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感歎,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此話不假。
沐浴完不久,蔣家長輩終於回來了。
聽說自家不顧祖訓,擅自下場科考的孽障終於回來了,且安然無恙,兩位長輩喜怒交加,預備好好訓斥蔣文嶠一通。
但有外客來訪,隻得將收拾不肖子孫的事暫且一擱,先來會客。
蔣家父祖相貌十分相似,性情也相近,隻不過一個年輕,一個略年長,都十分慈祥和藹,一點都不端長輩架子。
蔣家祖父還向他二人敬酒:“愈周不諳世事,此次下傷多謝二位照拂,尤其感謝沈小公子,若不是你感慨贈藥,愈周小命難保啊……”
說到動情處,胡須皆白的老人家甚至有幾分哽噎。
蔣文嶠垂下頭,自知這次有些出格,忙道:“無論這次中與不中,孫兒都不會再次下場應考,也絕不會入朝為官,請祖父放心。”
“哎,有你這句話,足矣。”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但是沈長林還是敏銳的感覺出,蔣家父祖並不歡迎外人到南玉山莊來。
夜裏,沈玉壽和沈長林秉燭夜談,院角小池塘裏的荷花開得正好,伴隨著陣陣蛙鳴,兄弟兩吹著夜風交談著。
這樣的日子,已經很久不曾有過了。
沈長林告訴小兄,此番到南玉山莊來,是為了避禍,但是此事牽連甚大,並且答應了別人要保密,暫時不便說。
“嗯,不說就不說。”沈玉壽雖然飽含擔憂,且能猜到多半與史家有關,但長林說不能說那便隨意。
反正,不論發生了什麽,他都站在長林這頭。
他們一共在南玉山莊待了三日,加上來時的路上花了四日,今日八月二十七,正是秋闈放榜的日子。
沈長林心想,看過成績,接下來便可離開平昌,這危機便算解了。
“多住些日子再走吧,這山莊裏好些地方還沒帶你們去過呢。”蔣文嶠顯然舍不得他們走,唯二的友人走了,他在這山莊中,又要寂寞的發黴了。
“愈周,不可那般任性,沈家二位公子下山有要緊事的。”蔣家祖父道。
他們南玉山莊不歡迎外人,但經過這幾日的相處,蔣家祖父對沈家兄弟二人十分的欣賞,其學識之淵博,人品之端莊,當為青年人的楷模。
於是臨行前,蔣家祖父給京城淮華書院的孔山長寫了一封推薦信。
“跂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淮華書院名師如雲,學生個個才華橫溢,二位公子若入學就讀,在學業上一定能精進不少。”
自然,推薦信是寫了,決定權還在沈長林沈玉壽手中。
畢竟從平昌去京城,路途遙遙,若他們此次中舉還罷了,反正要入京參加明年的春闈,但若不中……
蔣家祖父內心歎了口氣,就看他們的選擇和造化了。
蔣文嶠派了輛馬車送好友下山回城,並一路送他們出了寨門。
“山水有相逢,愈周兄不必傷懷,若有緣分,我們一定會再見麵的。”
蔣文嶠聽了,隻悠悠歎氣。
等父親年紀再大些,他就要接過南玉山莊的莊主之位,從此經營山莊產業,護佑門人。
而二位兄台,則會淩空展翅,他們的人生方向完全不同,再見的機會,應當是渺茫了吧。
“再會。”他淡笑著道。
蔣文嶠的眉眼十分秀美,明眸善睞四字多用來形容女子,但用在他身上也十分和諧,且他的這份秀美並不女氣,是一種如竹蘭般幹淨的氣質。
渾然天成,不染俗塵。
馬車的影子已消失很久,蔣文嶠還在原地久久不曾離去。
蔣家祖父看著孫兒的身影,明顯看出了他對外麵世界的向往。
蔣父立在父親身後:“再過幾年愈周磨練的更穩重,就能守住山野間的寂寞了。”
“隻能如此。”
沈長林沈玉壽回到百梓巷,已經是九月初一。
“你們終於回來了!”賀青山激動的從屋裏躥出來,“長林,你名動平昌啦!”
正說著,隔壁的文平憲循聲趕來:“一個解元!一個亞魁!官差來報喜的時候竟然一個都不在,明日便是鹿鳴宴,你倆再不回來,鹿鳴宴都辦不下去了!”
本次秋闈,沈長林得榜首,稱之為解元,沈玉壽第六,稱之為亞魁。
永清縣沈家兄弟雙雙高中的消息,已經在平昌城傳遍了,寒門貴子的身份,更為二人的經曆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
剩下的人中,趙悲煦第四名,稱為經魁,文平憲第三十九。
而賀青山和孫舒陽則落榜了,這在他倆的意料之中,因此在失望過後很快便振作了。
一陣狂熱的喜悅後,沈長林沈玉壽迅速冷靜下來,天道酬勤加筆耕不輟,才換來今日的成績。
沒有李童生、顧先生、許先生、青空先生對他們的精心教導,沒有家人的傾力支持,他們走不到今天。
於是沈長林和沈玉壽急忙取來紙筆,分別給家人師長寫信,向他們稟報這個好消息。
寫著寫著,一滴淚順著沈長林的睫毛落入墨汁中。
他感慨萬千,魚躍龍門,金榜題名……
這美好一切背後所含的苦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還好,總算走到了今日。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7 23:33:00~2022-06-18 23:30: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繁華 5瓶;
第69章 赴京城
◎鹿鳴宴喝喜酒◎
幾封信迅速的寫好寄出了。
也就是寫信的這半個時辰裏, 街坊鄰居聞風而動,聽說高中解元和亞魁的沈家兄弟終於回來了,紛紛前來賀喜。
不一會, 房東胖大爺也笑嗬嗬的登門,喜得雙頰通紅, 還要給他們免一年的房租。
“萬萬使不得,您的好意我等心領了。”
“沈解元客氣什麽,可是免一年不夠?哎呀, 三年五年也可以, 隻要你們願意住,想住多就住多久!”
這邊沈長林與房東胖大爺的對話還沒說完,那邊又有人盛情邀請:“這院子到底小了些,襯不上解元大老爺的身份,我那有間院子,比這寬了三倍不止,請解元老爺去住。”
話剛說完,另一人更狠, 不僅要請沈長林去借住, 還要將地契贈給他。
除了這些, 還有送錦緞珠寶、字畫文玩的,一時間院裏鬧哄哄, 人多的連落腳地都快沒了。
稍晚些, 城北城西城東的人也趕了來, 他們不僅送東西,還送奴仆, 送姬妾, 也有要招沈家兄弟去做女婿的……
窮秀才, 富舉人,此話不假。
隻要中了舉,自會有人上趕著送錢送物。
凡中舉者,便跨越了階級。
舉人有直接做官的資格,和平民百姓隔著一條鴻溝,在士人內部,舉人或許算不得什麽,但對百姓們來說,是妥妥的人上人,是被仰望的類似青天大老爺的人物。
過了秋闈的舉人接下來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繼續參加來年的春闈,博個進士出身,二是直接去吏部報到,等著做官。
大部分舉人都會選第一條路,畢竟進士的做官起點便是大多數舉人為官的終點。
進士一定有官做,且至少從正七品的縣令做起,而舉人則要等官位有空缺才能輪上,並且就算輪上了,也是八品的縣丞或者連品級都沒有的學官。
沈長林沈玉壽趙悲煦以及文平憲自然也選擇第一條路。
正是看中了他們的前程,院裏這些人才滿臉殷切的巴結,東西錢物不是白收的,一旦收下,就欠下了人情,而人情往往最難還。
沈長林可不想自己未有官身,就欠下一屁股的人情債。
十二年前,他孤零零的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讀書是為了能在這個世界生存。
而現在,他有了抱負和理想,天高地闊,大有可為,斷不會被眼前小利所誘惑。
“無功不受祿,諸位的好意我等心領了,請回吧。”
至於那些要嫁女的,沈長林也有一套說辭:“婚姻大事,要由家中長輩做主,在下不敢擅作主張,恕難從命。”
一一將客人送出院門外,天色早已暗下。
賀青山和孫舒陽幫著待客,嘴都說幹了,羨慕又無奈的說道。
“中了舉,應付這些人情也不容易呀,”
話音未落,隔壁文家院裏,響起文家娘子嗚嗚的哭聲,夾雜著文平憲的安慰聲,隻聽他賭咒發誓。
“我文某人對天起誓,今生唯娶慧娘一人為妻,別無二心,若有違此誓,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文家娘子連忙打斷:“好了好了,青天白日的,發這等毒誓做什麽,信你就是。”
原來文平憲中舉後,有富商送了對二八年華的丫鬟來文家,原話是:“這兩個丫頭文墨皆通,擅琴棋歌舞,送來幫著文舉人伺候筆墨,也能幫文夫人料理家事。”
那倆個丫鬟年輕貌美,杏眼桃腮,眼波流轉魅氣橫生,分明是瘦馬一類的人物。
文家娘子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雖然文平憲一口回絕,讓富商將兩個丫鬟帶了回去,但文家娘子還是傷心不已。
文平憲哄了好久,隔壁院裏的動靜才漸漸消失。
“文兄是個好人,一定會信守諾言的,我相信他。”聽了一番熱鬧後的賀青山小聲說道。
孫舒陽點頭讚同:“我也相信文兄的為人。”
一旁的沈長林微勾了勾唇角,沒有接話。
一襲青衣襯得他越發高潔俊逸,在燈光晦暗處也不掩其光彩。
他靜靜的想,靠著一個人的良心去過日子,終究是不安穩的,對後院女子如此,對天下的黎民百姓亦是如此。
一不留神,他便想了許多,直到斜對門的老婆婆叩門來送飯菜。
老婆婆問道:“往後還要我做飯送飯嗎?”
沐浴完不久,蔣家長輩終於回來了。
聽說自家不顧祖訓,擅自下場科考的孽障終於回來了,且安然無恙,兩位長輩喜怒交加,預備好好訓斥蔣文嶠一通。
但有外客來訪,隻得將收拾不肖子孫的事暫且一擱,先來會客。
蔣家父祖相貌十分相似,性情也相近,隻不過一個年輕,一個略年長,都十分慈祥和藹,一點都不端長輩架子。
蔣家祖父還向他二人敬酒:“愈周不諳世事,此次下傷多謝二位照拂,尤其感謝沈小公子,若不是你感慨贈藥,愈周小命難保啊……”
說到動情處,胡須皆白的老人家甚至有幾分哽噎。
蔣文嶠垂下頭,自知這次有些出格,忙道:“無論這次中與不中,孫兒都不會再次下場應考,也絕不會入朝為官,請祖父放心。”
“哎,有你這句話,足矣。”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但是沈長林還是敏銳的感覺出,蔣家父祖並不歡迎外人到南玉山莊來。
夜裏,沈玉壽和沈長林秉燭夜談,院角小池塘裏的荷花開得正好,伴隨著陣陣蛙鳴,兄弟兩吹著夜風交談著。
這樣的日子,已經很久不曾有過了。
沈長林告訴小兄,此番到南玉山莊來,是為了避禍,但是此事牽連甚大,並且答應了別人要保密,暫時不便說。
“嗯,不說就不說。”沈玉壽雖然飽含擔憂,且能猜到多半與史家有關,但長林說不能說那便隨意。
反正,不論發生了什麽,他都站在長林這頭。
他們一共在南玉山莊待了三日,加上來時的路上花了四日,今日八月二十七,正是秋闈放榜的日子。
沈長林心想,看過成績,接下來便可離開平昌,這危機便算解了。
“多住些日子再走吧,這山莊裏好些地方還沒帶你們去過呢。”蔣文嶠顯然舍不得他們走,唯二的友人走了,他在這山莊中,又要寂寞的發黴了。
“愈周,不可那般任性,沈家二位公子下山有要緊事的。”蔣家祖父道。
他們南玉山莊不歡迎外人,但經過這幾日的相處,蔣家祖父對沈家兄弟二人十分的欣賞,其學識之淵博,人品之端莊,當為青年人的楷模。
於是臨行前,蔣家祖父給京城淮華書院的孔山長寫了一封推薦信。
“跂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淮華書院名師如雲,學生個個才華橫溢,二位公子若入學就讀,在學業上一定能精進不少。”
自然,推薦信是寫了,決定權還在沈長林沈玉壽手中。
畢竟從平昌去京城,路途遙遙,若他們此次中舉還罷了,反正要入京參加明年的春闈,但若不中……
蔣家祖父內心歎了口氣,就看他們的選擇和造化了。
蔣文嶠派了輛馬車送好友下山回城,並一路送他們出了寨門。
“山水有相逢,愈周兄不必傷懷,若有緣分,我們一定會再見麵的。”
蔣文嶠聽了,隻悠悠歎氣。
等父親年紀再大些,他就要接過南玉山莊的莊主之位,從此經營山莊產業,護佑門人。
而二位兄台,則會淩空展翅,他們的人生方向完全不同,再見的機會,應當是渺茫了吧。
“再會。”他淡笑著道。
蔣文嶠的眉眼十分秀美,明眸善睞四字多用來形容女子,但用在他身上也十分和諧,且他的這份秀美並不女氣,是一種如竹蘭般幹淨的氣質。
渾然天成,不染俗塵。
馬車的影子已消失很久,蔣文嶠還在原地久久不曾離去。
蔣家祖父看著孫兒的身影,明顯看出了他對外麵世界的向往。
蔣父立在父親身後:“再過幾年愈周磨練的更穩重,就能守住山野間的寂寞了。”
“隻能如此。”
沈長林沈玉壽回到百梓巷,已經是九月初一。
“你們終於回來了!”賀青山激動的從屋裏躥出來,“長林,你名動平昌啦!”
正說著,隔壁的文平憲循聲趕來:“一個解元!一個亞魁!官差來報喜的時候竟然一個都不在,明日便是鹿鳴宴,你倆再不回來,鹿鳴宴都辦不下去了!”
本次秋闈,沈長林得榜首,稱之為解元,沈玉壽第六,稱之為亞魁。
永清縣沈家兄弟雙雙高中的消息,已經在平昌城傳遍了,寒門貴子的身份,更為二人的經曆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
剩下的人中,趙悲煦第四名,稱為經魁,文平憲第三十九。
而賀青山和孫舒陽則落榜了,這在他倆的意料之中,因此在失望過後很快便振作了。
一陣狂熱的喜悅後,沈長林沈玉壽迅速冷靜下來,天道酬勤加筆耕不輟,才換來今日的成績。
沒有李童生、顧先生、許先生、青空先生對他們的精心教導,沒有家人的傾力支持,他們走不到今天。
於是沈長林和沈玉壽急忙取來紙筆,分別給家人師長寫信,向他們稟報這個好消息。
寫著寫著,一滴淚順著沈長林的睫毛落入墨汁中。
他感慨萬千,魚躍龍門,金榜題名……
這美好一切背後所含的苦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還好,總算走到了今日。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7 23:33:00~2022-06-18 23:30: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繁華 5瓶;
第69章 赴京城
◎鹿鳴宴喝喜酒◎
幾封信迅速的寫好寄出了。
也就是寫信的這半個時辰裏, 街坊鄰居聞風而動,聽說高中解元和亞魁的沈家兄弟終於回來了,紛紛前來賀喜。
不一會, 房東胖大爺也笑嗬嗬的登門,喜得雙頰通紅, 還要給他們免一年的房租。
“萬萬使不得,您的好意我等心領了。”
“沈解元客氣什麽,可是免一年不夠?哎呀, 三年五年也可以, 隻要你們願意住,想住多就住多久!”
這邊沈長林與房東胖大爺的對話還沒說完,那邊又有人盛情邀請:“這院子到底小了些,襯不上解元大老爺的身份,我那有間院子,比這寬了三倍不止,請解元老爺去住。”
話剛說完,另一人更狠, 不僅要請沈長林去借住, 還要將地契贈給他。
除了這些, 還有送錦緞珠寶、字畫文玩的,一時間院裏鬧哄哄, 人多的連落腳地都快沒了。
稍晚些, 城北城西城東的人也趕了來, 他們不僅送東西,還送奴仆, 送姬妾, 也有要招沈家兄弟去做女婿的……
窮秀才, 富舉人,此話不假。
隻要中了舉,自會有人上趕著送錢送物。
凡中舉者,便跨越了階級。
舉人有直接做官的資格,和平民百姓隔著一條鴻溝,在士人內部,舉人或許算不得什麽,但對百姓們來說,是妥妥的人上人,是被仰望的類似青天大老爺的人物。
過了秋闈的舉人接下來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繼續參加來年的春闈,博個進士出身,二是直接去吏部報到,等著做官。
大部分舉人都會選第一條路,畢竟進士的做官起點便是大多數舉人為官的終點。
進士一定有官做,且至少從正七品的縣令做起,而舉人則要等官位有空缺才能輪上,並且就算輪上了,也是八品的縣丞或者連品級都沒有的學官。
沈長林沈玉壽趙悲煦以及文平憲自然也選擇第一條路。
正是看中了他們的前程,院裏這些人才滿臉殷切的巴結,東西錢物不是白收的,一旦收下,就欠下了人情,而人情往往最難還。
沈長林可不想自己未有官身,就欠下一屁股的人情債。
十二年前,他孤零零的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讀書是為了能在這個世界生存。
而現在,他有了抱負和理想,天高地闊,大有可為,斷不會被眼前小利所誘惑。
“無功不受祿,諸位的好意我等心領了,請回吧。”
至於那些要嫁女的,沈長林也有一套說辭:“婚姻大事,要由家中長輩做主,在下不敢擅作主張,恕難從命。”
一一將客人送出院門外,天色早已暗下。
賀青山和孫舒陽幫著待客,嘴都說幹了,羨慕又無奈的說道。
“中了舉,應付這些人情也不容易呀,”
話音未落,隔壁文家院裏,響起文家娘子嗚嗚的哭聲,夾雜著文平憲的安慰聲,隻聽他賭咒發誓。
“我文某人對天起誓,今生唯娶慧娘一人為妻,別無二心,若有違此誓,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文家娘子連忙打斷:“好了好了,青天白日的,發這等毒誓做什麽,信你就是。”
原來文平憲中舉後,有富商送了對二八年華的丫鬟來文家,原話是:“這兩個丫頭文墨皆通,擅琴棋歌舞,送來幫著文舉人伺候筆墨,也能幫文夫人料理家事。”
那倆個丫鬟年輕貌美,杏眼桃腮,眼波流轉魅氣橫生,分明是瘦馬一類的人物。
文家娘子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雖然文平憲一口回絕,讓富商將兩個丫鬟帶了回去,但文家娘子還是傷心不已。
文平憲哄了好久,隔壁院裏的動靜才漸漸消失。
“文兄是個好人,一定會信守諾言的,我相信他。”聽了一番熱鬧後的賀青山小聲說道。
孫舒陽點頭讚同:“我也相信文兄的為人。”
一旁的沈長林微勾了勾唇角,沒有接話。
一襲青衣襯得他越發高潔俊逸,在燈光晦暗處也不掩其光彩。
他靜靜的想,靠著一個人的良心去過日子,終究是不安穩的,對後院女子如此,對天下的黎民百姓亦是如此。
一不留神,他便想了許多,直到斜對門的老婆婆叩門來送飯菜。
老婆婆問道:“往後還要我做飯送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