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作者:裁雲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才你那一聲‘劍止’, 厲若雷霆,風歇雲凝, 就算放在劍修之中, 也是上上等的劍心劍魄。”曲不詢走到沈如晚麵前,抱臂望著她。
沈如晚神色忡怔惆悵地撫著手裏的碎嬰劍, 似有傷懷,久久不語。
曲不詢望了她一會兒,張張口, 又閉上, 沉吟一晌,狀似無意地問她, 沒話找話,“誒, 先前曾師兄說得有道理啊, 你當初怎麽沒拜入劍閣呢?”
沈如晚無言。
“這世上就你們劍閣最好?”她沒好氣地瞪他,“我偏愛做個法修,不行嗎?”
可這麽說著,她臉上的悵然傷感卻漸漸散了,垂頭望著手中的碎嬰劍,心頭千絲萬緒, 最終隻剩下一聲輕歎。
曲不詢被她瞪了也不惱, 望見她眉眼悵惘散去, 他便聳了聳肩,懶洋洋地笑了。
沈如晚對著碎嬰劍看了好一會兒,抬起頭,隻剩下沉然與平靜。
她手持碎嬰劍,步入雲海,迎向數不清的好奇的打量和晦澀的權衡。
在各色的打量中,她神色無波,慢慢抬起手,高高舉起手中的碎嬰劍。
“此劍屬於蓬山。”她說,“我代掌三年,等塵埃落定,蓬山變回從前的蓬山,新掌教足以服眾,我會讓碎嬰劍物歸原主。”
晨光熹微,長夜已至盡頭,新晝初始。
日光照在青霜如雪的碎嬰劍上,映在她清疏昳麗的眉眼間,鋒芒半斂半露,熠熠生輝,幾乎有種輝光刺目卻又挪不開眼的力量,攝人心魄。
渡厄峰外觀者如雲,竟有一瞬靜息。
一瞬也勝千秋。
剛被關押進渡厄峰時,寧聽瀾心裏猶有僥幸:他在蓬山做了那麽多年的掌教,在宗門內自然有其羽翼,更有在七夜白中分一杯羹的同黨,即使他現在被關押在渡厄峰中不得自由,外麵也有大把的人想把他撈出去,以防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隻要他性命尚存,一切都還有轉圜之機。
然而誰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曲不詢和沈如晚留在蓬山本身便是最好的威懾,他們事無巨細地關注七夜白的調查,凡有貓膩便追究到底,到最後,那些隱藏在寧聽瀾羽翼之下的人也一一被找出,真相像是姍姍來遲的遠客,終有為世人所見的那天。
一晃,便是兩度春秋。
堯皇城的城際靈舟上,依舊是渡客如雲、迎來送往。
這兩年來,神州修仙界發生了許許多多讓人瞠目的大事,可對於每個風暴之外的普通修仙者而言,日子還是一天天的過,除了每期必看的半月摘之外,這些大事似乎與平常生活並無什麽關係。
這列城際靈舟上,一對少男少女便正湊在一起,共讀這一版的《歸夢筆談半月摘》。
“……陳獻跌跌撞撞藏匿在枝葉下,恰躲過那白飛曇異火中逸散出的可怖祟氣。他安安穩穩地坐定了,便聽見一聲搖山撼海般的轟鳴,他忙不迭從枝葉中探出頭去,向外一望,竟就這麽呆住了——
“原來,就在這須臾之間,漫山遍野均被枝葉藤蔓所覆蓋,沈如晚引來九天星辰墜落,星光璀璨刺目、難以直視,轉瞬便將那白飛曇湮滅……”
陳獻讀著讀著怪叫一聲,“不對啊,我記得當時不是這樣——”
楚瑤光擰了他胳膊一下。
陳獻的怪叫聲戛然而止。
他抬起頭,望見對座乘客茫然怫然的目光,幹幹一笑,又低下頭,和楚瑤光耳語,“我記得當時不是這樣的,沈前輩學的是木行道法,哪來的九天星辰啊?這真是修士能做到的嗎?是不是太誇張了點?”
楚瑤光神色平靜,並不意外,“當初撰寫之前就說過,不會完全按照實情來,有些過程也不適合直接寫出來,便會稍稍改易杜撰。畢竟是解悶的話本,為了迎合讀者,誇張些也是正常的。”
七夜白的事水落石出後,神州修士不出意外地對沈如晚和長孫寒這兩個名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風雲豪傑總是為人追逐的,更何況這兩個風雲人物還是道侶。
在追逐熱門傳聞這件事上,誰也比不過意修,早有數不清的意修求到蓬山,想為沈如晚和曲不詢寫話本,隻是都被拒絕了。
然而意修中不乏愛鑽空子的,改去了主角名姓,卻又故意起了一望便知原型的名字,引那些對沈如晚和曲不詢好奇的修士買來看。
法不責眾,蓬山事務紛雜耗時,故而除了那些扭曲事實、實在胡說的話本之外,沈如晚和曲不詢也不深究,竟引得這類話本成了一個新流派。
而陳獻和楚瑤光正共讀的話本卻與那些並不相同,正經刊載在《歸夢筆談半月摘》上,並且是唯一一本用了真名的話本。
隻是,這本話本中,主角並不是沈如晚和曲不詢,而是“陳獻”和“楚瑤光”。
要說這本話本的誕生,得追溯到一年以前,一個麻花辮女修找到陳獻和楚瑤光,毛遂自薦為他們寫傳記。
這事很稀奇,去找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意修很多,可來找陳獻楚瑤光的意修卻隻有這麽一個。
“我認得你。”楚瑤光見了那個麻花辮女修,有些驚訝,“先前我和沈姐姐在鍾神山的半月摘辦事處見過你。”
那時麻花辮女修便找沈如晚毛遂自薦寫傳記,隻是被沈如晚拒絕了。
沒想到,如今沈如晚名聲大噪,麻花辮女修沒去找沈如晚,反倒來找楚瑤光和陳獻了。
“就是因為先前碰過壁,現在才不報指望、另辟蹊徑啊。”麻花辮女修也很實誠,“沈前輩不會同意,可沒準你們倆就同意了呢?我可以在話本裏隱去她的姓名,隻說是一位沈姓前輩和長孫前輩。”
就算是這樣,也會有不少修士奔走相告,相互傳閱的。
畢竟是少年人,若有機會在神州出個風頭,自然是心動的。
可陳獻和楚瑤光雖然性格各異,卻都不貪心、敬重前輩,回絕了麻花辮女修,把這事說給沈如晚和曲不詢聽,沒想到沈如晚若有所思,竟忽而說,“也不是不可以寫。”
雖然半月摘和蓬山自身先後公開了七夜白的證據和真相,可對於更多置身事外的修士來說,這件事還是有些隔霧看花的意味,不甚明晰,若以話本這樣更易傳播的形式講述真相和細節,也不是什麽壞事。
麻花辮女修本來隻是打算另辟蹊徑寫個故事提升一下修為,沒想到竟真能撿到這麽大一個便宜,哪怕下筆需要字字斟酌、被人校閱,她也求之不得。
細細籌備了大半年,這本《瑤光陳獻奇遇記》便終於在半月摘上一期期刊載出來了。
陳獻捏著報紙一角,還是不甚滿意,“我哪有這上麵說的這麽狼狽,我分明記得我當時很是從容不迫——我還想著去救你呢。”
這番好意楚瑤光心領。
“畢竟你的方壺不能拿出來說給別人聽嘛。”她悄聲說,“不過,你當時真的從容不迫,想著來救我?”
陳獻的臉忽然有點紅。
“說從容不迫好像有點誇張了,其實我還真的挺狼狽的。”他老老實實地說,“但我確實想去幫你來著,可惜過不去。”
“幸好,你一直都很厲害,根本不需要別人救。”
楚瑤光掩在手下的唇角微微翹了起來。
“算你終於說了回聰明話。”她滿意地點頭。
城際靈舟上的傳音石清脆地響起:“即將到達:城主府、《歸夢筆談半月摘》辦事處。”
靈舟須臾間靜止,在高高的停泊點落定。
從舟中走出,青空一碧如洗,隻有遠天遙遙升起的緋紅雲霓,浩浩蕩蕩地向堯皇城的方向飛來。
“霓衣風馬來了,又有新人來堯皇城了。”楚瑤光瞥了一眼,隨口說,“走吧,咱們去城主府。”
陳獻和楚瑤光並不是來堯皇城遊玩的。
那本《瑤光陳獻奇遇記》問世後收獲了許多讀者,自然也收獲了數不清的靈石,固然這靈石有半月摘和麻花辮女修的一份,但分到陳獻、楚瑤光,乃至於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手裏,也是一筆巨額財富。
沈如晚沒拒絕這筆靈石,但並不打算收入囊中,而是把這筆錢拿出來接濟扶助曾被種過七夜白的藥人,這些藥人因七夜白而生機流逝、壽元衰減,被救出後生活中也有許多難題,有這筆靈石扶助,便能過得更順遂一些。
她決定了靈石的去向,大家正好也都不缺靈石,更難得的是對錢財看得很輕,於是便也和她一樣捐出了靈石。
堯皇城收留了許多藥人,這些藥人經此一事,同病相憐,經常小聚,楚瑤光和陳獻這次來堯皇城就是為了拜訪他們、關心他們如今的情況,順便再去城主府拜訪一遭。
見藥人們是為公,拜訪城主府卻是陳獻和楚瑤光的私事。
“孟城主,老頭最近過得怎麽樣啊?”陳獻見了孟南柯,一點也沒有眼前人是孟華胥親姐姐的覺悟,大咧咧地在堯皇城城主麵前叫人家弟弟“老頭”。
孟南柯忍俊不禁,卻很正經地回答他,“小夢最近很精神,帶著阿同到處玩得起勁,你們就放心吧。”
陳獻聽了“小夢”兩個字就想笑,這次也沒忍住,哈哈笑了半天,直到走到後園門口也沒直起腰。
門扉“吱呀”一聲從裏麵被推開了。
孟華胥板著個臉,活似眼前人欠了他靈石一般,看了陳獻一眼,卻沒急著開口,反倒左右張望了半天,氣哼哼地說,“就你們倆啊?”
陳獻知道他在找什麽,擺擺手,“別找了,我師父和沈前輩還在蓬山忙著呢,隻有我和瑤光。”
孟華胥哼了一聲。
先前沈如晚見孟南柯時,讓後者去書劍齋後廚看一看,孟南柯果真去了,把孟華胥逮了個正著,再不許孟華胥躲著她,姐弟倆時隔數十年,終於敞開心扉,麵對麵聊了一回故往。
往事不可追,這數十年的痛悔與心結,解是解不開的,可人到暮年,餘生也已望得到頭,抱頭痛哭後,最終還是一聲歎息,與故往和解,珍惜眼前。
不過,雖然孟華胥終於別別扭扭地留在堯皇城、每日帶著阿同遊街走馬,時不時搶鄔夢筆一根魚竿,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但他對那個告知孟南柯他在書劍齋的人耿耿於懷。
孟南柯謹守秘密,沒有把消息來源說出來,但孟華胥認定必然是沈如晚和曲不詢中的一個,念念不忘,每次見了陳獻和楚瑤光都要問一回。
“哎呀,老頭,你也別這麽得了便宜還賣乖嘛。要不是有人告訴孟城主,你和孟城主怎麽姐弟相見啊?你又哪裏會像現在這麽快活?”陳獻說句公道話,“你這樣可就沒意思了。”
孟華胥不屑地哼了一聲,斜了陳獻一眼,“暗中告密,我還不能生氣了?”
陳獻老老實實說,“不太好。”
孟華胥氣得吹胡子瞪眼,“你到底站在哪一邊的?”
可沒一會兒,這老頭又摸著胡子,一副得意洋洋又假裝矜持的樣子,“再說——誰說我對他們告密生氣了,就不能謝謝他們了?一碼歸一碼,你懂什麽呀?”
“啊?”陳獻張大嘴,始料未及。
孟華胥看他這副癡呆樣,得意地一笑,心情很好地抖著肩走了。
陳獻和楚瑤光對視一眼,一起無語地搖了搖頭。
作者有話說:
《瑤光陳獻奇遇記》來自86章評論區@sakurara和@喜歡狗血言情的土狗,當時我就特別喜歡,今天抄一下(bushi)
如果這兩位小可愛讀到這裏可以留個評論認領一下,我單獨給你們發大紅包感謝你們!
說點題外話吧,之前就有小可愛在評論區說,陳獻和楚瑤光才是主角吧?
其實某種意義上真相了,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先在腦內構建了一個比較套路化的奇幻冒險文,然後把沈如晚和曲不詢塞進去充當那種“比主角人氣更高的配角”,再對這個故事進行一些翻轉,最後從沈如晚的視角來寫,我基友稱之為“明明在寫原創,卻像個同人寫手”
不過我是主角控,偏愛的永遠是我筆下的主角,這個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的對吧(試圖挽回)
第130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二)
“哎?你怎麽又來了?”身後傳來少女詫異的聲音, 聽來似乎十分不爽,沒頭沒尾,也不知究竟是在對誰說。
楚瑤光和陳獻並肩站著, 原本臉上還有點笑影, 聽到這聲質問, 笑容倏忽又消失不見了,一點無奈容忍般回過頭, “楚如壽, 我來拜訪孟城主,這又礙著你什麽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看見對方的臉, 光是聽著這有些不爽的質問聲,楚瑤光就知道背後的人是誰。
“不要叫我楚如壽!”阿同拎著竹簍,扛著兩根魚竿, 頭上戴著個鬥笠, 一副漁家女打扮,朝楚瑤光翻了個白眼, “誰知道你究竟是來幹嘛的,你現在倒是出風頭了——哼。”
楚瑤光聽到後半句, 心裏一動, 忽而看向阿同,有幾分似笑非笑,“你也看《瑤光陳獻奇遇記》了?”
阿同忽而像是被踩住尾巴的貓兒一樣,“胡說!我怎麽會看這種爛俗話本!我沒有!”
沈如晚神色忡怔惆悵地撫著手裏的碎嬰劍, 似有傷懷,久久不語。
曲不詢望了她一會兒,張張口, 又閉上, 沉吟一晌,狀似無意地問她, 沒話找話,“誒, 先前曾師兄說得有道理啊, 你當初怎麽沒拜入劍閣呢?”
沈如晚無言。
“這世上就你們劍閣最好?”她沒好氣地瞪他,“我偏愛做個法修,不行嗎?”
可這麽說著,她臉上的悵然傷感卻漸漸散了,垂頭望著手中的碎嬰劍,心頭千絲萬緒, 最終隻剩下一聲輕歎。
曲不詢被她瞪了也不惱, 望見她眉眼悵惘散去, 他便聳了聳肩,懶洋洋地笑了。
沈如晚對著碎嬰劍看了好一會兒,抬起頭,隻剩下沉然與平靜。
她手持碎嬰劍,步入雲海,迎向數不清的好奇的打量和晦澀的權衡。
在各色的打量中,她神色無波,慢慢抬起手,高高舉起手中的碎嬰劍。
“此劍屬於蓬山。”她說,“我代掌三年,等塵埃落定,蓬山變回從前的蓬山,新掌教足以服眾,我會讓碎嬰劍物歸原主。”
晨光熹微,長夜已至盡頭,新晝初始。
日光照在青霜如雪的碎嬰劍上,映在她清疏昳麗的眉眼間,鋒芒半斂半露,熠熠生輝,幾乎有種輝光刺目卻又挪不開眼的力量,攝人心魄。
渡厄峰外觀者如雲,竟有一瞬靜息。
一瞬也勝千秋。
剛被關押進渡厄峰時,寧聽瀾心裏猶有僥幸:他在蓬山做了那麽多年的掌教,在宗門內自然有其羽翼,更有在七夜白中分一杯羹的同黨,即使他現在被關押在渡厄峰中不得自由,外麵也有大把的人想把他撈出去,以防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隻要他性命尚存,一切都還有轉圜之機。
然而誰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曲不詢和沈如晚留在蓬山本身便是最好的威懾,他們事無巨細地關注七夜白的調查,凡有貓膩便追究到底,到最後,那些隱藏在寧聽瀾羽翼之下的人也一一被找出,真相像是姍姍來遲的遠客,終有為世人所見的那天。
一晃,便是兩度春秋。
堯皇城的城際靈舟上,依舊是渡客如雲、迎來送往。
這兩年來,神州修仙界發生了許許多多讓人瞠目的大事,可對於每個風暴之外的普通修仙者而言,日子還是一天天的過,除了每期必看的半月摘之外,這些大事似乎與平常生活並無什麽關係。
這列城際靈舟上,一對少男少女便正湊在一起,共讀這一版的《歸夢筆談半月摘》。
“……陳獻跌跌撞撞藏匿在枝葉下,恰躲過那白飛曇異火中逸散出的可怖祟氣。他安安穩穩地坐定了,便聽見一聲搖山撼海般的轟鳴,他忙不迭從枝葉中探出頭去,向外一望,竟就這麽呆住了——
“原來,就在這須臾之間,漫山遍野均被枝葉藤蔓所覆蓋,沈如晚引來九天星辰墜落,星光璀璨刺目、難以直視,轉瞬便將那白飛曇湮滅……”
陳獻讀著讀著怪叫一聲,“不對啊,我記得當時不是這樣——”
楚瑤光擰了他胳膊一下。
陳獻的怪叫聲戛然而止。
他抬起頭,望見對座乘客茫然怫然的目光,幹幹一笑,又低下頭,和楚瑤光耳語,“我記得當時不是這樣的,沈前輩學的是木行道法,哪來的九天星辰啊?這真是修士能做到的嗎?是不是太誇張了點?”
楚瑤光神色平靜,並不意外,“當初撰寫之前就說過,不會完全按照實情來,有些過程也不適合直接寫出來,便會稍稍改易杜撰。畢竟是解悶的話本,為了迎合讀者,誇張些也是正常的。”
七夜白的事水落石出後,神州修士不出意外地對沈如晚和長孫寒這兩個名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風雲豪傑總是為人追逐的,更何況這兩個風雲人物還是道侶。
在追逐熱門傳聞這件事上,誰也比不過意修,早有數不清的意修求到蓬山,想為沈如晚和曲不詢寫話本,隻是都被拒絕了。
然而意修中不乏愛鑽空子的,改去了主角名姓,卻又故意起了一望便知原型的名字,引那些對沈如晚和曲不詢好奇的修士買來看。
法不責眾,蓬山事務紛雜耗時,故而除了那些扭曲事實、實在胡說的話本之外,沈如晚和曲不詢也不深究,竟引得這類話本成了一個新流派。
而陳獻和楚瑤光正共讀的話本卻與那些並不相同,正經刊載在《歸夢筆談半月摘》上,並且是唯一一本用了真名的話本。
隻是,這本話本中,主角並不是沈如晚和曲不詢,而是“陳獻”和“楚瑤光”。
要說這本話本的誕生,得追溯到一年以前,一個麻花辮女修找到陳獻和楚瑤光,毛遂自薦為他們寫傳記。
這事很稀奇,去找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意修很多,可來找陳獻楚瑤光的意修卻隻有這麽一個。
“我認得你。”楚瑤光見了那個麻花辮女修,有些驚訝,“先前我和沈姐姐在鍾神山的半月摘辦事處見過你。”
那時麻花辮女修便找沈如晚毛遂自薦寫傳記,隻是被沈如晚拒絕了。
沒想到,如今沈如晚名聲大噪,麻花辮女修沒去找沈如晚,反倒來找楚瑤光和陳獻了。
“就是因為先前碰過壁,現在才不報指望、另辟蹊徑啊。”麻花辮女修也很實誠,“沈前輩不會同意,可沒準你們倆就同意了呢?我可以在話本裏隱去她的姓名,隻說是一位沈姓前輩和長孫前輩。”
就算是這樣,也會有不少修士奔走相告,相互傳閱的。
畢竟是少年人,若有機會在神州出個風頭,自然是心動的。
可陳獻和楚瑤光雖然性格各異,卻都不貪心、敬重前輩,回絕了麻花辮女修,把這事說給沈如晚和曲不詢聽,沒想到沈如晚若有所思,竟忽而說,“也不是不可以寫。”
雖然半月摘和蓬山自身先後公開了七夜白的證據和真相,可對於更多置身事外的修士來說,這件事還是有些隔霧看花的意味,不甚明晰,若以話本這樣更易傳播的形式講述真相和細節,也不是什麽壞事。
麻花辮女修本來隻是打算另辟蹊徑寫個故事提升一下修為,沒想到竟真能撿到這麽大一個便宜,哪怕下筆需要字字斟酌、被人校閱,她也求之不得。
細細籌備了大半年,這本《瑤光陳獻奇遇記》便終於在半月摘上一期期刊載出來了。
陳獻捏著報紙一角,還是不甚滿意,“我哪有這上麵說的這麽狼狽,我分明記得我當時很是從容不迫——我還想著去救你呢。”
這番好意楚瑤光心領。
“畢竟你的方壺不能拿出來說給別人聽嘛。”她悄聲說,“不過,你當時真的從容不迫,想著來救我?”
陳獻的臉忽然有點紅。
“說從容不迫好像有點誇張了,其實我還真的挺狼狽的。”他老老實實地說,“但我確實想去幫你來著,可惜過不去。”
“幸好,你一直都很厲害,根本不需要別人救。”
楚瑤光掩在手下的唇角微微翹了起來。
“算你終於說了回聰明話。”她滿意地點頭。
城際靈舟上的傳音石清脆地響起:“即將到達:城主府、《歸夢筆談半月摘》辦事處。”
靈舟須臾間靜止,在高高的停泊點落定。
從舟中走出,青空一碧如洗,隻有遠天遙遙升起的緋紅雲霓,浩浩蕩蕩地向堯皇城的方向飛來。
“霓衣風馬來了,又有新人來堯皇城了。”楚瑤光瞥了一眼,隨口說,“走吧,咱們去城主府。”
陳獻和楚瑤光並不是來堯皇城遊玩的。
那本《瑤光陳獻奇遇記》問世後收獲了許多讀者,自然也收獲了數不清的靈石,固然這靈石有半月摘和麻花辮女修的一份,但分到陳獻、楚瑤光,乃至於沈如晚和曲不詢的手裏,也是一筆巨額財富。
沈如晚沒拒絕這筆靈石,但並不打算收入囊中,而是把這筆錢拿出來接濟扶助曾被種過七夜白的藥人,這些藥人因七夜白而生機流逝、壽元衰減,被救出後生活中也有許多難題,有這筆靈石扶助,便能過得更順遂一些。
她決定了靈石的去向,大家正好也都不缺靈石,更難得的是對錢財看得很輕,於是便也和她一樣捐出了靈石。
堯皇城收留了許多藥人,這些藥人經此一事,同病相憐,經常小聚,楚瑤光和陳獻這次來堯皇城就是為了拜訪他們、關心他們如今的情況,順便再去城主府拜訪一遭。
見藥人們是為公,拜訪城主府卻是陳獻和楚瑤光的私事。
“孟城主,老頭最近過得怎麽樣啊?”陳獻見了孟南柯,一點也沒有眼前人是孟華胥親姐姐的覺悟,大咧咧地在堯皇城城主麵前叫人家弟弟“老頭”。
孟南柯忍俊不禁,卻很正經地回答他,“小夢最近很精神,帶著阿同到處玩得起勁,你們就放心吧。”
陳獻聽了“小夢”兩個字就想笑,這次也沒忍住,哈哈笑了半天,直到走到後園門口也沒直起腰。
門扉“吱呀”一聲從裏麵被推開了。
孟華胥板著個臉,活似眼前人欠了他靈石一般,看了陳獻一眼,卻沒急著開口,反倒左右張望了半天,氣哼哼地說,“就你們倆啊?”
陳獻知道他在找什麽,擺擺手,“別找了,我師父和沈前輩還在蓬山忙著呢,隻有我和瑤光。”
孟華胥哼了一聲。
先前沈如晚見孟南柯時,讓後者去書劍齋後廚看一看,孟南柯果真去了,把孟華胥逮了個正著,再不許孟華胥躲著她,姐弟倆時隔數十年,終於敞開心扉,麵對麵聊了一回故往。
往事不可追,這數十年的痛悔與心結,解是解不開的,可人到暮年,餘生也已望得到頭,抱頭痛哭後,最終還是一聲歎息,與故往和解,珍惜眼前。
不過,雖然孟華胥終於別別扭扭地留在堯皇城、每日帶著阿同遊街走馬,時不時搶鄔夢筆一根魚竿,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但他對那個告知孟南柯他在書劍齋的人耿耿於懷。
孟南柯謹守秘密,沒有把消息來源說出來,但孟華胥認定必然是沈如晚和曲不詢中的一個,念念不忘,每次見了陳獻和楚瑤光都要問一回。
“哎呀,老頭,你也別這麽得了便宜還賣乖嘛。要不是有人告訴孟城主,你和孟城主怎麽姐弟相見啊?你又哪裏會像現在這麽快活?”陳獻說句公道話,“你這樣可就沒意思了。”
孟華胥不屑地哼了一聲,斜了陳獻一眼,“暗中告密,我還不能生氣了?”
陳獻老老實實說,“不太好。”
孟華胥氣得吹胡子瞪眼,“你到底站在哪一邊的?”
可沒一會兒,這老頭又摸著胡子,一副得意洋洋又假裝矜持的樣子,“再說——誰說我對他們告密生氣了,就不能謝謝他們了?一碼歸一碼,你懂什麽呀?”
“啊?”陳獻張大嘴,始料未及。
孟華胥看他這副癡呆樣,得意地一笑,心情很好地抖著肩走了。
陳獻和楚瑤光對視一眼,一起無語地搖了搖頭。
作者有話說:
《瑤光陳獻奇遇記》來自86章評論區@sakurara和@喜歡狗血言情的土狗,當時我就特別喜歡,今天抄一下(bushi)
如果這兩位小可愛讀到這裏可以留個評論認領一下,我單獨給你們發大紅包感謝你們!
說點題外話吧,之前就有小可愛在評論區說,陳獻和楚瑤光才是主角吧?
其實某種意義上真相了,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先在腦內構建了一個比較套路化的奇幻冒險文,然後把沈如晚和曲不詢塞進去充當那種“比主角人氣更高的配角”,再對這個故事進行一些翻轉,最後從沈如晚的視角來寫,我基友稱之為“明明在寫原創,卻像個同人寫手”
不過我是主角控,偏愛的永遠是我筆下的主角,這個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的對吧(試圖挽回)
第130章 待浮花浪蕊俱盡(二)
“哎?你怎麽又來了?”身後傳來少女詫異的聲音, 聽來似乎十分不爽,沒頭沒尾,也不知究竟是在對誰說。
楚瑤光和陳獻並肩站著, 原本臉上還有點笑影, 聽到這聲質問, 笑容倏忽又消失不見了,一點無奈容忍般回過頭, “楚如壽, 我來拜訪孟城主,這又礙著你什麽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看見對方的臉, 光是聽著這有些不爽的質問聲,楚瑤光就知道背後的人是誰。
“不要叫我楚如壽!”阿同拎著竹簍,扛著兩根魚竿, 頭上戴著個鬥笠, 一副漁家女打扮,朝楚瑤光翻了個白眼, “誰知道你究竟是來幹嘛的,你現在倒是出風頭了——哼。”
楚瑤光聽到後半句, 心裏一動, 忽而看向阿同,有幾分似笑非笑,“你也看《瑤光陳獻奇遇記》了?”
阿同忽而像是被踩住尾巴的貓兒一樣,“胡說!我怎麽會看這種爛俗話本!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