,若無子嗣傍身,那便一世難以抬頭,生不如死啊。”
“可是母親就算不生虎頭,也可以把家裏、蠟林打理得那麽好,母親比爹爹厲害多了。”最後一句,趙虎頭說得很小聲。
種氏得意地笑了起來:“哪有你這麽說爹爹的,他雖有些平庸,卻還是個拎得清的,我嫁給他這些年,對我也算尊重,也還算是良配。”
趙士程嗯了一聲,又問道:“娘親,虎頭是不是很不聽話?”
“哪有,我家虎頭最乖了!”種氏眉頭一豎,“是誰在你嘴邊嚼了舌頭,看不撕了他的嘴!”
“對了,娘親,最近有人來煩你嗎?”趙士程又問。
“你說脂膏的事?放心,娘親給你擋著呢,物以稀為貴,一點小東西,也就新鮮幾天,沒人在意的。”種氏自信地道。
趙士程陪母親說了很久的話,直到種氏有事離開,才歎息了一聲。
爹娘都很疼愛他,他也很愛爹娘,可是爹娘沒法理解他,這不是爹娘的錯,是他自己的問題,爹娘的所有做為,都是符合他們的時代該做的選擇,他會有不認同,卻不會去譴責。
他很孤單,很多話,很多秘密,都不能對人說。
好在,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就算將來要與很多很多的人為敵,他也知道,那是對的。
……
過了快要一天,偏院傳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姨娘終於把孩子生了下來,母子皆存,但卻有一個很壞的消息,姨娘生下來的是一對兄妹,可是妹妹很虛弱,生下來就不怎麽哭,怕是很難立住,哥哥的右手是先天畸形,五根手指有四根兩兩粘在了一起,指尖分開,一眼看去,和豬蹄甚為相似。
這件事簡直震驚了整個府上府下,如果是在貧家,這樣的孩子會被直接溺死,而他們雖然生在宗室,養得起一個殘缺孩子,但趙仲湜也是非常不喜,捏著鼻子,讓人養了下來,但卻不怎麽想再提這事。
“若是尋常人家遇到此事,便也算了,”趙仲湜這樣對妻子說,“但宗室之中不能有此等異胎,給他們尋些大夫,待他五歲之前,定要將五指分開,才能上報宗正玉碟,若不能活下,便罷。”
趙士程在一邊聽得怔然,他去看過了,那個弟弟隻是並指,在後世,隻是一個小手術,可在這個時代,若是強行將手割開,大麵積感染發燒就很難避免,幾歲的孩子,怎麽可能熬得過去?
“不能長大一點再分開麽?”趙士程忍不住在一邊問。
“那如何上皇室族譜?”趙仲湜沉聲道,“今上篤信神鬼之術,若是將他視為不吉,必會牽連你等前程,此事就這麽定了,休要再提!”
趙士程沒有再說話,這種事情,他暫時是沒有資格做決定的,還好,時間還有五年,或許還能搶救一下。
他按住腦中的各種想法,又找了空隙出門,去找那位最近都沉迷顯微鏡的陳大夫。
陳大夫最近感覺人生圓滿。
他看了周圍所有能看的東西,觀察著各種物件,實驗著哪種藥物可以除滅這些恐怖小東西,並且找到了大蒜。
他發現把大蒜絞出汁液後,刀具上的邪物便會減少許多,甚至外傷用過新鮮蒜液後,化膿的機率都會大大降低。
這讓他興奮到難以入眠,感覺自己這一脈,終於找到了出頭之日,等他多積累一些藥方,就會出書立傳,必能如華佗扁鵲一般名留青史,救人無數……
而這些,都是依靠著手中的神器啊!
趙小公子是他的大恩人,他必會去寺廟裏給他捐上長生牌位,好好供奉。
正因為太過崇拜,所以,他在看到那位趙小公子時,本能地捏緊了手中那已經被用出包漿的小小顯微鏡,用最小聲的語氣反抗道:“這個,您,你說送我了……”
陳大夫心如擂鼓:小公子不會是來要寶貝回去的吧?
“自然是送你了。”趙士程翻了個白眼,“這東西我還有,你急什麽?”
陳大夫這才放下心來,老臉微紅:“是老頭我小人之心了,公子,這大熱天何必您親自找我,隻需遣人傳個口信,老頭我一定不會耽擱分毫。”
趙士程有些無奈:“行了,我送你了就是真送你了,不會要回,這次找你幫我個忙。”
陳大夫立刻作洗耳恭聽狀。
“您聽過,解剖麽?”趙士程問。
陳大夫搖頭:“未曾聽聞。”
趙士程有心講得齊全一點,但嘴動了動,終是沒說得太驚世駭俗:“我有一個朋友,其子手指粘連,等長大些,需得動刀割開,我聽說猴手與人雙手相似,希望大夫你多割幾隻猴手,觀察紋理,將來為我朋友幼兒分割手掌肌裏。”
他需要一個人,來給他爬近代醫學的科技樹,目前的中醫確實不能達到他的要求,現代的醫學需要標準、需要人手,卻不是他拿幾個雜質很多的化工藥品就能解決的事情,劑量、對症,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陳大夫神色嚴肅起來:“這是應該,隻是這猴兒一時難尋,老夫會盡力而為。”
他神色裏帶著頓悟——從來沒想過可以用猴兒代替,但若真的可以行,那自己在醫道上的造詣,必然會突飛猛進,先前歐希夷在嶺南奉旨剖開罪人觀察髒腑,他們這些醫生卻隻是觀圖,從未見過人體髒腑,這機會,雖然不比真人,卻也太難得了。
趙士程笑了笑,看向一邊的山水。
山水姑娘很懂事地上前,溫柔道:“大夫不必擔心,我隨後便會找些養猴人,給您養上幾十隻,隻要您盡心力便是。”
趙士程給他倒了一杯茶,兩人互相寒暄一番,就進入了正題。
“我聯絡之後,那五家大戶都願意加入你的計劃,然而他們都有疑慮,隻願在那裏做放幾架織機,其它的織機與人家,他們還是想要放在密州城中。”宗澤有條不紊地講述著自己這個月的成果,“我以新建蠟林為籌,說服他們把一半放到你那,一時便做不了更多。”
趙士程點了點頭,並不意外,大戶們都不會輕易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尤其是官府的籃子,這是無數血淚凝聚的教訓。
“而鄉軍之事,關鍵便在錢財,保甲法以來,訓練、裝備都要兵丁自費,稍有差池,貧下戶兵丁便要被以軍規杖責,還會被上司常年剝削勒索,以至保丁自殘以避充役,”宗澤端起茶水在手中,細細講道,“所以,我的意思,是隻募不征,以免多生支節。”
趙士程也明白這一點,便道:“我本意也是如此,但在去了日照一帶後,卻是改變了主意。”
“哦?小友不妨細說。”宗澤微笑而期待地道。
趙士程拿出自己海岸線圖,放在桌上,給宗澤指出:“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這一片都是鹽澤之地,難以耕種,這種河口,我算過麵積,約有一千頃鹽澤之地。”
宗澤點頭:“然後呢?”
鹽澤長年被海水侵襲,難以耕作,這些很是常見。
“我想把他們分給前來為丁的士卒,做為職田。”趙士程平靜道。
宗澤忍不住皺眉提醒道:“這、這也欺人太甚!小公子,如此一來,怕是那些兵丁立刻便要嘩變。”
“這就是我要給你的那個方子了。”趙士程微微一笑,凝視著這老頭,不放過一點細節。
“哦!”宗澤手中的茶碗往一敬,有些期待,又有些緊張地道,“公子請講!”
“若是在這裏依海築田,必能將海水留在此地,”趙士程語氣淡定,但說出的內容卻是一點不能讓人淡定,“知州,密州雨季集中,常年烈日,若以烈日曬鹽,比之煮海,可得幾分利?”
宗澤先是眨了眨眼睛,沒聽明白意思。
趙士程於是又重複了一次:“知州,若是以日煮海,比之以火煮海,可得利幾分?”
宗澤終於聽懂了,他默默將茶碗放下,又拿手按了按額頭,攤了一下手,想說話,卻感覺口舌發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又倒了一大碗茶,咕嚕咕嚕地灌下去。
一番操作,一番牛飲,放涼的茶水終於讓這位新任知州冷靜下來,他張了張口,組織了好久的語言,才終於用沙啞的語氣問了出來:“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趙士程微笑道:“田中麥粟長成,不過是以光以水之利;田中生鹽,亦是以光以水之利,自然之道,本就如此簡單,知州又何必如此驚訝。”
“以光以水之利……道法自然!”宗澤深吸了一口氣,他聽懂了,也大受震撼,“這自然之道,竟是如此簡單!”
趙士程點點頭:“不錯,天生萬物養人,自然之道,本就如此簡單,別扯遠了,你說,這些田,能那些人留下為軍麽?”
“不能!”宗澤說得斬釘截鐵。
趙士程皺眉。
“鹽為朝中大利,這千頃鹽田所產,必然驚動朝廷,小公子你就會入那蔡京之眼,麻煩不斷,鹽田和周圍田產也會歸朝廷鹽監所有,”宗澤在朝廷上還是非常有經驗,他認真地看著那張河口出海的地圖,思索數息,“不如這樣……”
他指著河口兩岸:“你另外選擇一條河口曬鹽,那裏由鹽監司負責管理,這條繼續做為港口織紡之地,這海邊小河眾多,有鹽監司在附近,他們自己會遷入民戶,送來的官奴,你則可以在其中招攬人鄉人,來你那織布賺薪,此為借雞生蛋。”
趙士程看著他,聽得不是很懂。
宗澤思考了一下,簡單解釋道:“另外拿一塊地,給朝廷曬鹽,朝廷的鹽監司都是肥差,由大官家中親朋好友擔當,隻要你錢給夠了,不但能低價買鹽,還能把他們的廂軍、車馬、人手都挖過來,別說五百戶人家,隻要地方裝得下,遷五千戶於他們,都是小事,這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處理好。”
趙士程懂了,也就是說,他即將迎接一大波貪官和權貴子弟在他的地盤附近。
他有些興趣缺缺:“那此事就拜托你了,其中的耗費,我可以借給你。”
宗澤突然起身,俯身向他敬了一禮。
“這是為作何?”趙士程抬頭看他。
“曬鹽之法一出,私鹽必多,鹽價必降,”宗澤道,“老夫替天下百姓,謝過公子大義。”
趙士程看著這位老人,仿佛看到曆史書上那河畔逝去的身影,歎息一聲:“不必說謝,我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謝當然還是要謝的,不過宗澤老先生出門時,在門外大笑了好一會,這才大步回家。
趙士程則拿著一塊玻璃,讓他們磨成小圓片,然後在背上做了個銀鏡反應,塗上一層漆,看鏡子效果還將就,就準備回去找個木盒墊上絲綢,去老媽那騙錢。
種舅舅從聽到以田曬鹽法後就一言不發,整個人都有些恍惚,連抱小孩上馬時都險些橫著放了。
趙士程沒想到一個製鹽法改良會對他們衝擊那麽大,微微有些心虛,又果斷拋之腦後,一路上都在想怎麽去老媽那騙錢,她可沒有老爸那麽好騙,肯定會被砍價。
然而回到家裏時,發現老媽不在房裏,而內院一片兵荒馬亂。
趙士程終於在一個偏院找到了母親和父親,正要過去詢問出了什麽事。
這時,一名老婦人匆忙小跑來急急道:“老爺,周姨娘腹中胎位不正,這孩子怕是、怕是懸了,您看,這要是太久未生,那是保大,還是保小?”
趙仲湜還未開口,旁邊的管家已經怒道:“這還用問?那孩兒是皇室宗子,自然是要先保住皇脈!”
第42章 盡力而為
趙士程默然站住, 看著自己的父母。
母親種氏蹙起眉頭,看了一眼趙仲湜,微微抿唇, 沒有說話。
他的父親沉默了一下,看了一眼種氏, 歎息一聲, 對那穩婆道:“你……誰能活下來,便保誰, 若能母子齊全,有重賞。”
不算夭折, 他已經有了七個兒子, 五個女兒, 對多一兩個子嗣倒也沒有特別的要求, 小周年青美貌, 又素來貼心懂事,若能活下來,倒也還好。
種氏點頭,對那穩婆道:“聽到了, 還不快去!”
她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大婦,知輕重懂局勢, 在子嗣問題上不能表現得太明顯, 子嗣多少對她影響不大, 隻要不少自己幾個親兒子那份,需要的時候, 自然會顯出容人護家的大婦風範。
那穩婆於是匆忙離開, 而那內宅之中, 痛苦的哀嚎還在繼續。
趙士程悄悄走到母親身旁, 他不太記得那個周姨娘的長像,隻知道那父親到密州上任之後新納的良妾,平時早上會給母親請安,但他素來不早起,所以很少見到她,還聽說她很年輕,嫁入趙府時隻有十五歲。
母親和父母並沒有等太久,確定了處理方式,留下兩個丫鬟傳遞消息,便各自離開,隻留下的房裏的痛苦的聲音。
種氏許久沒見兒子,一把抱起兒子,捏了下寶貝臉頰:“你這沒良心的,成天都沒有影子,也不知是我上輩子作了什麽孽。”
趙士程在她懷裏調整了下姿勢,軟軟道:“娘親,你生我時也那麽痛嗎?”
種氏頓時被兒子甜到了,柔聲道:“虎頭最乖了,從發作開始,兩個時辰不到就出來了,不像你大哥,當時他吃得特別壯,差點生不出來。”
還傷了她的身子,將養了好幾年,才恢複些元氣。
趙士程貼著她的脖子:“若是會傷到娘親,虎頭寧願不出來。”
“說什麽傻話!”種氏佯裝生氣地捏了捏他的臉,隨即又歎息道,“虎頭啊,傳宗接代,是這世間女子本份,生來就是如此,若無子嗣傍身,那便一世難以抬頭,生不如死啊。”
“可是母親就算不生虎頭,也可以把家裏、蠟林打理得那麽好,母親比爹爹厲害多了。”最後一句,趙虎頭說得很小聲。
種氏得意地笑了起來:“哪有你這麽說爹爹的,他雖有些平庸,卻還是個拎得清的,我嫁給他這些年,對我也算尊重,也還算是良配。”
趙士程嗯了一聲,又問道:“娘親,虎頭是不是很不聽話?”
“哪有,我家虎頭最乖了!”種氏眉頭一豎,“是誰在你嘴邊嚼了舌頭,看不撕了他的嘴!”
“對了,娘親,最近有人來煩你嗎?”趙士程又問。
“你說脂膏的事?放心,娘親給你擋著呢,物以稀為貴,一點小東西,也就新鮮幾天,沒人在意的。”種氏自信地道。
趙士程陪母親說了很久的話,直到種氏有事離開,才歎息了一聲。
爹娘都很疼愛他,他也很愛爹娘,可是爹娘沒法理解他,這不是爹娘的錯,是他自己的問題,爹娘的所有做為,都是符合他們的時代該做的選擇,他會有不認同,卻不會去譴責。
他很孤單,很多話,很多秘密,都不能對人說。
好在,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就算將來要與很多很多的人為敵,他也知道,那是對的。
……
過了快要一天,偏院傳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姨娘終於把孩子生了下來,母子皆存,但卻有一個很壞的消息,姨娘生下來的是一對兄妹,可是妹妹很虛弱,生下來就不怎麽哭,怕是很難立住,哥哥的右手是先天畸形,五根手指有四根兩兩粘在了一起,指尖分開,一眼看去,和豬蹄甚為相似。
這件事簡直震驚了整個府上府下,如果是在貧家,這樣的孩子會被直接溺死,而他們雖然生在宗室,養得起一個殘缺孩子,但趙仲湜也是非常不喜,捏著鼻子,讓人養了下來,但卻不怎麽想再提這事。
“若是尋常人家遇到此事,便也算了,”趙仲湜這樣對妻子說,“但宗室之中不能有此等異胎,給他們尋些大夫,待他五歲之前,定要將五指分開,才能上報宗正玉碟,若不能活下,便罷。”
趙士程在一邊聽得怔然,他去看過了,那個弟弟隻是並指,在後世,隻是一個小手術,可在這個時代,若是強行將手割開,大麵積感染發燒就很難避免,幾歲的孩子,怎麽可能熬得過去?
“不能長大一點再分開麽?”趙士程忍不住在一邊問。
“那如何上皇室族譜?”趙仲湜沉聲道,“今上篤信神鬼之術,若是將他視為不吉,必會牽連你等前程,此事就這麽定了,休要再提!”
趙士程沒有再說話,這種事情,他暫時是沒有資格做決定的,還好,時間還有五年,或許還能搶救一下。
他按住腦中的各種想法,又找了空隙出門,去找那位最近都沉迷顯微鏡的陳大夫。
陳大夫最近感覺人生圓滿。
他看了周圍所有能看的東西,觀察著各種物件,實驗著哪種藥物可以除滅這些恐怖小東西,並且找到了大蒜。
他發現把大蒜絞出汁液後,刀具上的邪物便會減少許多,甚至外傷用過新鮮蒜液後,化膿的機率都會大大降低。
這讓他興奮到難以入眠,感覺自己這一脈,終於找到了出頭之日,等他多積累一些藥方,就會出書立傳,必能如華佗扁鵲一般名留青史,救人無數……
而這些,都是依靠著手中的神器啊!
趙小公子是他的大恩人,他必會去寺廟裏給他捐上長生牌位,好好供奉。
正因為太過崇拜,所以,他在看到那位趙小公子時,本能地捏緊了手中那已經被用出包漿的小小顯微鏡,用最小聲的語氣反抗道:“這個,您,你說送我了……”
陳大夫心如擂鼓:小公子不會是來要寶貝回去的吧?
“自然是送你了。”趙士程翻了個白眼,“這東西我還有,你急什麽?”
陳大夫這才放下心來,老臉微紅:“是老頭我小人之心了,公子,這大熱天何必您親自找我,隻需遣人傳個口信,老頭我一定不會耽擱分毫。”
趙士程有些無奈:“行了,我送你了就是真送你了,不會要回,這次找你幫我個忙。”
陳大夫立刻作洗耳恭聽狀。
“您聽過,解剖麽?”趙士程問。
陳大夫搖頭:“未曾聽聞。”
趙士程有心講得齊全一點,但嘴動了動,終是沒說得太驚世駭俗:“我有一個朋友,其子手指粘連,等長大些,需得動刀割開,我聽說猴手與人雙手相似,希望大夫你多割幾隻猴手,觀察紋理,將來為我朋友幼兒分割手掌肌裏。”
他需要一個人,來給他爬近代醫學的科技樹,目前的中醫確實不能達到他的要求,現代的醫學需要標準、需要人手,卻不是他拿幾個雜質很多的化工藥品就能解決的事情,劑量、對症,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陳大夫神色嚴肅起來:“這是應該,隻是這猴兒一時難尋,老夫會盡力而為。”
他神色裏帶著頓悟——從來沒想過可以用猴兒代替,但若真的可以行,那自己在醫道上的造詣,必然會突飛猛進,先前歐希夷在嶺南奉旨剖開罪人觀察髒腑,他們這些醫生卻隻是觀圖,從未見過人體髒腑,這機會,雖然不比真人,卻也太難得了。
趙士程笑了笑,看向一邊的山水。
山水姑娘很懂事地上前,溫柔道:“大夫不必擔心,我隨後便會找些養猴人,給您養上幾十隻,隻要您盡心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