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十年後我還在寫年代文,那時候可能就寫九十年代了。


    第2章


    湯圓身子小小的,坐在家門口看遠方,莫名有種孤獨感。


    王錦繡知道兒子不是想和別的小朋友玩,是想爸爸了。


    做好晚飯,天還沒完全黑下來,一家三口要在完全黑下來前吃完晚飯。


    “媽媽做好飯了,湯圓,來,媽媽抱,一起進去吃飯。”王錦繡把兒子抱起來,順便將院子大門合上,進去廚房吃年夜飯。


    今晚有炒土豆絲、豬油渣炒大白菜、白蘿卜湯、炒雪菜、雞蛋羹,米飯是白米飯,沒摻雜糧。


    所有菜除了炒雪菜,都加了豬油渣,大白菜裏的最多,雞蛋羹裏的最少,就放了兩顆,對於一家三口來說,晚飯已經非常豐盛。


    小葉子的午飯晚飯都是早上剩下的粥和炒南瓜,年夜飯多一道雞蛋羹。


    王錦繡將南瓜重新熱過一遍,已經攪和成南瓜泥了。


    有豐盛的晚飯,湯圓注意力回到晚飯上,暫時不去想爸爸。


    兩個孩子,一個無法自己吃飯,需要大人喂,另外一個能自己吃飯,隻是需要大人幫忙夾菜。


    王錦繡帶孩子已經帶出經驗,完全不會手忙腳亂,在喂孩子吃飯的同時,自己的晚飯也不落下。


    吃到一半,院子門被敲響,這敲門聲音,很像孩子爸爸。


    的確是孩子爸爸回家了,大門沒鎖,他敲了兩下門,意思意思就提著編織袋和桶進家門了。


    不等爸爸走進廚房,湯圓自己滑下椅子,激動得跑去找爸爸。


    “湯圓,慢點,小心摔著。”王錦繡在後麵護著兒子,生怕他摔倒。


    隻護到廚房門口,不能留閨女獨自待在廚房。


    鍾越河一手拿編織袋,一手提桶,見兒子著急,他把桶和編織袋都放地上,抱起兒子。


    隔三差五念爸爸的小湯圓,真見到爸爸,又不知道該說什麽話,被爸爸抱在懷裏了,非常小聲喊爸爸。


    “在吃晚飯?”鍾越河問的是妻子王錦繡。


    王錦繡看著被隨意放在地上的編織袋:“吃年夜飯,剛吃到一半,你回到家裏正好,我擔心你半夜回來,怕你沒飯吃,做夠分量了。”


    他不是沒在半夜回過家,今天回來的時間算早。


    鍾越河:“桶裏三條鱸魚,編織袋等吃完飯我自己提去睡覺間,你先別忙活了。”


    “好的。”


    進去廚房吃晚飯,原本母子兩人吃不完的晚飯,加入一個爸爸,很快吃完了,什麽菜都沒剩下。


    小葉子吃的剩粥剩菜,還不多,所以沒算進年夜飯主力軍。


    一頓飯兩個大人吃得很安靜,他們一個多月沒見過麵,剛見麵沒想好說什麽。


    飯後王錦繡讓丈夫帶兩個孩子,她去洗碗。


    小葉子不答應,媽媽隻是走到幾步外的灶台處,她就開始哇哇大哭,顯然很害怕爸爸。


    “我來洗碗,你哄葉子。”親女兒哭鬧起來也讓鍾越河頭疼,主動去洗碗。


    王錦繡哄小葉子,小朋友假哭,壓根沒流眼淚,單純大聲嚎叫,媽媽回到身邊,她不嚎了。


    湯圓幫爸爸洗碗,沒幫到什麽,就是爸爸走哪他跟哪。


    “爸媽沒讓你去他們家吃年夜飯?”


    碗都快洗完了,王錦繡冷不丁聽到丈夫的問話,也沒瞞他:“今天晚上小弟定親,葉子年紀小,怕她哭起來讓人心煩,我就帶著孩子們在自家做年夜飯吃。”


    王錦繡嫁到鍾家後,娘家不管她了,討要好處才會記得她。


    他們說的爸媽是鍾家爸媽。


    今年十九歲的小弟要定親,女方以及家裏人來公婆家吃飯。


    公婆家年夜飯做得豐富,再定個親,一點不浪費。


    婆婆沒留她和兩個孩子吃飯,王錦繡很清楚不是葉子哭鬧的原因。


    她總被人說苦相,兩個孩子也養得不好,會給未來弟妹留下不好的印象。


    未來弟妹不是本村人,不認識她,認識她又如何,她不想毀了人家的好姻緣,留在自家做年夜飯更自在。


    小姑娘是什麽樣的人她不敢說,小弟絕對是個靠譜穩重的小夥子。


    鍾越河聽完沒說什麽,王錦繡自己添了一句:“爸媽昨天給了我不少糧食,錢都多給我五塊。”


    “明天中午蒸條魚吃,我正月初三走。”鍾越河深知自己常年不見人影,沒資格指責父母的行為。


    王錦繡問清楚時間:“初三早晨還是下午?”


    “早晨。”


    王錦繡:“有帶回來髒衣服嗎?我明早洗,這幾天天氣好,兩天肯定能幹。”


    鍾越河:“所有帶回家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晚上洗澡換下來。”


    “待會兒鍋洗幹淨了燒熱水,我和孩子們下午洗過。”給她家小葉子洗澡費了不少工夫,湯圓就簡單許多。


    等鐵鍋燒上熱水,鍾越河讓王錦繡別忙活,先帶孩子們去睡覺間。


    天已經暗下來,按照習俗,灶台上點了兩根蠟燭,王錦繡聽他的話,帶已經洗漱好的孩子們進睡覺間,將煤油燈點燃。


    煤油燈點燃了,屋子裏還是暗,已經在床上坐好的小葉子似乎非常興奮,兩隻小手拍打被子。


    湯圓站在睡覺間門口看著還在院子裏的爸爸,王錦繡提醒兒子:“湯圓,爸爸要進來了,你往邊上躲躲,小心被進來的爸爸撞倒。”


    小湯圓已經看見爸爸要進來,沒聽媽媽的話往邊上躲,直接跑到媽媽腿邊站著。


    見兒子興奮又小心翼翼的表情,王錦繡沒說話,幫兒子將棉衣褶皺撫平。


    鍾越河提著編織袋進睡覺間,再次把編織袋放地上,這回打開了,從裏麵摸出一個手電筒。


    王錦繡以前不認識手電筒,鍾越河教過她如何使用,現在她認識了,就是不敢碰,忘記怎麽用了。


    之前他見她盯著手電筒的時間比較久,告訴她手電筒沒辦法留在家裏。


    手電筒價格不便宜,他經常需要用到才買了一個,她在家可以用煤油燈照明。


    別說手電筒,王錦繡以前連電都沒聽說過,單純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多盯了會兒,不是想要。


    手電筒不便宜,連自家看時間的鍾她都不敢換電池,更何況手電筒。


    關於家裏的鍾,他留了電池在家,上麵幾根針不走了,她也會等他回來換電池,不敢自己動手,生怕手上沒輕重,將鍾弄壞。


    拿出手電筒,鍾越河將手電筒打開,找個位置放好,使睡覺間看起來更亮堂。


    湯圓看到手電筒就移不開目光,眼睛都不知道該落在手電筒上還是爸爸身上。


    最後選擇看著爸爸。


    “一罐奶粉,明天可以泡給葉子和湯圓喝,虎頭帽虎頭鞋,給兩個孩子的,手套和布鞋是給你的……”


    見他不斷從編織袋裏拿出東西,王錦繡看不下去:“你慢點拿,我先歸好。”


    小葉子已經站起來,踩在被子上又摔一跤,沒有哭,重新站好,走到床邊看爸爸從編織袋裏拿東西。


    王錦繡幹脆把閨女放到地上,她仔細看虎頭鞋,發現四隻虎頭鞋一樣大小,幹脆拿了一隻虎頭鞋遞給閨女。


    鞋子看起來跟布娃娃似的,小葉子非常喜歡,抱著鞋子玩起來,王錦繡見她注意力轉移,重新將女兒抱進床裏頭,整理其它東西的時候,讓丈夫看著點女兒,如果她想把鞋子吃進嘴裏,及時阻止她。


    作者有話說:


    哥哥大名鍾榮光,妹妹大名鍾榮葉,湯圓和葉子是小名。


    第3章


    鍾越河帶回來不少東西,編織袋裏除了手電筒,都是給家裏買的。


    別人都說鍾越河在外麵攀高枝有別的老婆孩子,開玩笑勸王錦繡改嫁,王錦繡誰也不嫁,這輩子隻有鍾越河一個男人。


    鍾越河要是在外麵有老婆孩子,不要他們,她也不會再嫁給別人。


    出嫁前她沒有任何自由,整天都在幹活帶小孩,帶的是哥姐們的孩子。


    快二十歲的姑娘,身上一塊錢都掏不出來,嫁給鍾越河,她自由了。


    不會再有幹不完的活,公婆不會毫不客氣使喚她,他們看她帶兩個小孩不容易,分派的活並不會太過繁重。


    大家似乎默認男人是家裏的頂梁柱,沒有男人在家,女人會過得很辛苦。


    她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她覺得她比大多數男人在家的女人輕鬆。


    娘家條件不好,沒結婚前,王錦繡每天幹完田裏繁重的活,還要幹家務活,嫁給鍾越河終於能喘氣。


    嫁人後對她來說最痛苦的是生孩子,別的時候還好。


    嫁人了也要幹田裏活和家務活,區別是比嫁人前輕鬆許多,田裏的活輕鬆了,她也不會因為忘記幹某樣家務活被媽罵幾天。


    她男人在家不沾煙不沾酒,她跟著公婆賺來的錢歸她自己,他給她的錢也歸她,有錢就有安全感,比男人更有安全感。


    男人不在家,她樂得清閑,做飯都不費勁了。


    嫁人讓她感受到了當家做主的快樂,村裏沒有比鍾越河更好的男人。


    鍾越河把所有東西拿出來後躺在床上,湯圓也脫掉鞋子爬到床上,兩個孩子注意力全在虎頭鞋虎頭帽上。


    剩下的事情交給王錦繡,王錦繡把所有東西整理放好,回到睡覺間,見小葉子已經不怕爸爸,手裏抱著虎頭鞋,時不時發出笑聲,她放心去廚房看看熱水燒得怎麽樣。


    等她再回來,兩個孩子依舊抱著虎頭鞋在鬧爸爸,爸爸躺著不動彈,任孩子們鬧騰。


    最鬧的是小葉子,話都說不清楚,隻會咿呀叫,湯圓在教妹妹喊爸爸。


    表麵上教妹妹喊爸爸,實際上更像他自己在一聲一聲喊爸爸。


    葉子學哥哥教的話,喊了聲爸爸,喊完爸爸繼續跟爸爸說話,爸爸不回答她也說得起勁。


    王錦繡去準備鍾越河換洗的衣服,他每個月回趟家,再忙也會至少兩個月回趟家,家裏有他換洗的衣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小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杳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杳卻並收藏八零小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