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宗每日在遼營望眼欲穿,對遼人的要求盡數答應,焦慮之態,溢於言表。
……
趙士程並沒有在京城裏,他在城外的澤園裏,往日繁華的此地如今正在閉館中,依靠兩邊的小山作為屏障,加上用大量的退伍士卒當安保人員,勉強維持了這裏的穩定。
當然,也不是沒有受到周圍那些勤王軍的騷擾,好在種彥崇與老種如今都駐守附近,那些想主意的,都被種彥崇收拾了。
“你怎麽能讓遼東軍加入!”種彥崇在澤園裏抱怨道,“如今這局麵,要怎麽收場?”
他是頭一波跳虎頭船的人,當然知道郭藥師的底細,對先前在遼東的敗仗氣得咬牙切齒:“你可知有多少西軍健兒因此身死,你可知雄州到界河之間屍相枕藉、不可勝計?”
趙士程給他倒了杯茶:“你可別倒打一耙,郭藥師過來時,西軍早就大敗了好吧,老郭當時看到是你,還特地放了水,沒有追擊呢。”
種彥崇險些將杯子捏碎:“你、你——”
他眼下有重重的青灰,想來是很多夜都沒有睡好,想斥責幾句,卻終是重重放下茶杯,低下頭,擦去了眼角的濕意。
沉默許久,趙士程才低聲道:“出征之前,老種將軍就知道必敗,你又豈會不知。”
種彥崇轉過頭,他的聲音有些沙啞,許久,才低聲道:“先前,靠著你,我將手下都換上了鐵甲、精兵,在西夏那邊立了些戰功,我本以為,本以為能擋得住遼軍。”
“可是,可是,才兩個衝鋒,他們就被遼軍氣勢所驚,維持不住戰陣,我也沒能支持多久——那麽多的兄弟,聽到一點馬蹄聲,就草木皆兵,”種彥崇嘶啞道,“我想了許久,都沒能想通,若精兵鐵甲都沒有用,我們連遼國都打不了,又怎麽能打金國?”
“大宋軍製,你不是不知道,”趙士程歎息道,“若亡,也就給兩個月俸祿,朝廷如何對軍卒,軍士自然如何報朝廷,一個月五百文,你憑什麽讓人賣命?”
“可是,他們打西夏時,不是這樣!”種彥崇分辯。
“打西夏時,他們要保護自己的鄉人,阻止夏軍劫掠,所以,打遼人,和他們有什麽關係。”趙士程無奈地道,“更不必提童貫要求不得搶先出手,這樣的打法,便是衛霍再世,也無可奈何啊。”
種彥崇當然懂這個理,他深吸了幾口氣:“虎頭啊,你說,大宋禁軍,怎麽就變成這個樣子,開國之時,我大宋的靜塞鐵騎,才是天下無敵啊。”
趙士程拍了拍小舅的肩膀:“行了,這事罪不在你,這次朝廷的局麵太複雜了,你給老種將軍打個招呼——算了,他沉浸官場數十年,不用我提醒,也知道該怎麽做。”
種彥崇這才點頭,忍不住問起來:“郭藥師是怎麽回事,這才五六年吧,他是怎麽把拉出這樣一隻遼東鐵騎的?”
趙士程微笑抬眸,揶揄道:“怎麽,你眼紅了?”
種彥崇誠懇地點頭:“當然,郭藥師先前不過是個遼東饑民,不通軍務,我從小在軍中長大,要是有這麽一隻鐵騎,一定不會輸給他。”
趙士程笑了笑:“你以為隻是有馬便可麽?”
種彥崇疑惑地眨眨眼:“自然不止,還得有訓練、糧草、對手……”
趙士程輕輕一歎息,無言地看著他。
種彥崇沉默了。
趙士程這才輕聲道:“陳行舟到遼東後,開墾遼澤,收攏饑民,分發土地、定下戶籍,同時,很抓了一番法製,他那治下,不能說無人貪汙,盤剝之行,卻都有重罰。這些年來,遼東無數人仰賴他而活,你若是被他救活的饑民,願不願為他而戰?”
種彥崇默默點頭。
“更何況,雖然遼國以‘怨軍’為名,想他們報怨於金人,但郭藥師卻將他們改名為常勝軍,不但糧草從無克扣,還分配土地,安置家人,”趙士程淡然道,“有這樣的主官,如此軍卒,敢不報效?”
種彥崇沉默了數息,方才苦笑道:“你這樣一說,連我都想去投奔遼東了。”
所以,要怎麽打,怎麽可能打得過。
“也就是這樣的軍隊,才能抵抗金人,守住遼東,”趙士程道,“再說了,這次失敗,將河北一路廢弛的軍備全然暴露在天下人眼前,等遼人退去,便應修持武備,重建河北防線,如此,將來金人來臨時,咱們才能將戰線壓在河北一帶。”
種彥崇歎服地點頭:“虎頭,你這些事,可以給我阿爺講講麽?”
趙士程搖頭:“老將軍一心為國,怕是一時難以接受,再等等吧。”
種彥崇看了看左右,突然暗戳戳地湊到他耳邊,輕聲道:“虎頭,你在等官家退位麽?”
趙士程抬眼看他。
種彥崇立刻雙手合十保證道:“我就問問,你不想說就算了,但是,虎頭,真的不能讓他退位麽,還有童貫蔡京那些人,若能被一起帶走,也算是遼人為大宋除去一害。”
趙士程道:“你覺得,太子如何?”
種彥崇一怔,隨即有些磨牙地道:“說到太子,可真是望之不似人君。”
雖然在監國兩月,但太子的能力已經落入大家眼裏,說是性情懦弱都誇獎他了,首鼠兩端,難以做下決定,若是家國安穩,能當個平庸之君,可在這種危局下,完全就控製不住局麵啊。
趙士程點了點頭:“所以,我準備把他送遠一些。”
種彥崇一怔。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敲門聲,一個溫和又帶著威儀的聲音道:“小公子,你還沒安慰完麽?約好的時間都過了,再拖我就得走了。”
趙士程平靜道:“進來吧。”
於是大門打開,種彥崇和郭藥師瞬間打了照麵,前者本能就想握兵刃。
郭藥師倒是笑了起來,吊兒郎當地依靠著門框:“嘖,種公子是來感謝我不殺之恩的麽?”
種彥崇沒好氣地道:“這裏可是大宋,你獨身前來,也不怕被拿了領賞!”
郭藥師笑著坐到茶桌邊,給自己倒了杯茶,隨意道:“你信不信,哪怕我現在獨身進了東京城,裏邊的太子也好,首輔也罷,都要給我端茶倒水,把我視為上賓?”
種彥崇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如今他手裏捏著皇帝,隻要大宋想和談,就不會對他如何。
趙士程笑了笑,問道:“藥師,那位官家現在如何了?”
“最近沒什麽重活了,蕭將軍聽說他的書畫值錢,每日讓他寫書作畫呢,你要不要,要的話,想要什麽畫什麽書,我都可以讓他給你畫了送來。”郭藥師熱情地靠近了些,邀功道。
趙士程認真思考了一下:“暫時不用,朝廷現在是什麽意思?”
郭藥師一說這事就皺眉:“還在瞎扯,目前太子私下裏遞來的意思是,願意把所有在京城的宗室、皇子都送到北邊,做為人質,如果不換太子當人質,他們願意割讓雄州,皇帝這邊是願意讓所有宗室做人質,但要求將他放回去,公子,你的意思呢?”
“可以暫時將皇帝換回去,”趙士程指點輕點,“宗室,十歲以上的,可以都帶走,去遼東的享受一下下鄉務農的辛苦。”
種彥崇忍不住道:“虎頭啊,你家兄弟包括你可都在其中呢。”
趙士程隨意道:“他們不走,怎麽取消宗室特權啊,知道宗室一年要花掉國庫多少收入麽?至於我,藥師,我中途可以逃回來麽?”
郭藥師大笑道:“當然,您想多久回來,帶多少人回來,都不是問題。”
種彥崇整個人都淩亂了:“你這你這到底是要做什麽,能給我講著聽聽麽?”
趙士程笑了笑,感慨道:“把宗室送出去,解決冗費,讓皇帝暫時回宮,等東南流民起義時,想辦法清理一波官兵,到時解決冗官,冗兵,如此,困擾大宋百年的難題,不都處理了麽?”
種彥崇當場呆滯,連一邊的郭藥師都嘶了一聲,看小公子的眼神都多了許多崇拜。
趙士程也無奈道:“重症用猛藥,這個時候,可沒工夫去變法不是。”
郭藥師立刻拍掌道:“公子英明!公子說的都對!”
可惜了,要是老陳在這,一定能說半柱香的漂亮話,不像他,口舌不行,就會這麽兩句。
第182章 我很愧疚
東京城中, 太子的計劃正在有序進行,首先是煽動太學生和言官, 指責王黼蔡京等人的罪責。
畢竟, 這次大禍可以說是由他們幾個大奸臣一手製造出來的,否則,就算是征遼大敗, 局麵也不會落得如現在這般難以收拾,所以,王黼蔡京童貫這些人都有罪, 且有大罪, 有大罪的人怎麽能在朝廷上主持議和呢?
必須嚴懲才能穩定民心,不處置不足以威懾天下。
但王黼等人也不是好收拾的,如今的文官早就抱團黨爭, 隻要是同出一門,那基本就沒有後路。
他們把太學生一番責斥, 說他們不顧大局,大敵當前隻知道爭權奪利,視聖上安危於不顧, 收監了不少人。
太子也開始拉攏城中禁軍,隻是他的行事並不機密, 東京城裏的世家大族何等樹大根深, 很快便發現太子的意圖, 一時間, 宗室也好, 百官也好, 都沒有幾個人支持太子。
無它, 太子隻是太子, 皇帝還是皇帝,哪怕皇帝如今落入敵人之手,但按大宋那複雜到極至的權力構架,太子的話,說了不算。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當然是皇帝沒死,隨時有可能被釋放。
這種情況,又有誰敢押上身家性命呢?
如此這般各種拖延和推諉之下,又過了二十來天,時間便到了十月。
這時已經是深秋,東京城的糧食有些不濟了,城外的勤王軍是夏季開撥過來的,如今天氣漸冷,嘈雜地要求京城提供冬衣和炭火。
巨大城市,上百萬人的物資運轉,加上運河受阻,城中城外的治安都越發敗壞。
蕭幹麵對百依百順的皇帝和朝廷,還是很謹慎的,隻要求糧食一百萬石、軍械二十萬件,銀一百萬兩,牛馬一萬匹,毛料一百萬卷等等,都被太子滿足了。
但是在要求用太子換皇帝時,太子那邊咬死不鬆口,寧願在其他地方讓步,私下裏,太子還專門讓老師當使臣,悄悄送禮物暗示隻要皇帝不回來,大家好商量。
而宋畫宗顯然也感覺到了危機,父子兩個你來我往,居然就這樣明目張膽地卷起來了。
於是蕭幹來了興致,不斷地獅子大開口從一開始提出的要人要物,發展到要地要糧,開始隻要雄州這麽一個小縣城的地,後來回過味來,要河間、要滄州,到後來,發展到還要太原、中山、這種性命關卡。
讓他驚呆的是,兩邊居然都爭著同意了,生怕誰答應慢了一分一樣。
至於這裏邊的合議內容有多過分,朝廷裏的皇帝派和太子黨都願意認了,那反對聲差不多也就都聚集在低階官員和民間了。
太學裏的太學生們倒是義憤填膺,不少人跪在皇城門前要求朝廷收回成命,隻是無人理會。
一時間,場麵越發焦灼,兩邊都咬死了不同意。
直到最後,把局麵打破的,是一個新的條件——太子私下裏同意,隻要遼軍退兵,願意將東京城中的所有宗室皇子,一起打包,送給遼朝當人質。
這個消息一出,東京城裏的宗室們瞬間坐不住了,他們雖然都是一條條鹹魚,但本身卻是全都與武勳聯姻百年的存在,說得不好聽一點,大宋上的禁軍也好,邊軍也罷,哪個不和他們沾裙帶故,他們平時不顯,但在關鍵時刻,卻是一股能影響大局的力量。
別的不說,趙士程母親來自種家,一個嫂嫂來自劉家,還有個嫂嫂出自姚家,其中或許有與娘家關係不睦的,但大部分,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能極大地影響軍中局麵穩定。
隨後,更讓趙士程頭皮發麻的事情發生了,王黼居然快人一招,勾結宗室和守城武官,打開了東京城的城門,將遼軍迎接入城,包圍了內城。
這下可是把太子駕在火上烤,王黼這種行為何止是賣國,簡直是賣國,但卻也真真地斷了太子後路,政令不出宮城,那這個太子和被廢又有什麽區別?
於是在十月初,太子趙桓無奈地開啟宮城,去遼人軍營談判。
這下可好,太子皇帝都在遼人手中,耶律大石和蕭幹腦子都嗡嗡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以前遼國強盛時傾國之力都過不了黃河,拿不下大宋,可在這風雨飄搖的時間,居然一下就入了大宋京城?
這世道也太過魔幻了,實在是讓人把握不住,要知道在最開始時,他們都已經做好亡國的準備了!
可惜了,雖然他們對大宋的繁華富庶念念不忘,但如今遼國的情況已經沒有辦法讓他們占據宋地了,連故土都快守不住了,占了這裏,怕是隻能便宜了金國。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耶律淳在燕京快馬傳來消息,天祚帝聽說拿下宋帝後,大喜過望,準備親自來大宋的京城受降,這把他們嚇得從美好生活中驟然驚醒——可得快點把這攤子收拾了,不然真讓他們那皇帝過來送了,這大好局麵搞不好就得玩完。
對於遼帝的破壞力,大遼上下可是都清楚的,要不是有皇叔耶律淳和遼東的幫襯著,遼國估計早就亡了。
於是在與郭藥師一番商討過後,蕭幹和耶律大石都認同不能把皇帝和太子一起帶走,一個能給遼國提供幫助的大宋才是他們需要的,沒有皇帝他們怎麽聯宋抗金?
在雙方都不想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局麵一下就打開了,畫宗早就忍不住了,答應了遼國的條件,糧食、布匹、銀錢直接在國庫裏支出,現款現結,不夠的便查抄東京城的富戶,要帶走太子皇子們和宗室,等抗金結束後放還……沒有問題,統統帶走,隻要讓他留下就可。
至於割讓土地——
“土地還是算了,”郭藥師勸同僚道,“老陳說了,河間、雄州、滄州都是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又不是什麽富庶州縣,占了這裏,反而是負擔。太原、中山是國家命脈,怕是咱們一走他們就會反悔,反而起事端,捏著人質讓他們送錢送糧便可,其他的,咱們真的顧不過來。”
……
趙士程並沒有在京城裏,他在城外的澤園裏,往日繁華的此地如今正在閉館中,依靠兩邊的小山作為屏障,加上用大量的退伍士卒當安保人員,勉強維持了這裏的穩定。
當然,也不是沒有受到周圍那些勤王軍的騷擾,好在種彥崇與老種如今都駐守附近,那些想主意的,都被種彥崇收拾了。
“你怎麽能讓遼東軍加入!”種彥崇在澤園裏抱怨道,“如今這局麵,要怎麽收場?”
他是頭一波跳虎頭船的人,當然知道郭藥師的底細,對先前在遼東的敗仗氣得咬牙切齒:“你可知有多少西軍健兒因此身死,你可知雄州到界河之間屍相枕藉、不可勝計?”
趙士程給他倒了杯茶:“你可別倒打一耙,郭藥師過來時,西軍早就大敗了好吧,老郭當時看到是你,還特地放了水,沒有追擊呢。”
種彥崇險些將杯子捏碎:“你、你——”
他眼下有重重的青灰,想來是很多夜都沒有睡好,想斥責幾句,卻終是重重放下茶杯,低下頭,擦去了眼角的濕意。
沉默許久,趙士程才低聲道:“出征之前,老種將軍就知道必敗,你又豈會不知。”
種彥崇轉過頭,他的聲音有些沙啞,許久,才低聲道:“先前,靠著你,我將手下都換上了鐵甲、精兵,在西夏那邊立了些戰功,我本以為,本以為能擋得住遼軍。”
“可是,可是,才兩個衝鋒,他們就被遼軍氣勢所驚,維持不住戰陣,我也沒能支持多久——那麽多的兄弟,聽到一點馬蹄聲,就草木皆兵,”種彥崇嘶啞道,“我想了許久,都沒能想通,若精兵鐵甲都沒有用,我們連遼國都打不了,又怎麽能打金國?”
“大宋軍製,你不是不知道,”趙士程歎息道,“若亡,也就給兩個月俸祿,朝廷如何對軍卒,軍士自然如何報朝廷,一個月五百文,你憑什麽讓人賣命?”
“可是,他們打西夏時,不是這樣!”種彥崇分辯。
“打西夏時,他們要保護自己的鄉人,阻止夏軍劫掠,所以,打遼人,和他們有什麽關係。”趙士程無奈地道,“更不必提童貫要求不得搶先出手,這樣的打法,便是衛霍再世,也無可奈何啊。”
種彥崇當然懂這個理,他深吸了幾口氣:“虎頭啊,你說,大宋禁軍,怎麽就變成這個樣子,開國之時,我大宋的靜塞鐵騎,才是天下無敵啊。”
趙士程拍了拍小舅的肩膀:“行了,這事罪不在你,這次朝廷的局麵太複雜了,你給老種將軍打個招呼——算了,他沉浸官場數十年,不用我提醒,也知道該怎麽做。”
種彥崇這才點頭,忍不住問起來:“郭藥師是怎麽回事,這才五六年吧,他是怎麽把拉出這樣一隻遼東鐵騎的?”
趙士程微笑抬眸,揶揄道:“怎麽,你眼紅了?”
種彥崇誠懇地點頭:“當然,郭藥師先前不過是個遼東饑民,不通軍務,我從小在軍中長大,要是有這麽一隻鐵騎,一定不會輸給他。”
趙士程笑了笑:“你以為隻是有馬便可麽?”
種彥崇疑惑地眨眨眼:“自然不止,還得有訓練、糧草、對手……”
趙士程輕輕一歎息,無言地看著他。
種彥崇沉默了。
趙士程這才輕聲道:“陳行舟到遼東後,開墾遼澤,收攏饑民,分發土地、定下戶籍,同時,很抓了一番法製,他那治下,不能說無人貪汙,盤剝之行,卻都有重罰。這些年來,遼東無數人仰賴他而活,你若是被他救活的饑民,願不願為他而戰?”
種彥崇默默點頭。
“更何況,雖然遼國以‘怨軍’為名,想他們報怨於金人,但郭藥師卻將他們改名為常勝軍,不但糧草從無克扣,還分配土地,安置家人,”趙士程淡然道,“有這樣的主官,如此軍卒,敢不報效?”
種彥崇沉默了數息,方才苦笑道:“你這樣一說,連我都想去投奔遼東了。”
所以,要怎麽打,怎麽可能打得過。
“也就是這樣的軍隊,才能抵抗金人,守住遼東,”趙士程道,“再說了,這次失敗,將河北一路廢弛的軍備全然暴露在天下人眼前,等遼人退去,便應修持武備,重建河北防線,如此,將來金人來臨時,咱們才能將戰線壓在河北一帶。”
種彥崇歎服地點頭:“虎頭,你這些事,可以給我阿爺講講麽?”
趙士程搖頭:“老將軍一心為國,怕是一時難以接受,再等等吧。”
種彥崇看了看左右,突然暗戳戳地湊到他耳邊,輕聲道:“虎頭,你在等官家退位麽?”
趙士程抬眼看他。
種彥崇立刻雙手合十保證道:“我就問問,你不想說就算了,但是,虎頭,真的不能讓他退位麽,還有童貫蔡京那些人,若能被一起帶走,也算是遼人為大宋除去一害。”
趙士程道:“你覺得,太子如何?”
種彥崇一怔,隨即有些磨牙地道:“說到太子,可真是望之不似人君。”
雖然在監國兩月,但太子的能力已經落入大家眼裏,說是性情懦弱都誇獎他了,首鼠兩端,難以做下決定,若是家國安穩,能當個平庸之君,可在這種危局下,完全就控製不住局麵啊。
趙士程點了點頭:“所以,我準備把他送遠一些。”
種彥崇一怔。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敲門聲,一個溫和又帶著威儀的聲音道:“小公子,你還沒安慰完麽?約好的時間都過了,再拖我就得走了。”
趙士程平靜道:“進來吧。”
於是大門打開,種彥崇和郭藥師瞬間打了照麵,前者本能就想握兵刃。
郭藥師倒是笑了起來,吊兒郎當地依靠著門框:“嘖,種公子是來感謝我不殺之恩的麽?”
種彥崇沒好氣地道:“這裏可是大宋,你獨身前來,也不怕被拿了領賞!”
郭藥師笑著坐到茶桌邊,給自己倒了杯茶,隨意道:“你信不信,哪怕我現在獨身進了東京城,裏邊的太子也好,首輔也罷,都要給我端茶倒水,把我視為上賓?”
種彥崇不得不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如今他手裏捏著皇帝,隻要大宋想和談,就不會對他如何。
趙士程笑了笑,問道:“藥師,那位官家現在如何了?”
“最近沒什麽重活了,蕭將軍聽說他的書畫值錢,每日讓他寫書作畫呢,你要不要,要的話,想要什麽畫什麽書,我都可以讓他給你畫了送來。”郭藥師熱情地靠近了些,邀功道。
趙士程認真思考了一下:“暫時不用,朝廷現在是什麽意思?”
郭藥師一說這事就皺眉:“還在瞎扯,目前太子私下裏遞來的意思是,願意把所有在京城的宗室、皇子都送到北邊,做為人質,如果不換太子當人質,他們願意割讓雄州,皇帝這邊是願意讓所有宗室做人質,但要求將他放回去,公子,你的意思呢?”
“可以暫時將皇帝換回去,”趙士程指點輕點,“宗室,十歲以上的,可以都帶走,去遼東的享受一下下鄉務農的辛苦。”
種彥崇忍不住道:“虎頭啊,你家兄弟包括你可都在其中呢。”
趙士程隨意道:“他們不走,怎麽取消宗室特權啊,知道宗室一年要花掉國庫多少收入麽?至於我,藥師,我中途可以逃回來麽?”
郭藥師大笑道:“當然,您想多久回來,帶多少人回來,都不是問題。”
種彥崇整個人都淩亂了:“你這你這到底是要做什麽,能給我講著聽聽麽?”
趙士程笑了笑,感慨道:“把宗室送出去,解決冗費,讓皇帝暫時回宮,等東南流民起義時,想辦法清理一波官兵,到時解決冗官,冗兵,如此,困擾大宋百年的難題,不都處理了麽?”
種彥崇當場呆滯,連一邊的郭藥師都嘶了一聲,看小公子的眼神都多了許多崇拜。
趙士程也無奈道:“重症用猛藥,這個時候,可沒工夫去變法不是。”
郭藥師立刻拍掌道:“公子英明!公子說的都對!”
可惜了,要是老陳在這,一定能說半柱香的漂亮話,不像他,口舌不行,就會這麽兩句。
第182章 我很愧疚
東京城中, 太子的計劃正在有序進行,首先是煽動太學生和言官, 指責王黼蔡京等人的罪責。
畢竟, 這次大禍可以說是由他們幾個大奸臣一手製造出來的,否則,就算是征遼大敗, 局麵也不會落得如現在這般難以收拾,所以,王黼蔡京童貫這些人都有罪, 且有大罪, 有大罪的人怎麽能在朝廷上主持議和呢?
必須嚴懲才能穩定民心,不處置不足以威懾天下。
但王黼等人也不是好收拾的,如今的文官早就抱團黨爭, 隻要是同出一門,那基本就沒有後路。
他們把太學生一番責斥, 說他們不顧大局,大敵當前隻知道爭權奪利,視聖上安危於不顧, 收監了不少人。
太子也開始拉攏城中禁軍,隻是他的行事並不機密, 東京城裏的世家大族何等樹大根深, 很快便發現太子的意圖, 一時間, 宗室也好, 百官也好, 都沒有幾個人支持太子。
無它, 太子隻是太子, 皇帝還是皇帝,哪怕皇帝如今落入敵人之手,但按大宋那複雜到極至的權力構架,太子的話,說了不算。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當然是皇帝沒死,隨時有可能被釋放。
這種情況,又有誰敢押上身家性命呢?
如此這般各種拖延和推諉之下,又過了二十來天,時間便到了十月。
這時已經是深秋,東京城的糧食有些不濟了,城外的勤王軍是夏季開撥過來的,如今天氣漸冷,嘈雜地要求京城提供冬衣和炭火。
巨大城市,上百萬人的物資運轉,加上運河受阻,城中城外的治安都越發敗壞。
蕭幹麵對百依百順的皇帝和朝廷,還是很謹慎的,隻要求糧食一百萬石、軍械二十萬件,銀一百萬兩,牛馬一萬匹,毛料一百萬卷等等,都被太子滿足了。
但是在要求用太子換皇帝時,太子那邊咬死不鬆口,寧願在其他地方讓步,私下裏,太子還專門讓老師當使臣,悄悄送禮物暗示隻要皇帝不回來,大家好商量。
而宋畫宗顯然也感覺到了危機,父子兩個你來我往,居然就這樣明目張膽地卷起來了。
於是蕭幹來了興致,不斷地獅子大開口從一開始提出的要人要物,發展到要地要糧,開始隻要雄州這麽一個小縣城的地,後來回過味來,要河間、要滄州,到後來,發展到還要太原、中山、這種性命關卡。
讓他驚呆的是,兩邊居然都爭著同意了,生怕誰答應慢了一分一樣。
至於這裏邊的合議內容有多過分,朝廷裏的皇帝派和太子黨都願意認了,那反對聲差不多也就都聚集在低階官員和民間了。
太學裏的太學生們倒是義憤填膺,不少人跪在皇城門前要求朝廷收回成命,隻是無人理會。
一時間,場麵越發焦灼,兩邊都咬死了不同意。
直到最後,把局麵打破的,是一個新的條件——太子私下裏同意,隻要遼軍退兵,願意將東京城中的所有宗室皇子,一起打包,送給遼朝當人質。
這個消息一出,東京城裏的宗室們瞬間坐不住了,他們雖然都是一條條鹹魚,但本身卻是全都與武勳聯姻百年的存在,說得不好聽一點,大宋上的禁軍也好,邊軍也罷,哪個不和他們沾裙帶故,他們平時不顯,但在關鍵時刻,卻是一股能影響大局的力量。
別的不說,趙士程母親來自種家,一個嫂嫂來自劉家,還有個嫂嫂出自姚家,其中或許有與娘家關係不睦的,但大部分,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能極大地影響軍中局麵穩定。
隨後,更讓趙士程頭皮發麻的事情發生了,王黼居然快人一招,勾結宗室和守城武官,打開了東京城的城門,將遼軍迎接入城,包圍了內城。
這下可是把太子駕在火上烤,王黼這種行為何止是賣國,簡直是賣國,但卻也真真地斷了太子後路,政令不出宮城,那這個太子和被廢又有什麽區別?
於是在十月初,太子趙桓無奈地開啟宮城,去遼人軍營談判。
這下可好,太子皇帝都在遼人手中,耶律大石和蕭幹腦子都嗡嗡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以前遼國強盛時傾國之力都過不了黃河,拿不下大宋,可在這風雨飄搖的時間,居然一下就入了大宋京城?
這世道也太過魔幻了,實在是讓人把握不住,要知道在最開始時,他們都已經做好亡國的準備了!
可惜了,雖然他們對大宋的繁華富庶念念不忘,但如今遼國的情況已經沒有辦法讓他們占據宋地了,連故土都快守不住了,占了這裏,怕是隻能便宜了金國。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耶律淳在燕京快馬傳來消息,天祚帝聽說拿下宋帝後,大喜過望,準備親自來大宋的京城受降,這把他們嚇得從美好生活中驟然驚醒——可得快點把這攤子收拾了,不然真讓他們那皇帝過來送了,這大好局麵搞不好就得玩完。
對於遼帝的破壞力,大遼上下可是都清楚的,要不是有皇叔耶律淳和遼東的幫襯著,遼國估計早就亡了。
於是在與郭藥師一番商討過後,蕭幹和耶律大石都認同不能把皇帝和太子一起帶走,一個能給遼國提供幫助的大宋才是他們需要的,沒有皇帝他們怎麽聯宋抗金?
在雙方都不想浪費時間的情況下,局麵一下就打開了,畫宗早就忍不住了,答應了遼國的條件,糧食、布匹、銀錢直接在國庫裏支出,現款現結,不夠的便查抄東京城的富戶,要帶走太子皇子們和宗室,等抗金結束後放還……沒有問題,統統帶走,隻要讓他留下就可。
至於割讓土地——
“土地還是算了,”郭藥師勸同僚道,“老陳說了,河間、雄州、滄州都是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又不是什麽富庶州縣,占了這裏,反而是負擔。太原、中山是國家命脈,怕是咱們一走他們就會反悔,反而起事端,捏著人質讓他們送錢送糧便可,其他的,咱們真的顧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