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拿著包袱進了屋子,先將被褥衣裳書本歸置好,接著和沈玉壽一起捧著禮物進了灶房,灶房有火暖和,冬日裏一般都在灶房取暖。
“奶奶,爹,娘,我們給你們捎了東西。”
“啥?”錢氏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兩個小家夥這般年幼,就知道孝敬長輩了?
真是她的好孫兒,沒白養。
包袱打開來,是兩瓶梳頭發的水,一瓶桂花味給錢氏,一瓶茉莉花味給羅氏,另外還有一袋煙絲,那是給沈如康的。
三人得了東西,細細看著,簡直比過年還高興,東西倒在其次,難得的是孩子的這份心意,見爹娘奶奶嘴上說著破費,嘴上卻笑開了花,兩個小的決定往後年年都要給家人買禮物。
“飯燒好了,去你玉平堂哥家喊一聲,叫他們一家子一起來吃飯。”
這大半年錢氏和沈大郎一家越走越近,經常在一塊吃飯,像今日這樣的日子,家裏置辦了好些菜肴,錢氏自然要喊他們一聲的。
隻不過沈大郎夫妻一想,自家五口人一齊來吃不像樣,就隻叫了小兒子寶全,和二女兒文姐兒來吃,大兒子沈玉平算是個成人了,也沒讓去。
“哎呀,這兩個人,玉平來吃一頓又怎麽了。”錢氏安排寶全和文姐兒坐下,和沈長林道,“方才見玉平往山上砍柴去了,你到山腳下看一眼,要是見著了他,就喊他下來吃飯,要是沒見人,就算了。”
沈玉壽今日有點凍著了,便沒再出門,是沈長林一個人去的。
周氏走一陣歇一陣,好不容易到村口,正好看見大孫子沈玉平從山上下來,背上背著一大捆柴禾。
這大孫子生下來的時候有點難產,許是在娘肚子裏憋太久,腦子一直不是很靈光,學說話學走路都比同年齡的孩子慢一大截,因此,周氏不太待見他,現在見他背著柴禾下山,眼神就狠狠一瞪,剜到沈玉平的身上。
沈玉平極聽周氏的話,往日沒分家的時候,沈玉平便是她的跑腿,有點什麽雜七雜八的活,周氏都愛叫他去幹。
“你天天砍柴砍柴,就隻有一把子傻力氣,我問你,這柴是幫誰砍的?”
沈玉平也是老實,低頭小聲答:“幫大奶奶家砍。”
周氏一聽不由火大,一巴掌就扇了過去,不過沈玉平躲了下,沒扇著,她打柴禾上了,手心被柴禾刺撓的火辣辣疼,周氏強忍住不快:“就知道大奶奶,我才是你親奶奶知道不?日日獻殷勤幫人家砍柴,怎不見你給我一根?你個吃裏扒外的東西,我白養你這麽大了!”
“現在把這捆柴禾搬你四叔那去,聽見沒有?”
沈玉平有些膽怯的後退一步,但是少年長大了,從小對周氏的那股膽怯又成了反抗的倔強:“都分家了,我砍的柴憑啥給四叔。”
“什麽?反了你了,我叫你給誰就給誰!”
周氏現在後悔同意分家了,一聽分家兩個字,她心就突突跳,後悔的腸子都青了,現在從孫子嘴裏說出來,簡直讓她悔的跳腳,嘴上就罵的更惡毒:“你以為分家了,你翅膀硬了想幹啥幹啥?你個蠢貨,以為巴結那倒黴一家子你就有好前途了!我告訴你,你爹娘都是沒用的,往後你想過好日子,還得靠你的親堂兄弟。”
一連串的辱罵,罵的沈玉平低下了頭,但無論周氏如何訓斥,他就是不想將這捆柴禾拿四叔家去,爹娘說奶奶偏心眼,果真沒錯。
“奶,你讓讓,我要下山去。”
“下你個頭,今日不聽我的話,我就打斷你的腿。”周氏叉著腰,怒瞪著沈玉平。
恰好這時沈長林找了過來,遠遠的喊了一嗓子:“玉平堂哥。”
周氏狠狠的瞪過去,盯著沈長林走過來。
往日沈長林和沈玉壽形影不離,總在一處,周氏看見他倆隻當做看不見,現在見沈長林落了單,她可就沒好臉色了:“什麽哥,你是哪根蔥,誰是你堂哥,你不要臉。”
在縣學讀書久了,文化人罵起人來也是文縐縐的,這樣粗俗的話,沈長林聽了倒覺得新鮮,況且,他是成人芯子,周氏這樣惡毒的農村老太太他可不怕,因此沒理會周氏,牽起沈玉平的手:“奶奶喊你到家裏吃飯,快跟我走吧。”
見自己被忽略了,周氏更是心頭火起,這小子,太猖狂了。
“喂,給我站住!”
今日她就要替錢氏好好教訓教訓他。
第29章 有夢想
◎一年盛夏將至【三更】◎
“見到長輩連人都不喊, 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周氏氣哼哼的,“我看你也是個沒出息的,難怪克死娘克死爹, 你就是個大克星掃把星!”
原主爹娘都去世了,是個孤兒, 這是原主最傷心難過的事,不過沈長林穿過來以後隻和原主老爹相處了七日,感情談不上深, 那七日原主爹已陷入昏迷, 和他這換了芯子的便宜兒子話都沒說上幾句,但是,這不代表周氏這種專朝人心口上捅刀子的行為值得原諒。
沈長林並不信以德報怨那套,況且他年紀小,有道是童言無忌。
“長輩?你是哪一門的長輩?”
“你管我哪一門的,我年齡比你大,就該喊我一聲二奶奶!”
沈長林冷冷一哂:“想得美,你不配。”
周氏氣得冒火, 指著沈長林對沈玉平吼:“兔崽子, 你個死兔崽子, 玉平,聽見他怎麽說話的了嗎?給我抽他!”
“奶奶, 你少惹事了。”沈玉平覺得很丟臉, 攏了攏身上的柴禾, 牽上沈長林的手就要下山。
可周氏豈能讓他倆溜了,她今日去鎮上賣紅薯沒賣掉, 走路回村半路上還遭遇了錢氏白眼, 現在孫子不聽話, 還被個毛都沒長全的小子給懟了,她咽不下心頭惡氣,順手在路邊折了一枝幹樹枝就追上前去,用力的抽打沈長林沈玉平二人。
這幹樹枝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刺,抽到皮膚上便是一條血痕。
好在沈長林跟著錢壯練拳後,身體靈活不少,加上身體輕盈,一下就躲開了,沈玉平則沒那麽幸運,他身上背著柴禾,塊頭又大,被奶奶一鞭子抽到手背上,立刻火辣辣的疼起來,血珠子不斷的往外滲。
“住手!”
這時候大媳婦曾氏突然出現在山腳下,見兒子被婆婆打,又急又氣,家裏已做好了飯,她也是來尋沈玉平回家吃飯的。
“住什麽手,你再護著他,我連你一起打。”
往日周氏在家,是說一不二的,幾個媳婦把她當做祖宗伺候,可現在已經分了家,而且自家早已和婆婆撕破了臉皮,曾氏早就不怕周氏了,她瞪了周氏一眼,甩下一句:“你以為你還能作威作福?做夢吧。”
說完就領著挨了打的兒子,還有沈長林往山下走,完全沒搭理氣的臉色漲紅的周氏。
沈長林說家裏有藥:“玉平哥手上的傷不算淺,得擦藥才能好,不然準會發炎的。”
曾氏歎了口氣,點點頭:“玉平,那你跟長林到你大奶奶家去吧。”
她就不去了,人家裏還沒吃飯,這時候去準會被留飯的,她留了飯家裏剩沈大郎一人也不好,肯定也叫他同去,這一來二去,不又是一大家子人奔人家裏蹭飯去了嘛。
人窮但誌不窮,最後一點子骨氣還是得要。
沈玉平因為幫自家砍柴挨了打,連帶著沈長林也差點挨鞭子,吃過飯後錢氏坐不住了,揣著手奔周氏家裏去,站在門口好好罵了她一頓。
因為硯台的事,周氏始終在錢氏麵前抬不起臉來,況且今日這事,確實是她氣瘋了,才攆著沈長林一塊打,有點沒理。
“你算老幾!敢打我的孫子,找個臭水溝照照你自己吧,你也配!”
任憑錢氏在外叫罵,周氏不敢出頭,憋屈的縮在屋裏,連帶一整個年都過得不舒坦。
轉眼就到了正月,今年升溫早,才初幾山上的雪就化的差不多了,如此,春播就得早早規劃起來。
去年春播秋播種了兩次西葫蘆瓜和草莓,錢氏已嚐到了甜頭,今年準備繼續種,而且要種的比以前更多,她留了許多種子。
今日天氣好,便拿出種子在太陽下曬一曬,將壞種挑一挑,為育苗做準備。
路過的村人瞧見了,都忍不住問一句:“這就是那什麽草莓……還有西葫蘆的種子呀?”
“對!”錢氏笑著答。
文老太也顛著細腿過來看:“你種的那個什麽瓜,滋味可好了,還有那什麽草莓,酸酸甜甜,也是招人稀罕,要是我有種子就好了,種出來也不賣,就留著自家吃,錢氏,你看看,能不能給我一點,我用瓜子呀花生啊,同你換。”
錢氏抿抿嘴,沒說話,這種子金貴著呢,她能給別人?
沈長林沈玉壽的歲假還有六七日,過了元宵又得回縣學讀書,眼下二人正趁著日頭好曬被子曬枕頭曬衣裳,這樣到縣學便不用拿出來曬了,家裏的院子寬敞曬起來更加方便。
將東西曬好後,他們一人搬了張竹椅放在太陽底下,捧著一本《左傳》在讀,從今年開始,便要開始學習經史子集了,提前預習,等先生開始上課時,學習的效率才能更加好。
文老太遺憾而去後,又來了幾位族親鄉鄰,均是一臉羨慕的看錢氏挑選種子,然後或旁敲側擊或開門見山,想要像錢氏討要一點種子。
都說不拿去賣,自家種一點解饞。
這話嘛,哄三歲小孩都不信,西葫蘆瓜和草莓價錢高,比種田種地劃算,這是鹹水村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在切身利益麵前,口頭上的承諾顯得特別廉價。
因此錢氏或直接或迂回,全部都拒絕了。
沈長林一邊啃書,一邊關注著錢氏那邊的動靜,最終心思浮躁,扣上了書本,搬著竹凳坐到錢氏旁邊。
“奶奶,我覺得這些種子吧,不可能永遠隻在咱家有,咱家有好幾畝地,都在山上,其他人如果想要這些種子,夜裏悄悄偷幾株走,我們也發現不了,再有,就算沒人偷,等我們將西葫蘆瓜和草莓賣出去,他們買了也能提取種子。”
錢氏眉頭深鎖,一琢磨,的確是這個道理:“長林,你讓奶奶想想。”
最終錢氏決定發一些種子給村裏人,反正這種子遲早要傳播開來,還不如趁早做些人情,不過她不是菩薩,在發種子的時候,還是留了一點後招,第一選的是個頭小不怎麽健康的種子,這樣就算種出來,也比不上自家那些良種種出來的大,第二各家隻分了一點,這樣每家種出來也隻有幾十斤,產量很低。
最後,她沒有說種植西葫蘆瓜和草莓的注意事項,讓他們慢慢摸索去吧。
錢氏按照親疏遠近給大家發種子的時候,周氏正在和人聊天,說的正巧是那些種子的事兒。
“你們都稀罕那什麽草莓葫蘆瓜,我看一點都不好吃,長得怪醜的,滋味也奇怪,你們別看城裏人去年稀罕,今年吃膩了呢?種糧食不好嗎?”
話音未落,錢氏接起了話頭:“你不稀罕?那可太好了,反正也沒準備你的份。”
說著對人堆裏的文老太太招手:“前些日子不是問我要種子嗎?來,我給你一包。”
這下周氏看呆了,她哪裏是不稀罕,是拿準了錢氏會捂住種子不放,因此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隨後幾年,鹹水村有大半的人靠著西葫蘆瓜發了小財,建新房買牛買羊,日子比以前好過不少。
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他們發現草莓不禁放,不禁存,就多種瓜,那東西保鮮期長,還能運往附近幾個縣賣,漸漸的,鹹水村成了小有名氣的種瓜村。
自然,這是後話了,眼下周氏尷尬的緊,眼饞的盯著錢氏手裏的紙包:“嫂子,要不你給我一份唄……”
“哼,不給。”
錢氏掃了她一眼,越過她走開了,留下周氏訕訕呆在原地。
這年縣考,永清縣考出了兩個童生,一個秀才,終於打破了剃光頭的魔咒。
出榜那日縣令大人特設一桌酒宴,請新鮮出爐的秀才相公和二位童生,還有一幹學官們吃酒,沈長林沈玉壽等一些成績優異的學子也應邀赴約,美其名曰增長見識,不過小童們喝不了酒,在邊上設了一桌讓他們分開吃。
望著桌上的燒鴨鹵鵝,紅燒肉,炸丸子,幾個小學子眼神接觸,都露出了萬分期待的笑容。
不過有顧先生在,他們不好放肆,要尊重一切餐桌禮儀,於是伺候慶功宴的下人們第一次見到,有人可以在斯文的前提下風雲殘卷,大快朵頤,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雞鴨魚肉瞬間就隻剩下骨頭渣。
沈長林摸著圓滾滾的肚皮,舒服的歎了一口氣,三年了啊,穿越三年了,終於第一次吃肉吃到飽。
希望本縣年年都能出秀才相公,他們年年都有一次吃肉吃到飽的機會,嘿嘿。
沈長林對著月亮做了一番很沒有出息的祈禱。
夜深了,顧北安領著幾個學生挑著燈籠回縣學,路上顧北安駐足看了一會圓月,吟詩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他的眼神那麽清亮,就如天上明月一般,沈長林看呆了,他突然明白今年縣考出一位秀才對顧北安來說,意義是多麽重大。
“顧先生,往後我們永清縣,一定會有更多人中舉的,學風漸盛,百姓也會更富足知禮。”
顧北安輕輕一笑:“承小長林吉言。”
“奶奶,爹,娘,我們給你們捎了東西。”
“啥?”錢氏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兩個小家夥這般年幼,就知道孝敬長輩了?
真是她的好孫兒,沒白養。
包袱打開來,是兩瓶梳頭發的水,一瓶桂花味給錢氏,一瓶茉莉花味給羅氏,另外還有一袋煙絲,那是給沈如康的。
三人得了東西,細細看著,簡直比過年還高興,東西倒在其次,難得的是孩子的這份心意,見爹娘奶奶嘴上說著破費,嘴上卻笑開了花,兩個小的決定往後年年都要給家人買禮物。
“飯燒好了,去你玉平堂哥家喊一聲,叫他們一家子一起來吃飯。”
這大半年錢氏和沈大郎一家越走越近,經常在一塊吃飯,像今日這樣的日子,家裏置辦了好些菜肴,錢氏自然要喊他們一聲的。
隻不過沈大郎夫妻一想,自家五口人一齊來吃不像樣,就隻叫了小兒子寶全,和二女兒文姐兒來吃,大兒子沈玉平算是個成人了,也沒讓去。
“哎呀,這兩個人,玉平來吃一頓又怎麽了。”錢氏安排寶全和文姐兒坐下,和沈長林道,“方才見玉平往山上砍柴去了,你到山腳下看一眼,要是見著了他,就喊他下來吃飯,要是沒見人,就算了。”
沈玉壽今日有點凍著了,便沒再出門,是沈長林一個人去的。
周氏走一陣歇一陣,好不容易到村口,正好看見大孫子沈玉平從山上下來,背上背著一大捆柴禾。
這大孫子生下來的時候有點難產,許是在娘肚子裏憋太久,腦子一直不是很靈光,學說話學走路都比同年齡的孩子慢一大截,因此,周氏不太待見他,現在見他背著柴禾下山,眼神就狠狠一瞪,剜到沈玉平的身上。
沈玉平極聽周氏的話,往日沒分家的時候,沈玉平便是她的跑腿,有點什麽雜七雜八的活,周氏都愛叫他去幹。
“你天天砍柴砍柴,就隻有一把子傻力氣,我問你,這柴是幫誰砍的?”
沈玉平也是老實,低頭小聲答:“幫大奶奶家砍。”
周氏一聽不由火大,一巴掌就扇了過去,不過沈玉平躲了下,沒扇著,她打柴禾上了,手心被柴禾刺撓的火辣辣疼,周氏強忍住不快:“就知道大奶奶,我才是你親奶奶知道不?日日獻殷勤幫人家砍柴,怎不見你給我一根?你個吃裏扒外的東西,我白養你這麽大了!”
“現在把這捆柴禾搬你四叔那去,聽見沒有?”
沈玉平有些膽怯的後退一步,但是少年長大了,從小對周氏的那股膽怯又成了反抗的倔強:“都分家了,我砍的柴憑啥給四叔。”
“什麽?反了你了,我叫你給誰就給誰!”
周氏現在後悔同意分家了,一聽分家兩個字,她心就突突跳,後悔的腸子都青了,現在從孫子嘴裏說出來,簡直讓她悔的跳腳,嘴上就罵的更惡毒:“你以為分家了,你翅膀硬了想幹啥幹啥?你個蠢貨,以為巴結那倒黴一家子你就有好前途了!我告訴你,你爹娘都是沒用的,往後你想過好日子,還得靠你的親堂兄弟。”
一連串的辱罵,罵的沈玉平低下了頭,但無論周氏如何訓斥,他就是不想將這捆柴禾拿四叔家去,爹娘說奶奶偏心眼,果真沒錯。
“奶,你讓讓,我要下山去。”
“下你個頭,今日不聽我的話,我就打斷你的腿。”周氏叉著腰,怒瞪著沈玉平。
恰好這時沈長林找了過來,遠遠的喊了一嗓子:“玉平堂哥。”
周氏狠狠的瞪過去,盯著沈長林走過來。
往日沈長林和沈玉壽形影不離,總在一處,周氏看見他倆隻當做看不見,現在見沈長林落了單,她可就沒好臉色了:“什麽哥,你是哪根蔥,誰是你堂哥,你不要臉。”
在縣學讀書久了,文化人罵起人來也是文縐縐的,這樣粗俗的話,沈長林聽了倒覺得新鮮,況且,他是成人芯子,周氏這樣惡毒的農村老太太他可不怕,因此沒理會周氏,牽起沈玉平的手:“奶奶喊你到家裏吃飯,快跟我走吧。”
見自己被忽略了,周氏更是心頭火起,這小子,太猖狂了。
“喂,給我站住!”
今日她就要替錢氏好好教訓教訓他。
第29章 有夢想
◎一年盛夏將至【三更】◎
“見到長輩連人都不喊, 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周氏氣哼哼的,“我看你也是個沒出息的,難怪克死娘克死爹, 你就是個大克星掃把星!”
原主爹娘都去世了,是個孤兒, 這是原主最傷心難過的事,不過沈長林穿過來以後隻和原主老爹相處了七日,感情談不上深, 那七日原主爹已陷入昏迷, 和他這換了芯子的便宜兒子話都沒說上幾句,但是,這不代表周氏這種專朝人心口上捅刀子的行為值得原諒。
沈長林並不信以德報怨那套,況且他年紀小,有道是童言無忌。
“長輩?你是哪一門的長輩?”
“你管我哪一門的,我年齡比你大,就該喊我一聲二奶奶!”
沈長林冷冷一哂:“想得美,你不配。”
周氏氣得冒火, 指著沈長林對沈玉平吼:“兔崽子, 你個死兔崽子, 玉平,聽見他怎麽說話的了嗎?給我抽他!”
“奶奶, 你少惹事了。”沈玉平覺得很丟臉, 攏了攏身上的柴禾, 牽上沈長林的手就要下山。
可周氏豈能讓他倆溜了,她今日去鎮上賣紅薯沒賣掉, 走路回村半路上還遭遇了錢氏白眼, 現在孫子不聽話, 還被個毛都沒長全的小子給懟了,她咽不下心頭惡氣,順手在路邊折了一枝幹樹枝就追上前去,用力的抽打沈長林沈玉平二人。
這幹樹枝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刺,抽到皮膚上便是一條血痕。
好在沈長林跟著錢壯練拳後,身體靈活不少,加上身體輕盈,一下就躲開了,沈玉平則沒那麽幸運,他身上背著柴禾,塊頭又大,被奶奶一鞭子抽到手背上,立刻火辣辣的疼起來,血珠子不斷的往外滲。
“住手!”
這時候大媳婦曾氏突然出現在山腳下,見兒子被婆婆打,又急又氣,家裏已做好了飯,她也是來尋沈玉平回家吃飯的。
“住什麽手,你再護著他,我連你一起打。”
往日周氏在家,是說一不二的,幾個媳婦把她當做祖宗伺候,可現在已經分了家,而且自家早已和婆婆撕破了臉皮,曾氏早就不怕周氏了,她瞪了周氏一眼,甩下一句:“你以為你還能作威作福?做夢吧。”
說完就領著挨了打的兒子,還有沈長林往山下走,完全沒搭理氣的臉色漲紅的周氏。
沈長林說家裏有藥:“玉平哥手上的傷不算淺,得擦藥才能好,不然準會發炎的。”
曾氏歎了口氣,點點頭:“玉平,那你跟長林到你大奶奶家去吧。”
她就不去了,人家裏還沒吃飯,這時候去準會被留飯的,她留了飯家裏剩沈大郎一人也不好,肯定也叫他同去,這一來二去,不又是一大家子人奔人家裏蹭飯去了嘛。
人窮但誌不窮,最後一點子骨氣還是得要。
沈玉平因為幫自家砍柴挨了打,連帶著沈長林也差點挨鞭子,吃過飯後錢氏坐不住了,揣著手奔周氏家裏去,站在門口好好罵了她一頓。
因為硯台的事,周氏始終在錢氏麵前抬不起臉來,況且今日這事,確實是她氣瘋了,才攆著沈長林一塊打,有點沒理。
“你算老幾!敢打我的孫子,找個臭水溝照照你自己吧,你也配!”
任憑錢氏在外叫罵,周氏不敢出頭,憋屈的縮在屋裏,連帶一整個年都過得不舒坦。
轉眼就到了正月,今年升溫早,才初幾山上的雪就化的差不多了,如此,春播就得早早規劃起來。
去年春播秋播種了兩次西葫蘆瓜和草莓,錢氏已嚐到了甜頭,今年準備繼續種,而且要種的比以前更多,她留了許多種子。
今日天氣好,便拿出種子在太陽下曬一曬,將壞種挑一挑,為育苗做準備。
路過的村人瞧見了,都忍不住問一句:“這就是那什麽草莓……還有西葫蘆的種子呀?”
“對!”錢氏笑著答。
文老太也顛著細腿過來看:“你種的那個什麽瓜,滋味可好了,還有那什麽草莓,酸酸甜甜,也是招人稀罕,要是我有種子就好了,種出來也不賣,就留著自家吃,錢氏,你看看,能不能給我一點,我用瓜子呀花生啊,同你換。”
錢氏抿抿嘴,沒說話,這種子金貴著呢,她能給別人?
沈長林沈玉壽的歲假還有六七日,過了元宵又得回縣學讀書,眼下二人正趁著日頭好曬被子曬枕頭曬衣裳,這樣到縣學便不用拿出來曬了,家裏的院子寬敞曬起來更加方便。
將東西曬好後,他們一人搬了張竹椅放在太陽底下,捧著一本《左傳》在讀,從今年開始,便要開始學習經史子集了,提前預習,等先生開始上課時,學習的效率才能更加好。
文老太遺憾而去後,又來了幾位族親鄉鄰,均是一臉羨慕的看錢氏挑選種子,然後或旁敲側擊或開門見山,想要像錢氏討要一點種子。
都說不拿去賣,自家種一點解饞。
這話嘛,哄三歲小孩都不信,西葫蘆瓜和草莓價錢高,比種田種地劃算,這是鹹水村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在切身利益麵前,口頭上的承諾顯得特別廉價。
因此錢氏或直接或迂回,全部都拒絕了。
沈長林一邊啃書,一邊關注著錢氏那邊的動靜,最終心思浮躁,扣上了書本,搬著竹凳坐到錢氏旁邊。
“奶奶,我覺得這些種子吧,不可能永遠隻在咱家有,咱家有好幾畝地,都在山上,其他人如果想要這些種子,夜裏悄悄偷幾株走,我們也發現不了,再有,就算沒人偷,等我們將西葫蘆瓜和草莓賣出去,他們買了也能提取種子。”
錢氏眉頭深鎖,一琢磨,的確是這個道理:“長林,你讓奶奶想想。”
最終錢氏決定發一些種子給村裏人,反正這種子遲早要傳播開來,還不如趁早做些人情,不過她不是菩薩,在發種子的時候,還是留了一點後招,第一選的是個頭小不怎麽健康的種子,這樣就算種出來,也比不上自家那些良種種出來的大,第二各家隻分了一點,這樣每家種出來也隻有幾十斤,產量很低。
最後,她沒有說種植西葫蘆瓜和草莓的注意事項,讓他們慢慢摸索去吧。
錢氏按照親疏遠近給大家發種子的時候,周氏正在和人聊天,說的正巧是那些種子的事兒。
“你們都稀罕那什麽草莓葫蘆瓜,我看一點都不好吃,長得怪醜的,滋味也奇怪,你們別看城裏人去年稀罕,今年吃膩了呢?種糧食不好嗎?”
話音未落,錢氏接起了話頭:“你不稀罕?那可太好了,反正也沒準備你的份。”
說著對人堆裏的文老太太招手:“前些日子不是問我要種子嗎?來,我給你一包。”
這下周氏看呆了,她哪裏是不稀罕,是拿準了錢氏會捂住種子不放,因此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隨後幾年,鹹水村有大半的人靠著西葫蘆瓜發了小財,建新房買牛買羊,日子比以前好過不少。
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他們發現草莓不禁放,不禁存,就多種瓜,那東西保鮮期長,還能運往附近幾個縣賣,漸漸的,鹹水村成了小有名氣的種瓜村。
自然,這是後話了,眼下周氏尷尬的緊,眼饞的盯著錢氏手裏的紙包:“嫂子,要不你給我一份唄……”
“哼,不給。”
錢氏掃了她一眼,越過她走開了,留下周氏訕訕呆在原地。
這年縣考,永清縣考出了兩個童生,一個秀才,終於打破了剃光頭的魔咒。
出榜那日縣令大人特設一桌酒宴,請新鮮出爐的秀才相公和二位童生,還有一幹學官們吃酒,沈長林沈玉壽等一些成績優異的學子也應邀赴約,美其名曰增長見識,不過小童們喝不了酒,在邊上設了一桌讓他們分開吃。
望著桌上的燒鴨鹵鵝,紅燒肉,炸丸子,幾個小學子眼神接觸,都露出了萬分期待的笑容。
不過有顧先生在,他們不好放肆,要尊重一切餐桌禮儀,於是伺候慶功宴的下人們第一次見到,有人可以在斯文的前提下風雲殘卷,大快朵頤,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雞鴨魚肉瞬間就隻剩下骨頭渣。
沈長林摸著圓滾滾的肚皮,舒服的歎了一口氣,三年了啊,穿越三年了,終於第一次吃肉吃到飽。
希望本縣年年都能出秀才相公,他們年年都有一次吃肉吃到飽的機會,嘿嘿。
沈長林對著月亮做了一番很沒有出息的祈禱。
夜深了,顧北安領著幾個學生挑著燈籠回縣學,路上顧北安駐足看了一會圓月,吟詩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他的眼神那麽清亮,就如天上明月一般,沈長林看呆了,他突然明白今年縣考出一位秀才對顧北安來說,意義是多麽重大。
“顧先生,往後我們永清縣,一定會有更多人中舉的,學風漸盛,百姓也會更富足知禮。”
顧北安輕輕一笑:“承小長林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