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舉人,應當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怕是不惜得要她老婆子做吃食了。
豈料沈長林溫和一笑:“當然,婆婆不做,我們吃什麽?”
“哦哦,好哩。”
第二日,鹿鳴宴開始了,本次中舉的百名士子均可參加。
鹿鳴宴由每省巡撫主持,巡撫雖在地方辦公,卻是實打實的京官,他們掛著督查的官職來地方巡視,監督以及協調三司衙門工作。
由他們主持鹿鳴宴,更顯出對舉子們的重視。
宴會上的主菜是鹿肉,還會歌《詩·小雅·鹿鳴》,作魁星舞,因此被稱為鹿鳴宴。
鹿鳴宴上不僅有巡撫,三司高官,本省學政,本次的考官同考官等人,也會前來參加宴會。
解元、亞元、魁經、亞魁等六人,自然是鹿鳴宴上的焦點。
巡撫大人見本次秋闈前六有四人都是翩翩少年郎,且一個比一個生的俊美,心中高興,舉樽讚道:“少時淩雲,人間風流,本官敬酒一杯,願爾等前程似錦,平步青雲!”
也不怪巡撫大人以貌取人,科舉一開始拚學識,到鄉試會試,就要開始拚顏值了。
就拿舉人去吏部等官做來說,相貌猥瑣醜陋的,或許一輩子也等不到實差,而長相端正俊朗者,往往當年就能得到官位。
會試之後有殿試,麵見天顏時,相貌就更加重要了。
曆史上還有因相貌出眾,姿容絕代而直接被點為探花甚至狀元的,當然,這是發生在荒唐朝代的荒唐事,在大乾朝不會發生。
可生得一副好容貌,無論在殿試上還是今後為官上,絕對是一項優勢。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下到百姓,上到皇帝,無人可以免俗。
席間,本次秋闈的主考官,禮部尚書衛大人走到沈長林麵前。
“你就是十日夜裏,好心贈藥給旁人的那位吧?”
沈長林頷首答:“正是學生。”
正說著,巡撫大人也走了過來,衛大人向巡撫大人說起那夜的事,又道:“得急症的那位舉子記得是姓蔣,名列第九,不過這鹿鳴宴上沒有見到他,不知是不是身子還沒養好。”
沈長林展了展眉,佯裝不了解內情,沒有說話。
南玉山莊蔣氏一族,顯然不想被過多關注,他就不提了。
關於蔣文嶠中舉卻沒來參加宴會的事,衛大人也隻是隨口一說,他現在更關注的是以沈長林為首,排名前六的幾位舉子。
他一一詢問他們師承何人,原籍何處,以及家中情況。
巡撫和衛大人在京城時就是舊相識,說到興頭上,他們叫人取來筆墨紙硯,當場給前六的舉子寫了京城白鹿洞書院的推薦信。
巡撫大人和衛大人都是從白鹿洞書院科舉入仕的,和書院的山長是好友,有他們的雙重推薦,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入讀。
四大書院的錄取生源的方式,是察舉製和科舉製的結合體。
有推薦信的士子,可隨時登門,自有先生單獨考核,過者即可入讀,而沒有推薦信的普通士子,則參加每年秋舉行的統一招生考核,過了的也可入讀。
但四大書院的考核沒有設置範圍,不僅考四書五經,也考六藝七謀八略。
對於出身底層的士子來說,要通過考核進入四大書院,難度是非常高的,畢竟四書五經用功苦讀便可參透,而六藝七謀八略,普通人顯然沒條件精學。
因此,在四大書院裏,到底是世家子多,寒門子弟甚少。
一朝得意如醉春風,將來白衣卿相,自有大好前程。
宴席散去,沈長林沈玉壽站在院裏的樹下吹風醒酒。
彎鉤似的月亮高懸於空中,風吹起二人的衣袍,翩翩飛舞。
沈玉壽靠著樹幹,抱著雙臂,目光柔和的望著月亮,一縷碎發在額前鳳舞,沈長林打量著小兄長,腦海中浮現一詞,君子如玉。
“長林,無論來年我們中不中得進士,都能做官了。”
沈玉壽說著,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翹起,感覺如今這一切仿佛像是在夢中。
他一慣沉穩,此刻少有的露出少年人的天真:“要是做官了,我一定做個為民做主的好官。”
沈長林閉上眼,感受夜風徐徐拂過身體:“我也是。”
閉上眼睛的這一刹,他想起了鹹水村白雪皚皚的冬日,及那裏愚昧、樸實、善良的鄉鄰;又想起跟隨顧先生初次登船過沱水河時激動的心情;還有遭受陸經曆刁難時,那求助無門的滋味……
一件件往事,一位位故人在腦中閃現,最後想到的是遠在景安的家人。
一切,都越來越好了……
如今已是九月,春闈在明年三月舉行,從平昌到京師,至少要走一個月,到了後還要安身落腳,讀書備考,顯然是沒時間回景安了。
於是隔日,沈長林沈玉壽又寫了一封家書,告知錢氏羅氏及沈如康他們這件事,並夾帶了二百兩銀票一張,讓家人安心過日子,也表示自己不缺錢。
秋闈放榜後,不少人登門求解元和亞魁的書畫墨寶,這自然是有酬金的,並且開價很高,一副字畫他們願給百兩,甚至數百兩。
憑心而論,沈長林清楚他的字畫值不了那麽多錢。
不過是那些人變著法子給他們送錢攀交情罷了。
但為難的是,他們確實缺錢,去京師赴考路途遙遠,一去又是大半年,路上及到京後安頓生活的花銷自是不菲,同時還會有更多的社交,每一樣都要花銀子。
最終沈長林靈機一動,直接在街上支了個書畫攤子,十兩銀子一幅字,二十兩銀子一幅畫,來者不拒。
既利用了解元身份產生的書畫溢價,也沒有掉入‘受人資助,將來挾恩圖報’的危險中。
他們很快就賺足了盤纏錢,還寄了二百兩回家。
一時間沈解元沈亞魁的墨寶在平昌城滿天飛,沈長林也成了平昌城留墨寶最多的解元,甚至有人‘好心’勸他換策略。
“物依稀為貴,沈解元這樣不辭辛苦,日寫夜畫,一共也就掙錢幾百兩,若隻作一兩幅,眾人哄搶抬價,可得千兩!”
沈長林聽了微微一笑,不做解釋。
德不配位,必遭災殃,立人設自我炒作的事情,他並不想做。
幾日後,賀青山孫舒陽決定回景安城去,繼續在府學讀書。
平昌城千好萬好,數千繁華亂人眼,但他們還是要回景安,那裏比較能守得住本心。
相識十多載,一直是同窗,今日一別,再見不知何年何月。
沈長林沈玉壽送他倆出了城,看著馬車往景安方向遠去,內心充滿了離別的愁緒,不過他們很快就將自己從這份愁思中抽離出來。
準備幾日後,他們也要離開平昌,同趙悲煦文平憲一家,前往京師參加秋闈了。
豈料第二日,一封喜帖送到了兄弟倆手中,同樣收到喜帖的,還有趙悲煦,以及落榜後準備留在平昌城,入讀城南書院的林天逸。
萬永珺要和史家小姐成婚了。
沈長林打開喜帖,看著上麵字跡,聽著仆人的傳話,驚訝的險些將這事當作惡作劇。
可史家仆從信誓旦旦:“我家小姐與萬公子半年前訂下了婚約,因萬公子要下場赴考,三書六聘這些禮俗便低調進行了,如今秋闈結束,婚期也到了,特請沈解元沈亞魁登門吃酒。”
半年前定下婚約?
沈長林心中一哂,半年前正是史家小姐懷胎之時,至於三書六聘定是匆匆補上的。
秋闈放榜後的這些日子,史家沒有登門騷擾,沈長林以為是因自己炙手可熱,他們不敢有所動作,沒想到是尋到了萬永珺。
萬永珺雖然很招人厭惡,但被強行拉去做了史家這倒黴女婿,哎……
可惜了。
喜帖上的婚期是三日後,提前三日才通知客人,可以窺見這場婚禮有多倉促。
對此,史家解釋是貴婿萬永珺要盡早閉關讀書,為了女婿的學業著想,他們才不得不提前舉辦婚事。
對此沈玉壽趙悲煦林天逸感到很疑惑,萬永珺沒這般用功吧?
唯一知道內情的沈長林明白,隻不過是史小姐的肚子等不了了。
現在胎兒已有六個月,等孩子生下先在深宅養幾年,等他們大些再領出去見人,將個三歲半的孩子說成三歲,又有誰瞧得出不妥?
三日後,喜宴準時舉辦。
沈長林沈玉壽趙悲煦同行,一起到了史家,許久不見的林天逸也到了。
“恭喜三位,均得高中。”
半年不見,林天逸穩重了很多,據說是在平昌本地聘請了名師,看來這位老師教導的不錯,至少將林公子身上的傲慢和鑽營磨去不少。
但是嫌隙在先,沒有重新結交的必要,三人淡淡回一聲多謝便走開了。
林天逸深吸一口氣,隻懊惱當初年少輕狂,太過莽撞,錯失了沈家兄弟和趙悲煦這樣的朋友,哎——
喜宴開場,沈長林坐在位置上,心情複雜的看著喜堂上拜天地的新人。
喜服寬袍大袖,還有紅綢霞帔遮掩,新婦的身形看不出有異。
甚至,喜服下的可能不是史小姐本人。
但隻要拜過天地,萬永珺就是史家的女婿,不僅綠帽在頭,將來還將成為史家的提線木偶,十多年寒窗苦讀,可不是奔著做傀儡去的……
沈長林代入一下,簡直要窒息。
但新郎官前來敬酒的時候,他震驚了,隻見萬永珺一襲紅衣春風得意,眼角眉梢盡是饜足,甚至有種一朝騰飛,睥睨眾生的高傲。
“沈解元,來來來,喝酒!”
萬永珺望著沈長林,臉上的表情得意極了。
中了解元又如何,哪裏有他的造化好,史家產業無數,大舅哥年近而立膝下無子,而史小姐肚裏的野種來路不正,生了就扔到鄉下莊子養,然後再讓她生下自己的血脈。
最後父憑子貴,史家的家產遲早盡在他手!
萬永珺隻要想一想,內心就湧起萬丈豪情,他已是人上人了,沈長林即便中了舉,到底還是個窮書生,將來做了官,也是個窮官!
“……恭喜,恭喜。”
沈長林驚愕一瞬,很快便收斂好神情,喝下了那杯他以為是苦澀,當事人卻甘之如飴的喜酒。
喜宴結束後,沈長林沒忍住好奇心,又去找了當鋪掌櫃,這才弄清原委。
當日從桂樓下來,沈長林在街麵上偶遇過萬永珺,並說了話,二人恰好穿著同色衣裳,當時街麵上人多,史家派來綁沈長林的賊人一時看花眼,竟跟蹤錯了目標,將萬永珺綁了回去。
史家大公子看著瑟瑟發抖的萬永珺臉色鐵青,本想將萬永珺扔出去,再尋機會綁沈長林,但轉念一想,妹子的肚子已等不及了,沈長林數次逃脫,可見是不好拿捏的。
反正這女婿也是裝點樣子的擺飾,眼前這士子雖然說模樣差了些,慫了些,但打扮打扮,勉強也能看下去,罷了,就是他了!
史家大公子還想威逼利誘一番,迫使萬永珺答應,沒想到手段還沒有使出來,這士子不僅滿口答應,還幫著想起遮掩的法子來了。
“哈哈哈哈,賢妹夫,我與你相見恨晚啊!”
豈料沈長林溫和一笑:“當然,婆婆不做,我們吃什麽?”
“哦哦,好哩。”
第二日,鹿鳴宴開始了,本次中舉的百名士子均可參加。
鹿鳴宴由每省巡撫主持,巡撫雖在地方辦公,卻是實打實的京官,他們掛著督查的官職來地方巡視,監督以及協調三司衙門工作。
由他們主持鹿鳴宴,更顯出對舉子們的重視。
宴會上的主菜是鹿肉,還會歌《詩·小雅·鹿鳴》,作魁星舞,因此被稱為鹿鳴宴。
鹿鳴宴上不僅有巡撫,三司高官,本省學政,本次的考官同考官等人,也會前來參加宴會。
解元、亞元、魁經、亞魁等六人,自然是鹿鳴宴上的焦點。
巡撫大人見本次秋闈前六有四人都是翩翩少年郎,且一個比一個生的俊美,心中高興,舉樽讚道:“少時淩雲,人間風流,本官敬酒一杯,願爾等前程似錦,平步青雲!”
也不怪巡撫大人以貌取人,科舉一開始拚學識,到鄉試會試,就要開始拚顏值了。
就拿舉人去吏部等官做來說,相貌猥瑣醜陋的,或許一輩子也等不到實差,而長相端正俊朗者,往往當年就能得到官位。
會試之後有殿試,麵見天顏時,相貌就更加重要了。
曆史上還有因相貌出眾,姿容絕代而直接被點為探花甚至狀元的,當然,這是發生在荒唐朝代的荒唐事,在大乾朝不會發生。
可生得一副好容貌,無論在殿試上還是今後為官上,絕對是一項優勢。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下到百姓,上到皇帝,無人可以免俗。
席間,本次秋闈的主考官,禮部尚書衛大人走到沈長林麵前。
“你就是十日夜裏,好心贈藥給旁人的那位吧?”
沈長林頷首答:“正是學生。”
正說著,巡撫大人也走了過來,衛大人向巡撫大人說起那夜的事,又道:“得急症的那位舉子記得是姓蔣,名列第九,不過這鹿鳴宴上沒有見到他,不知是不是身子還沒養好。”
沈長林展了展眉,佯裝不了解內情,沒有說話。
南玉山莊蔣氏一族,顯然不想被過多關注,他就不提了。
關於蔣文嶠中舉卻沒來參加宴會的事,衛大人也隻是隨口一說,他現在更關注的是以沈長林為首,排名前六的幾位舉子。
他一一詢問他們師承何人,原籍何處,以及家中情況。
巡撫和衛大人在京城時就是舊相識,說到興頭上,他們叫人取來筆墨紙硯,當場給前六的舉子寫了京城白鹿洞書院的推薦信。
巡撫大人和衛大人都是從白鹿洞書院科舉入仕的,和書院的山長是好友,有他們的雙重推薦,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入讀。
四大書院的錄取生源的方式,是察舉製和科舉製的結合體。
有推薦信的士子,可隨時登門,自有先生單獨考核,過者即可入讀,而沒有推薦信的普通士子,則參加每年秋舉行的統一招生考核,過了的也可入讀。
但四大書院的考核沒有設置範圍,不僅考四書五經,也考六藝七謀八略。
對於出身底層的士子來說,要通過考核進入四大書院,難度是非常高的,畢竟四書五經用功苦讀便可參透,而六藝七謀八略,普通人顯然沒條件精學。
因此,在四大書院裏,到底是世家子多,寒門子弟甚少。
一朝得意如醉春風,將來白衣卿相,自有大好前程。
宴席散去,沈長林沈玉壽站在院裏的樹下吹風醒酒。
彎鉤似的月亮高懸於空中,風吹起二人的衣袍,翩翩飛舞。
沈玉壽靠著樹幹,抱著雙臂,目光柔和的望著月亮,一縷碎發在額前鳳舞,沈長林打量著小兄長,腦海中浮現一詞,君子如玉。
“長林,無論來年我們中不中得進士,都能做官了。”
沈玉壽說著,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翹起,感覺如今這一切仿佛像是在夢中。
他一慣沉穩,此刻少有的露出少年人的天真:“要是做官了,我一定做個為民做主的好官。”
沈長林閉上眼,感受夜風徐徐拂過身體:“我也是。”
閉上眼睛的這一刹,他想起了鹹水村白雪皚皚的冬日,及那裏愚昧、樸實、善良的鄉鄰;又想起跟隨顧先生初次登船過沱水河時激動的心情;還有遭受陸經曆刁難時,那求助無門的滋味……
一件件往事,一位位故人在腦中閃現,最後想到的是遠在景安的家人。
一切,都越來越好了……
如今已是九月,春闈在明年三月舉行,從平昌到京師,至少要走一個月,到了後還要安身落腳,讀書備考,顯然是沒時間回景安了。
於是隔日,沈長林沈玉壽又寫了一封家書,告知錢氏羅氏及沈如康他們這件事,並夾帶了二百兩銀票一張,讓家人安心過日子,也表示自己不缺錢。
秋闈放榜後,不少人登門求解元和亞魁的書畫墨寶,這自然是有酬金的,並且開價很高,一副字畫他們願給百兩,甚至數百兩。
憑心而論,沈長林清楚他的字畫值不了那麽多錢。
不過是那些人變著法子給他們送錢攀交情罷了。
但為難的是,他們確實缺錢,去京師赴考路途遙遠,一去又是大半年,路上及到京後安頓生活的花銷自是不菲,同時還會有更多的社交,每一樣都要花銀子。
最終沈長林靈機一動,直接在街上支了個書畫攤子,十兩銀子一幅字,二十兩銀子一幅畫,來者不拒。
既利用了解元身份產生的書畫溢價,也沒有掉入‘受人資助,將來挾恩圖報’的危險中。
他們很快就賺足了盤纏錢,還寄了二百兩回家。
一時間沈解元沈亞魁的墨寶在平昌城滿天飛,沈長林也成了平昌城留墨寶最多的解元,甚至有人‘好心’勸他換策略。
“物依稀為貴,沈解元這樣不辭辛苦,日寫夜畫,一共也就掙錢幾百兩,若隻作一兩幅,眾人哄搶抬價,可得千兩!”
沈長林聽了微微一笑,不做解釋。
德不配位,必遭災殃,立人設自我炒作的事情,他並不想做。
幾日後,賀青山孫舒陽決定回景安城去,繼續在府學讀書。
平昌城千好萬好,數千繁華亂人眼,但他們還是要回景安,那裏比較能守得住本心。
相識十多載,一直是同窗,今日一別,再見不知何年何月。
沈長林沈玉壽送他倆出了城,看著馬車往景安方向遠去,內心充滿了離別的愁緒,不過他們很快就將自己從這份愁思中抽離出來。
準備幾日後,他們也要離開平昌,同趙悲煦文平憲一家,前往京師參加秋闈了。
豈料第二日,一封喜帖送到了兄弟倆手中,同樣收到喜帖的,還有趙悲煦,以及落榜後準備留在平昌城,入讀城南書院的林天逸。
萬永珺要和史家小姐成婚了。
沈長林打開喜帖,看著上麵字跡,聽著仆人的傳話,驚訝的險些將這事當作惡作劇。
可史家仆從信誓旦旦:“我家小姐與萬公子半年前訂下了婚約,因萬公子要下場赴考,三書六聘這些禮俗便低調進行了,如今秋闈結束,婚期也到了,特請沈解元沈亞魁登門吃酒。”
半年前定下婚約?
沈長林心中一哂,半年前正是史家小姐懷胎之時,至於三書六聘定是匆匆補上的。
秋闈放榜後的這些日子,史家沒有登門騷擾,沈長林以為是因自己炙手可熱,他們不敢有所動作,沒想到是尋到了萬永珺。
萬永珺雖然很招人厭惡,但被強行拉去做了史家這倒黴女婿,哎……
可惜了。
喜帖上的婚期是三日後,提前三日才通知客人,可以窺見這場婚禮有多倉促。
對此,史家解釋是貴婿萬永珺要盡早閉關讀書,為了女婿的學業著想,他們才不得不提前舉辦婚事。
對此沈玉壽趙悲煦林天逸感到很疑惑,萬永珺沒這般用功吧?
唯一知道內情的沈長林明白,隻不過是史小姐的肚子等不了了。
現在胎兒已有六個月,等孩子生下先在深宅養幾年,等他們大些再領出去見人,將個三歲半的孩子說成三歲,又有誰瞧得出不妥?
三日後,喜宴準時舉辦。
沈長林沈玉壽趙悲煦同行,一起到了史家,許久不見的林天逸也到了。
“恭喜三位,均得高中。”
半年不見,林天逸穩重了很多,據說是在平昌本地聘請了名師,看來這位老師教導的不錯,至少將林公子身上的傲慢和鑽營磨去不少。
但是嫌隙在先,沒有重新結交的必要,三人淡淡回一聲多謝便走開了。
林天逸深吸一口氣,隻懊惱當初年少輕狂,太過莽撞,錯失了沈家兄弟和趙悲煦這樣的朋友,哎——
喜宴開場,沈長林坐在位置上,心情複雜的看著喜堂上拜天地的新人。
喜服寬袍大袖,還有紅綢霞帔遮掩,新婦的身形看不出有異。
甚至,喜服下的可能不是史小姐本人。
但隻要拜過天地,萬永珺就是史家的女婿,不僅綠帽在頭,將來還將成為史家的提線木偶,十多年寒窗苦讀,可不是奔著做傀儡去的……
沈長林代入一下,簡直要窒息。
但新郎官前來敬酒的時候,他震驚了,隻見萬永珺一襲紅衣春風得意,眼角眉梢盡是饜足,甚至有種一朝騰飛,睥睨眾生的高傲。
“沈解元,來來來,喝酒!”
萬永珺望著沈長林,臉上的表情得意極了。
中了解元又如何,哪裏有他的造化好,史家產業無數,大舅哥年近而立膝下無子,而史小姐肚裏的野種來路不正,生了就扔到鄉下莊子養,然後再讓她生下自己的血脈。
最後父憑子貴,史家的家產遲早盡在他手!
萬永珺隻要想一想,內心就湧起萬丈豪情,他已是人上人了,沈長林即便中了舉,到底還是個窮書生,將來做了官,也是個窮官!
“……恭喜,恭喜。”
沈長林驚愕一瞬,很快便收斂好神情,喝下了那杯他以為是苦澀,當事人卻甘之如飴的喜酒。
喜宴結束後,沈長林沒忍住好奇心,又去找了當鋪掌櫃,這才弄清原委。
當日從桂樓下來,沈長林在街麵上偶遇過萬永珺,並說了話,二人恰好穿著同色衣裳,當時街麵上人多,史家派來綁沈長林的賊人一時看花眼,竟跟蹤錯了目標,將萬永珺綁了回去。
史家大公子看著瑟瑟發抖的萬永珺臉色鐵青,本想將萬永珺扔出去,再尋機會綁沈長林,但轉念一想,妹子的肚子已等不及了,沈長林數次逃脫,可見是不好拿捏的。
反正這女婿也是裝點樣子的擺飾,眼前這士子雖然說模樣差了些,慫了些,但打扮打扮,勉強也能看下去,罷了,就是他了!
史家大公子還想威逼利誘一番,迫使萬永珺答應,沒想到手段還沒有使出來,這士子不僅滿口答應,還幫著想起遮掩的法子來了。
“哈哈哈哈,賢妹夫,我與你相見恨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