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行舟也收到了師父的消息,看著其中的計劃,不由得嘖了兩聲。
他轉頭去把在城牆上搬火藥的遼東頭領拎回走,一身髒汙的青年掙紮道:“放開放開,我都答應你不上城牆了,怎麽你還不讓我幫忙啊?”
“有更大的忙要你幫。”陳行舟一句話便讓他安靜下來。
回到府上,陳行舟給他講了辦法。
二十幾歲的青年目瞪口呆:“這、這能行嗎?”
“怎麽不行,”陳行舟給他講清楚其中關鍵,“文妃的妹夫餘睹如今正在外領大軍鎮壓張撒八的叛亂,一旦的行在那邊出現動蕩,耶律餘睹必然會帶兵投降金人,那中京道的防線,立刻便會多一個大口子,對不對?”
耶律雅裏點頭。
“自古廢子先廢母,如果文妃出了事,晉王會有好下場嗎?”陳行舟講道理。
耶律雅裏搖頭,他再善良,對王室裏的殘酷還是清楚的。
“所以,隻要你修書一封,讓晉王到遼東來,文妃、耶律餘睹都不會有事,晉王也不會有事,有事的隻會是你父親,那有什麽好擔心的呢?”陳行舟問。
耶律雅裏有些無語地看著好友,四目相對數息,前者終是委屈地敗退,如一隻可憐的兔子,去給敖盧斡寫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問弟弟願不願意舍棄富貴榮華,前來遼東與他一起迎敵,如果他沒了,弟弟你照顧我的臣子阿舟,而且你來了,一定會讓父親驚於你的信念,出兵相救遼東,大哥我謝謝你了。
這封信隻有一個意思:讓敖盧斡悄悄離開行在,不經天祚帝允許,私下來遼東。
“這樣的真的行麽?文妃不會允許的。”耶律雅裏憂心忡忡,“敖盧斡最聽他母親的話了。”
“這你就放心吧,這事文妃求之不得,”陳行舟將信拿起,吹了吹上邊的墨跡,“隻有敖盧斡在外,且隨時有被擁立的風險,文妃等人的命才能被當成籌碼留下,也隻有敖盧斡被可能被擁戴,你父親才會大兵攻打金朝。”
敖盧斡的人望不是撒鸞這個傻子能比的,文妃一脈更是本身就出身東京路,在遼東的契丹權貴有極大的號召力,如果他真的敢違抗遼帝命令過來,無疑會給他帶來更巨大的政治資本,大到讓本就威望掃地的遼國皇帝心驚膽戰。
這種情況下,他再不出兵攻伐金國,救援遼東,那麽,他的政治合法性幾乎就不可能維持住,遼國可沒有大宋那樣對武將的限製,大多士卒都是部族私兵,失去支持的皇帝,那基本就是太上皇了。
耶律雅裏低下頭,突然小聲道:“那,阿舟,你會擁立敖盧斡繼位麽?”
陳行舟聽出他聲音裏的小小委屈,不由揶揄道:“耶,先前是誰還說,如果我不支持你,可以試試敖盧斡的?”
耶律雅裏不說話了。
陳行舟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行了,不會支持他的,忠臣不事三主。”
耶律雅裏氣惱地看他一眼,低著頭又問道:“那他過來能做什麽呢?”
“陪你打獵,陪你種田都可以,”陳行舟輕笑道,“你要喜歡,回頭我想辦法,讓遼國宗室都過來陪你。”
“不必了……”耶律雅裏有被嚇到,急忙拒絕。
陳行舟笑出聲來,拿著信走了。
真沒想到,師尊的探子居然都埋到西京了,他可不能落後啊。
不過,如果敖盧斡過來能匯聚如今遼國的主力,那麽,他對付金國的實力,就能大大增加。
該怎麽加錢、咳,該怎麽做,還得和師尊繼續商量一下。
唉,要是在師尊身邊就好,這鴿子雖然飛得快,可來來回回也太耽誤時間了。
第229章 心髒來了!
遼國的危機大半時間都浪費在傳遞消息的路上。
等這幾封信過去, 時間就匆忙來到了五月,趙士程倒不擔心文妃和晉王的選擇, 如果他們不按自己做的辦, 也不過就是讓曆史重演,不能給遼東減輕壓力而已。
哪怕一路不受任何影響,那位遼國晉王去遼東, 也至少得六月之後了。
如果能在大遼能在七月帶兵攻打東京路,解遼東之圍差不多就得九月了——正是收稻穀的時間, 那這一年也不算白忙活。
而如今舟兒傳來的消息, 還是憑借堅城固守, 種彥崇和張榮都曾悄悄出兵, 以□□伏擊過幾波金人,有勝有敗,主要還是遼澤不適合移動做戰,誰先發現對方就是誰贏。
他可以用別的方式繼續幫助遼東,在那裏花再多的錢, 也好過把戰場弄到自家來打, 所以, 花再多的錢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在他專心處理遼國危機時,南方傳來一個消息,在兩廣與越南交界處,有人謀反, 要求朝廷派兵出麵解決。
從當地知州傳來的消息來看,這就是一出蠻人不服教化,執意謀反的意外事件, 但從海上傳來的消息, 則是當地大族對蠻人的迫害太過嚴重, 這才惹出事端。
這些年來,蔗糖的巨額利潤太過動人心弦,尤其是趙士程給他們用黃泥製取白糖的技術後,白糖無論是大宋內部還是出海貿易,都已經成為不輸給絲綢陶瓷的拳頭產品,西方對糖的喜愛甚至超過了前兩者。
也因為巨大的利益,兩廣大族肆意侵犯山中部族的田地,做為甘蔗田,兩邊的衝突日深,這才激起了動蕩。
趙士程看了那消息許久,下令讓當地知州出兵平定叛亂。
他暫時還沒精力兼顧那邊。再者,爭地之事,在朝廷看來,天經地義,他就算出了命令約束當地大族,也沒有用,那邊上上下下,隻會覺得他是不知世事的天真小子,甚至連陽奉陰違的姿態都不會做。
所以,還是要先北後南,想要梳理兩廣雲貴,建立改土歸流那種變革,沒有巨大的國力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如今他執政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巴蜀那邊的工業漸漸有了起色,直接表現,就是國庫已經不像當初那樣有著巨大的虧空,而是開始有了盈餘。
隻要不大修宮殿群、不對外用兵,不讓宗室耗費過多,那就會減少很多讓人以權謀私的機會,不加太多稅費,給小民一些生活的盈餘,他們便不會過多地擠壓必要消費,消費有了,商業才有機會發展起來。
遼東阻止了金國,他需要盡可能在這種和平的範圍裏,給大宋積蓄力量。
雖然製度的問題,無法讓商業毫無限製地蓬勃發展,但如今是1120年,不是1820年,離大航海還有三百多年,歐洲還在蒙昧的中世紀掙紮三百多年,沒有人和他來競爭工業,他有充分的時間發育,前提是在金國崛起的曆史洪流中掙紮下來。
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其它的也都不用想了。
遼東那邊,舟兒素有主見,隻要能挺過這一波,金國的攻勢便會被停滯許多,給遼國更多苟延殘喘的時間,如果能熬過三年,等到熬死完顏阿骨打,以女真兄死弟繼的傳位規則,或許會有更多的轉機。
說穿了還是國力不夠啊,回頭讓器械院那邊多招點工匠,火器的數量,關乎將來宋軍的成敗——他可不想如南宋那樣,用十數年的時間,無數抗金義士的性命生生磨煉出一隻可以對抗金人的嶽家軍。
要磨,也得用敵人的命來磨啊。
………
同一時間,京城的神霄學院之中,一名看著不滿二十的年輕人,正埋頭計算手中的數學公式。
他手中的筆是如今算數最方便的炭筆,不用加墨用紙稀少,凡是喜歡算學的學子,隻要用過,除非是記賬答卷,便再也不想碰毛筆了。
如果趙士程在這裏,便能一眼看出,他計算的是熱力學公式。
而當最後一張紙算完,這位年輕人不由露出自信的神情,拿著那張寫滿字跡的紙張,舉到眼前,笑容燦爛。
這是他算了快一年的蒸汽機改進公式,用書裏行星齒輪,連接杆,等各種理論研究出來的東西,之所以要研究這個,是因為蒸汽機的改進課題,一直是學院裏懸賞最高的那一個——那是直接獎勵一個官職,外加一套宅院。
他的老家當年在方臘之亂時毀於戰火,全家人北上京城避難,在城外尋了小院蝸居,日子過得甚是緊張,而他知道神霄學院的待遇後,便不顧家人勸說,憑借自己在數術上高超的天賦,輕易被錄取。
如今,他的計算若真是能行,那麽,自己便算有八品官身,直入太子麾下的人物了。
一想到這,他便心花怒放,飛快拿著稿紙,撲向了器械院。
這才進入其中,便有人笑道:“楊輝,你今天又花錢做零件,能吃得起午飯否?”
名叫楊輝年輕人傲然道:“等我這個東西做出來,別說午飯,以後我一天能吃六頓,吃一碗倒一碗!”
器械院的那幾位學生都笑出聲來,學校提供大量廉價材料,他們本身便要打造各種合格的鐵件,尤其是槍械的零件,做出來是都有補貼的,如果有改進,還有大量的獎勵。
幫楊輝做些小玩意,也算是閑暇時一種消遣,反正自從有了水力鍛壓錘,他們已經從完全賣力氣變成隻賣一半力氣。
楊輝拿出自己的圖紙,給對方細細解釋每個器件的大小、銜接方式,怎麽堵住漏氣。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過來改進圖紙了,前幾次都因為各種意外失敗,他也每次都回去奮力改正。
在他看來,太子殿下要的器械要求十分明白,他隻是要通過各種理論,去達成他的要求而已,而很多工匠憑心意做出來連接操縱杆的大小尺寸都不符合數術公式,很容易掉落或者損壞,還有不同推杆在不同氣壓下的轉速,他都是一一測量過的,所以,才敢膽大地提起改進的事情。
漏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堵住漏氣的東西可多了。
這些器械並不難,器械院的學生們大多是學習過流水線做槍械,對零件的誤差都能控製住,而且楊輝要他們做的也不是什麽大件,六個人折騰了大半天,終於把一座隻有三個書本大的東西做了出來。
其中的汽缸是最大的,占差不多二分之一的大小,外表十分粗劣,凹凸不平,許多地方鐵毛刺都沒有打磨,很多齒孔都是大力出奇跡,直接用模具鑄出來。
但當楊輝加水進去,扣住汽缸,然後用少量碳石在下邊點燃後,沒一會,那些零碎便一一動了起來,最外邊大轉輪,也像陀螺似的,飛快了動了起來。
不過大家都沒什麽反應,因為按經驗,過不了多久,這些東西就會很快散架,各幹各的,或者那鐵扣上鍋蓋會被掀飛。這事太多了,畢竟這玩意的懸賞太高,別說數學院了,他們器械學院裏的又有幾個沒玩過。
但過了快半個時辰,那玩意居然還沒有壞。
不應該啊!
幾個器械院的學生麵麵相覷,就算不壞,這個時候也該主動停下,打開加水了吧?
但楊輝隻是坐在一邊,老神在在地拿著一本書看,隻是偶爾對那小小器械,投入一個眼神。
而這時,圍觀學生們也越來越多,對著這名青年指指點點。
“楊輝?就是那個去年剛剛入學,就把數學院的魁首拿下那個?”
“就是他,聽說半年不到,就把學院裏的所有數術學了個明白,被拉去學函數也很快畢業了,那麽恐怖的立體幾何,學起來像喝水一樣!”
“前幾個月太子殿下不是找了些函數算的好的人麽,怎麽沒把他的過去?”
“聽說就是為了算這個東西錯過了考試時間,等他想起來時,人家都交卷了,他還求老師給他個機會呢。”
“怎麽這東西還在轉,不會真的讓他做成吧?”
“真要成了,那可是會驚動太子殿下的大事呢!”
“太子殿下是不是太重視這麽個東西了?就算再厲害,也不能直接官封八品吧,聽說是正在籌備的‘械’部呢,沒準將來是咱們的上司……”
“不是吧,數術院的來當咱們器械院的上司,這合理麽?早知道我去讀數術了!”
“說得好聽,你讀得了麽,讓咱們去加加減減,測測角度還好,去弄那個什麽函數、證明、複數、不等式,你看會死幾個!”
“別說了,我已經開始頭暈了……”
……
竊竊私語中,這個小小的器械,已經轉了一個時辰,別的不說,周圍的學生,還有聞言過來的老師越來越多,漸漸把這裏圍得水泄不通。
最後,老師們紛紛過來把不務正業的學生們拎回去自習,然後圍繞著這小小的器械發表意見,指點江山,同時,看楊輝的目光都像看著一塊超大的肥肉,個個垂涎欲滴。
差不多了,這麽長時間,足夠拿去找太子殿下邀功了。
-
趙士程收到新的蒸汽機樣品時,本以為又是如從前那樣的圖一樂的玩具。
這都十多年了,投了那麽錢,他也就聽了個響。
可當他讓人運行起那玩具一樣的器械時,再看看他紙麵上的測試時間等數據時,不由心生喜悅。
再看到那改進人的姓名時,他目光一動,唇角自然勾起。
陳行舟也收到了師父的消息,看著其中的計劃,不由得嘖了兩聲。
他轉頭去把在城牆上搬火藥的遼東頭領拎回走,一身髒汙的青年掙紮道:“放開放開,我都答應你不上城牆了,怎麽你還不讓我幫忙啊?”
“有更大的忙要你幫。”陳行舟一句話便讓他安靜下來。
回到府上,陳行舟給他講了辦法。
二十幾歲的青年目瞪口呆:“這、這能行嗎?”
“怎麽不行,”陳行舟給他講清楚其中關鍵,“文妃的妹夫餘睹如今正在外領大軍鎮壓張撒八的叛亂,一旦的行在那邊出現動蕩,耶律餘睹必然會帶兵投降金人,那中京道的防線,立刻便會多一個大口子,對不對?”
耶律雅裏點頭。
“自古廢子先廢母,如果文妃出了事,晉王會有好下場嗎?”陳行舟講道理。
耶律雅裏搖頭,他再善良,對王室裏的殘酷還是清楚的。
“所以,隻要你修書一封,讓晉王到遼東來,文妃、耶律餘睹都不會有事,晉王也不會有事,有事的隻會是你父親,那有什麽好擔心的呢?”陳行舟問。
耶律雅裏有些無語地看著好友,四目相對數息,前者終是委屈地敗退,如一隻可憐的兔子,去給敖盧斡寫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問弟弟願不願意舍棄富貴榮華,前來遼東與他一起迎敵,如果他沒了,弟弟你照顧我的臣子阿舟,而且你來了,一定會讓父親驚於你的信念,出兵相救遼東,大哥我謝謝你了。
這封信隻有一個意思:讓敖盧斡悄悄離開行在,不經天祚帝允許,私下來遼東。
“這樣的真的行麽?文妃不會允許的。”耶律雅裏憂心忡忡,“敖盧斡最聽他母親的話了。”
“這你就放心吧,這事文妃求之不得,”陳行舟將信拿起,吹了吹上邊的墨跡,“隻有敖盧斡在外,且隨時有被擁立的風險,文妃等人的命才能被當成籌碼留下,也隻有敖盧斡被可能被擁戴,你父親才會大兵攻打金朝。”
敖盧斡的人望不是撒鸞這個傻子能比的,文妃一脈更是本身就出身東京路,在遼東的契丹權貴有極大的號召力,如果他真的敢違抗遼帝命令過來,無疑會給他帶來更巨大的政治資本,大到讓本就威望掃地的遼國皇帝心驚膽戰。
這種情況下,他再不出兵攻伐金國,救援遼東,那麽,他的政治合法性幾乎就不可能維持住,遼國可沒有大宋那樣對武將的限製,大多士卒都是部族私兵,失去支持的皇帝,那基本就是太上皇了。
耶律雅裏低下頭,突然小聲道:“那,阿舟,你會擁立敖盧斡繼位麽?”
陳行舟聽出他聲音裏的小小委屈,不由揶揄道:“耶,先前是誰還說,如果我不支持你,可以試試敖盧斡的?”
耶律雅裏不說話了。
陳行舟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行了,不會支持他的,忠臣不事三主。”
耶律雅裏氣惱地看他一眼,低著頭又問道:“那他過來能做什麽呢?”
“陪你打獵,陪你種田都可以,”陳行舟輕笑道,“你要喜歡,回頭我想辦法,讓遼國宗室都過來陪你。”
“不必了……”耶律雅裏有被嚇到,急忙拒絕。
陳行舟笑出聲來,拿著信走了。
真沒想到,師尊的探子居然都埋到西京了,他可不能落後啊。
不過,如果敖盧斡過來能匯聚如今遼國的主力,那麽,他對付金國的實力,就能大大增加。
該怎麽加錢、咳,該怎麽做,還得和師尊繼續商量一下。
唉,要是在師尊身邊就好,這鴿子雖然飛得快,可來來回回也太耽誤時間了。
第229章 心髒來了!
遼國的危機大半時間都浪費在傳遞消息的路上。
等這幾封信過去, 時間就匆忙來到了五月,趙士程倒不擔心文妃和晉王的選擇, 如果他們不按自己做的辦, 也不過就是讓曆史重演,不能給遼東減輕壓力而已。
哪怕一路不受任何影響,那位遼國晉王去遼東, 也至少得六月之後了。
如果能在大遼能在七月帶兵攻打東京路,解遼東之圍差不多就得九月了——正是收稻穀的時間, 那這一年也不算白忙活。
而如今舟兒傳來的消息, 還是憑借堅城固守, 種彥崇和張榮都曾悄悄出兵, 以□□伏擊過幾波金人,有勝有敗,主要還是遼澤不適合移動做戰,誰先發現對方就是誰贏。
他可以用別的方式繼續幫助遼東,在那裏花再多的錢, 也好過把戰場弄到自家來打, 所以, 花再多的錢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在他專心處理遼國危機時,南方傳來一個消息,在兩廣與越南交界處,有人謀反, 要求朝廷派兵出麵解決。
從當地知州傳來的消息來看,這就是一出蠻人不服教化,執意謀反的意外事件, 但從海上傳來的消息, 則是當地大族對蠻人的迫害太過嚴重, 這才惹出事端。
這些年來,蔗糖的巨額利潤太過動人心弦,尤其是趙士程給他們用黃泥製取白糖的技術後,白糖無論是大宋內部還是出海貿易,都已經成為不輸給絲綢陶瓷的拳頭產品,西方對糖的喜愛甚至超過了前兩者。
也因為巨大的利益,兩廣大族肆意侵犯山中部族的田地,做為甘蔗田,兩邊的衝突日深,這才激起了動蕩。
趙士程看了那消息許久,下令讓當地知州出兵平定叛亂。
他暫時還沒精力兼顧那邊。再者,爭地之事,在朝廷看來,天經地義,他就算出了命令約束當地大族,也沒有用,那邊上上下下,隻會覺得他是不知世事的天真小子,甚至連陽奉陰違的姿態都不會做。
所以,還是要先北後南,想要梳理兩廣雲貴,建立改土歸流那種變革,沒有巨大的國力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如今他執政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巴蜀那邊的工業漸漸有了起色,直接表現,就是國庫已經不像當初那樣有著巨大的虧空,而是開始有了盈餘。
隻要不大修宮殿群、不對外用兵,不讓宗室耗費過多,那就會減少很多讓人以權謀私的機會,不加太多稅費,給小民一些生活的盈餘,他們便不會過多地擠壓必要消費,消費有了,商業才有機會發展起來。
遼東阻止了金國,他需要盡可能在這種和平的範圍裏,給大宋積蓄力量。
雖然製度的問題,無法讓商業毫無限製地蓬勃發展,但如今是1120年,不是1820年,離大航海還有三百多年,歐洲還在蒙昧的中世紀掙紮三百多年,沒有人和他來競爭工業,他有充分的時間發育,前提是在金國崛起的曆史洪流中掙紮下來。
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其它的也都不用想了。
遼東那邊,舟兒素有主見,隻要能挺過這一波,金國的攻勢便會被停滯許多,給遼國更多苟延殘喘的時間,如果能熬過三年,等到熬死完顏阿骨打,以女真兄死弟繼的傳位規則,或許會有更多的轉機。
說穿了還是國力不夠啊,回頭讓器械院那邊多招點工匠,火器的數量,關乎將來宋軍的成敗——他可不想如南宋那樣,用十數年的時間,無數抗金義士的性命生生磨煉出一隻可以對抗金人的嶽家軍。
要磨,也得用敵人的命來磨啊。
………
同一時間,京城的神霄學院之中,一名看著不滿二十的年輕人,正埋頭計算手中的數學公式。
他手中的筆是如今算數最方便的炭筆,不用加墨用紙稀少,凡是喜歡算學的學子,隻要用過,除非是記賬答卷,便再也不想碰毛筆了。
如果趙士程在這裏,便能一眼看出,他計算的是熱力學公式。
而當最後一張紙算完,這位年輕人不由露出自信的神情,拿著那張寫滿字跡的紙張,舉到眼前,笑容燦爛。
這是他算了快一年的蒸汽機改進公式,用書裏行星齒輪,連接杆,等各種理論研究出來的東西,之所以要研究這個,是因為蒸汽機的改進課題,一直是學院裏懸賞最高的那一個——那是直接獎勵一個官職,外加一套宅院。
他的老家當年在方臘之亂時毀於戰火,全家人北上京城避難,在城外尋了小院蝸居,日子過得甚是緊張,而他知道神霄學院的待遇後,便不顧家人勸說,憑借自己在數術上高超的天賦,輕易被錄取。
如今,他的計算若真是能行,那麽,自己便算有八品官身,直入太子麾下的人物了。
一想到這,他便心花怒放,飛快拿著稿紙,撲向了器械院。
這才進入其中,便有人笑道:“楊輝,你今天又花錢做零件,能吃得起午飯否?”
名叫楊輝年輕人傲然道:“等我這個東西做出來,別說午飯,以後我一天能吃六頓,吃一碗倒一碗!”
器械院的那幾位學生都笑出聲來,學校提供大量廉價材料,他們本身便要打造各種合格的鐵件,尤其是槍械的零件,做出來是都有補貼的,如果有改進,還有大量的獎勵。
幫楊輝做些小玩意,也算是閑暇時一種消遣,反正自從有了水力鍛壓錘,他們已經從完全賣力氣變成隻賣一半力氣。
楊輝拿出自己的圖紙,給對方細細解釋每個器件的大小、銜接方式,怎麽堵住漏氣。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過來改進圖紙了,前幾次都因為各種意外失敗,他也每次都回去奮力改正。
在他看來,太子殿下要的器械要求十分明白,他隻是要通過各種理論,去達成他的要求而已,而很多工匠憑心意做出來連接操縱杆的大小尺寸都不符合數術公式,很容易掉落或者損壞,還有不同推杆在不同氣壓下的轉速,他都是一一測量過的,所以,才敢膽大地提起改進的事情。
漏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堵住漏氣的東西可多了。
這些器械並不難,器械院的學生們大多是學習過流水線做槍械,對零件的誤差都能控製住,而且楊輝要他們做的也不是什麽大件,六個人折騰了大半天,終於把一座隻有三個書本大的東西做了出來。
其中的汽缸是最大的,占差不多二分之一的大小,外表十分粗劣,凹凸不平,許多地方鐵毛刺都沒有打磨,很多齒孔都是大力出奇跡,直接用模具鑄出來。
但當楊輝加水進去,扣住汽缸,然後用少量碳石在下邊點燃後,沒一會,那些零碎便一一動了起來,最外邊大轉輪,也像陀螺似的,飛快了動了起來。
不過大家都沒什麽反應,因為按經驗,過不了多久,這些東西就會很快散架,各幹各的,或者那鐵扣上鍋蓋會被掀飛。這事太多了,畢竟這玩意的懸賞太高,別說數學院了,他們器械學院裏的又有幾個沒玩過。
但過了快半個時辰,那玩意居然還沒有壞。
不應該啊!
幾個器械院的學生麵麵相覷,就算不壞,這個時候也該主動停下,打開加水了吧?
但楊輝隻是坐在一邊,老神在在地拿著一本書看,隻是偶爾對那小小器械,投入一個眼神。
而這時,圍觀學生們也越來越多,對著這名青年指指點點。
“楊輝?就是那個去年剛剛入學,就把數學院的魁首拿下那個?”
“就是他,聽說半年不到,就把學院裏的所有數術學了個明白,被拉去學函數也很快畢業了,那麽恐怖的立體幾何,學起來像喝水一樣!”
“前幾個月太子殿下不是找了些函數算的好的人麽,怎麽沒把他的過去?”
“聽說就是為了算這個東西錯過了考試時間,等他想起來時,人家都交卷了,他還求老師給他個機會呢。”
“怎麽這東西還在轉,不會真的讓他做成吧?”
“真要成了,那可是會驚動太子殿下的大事呢!”
“太子殿下是不是太重視這麽個東西了?就算再厲害,也不能直接官封八品吧,聽說是正在籌備的‘械’部呢,沒準將來是咱們的上司……”
“不是吧,數術院的來當咱們器械院的上司,這合理麽?早知道我去讀數術了!”
“說得好聽,你讀得了麽,讓咱們去加加減減,測測角度還好,去弄那個什麽函數、證明、複數、不等式,你看會死幾個!”
“別說了,我已經開始頭暈了……”
……
竊竊私語中,這個小小的器械,已經轉了一個時辰,別的不說,周圍的學生,還有聞言過來的老師越來越多,漸漸把這裏圍得水泄不通。
最後,老師們紛紛過來把不務正業的學生們拎回去自習,然後圍繞著這小小的器械發表意見,指點江山,同時,看楊輝的目光都像看著一塊超大的肥肉,個個垂涎欲滴。
差不多了,這麽長時間,足夠拿去找太子殿下邀功了。
-
趙士程收到新的蒸汽機樣品時,本以為又是如從前那樣的圖一樂的玩具。
這都十多年了,投了那麽錢,他也就聽了個響。
可當他讓人運行起那玩具一樣的器械時,再看看他紙麵上的測試時間等數據時,不由心生喜悅。
再看到那改進人的姓名時,他目光一動,唇角自然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