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回以單純的微笑:“事關重大,一時給不了準話。”說著不留話茬,甜甜的對錢氏道:“奶奶,咱們中午做啥好吃的款待二位公差呀?”


    錢氏回過神:“煮魚,我去前山村找老丁家的捉條魚來!”說著又叫沈如康去沽酒,羅氏也上前來添茶水。


    全家一番糊弄,兩位公差將孫教諭“要個準話”的囑咐忘了精光。


    “略備酒菜就好,我們還要盡快回縣裏去複命。”


    “多謝沈老太太款待……”


    沈家賓客同歡,圍觀瞧熱鬧的人群逐漸散去,隻不過十兩銀子給鹹水村帶來的震動還沒消失。


    寡婦白氏就是一個,她拍了拍兒子的屁股,同公婆商議過後,準備開年就送兒子去大岩村開蒙,有這想法的不止她,還有好幾個,不過因家裏條件參差,有的隨便商議一番就定了下來,有的實在家貧,隻得不了了之。


    但如周氏一般尷尬的,唯有她。


    越想她越不得勁兒,要是早早將沈玉堂送到縣裏去讀書,今日得那十兩銀子的就不是那家的人了,吃飯的時候她想了又想,最終以毋庸置疑的口吻道:“明日我就帶玉堂去柳秀才那,讓他去縣裏讀書。”


    周氏的男人沈則全瞪她一眼:“能不能吃完飯再說。”


    “現在就說,我知道有些人不滿,但做人不能那麽自私,得有遠見!玉堂要是發達了,能虧了你們大家嗎?”周氏預備高談闊論一番來說服家裏幾個不懂事的兒子媳婦,豈料老大淡淡看過來,用十分平常的語氣說。


    “我就是沒遠見,就是自私,也不求玉堂發達了報答我這做大伯的,分家吧。”


    緊接著老三也開了口:“我和大哥想法一樣,分家了娘你愛送誰讀書送誰,想用公中的錢送,這是不可能的。”


    沈老四從飯碗裏抬起頭:“要分家可以,得先給我娶個媳婦啊,不然我不同意分家。”


    “……”周氏氣的摔了筷子:“一群黑心肝的!”


    *


    送走了公差,錢氏將門栓好,一家人仔細的翻看書籍、文具、字帖,還有銀子。


    一邊看一邊感歎真是好東西,沈長林原想過將書和文具賣了換現,但有了十兩銀子打底,他很快拋下了這個念頭,將新四書給了沈玉壽,這樣便不用合看一套了,文具則留下,今後慢慢使用。


    重點是那十兩銀子,農家能攢下一點碎銀和銅錢就很好了,像這樣整錠的小元寶,錢氏還沒怎麽摸過。


    她一邊摩挲一邊笑,最後咬牙收起來:“長林,這錢奶奶給你攢起來,留著日後娶妻,蓋房。”


    沈長林搖搖頭,他不是聖父,但也不冷血,這一家子待他如何,他內心十分清楚,旁人真心待他,那麽他也會真誠待人:“這錢用來加固房子吧。”


    錢氏一愣,眼眶熱乎乎的:“可……”


    這錢是娃憑本事掙來的呀。


    “奶奶,要是您將我當親孫子,就別客氣,那去加固房子。”沈長林篤定的說道。


    錢氏心裏一片溫熱,多乖巧懂事的一個孩子,她前世積福才收養了這麽一個乖孫吧。


    “……聽你的。”


    第19章 修房子


    ◎瑞雪兆豐年啦◎


    兩日後雪便停了,接連幾日陽光明媚,薄雪化了個幹淨,錢氏趕緊揣上銀子請了工匠來家。


    工匠將家裏的幾間房都看了一遍,表示這房年久失修,得大整改,大件木料就要四五根,還得買些其他材料,加上工錢需六兩銀子,如果手頭緊,湊合著修整一番也能對付幾年,大概三兩就夠了。


    錢氏有點糾結,心想要不先湊合?這幾年要是攢下錢了,再喊人來大修?


    正琢磨著,沈長林已經看出了她的心思,非常的堅定的要求大整改,一勞永逸,免得一件事操二回心。


    “你這孩子,倒是挺有遠見的嘛。”工匠樂嗬的說。


    錢氏一咬牙一跺腳:“行,就大修整。”


    工匠是個手腳麻利的,加上錢氏催的急,當場交了二兩定金,工匠立即回去買好材料,帶上兩個徒弟入駐沈家,第二天就開始敲敲打打的修屋頂。


    工期大概得五天時間,沈長林提議幹脆將院裏的幾處泥坑也填填,再修個木頭小屋,專門關雞,家裏現在有二十多隻母雞,雞舍有些擁擠,並且他還惦記著再擴大一點規模。


    隻是這樣一來,六兩的花銷上還得再添一兩,銀子就得花在刀刃上,沈長林認為這筆花銷很值得。


    錢氏現在對沈長林簡直言聽計從,她自己也說不清,為何會對一個五歲的孩子那麽信任,大概是他來了後,日子一直過的很順吧。


    “那便一起修,等開春了再抱一窩雞仔回來養。”


    錢氏一家的動靜瞞不過其他人的眼睛,有幾個想和錢氏借錢的宗親見了也不好開口了,人家把銀子花了呀。


    但古話說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得了十兩獎銀的事還是灼痛了某些人的神經,沈長林出門遇上過好幾個煽陰風的,以一副為他好的姿態叮囑他銀子是他個人的,不能被錢氏用光了,更有心思齷齪一點的,假裝好意的問沈長林錢氏的銀子平日放在哪裏,攛掇他去偷出來捏在自己手上。


    總之損人不利己,就是單純的壞,見不得人好。


    沈長林可不慣著這等蠢人,回到家就告訴錢氏。


    錢氏可不是吃素的,擼起袖子立刻就去找人算賬,她可以站在院門口罵上一個時辰不帶喘氣的,罵的那戶人滿臉通紅不敢見人,要是遇見脾氣一樣火爆要動手的,錢氏更不怕,她那個體格,就是來個年輕小夥子也能過上兩招。


    如此收拾了幾個人,再也沒人敢在沈長林麵前煽風點火,村人漸漸瞧明白了,沈長林雖是後頭收養的,但人全家上下一條心。


    不過,還是有人賊心不死,攛掇沈長林無效,就暗戳戳的撩/沈玉壽。


    “玉壽啊,長林比你還小兩歲呢,人家考了第一名,你咋連個名次都沒有?”


    “你奶你娘現在最寵長林了,你個親生的現在倒成後養的了。”


    “玉壽啊玉壽,往後爹不疼娘不愛的,你咋辦喲……”


    沈玉壽給村人的印象總是怯生生的,內向不愛說話,但他們又搞錯了一點,沈玉壽瞧起來怯弱是因為社恐,純粹是害羞,但是他並不自卑懦弱,相反,去縣城見過世麵加上受到沈長林的鼓勵,沈玉壽心態非常穩。


    “我讀書確實不如長林厲害啊。”


    “但是我也很優秀,全縣一百多名學子,我可以排第十五。”


    “我奶奶,我爹娘既疼愛長林也疼愛我。”


    “我和沈長林就是親兄弟,往後我們會相互扶持,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說完很不解的反問那些人:“你難道還會吃親生兄弟的醋嗎?”


    這個問題就紮心了,誰家沒有幾本難念的經,原想逗小孩,卻給自己挖了坑,隻好一陣哈哈哈敷衍過去,然後灰溜溜的逃走。


    有道是家和萬事興,但和氣的才是少數,尤其是當家做主的長輩拎不清時,下麵的小輩們更是鬥的厲害。


    現如今周氏家裏就是這樣,年都不過了也要分家,一般來說有兄弟還未成家是不興分家的,可既然老大老三公開提了,周氏咽不下那口氣,分就分,她不怕丟人。


    按照風俗,分家後爹娘會和長子一起過日子,但現在周氏見老大礙眼,堅決不肯和他過,看老三也一樣,就在大家以為她會選擇老二的時候,周氏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老四,原因很簡單,周氏雖然很喜歡老二的兒子沈玉堂,並且分家也是因沈玉堂而起的,但是她確實不喜歡老二兩口子,尤其是老二那個醜媳婦,瞅著吃飯都沒胃口,那便隻有和老四過日子了。


    正好老四沒娶妻,她和老伴兒也可以幫襯著老四。


    “大伯娘,如康哥,麻煩你們午飯後去我家一趟,下午我們幾兄弟分家立字據,請你們去做個見證。”


    這天上午,沈大郎來了家裏,用充滿羨慕的眼神看了一會工匠幹活,還問了材料費和工錢等,然後才提到正事。


    村裏人分家,相比較自家關起門來分,更喜歡召集村長、裏正、族親、娘舅等一起作證,這樣日後出現糾紛,也好找人說公道話,雖然錢氏和周氏不對付,但他們這一支是血緣最親近的。


    “嗯,我記下了。”錢氏點點頭,吃過飯後去了周氏家裏,等到日頭快落山了才回來。


    一回來就說周氏這家分的不好,首先沒分徹底,爹娘和老四過日子,又公開貼補老二的兒子讀書,等於老二和老四還是牽絆在一起,現在老四沒娶媳婦或可勉強湊合,有了老婆孩子那就不一樣了,其次錢氏非常了解她的這位妯娌,雖然辦事情不著調,但挺會攢錢的,這些年一定攢下了不少家當,但是從分的家產來看,她藏了不少私房沒拿出來,這也是一重隱患。


    “罷了,管她的閑事幹啥,做晚飯去,這個周氏也是摳門,二十幾號人陪她耗了一下午,愣是一口幹糧都沒給,真有她的。”


    *


    房子很快就竣工了,表麵上看隻是幹淨整潔了一點,但內部變化挺大,至少屋頂沒有搖搖欲墜的感覺,下雨下雪也不會漏,更不會被風一吹就咯吱咯吱響,夜裏睡覺安心多了。


    很快第二場雪下來了,比上回深許多,早上起來路麵上、院子裏厚厚的一層積雪,上下課很不方便。


    離除夕還有小半月,李童生給學子們上了最後一堂課後宣布休課,等過了正月再開始新一學年,放假時間一共是一個半月,類似後世的寒假。


    “長林,玉壽,休課期間也不可放鬆啊。”


    李童生捋著胡子叮囑一番,他心裏很清楚,就算不提,以這兩個孩子自律的本事,也會勤奮苦學的。


    孫教諭和顧訓導要建新書館的事他早有耳聞,並和沈長林沈玉壽談論過,無論他們選擇去何處,總之,大岩村私塾他們第二年是不會再來了,想到得意門生即將離開,李童生心裏有些感傷,更為自己不能親手培養出秀才而深深遺憾。


    但該放手時就放手,他不能為一己之念而耽誤學生。


    “我們記下了,先生再見。”沈長林和沈玉壽規矩的給李童生鞠躬,而後收拾好平時暫放在私塾的私人物品,一塊走出了李家院子。


    李童生站在屋簷下目送他們遠去,身影有點落寞,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往後,就不能日日見到這兩個聰明禮貌的孩子了。


    他咳嗽了幾聲,歎息著慢悠悠的朝書房走去。


    “先生!”


    身後卻突然傳來熟悉的清朗的喊聲,二人竟又折返回來。


    “以後我們會經常來看您的。”


    “李先生永遠是我們尊敬的老師。”


    孩子稚嫩單純的話語,卻感動的李童生老淚縱橫,有這句話足矣,表明他沒有瞧錯人。


    “好,快回家去吧,路上小心些。”


    *


    雪一場接一場,漫山遍野都變成了銀白一片。


    小年將至,各家預備著年貨,準備過除夕了。


    家裏的經濟不寬裕,做不起新衣裳,錢氏便給孩子們做了加棉的新鞋各一雙,充了艾草的小荷包各一個,還預備一人做個新的書袋,不善言辭的沈如康也沒閑著,用修葺房子剩下的零碎木料,給孩子們做了新的筆筒,還做了書架,並做了更適合他倆的椅子。


    羅氏同人換了幾斤糯米,準備做些糯米肉團子。


    她剛泡好糯米上鍋蒸,屋子外頭又下起雪來,一團團柳絮似的,瑞雪兆豐年,融雪時的嚴寒可以凍死許多害蟲,明年便會有更好的收成。


    沈長林搬了凳子到灶房裏,和沈玉壽並排坐著,一邊幫羅氏燒火,一邊互相背文章,他們已經開始背《論語》了,這對五歲和七歲的孩子來說,進度已是飛速。


    灶房裏很溫暖,一點也不覺得寒冷。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聽著朗朗的讀書聲,羅氏覺得心裏特別踏實,苦熬這麽許多年,日子終於越來越好有盼頭了。


    但也不是人人都覺心裏踏實,今年的雪極大,下起來沒個停歇,轟隆一聲,錢氏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有的人家裏塌房了。


    第20章 過新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搖上青雲(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墨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墨色並收藏扶搖上青雲(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