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作者:二木則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個月後,當裕王謀反一案塵埃落定,宮中忽然鍾聲長鳴。
宏景帝駕崩了!
這個年少時受先帝與貴妃一係挾製,痛失嫡長子以至於登基之後瘋狂報複,一手主導了朝堂嫡庶之間爭鬥,二十年來借此對朝堂幾番清洗的皇帝,死了!
朝臣們驚愕之際,才發現原來宏景帝早已病根深重,命不久矣。
而裕王謀反一案,就是這位皇帝陛下對太子的最後保護,他借這個機會讓朝廷不滿他以及太子的人自動站了出來,或丟官或下獄,從此再也造成不了影響。
還軟禁了對太子威脅最大的裕王,並且在案件的處理當中,幾次讓太子施恩於朝臣,盡可能地鞏固了太子的地位。
他下了一大盤棋,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好在如今還停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要麽是忠於宏景帝,要麽則是忠於太子,所以知道這個真相之後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隨後太子安穩登基,是為景元帝。
……
半年後
夜幕低垂,剛剛從翰林院回來的許淙利落地翻身下馬,然後對前來迎接的門房道:“我爹回來了嗎?”
門房答道:“回大少爺,老爺下響午就回來了。”
許淙嗯了一聲,然後將韁繩遞給門房,自己徑直往裏麵走去。
距離裕王謀反以及宏景帝駕崩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已經過去半年有餘了。這麽長的時間半年時間過去,不管是京城還是許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京城自不必說,四品以上的官員換了近三分之一。
這些人裏,有的是參與了裕王謀反這事,人頭落地或者是烏紗帽落地。有的是受到了波及沒臉再留在京城,隻好辭官回鄉,或者自請外放。當然也有的人看到宏景帝那般作為,心中不安、不忿,所以等事情平息之後就連忙躲了開去。
這其中,許淙的同年張元蒲的嶽父王尚書,就屬於是沒臉留在京城的那種,被貶官外放做一個小縣令了。而外公金侍郎則在那件事情裏受了些驚嚇,加上無望尚書的位置,所以仔細考慮過後也自請外放了。
當然,雲家和許家不在此例。
雲家和許家是救了太子與湘王的大功臣,要不是他們,太子可沒有命在。之前不賞那是因為不能打草驚蛇,但事情結束之後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所以景元帝登基後,就把雲閣老封為了太傅、而許明成則從吏部右侍郎升至左侍郎,並且兩家都得到了宮裏的賞賜。
當然除此之外,許家還獲得了幾個隱藏的好處。
其一就是許淙腳下的這棟宅子,因為近半年很多高官離京,所以京城空出了幾座還不錯的宅子來。許家原來是住在貢院附近的,倒不是他們買不起更好的,而是京城這樣的地方,有錢也沒地方買,這次也是趕巧了。
得到消息後,家裏便用多年攢下的錢再加上許淙添的一部分,買下了目前住的這座四進宅院,整套宅院不比金家那套遜色多少。
其二就是許淙要挪地方了。
受到了裕王案的影響,現在六部非常缺人,今天管著他們的於學士就通知說朝廷決定讓他們這批庶吉士們提前散館選官。這也是許淙今天一回家就找許明成的原因,他要跟他商量一下接下來要去哪兒。
“爹,我回來了。”
書房內的許明成正皺眉沉思,連許淙進來了都沒發現,那凝重的表情似乎是有什麽難解的事情一樣,這可讓許淙好奇起來。
要知道這幾年,尤其是許明成到吏部之後,他的這個爹可是越來越喜怒不形於色。上回見他的這種表情,還是兩個月前金侍郎說要外放的時候呢。
所以許淙好奇問道:“爹,你是在煩惱什麽事嗎?”
沉思中的許明成抬起頭來,歎了口氣道:“……回來了,也沒什麽,是你的老師雲光霽今天告訴我,他準備外放了。”
第157章
許淙恍然,怪不得許明成這般為難,原來是老師要再度外放。
要知道以自家和雲家的關係,老師在朝堂上就是許明成的同盟啊,他一離開京城,那自家就等於是繼金侍郎之後再度失去了一個盟友,難怪他爹要犯愁。雖然老師外放之後,雲家還有雲閣老以及雲麒在,但雲閣老事務繁多,也不好輕易去打擾,而雲麒這個大師兄則比自己強不了多少,還不到能對朝堂上的事發表意見的時候。
而這也是許明成犯愁的原因,雲光霽一走,他如失左膀右臂。好在他也不是一般人,沮喪的情緒在腦海中停留了一會兒便淡去了。
“說起來你的老師之前回京,有部分原因就是擔憂兩個女兒的婚事。如今婚事已定,又發生了裕王謀反、先帝駕崩以及陛下登基的事,導致無論是京城還是外頭,都有空缺,所以他決定這個時候再度外放,也情有可原。”
他抬頭看向許淙道:“好了,不說這個了,說說你吧。”
“你今天也知道了吧,朝廷要讓你們這批庶吉士提前散館。一來是六部缺人,二來也是陛下明年有意開恩科,所以你們還待在翰林院就不合適了。”
六部缺人許淙是知道的,今天於學士有提起,但開恩科他卻是第一次聽說,於是便好奇地追問,“爹,你怎麽知道要開恩科的啊?”
許明成解釋:“光霽兄說的,他今日除了與我說半年後要外放之外,還提了兩件事,一件是陛下與內閣有意開恩科。第二件便是你那個未來連襟廖梓文,會參加這次的恩科,而他與雲大姑娘會在放榜之後成親。”
許明成放緩了語氣道:“之前你說不想那麽快成親,我和你的老師都準了。但恩科放榜之後,你的親事也該張羅起來了。”
“雲家那邊的意思,是在明年春天把兩門親事都辦了。”
許明成提到的兩門親事,當然就是蕙姐兒和廖梓文,瑩姐兒和許淙這兩門了。
對此許淙沒有意見。
他對瑩姐兒這位師妹,雖然沒有話本裏寫的那種生死相許、海誓山盟、非卿不娶等種種情緒,但還是很欣賞她的努力和個性的。他覺得娶瑩姐兒為妻的話,婚後兩人應該能夠相處得很好,不會有什麽太大的矛盾。
再說了,這門親事兩家早就定下了,雖然因為宏景帝的喪事耽擱了一些進度,但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的。熟悉的人家也都知道了他們兩家已定親,他如果這時候提出反對,恐怕腿都要被打斷。
所以許淙點頭答應了下來。
“我沒意見,對了爹,你說這次散館,我要去哪兒比較好?”
許淙說起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曆來庶吉士們散館後要麽是留在翰林院,要麽是外放或者去六部。翰林院的話我不太喜歡,不想一直寫詔書和給皇子皇孫們上課,而吏部和國子監有你和老師在,我應該去不了。”
“兵部的話也不可能,我兵書都沒讀過幾本呢。鴻臚寺、大理寺、都察院等也不太適合我,爹,你說我要去什麽地方比較好啊,工部?或者戶部?亦或者禮部?”
“哦,對了還有外放!”
“外放你就別想了,”許明成打斷了他的話,“明年就要成親,你這時候外放那明年要到哪裏去找新郎官?”
“安安分分地待在京城吧。”
許明成看著許淙道:“你若是想外放,那也要等你和雲二姑娘成親之後再說,最近幾年你還是待在京城,積攢一些資曆。”
許淙若有所思,然後虛心問道:“那爹你覺得工部、戶部和禮部,我去哪兒比較好?”
許明成沉吟片刻,道:“戶部吧,戶部的田尚書不但是閣老,還是你會試的座師,最要緊的是他這人能審時度勢,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所以戶部上下都是些能做事的。”
“戶部……”
許淙仔細回想著自己對戶部的理解,發現這個部門主要是做兩件事,一件是戶籍,一件是錢,比如土地、戶籍、賦稅、官員俸祿等等。
總而言之,涉及到錢的找他們總沒錯。
許淙對這個還是挺滿意的,當即點頭,“好,那就去戶部。”至於要怎麽去,當然是他跟於學士說,戶部聽說也挺缺人的,不需要許明成插手。
正事商量完,父子二人結伴往後院走去。
許家人數不多,送走霜姨娘後,家裏就隻剩下了王老夫人、許明成、金氏、佟姨娘以及許淙三兄妹,一共是七個人。
因為人數不多,所以從很多年前開始,家裏人就養成了習慣,沒有其他事的話晚飯一家人會在王老夫人的院子裏陪她一起用,正好說說話。
今天也是如此。
父子二人剛走到門口呢,就聽到裏麵傳來了王老夫人的聲音,“……淙哥兒該回來了,慧娘啊,你讓廚房再做一盤他喜歡吃的炸鵪鶉,還有那道酸蘿卜老鴨湯燉好了不曾啊,我看他昨天飯都用得不香。”
金氏的聲音也接著響起,“娘您放心,都吩咐下去了。”
聽到這話後許淙笑了起來,他三步並作兩步踏上台階,很快便出現在了屋內,“奶奶,娘,我回來了。”
看到許淙進門,王老夫人眉開眼笑,“淙哥兒回來了,我們正說起你呢。”
金氏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吩咐丫鬟可以擺飯了。
半年的時間不長,王老夫人和金氏,乃至佟姨娘、浵姐兒和澤哥兒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浵姐兒現在跟在金氏身邊學習管家理事,看到許淙和許明成進來,她高興地喊了聲‘大哥’、‘爹’。
而澤哥兒因為許明成和許淙都沒有空閑親自教導他,所以他跟許淙小時候在勉縣時一樣,在附近的某個私塾讀書。看到他們二人進門後,澤哥兒站起來行了一禮,臉上一派沉穩之色,很有幾分小大人的模樣。
許淙暗自好笑,趁著還沒開始吃飯,將他提溜過來考了幾句。
他可沒有忘記自己小的時候,可是說過要讓弟弟充分領悟隨堂考、周考還有月考、期末考等等的魅力的,現在不就用上了嘛。
另一邊,許明成則跟金氏商量了起來。
“慧娘,你過幾日請個媒人去一趟雲家,跟他們商量一下聘禮的事。雲光霽要外放,他打算明年將兩個女兒的婚事給辦了。”
金氏一喜,“老爺,可定下了日子?”
要說最近身為侍郎夫人的金氏還有什麽心事,就隻有許淙的婚事了。周圍的夫人們像她這麽大的,早就抱上孫子孫女了,但她連兒媳婦都還沒娶。
所以現在聽到這話,她頓時就高興起來。
“我明日就讓人去請最好的官媒,定要把淙哥兒的婚事辦得妥妥帖帖。對了,還要把給他準備的那個院子收拾起來,給他們成親後住。”
家裏的這些事許明成是不管的,他道:“這事你做主就好,雲家那邊的意思是明年春天成親,先嫁雲大姑娘,然後再是雲二姑娘。至於聘禮,淙哥兒是長子,就按照我們之前說好的,準備四千兩吧。”
金氏算了一下家裏剩下的銀票,默默點頭。
四千兩不算少了,要知道金氏當年出嫁的時候,金家隻給她準備了一千兩的嫁妝。再加上孟姨娘以及孟家那邊的貼補,總共也就兩三千兩左右。
其實更多的聘禮許家也給得出,畢竟許淙在過去的一年畫了十餘本畫冊,而每一本都能分五六百兩。哪怕其中一部分拿去買了家裏住的這個宅子,但加上之前積攢下的,聘禮翻個三四倍還是拿得出來的,但那就太張揚了。
雲許兩家是結親,可不是買賣女兒。
不過穩妥起見,金氏還是跟媒人說聘禮的事,聽雲家那邊的意思。若是許家比廖家那邊少了,許家願意再往上添些。瑩姐兒這個未來兒媳婦金氏還是挺滿意的,這門婚事她也願意給她做臉,不想讓她被人看輕。
好在金氏的這些擔憂都沒發生,雲家很快就給了答複,聘禮就按許家說的來,成親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八。
第158章
雲家那邊將蕙姐兒和廖梓文成親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二,而瑩姐兒和許淙成親的日子則定在了五月初八,這兩個都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
成親的日子定下來之後,許家上下就開始了忙碌。
比如早就給許淙準備好,讓他們夫妻婚後居住的那套二進院子要重新粉刷一遍,裏麵的家具雲家會準備,但其他的東西就要許家這邊先布置妥當了。
當然這些事情金氏以及現在跟著金氏學管家的浵姐兒會操心,作為未來新郎官的許淙反而不用做什麽,他頂多就是對屋內外裝飾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以及去雲家拜訪的時候,頂著老師的白眼問問瑩姐兒喜歡什麽樣的布置。
比如院子裏要種什麽花,什麽樹?
要不要挖個池子養魚?
宏景帝駕崩了!
這個年少時受先帝與貴妃一係挾製,痛失嫡長子以至於登基之後瘋狂報複,一手主導了朝堂嫡庶之間爭鬥,二十年來借此對朝堂幾番清洗的皇帝,死了!
朝臣們驚愕之際,才發現原來宏景帝早已病根深重,命不久矣。
而裕王謀反一案,就是這位皇帝陛下對太子的最後保護,他借這個機會讓朝廷不滿他以及太子的人自動站了出來,或丟官或下獄,從此再也造成不了影響。
還軟禁了對太子威脅最大的裕王,並且在案件的處理當中,幾次讓太子施恩於朝臣,盡可能地鞏固了太子的地位。
他下了一大盤棋,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好在如今還停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要麽是忠於宏景帝,要麽則是忠於太子,所以知道這個真相之後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隨後太子安穩登基,是為景元帝。
……
半年後
夜幕低垂,剛剛從翰林院回來的許淙利落地翻身下馬,然後對前來迎接的門房道:“我爹回來了嗎?”
門房答道:“回大少爺,老爺下響午就回來了。”
許淙嗯了一聲,然後將韁繩遞給門房,自己徑直往裏麵走去。
距離裕王謀反以及宏景帝駕崩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已經過去半年有餘了。這麽長的時間半年時間過去,不管是京城還是許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京城自不必說,四品以上的官員換了近三分之一。
這些人裏,有的是參與了裕王謀反這事,人頭落地或者是烏紗帽落地。有的是受到了波及沒臉再留在京城,隻好辭官回鄉,或者自請外放。當然也有的人看到宏景帝那般作為,心中不安、不忿,所以等事情平息之後就連忙躲了開去。
這其中,許淙的同年張元蒲的嶽父王尚書,就屬於是沒臉留在京城的那種,被貶官外放做一個小縣令了。而外公金侍郎則在那件事情裏受了些驚嚇,加上無望尚書的位置,所以仔細考慮過後也自請外放了。
當然,雲家和許家不在此例。
雲家和許家是救了太子與湘王的大功臣,要不是他們,太子可沒有命在。之前不賞那是因為不能打草驚蛇,但事情結束之後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所以景元帝登基後,就把雲閣老封為了太傅、而許明成則從吏部右侍郎升至左侍郎,並且兩家都得到了宮裏的賞賜。
當然除此之外,許家還獲得了幾個隱藏的好處。
其一就是許淙腳下的這棟宅子,因為近半年很多高官離京,所以京城空出了幾座還不錯的宅子來。許家原來是住在貢院附近的,倒不是他們買不起更好的,而是京城這樣的地方,有錢也沒地方買,這次也是趕巧了。
得到消息後,家裏便用多年攢下的錢再加上許淙添的一部分,買下了目前住的這座四進宅院,整套宅院不比金家那套遜色多少。
其二就是許淙要挪地方了。
受到了裕王案的影響,現在六部非常缺人,今天管著他們的於學士就通知說朝廷決定讓他們這批庶吉士們提前散館選官。這也是許淙今天一回家就找許明成的原因,他要跟他商量一下接下來要去哪兒。
“爹,我回來了。”
書房內的許明成正皺眉沉思,連許淙進來了都沒發現,那凝重的表情似乎是有什麽難解的事情一樣,這可讓許淙好奇起來。
要知道這幾年,尤其是許明成到吏部之後,他的這個爹可是越來越喜怒不形於色。上回見他的這種表情,還是兩個月前金侍郎說要外放的時候呢。
所以許淙好奇問道:“爹,你是在煩惱什麽事嗎?”
沉思中的許明成抬起頭來,歎了口氣道:“……回來了,也沒什麽,是你的老師雲光霽今天告訴我,他準備外放了。”
第157章
許淙恍然,怪不得許明成這般為難,原來是老師要再度外放。
要知道以自家和雲家的關係,老師在朝堂上就是許明成的同盟啊,他一離開京城,那自家就等於是繼金侍郎之後再度失去了一個盟友,難怪他爹要犯愁。雖然老師外放之後,雲家還有雲閣老以及雲麒在,但雲閣老事務繁多,也不好輕易去打擾,而雲麒這個大師兄則比自己強不了多少,還不到能對朝堂上的事發表意見的時候。
而這也是許明成犯愁的原因,雲光霽一走,他如失左膀右臂。好在他也不是一般人,沮喪的情緒在腦海中停留了一會兒便淡去了。
“說起來你的老師之前回京,有部分原因就是擔憂兩個女兒的婚事。如今婚事已定,又發生了裕王謀反、先帝駕崩以及陛下登基的事,導致無論是京城還是外頭,都有空缺,所以他決定這個時候再度外放,也情有可原。”
他抬頭看向許淙道:“好了,不說這個了,說說你吧。”
“你今天也知道了吧,朝廷要讓你們這批庶吉士提前散館。一來是六部缺人,二來也是陛下明年有意開恩科,所以你們還待在翰林院就不合適了。”
六部缺人許淙是知道的,今天於學士有提起,但開恩科他卻是第一次聽說,於是便好奇地追問,“爹,你怎麽知道要開恩科的啊?”
許明成解釋:“光霽兄說的,他今日除了與我說半年後要外放之外,還提了兩件事,一件是陛下與內閣有意開恩科。第二件便是你那個未來連襟廖梓文,會參加這次的恩科,而他與雲大姑娘會在放榜之後成親。”
許明成放緩了語氣道:“之前你說不想那麽快成親,我和你的老師都準了。但恩科放榜之後,你的親事也該張羅起來了。”
“雲家那邊的意思,是在明年春天把兩門親事都辦了。”
許明成提到的兩門親事,當然就是蕙姐兒和廖梓文,瑩姐兒和許淙這兩門了。
對此許淙沒有意見。
他對瑩姐兒這位師妹,雖然沒有話本裏寫的那種生死相許、海誓山盟、非卿不娶等種種情緒,但還是很欣賞她的努力和個性的。他覺得娶瑩姐兒為妻的話,婚後兩人應該能夠相處得很好,不會有什麽太大的矛盾。
再說了,這門親事兩家早就定下了,雖然因為宏景帝的喪事耽擱了一些進度,但該走的流程都走完了的。熟悉的人家也都知道了他們兩家已定親,他如果這時候提出反對,恐怕腿都要被打斷。
所以許淙點頭答應了下來。
“我沒意見,對了爹,你說這次散館,我要去哪兒比較好?”
許淙說起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曆來庶吉士們散館後要麽是留在翰林院,要麽是外放或者去六部。翰林院的話我不太喜歡,不想一直寫詔書和給皇子皇孫們上課,而吏部和國子監有你和老師在,我應該去不了。”
“兵部的話也不可能,我兵書都沒讀過幾本呢。鴻臚寺、大理寺、都察院等也不太適合我,爹,你說我要去什麽地方比較好啊,工部?或者戶部?亦或者禮部?”
“哦,對了還有外放!”
“外放你就別想了,”許明成打斷了他的話,“明年就要成親,你這時候外放那明年要到哪裏去找新郎官?”
“安安分分地待在京城吧。”
許明成看著許淙道:“你若是想外放,那也要等你和雲二姑娘成親之後再說,最近幾年你還是待在京城,積攢一些資曆。”
許淙若有所思,然後虛心問道:“那爹你覺得工部、戶部和禮部,我去哪兒比較好?”
許明成沉吟片刻,道:“戶部吧,戶部的田尚書不但是閣老,還是你會試的座師,最要緊的是他這人能審時度勢,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所以戶部上下都是些能做事的。”
“戶部……”
許淙仔細回想著自己對戶部的理解,發現這個部門主要是做兩件事,一件是戶籍,一件是錢,比如土地、戶籍、賦稅、官員俸祿等等。
總而言之,涉及到錢的找他們總沒錯。
許淙對這個還是挺滿意的,當即點頭,“好,那就去戶部。”至於要怎麽去,當然是他跟於學士說,戶部聽說也挺缺人的,不需要許明成插手。
正事商量完,父子二人結伴往後院走去。
許家人數不多,送走霜姨娘後,家裏就隻剩下了王老夫人、許明成、金氏、佟姨娘以及許淙三兄妹,一共是七個人。
因為人數不多,所以從很多年前開始,家裏人就養成了習慣,沒有其他事的話晚飯一家人會在王老夫人的院子裏陪她一起用,正好說說話。
今天也是如此。
父子二人剛走到門口呢,就聽到裏麵傳來了王老夫人的聲音,“……淙哥兒該回來了,慧娘啊,你讓廚房再做一盤他喜歡吃的炸鵪鶉,還有那道酸蘿卜老鴨湯燉好了不曾啊,我看他昨天飯都用得不香。”
金氏的聲音也接著響起,“娘您放心,都吩咐下去了。”
聽到這話後許淙笑了起來,他三步並作兩步踏上台階,很快便出現在了屋內,“奶奶,娘,我回來了。”
看到許淙進門,王老夫人眉開眼笑,“淙哥兒回來了,我們正說起你呢。”
金氏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吩咐丫鬟可以擺飯了。
半年的時間不長,王老夫人和金氏,乃至佟姨娘、浵姐兒和澤哥兒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浵姐兒現在跟在金氏身邊學習管家理事,看到許淙和許明成進來,她高興地喊了聲‘大哥’、‘爹’。
而澤哥兒因為許明成和許淙都沒有空閑親自教導他,所以他跟許淙小時候在勉縣時一樣,在附近的某個私塾讀書。看到他們二人進門後,澤哥兒站起來行了一禮,臉上一派沉穩之色,很有幾分小大人的模樣。
許淙暗自好笑,趁著還沒開始吃飯,將他提溜過來考了幾句。
他可沒有忘記自己小的時候,可是說過要讓弟弟充分領悟隨堂考、周考還有月考、期末考等等的魅力的,現在不就用上了嘛。
另一邊,許明成則跟金氏商量了起來。
“慧娘,你過幾日請個媒人去一趟雲家,跟他們商量一下聘禮的事。雲光霽要外放,他打算明年將兩個女兒的婚事給辦了。”
金氏一喜,“老爺,可定下了日子?”
要說最近身為侍郎夫人的金氏還有什麽心事,就隻有許淙的婚事了。周圍的夫人們像她這麽大的,早就抱上孫子孫女了,但她連兒媳婦都還沒娶。
所以現在聽到這話,她頓時就高興起來。
“我明日就讓人去請最好的官媒,定要把淙哥兒的婚事辦得妥妥帖帖。對了,還要把給他準備的那個院子收拾起來,給他們成親後住。”
家裏的這些事許明成是不管的,他道:“這事你做主就好,雲家那邊的意思是明年春天成親,先嫁雲大姑娘,然後再是雲二姑娘。至於聘禮,淙哥兒是長子,就按照我們之前說好的,準備四千兩吧。”
金氏算了一下家裏剩下的銀票,默默點頭。
四千兩不算少了,要知道金氏當年出嫁的時候,金家隻給她準備了一千兩的嫁妝。再加上孟姨娘以及孟家那邊的貼補,總共也就兩三千兩左右。
其實更多的聘禮許家也給得出,畢竟許淙在過去的一年畫了十餘本畫冊,而每一本都能分五六百兩。哪怕其中一部分拿去買了家裏住的這個宅子,但加上之前積攢下的,聘禮翻個三四倍還是拿得出來的,但那就太張揚了。
雲許兩家是結親,可不是買賣女兒。
不過穩妥起見,金氏還是跟媒人說聘禮的事,聽雲家那邊的意思。若是許家比廖家那邊少了,許家願意再往上添些。瑩姐兒這個未來兒媳婦金氏還是挺滿意的,這門婚事她也願意給她做臉,不想讓她被人看輕。
好在金氏的這些擔憂都沒發生,雲家很快就給了答複,聘禮就按許家說的來,成親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八。
第158章
雲家那邊將蕙姐兒和廖梓文成親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二,而瑩姐兒和許淙成親的日子則定在了五月初八,這兩個都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
成親的日子定下來之後,許家上下就開始了忙碌。
比如早就給許淙準備好,讓他們夫妻婚後居住的那套二進院子要重新粉刷一遍,裏麵的家具雲家會準備,但其他的東西就要許家這邊先布置妥當了。
當然這些事情金氏以及現在跟著金氏學管家的浵姐兒會操心,作為未來新郎官的許淙反而不用做什麽,他頂多就是對屋內外裝飾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以及去雲家拜訪的時候,頂著老師的白眼問問瑩姐兒喜歡什麽樣的布置。
比如院子裏要種什麽花,什麽樹?
要不要挖個池子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