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沒落下,還精進了。”沈長林自豪的說,並順勢鎖住了錢壯的手腕。
這一下出其不意,錢壯失力往前踏了半步,驚訝的瞪大眼睛:“有兩下子,但這不是我教你的那些招啊?”
沈玉壽在一旁補充:“我和長林拜了景安巡檢司的王指揮學武藝,已經學了快一年啦。”
“好啊,竟然背著我另拜山頭。”
錢壯說著,將手掙脫出來,並反手一邊鉗製一個。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技巧隻是毛毛雨,沈長林沈玉壽被小舅舅摁在懷中,動也動不得。
哎,看來學武之路漫長,還有待進步呀。
“小舅舅,手有點疼。”
“下次拜師,我們一定先告訴你。”
錢壯隻是和小外甥鬧著玩的,說話間就鬆開了。
“多學點本事也好,能防身。”
處理完家務事後,沈長林和沈玉壽又結伴去李童生家裏正式拜訪了一回。
李童生今年七十三,已經很老了,去年和他道別的時候,老人家思維還很清晰,但今年經開始犯糊塗,聽他兒媳王氏說,李童生經常連兒子孫子都認不清楚。
大岩村私塾,也從去年冬天開始停辦。
“李先生,我們來向您告別啦,我們要去景安念書,下次回來再來看您。”
二人齊聲,一邊說一邊鞠躬。
李童生渾濁的目光裏,忽有了幾絲神采,他拄著拐杖,捋著白花花的小胡子,慈祥的應道。
“哦,好好,去吧去吧,好好讀書,好好做人,要好好的。”
沈長林望著眼前糊塗清明摻半的啟蒙老師,心裏湧起淡淡的感傷,但日升月落,本就是自然規律,倒也不必過分傷懷。
於是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大聲回答道:“學生明白。”
除了李童生家,沈長林他們還去拜訪了同窗、親戚、族親,並祭拜了親人。
與此同時,錢氏也收拾好了行李,雖然已精簡再精簡,仍有滿滿兩車的東西。
除了銀兩外,不過是被褥、衣裳、鍋碗瓢盆等日常用具,看似不值錢,但若到景安一一新置辦,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因此,錢氏選擇盡可能的帶走。
這麽多的東西,靠他們是不能拿的動了,需同行商隊幫著一塊拿,自然要出運費。
但錢壯有些不放心,拖家帶口,一看身上便小有財寶,害怕他們遇見危險,便和上司稟明了情況,想去送一送外甥一家。
恭州巡檢司的幾個頭兒,有一半從景安調任來的,不僅認識王指揮和顧北安,也早就聽說了沈長林他倆。
人情是一張網,這是亙古不變之理,不知何時便會有求於人,因此,幾個頭兒也樂得賣下屬一個麵子,不僅準了假,還讓錢壯多帶幾個人,防患於未然。
臨出發的前一天,錢氏正在最後一次打點行裝,院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了,周氏訕訕的探身進來。
“嫂子,我能進來和你說說話嗎?”
錢氏瞥她一眼:“誰是你嫂子?我們鬧掰八百年了!現在認我是你嫂子了?還有,你裝啥文啊,還能不能進來,我沒搭腔呢你都快走到我麵前了!”
周氏腆著臉發笑,聞言不好意思再往前走:“那我……先退回去?”
現在裝的像隻鵪鶉,真當自己是個老實人了,錢氏翻了個白眼:“進來吧。”
反正明日就要出發了,往後再見不知何年何月。
“嫂子,你們要去景安城了?”周氏局促的問道。
“嗯。”錢氏把包袱捆紮好,“你想問啥?”
難道是覬覦她家的東西,想沾一沾光?但錢氏還是低估了周氏,周氏嘿嘿笑了幾聲,說的是。
“嫂子,要不你把我和玉堂一塊帶去景安城吧,聽說景安的現實更有學問,玉堂這兩年都沒考過,一定是縣裏的先生不中用,我跟過去,幫你們洗衣做飯,縫縫補補……哎呦……嫂子,你怎麽打人!”
周氏話沒說完,就被錢氏順手拿起手邊的掃帚打了出去。
“你失心瘋了吧!給我滾滾滾!帶你們家人一起去景安,你真是瘋的不輕!”
周氏灰溜溜的回來了,沈玉堂將奶奶和大奶奶的吵架聲聽得一清二楚,他死死咬住下唇,半晌道。
“奶奶,明天秋收假就結束了,我今晚就回縣學,明年我一定考上,以後,我帶您去景安城,我們不求任何人,隻靠自己。”
一個清晨,帶著薄薄的霧,他們出發了。
沈長林坐在車上,最後看了一眼鹹水村,他知道,此去一別經年,再次回來,或許是五年,十年,甚至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了。
雖然他不是原主,但這也是他的故鄉,是他所愛之人最惦念的地方,鹹水村對他而言,是夢開始的地方。
“走吧,別耽誤時辰了,小壯在縣城等我們呢。”
沈長林點點頭,安慰一般的捏了捏奶奶粗糙的手。
走了,再會鹹水村。
辰時四刻,他們到達縣城,和等在此處的錢壯匯合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愛你哦,麽麽噠
第53章 安頓好
◎甲班小組教學◎
匯合後, 一行人立刻出發,先走陸路,到洪征縣碼頭登船。
一路上秋風清爽, 舉目遠眺,漫山遍野樹色青蔥, 野花絢爛,偶有黃葉點綴其間,仍是一派綠意盎然, 還沒到秋景蕭瑟時。
很快, 永清縣就被甩在身後。
一行人中,隻有錢氏、沈如康、羅氏從未出過遠門,他們幾個的心在撲通撲通的跳,臉上直發熱,對前路充滿了迷茫。
沈長林瞧出了家人的不安,他神色輕鬆,自然的開口,講解著路上所見所聞所感, 沈玉壽偶爾也插兩句, 在二人的配合下, 氣氛漸漸熱絡。
初次出遠門的錢氏等人,終於放鬆下來。
這一路走的很順, 第三日中午他們就到達了洪征縣, 本可立即坐船, 但考慮到這幾天舟車勞頓,還是先休整一夜, 明早登船的好。
錢壯找了間客棧落腳, 正是上回他們住過的那家, 價錢合適,老板亦是熟人。
“哎呀,坐了三天車,腳都坐腫啦。”錢氏捶打著胳膊腿,念叨著下了車。
不過,她到底是筋骨強健的,活動一會兒後精氣神便恢複了,羅氏和沈如康則多歇了一會,臉上才恢複了紅潤。
“老板,來十二碗麵條,兩屜饅頭,再上兩個肉菜。”
吃了三天幹糧,今日自然要吃點熱乎的暖胃,吃飽喝足後,錢氏幾個有些乏困,先一步上床歇息去了,沈長林不覺得累,想到街上溜達幾圈,消化一下。
沈玉壽站起來:“我跟你一塊去。”
去年就在洪征縣逛過,對沈長林而言,這兒也算熟門熟路。
街道兩旁是各色商鋪,路邊零星立著槐樹、榕樹,隻要有樹的地方,樹下必有乘蔭閑話的百姓,他們三五成群,愜意悠閑。
“咦,那兒怎麽那般熱鬧。”沈長林指著不遠處的樹下說道。
閑著也是閑著,沈玉壽接話:“走,看看去。”
待他們走近,透過密密匝匝的人頭,往人群中心望去時,最先看見的,是一顆熟悉的光頭。
“慧能小師傅?”
一年多不見,小師傅長大了一點,依舊聰慧可愛,他穿著件茶褐色僧衣,盤腿坐在樹下,正為人們測字。
不過,這回不是免費的,小師傅的腳邊擺了個瓦缽,測字的百姓隨緣往裏麵投錢,現在裏麵零零散散有十多枚銅錢了。
“原來是你們,二位施主,好久不見。”
見慧能還記得自己,沈長林挺高興的,蹲下道:“小師傅記性真好,上次你幫我倆測字,測的特別準,今日麻煩小師傅再幫我們測一次吧。”
說著,從荷包裏抓出十來枚銅錢,扔在小師傅的瓦缽裏。
“好啊。”慧能開心的笑了。
沈長林發現這小萌和尚竟有一對酒窩,好可愛,想捏捏,他搓了搓手指:“玉壽,要不這次你先來?”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慧能,不測了,快,快,收攤!”
沈長林沈玉壽循聲望去,隻見一個五十來歲的瘦老和尚,正往這邊跑來,後麵有兩個人在追,口罵禿驢。
這是什麽情況?
在兄弟倆莫名間,慧能飛快的收好瓦缽:“二位施主,不好意思,下回再幫你們測,後會有期……啊,師傅,等等,您不要跑那麽快……”
說罷和老和尚一起跑沒影了。
見沈長林和沈玉壽滿臉不解,旁邊的百姓好心解釋。
“這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來咱們縣已經好幾天了,老的幫人算命,小的幫人測字,哎,別說,還蠻準的。”
“不過呢,就是太準了,也能惹出禍端,老和尚算出八分隻講三分,事主就不幹了嘛,追著吵著要他說完,這不,又遇見脾氣暴躁不依不饒的了。”
“看今日這架勢,他們是要離開洪征縣了,小阿弟,你莫傷心,剛才投的銅錢,就當為他們那什麽……什麽周遊大乾國全境出力了吧。”
沈長林從那人的話中提取了幾個關鍵詞:“周遊全國?”
“是呀,小和尚自己說的,不過,也可能是隨口說說吧。”
這一段插曲,兄弟倆並未放在心上。
不過周遊全國的說法還是讓沈長林震驚了一番,在沒有輪船火車的時代,長途旅行不是享受而是吃苦受罪。
慧能小師傅和老和尚若真能巡遊各省,必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二日清晨,他們登上了去景安城的船。
帆船順風而行,很平穩,錢氏幾人還算適應,沒有出現嚴重的暈船現象,加上錢壯他們幫著搬運行李,這一路上頗為順遂。
“奶奶,前麵就是景安城了。”
朦朧的晨曦中,景安城的城門出現在視野裏,錢氏、沈如康、羅氏頭次來,無一不發出感歎,真氣派呐,不愧是一府之首。
核驗完手續,一家人進了內城,接著賀青山和孫舒陽先回了府學,沈長林和沈玉壽暫時沒回去,得安頓家人。
這一下出其不意,錢壯失力往前踏了半步,驚訝的瞪大眼睛:“有兩下子,但這不是我教你的那些招啊?”
沈玉壽在一旁補充:“我和長林拜了景安巡檢司的王指揮學武藝,已經學了快一年啦。”
“好啊,竟然背著我另拜山頭。”
錢壯說著,將手掙脫出來,並反手一邊鉗製一個。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技巧隻是毛毛雨,沈長林沈玉壽被小舅舅摁在懷中,動也動不得。
哎,看來學武之路漫長,還有待進步呀。
“小舅舅,手有點疼。”
“下次拜師,我們一定先告訴你。”
錢壯隻是和小外甥鬧著玩的,說話間就鬆開了。
“多學點本事也好,能防身。”
處理完家務事後,沈長林和沈玉壽又結伴去李童生家裏正式拜訪了一回。
李童生今年七十三,已經很老了,去年和他道別的時候,老人家思維還很清晰,但今年經開始犯糊塗,聽他兒媳王氏說,李童生經常連兒子孫子都認不清楚。
大岩村私塾,也從去年冬天開始停辦。
“李先生,我們來向您告別啦,我們要去景安念書,下次回來再來看您。”
二人齊聲,一邊說一邊鞠躬。
李童生渾濁的目光裏,忽有了幾絲神采,他拄著拐杖,捋著白花花的小胡子,慈祥的應道。
“哦,好好,去吧去吧,好好讀書,好好做人,要好好的。”
沈長林望著眼前糊塗清明摻半的啟蒙老師,心裏湧起淡淡的感傷,但日升月落,本就是自然規律,倒也不必過分傷懷。
於是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大聲回答道:“學生明白。”
除了李童生家,沈長林他們還去拜訪了同窗、親戚、族親,並祭拜了親人。
與此同時,錢氏也收拾好了行李,雖然已精簡再精簡,仍有滿滿兩車的東西。
除了銀兩外,不過是被褥、衣裳、鍋碗瓢盆等日常用具,看似不值錢,但若到景安一一新置辦,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因此,錢氏選擇盡可能的帶走。
這麽多的東西,靠他們是不能拿的動了,需同行商隊幫著一塊拿,自然要出運費。
但錢壯有些不放心,拖家帶口,一看身上便小有財寶,害怕他們遇見危險,便和上司稟明了情況,想去送一送外甥一家。
恭州巡檢司的幾個頭兒,有一半從景安調任來的,不僅認識王指揮和顧北安,也早就聽說了沈長林他倆。
人情是一張網,這是亙古不變之理,不知何時便會有求於人,因此,幾個頭兒也樂得賣下屬一個麵子,不僅準了假,還讓錢壯多帶幾個人,防患於未然。
臨出發的前一天,錢氏正在最後一次打點行裝,院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了,周氏訕訕的探身進來。
“嫂子,我能進來和你說說話嗎?”
錢氏瞥她一眼:“誰是你嫂子?我們鬧掰八百年了!現在認我是你嫂子了?還有,你裝啥文啊,還能不能進來,我沒搭腔呢你都快走到我麵前了!”
周氏腆著臉發笑,聞言不好意思再往前走:“那我……先退回去?”
現在裝的像隻鵪鶉,真當自己是個老實人了,錢氏翻了個白眼:“進來吧。”
反正明日就要出發了,往後再見不知何年何月。
“嫂子,你們要去景安城了?”周氏局促的問道。
“嗯。”錢氏把包袱捆紮好,“你想問啥?”
難道是覬覦她家的東西,想沾一沾光?但錢氏還是低估了周氏,周氏嘿嘿笑了幾聲,說的是。
“嫂子,要不你把我和玉堂一塊帶去景安城吧,聽說景安的現實更有學問,玉堂這兩年都沒考過,一定是縣裏的先生不中用,我跟過去,幫你們洗衣做飯,縫縫補補……哎呦……嫂子,你怎麽打人!”
周氏話沒說完,就被錢氏順手拿起手邊的掃帚打了出去。
“你失心瘋了吧!給我滾滾滾!帶你們家人一起去景安,你真是瘋的不輕!”
周氏灰溜溜的回來了,沈玉堂將奶奶和大奶奶的吵架聲聽得一清二楚,他死死咬住下唇,半晌道。
“奶奶,明天秋收假就結束了,我今晚就回縣學,明年我一定考上,以後,我帶您去景安城,我們不求任何人,隻靠自己。”
一個清晨,帶著薄薄的霧,他們出發了。
沈長林坐在車上,最後看了一眼鹹水村,他知道,此去一別經年,再次回來,或許是五年,十年,甚至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了。
雖然他不是原主,但這也是他的故鄉,是他所愛之人最惦念的地方,鹹水村對他而言,是夢開始的地方。
“走吧,別耽誤時辰了,小壯在縣城等我們呢。”
沈長林點點頭,安慰一般的捏了捏奶奶粗糙的手。
走了,再會鹹水村。
辰時四刻,他們到達縣城,和等在此處的錢壯匯合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愛你哦,麽麽噠
第53章 安頓好
◎甲班小組教學◎
匯合後, 一行人立刻出發,先走陸路,到洪征縣碼頭登船。
一路上秋風清爽, 舉目遠眺,漫山遍野樹色青蔥, 野花絢爛,偶有黃葉點綴其間,仍是一派綠意盎然, 還沒到秋景蕭瑟時。
很快, 永清縣就被甩在身後。
一行人中,隻有錢氏、沈如康、羅氏從未出過遠門,他們幾個的心在撲通撲通的跳,臉上直發熱,對前路充滿了迷茫。
沈長林瞧出了家人的不安,他神色輕鬆,自然的開口,講解著路上所見所聞所感, 沈玉壽偶爾也插兩句, 在二人的配合下, 氣氛漸漸熱絡。
初次出遠門的錢氏等人,終於放鬆下來。
這一路走的很順, 第三日中午他們就到達了洪征縣, 本可立即坐船, 但考慮到這幾天舟車勞頓,還是先休整一夜, 明早登船的好。
錢壯找了間客棧落腳, 正是上回他們住過的那家, 價錢合適,老板亦是熟人。
“哎呀,坐了三天車,腳都坐腫啦。”錢氏捶打著胳膊腿,念叨著下了車。
不過,她到底是筋骨強健的,活動一會兒後精氣神便恢複了,羅氏和沈如康則多歇了一會,臉上才恢複了紅潤。
“老板,來十二碗麵條,兩屜饅頭,再上兩個肉菜。”
吃了三天幹糧,今日自然要吃點熱乎的暖胃,吃飽喝足後,錢氏幾個有些乏困,先一步上床歇息去了,沈長林不覺得累,想到街上溜達幾圈,消化一下。
沈玉壽站起來:“我跟你一塊去。”
去年就在洪征縣逛過,對沈長林而言,這兒也算熟門熟路。
街道兩旁是各色商鋪,路邊零星立著槐樹、榕樹,隻要有樹的地方,樹下必有乘蔭閑話的百姓,他們三五成群,愜意悠閑。
“咦,那兒怎麽那般熱鬧。”沈長林指著不遠處的樹下說道。
閑著也是閑著,沈玉壽接話:“走,看看去。”
待他們走近,透過密密匝匝的人頭,往人群中心望去時,最先看見的,是一顆熟悉的光頭。
“慧能小師傅?”
一年多不見,小師傅長大了一點,依舊聰慧可愛,他穿著件茶褐色僧衣,盤腿坐在樹下,正為人們測字。
不過,這回不是免費的,小師傅的腳邊擺了個瓦缽,測字的百姓隨緣往裏麵投錢,現在裏麵零零散散有十多枚銅錢了。
“原來是你們,二位施主,好久不見。”
見慧能還記得自己,沈長林挺高興的,蹲下道:“小師傅記性真好,上次你幫我倆測字,測的特別準,今日麻煩小師傅再幫我們測一次吧。”
說著,從荷包裏抓出十來枚銅錢,扔在小師傅的瓦缽裏。
“好啊。”慧能開心的笑了。
沈長林發現這小萌和尚竟有一對酒窩,好可愛,想捏捏,他搓了搓手指:“玉壽,要不這次你先來?”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慧能,不測了,快,快,收攤!”
沈長林沈玉壽循聲望去,隻見一個五十來歲的瘦老和尚,正往這邊跑來,後麵有兩個人在追,口罵禿驢。
這是什麽情況?
在兄弟倆莫名間,慧能飛快的收好瓦缽:“二位施主,不好意思,下回再幫你們測,後會有期……啊,師傅,等等,您不要跑那麽快……”
說罷和老和尚一起跑沒影了。
見沈長林和沈玉壽滿臉不解,旁邊的百姓好心解釋。
“這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來咱們縣已經好幾天了,老的幫人算命,小的幫人測字,哎,別說,還蠻準的。”
“不過呢,就是太準了,也能惹出禍端,老和尚算出八分隻講三分,事主就不幹了嘛,追著吵著要他說完,這不,又遇見脾氣暴躁不依不饒的了。”
“看今日這架勢,他們是要離開洪征縣了,小阿弟,你莫傷心,剛才投的銅錢,就當為他們那什麽……什麽周遊大乾國全境出力了吧。”
沈長林從那人的話中提取了幾個關鍵詞:“周遊全國?”
“是呀,小和尚自己說的,不過,也可能是隨口說說吧。”
這一段插曲,兄弟倆並未放在心上。
不過周遊全國的說法還是讓沈長林震驚了一番,在沒有輪船火車的時代,長途旅行不是享受而是吃苦受罪。
慧能小師傅和老和尚若真能巡遊各省,必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二日清晨,他們登上了去景安城的船。
帆船順風而行,很平穩,錢氏幾人還算適應,沒有出現嚴重的暈船現象,加上錢壯他們幫著搬運行李,這一路上頗為順遂。
“奶奶,前麵就是景安城了。”
朦朧的晨曦中,景安城的城門出現在視野裏,錢氏、沈如康、羅氏頭次來,無一不發出感歎,真氣派呐,不愧是一府之首。
核驗完手續,一家人進了內城,接著賀青山和孫舒陽先回了府學,沈長林和沈玉壽暫時沒回去,得安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