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小案首怎麽還不開口,難道是怕露怯?”
“哈哈哈哈哈——”
對方你一言我一語,捧哏逗哏的輪番上,激的永清縣幾位學子滿臉通紅,連一向沉穩冷靜的沈玉壽也暗自咬緊了嘴唇,性子本就急躁賀青山更是忍不了了,他相信沈長林的文采,悄悄的扯了扯小兄弟的衣袖,眼神暗示很明顯,是鼓勵沈長林趕緊作詩一首,打一打這群人的臉。
沈長林深吸兩口氣,撥開人群走到最前,清了清嗓子,聲音稚嫩卻擲地有聲:“麵對你們這樣一群怪物,我無需自證。”
說罷對身邊的同窗道:“走吧,我們去麵前看看。”
“怪物?你憑什麽說我們是怪物?”
“沈小案首,站住!你解釋清楚!”
沈長林停了下來,輕輕一笑:“急了?想說你們不是怪物?那證明給我看啊,哈哈哈哈,不過我們現在沒空看,再會。”
說完轉身繼續往前走。
“等等。”一直沒說話的林月賢終於開口,十五歲正是少年的變聲期,因此他的嗓子有幾分沙啞,但也不失低沉,變聲結束後想必也是溫潤清朗的,“諸位,不打不相識,一起去吃吧。”
沈長林微凝眸,淡淡看去。
“不必了,兄台好意我等心領。”
“長林,你方才說他們是怪物,何解啊?”
兩行人剛分開,賀青山便迫不及待疑惑發問。
“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可笑滑稽,是為怪物。”
沈長林說著,眼中是掩飾不住的厭惡。
青園是個飯館,偏搞出一些規矩來分割階級,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那些學子明明被是被青園劃成下等的,卻還對青園頂禮膜拜,一副奉為神祇的狗腿模樣,簡直令人作嘔,甘願自輕而不知,反為上位者說話,不是怪物是什麽。
“長林,你說的太好了,所以,你不肯做詩,也是這個原因了?”
沈玉壽被小兄弟看問題的深刻所折服,方才他心裏也很不舒服,除了覺得他們聒噪無理,卻又總結不出什麽,直到長林總結了才豁然開朗。
“我不做詩,不全是他們不配叫我做詩,還有一點,是我無需自證,難道無關痛癢的人質疑一句,我便要費力氣去證明給他們看嗎?憑什麽呢?憑什麽要按照他們的邏輯行事,我管他們怎麽想,這是他們的事情,與我無關。”
前世今生的經曆加起來,讓沈長林的心智逐漸趨於成熟,但諸位同窗們還是年少恣意,要證明自我的年歲,乍然一聽沈長林的觀點,紛紛有石破天驚,語出驚人之感,然後越琢磨越是那個道理。
“長林,你年歲最小,看問題卻最通透,難怪連得縣案首,府案首,我心服口服。”
“是啊,虧我還比你大幾歲,簡直……慚愧啊。”
沈長林摸著咕咕叫的肚子,咧嘴笑笑:“胡謅的胡謅的,這家館子看著不錯,咱們快去吃飯吧。”
民以食為天,什麽事情都不比飽餐一頓重要。
入學考評第二日巳時出成績,因此大家收拾好行囊,帶著行李坐上馬車,先去看成績,隨後便要出城回永清縣了。
今日看成績的人少了許多,也就百來人而已,賀青山一眼就看見了自己的名字,過了,他竟然過了,不過毫無意外的,又是最末一名,以第十名的成績擦線進入府學。
而沈玉壽有驚無險,是第六名,還有一位同考乙等的學子,名叫王君尚的則以第八的成績入學,剩下兩位則落榜了。
喜的喜,遺憾的遺憾,但事情塵埃落定,也沒甚好糾結的,一起再坐上馬車,出了城去。
回程比來時慢了三日,來的時候輕裝上陣,歸家的時候各自都帶滿了禮物,自然都的艱難,但是一想到家人親朋收到禮物時開心歡喜的樣子,又覺得這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依舊是陸路水路交換著走,來時沱水河兩岸的山色還有幾分晦暗蕭瑟,歸來時已兩岸鬱色蔥蔥,山風掠過,那些樹葉就如水波一般層層湧動。
沈長林站在甲板上看風景,心裏又是不一樣的感受,風呼呼從耳畔刮過,吹了滿臉的江水氣息。
雖然回去的路走的更久,但諸學子卻覺得很快,見到永清縣城門的時候,又覺那矮矮的破舊的城門是那般不起眼,沒有景安城門十分之一的氣派。
但是進入縣城內,聽著熟悉的鄉音,見到熟悉的人,那種人在故鄉內心安寧平靜的感覺,是在外絕不會有的。
因不知他們具體的歸期,一直到縣學門口,諸人將行李搬進去,也沒人來迎接,但是很快,住在縣城的學子家長便知孩子們歸來了,賀青山的祖父便是其中一位,聽說孫子過了府試,還過了府學的入學考,老爺子激動的一直敲拐杖。
“咱們賀家,出了能人啦,列祖列宗保佑,青山,今日便隨我去祖墳前祭拜,告訴他們,你中了童生的好消息。”
賀青山高興的點點頭,看著爺爺高興的樣子,這才覺得他也是很優秀的,隻不過他一直以沈家兄弟為參照,才顯出自己的平庸,十五歲中童生的學子,不僅在永清縣不多,就是放到景安城這樣的大城市中,也是不輸人不丟臉的。
“顧訓導,回來啦。”
聽說消息的縣令大人也來到了縣學,他還不知道府考的結果,但是景川府知府衙門給他發的借調文書,前日已收到,萬萬沒有想到顧北安此去還有這樣一番際遇,他也為這位屬下高興,不過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府考成績如何?”
顧北安微頷首:“一共過了六人,丙榜三人,乙榜二人,甲榜一人。”說罷招呼沈長林過來,“沈長林不僅身躋甲榜,還是本次的頭名,府案首。”
縣令大人立即將沈長林上上下下打量一遭,一邊看一邊激動的說:“好,很好,今晚就擺席慶賀!”
府案首,那可是府案首,近十年府案首的位置一直出自景安本地學子,翻看永清縣誌,上一位府案首已要追溯百年了。
沒辦法,誰叫他們永清是個學風不盛的小縣城,在景川府的十五縣兩屬州中根本排不上號,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一百位童生中他們縣獨占了六名!終於勉強追上了平均數。
並且,沈長林,不負眾望很爭氣的得了府案首,想到這裏縣令大人內心便湧起一股自豪與狂喜,在調任之前縣裏出了個小神童,哈哈,增光添彩,他渾身舒暢,決定在走前要好好修一修縣誌,將鹹水村沈氏一脈沈長林十一歲考取府案首的事情,寫上去,流傳百年。
“長林,你做的很好!”縣令大人一激動,手上的勁兒便不小,拍的沈長林有點想齜牙,但想到身旁這麽多人看著,他忍住了。
並小聲的對縣令大人說:“離家數月,大人,我想先回家看看。”
三月離開家,如今已經是四月底,沈長林和沈玉壽早已歸心似箭,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小村子裏去瞧瞧,看一看。
縣令大人沉吟片刻:“對對對,這倒是我疏忽了。”
說罷喚了隨從過來,讓他們套上馬車,去接沈家雙親和老太太到縣城來,晚上的慶功酒席,他們也要參加。
錢氏是愛熱鬧的,定然喜歡這樣的場合,至於羅氏,可能會害羞怯場,但是心裏也會歡喜,沈如康亦然,於是沈長林和沈玉壽對視片刻,都點了頭。
“多謝縣令大人。”
四月底,莊稼該種的都種了,也都順利的紮根發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生產期,這時候按時施肥澆水、除蟲除草便是,有了雇來的漢子幫忙,加上和沈大郎一家合作互助,錢氏家裏的活兒倒也輕鬆。
唯一惦記的,就是兩個跟著先生遠赴景安城考試的小孫孫。
每過一天,沈如康就用碎瓦片在泥牆上劃一道痕跡,一家人就這樣數啊盼啊的,痕跡從十幾條,二十幾條,再到現在的四十多條,越累計越多。
偶爾錢氏會駕著車去縣城裏打聽一下,縣學的人都說至少要四月中旬人才會回來,並且景安城太遠,很少有人來,永清縣也很少有人去,路途遙遠,山高水長,自家兩個小孫子,真的是了無音訊。
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羅氏是個眼皮子淺的,做針線活的時候做著做著,太想念自家兩個孩子,會不自覺的抹眼淚。
一起做繡活的沈大郎妻子曾氏安慰道:“顧先生年年帶學生去赴考,從來沒出過事情,你放心吧,再過些天,他們就回來啦。”
但羅氏還是會忍不住的多想,萬一路上遇了強盜,或者坐船遇到風浪等等,所有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都叫她琢磨了個遍,曾氏隻得繼續好言勸慰。
錢氏可不慣著她胡思亂想,劈頭蓋臉一通罵:“哭哭哭,哭個什麽玩意?好事也叫你哭喪了,再哭,你就給我滾出去哭,省得我瞧著礙眼。”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錢氏一通罵,反叫羅氏不敢再哭了,比曾氏的無數句勸慰好使多了。
自家人有些擔心,村裏的人也記掛著,當日沈長林得縣案首,倆兄弟一起赴景安考試的餘波在鹹水村還未散去,大家都期待著二人這回考試的成績。
周氏如今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些天又有點翹尾巴了,這日下午,正抱著繡籮在村頭樹下做活兒,一邊做一邊嘀咕。
“我聽說呀,從咱們永清縣去景安城的路上,有好幾夥強盜呢,遇見他們不僅搶錢,連命都不會放過。”
“古話說的好哇,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顧先生帶著一群小孩兒走來走去,哎呀,叫我說,還是不保險的,萬一哪回就那麽寸,遇見了強盜,你們說這可咋整呢……”
話裏話外的意思,倒像是指望路上發生點什麽事。
有人跟著杞人憂天的唏噓,也有看不下去直接懟的:“那為安全著想,你家玉堂一輩子別去考啦。”
周氏一瞪眼:“你咋說話呢?咒我家玉堂?”
“不是你說嘛,萬一哪回就那麽寸,遇見強盜謀財害命,既然那麽危險,叫你家玉堂不去就得了。”
正拌著嘴,突然聽見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兩輛馬車從村口駛來,高大健碩的棗紅馬邁著矯健的步伐,噠噠噠的邁著步子,一派睥睨的威風氣質。
“沈如康的家在哪兒?你家長子幼子皆中了,一個是府案首,一個是乙榜十九,一門雙童生,可喜可賀!”
什麽?都中了?村口的人都歡呼起來,紛紛跑到沈如康家報喜,高興的像是自家孩子中了一般。
作者有話說:
520快樂~感謝大家支持,放了一個科舉文預收在專欄,暫時還沒寫文案,後續補~感興趣的可以戳個收藏哦感謝在2022-05-19 23:29:25~2022-05-20 23:29: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rimousse 20瓶;成意 17瓶;湖上劍仙,陌上花開 13瓶;442745 8瓶;溫以秋、以何 5瓶;纖玨 1瓶;
第41章 慶功宴
◎再赴景安入學【合更】◎
錢氏正和兒媳羅氏在灶房裏做晚飯, 粥已熬好,正炒著菜,家裏虛掩的院門突然被村人推開。
腳步聲、賀喜聲、議論聲等等紛至遝來, 叫錢氏一怔。
為首的是衙門的公差,一聲:“賀喜了賀喜了。”家裏人便什麽都明白了。
一定是孩子們爭氣, 考了好名次回來了。
“沈老太太,夫人老爺,別做飯了, 今晚縣令大人設席, 請你們去縣裏吃酒呢,走吧,快上車!”
衙差們見天色不早,估摸著賀喜宴就快開始了,一邊連聲賀喜,邊簇擁著錢氏等人上馬車。
聽見縣令大人請他們去吃飯,村人又是羨慕,又是高興的, 這是多大的造化啊, 縣令大人是何等大人物, 他們平日裏見都不曾見過,竟要請錢氏一家子去吃酒了, 這全是托家裏能幹子孫的福啊。
“等等, 讓我們換身衣裳吧。”
錢氏被哄的腦瓜子嗡嗡響, 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但是欣喜之餘, 也沒忘了體麵, 丟自己的臉就算了, 兩個小孫孫的臉可丟不起,說罷喊上媳婦兒子進屋,換上了最體麵的衣裳出來。
這才像樣子嘛。
“走了走了,都讓讓。”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整個鹹水村的人幾乎都擁了過來,村裏出了個府案首,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夢中都不敢想的事情。
衙差分撥開人群,簇擁著錢氏等人登上馬車,馬不停蹄的要往縣裏去。
錢氏掀開簾子衝沈大郎媳婦曾氏喊:“記得幫我把灶房的火熄了,雞鴨我還沒喂呢……”
曾氏高聲應答著:“伯娘你就放心吧,安安心心去吃酒席,家裏的事兒有我幫著料理,保準不出差錯……”
直到馬車駛出村莊,不見了影子,村人還久久不曾散去,紛紛議論著誇讚著,覺得沈家祖墳冒了青煙,將來錢氏羅氏和沈如康要享清福。
“聽說明年那場考試過了,就是秀才相公啦,接著再過,可是舉人老爺嘍,就能當官!”
當官二字一出,又驚呆了一票人,鹹水村祖上百年就算扒拉個透,也沒出過舉人和做官的,大家緊張的咽口水,同時又滿懷期待。
“哈哈哈哈哈——”
對方你一言我一語,捧哏逗哏的輪番上,激的永清縣幾位學子滿臉通紅,連一向沉穩冷靜的沈玉壽也暗自咬緊了嘴唇,性子本就急躁賀青山更是忍不了了,他相信沈長林的文采,悄悄的扯了扯小兄弟的衣袖,眼神暗示很明顯,是鼓勵沈長林趕緊作詩一首,打一打這群人的臉。
沈長林深吸兩口氣,撥開人群走到最前,清了清嗓子,聲音稚嫩卻擲地有聲:“麵對你們這樣一群怪物,我無需自證。”
說罷對身邊的同窗道:“走吧,我們去麵前看看。”
“怪物?你憑什麽說我們是怪物?”
“沈小案首,站住!你解釋清楚!”
沈長林停了下來,輕輕一笑:“急了?想說你們不是怪物?那證明給我看啊,哈哈哈哈,不過我們現在沒空看,再會。”
說完轉身繼續往前走。
“等等。”一直沒說話的林月賢終於開口,十五歲正是少年的變聲期,因此他的嗓子有幾分沙啞,但也不失低沉,變聲結束後想必也是溫潤清朗的,“諸位,不打不相識,一起去吃吧。”
沈長林微凝眸,淡淡看去。
“不必了,兄台好意我等心領。”
“長林,你方才說他們是怪物,何解啊?”
兩行人剛分開,賀青山便迫不及待疑惑發問。
“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可笑滑稽,是為怪物。”
沈長林說著,眼中是掩飾不住的厭惡。
青園是個飯館,偏搞出一些規矩來分割階級,將人分成三六九等,那些學子明明被是被青園劃成下等的,卻還對青園頂禮膜拜,一副奉為神祇的狗腿模樣,簡直令人作嘔,甘願自輕而不知,反為上位者說話,不是怪物是什麽。
“長林,你說的太好了,所以,你不肯做詩,也是這個原因了?”
沈玉壽被小兄弟看問題的深刻所折服,方才他心裏也很不舒服,除了覺得他們聒噪無理,卻又總結不出什麽,直到長林總結了才豁然開朗。
“我不做詩,不全是他們不配叫我做詩,還有一點,是我無需自證,難道無關痛癢的人質疑一句,我便要費力氣去證明給他們看嗎?憑什麽呢?憑什麽要按照他們的邏輯行事,我管他們怎麽想,這是他們的事情,與我無關。”
前世今生的經曆加起來,讓沈長林的心智逐漸趨於成熟,但諸位同窗們還是年少恣意,要證明自我的年歲,乍然一聽沈長林的觀點,紛紛有石破天驚,語出驚人之感,然後越琢磨越是那個道理。
“長林,你年歲最小,看問題卻最通透,難怪連得縣案首,府案首,我心服口服。”
“是啊,虧我還比你大幾歲,簡直……慚愧啊。”
沈長林摸著咕咕叫的肚子,咧嘴笑笑:“胡謅的胡謅的,這家館子看著不錯,咱們快去吃飯吧。”
民以食為天,什麽事情都不比飽餐一頓重要。
入學考評第二日巳時出成績,因此大家收拾好行囊,帶著行李坐上馬車,先去看成績,隨後便要出城回永清縣了。
今日看成績的人少了許多,也就百來人而已,賀青山一眼就看見了自己的名字,過了,他竟然過了,不過毫無意外的,又是最末一名,以第十名的成績擦線進入府學。
而沈玉壽有驚無險,是第六名,還有一位同考乙等的學子,名叫王君尚的則以第八的成績入學,剩下兩位則落榜了。
喜的喜,遺憾的遺憾,但事情塵埃落定,也沒甚好糾結的,一起再坐上馬車,出了城去。
回程比來時慢了三日,來的時候輕裝上陣,歸家的時候各自都帶滿了禮物,自然都的艱難,但是一想到家人親朋收到禮物時開心歡喜的樣子,又覺得這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依舊是陸路水路交換著走,來時沱水河兩岸的山色還有幾分晦暗蕭瑟,歸來時已兩岸鬱色蔥蔥,山風掠過,那些樹葉就如水波一般層層湧動。
沈長林站在甲板上看風景,心裏又是不一樣的感受,風呼呼從耳畔刮過,吹了滿臉的江水氣息。
雖然回去的路走的更久,但諸學子卻覺得很快,見到永清縣城門的時候,又覺那矮矮的破舊的城門是那般不起眼,沒有景安城門十分之一的氣派。
但是進入縣城內,聽著熟悉的鄉音,見到熟悉的人,那種人在故鄉內心安寧平靜的感覺,是在外絕不會有的。
因不知他們具體的歸期,一直到縣學門口,諸人將行李搬進去,也沒人來迎接,但是很快,住在縣城的學子家長便知孩子們歸來了,賀青山的祖父便是其中一位,聽說孫子過了府試,還過了府學的入學考,老爺子激動的一直敲拐杖。
“咱們賀家,出了能人啦,列祖列宗保佑,青山,今日便隨我去祖墳前祭拜,告訴他們,你中了童生的好消息。”
賀青山高興的點點頭,看著爺爺高興的樣子,這才覺得他也是很優秀的,隻不過他一直以沈家兄弟為參照,才顯出自己的平庸,十五歲中童生的學子,不僅在永清縣不多,就是放到景安城這樣的大城市中,也是不輸人不丟臉的。
“顧訓導,回來啦。”
聽說消息的縣令大人也來到了縣學,他還不知道府考的結果,但是景川府知府衙門給他發的借調文書,前日已收到,萬萬沒有想到顧北安此去還有這樣一番際遇,他也為這位屬下高興,不過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府考成績如何?”
顧北安微頷首:“一共過了六人,丙榜三人,乙榜二人,甲榜一人。”說罷招呼沈長林過來,“沈長林不僅身躋甲榜,還是本次的頭名,府案首。”
縣令大人立即將沈長林上上下下打量一遭,一邊看一邊激動的說:“好,很好,今晚就擺席慶賀!”
府案首,那可是府案首,近十年府案首的位置一直出自景安本地學子,翻看永清縣誌,上一位府案首已要追溯百年了。
沒辦法,誰叫他們永清是個學風不盛的小縣城,在景川府的十五縣兩屬州中根本排不上號,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一百位童生中他們縣獨占了六名!終於勉強追上了平均數。
並且,沈長林,不負眾望很爭氣的得了府案首,想到這裏縣令大人內心便湧起一股自豪與狂喜,在調任之前縣裏出了個小神童,哈哈,增光添彩,他渾身舒暢,決定在走前要好好修一修縣誌,將鹹水村沈氏一脈沈長林十一歲考取府案首的事情,寫上去,流傳百年。
“長林,你做的很好!”縣令大人一激動,手上的勁兒便不小,拍的沈長林有點想齜牙,但想到身旁這麽多人看著,他忍住了。
並小聲的對縣令大人說:“離家數月,大人,我想先回家看看。”
三月離開家,如今已經是四月底,沈長林和沈玉壽早已歸心似箭,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小村子裏去瞧瞧,看一看。
縣令大人沉吟片刻:“對對對,這倒是我疏忽了。”
說罷喚了隨從過來,讓他們套上馬車,去接沈家雙親和老太太到縣城來,晚上的慶功酒席,他們也要參加。
錢氏是愛熱鬧的,定然喜歡這樣的場合,至於羅氏,可能會害羞怯場,但是心裏也會歡喜,沈如康亦然,於是沈長林和沈玉壽對視片刻,都點了頭。
“多謝縣令大人。”
四月底,莊稼該種的都種了,也都順利的紮根發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生產期,這時候按時施肥澆水、除蟲除草便是,有了雇來的漢子幫忙,加上和沈大郎一家合作互助,錢氏家裏的活兒倒也輕鬆。
唯一惦記的,就是兩個跟著先生遠赴景安城考試的小孫孫。
每過一天,沈如康就用碎瓦片在泥牆上劃一道痕跡,一家人就這樣數啊盼啊的,痕跡從十幾條,二十幾條,再到現在的四十多條,越累計越多。
偶爾錢氏會駕著車去縣城裏打聽一下,縣學的人都說至少要四月中旬人才會回來,並且景安城太遠,很少有人來,永清縣也很少有人去,路途遙遠,山高水長,自家兩個小孫子,真的是了無音訊。
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羅氏是個眼皮子淺的,做針線活的時候做著做著,太想念自家兩個孩子,會不自覺的抹眼淚。
一起做繡活的沈大郎妻子曾氏安慰道:“顧先生年年帶學生去赴考,從來沒出過事情,你放心吧,再過些天,他們就回來啦。”
但羅氏還是會忍不住的多想,萬一路上遇了強盜,或者坐船遇到風浪等等,所有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都叫她琢磨了個遍,曾氏隻得繼續好言勸慰。
錢氏可不慣著她胡思亂想,劈頭蓋臉一通罵:“哭哭哭,哭個什麽玩意?好事也叫你哭喪了,再哭,你就給我滾出去哭,省得我瞧著礙眼。”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錢氏一通罵,反叫羅氏不敢再哭了,比曾氏的無數句勸慰好使多了。
自家人有些擔心,村裏的人也記掛著,當日沈長林得縣案首,倆兄弟一起赴景安考試的餘波在鹹水村還未散去,大家都期待著二人這回考試的成績。
周氏如今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些天又有點翹尾巴了,這日下午,正抱著繡籮在村頭樹下做活兒,一邊做一邊嘀咕。
“我聽說呀,從咱們永清縣去景安城的路上,有好幾夥強盜呢,遇見他們不僅搶錢,連命都不會放過。”
“古話說的好哇,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顧先生帶著一群小孩兒走來走去,哎呀,叫我說,還是不保險的,萬一哪回就那麽寸,遇見了強盜,你們說這可咋整呢……”
話裏話外的意思,倒像是指望路上發生點什麽事。
有人跟著杞人憂天的唏噓,也有看不下去直接懟的:“那為安全著想,你家玉堂一輩子別去考啦。”
周氏一瞪眼:“你咋說話呢?咒我家玉堂?”
“不是你說嘛,萬一哪回就那麽寸,遇見強盜謀財害命,既然那麽危險,叫你家玉堂不去就得了。”
正拌著嘴,突然聽見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兩輛馬車從村口駛來,高大健碩的棗紅馬邁著矯健的步伐,噠噠噠的邁著步子,一派睥睨的威風氣質。
“沈如康的家在哪兒?你家長子幼子皆中了,一個是府案首,一個是乙榜十九,一門雙童生,可喜可賀!”
什麽?都中了?村口的人都歡呼起來,紛紛跑到沈如康家報喜,高興的像是自家孩子中了一般。
作者有話說:
520快樂~感謝大家支持,放了一個科舉文預收在專欄,暫時還沒寫文案,後續補~感興趣的可以戳個收藏哦感謝在2022-05-19 23:29:25~2022-05-20 23:29: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rimousse 20瓶;成意 17瓶;湖上劍仙,陌上花開 13瓶;442745 8瓶;溫以秋、以何 5瓶;纖玨 1瓶;
第41章 慶功宴
◎再赴景安入學【合更】◎
錢氏正和兒媳羅氏在灶房裏做晚飯, 粥已熬好,正炒著菜,家裏虛掩的院門突然被村人推開。
腳步聲、賀喜聲、議論聲等等紛至遝來, 叫錢氏一怔。
為首的是衙門的公差,一聲:“賀喜了賀喜了。”家裏人便什麽都明白了。
一定是孩子們爭氣, 考了好名次回來了。
“沈老太太,夫人老爺,別做飯了, 今晚縣令大人設席, 請你們去縣裏吃酒呢,走吧,快上車!”
衙差們見天色不早,估摸著賀喜宴就快開始了,一邊連聲賀喜,邊簇擁著錢氏等人上馬車。
聽見縣令大人請他們去吃飯,村人又是羨慕,又是高興的, 這是多大的造化啊, 縣令大人是何等大人物, 他們平日裏見都不曾見過,竟要請錢氏一家子去吃酒了, 這全是托家裏能幹子孫的福啊。
“等等, 讓我們換身衣裳吧。”
錢氏被哄的腦瓜子嗡嗡響, 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但是欣喜之餘, 也沒忘了體麵, 丟自己的臉就算了, 兩個小孫孫的臉可丟不起,說罷喊上媳婦兒子進屋,換上了最體麵的衣裳出來。
這才像樣子嘛。
“走了走了,都讓讓。”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整個鹹水村的人幾乎都擁了過來,村裏出了個府案首,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夢中都不敢想的事情。
衙差分撥開人群,簇擁著錢氏等人登上馬車,馬不停蹄的要往縣裏去。
錢氏掀開簾子衝沈大郎媳婦曾氏喊:“記得幫我把灶房的火熄了,雞鴨我還沒喂呢……”
曾氏高聲應答著:“伯娘你就放心吧,安安心心去吃酒席,家裏的事兒有我幫著料理,保準不出差錯……”
直到馬車駛出村莊,不見了影子,村人還久久不曾散去,紛紛議論著誇讚著,覺得沈家祖墳冒了青煙,將來錢氏羅氏和沈如康要享清福。
“聽說明年那場考試過了,就是秀才相公啦,接著再過,可是舉人老爺嘍,就能當官!”
當官二字一出,又驚呆了一票人,鹹水村祖上百年就算扒拉個透,也沒出過舉人和做官的,大家緊張的咽口水,同時又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