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昭點頭。
可不是有緣麽,來的時候,還有回程的路上,兩方都碰到了。
另一艘寶船的甲板上。
孟東君側了個頭,正好和顧昭瞧來的目光一碰,顧昭衝他笑了笑,孟東君扶著甲板的手一緊,心口不受控製的驚懼一跳,心下暗罵,道。
真是冤家路窄!
想是這般想,他卻不敢露出絲毫的不妥。
隻見他勾了勾唇,微微頷首,回以禮貌一笑,烏發高束,上頭簪一頂紫金掐絲嵌東珠的華冠,明目潤膚,端的是風光霽月。
兩廂視線一錯,顧昭收回了目光。
孟東君也轉過頭,低聲吩咐身邊的元一,道。
“去,讓船工行船快一些。”
話才落地,隻見插著靖州旗幟的寶船船帆一鼓,倏忽的行進更快了。
船行破水,身後有巨大的水浪翻滾,很快,靖州城的寶船便在江水和天空相接的盡頭之處,瞧過去隻有小小的一點了。
元一輕聲,“王爺,咱們是要去追靖州城的寶船嗎?”
他有些為難。
這事難辦,靖州城的寶船突然船帆鼓起,順風得厲害,同在一條江上,沒道理風隻往那靖州城的寶船帆布上吹,獨獨落下他們這艘船。
想來,應該是那顧小郎用了仙家手段。
孟東君:……
他用力瞪了元一一眼。
這是個傻的嗎?還追靖州城的寶船,他巴不得別瞧到那顧小郎,最好這輩子都別再碰到了!
孟東君看著遠方的視線陰沉了一瞬,手心暗暗掐了掐。
雖然不忿又不甘,不過他必須承認,眼下的自己還是藏好尾巴為妙,在事情不甚明了,勢力還未收攏之時。
那一日在甘露殿,陳其坤的一聲陛下,旁人都以為他喚的是太和帝,隻有自己和陳其坤知道,那一聲陛下,陳其坤喚的是慶德帝,前朝東梁的慶德帝。
那是自己啊。
親手毀了棋子,無奈之下斷尾求生,孟東君不悔,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濃鬱的,複國大業又怎能沒有鮮血拋灑?
待他聯係上舊部,定然一雪今日之恥!在那之前,他們要做的便是枕戈飲膽,按兵不動。
莫要出格,莫要打眼!
尤其是靖州城這一地。
暖陽和煦的照下,落在孟東君白皙如冠玉的麵上。
隻見濃密的羽睫在上頭投下陰影,明明寐寐,讓人瞧不真切心思。
……
回去的路上倒是順當,化炁成風下,寶船駛入了樟鈴溪的水域。
也不知道是家鄉情懷,亦或是當真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進了樟鈴溪水域,顧昭一行人覺得哪哪都舒坦。
“就是這魚兒,也比別的地方滋味好!”
顧昭手中一根釣竿,一甩一挑,便是一條大魚被釣上來。
隻見魚兒騰空,鮮活擺尾,撩起大片水花在半空中飛濺。
她的身邊擺了個大木盆,上頭裝滿了魚,或大或小,魚兒時不時擺尾掙紮,甲板上的木頭都被打濕了大半。
“顧小郎這釣魚的本事真是好,要是我們有這手藝,還做什麽差役,搖個小船,空船出,滿船歸,天晴曬曬日頭,天陰瞧瞧落雨,嘖,這日子,倒是也不差。”
卓旭陽和錢炎柱兩人喜得不行,誇了魚兒又誇顧昭,手頭空閑,嘴皮子卻忙碌。
顧昭:“哈哈。”
魚線動了動,顧昭連忙拎起魚竿,這一趟釣上來的是小魚,不過巴掌大。
她解了魚鉤上的魚兒,扔回樟鈴溪,動作熟練的又往上頭重新掛了餌,側頭瞧了一眼卓旭陽和錢炎柱,笑道。
“閑暇時玩樂,自然是有趣,要是討日子混飯吃,那就不容易了。”
錢炎柱點頭:“這倒也是,家裏還有妻兒老小呢。”
“喲!咱們小錢是個顧家的。”卓旭陽擠了擠眉眼,揶揄道,“是不是想家想媳婦了?”
“瞎說什麽啊!”錢炎柱笑罵。
“瞎說大實話唄!”
卓旭陽躲開那一記手掌,嬉笑道。
“別以為我不知道,在芙京準備回去的前兩日,你瞧見顧小郎給家裏買東西,自個兒也偷偷的上了趟銀樓,買了個榴花銀鐲,準備給弟妹帶去,是不是?”
“哦?炎柱哥還給阿英嫂子買鐲子了?”顧昭湊趣。
“嘿嘿。”錢炎柱撓了撓腦袋,笑得有些羞赧,“就一個細鐲子,不值多少銀子。”
“咱們難得去一趟京城,我就想給家裏也帶點啥,讓家裏高興高興。”
卓旭陽一臉被酸到了的表情。
“咱不理卓哥,炎柱哥有心了,阿英嫂子瞧了一定歡喜。”顧昭瞧了一眼,笑著道。
行船的日子單調又枯燥,在瞧過幾處青山,又越過幾處白頭的蘆葦蕩,一行人說說笑笑,寶船到了靖州城的碼頭。
碼頭邊。
客船來來往往,除了進出州城的客人,還有一些貨船,力工熱火朝天的幹著活,路邊支了幾個小攤,大鍋往爐子上一坐,大火點燃,上頭食物飄香。
“老爺,老爺,這兒!”樹影下,頭戴薄氈帽的老漢好似瞧到了什麽,倏忽的站直了身子,用力的揮著手。
顧昭看了過去:“大人,那老漢好像是衝咱們喊話的。”
潘知州一行人看了過去。
陳長史意外,“大人,是府衙裏的潘伯。”
潘知州也意外,抬腳走了過去,詫異道。
“潘伯,你怎麽知道今日船到的?”
潘伯給潘知州擺了上馬凳,聞言樂嗬嗬道,“我也不知道啊。”
潘知州:“哦?”
潘伯:“公子估摸著大人們該回來了,差我日日等候在這,這不,咱就把大人等到了!”
“哈哈,我兒有心了。”潘知州老懷甚慰,瞧見顧昭沒有上馬車,招呼道,“顧小郎不和我們一道嗎?”
“不了。”顧昭搖了搖頭,笑道,“我自個兒回去就成。”
“成,小錢和你同在甜水巷,這段日子奔波在外辛苦了,我這兒有小卓相送就成,都早點歸家吧。”
潘知州也不勉強,畢竟這車廂也不大,拉車的還是尋常駿馬。
他緊著又道。
“這兩天都好好的歇歇,給你們放假,顧小郎你也是,夜裏巡夜的活計不急,空閑了出去走兩遭就成。”
“好的,多謝大人。”顧昭笑眯眯的應下。
“多謝大人!”錢炎柱也是歡喜。
車輪磷磷,很快便不見了潘知州一行人了,顧昭收回目光。
錢炎柱左右瞅了瞅,碼頭邊上也有幾輛馬車,車廂半舊不新,拉車的是矮小的灰馬,還有幾輛牛車,那是靖州城百姓以畜生載人,賺一份車資的活計。
“顧小郎,你在這等等,我去尋一輛車馬過來。”
“炎柱哥等等,不用這麽麻煩。”顧昭攔住人。
“恩?”錢炎柱側頭看了過去。
瞧見顧昭手一晃,手指上瞬間多了兩張剪紙,瞧那模樣,有些像驢,下一瞬,剪紙朝空揚起,此處起了一陣煙霧,不過片刻,煙霧散盡,青青草地上便有兩頭大青驢。
隻見四蹄犇犇,神勇異常。
錢炎柱失聲,“是驢!”
“是啊,炎柱哥莫憂,它們腳程很快的,又快又穩當。”
顧昭笑著解釋,伸手牽過其中一頭,隻見它口鼻處氤氳著一團白,眼眶處也有兩圈白框,驢眼機靈,瞧過去頗為威風。
“又要麻煩咱們家三駿啦。”顧昭拍了拍大驢臉,神情親昵。
“噅律律!”大毛驢刨了刨蹄子,同樣親昵的蹭了蹭顧昭的手。
顧昭輕笑一聲。
錢炎柱瞧了稀罕得厲害,視線落在自己旁邊的毛驢身上,也跟著顧昭的樣子,翻身上驢。
……
毛驢得噠得噠的往前,瞧過去腳步不快,兩邊的景致卻在不斷的後退。
此時辰正時分,店肆的店門敞開,幡布隨著風搖擺,時不時有小販吆喝的聲音傳來,街上行人挑籮趕驢,或笑或鬧,處處鮮活。
在船上行船幾日,大江日升日落雖美,卻也單調,毛驢上,顧昭貪看靖州城熱鬧的人間煙火。
很快,毛驢便到了甜水巷。
“不錯不錯!”錢炎柱下了驢子,愛惜的摸了摸大青驢,麵上有些舍不得,“當真是走得又快又穩!”
“還你。”他將毛驢的韁繩往顧昭手中遞去。
顧昭失笑,“炎柱哥要是喜歡,就牽它回家吧。”
錢炎柱又驚又意外,“這,這成嗎?”
“自然可以。”顧昭點頭,“隻是,這毛驢畢竟是依托著我的術法化形,待上頭的元炁盡了,它便又是一張剪紙。”
頓了頓,她估量一番,又道。
“約莫十天半個月,這上頭的元炁就差不多該散了,時間是短了一些。”
可不是有緣麽,來的時候,還有回程的路上,兩方都碰到了。
另一艘寶船的甲板上。
孟東君側了個頭,正好和顧昭瞧來的目光一碰,顧昭衝他笑了笑,孟東君扶著甲板的手一緊,心口不受控製的驚懼一跳,心下暗罵,道。
真是冤家路窄!
想是這般想,他卻不敢露出絲毫的不妥。
隻見他勾了勾唇,微微頷首,回以禮貌一笑,烏發高束,上頭簪一頂紫金掐絲嵌東珠的華冠,明目潤膚,端的是風光霽月。
兩廂視線一錯,顧昭收回了目光。
孟東君也轉過頭,低聲吩咐身邊的元一,道。
“去,讓船工行船快一些。”
話才落地,隻見插著靖州旗幟的寶船船帆一鼓,倏忽的行進更快了。
船行破水,身後有巨大的水浪翻滾,很快,靖州城的寶船便在江水和天空相接的盡頭之處,瞧過去隻有小小的一點了。
元一輕聲,“王爺,咱們是要去追靖州城的寶船嗎?”
他有些為難。
這事難辦,靖州城的寶船突然船帆鼓起,順風得厲害,同在一條江上,沒道理風隻往那靖州城的寶船帆布上吹,獨獨落下他們這艘船。
想來,應該是那顧小郎用了仙家手段。
孟東君:……
他用力瞪了元一一眼。
這是個傻的嗎?還追靖州城的寶船,他巴不得別瞧到那顧小郎,最好這輩子都別再碰到了!
孟東君看著遠方的視線陰沉了一瞬,手心暗暗掐了掐。
雖然不忿又不甘,不過他必須承認,眼下的自己還是藏好尾巴為妙,在事情不甚明了,勢力還未收攏之時。
那一日在甘露殿,陳其坤的一聲陛下,旁人都以為他喚的是太和帝,隻有自己和陳其坤知道,那一聲陛下,陳其坤喚的是慶德帝,前朝東梁的慶德帝。
那是自己啊。
親手毀了棋子,無奈之下斷尾求生,孟東君不悔,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濃鬱的,複國大業又怎能沒有鮮血拋灑?
待他聯係上舊部,定然一雪今日之恥!在那之前,他們要做的便是枕戈飲膽,按兵不動。
莫要出格,莫要打眼!
尤其是靖州城這一地。
暖陽和煦的照下,落在孟東君白皙如冠玉的麵上。
隻見濃密的羽睫在上頭投下陰影,明明寐寐,讓人瞧不真切心思。
……
回去的路上倒是順當,化炁成風下,寶船駛入了樟鈴溪的水域。
也不知道是家鄉情懷,亦或是當真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進了樟鈴溪水域,顧昭一行人覺得哪哪都舒坦。
“就是這魚兒,也比別的地方滋味好!”
顧昭手中一根釣竿,一甩一挑,便是一條大魚被釣上來。
隻見魚兒騰空,鮮活擺尾,撩起大片水花在半空中飛濺。
她的身邊擺了個大木盆,上頭裝滿了魚,或大或小,魚兒時不時擺尾掙紮,甲板上的木頭都被打濕了大半。
“顧小郎這釣魚的本事真是好,要是我們有這手藝,還做什麽差役,搖個小船,空船出,滿船歸,天晴曬曬日頭,天陰瞧瞧落雨,嘖,這日子,倒是也不差。”
卓旭陽和錢炎柱兩人喜得不行,誇了魚兒又誇顧昭,手頭空閑,嘴皮子卻忙碌。
顧昭:“哈哈。”
魚線動了動,顧昭連忙拎起魚竿,這一趟釣上來的是小魚,不過巴掌大。
她解了魚鉤上的魚兒,扔回樟鈴溪,動作熟練的又往上頭重新掛了餌,側頭瞧了一眼卓旭陽和錢炎柱,笑道。
“閑暇時玩樂,自然是有趣,要是討日子混飯吃,那就不容易了。”
錢炎柱點頭:“這倒也是,家裏還有妻兒老小呢。”
“喲!咱們小錢是個顧家的。”卓旭陽擠了擠眉眼,揶揄道,“是不是想家想媳婦了?”
“瞎說什麽啊!”錢炎柱笑罵。
“瞎說大實話唄!”
卓旭陽躲開那一記手掌,嬉笑道。
“別以為我不知道,在芙京準備回去的前兩日,你瞧見顧小郎給家裏買東西,自個兒也偷偷的上了趟銀樓,買了個榴花銀鐲,準備給弟妹帶去,是不是?”
“哦?炎柱哥還給阿英嫂子買鐲子了?”顧昭湊趣。
“嘿嘿。”錢炎柱撓了撓腦袋,笑得有些羞赧,“就一個細鐲子,不值多少銀子。”
“咱們難得去一趟京城,我就想給家裏也帶點啥,讓家裏高興高興。”
卓旭陽一臉被酸到了的表情。
“咱不理卓哥,炎柱哥有心了,阿英嫂子瞧了一定歡喜。”顧昭瞧了一眼,笑著道。
行船的日子單調又枯燥,在瞧過幾處青山,又越過幾處白頭的蘆葦蕩,一行人說說笑笑,寶船到了靖州城的碼頭。
碼頭邊。
客船來來往往,除了進出州城的客人,還有一些貨船,力工熱火朝天的幹著活,路邊支了幾個小攤,大鍋往爐子上一坐,大火點燃,上頭食物飄香。
“老爺,老爺,這兒!”樹影下,頭戴薄氈帽的老漢好似瞧到了什麽,倏忽的站直了身子,用力的揮著手。
顧昭看了過去:“大人,那老漢好像是衝咱們喊話的。”
潘知州一行人看了過去。
陳長史意外,“大人,是府衙裏的潘伯。”
潘知州也意外,抬腳走了過去,詫異道。
“潘伯,你怎麽知道今日船到的?”
潘伯給潘知州擺了上馬凳,聞言樂嗬嗬道,“我也不知道啊。”
潘知州:“哦?”
潘伯:“公子估摸著大人們該回來了,差我日日等候在這,這不,咱就把大人等到了!”
“哈哈,我兒有心了。”潘知州老懷甚慰,瞧見顧昭沒有上馬車,招呼道,“顧小郎不和我們一道嗎?”
“不了。”顧昭搖了搖頭,笑道,“我自個兒回去就成。”
“成,小錢和你同在甜水巷,這段日子奔波在外辛苦了,我這兒有小卓相送就成,都早點歸家吧。”
潘知州也不勉強,畢竟這車廂也不大,拉車的還是尋常駿馬。
他緊著又道。
“這兩天都好好的歇歇,給你們放假,顧小郎你也是,夜裏巡夜的活計不急,空閑了出去走兩遭就成。”
“好的,多謝大人。”顧昭笑眯眯的應下。
“多謝大人!”錢炎柱也是歡喜。
車輪磷磷,很快便不見了潘知州一行人了,顧昭收回目光。
錢炎柱左右瞅了瞅,碼頭邊上也有幾輛馬車,車廂半舊不新,拉車的是矮小的灰馬,還有幾輛牛車,那是靖州城百姓以畜生載人,賺一份車資的活計。
“顧小郎,你在這等等,我去尋一輛車馬過來。”
“炎柱哥等等,不用這麽麻煩。”顧昭攔住人。
“恩?”錢炎柱側頭看了過去。
瞧見顧昭手一晃,手指上瞬間多了兩張剪紙,瞧那模樣,有些像驢,下一瞬,剪紙朝空揚起,此處起了一陣煙霧,不過片刻,煙霧散盡,青青草地上便有兩頭大青驢。
隻見四蹄犇犇,神勇異常。
錢炎柱失聲,“是驢!”
“是啊,炎柱哥莫憂,它們腳程很快的,又快又穩當。”
顧昭笑著解釋,伸手牽過其中一頭,隻見它口鼻處氤氳著一團白,眼眶處也有兩圈白框,驢眼機靈,瞧過去頗為威風。
“又要麻煩咱們家三駿啦。”顧昭拍了拍大驢臉,神情親昵。
“噅律律!”大毛驢刨了刨蹄子,同樣親昵的蹭了蹭顧昭的手。
顧昭輕笑一聲。
錢炎柱瞧了稀罕得厲害,視線落在自己旁邊的毛驢身上,也跟著顧昭的樣子,翻身上驢。
……
毛驢得噠得噠的往前,瞧過去腳步不快,兩邊的景致卻在不斷的後退。
此時辰正時分,店肆的店門敞開,幡布隨著風搖擺,時不時有小販吆喝的聲音傳來,街上行人挑籮趕驢,或笑或鬧,處處鮮活。
在船上行船幾日,大江日升日落雖美,卻也單調,毛驢上,顧昭貪看靖州城熱鬧的人間煙火。
很快,毛驢便到了甜水巷。
“不錯不錯!”錢炎柱下了驢子,愛惜的摸了摸大青驢,麵上有些舍不得,“當真是走得又快又穩!”
“還你。”他將毛驢的韁繩往顧昭手中遞去。
顧昭失笑,“炎柱哥要是喜歡,就牽它回家吧。”
錢炎柱又驚又意外,“這,這成嗎?”
“自然可以。”顧昭點頭,“隻是,這毛驢畢竟是依托著我的術法化形,待上頭的元炁盡了,它便又是一張剪紙。”
頓了頓,她估量一番,又道。
“約莫十天半個月,這上頭的元炁就差不多該散了,時間是短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