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趙軍希望他的孩子能快樂地長大,哪怕她沒有什麽出息。
看著男人杞人憂天的樣子,姚晴天也不再說了。
是她著相了,他們的孩子怎麽也不至於頑劣不堪,給趙軍教育,她想她能放心,
姚晴天也不是說真要培養個社會精英出來,她和趙軍都隻是普通人,孩子能像他們一樣健康成長不走歪路就行了。
“我會看著的,第一個要是長歪了,休想我生第二個!”
兩人再繞到以後可能做私房菜的地基上,因為私房菜館還隻是一個沒成型的計劃,所以暫時也隻會搭建一個大致框架,除了廚房特別大,比較考究,其他都隻是大開大合三層大房間。
當前村裏大多是紅磚瓦房,鎮上也多是樓板平房,這種樓板房其實遠不如鋼筋混凝土來的解釋,並且一點都不隔噪音和響動,二樓有什麽磕磕碰碰一樓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姚晴天見識過後世各種工地上混泥土裝置,如今裝備自然沒那麽先進,他們這地基都是通過人力攪拌混泥土澆築的,隻蓋兩三層樓房的話,足夠用的了。
第65章 下雪了
“到時候每一層樓樓板用混泥土澆灌嗎?”
趙軍搖搖頭:“如果樓板全部用混泥土澆灌的話, 得從縣城請工隊和車過來,成本太高了,我們負擔不起, 也沒有必要。”
因為怕洪澇災害,他們這個地基本就抬高了將近一米, 這就意味著地麵這層他們也需要鋪一層樓板,已經遠遠超出預算了。
“會用混泥土澆築幾道橫梁, 住四五十年沒有問題。”
姚晴天點點頭,當前能蓋這樣的房子,其實他們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 很是心滿意足了。
兩人兜兜轉轉看了一圈, 回來準備看看大夥都歇下沒有, 然後就回去了。
不想姚母往這邊找過來了。
姚晴天和趙軍見了, 如常打招呼喊人, 姚母拉著個臉也沒應,而是衝姚晴天喊道:“晴天,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趙軍扶著姚晴天的肩膀沒鬆手。
“媽,有什麽事改天再說吧,晴天懷孕了, 要早點回去休息。”
姚母挑眉看向趙軍:
“我這跟自己女兒說兩句話都還得經過你點頭是吧?”
對上丈母娘, 女婿這分寸總是不好拿捏,不當回事吧, 怕媳婦委屈,太當回事, 對方又得寸進尺。
姚晴天拍拍趙軍的手, 不讓他為難, 也免得姚母臉色更難看。
“你去看看今天菜剩多少了,看明天需要備多少過來。”
趙軍扶著姚晴天到一處燈下的椅子上坐著,又給她籠了籠大衣,才離開。
“媽,你也坐。”
姚晴天心情很好,像是沒看見姚母黑著的那張臉。
做了一年生意,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姚晴天也不是沒遇到過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顧客,雖然平常大多都有趙軍在前麵當著,她好歹也成長了些,不會像小姑娘時看著父母黑臉就害怕了,更不會對父母無條件無底線地順從、遷就。
她對父母沒了敬畏也沒有了儒慕,無所求自然無所懼。
如今不過是他們養她小了,按道義、按倫理,她養他們老。
兄妹四個,她占四分之一。
前提是他們倆主動提讓她養老的話,她便會承擔屬於她的那一份責任。
不過按照姚晴天對姚母的理解,這種人不會讓女兒養老,她有三個兒子,需要女兒分擔養老的話,她會覺得是一件很丟臉並且很失敗的事。
她想的無非是讓她幫扶著兒子,讓兒子孫子過得更好,兒子孫子有出息了,她就風光,比什麽實質養老來的還得她的心。
女兒擺出這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姚母一時也不知道從和說起。
她坐到姚晴天對麵,似笑非笑道:“你現在出息了。”
姚晴天笑:“什麽叫做出息?我身上背著好幾萬的債呢,但凡哪一天雞和鵝出欄數量少了,店裏生意差了些,都擔心還不上銀行的貸款。趙軍有時候都急得嘴裏長一嘴燎泡,晚上更是常常翻來覆去睡不著。”
不就是哭窮比慘嗎?
誰家欠債比得上她和趙軍?
姚母也半天說不出話來了。
“你不還請了好些人嗎?那個叫燕紅的,還大著個肚子,能幹什麽?你怎麽也不想著點娘家人?”
“燕紅幫忙的,趙磊也一樣,不拿錢的。
我山上養鵝的,養雞的老人都不給錢的,我管他們吃喝。
我現在手頭緊,等我什麽時候還完債,手上寬鬆了,再給他們補發工錢。”
開始不是的,楊順也好,何伯也好,何嬸也好,是按月按工作量給發工資的,但是自從決定蓋房子,三人就不收工資了,說都充到蓋房房款裏去。
楊叔無兒無女,何伯何嬸唯一的兒子在邊疆,三四年才回來一次,三人一致覺得姚晴天趙軍這倆年輕人靠譜,把所有積蓄都掏出來了,就指望老有所依。
楊叔和何伯一個戰壕裏滾過,老了能住在一起,自然是求之不得。
當前蓋得房子,給他們三個老人都留了房間,他們可以一直在裏麵住到百年之時。
不過房屋的產權都歸趙軍和姚晴天,這個也是說得一清二楚,甚至同何伯何嬸千裏之外的兒子寫信報備過了,也在村幹部見證下簽個字據,雙方權利和責任都白紙黑字寫清楚了。
同趙家當初分家立下的字據一起,還擱在隔壁肉鋪保險櫃裏放著呢。
等房屋蓋起來,姚晴天打算在家中也裝一個保險櫃,除了放置這些產權、合同、字據外,她也該趁著收集點老錢幣、郵票之類的,說不得以後窮困了,能拿出來換錢花。
“他們一分錢不拿,還盡心盡力幫我。將心比心,吃住上,我最起碼不能虧待了不是?
燕紅如今又大著肚子,她這還是頭一胎,我自然不能讓她在這草屋裏睡,所以讓嬸娘陪著早點去鎮上了。
我明天一早還要起來做鹵味,趙軍更是要起黑早去背肉。那邊隻有兩張床,所以,隻有委屈媽你在這邊睡一晚了。”
然後,姚晴天才後知後覺想起:“媽,你不會因為這個事不高興吧?”
這種時候,越親近的越得靠後照顧安排,比如姚母,比如趙大強。
姚母好歹還有個床睡,趙大強和趙磊得去楊叔屋裏擠著了,一張床也睡不下三個大男人,外麵要搭條凳和木板。
姚成軍、姚成才兩兄弟隻得打地鋪了,實在是安置不下。
好在邊上村裏人送來了不少稻草,鋪在被子下麵,防潮保暖,也不至於太煎熬。
姚母能說什麽,自然得說是該這樣安排。
又沉默了一會,眼看著趙軍就要過來了,姚母也不跟姚晴天彎彎繞繞的了,直接道:“你大哥大嫂眼看著要有三個孩子了,負擔重。你大哥拿肉的價太高了,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能不能讓趙軍找屠宰場幫忙說說。”
姚晴天也直接挑明:“趙軍已經不在屠宰場幹了,他說不上話。”
其實趙軍一個月還能從屠宰場領三十八塊工資,隔壁肉鋪還是他在管著,因為新來的把帳管得一塌糊塗,天天都對不上帳,所以屠宰場領導又找到趙軍,趙軍便又接下來了,如今他不幹活,隻管帳和人。
“那你們自己拿肉怎麽還是那個價?”
“那是吃前麵的老本,有定量的。你總不能讓我們把低價肉給大哥去賣,然後我們去拿高價肉吧?”
“我也沒說全部,那低價肉,你們一人一半不行嗎?”
姚母覺得趙軍和女兒根本不差那點錢,他們都有錢蓋這麽大的房子,手指頭縫裏漏一點都夠兒子、媳婦掙得了。
“不行,別說一半,一成都不可能,我又不傻,有錢我自己不知道掙?我還欠一屁股債呢。”
“他是你親大哥,你眼中就這麽沒有我和你爸是吧?我們養了你二十多年,就是這麽教你的?”
姚晴天敲著桌子,一字一句道:“媽,親兄弟明算賬,我也從來沒想過讓我親大哥幫著分擔一些債務啊?”
“我還是那句話,你和我爸養了我一場,你們要是吃不上飯,但凡我有口幹的,不會讓你們吃稀的,這話永遠作數。”
“至於大哥、大嫂,我自認不欠他們的,我也很不喜歡他們,非常不喜歡,他們也不喜歡我,我那大嫂除了算計,不會樂意看到我回去,所以以後我基本不會回去,你最好心裏有準備。
大哥今天來幫了一天忙,我不虧待他,會和那些短工一樣付工錢。明天你跟著他一起回去吧,我這邊人手也夠了。”
姚母是打算明天回去的,家中一窩孩子,大兒媳懷著身孕,這一胎尤為艱難,她不回去照料著,還不知道亂成什麽樣子。
可女兒這話聽著像是趕人似的。
何況女兒對親大哥這態度也太冷情了,姚母就要開口罵姚晴天拎不清時,趙軍過來了。
他大概聽到了姚晴天的話,掏了兩枚硬幣出來放在姚母麵前,一枚一塊的,一枚五角的,和那些短工一樣多。
這是真把親大哥當外人了,姚母氣得渾身發抖,姚晴天卻像沒看到,讓姚母早些回屋裏休息,然後被趙軍扶著走了。
第二天姚晴天忙著鹵味店的事,沒去工地那,後續不會像第一天動土那樣多人來幫工,高蘭妹和趙家一位伯娘幫著燒水做飯就夠了。
姚晴天和萬燕紅負責維持鹵味店運營,趙磊兩頭跑,趙軍一直蹲在工地監管蓋房進度。
聽高蘭妹說,姚母一早就同姚成才一起走了,也沒留什麽話,姚晴天聽了也就拋之腦後了。
周末,薛青鬆又坐車過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消息,毛婷婷腹中孩子已經生下來了,大人應該沒有大礙,孩子卻一直在保溫箱放著,是個男孩。
據薛青鬆小姨講,那個孩子是他們醫院遇到的最輕胎兒,至少還得在保溫箱中住十天半個月,才能確定他能否存活下去。
“應該是秦三的孩子,他不停地往醫院送錢。”
其實知道毛婷婷沒被趙明和薛麗華害死,姚晴天就不關心其他了。
眼看著房子一天天高起來,而天氣也越來越冷,隨時有下雪的可能,姚晴天全付心神都在這房子上。
兩人期盼是年前能把房子蓋起來,可今年很明顯和去年的暖冬不一樣,雖然還未下雪,可土地已經霜凍了。
溫度太低,在第一層樓上樓板之前停工了,這溫度沒辦法進行澆築。
兩人也不氣餒,正好趁著年底旺季多賣點鹵味,多掙些錢,畢竟這房子還得加緊繼續蓋,並且翻過年,他們得交付第二筆承包費。
姚成軍和高蘭妹在房屋停工的第一時間便回村裏去了,姚晴天答應了高蘭妹,如果對方想清楚了,真願意過來幫她的忙,翻過年就帶著三個孩子過來。
姚成軍和高蘭妹前腳回去,後腳便下起來雪,這大雪一下下了一個禮拜,萬燕紅懷著身孕,雨雪天自然不敢坐自行車回去,好在年邊上,從鎮上去鄉下有了一班客車,夫妻倆帶著姚晴天準備的大包小包回去過年了。
考慮到各方麵因素,姚晴天和趙軍打算今年在鎮上過年了,薛校長聽說後還特地給他們寫了幾幅春聯送過來。
薛家最出息的是薛明華,但是從關係和距離看,對方都離得太遠,而薛家的後起之秀薛青鬆當前和這夫妻關係匪淺,具體交情到了哪一步,薛校長雖然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不妨礙他看好趙軍和薛家的交往。
難得,在下了半個月大雪後,臘月二十六天放晴了,雖然化雪時節依然很冷,不過人們出來活動的明顯多起來了。
看著能晴一段時間,趙軍和姚晴天迅速決定,臘月二十九,做‘三隻鵝一周年慶’的活動。
姚晴天四個徒弟中,兩個花園飯店許老板送過來的冬月開始便已經回飯店了,而薛青鬆推薦過來的,得等翻過年,姚晴天房子蓋好,她才有時間指導他們回縣城開店。
所以這會依然還在三隻鵝忙活,如果一直下雪,店裏忙不起來,他們也就找機會坐車回縣裏了,可如今既然臘月二十九要做活動,他們倆自然會留下來一直到活動結束。
看著男人杞人憂天的樣子,姚晴天也不再說了。
是她著相了,他們的孩子怎麽也不至於頑劣不堪,給趙軍教育,她想她能放心,
姚晴天也不是說真要培養個社會精英出來,她和趙軍都隻是普通人,孩子能像他們一樣健康成長不走歪路就行了。
“我會看著的,第一個要是長歪了,休想我生第二個!”
兩人再繞到以後可能做私房菜的地基上,因為私房菜館還隻是一個沒成型的計劃,所以暫時也隻會搭建一個大致框架,除了廚房特別大,比較考究,其他都隻是大開大合三層大房間。
當前村裏大多是紅磚瓦房,鎮上也多是樓板平房,這種樓板房其實遠不如鋼筋混凝土來的解釋,並且一點都不隔噪音和響動,二樓有什麽磕磕碰碰一樓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姚晴天見識過後世各種工地上混泥土裝置,如今裝備自然沒那麽先進,他們這地基都是通過人力攪拌混泥土澆築的,隻蓋兩三層樓房的話,足夠用的了。
第65章 下雪了
“到時候每一層樓樓板用混泥土澆灌嗎?”
趙軍搖搖頭:“如果樓板全部用混泥土澆灌的話, 得從縣城請工隊和車過來,成本太高了,我們負擔不起, 也沒有必要。”
因為怕洪澇災害,他們這個地基本就抬高了將近一米, 這就意味著地麵這層他們也需要鋪一層樓板,已經遠遠超出預算了。
“會用混泥土澆築幾道橫梁, 住四五十年沒有問題。”
姚晴天點點頭,當前能蓋這樣的房子,其實他們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 很是心滿意足了。
兩人兜兜轉轉看了一圈, 回來準備看看大夥都歇下沒有, 然後就回去了。
不想姚母往這邊找過來了。
姚晴天和趙軍見了, 如常打招呼喊人, 姚母拉著個臉也沒應,而是衝姚晴天喊道:“晴天,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趙軍扶著姚晴天的肩膀沒鬆手。
“媽,有什麽事改天再說吧,晴天懷孕了, 要早點回去休息。”
姚母挑眉看向趙軍:
“我這跟自己女兒說兩句話都還得經過你點頭是吧?”
對上丈母娘, 女婿這分寸總是不好拿捏,不當回事吧, 怕媳婦委屈,太當回事, 對方又得寸進尺。
姚晴天拍拍趙軍的手, 不讓他為難, 也免得姚母臉色更難看。
“你去看看今天菜剩多少了,看明天需要備多少過來。”
趙軍扶著姚晴天到一處燈下的椅子上坐著,又給她籠了籠大衣,才離開。
“媽,你也坐。”
姚晴天心情很好,像是沒看見姚母黑著的那張臉。
做了一年生意,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姚晴天也不是沒遇到過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顧客,雖然平常大多都有趙軍在前麵當著,她好歹也成長了些,不會像小姑娘時看著父母黑臉就害怕了,更不會對父母無條件無底線地順從、遷就。
她對父母沒了敬畏也沒有了儒慕,無所求自然無所懼。
如今不過是他們養她小了,按道義、按倫理,她養他們老。
兄妹四個,她占四分之一。
前提是他們倆主動提讓她養老的話,她便會承擔屬於她的那一份責任。
不過按照姚晴天對姚母的理解,這種人不會讓女兒養老,她有三個兒子,需要女兒分擔養老的話,她會覺得是一件很丟臉並且很失敗的事。
她想的無非是讓她幫扶著兒子,讓兒子孫子過得更好,兒子孫子有出息了,她就風光,比什麽實質養老來的還得她的心。
女兒擺出這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姚母一時也不知道從和說起。
她坐到姚晴天對麵,似笑非笑道:“你現在出息了。”
姚晴天笑:“什麽叫做出息?我身上背著好幾萬的債呢,但凡哪一天雞和鵝出欄數量少了,店裏生意差了些,都擔心還不上銀行的貸款。趙軍有時候都急得嘴裏長一嘴燎泡,晚上更是常常翻來覆去睡不著。”
不就是哭窮比慘嗎?
誰家欠債比得上她和趙軍?
姚母也半天說不出話來了。
“你不還請了好些人嗎?那個叫燕紅的,還大著個肚子,能幹什麽?你怎麽也不想著點娘家人?”
“燕紅幫忙的,趙磊也一樣,不拿錢的。
我山上養鵝的,養雞的老人都不給錢的,我管他們吃喝。
我現在手頭緊,等我什麽時候還完債,手上寬鬆了,再給他們補發工錢。”
開始不是的,楊順也好,何伯也好,何嬸也好,是按月按工作量給發工資的,但是自從決定蓋房子,三人就不收工資了,說都充到蓋房房款裏去。
楊叔無兒無女,何伯何嬸唯一的兒子在邊疆,三四年才回來一次,三人一致覺得姚晴天趙軍這倆年輕人靠譜,把所有積蓄都掏出來了,就指望老有所依。
楊叔和何伯一個戰壕裏滾過,老了能住在一起,自然是求之不得。
當前蓋得房子,給他們三個老人都留了房間,他們可以一直在裏麵住到百年之時。
不過房屋的產權都歸趙軍和姚晴天,這個也是說得一清二楚,甚至同何伯何嬸千裏之外的兒子寫信報備過了,也在村幹部見證下簽個字據,雙方權利和責任都白紙黑字寫清楚了。
同趙家當初分家立下的字據一起,還擱在隔壁肉鋪保險櫃裏放著呢。
等房屋蓋起來,姚晴天打算在家中也裝一個保險櫃,除了放置這些產權、合同、字據外,她也該趁著收集點老錢幣、郵票之類的,說不得以後窮困了,能拿出來換錢花。
“他們一分錢不拿,還盡心盡力幫我。將心比心,吃住上,我最起碼不能虧待了不是?
燕紅如今又大著肚子,她這還是頭一胎,我自然不能讓她在這草屋裏睡,所以讓嬸娘陪著早點去鎮上了。
我明天一早還要起來做鹵味,趙軍更是要起黑早去背肉。那邊隻有兩張床,所以,隻有委屈媽你在這邊睡一晚了。”
然後,姚晴天才後知後覺想起:“媽,你不會因為這個事不高興吧?”
這種時候,越親近的越得靠後照顧安排,比如姚母,比如趙大強。
姚母好歹還有個床睡,趙大強和趙磊得去楊叔屋裏擠著了,一張床也睡不下三個大男人,外麵要搭條凳和木板。
姚成軍、姚成才兩兄弟隻得打地鋪了,實在是安置不下。
好在邊上村裏人送來了不少稻草,鋪在被子下麵,防潮保暖,也不至於太煎熬。
姚母能說什麽,自然得說是該這樣安排。
又沉默了一會,眼看著趙軍就要過來了,姚母也不跟姚晴天彎彎繞繞的了,直接道:“你大哥大嫂眼看著要有三個孩子了,負擔重。你大哥拿肉的價太高了,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幾個錢,能不能讓趙軍找屠宰場幫忙說說。”
姚晴天也直接挑明:“趙軍已經不在屠宰場幹了,他說不上話。”
其實趙軍一個月還能從屠宰場領三十八塊工資,隔壁肉鋪還是他在管著,因為新來的把帳管得一塌糊塗,天天都對不上帳,所以屠宰場領導又找到趙軍,趙軍便又接下來了,如今他不幹活,隻管帳和人。
“那你們自己拿肉怎麽還是那個價?”
“那是吃前麵的老本,有定量的。你總不能讓我們把低價肉給大哥去賣,然後我們去拿高價肉吧?”
“我也沒說全部,那低價肉,你們一人一半不行嗎?”
姚母覺得趙軍和女兒根本不差那點錢,他們都有錢蓋這麽大的房子,手指頭縫裏漏一點都夠兒子、媳婦掙得了。
“不行,別說一半,一成都不可能,我又不傻,有錢我自己不知道掙?我還欠一屁股債呢。”
“他是你親大哥,你眼中就這麽沒有我和你爸是吧?我們養了你二十多年,就是這麽教你的?”
姚晴天敲著桌子,一字一句道:“媽,親兄弟明算賬,我也從來沒想過讓我親大哥幫著分擔一些債務啊?”
“我還是那句話,你和我爸養了我一場,你們要是吃不上飯,但凡我有口幹的,不會讓你們吃稀的,這話永遠作數。”
“至於大哥、大嫂,我自認不欠他們的,我也很不喜歡他們,非常不喜歡,他們也不喜歡我,我那大嫂除了算計,不會樂意看到我回去,所以以後我基本不會回去,你最好心裏有準備。
大哥今天來幫了一天忙,我不虧待他,會和那些短工一樣付工錢。明天你跟著他一起回去吧,我這邊人手也夠了。”
姚母是打算明天回去的,家中一窩孩子,大兒媳懷著身孕,這一胎尤為艱難,她不回去照料著,還不知道亂成什麽樣子。
可女兒這話聽著像是趕人似的。
何況女兒對親大哥這態度也太冷情了,姚母就要開口罵姚晴天拎不清時,趙軍過來了。
他大概聽到了姚晴天的話,掏了兩枚硬幣出來放在姚母麵前,一枚一塊的,一枚五角的,和那些短工一樣多。
這是真把親大哥當外人了,姚母氣得渾身發抖,姚晴天卻像沒看到,讓姚母早些回屋裏休息,然後被趙軍扶著走了。
第二天姚晴天忙著鹵味店的事,沒去工地那,後續不會像第一天動土那樣多人來幫工,高蘭妹和趙家一位伯娘幫著燒水做飯就夠了。
姚晴天和萬燕紅負責維持鹵味店運營,趙磊兩頭跑,趙軍一直蹲在工地監管蓋房進度。
聽高蘭妹說,姚母一早就同姚成才一起走了,也沒留什麽話,姚晴天聽了也就拋之腦後了。
周末,薛青鬆又坐車過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消息,毛婷婷腹中孩子已經生下來了,大人應該沒有大礙,孩子卻一直在保溫箱放著,是個男孩。
據薛青鬆小姨講,那個孩子是他們醫院遇到的最輕胎兒,至少還得在保溫箱中住十天半個月,才能確定他能否存活下去。
“應該是秦三的孩子,他不停地往醫院送錢。”
其實知道毛婷婷沒被趙明和薛麗華害死,姚晴天就不關心其他了。
眼看著房子一天天高起來,而天氣也越來越冷,隨時有下雪的可能,姚晴天全付心神都在這房子上。
兩人期盼是年前能把房子蓋起來,可今年很明顯和去年的暖冬不一樣,雖然還未下雪,可土地已經霜凍了。
溫度太低,在第一層樓上樓板之前停工了,這溫度沒辦法進行澆築。
兩人也不氣餒,正好趁著年底旺季多賣點鹵味,多掙些錢,畢竟這房子還得加緊繼續蓋,並且翻過年,他們得交付第二筆承包費。
姚成軍和高蘭妹在房屋停工的第一時間便回村裏去了,姚晴天答應了高蘭妹,如果對方想清楚了,真願意過來幫她的忙,翻過年就帶著三個孩子過來。
姚成軍和高蘭妹前腳回去,後腳便下起來雪,這大雪一下下了一個禮拜,萬燕紅懷著身孕,雨雪天自然不敢坐自行車回去,好在年邊上,從鎮上去鄉下有了一班客車,夫妻倆帶著姚晴天準備的大包小包回去過年了。
考慮到各方麵因素,姚晴天和趙軍打算今年在鎮上過年了,薛校長聽說後還特地給他們寫了幾幅春聯送過來。
薛家最出息的是薛明華,但是從關係和距離看,對方都離得太遠,而薛家的後起之秀薛青鬆當前和這夫妻關係匪淺,具體交情到了哪一步,薛校長雖然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不妨礙他看好趙軍和薛家的交往。
難得,在下了半個月大雪後,臘月二十六天放晴了,雖然化雪時節依然很冷,不過人們出來活動的明顯多起來了。
看著能晴一段時間,趙軍和姚晴天迅速決定,臘月二十九,做‘三隻鵝一周年慶’的活動。
姚晴天四個徒弟中,兩個花園飯店許老板送過來的冬月開始便已經回飯店了,而薛青鬆推薦過來的,得等翻過年,姚晴天房子蓋好,她才有時間指導他們回縣城開店。
所以這會依然還在三隻鵝忙活,如果一直下雪,店裏忙不起來,他們也就找機會坐車回縣裏了,可如今既然臘月二十九要做活動,他們倆自然會留下來一直到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