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是沈長洲的烏鴉嘴,還是真的著了寒,即便洗了個熱水澡喝了薑湯,沈嫿還是有幾聲咳嗽。
這春日的天氣多變,雨也是說下就下,一直從天光大亮持續到了暮色四合。
為了給兩位姑娘驅驅寒,小廚房不僅燉了羊肉湯,還熬了濃稠的小米粥,沈嫿出了一身汗,感覺沒那麽冷了。
程關月應是也凍著了,打了好幾個噴嚏,用過晚膳沒再提一塊睡的事,簡單說了幾句話便躲回了屋內。
而沈嫿看著逐漸暗下來的天色,卻頻頻朝院外探去,不管杏仁怎麽喊她回屋歇息,她也沒反應。
眼見酉時一到,便撐著油紙傘向屋外跑去。
“姑娘,外頭雨還沒停呢,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這麽大的雨,大哥哥沒準會回來呢,我去外頭等等他。”
杏仁都被她搞糊塗了,大公子不是住在寺裏嗎,好端端的怎麽會回來呢,難道是之前說好的?
即便真是要回來,也該在屋裏等,去外頭淋雨做什麽……
但沈嫿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八百匹馬都拽不回來,杏仁知曉自家姑娘的性子,隻能給她拿了件厚的外袍,撐著傘陪她在門外等著。
春雨延綿,尤其還是山間的雨,落在四周的草木上發出沙沙的聲響,還帶著夜間的絲絲涼意襲來。
站了約莫一刻鍾,連杏仁都忍不住攏了攏衣襟,再看她們家姑娘,居然連姿勢都沒變。
她一手握著傘柄一手捏著什麽東西,目光不偏不倚地望著山下的路,在這漆黑的夜色下,顯得尤為瘦弱單薄。
杏仁早就發現了,姑娘在說假話,若是大公子回來應該是從山上下來,可她卻連一眼山上都沒看,分明是在等人回來。
期間倒是見姑娘看了好幾眼隔壁院子,白日好似聽見過隔壁有人的動靜,可這會連個燈籠都沒點,冷清又寂靜就像座空宅,根本不像是有人的樣子,難不成姑娘等的是隔壁院子的人?
可就算知道又能如何,她勸得嘴都快幹了,姑娘根本就不搭理。
直到一陣聲響傳來,杏仁感覺到身邊的沈嫿,驀地來了精神,不僅讓她們幾個丫鬟回院內去,還期盼地踮起腳尖朝下看去。
可等來的卻是輛騾車,上麵坐著下山采買米糧的僧人,他們因為下雨耽擱了些時辰,這才回來得晚了。
注意到她們幾個在院門外的身影,還遠遠地駐足朝她們行了個禮,才重新趕路。
“姑娘,天色不早了,大公子許是不會回來了,咱們還是回屋去吧。”
沈嫿還是盯著來路的方向,沒有移動半步。
不知過了多久,杏仁聽見她低聲呢喃著道:“他答應過我的,他會來的,他不會騙我的。”
自從小的時候被困假山,沈嫿便有了怕黑的毛病,但一想到淩越幼年所遭受的一切,便又不覺得黑暗有何可怕的了。
淩越是一言九鼎之人,她讓他莫要說出她的秘密,他便緘口不提,她讓他去圍獵,他應了便是再不願也會出現。
期間豆丁打著傘出來過,瞧見她在等,也跟著勸她進屋,“沈姑娘,我們王爺許是遇上事拖住了行程,今夜或許不會回來了,您還是進屋去吧。”
她知道他晚歸定是遇上了事,故而她並不生氣。
她隻是想再等一會,想讓他回來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她。
雨絲還在連綿不斷的飄灑著,沈嫿的呼吸有些亂,視線也逐漸變得模糊起來,她想努力睜開眼,但下一瞬傳來的是杏仁低低的驚呼聲。
而後便徹底失去了意識。
-
淩越背著手站在廊下,幾個侍女來來回回地從屋內端出銅盆,盆內是化不開的血水。
待天色暗下來,才有太醫擦著額頭的汗緩步走出來,一見他便縮著脖子躬身行禮:“叩見王爺。”
“如何。”
“回王爺的話,大長公主的傷勢已經穩住了,隻是這陳年舊傷實在是難以根治,外加她如今年事已高,下官能做得便是盡量維持住不讓傷勢再惡化。”
姑母當年守城腹部曾受過箭傷,但為了不影響士氣,她生生折斷了箭羽撐著守下了城門,但箭頭留在體內太久,即便後來取出也有些晚了。
傷口沒能及時醫治,又接連遭受丈夫與兒子相繼離世的打擊,從此落下了病症,時常會大出血,尤其是陰雨天最為難熬。
太醫們想了不少法子,也隻能是減少她的痛苦,如今上了年歲,很多藥不敢用,每到發病時便是從鬼門關跨一次。
淩越微微頷首,“不論什麽藥,隻管說。”
太醫哪有不從的,連連稱是,待徐駙馬出來,太醫才敢唯唯諾諾地退下。
徐駙馬也是年過半百的人,可他生得儒雅秀氣,眉宇間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兩人交換了個眼神也算是打過招呼。
“王爺能來,羨瑜雖然嘴上沒說,但我知道她心裏是很高興的,她隻是習慣了不表達自己的情感。”
淩羨瑜貴為大長公主,卻一生沒能再孕有子女,恰好淩越與她死去的孩兒有些像,見著他便會有種看見了兒子的錯覺。
淩越對他的話沒有過多的反應,依舊是神色淡淡的:“有勞徐大人費心照料。”
“我甘之如飴。”
世人皆道他攀龍附鳳,也有笑話他照顧個脾氣不好的老太太,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唯有他自己知道,這是他廢了多大努力,求來的恩賜。
“天色也不早了,還下著雨,王爺便別回府了吧,您的屋子一直留著,明日羨瑜醒來瞧見您,定會很高興的。”
徐熹以為他定然會答應的,往日他也留宿過多回,正想讓下人去打點一二,不想他卻頭也不回地走向了雨幕。
徐熹詫異地抬了抬眉,看著他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了夜色中,他恍惚間好似聽見淩越說。
“不了,有個小孩在等我。”
淩越說有人等他?!
徐熹不敢相信地揉了揉耳朵,仰頭看向天際,這大晚上的也沒出日頭啊,怎麽就開始做夢了呢。
出了大長公主府,已過了酉時,淩越不等侍從牽來九嬰,便凜著神幾步過去,接過韁繩利落地上馬,朝著城外飛馳而去。
緊趕慢趕到白馬山已是半個時辰後,雨還在下,他的發梢肩背皆被淋濕,但他渾然不查。
但還是晚了,沈府別院的大門緊閉著,唯有簷下的兩頂燈籠在風雨中搖晃著。
淩越麵部表情地盯著那扇不算牢固的門板,良久後翻身下馬,將韁繩隨意地甩回馬背,抿著唇朝自家院門走去。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他到底在期待什麽呢。
許是聽到了動靜,守在院中的豆丁開門探出了腦袋,“爺,您可算回來了,沈姑娘等了您一晚上,不知是不是著了風寒,方才昏睡過去了。”
淩越心底繃緊著的那根弦瞬間斷了。
他腳步一轉,徑直敲開了隔壁的院門。
程關月是被外頭的吵鬧聲擾醒的,她剛喝了藥想眯一會,就聽到院中傳來陣吵雜聲,還有花盆不慎摔碎的聲音。
住在外麵本就要小心,一時聽過的那些話本故事在她腦中閃過,她戒備心起,帶著幾個丫鬟提上趁手的東西出了屋子。
沒想到迎麵是個高大威嚴的身影,堂堂肅王她自然是見過的,但怎麽也想不到,他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而聲音便是霍英等人,在攔他時發出的。
淩越冷著臉的樣子尤為滲人,尤其是在這樣漆黑的雨夜。
程關月咽了咽口水,想起有關這位爺的傳聞,這可再來幾百個她都攔不住啊,“臣女見過王爺,不知王爺深夜到訪所為何事。”
淩越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直接擦肩而過,徑直朝著東麵的那間廂房走去。
程關月愣了下站起身,反應過來那是沈嫿的屋子啊!
雖然心裏害怕,但還是一咬牙追了上去,“王爺,若是路過借宿,可以住在正房,那邊是我家小妹的閨房,她已經歇下了,您……”
話還未說完,便被他不耐地打斷,再抬眼他已推開了房門,冷冷地開口道:“我來找她。”
說著頭也不回,光明正大地進了她的房中。
程關月:?!!!
第44章
沈嫿睡得暈暈乎乎的,一睜眼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她三歲左右時,病終於好了些,不再日日需要人抱著喂藥,也能下地走動了。
別人家的孩兒周歲便會走路,她卻到三歲才能不用人扶著,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她出生時驚險,宮內的蘇太後聽聞此事,賞了好些東西,待病好了後,蘇氏便帶著她進宮謝恩。不是她自以為是,而是幼年的她一張小圓臉白嫩嫩肉乎乎的,不管誰見了都喜歡。
就連太後瞧見她也喜歡得不得了,不僅親自抱了,還時常讓她進宮玩,她也成了除皇子們外永壽宮的最常客。
這日午後娘親正陪著太後在揀佛豆,她則乖乖地躺在炕上睜著雙圓圓的眼睛,手裏抓著塊白糖糕樂嗬嗬的笑。
“娘娘您看啊,沈小姑娘一直在看著您呢,都說小孩兒最是純澈,喜歡誰便盯著誰看呢。”
蘇太後已經到知天命的年歲,卻保養的極好,眉眼風情一看便知道年輕時是何等絕代芳華。不然也不會獨得帝寵多年,甚至還能壓過一眾年輕貌美的嬪妃,在高齡的情況下誕下先帝最小的皇子。
聽身旁的大嬤嬤如此說,蘇太後看著也很高興,放下手中的佛豆道:“哀家最遺憾的便是沒能給先帝生下個小公主,瞧見這丫頭便尤為投緣,來,過來,讓哀家抱抱。”
沈嫿被人從炕上抱起,乖乖地坐在太後懷中,不哭也不鬧,還在小口小口地咬著糕點,就像是畫上的福娃娃,看得人心都化了。
太後抱孩兒的姿勢有些生疏,托著沈嫿背脊的手虛空著,保養得很好的肌膚上有略顯蒼老的皺紋。
她雖然小小的一團,看著不怎麽沉,但太後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抱了一會手和腿便有些酸了。
蘇氏適時地上前將她抱到地上,恰好這時殿外隱約傳來了小狗奶呼呼的叫聲。
沈嫿被勾得不停地往外看,她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小貓小狗,可爹娘總怕她會受傷,對她像什麽易碎的瓷娃娃。從來不許她和小動物玩,連屋裏的地上都鋪著厚厚的毛毯子,生怕她會摔疼了。
但這會在寧壽宮,蘇氏也不好太過管著她,四歲的小呦呦扯了扯娘親的衣擺,“娘親,呦呦想出去看花花。”
蘇氏猶豫了下,太後便眯著眼道:“今日天氣好,花園的牡丹開得正鬧,讓孩子出去跑跑,你呀,養得太過小心了也不好。”
這麽一句,將蘇氏所有的話都憋了回去,隻來得及讓宮女跟上,那粉色的小團子已經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殿門。
牡丹是大雍的國花,幾乎京中人人都愛種牡丹,其中尤數太後的寧壽宮養得最好,每到春日,便能引來無數賞花之人。
沈嫿這個年歲還不懂什麽花好,在她眼裏再名貴的牡丹,都抵不上一塊糕點。
她是順著小狗的叫聲尋去的,很快就在花園的角落裏找到了它,看著是隻不過一兩個月的小奶狗,通體烏黑身上的毛是卷卷的,就像菊花花瓣似的。
它縮成一團又是黑乎乎的,若是不發出聲音,甚至不會有人能注意到它。
沈嫿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靠了過去,身後的宮女怕她受傷,趕忙要攔著。
就見她轉過頭可憐巴巴地看向宮女:“姐姐,我可以摸摸它嗎?”
沈嫿雖然學走路學得晚,但很早就學說話了,尤其是很懂得如何撒嬌賣軟,她這般抓著小宮女的手,輕輕地晃一晃,喊兩句姐姐,那小宮女的心便軟了,“那奴婢給姑娘把小狗抱來吧?”
“不用不用,爹爹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呦呦可以的。”
這春日的天氣多變,雨也是說下就下,一直從天光大亮持續到了暮色四合。
為了給兩位姑娘驅驅寒,小廚房不僅燉了羊肉湯,還熬了濃稠的小米粥,沈嫿出了一身汗,感覺沒那麽冷了。
程關月應是也凍著了,打了好幾個噴嚏,用過晚膳沒再提一塊睡的事,簡單說了幾句話便躲回了屋內。
而沈嫿看著逐漸暗下來的天色,卻頻頻朝院外探去,不管杏仁怎麽喊她回屋歇息,她也沒反應。
眼見酉時一到,便撐著油紙傘向屋外跑去。
“姑娘,外頭雨還沒停呢,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這麽大的雨,大哥哥沒準會回來呢,我去外頭等等他。”
杏仁都被她搞糊塗了,大公子不是住在寺裏嗎,好端端的怎麽會回來呢,難道是之前說好的?
即便真是要回來,也該在屋裏等,去外頭淋雨做什麽……
但沈嫿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八百匹馬都拽不回來,杏仁知曉自家姑娘的性子,隻能給她拿了件厚的外袍,撐著傘陪她在門外等著。
春雨延綿,尤其還是山間的雨,落在四周的草木上發出沙沙的聲響,還帶著夜間的絲絲涼意襲來。
站了約莫一刻鍾,連杏仁都忍不住攏了攏衣襟,再看她們家姑娘,居然連姿勢都沒變。
她一手握著傘柄一手捏著什麽東西,目光不偏不倚地望著山下的路,在這漆黑的夜色下,顯得尤為瘦弱單薄。
杏仁早就發現了,姑娘在說假話,若是大公子回來應該是從山上下來,可她卻連一眼山上都沒看,分明是在等人回來。
期間倒是見姑娘看了好幾眼隔壁院子,白日好似聽見過隔壁有人的動靜,可這會連個燈籠都沒點,冷清又寂靜就像座空宅,根本不像是有人的樣子,難不成姑娘等的是隔壁院子的人?
可就算知道又能如何,她勸得嘴都快幹了,姑娘根本就不搭理。
直到一陣聲響傳來,杏仁感覺到身邊的沈嫿,驀地來了精神,不僅讓她們幾個丫鬟回院內去,還期盼地踮起腳尖朝下看去。
可等來的卻是輛騾車,上麵坐著下山采買米糧的僧人,他們因為下雨耽擱了些時辰,這才回來得晚了。
注意到她們幾個在院門外的身影,還遠遠地駐足朝她們行了個禮,才重新趕路。
“姑娘,天色不早了,大公子許是不會回來了,咱們還是回屋去吧。”
沈嫿還是盯著來路的方向,沒有移動半步。
不知過了多久,杏仁聽見她低聲呢喃著道:“他答應過我的,他會來的,他不會騙我的。”
自從小的時候被困假山,沈嫿便有了怕黑的毛病,但一想到淩越幼年所遭受的一切,便又不覺得黑暗有何可怕的了。
淩越是一言九鼎之人,她讓他莫要說出她的秘密,他便緘口不提,她讓他去圍獵,他應了便是再不願也會出現。
期間豆丁打著傘出來過,瞧見她在等,也跟著勸她進屋,“沈姑娘,我們王爺許是遇上事拖住了行程,今夜或許不會回來了,您還是進屋去吧。”
她知道他晚歸定是遇上了事,故而她並不生氣。
她隻是想再等一會,想讓他回來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她。
雨絲還在連綿不斷的飄灑著,沈嫿的呼吸有些亂,視線也逐漸變得模糊起來,她想努力睜開眼,但下一瞬傳來的是杏仁低低的驚呼聲。
而後便徹底失去了意識。
-
淩越背著手站在廊下,幾個侍女來來回回地從屋內端出銅盆,盆內是化不開的血水。
待天色暗下來,才有太醫擦著額頭的汗緩步走出來,一見他便縮著脖子躬身行禮:“叩見王爺。”
“如何。”
“回王爺的話,大長公主的傷勢已經穩住了,隻是這陳年舊傷實在是難以根治,外加她如今年事已高,下官能做得便是盡量維持住不讓傷勢再惡化。”
姑母當年守城腹部曾受過箭傷,但為了不影響士氣,她生生折斷了箭羽撐著守下了城門,但箭頭留在體內太久,即便後來取出也有些晚了。
傷口沒能及時醫治,又接連遭受丈夫與兒子相繼離世的打擊,從此落下了病症,時常會大出血,尤其是陰雨天最為難熬。
太醫們想了不少法子,也隻能是減少她的痛苦,如今上了年歲,很多藥不敢用,每到發病時便是從鬼門關跨一次。
淩越微微頷首,“不論什麽藥,隻管說。”
太醫哪有不從的,連連稱是,待徐駙馬出來,太醫才敢唯唯諾諾地退下。
徐駙馬也是年過半百的人,可他生得儒雅秀氣,眉宇間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兩人交換了個眼神也算是打過招呼。
“王爺能來,羨瑜雖然嘴上沒說,但我知道她心裏是很高興的,她隻是習慣了不表達自己的情感。”
淩羨瑜貴為大長公主,卻一生沒能再孕有子女,恰好淩越與她死去的孩兒有些像,見著他便會有種看見了兒子的錯覺。
淩越對他的話沒有過多的反應,依舊是神色淡淡的:“有勞徐大人費心照料。”
“我甘之如飴。”
世人皆道他攀龍附鳳,也有笑話他照顧個脾氣不好的老太太,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唯有他自己知道,這是他廢了多大努力,求來的恩賜。
“天色也不早了,還下著雨,王爺便別回府了吧,您的屋子一直留著,明日羨瑜醒來瞧見您,定會很高興的。”
徐熹以為他定然會答應的,往日他也留宿過多回,正想讓下人去打點一二,不想他卻頭也不回地走向了雨幕。
徐熹詫異地抬了抬眉,看著他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了夜色中,他恍惚間好似聽見淩越說。
“不了,有個小孩在等我。”
淩越說有人等他?!
徐熹不敢相信地揉了揉耳朵,仰頭看向天際,這大晚上的也沒出日頭啊,怎麽就開始做夢了呢。
出了大長公主府,已過了酉時,淩越不等侍從牽來九嬰,便凜著神幾步過去,接過韁繩利落地上馬,朝著城外飛馳而去。
緊趕慢趕到白馬山已是半個時辰後,雨還在下,他的發梢肩背皆被淋濕,但他渾然不查。
但還是晚了,沈府別院的大門緊閉著,唯有簷下的兩頂燈籠在風雨中搖晃著。
淩越麵部表情地盯著那扇不算牢固的門板,良久後翻身下馬,將韁繩隨意地甩回馬背,抿著唇朝自家院門走去。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他到底在期待什麽呢。
許是聽到了動靜,守在院中的豆丁開門探出了腦袋,“爺,您可算回來了,沈姑娘等了您一晚上,不知是不是著了風寒,方才昏睡過去了。”
淩越心底繃緊著的那根弦瞬間斷了。
他腳步一轉,徑直敲開了隔壁的院門。
程關月是被外頭的吵鬧聲擾醒的,她剛喝了藥想眯一會,就聽到院中傳來陣吵雜聲,還有花盆不慎摔碎的聲音。
住在外麵本就要小心,一時聽過的那些話本故事在她腦中閃過,她戒備心起,帶著幾個丫鬟提上趁手的東西出了屋子。
沒想到迎麵是個高大威嚴的身影,堂堂肅王她自然是見過的,但怎麽也想不到,他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而聲音便是霍英等人,在攔他時發出的。
淩越冷著臉的樣子尤為滲人,尤其是在這樣漆黑的雨夜。
程關月咽了咽口水,想起有關這位爺的傳聞,這可再來幾百個她都攔不住啊,“臣女見過王爺,不知王爺深夜到訪所為何事。”
淩越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直接擦肩而過,徑直朝著東麵的那間廂房走去。
程關月愣了下站起身,反應過來那是沈嫿的屋子啊!
雖然心裏害怕,但還是一咬牙追了上去,“王爺,若是路過借宿,可以住在正房,那邊是我家小妹的閨房,她已經歇下了,您……”
話還未說完,便被他不耐地打斷,再抬眼他已推開了房門,冷冷地開口道:“我來找她。”
說著頭也不回,光明正大地進了她的房中。
程關月:?!!!
第44章
沈嫿睡得暈暈乎乎的,一睜眼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她三歲左右時,病終於好了些,不再日日需要人抱著喂藥,也能下地走動了。
別人家的孩兒周歲便會走路,她卻到三歲才能不用人扶著,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她出生時驚險,宮內的蘇太後聽聞此事,賞了好些東西,待病好了後,蘇氏便帶著她進宮謝恩。不是她自以為是,而是幼年的她一張小圓臉白嫩嫩肉乎乎的,不管誰見了都喜歡。
就連太後瞧見她也喜歡得不得了,不僅親自抱了,還時常讓她進宮玩,她也成了除皇子們外永壽宮的最常客。
這日午後娘親正陪著太後在揀佛豆,她則乖乖地躺在炕上睜著雙圓圓的眼睛,手裏抓著塊白糖糕樂嗬嗬的笑。
“娘娘您看啊,沈小姑娘一直在看著您呢,都說小孩兒最是純澈,喜歡誰便盯著誰看呢。”
蘇太後已經到知天命的年歲,卻保養的極好,眉眼風情一看便知道年輕時是何等絕代芳華。不然也不會獨得帝寵多年,甚至還能壓過一眾年輕貌美的嬪妃,在高齡的情況下誕下先帝最小的皇子。
聽身旁的大嬤嬤如此說,蘇太後看著也很高興,放下手中的佛豆道:“哀家最遺憾的便是沒能給先帝生下個小公主,瞧見這丫頭便尤為投緣,來,過來,讓哀家抱抱。”
沈嫿被人從炕上抱起,乖乖地坐在太後懷中,不哭也不鬧,還在小口小口地咬著糕點,就像是畫上的福娃娃,看得人心都化了。
太後抱孩兒的姿勢有些生疏,托著沈嫿背脊的手虛空著,保養得很好的肌膚上有略顯蒼老的皺紋。
她雖然小小的一團,看著不怎麽沉,但太後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抱了一會手和腿便有些酸了。
蘇氏適時地上前將她抱到地上,恰好這時殿外隱約傳來了小狗奶呼呼的叫聲。
沈嫿被勾得不停地往外看,她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小貓小狗,可爹娘總怕她會受傷,對她像什麽易碎的瓷娃娃。從來不許她和小動物玩,連屋裏的地上都鋪著厚厚的毛毯子,生怕她會摔疼了。
但這會在寧壽宮,蘇氏也不好太過管著她,四歲的小呦呦扯了扯娘親的衣擺,“娘親,呦呦想出去看花花。”
蘇氏猶豫了下,太後便眯著眼道:“今日天氣好,花園的牡丹開得正鬧,讓孩子出去跑跑,你呀,養得太過小心了也不好。”
這麽一句,將蘇氏所有的話都憋了回去,隻來得及讓宮女跟上,那粉色的小團子已經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殿門。
牡丹是大雍的國花,幾乎京中人人都愛種牡丹,其中尤數太後的寧壽宮養得最好,每到春日,便能引來無數賞花之人。
沈嫿這個年歲還不懂什麽花好,在她眼裏再名貴的牡丹,都抵不上一塊糕點。
她是順著小狗的叫聲尋去的,很快就在花園的角落裏找到了它,看著是隻不過一兩個月的小奶狗,通體烏黑身上的毛是卷卷的,就像菊花花瓣似的。
它縮成一團又是黑乎乎的,若是不發出聲音,甚至不會有人能注意到它。
沈嫿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靠了過去,身後的宮女怕她受傷,趕忙要攔著。
就見她轉過頭可憐巴巴地看向宮女:“姐姐,我可以摸摸它嗎?”
沈嫿雖然學走路學得晚,但很早就學說話了,尤其是很懂得如何撒嬌賣軟,她這般抓著小宮女的手,輕輕地晃一晃,喊兩句姐姐,那小宮女的心便軟了,“那奴婢給姑娘把小狗抱來吧?”
“不用不用,爹爹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呦呦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