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能有十天半月也不錯,趕明兒去衙門上值,我就騎這毛驢去,你卓哥瞧了指定眼饞!”
錢炎柱哈哈笑了兩聲,像得了稀奇玩意兒,重新上了毛驢,喜氣洋洋的朝甜水巷裏頭繼續走。
顧昭好笑,抬腳往顧宅走去。
“阿奶,阿爺,我回來了!”
“……啊,是小令啊!”
門“吱呀”一聲被打開,門後探出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丫鬟。
隻見她穿一身鵝黃色的春裳,襯得那眼睛又明又亮,瞧見顧昭時,那眼眸倏忽的又睜大了些,繼而微微眯起,彎彎好似月牙兒。
呀!是顧小昭回來了!
顧昭歡喜,“對了小令,我還給你帶了禮物,你等等,我找一找啊。”
小令擺了擺手,指了指自己的腰間。
顧昭看了過去,隻見桃粉色的腰帶上別著一個小銅鏡和小銀梳。
她頓時明白了小令的意思,不禁好笑道。
“這是上一回送的,這一回送的禮物,又是這一回的,小令莫要客氣。”
說罷,顧昭手一翻,兩枚小發夾便出現了在她的手中。
桃粉的芙蓉石,雕的是四月的桃花,精巧又可愛,粉粉嫩嫩,下頭墜同色的流蘇。
顧昭抬手將發夾往那雙丫髻上一卡,往後退兩步,多瞧了兩眼,眉眼一彎,笑道。
“小令真可愛。”
灶房那處有動靜聲,隱隱聽到老杜氏的聲音傳來,“花囡啊,我怎麽聽著,好像是昭兒的聲音在喚我?”
“不成,我得去瞧瞧!”
老邁的聲音有些激動,伴隨著小杌凳被拖動的聲音,聽著好像要起身。
顧秋花:“娘莫急,我去瞧瞧。”
耳朵靈醒的顧昭聽到了,連忙側身和小令道,“小令,我瞧阿奶去了,你自個兒玩啊。”
說罷,她大步往灶房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喊道,“阿奶,姑媽,我回來了。”
小令站在原地,側身聽了聽,很快灶房那處便有熱熱鬧鬧又親昵的聲音傳來,還有顧昭獻寶一般的聲音,歡快又輕鬆,時不時還有笑聲傳來。
“阿奶,我給你買了衣裳——”
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浪費了浪費了,家裏的衣裳多的是,夠穿就成。”
顧昭不讚成,“衣裳哪裏還有嫌多的?阿奶你瞧瞧這花色,喜歡不?我瞧芙京裏的老太太都愛穿這一色,鮮亮!精神!”
老杜氏愛惜的摸了摸衣裳,是好布料,上等的布料,著色均勻且又光又滑。
“人家那是京城的老太太哩,和咱們這鄉間老太怎麽能一樣……昭兒啊,阿奶穿這,會不會紮眼?”
顧昭攬住老杜氏,嗔道:“怎麽會?好看著呢!阿奶是最好看的老太太了。”
“對了,姑媽,我也給你買東西了,你快來瞧瞧——”
“好好,就來就來。”顧秋花和老杜氏對視一眼,眼裏俱是笑意。
熱熱鬧鬧中,炊煙升起,隨風搖擺,溫柔極了。
顧宅大門處,小令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雙丫髻,入手是芙蓉石的觸感,冰涼涼的。
它好似想到了什麽,連忙解下腰間的小銅鏡,在一片明媚的春光中,仔細的瞧發上的桃花。
好喜歡,好喜歡……
小令好喜歡!
半晌,紙人紙白色的臉上好像暈過一分粉紅,它眼眸轉了轉,遲疑了一下,學著前些日子瞧到的小娘子動作,用力的跺了跺腳,搖了搖頭,又擺了擺小腰肢,嬌俏不已模樣。
好喜歡,小令好喜歡顧小昭哦!
灶房裏,顧昭瞧見這一幕,眼裏都染上了笑意,她側頭看向自家阿奶和姑媽,笑道。
“小令越來越像小姑娘了。”
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是漂亮又可愛的小姑娘。”
“是個聰明又貼心的好孩子。”顧秋花附和,“平日裏多虧了它們幾個,咱們家才能幹淨又整齊。”
顧秋花瞧了過去,正好瞧到小令捂臉的動作,不禁好笑道。
“青魚街新搬來一戶人家,姓朱,是一戶屠夫,也是個愛聽戲的,你阿爺愛和人家嘮嗑戲曲,時常上他家買肉。”
“他家裏養了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子,姑娘性子活潑,膽子也大,前兩日挎著小籃子上街,路上來了一輛馬車,不知怎麽回事的,馬驚著了,差點衝撞上人家小姑娘。”
“人沒事吧?”顧昭連忙問道。
“沒事沒事。”顧秋花擺手,“幸得一位官爺經過,出手相救,這才免了一番皮肉之苦。”
顧昭:“沒事就好。”
顧秋花瞧著小令嬌俏的模樣,忍不住又是一笑。
“那時,朱小姑娘便是這般模樣,小令和我一道上街,在旁邊瞧了,今兒可不就學上了!”
顧昭不解:“啊?”
顧秋花眼眸含笑,解釋道。
“那官爺雖然黑了一些,不過,那模樣倒是生得俊俏。”
她手中擇菜的動作不停,補充道,“是個黑裏俏的後生郎呢。”
救命之恩,又是生得十分不錯的後生郎,朱小姑娘自然芳心暗動,黑裏俏的後生郎都走了許久了,朱小姑娘還捧著臉在那兒癡癡的看著,兩隻眼睛晶亮晶亮,小令瞧了好一會兒。
顧秋花搖頭,失笑不已。
敢情是在學人家啊,昭兒一回來,緊著便用上了。
顧昭聽了也是樂嗬,“小令真聰明,姑媽常帶小令出去走走,見的人多了,她會越來越聰明的。”
“知道。”顧秋花應允。
……
顧昭這一趟去芙京,前後約莫月餘,這乍然離家歸家,自然更加依戀家裏了。
不單單是顧昭,便是顧家人瞧顧昭,那也是格外親熱的。
衛平彥難得大方,拿著寫信讀信的銅板,買了個大燒鵝,請顧昭好好的吃了一頓,夜裏在屋簷上吞吐月華,大白貓屁股一挪,給顧昭騰了個位置。
“喵嗚。”坐吧,表弟。
顧昭哈哈一笑,翻身一躍,伸手抓了抓貓兒的大白毛,趕著貓墊子拍來之前,一下就縮回了手,不甘心道。
“小氣!”
琥珀色的貓兒眼翻了翻,徑自吞吐月華,不理顧昭。
顧昭瞧了他一眼,也閉目凝神,在擱了棉花被的屋簷上靜心修煉。
……
日升月落,日子伴隨著晨鍾暮鼓一日日流逝,轉眼便過了立夏,到處草木青盛,百花爭先吐豔。
人們穿起了薄裳,娃兒扯著柳條,紮一個草環子,手中再扯一根大樹枝,拖在手中,駕在身下當大馬,想象自己是那英勇的大將軍。
“駕!駕!籲——兒郎,敵人在前方山穀埋伏,隨我奮勇殺敵!”
“衝啊!”
“殺啊!”
“……”
經過一番激戰,此地一片狼藉,風打著旋吹來,領頭的小孩身下跨著大樹枝,昂首挺胸,眉頭微鎖,學著坊間說書先生的語氣,故作深沉模樣。
“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悲可悲。”
“……”
“好啦好啦,不要臭酸儒了,這局玩完了,該輪到我們做大將軍,你們當壞人了。”
地上躺屍的那幾個娃兒一躍而起,緊著就要過來拿大樹枝,接手大馬,另一波小孩沒有玩痛快,當即反悔,說他們方才打贏了,還要再繼續當大將軍。
兩撥娃兒推推攘攘,鬧得不可開交。
“豬崽兒,你鬆手!按照規矩,該輪到我們做大將軍,你們做亂賊了。”
“欸!好你個大狗兒,你喚誰豬崽兒啊?”
“還能喚誰,喚你唄,略略略,賴皮的豬崽兒!”小娃娃做著鬼臉,屁股搖搖,一副欠揍的臭屁模樣。
朱再金氣得嗷嗷叫,捏緊拳頭,丟了手中的大馬,像個小炮彈一樣衝了過去。
瞬間,小娃娃群裏尖叫聲四起,人仰馬翻。
出來喊弟弟吃飯的朱寶珠瞧到這一幕,氣得直跺腳,她四處張望了下,咬了咬牙,裙擺一提,衝到那混亂的童子軍中,挨了兩拳,掐著腰怒罵。
“散了散了,再不散喊你們家大人來了!”
“哦哦,豬崽兒凶凶的大姐來了,快跑!”
娃兒們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又看了下遠處騰空的炊煙。
炊煙起,這是阿娘無聲喚兒歸家,回頭阿娘忙完灶間活,要是沒瞧見皮猴兒回家,那是會拎燒火的火鉗子出來罵人的。
當下,不論是將軍還是大逆不道的敵軍,紛紛朝家中跑去,做鳥獸散狀,遠遠地還有聲音傳來。
“豬崽兒,明兒咱們再一決勝負!”
朱再金恨恨,“知道了,大狗兒!”
“走,回家!”朱寶珠繃著一張俏臉,上下打量了弟弟兩眼。
瞧見他一身土,膝蓋頭的衣裳還磕破了後,忍不住伸手擰了擰朱再金的耳朵,罵道。
“肮髒死了,你個埋汰鬼,就會給我添麻煩!”
“痛痛痛!”朱再金齜牙咧嘴,“寶豬你輕點兒!”
錢炎柱哈哈笑了兩聲,像得了稀奇玩意兒,重新上了毛驢,喜氣洋洋的朝甜水巷裏頭繼續走。
顧昭好笑,抬腳往顧宅走去。
“阿奶,阿爺,我回來了!”
“……啊,是小令啊!”
門“吱呀”一聲被打開,門後探出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丫鬟。
隻見她穿一身鵝黃色的春裳,襯得那眼睛又明又亮,瞧見顧昭時,那眼眸倏忽的又睜大了些,繼而微微眯起,彎彎好似月牙兒。
呀!是顧小昭回來了!
顧昭歡喜,“對了小令,我還給你帶了禮物,你等等,我找一找啊。”
小令擺了擺手,指了指自己的腰間。
顧昭看了過去,隻見桃粉色的腰帶上別著一個小銅鏡和小銀梳。
她頓時明白了小令的意思,不禁好笑道。
“這是上一回送的,這一回送的禮物,又是這一回的,小令莫要客氣。”
說罷,顧昭手一翻,兩枚小發夾便出現了在她的手中。
桃粉的芙蓉石,雕的是四月的桃花,精巧又可愛,粉粉嫩嫩,下頭墜同色的流蘇。
顧昭抬手將發夾往那雙丫髻上一卡,往後退兩步,多瞧了兩眼,眉眼一彎,笑道。
“小令真可愛。”
灶房那處有動靜聲,隱隱聽到老杜氏的聲音傳來,“花囡啊,我怎麽聽著,好像是昭兒的聲音在喚我?”
“不成,我得去瞧瞧!”
老邁的聲音有些激動,伴隨著小杌凳被拖動的聲音,聽著好像要起身。
顧秋花:“娘莫急,我去瞧瞧。”
耳朵靈醒的顧昭聽到了,連忙側身和小令道,“小令,我瞧阿奶去了,你自個兒玩啊。”
說罷,她大步往灶房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喊道,“阿奶,姑媽,我回來了。”
小令站在原地,側身聽了聽,很快灶房那處便有熱熱鬧鬧又親昵的聲音傳來,還有顧昭獻寶一般的聲音,歡快又輕鬆,時不時還有笑聲傳來。
“阿奶,我給你買了衣裳——”
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浪費了浪費了,家裏的衣裳多的是,夠穿就成。”
顧昭不讚成,“衣裳哪裏還有嫌多的?阿奶你瞧瞧這花色,喜歡不?我瞧芙京裏的老太太都愛穿這一色,鮮亮!精神!”
老杜氏愛惜的摸了摸衣裳,是好布料,上等的布料,著色均勻且又光又滑。
“人家那是京城的老太太哩,和咱們這鄉間老太怎麽能一樣……昭兒啊,阿奶穿這,會不會紮眼?”
顧昭攬住老杜氏,嗔道:“怎麽會?好看著呢!阿奶是最好看的老太太了。”
“對了,姑媽,我也給你買東西了,你快來瞧瞧——”
“好好,就來就來。”顧秋花和老杜氏對視一眼,眼裏俱是笑意。
熱熱鬧鬧中,炊煙升起,隨風搖擺,溫柔極了。
顧宅大門處,小令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雙丫髻,入手是芙蓉石的觸感,冰涼涼的。
它好似想到了什麽,連忙解下腰間的小銅鏡,在一片明媚的春光中,仔細的瞧發上的桃花。
好喜歡,好喜歡……
小令好喜歡!
半晌,紙人紙白色的臉上好像暈過一分粉紅,它眼眸轉了轉,遲疑了一下,學著前些日子瞧到的小娘子動作,用力的跺了跺腳,搖了搖頭,又擺了擺小腰肢,嬌俏不已模樣。
好喜歡,小令好喜歡顧小昭哦!
灶房裏,顧昭瞧見這一幕,眼裏都染上了笑意,她側頭看向自家阿奶和姑媽,笑道。
“小令越來越像小姑娘了。”
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是漂亮又可愛的小姑娘。”
“是個聰明又貼心的好孩子。”顧秋花附和,“平日裏多虧了它們幾個,咱們家才能幹淨又整齊。”
顧秋花瞧了過去,正好瞧到小令捂臉的動作,不禁好笑道。
“青魚街新搬來一戶人家,姓朱,是一戶屠夫,也是個愛聽戲的,你阿爺愛和人家嘮嗑戲曲,時常上他家買肉。”
“他家裏養了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子,姑娘性子活潑,膽子也大,前兩日挎著小籃子上街,路上來了一輛馬車,不知怎麽回事的,馬驚著了,差點衝撞上人家小姑娘。”
“人沒事吧?”顧昭連忙問道。
“沒事沒事。”顧秋花擺手,“幸得一位官爺經過,出手相救,這才免了一番皮肉之苦。”
顧昭:“沒事就好。”
顧秋花瞧著小令嬌俏的模樣,忍不住又是一笑。
“那時,朱小姑娘便是這般模樣,小令和我一道上街,在旁邊瞧了,今兒可不就學上了!”
顧昭不解:“啊?”
顧秋花眼眸含笑,解釋道。
“那官爺雖然黑了一些,不過,那模樣倒是生得俊俏。”
她手中擇菜的動作不停,補充道,“是個黑裏俏的後生郎呢。”
救命之恩,又是生得十分不錯的後生郎,朱小姑娘自然芳心暗動,黑裏俏的後生郎都走了許久了,朱小姑娘還捧著臉在那兒癡癡的看著,兩隻眼睛晶亮晶亮,小令瞧了好一會兒。
顧秋花搖頭,失笑不已。
敢情是在學人家啊,昭兒一回來,緊著便用上了。
顧昭聽了也是樂嗬,“小令真聰明,姑媽常帶小令出去走走,見的人多了,她會越來越聰明的。”
“知道。”顧秋花應允。
……
顧昭這一趟去芙京,前後約莫月餘,這乍然離家歸家,自然更加依戀家裏了。
不單單是顧昭,便是顧家人瞧顧昭,那也是格外親熱的。
衛平彥難得大方,拿著寫信讀信的銅板,買了個大燒鵝,請顧昭好好的吃了一頓,夜裏在屋簷上吞吐月華,大白貓屁股一挪,給顧昭騰了個位置。
“喵嗚。”坐吧,表弟。
顧昭哈哈一笑,翻身一躍,伸手抓了抓貓兒的大白毛,趕著貓墊子拍來之前,一下就縮回了手,不甘心道。
“小氣!”
琥珀色的貓兒眼翻了翻,徑自吞吐月華,不理顧昭。
顧昭瞧了他一眼,也閉目凝神,在擱了棉花被的屋簷上靜心修煉。
……
日升月落,日子伴隨著晨鍾暮鼓一日日流逝,轉眼便過了立夏,到處草木青盛,百花爭先吐豔。
人們穿起了薄裳,娃兒扯著柳條,紮一個草環子,手中再扯一根大樹枝,拖在手中,駕在身下當大馬,想象自己是那英勇的大將軍。
“駕!駕!籲——兒郎,敵人在前方山穀埋伏,隨我奮勇殺敵!”
“衝啊!”
“殺啊!”
“……”
經過一番激戰,此地一片狼藉,風打著旋吹來,領頭的小孩身下跨著大樹枝,昂首挺胸,眉頭微鎖,學著坊間說書先生的語氣,故作深沉模樣。
“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悲可悲。”
“……”
“好啦好啦,不要臭酸儒了,這局玩完了,該輪到我們做大將軍,你們當壞人了。”
地上躺屍的那幾個娃兒一躍而起,緊著就要過來拿大樹枝,接手大馬,另一波小孩沒有玩痛快,當即反悔,說他們方才打贏了,還要再繼續當大將軍。
兩撥娃兒推推攘攘,鬧得不可開交。
“豬崽兒,你鬆手!按照規矩,該輪到我們做大將軍,你們做亂賊了。”
“欸!好你個大狗兒,你喚誰豬崽兒啊?”
“還能喚誰,喚你唄,略略略,賴皮的豬崽兒!”小娃娃做著鬼臉,屁股搖搖,一副欠揍的臭屁模樣。
朱再金氣得嗷嗷叫,捏緊拳頭,丟了手中的大馬,像個小炮彈一樣衝了過去。
瞬間,小娃娃群裏尖叫聲四起,人仰馬翻。
出來喊弟弟吃飯的朱寶珠瞧到這一幕,氣得直跺腳,她四處張望了下,咬了咬牙,裙擺一提,衝到那混亂的童子軍中,挨了兩拳,掐著腰怒罵。
“散了散了,再不散喊你們家大人來了!”
“哦哦,豬崽兒凶凶的大姐來了,快跑!”
娃兒們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又看了下遠處騰空的炊煙。
炊煙起,這是阿娘無聲喚兒歸家,回頭阿娘忙完灶間活,要是沒瞧見皮猴兒回家,那是會拎燒火的火鉗子出來罵人的。
當下,不論是將軍還是大逆不道的敵軍,紛紛朝家中跑去,做鳥獸散狀,遠遠地還有聲音傳來。
“豬崽兒,明兒咱們再一決勝負!”
朱再金恨恨,“知道了,大狗兒!”
“走,回家!”朱寶珠繃著一張俏臉,上下打量了弟弟兩眼。
瞧見他一身土,膝蓋頭的衣裳還磕破了後,忍不住伸手擰了擰朱再金的耳朵,罵道。
“肮髒死了,你個埋汰鬼,就會給我添麻煩!”
“痛痛痛!”朱再金齜牙咧嘴,“寶豬你輕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