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瀾渾身緊繃,隻兀自低頭去解裴慎腰上竹葉青潞綢荷包。一麵解,一麵絞盡腦汁想著裴慎監視她做什麽?她一個做丫鬟的,有什麽值得裴慎監視的?
沈瀾秀眉微蹙,腦中百轉千回。倏忽之間便已想到了答案。裴慎年紀輕輕便能登臨高位,必定心思縝密,憑什麽相信她一個深陷賊窩七年,出身不清白,第一次見麵就試圖蒙騙他的瘦馬呢?
監視她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更別提他們的相遇如此巧合,剛查到賬本在劉宅,便遇到貌美瘦馬出逃,被林秉忠擄來自己麵前,還恰恰是第二天便要送給他的瘦馬。
沈瀾思及至此,心知肚明恐怕這四個月的外出公幹不僅僅是為了公事,也是為了試探沈瀾。
若她背後有人指使,異動頻頻,足夠裴慎順藤摸瓜,一網打盡。若她雖無人指使,卻再度出逃,那便是不忠,抓回來照著逃奴處置便是。
沈瀾思及至此,一時間額間隱有細汗,竟略有幾分驚懼。一個月來朝夕相處,此人甚至手把手教她讀書習字,原來撕開溫情脈脈的麵紗,底下竟是冷血無情的算計。
隻是驚懼之外,又油然而生幾分慶幸。萬幸,她沒有莽撞逃亡,行事謹慎未曾留下破綻。
沈瀾心中百轉千回,隻垂下頭去,修長的五指繞在他腰間攢心梅花絡子上,仿佛隨口道:“爺,說來已快半年了,不知劉媽媽如何了?”
聞言,裴慎隻淡淡道:“絞刑。”
沈瀾微怔。隻覺胸中一口鬱氣吐出。害死了那麽多姑娘,以命抵命,屬實應當。
“那劉葛也判了嗎?”
“亦是死刑。”語畢,裴慎補充道:“沁芳,鹽所貪汙受賄案案犯該死的死,該流的流,秋後判刑俱已結束。”
沈瀾指尖一頓,將素銀腰帶取下,放置在楠木清漆小幾上。她心中已是隱隱有數。果然,裴慎對她的監視停止了。因為受賄案已徹底了結。沈瀾不涉其中,的確清白,自然不必再被監視。
無論如何,她通過了裴慎的試探。想來自此以後,裴慎便能安心了。
沈瀾心情微微好轉。如同當年初來乍到時,她騙過了劉媽媽,說要去博取榮華富貴一般。
沐過浴,裴慎正慢條斯理吃一碗雞絲湯麵。清淡的香氣撲麵而來,在寒冷的冬日,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令他眉眼都舒緩下來。
待他吃完,沈瀾奉上溫熱的棉帕。裴慎淨手後又接過她奉來的小四峴春,呷了一口道:“沁芳,近來不必添置東西,陸陸續續將行李收拾起來,再過幾個月便有新任巡鹽禦史前來與我交接,屆時便要回京述職,再行外放。”
沈瀾心中霎時明透了然,恐怕這便是裴慎暗示監視一事的目的了,提點她通過了試探,暗示揚州事務全部了結,自此以後,北上南下,俱要跟著他走,安心伺候,莫起些歪心思。
至於沈瀾是否聽懂,聽懂了更好,聽不懂也無妨,左右裴慎隻誇了她一句衣衫好看罷了。
“是。”沈瀾垂首,停頓片刻又道:“爺,離了揚州故土,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可否去見一見故人?”監視了她那麽久,總得給點補償吧。
誰知裴慎蹙眉道:“可是那個叫瓊華的?”
見沈瀾點頭,他劍眉擰起來,目光鋒銳,直直看向沈瀾:“照著劉媽媽的口供,你與她素來不睦,贈她百兩也就罷了,全當你做善事了。可你非見她做甚?莫不是要與她敘一敘離別之情?”
沈瀾咋舌,心道此人果真看過劉媽媽口供。恐怕對她與瓊華等人的關係心知肚明。
“爺,我與瓊華雖不睦,卻也無深仇大恨,不過是劉媽媽居中挑撥,不肯叫姑娘們報團罷了。如今我要離開揚州,臨行前若不去見一麵,心裏總也難受。”
聞她言,裴慎已略有不耐煩:“你是我丫鬟,瘦馬不過是個玩意兒,你總與她們糾纏做什麽?”
沈瀾微怔,一時齒冷。瘦馬是個玩意兒,丫鬟難道就不是嗎?生死俱操於他人之手,同病相憐罷了。
見她臉色微微發白,裴慎輕歎息道:“你既當了我丫鬟,日後天南海北的與我去,必有一份好前程與你。往事故人的,又不甚光彩,俱斷了去罷。”
沈瀾心中發寒,奴籍加瘦馬加涉案,聽起來的確不光彩。可她與瓊華俱是受害者,有什麽好丟人的?
沈瀾本想反駁,隻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忍過三年便好了。她兀自安慰自己,便垂首道:“爺教訓的是。”
這一應承,她竟再也沒能尋機見一麵瓊華。
日子倏忽而過,鹽政改革雖開了個好頭,隻是裴慎照舊不得閑。臨卸任前,他風餐露宿,快馬疾行,再次花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巡視都轉運鹽使司三個分司,兩座批驗所,六十二個鹽場,鹽課司,以查驗鹽政改革起效如何。
沈瀾不由得咋舌,勤政至此,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能大權在握。然而或許是時勢造英雄,裴慎官途比沈瀾想象的還要順遂。
裴慎十七歲中進士,在翰林院當侍讀三年,調任兩淮巡鹽禦史。因鹽政有功,一年後被調任至京都擔任戶部清吏司郎中。
己巳年四月,裴慎剛至京都,蒙古孛兒隻斤氏俺答義子脫脫率領三千餘兵馬入侵京都,裴慎開強弓射殺一名千戶,脫脫為其所攝,故退去,裴慎轉為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
同月,草原白災,牲畜、人員盡數凍亡。俺答親率軍一萬,劫掠京都周圍十四所州縣、焚毀房屋數萬、蹂踏良田萬頃,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湧入京都。
裴慎募流民中敢死之士,夜入敵營,營嘯後俺答被迫退走。裴慎因此被擢升為右僉都禦史,並任山西參政。
庚午年,裴慎因鎮壓山西白蓮教叛亂有功,擢山西巡撫。
同年,裴慎出孝,歸家成婚。
作者有話說:
這個時光大法是我早早設定好的,我在文案裏寫了有兩次時光大法,這就是第一次。前十三章都是第一卷 ,兩個人的初次相識,相互試探,再交代一些背景鋪墊。之後的就開始第二卷,裴慎出孝,歸家成婚。沈瀾覺得時間差不多了,適合銷去奴籍,辭職跑路。
第14章
魏國公府,門前三道門樓,門樓之上龍額金書。穿過門樓,方到了國公府正大門,三間五架門屋,金漆獸麵錫環,太.祖親提的紫檀木匾額高懸,泥金署書體態方圓,端楷典重。
入得門內,繞過影壁,前廳、中堂、後堂俱是七間九架,處處碧瓦朱甍,黑金窗枋,重簷重栱,層台累榭。
南山堂,五間七架正房,庭中有嶙峋山石綴著數杆修竹,幾株芭蕉,時有報信的丫鬟小廝進進出出。
“快!快去探探,慎哥兒到哪兒了?”
國公府的老祖宗年過花甲,穿著金繡雲霞翟紋的真紅袖衫,銀發拿桂花頭油抹得整齊,拄著八仙過海楠木杖,坐在櫸木螭龍紋倚板圈椅上,心心念念,非要打發家裏的小廝再去碼頭探探。
素來妙語連珠的二太太一樣滿頭珠翠,綺羅遍身,這會兒站起來湊趣道:“不得了,老太太打發了十七八個小廝去還不夠,這是要再打發十七八個啊!”
一時間,滿堂眾人歡聲笑語,老祖宗笑罵道:“好你個潑猴,待慎哥兒娶了媳婦,非叫她撕了你的嘴不可!”
二太太喊冤道:“老太太,您一心隻想著慎哥兒未過門的媳婦,有了新人便不要我這個老絲瓜瓤子了!”
滿堂霎時又歡笑起來。
就連裴慎的母親大太太也笑道:“你四十好幾的人了,怎得還這般頑皮!”
二太太更冤枉了:“嫂嫂,你莫冤枉我,論頑皮,我哪裏比得過四太太。”話一出口,二太太暗道不好。
果然,滿堂歡笑忽然都寂靜了下來。如同一盆涼水潑下來,氣氛急轉直下。
直到一旁坐著的四老爺捋了捋一把美髯道:“二嫂,好端端的,提這喪門星做甚!”
將自己的妻子稱呼為喪門星,一時間,女眷都心有戚戚。
三太太是個安靜嫻雅性子,素日裏鮮少說話,此刻竟忍不住諷刺道:“四弟,你那是拿著絲瓜筋打老婆——裝腔作勢演給我們看呢!誰不知道你們夫妻恩愛有加啊!”
四老爺差點被氣得揪斷胡須。誰跟那瘋婆子恩愛有加!不過是尋摸了個粉頭養在外麵,這瘋婆子竟喊了人將他和粉頭捉奸在床!鬧騰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四老爺正氣著呢,門口忽有小廝來報,“世子回來了!世子回來了!”
堂中氣氛一下子和樂起來,四房其樂融融,仿佛剛才的事情都沒發生過。
裴慎一進門,他母親便急急迎了上來,一疊聲喊著“慎哥兒”、“慎哥兒”。
母子相見,原該熱淚盈眶。隻是裴慎三歲移進外書房開蒙讀書,六歲去往書院刻苦求學,十七歲考中進士方才歸家。此後又連連外放,論起來,他與母親感情實在淡薄。
母親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這個六歲就離家求學的孩子,裴慎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陌生的母親。
跟在身後的沈瀾原本不想摻和,她已經十八歲了,再過幾個月待裴慎成婚後她便能出府,隻想安靜熬完最後幾個月。
可倆人就這麽站著,回頭裴慎想起來了,多半要覺得她沒眼色,屆時還得給她甩臉子看。
沈瀾安慰自己,辭職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便上前半步,垂首低聲道:“爺,禮物。”
裴慎便一下坦然起來,“勞母親掛念,兒離家多年,如今帶了些東西回來,也好給大家分一分。”說著,便喊了聲沁芳。
沈瀾從身後小丫鬟手中接過禮品,一個個遞給裴慎。
男性是雕刻著不同銘文的青綠端硯,年長的刻著“天保九如”、“蘭薰桂馥”等,年輕還要考功名的刻著“蟾宮折桂”、“獨占鼇頭”,小孩子則是“桑弧蓬矢”、“虎豹之駒”等等。
女性統一是金銀錁子,照著個人的生肖打造一整套不同動作的,看起來煞是可愛。
“慎哥用心了。”老祖宗感歎道。其餘收到禮物的人也頗為滿意。
裴慎也很滿意。當年他離任揚州,原本是坐官船回返京都,忽聞俺答大軍壓境,京都被脫脫所圍,隻將沈瀾留在官船上,自己下船快馬疾馳回援京都,靠著戰功一躍而起,升任山西參政。又速速帶著沈瀾轉道赴任山西,以至於沈瀾從未登過國公府的大門。
即使如此,她依然將禮物打理的妥妥當當,可見其辦事謹慎,從無疏漏。
一行人都是家裏人,也不必避諱什麽,隻在水榭上設宴。這水榭建在湖邊,湖麵清渺,芙蕖生香,旁有怪石嶙峋,正是負山背水的好地方。
男人一桌,女眷一桌,齊聚在一起吃吃酒,說說話,再叫伶人戲子們唱兩出漁陽弄、翠鄉夢。
這宴席甚豐,杯盤錯落,水陸盡有,簇盤、糖纏、蘭溪豬,太倉筍,鬆江米,火炙鹿肉,冰鴨鰣魚,當真是窮山之珍,竭水之錯。
沈瀾看得咋舌不已,杵在裴慎身後聽他們說著詩詞歌賦,時不時考校些四書五經的功課,再替裴慎斟酒。
隻她垂首不語,姿態恭謹,離裴慎不遠處的四老爺餘光來來回回打量她。
雖低著頭看不見整張臉,隻看那雪肌玉膚、修長白皙的脖頸、玲瓏有致的身段,一看就是個美人。
四老爺飲盡杯中石練春,清清嗓子道:“守恂啊,我記得你離府去揚州上任時隻帶了幾個侍衛小廝,怎麽如今從山西回來竟帶了個丫鬟?”
沈瀾心裏一突,好端端的,提她做甚。
裴慎原本正考校幾個堂弟功課,聞言望了眼四老爺,隻淡淡道:“四叔,沁芳是我丫鬟。”
四老爺裴延正色心上頭,哪裏聽得出裴慎的警告之意,又是時隔多年未見這侄子,隻覺自己是長輩也不怕他,便一把打開手中金鉸藤骨蜀扇,故作灑脫道:“公府裏的丫鬟走到外頭去,便是被人稱一聲小姐也行,何故低著頭畏畏縮縮不說話?你且抬起頭來看看。”
沈瀾暗道倒黴,也不知道這位四老爺是真好奇還是假好奇。可她知道自己是絕不能抬頭的。
年近十八的沈瀾長開了,身量也纖穠有度,一旦被公府裏的爺們看上,她可不敢保證裴慎會不會把她送出去。
正當沈瀾思索如何逃過這一場的時候,裴慎看向四老爺,目露警告:“四叔,她膽小,不敢看人。”
四老爺一時間便有些不愉,不過是個丫鬟罷了,何至於這般嬌慣。
見氣氛有些僵著,一旁的二叔三叔連忙打起圓場來,底下幾個小的也跟著笑。
恰在這時,女眷那裏又送了碟子荷花酥來,隻拿鬥彩靈雲碟盛著,擺成了品字形。二太太高聲湊趣道:“慎哥,這可是你母親賞你的,還不好生謝過你母親?”
裴慎便道:“多謝母親關懷。”
大太太不知為何,竟有些訕訕的擺擺手:“空腹吃酒不好,吃些糕點墊墊。”
裴慎的親弟弟,一母同胞的裴琿年紀不過才十七,此刻叫嚷起來:“這荷花酥是我最喜歡吃的,哥哥你饒我一塊罷。”
裴慎是何等敏銳的人物,即刻意識到這荷花酥是母親拿來給琿哥吃的。他一時間有些不愉,多年未歸家,母親恐怕連他喜歡吃什麽都不記得了。
轉念一想卻又覺得著實無趣,琿哥比他小了五歲,跟一個小孩計較什麽呢。
隻有沈瀾心想他回去以後恐怕要不高興,他一不高興,全院的丫鬟小廝們都得跟著遭殃,便用一雙方首圓足雕花銀筷夾了一小塊晶瑩剔透的翠玉凍到他碗中。
裴慎一愣,餘光掃了沈瀾一眼,心想她倒乖覺,便夾起那塊翠玉凍細細吃了。
眾人吃了酒,都有些醉醺醺,說了會兒話便散了。
沈瀾秀眉微蹙,腦中百轉千回。倏忽之間便已想到了答案。裴慎年紀輕輕便能登臨高位,必定心思縝密,憑什麽相信她一個深陷賊窩七年,出身不清白,第一次見麵就試圖蒙騙他的瘦馬呢?
監視她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更別提他們的相遇如此巧合,剛查到賬本在劉宅,便遇到貌美瘦馬出逃,被林秉忠擄來自己麵前,還恰恰是第二天便要送給他的瘦馬。
沈瀾思及至此,心知肚明恐怕這四個月的外出公幹不僅僅是為了公事,也是為了試探沈瀾。
若她背後有人指使,異動頻頻,足夠裴慎順藤摸瓜,一網打盡。若她雖無人指使,卻再度出逃,那便是不忠,抓回來照著逃奴處置便是。
沈瀾思及至此,一時間額間隱有細汗,竟略有幾分驚懼。一個月來朝夕相處,此人甚至手把手教她讀書習字,原來撕開溫情脈脈的麵紗,底下竟是冷血無情的算計。
隻是驚懼之外,又油然而生幾分慶幸。萬幸,她沒有莽撞逃亡,行事謹慎未曾留下破綻。
沈瀾心中百轉千回,隻垂下頭去,修長的五指繞在他腰間攢心梅花絡子上,仿佛隨口道:“爺,說來已快半年了,不知劉媽媽如何了?”
聞言,裴慎隻淡淡道:“絞刑。”
沈瀾微怔。隻覺胸中一口鬱氣吐出。害死了那麽多姑娘,以命抵命,屬實應當。
“那劉葛也判了嗎?”
“亦是死刑。”語畢,裴慎補充道:“沁芳,鹽所貪汙受賄案案犯該死的死,該流的流,秋後判刑俱已結束。”
沈瀾指尖一頓,將素銀腰帶取下,放置在楠木清漆小幾上。她心中已是隱隱有數。果然,裴慎對她的監視停止了。因為受賄案已徹底了結。沈瀾不涉其中,的確清白,自然不必再被監視。
無論如何,她通過了裴慎的試探。想來自此以後,裴慎便能安心了。
沈瀾心情微微好轉。如同當年初來乍到時,她騙過了劉媽媽,說要去博取榮華富貴一般。
沐過浴,裴慎正慢條斯理吃一碗雞絲湯麵。清淡的香氣撲麵而來,在寒冷的冬日,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令他眉眼都舒緩下來。
待他吃完,沈瀾奉上溫熱的棉帕。裴慎淨手後又接過她奉來的小四峴春,呷了一口道:“沁芳,近來不必添置東西,陸陸續續將行李收拾起來,再過幾個月便有新任巡鹽禦史前來與我交接,屆時便要回京述職,再行外放。”
沈瀾心中霎時明透了然,恐怕這便是裴慎暗示監視一事的目的了,提點她通過了試探,暗示揚州事務全部了結,自此以後,北上南下,俱要跟著他走,安心伺候,莫起些歪心思。
至於沈瀾是否聽懂,聽懂了更好,聽不懂也無妨,左右裴慎隻誇了她一句衣衫好看罷了。
“是。”沈瀾垂首,停頓片刻又道:“爺,離了揚州故土,也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可否去見一見故人?”監視了她那麽久,總得給點補償吧。
誰知裴慎蹙眉道:“可是那個叫瓊華的?”
見沈瀾點頭,他劍眉擰起來,目光鋒銳,直直看向沈瀾:“照著劉媽媽的口供,你與她素來不睦,贈她百兩也就罷了,全當你做善事了。可你非見她做甚?莫不是要與她敘一敘離別之情?”
沈瀾咋舌,心道此人果真看過劉媽媽口供。恐怕對她與瓊華等人的關係心知肚明。
“爺,我與瓊華雖不睦,卻也無深仇大恨,不過是劉媽媽居中挑撥,不肯叫姑娘們報團罷了。如今我要離開揚州,臨行前若不去見一麵,心裏總也難受。”
聞她言,裴慎已略有不耐煩:“你是我丫鬟,瘦馬不過是個玩意兒,你總與她們糾纏做什麽?”
沈瀾微怔,一時齒冷。瘦馬是個玩意兒,丫鬟難道就不是嗎?生死俱操於他人之手,同病相憐罷了。
見她臉色微微發白,裴慎輕歎息道:“你既當了我丫鬟,日後天南海北的與我去,必有一份好前程與你。往事故人的,又不甚光彩,俱斷了去罷。”
沈瀾心中發寒,奴籍加瘦馬加涉案,聽起來的確不光彩。可她與瓊華俱是受害者,有什麽好丟人的?
沈瀾本想反駁,隻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忍過三年便好了。她兀自安慰自己,便垂首道:“爺教訓的是。”
這一應承,她竟再也沒能尋機見一麵瓊華。
日子倏忽而過,鹽政改革雖開了個好頭,隻是裴慎照舊不得閑。臨卸任前,他風餐露宿,快馬疾行,再次花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巡視都轉運鹽使司三個分司,兩座批驗所,六十二個鹽場,鹽課司,以查驗鹽政改革起效如何。
沈瀾不由得咋舌,勤政至此,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能大權在握。然而或許是時勢造英雄,裴慎官途比沈瀾想象的還要順遂。
裴慎十七歲中進士,在翰林院當侍讀三年,調任兩淮巡鹽禦史。因鹽政有功,一年後被調任至京都擔任戶部清吏司郎中。
己巳年四月,裴慎剛至京都,蒙古孛兒隻斤氏俺答義子脫脫率領三千餘兵馬入侵京都,裴慎開強弓射殺一名千戶,脫脫為其所攝,故退去,裴慎轉為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
同月,草原白災,牲畜、人員盡數凍亡。俺答親率軍一萬,劫掠京都周圍十四所州縣、焚毀房屋數萬、蹂踏良田萬頃,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湧入京都。
裴慎募流民中敢死之士,夜入敵營,營嘯後俺答被迫退走。裴慎因此被擢升為右僉都禦史,並任山西參政。
庚午年,裴慎因鎮壓山西白蓮教叛亂有功,擢山西巡撫。
同年,裴慎出孝,歸家成婚。
作者有話說:
這個時光大法是我早早設定好的,我在文案裏寫了有兩次時光大法,這就是第一次。前十三章都是第一卷 ,兩個人的初次相識,相互試探,再交代一些背景鋪墊。之後的就開始第二卷,裴慎出孝,歸家成婚。沈瀾覺得時間差不多了,適合銷去奴籍,辭職跑路。
第14章
魏國公府,門前三道門樓,門樓之上龍額金書。穿過門樓,方到了國公府正大門,三間五架門屋,金漆獸麵錫環,太.祖親提的紫檀木匾額高懸,泥金署書體態方圓,端楷典重。
入得門內,繞過影壁,前廳、中堂、後堂俱是七間九架,處處碧瓦朱甍,黑金窗枋,重簷重栱,層台累榭。
南山堂,五間七架正房,庭中有嶙峋山石綴著數杆修竹,幾株芭蕉,時有報信的丫鬟小廝進進出出。
“快!快去探探,慎哥兒到哪兒了?”
國公府的老祖宗年過花甲,穿著金繡雲霞翟紋的真紅袖衫,銀發拿桂花頭油抹得整齊,拄著八仙過海楠木杖,坐在櫸木螭龍紋倚板圈椅上,心心念念,非要打發家裏的小廝再去碼頭探探。
素來妙語連珠的二太太一樣滿頭珠翠,綺羅遍身,這會兒站起來湊趣道:“不得了,老太太打發了十七八個小廝去還不夠,這是要再打發十七八個啊!”
一時間,滿堂眾人歡聲笑語,老祖宗笑罵道:“好你個潑猴,待慎哥兒娶了媳婦,非叫她撕了你的嘴不可!”
二太太喊冤道:“老太太,您一心隻想著慎哥兒未過門的媳婦,有了新人便不要我這個老絲瓜瓤子了!”
滿堂霎時又歡笑起來。
就連裴慎的母親大太太也笑道:“你四十好幾的人了,怎得還這般頑皮!”
二太太更冤枉了:“嫂嫂,你莫冤枉我,論頑皮,我哪裏比得過四太太。”話一出口,二太太暗道不好。
果然,滿堂歡笑忽然都寂靜了下來。如同一盆涼水潑下來,氣氛急轉直下。
直到一旁坐著的四老爺捋了捋一把美髯道:“二嫂,好端端的,提這喪門星做甚!”
將自己的妻子稱呼為喪門星,一時間,女眷都心有戚戚。
三太太是個安靜嫻雅性子,素日裏鮮少說話,此刻竟忍不住諷刺道:“四弟,你那是拿著絲瓜筋打老婆——裝腔作勢演給我們看呢!誰不知道你們夫妻恩愛有加啊!”
四老爺差點被氣得揪斷胡須。誰跟那瘋婆子恩愛有加!不過是尋摸了個粉頭養在外麵,這瘋婆子竟喊了人將他和粉頭捉奸在床!鬧騰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四老爺正氣著呢,門口忽有小廝來報,“世子回來了!世子回來了!”
堂中氣氛一下子和樂起來,四房其樂融融,仿佛剛才的事情都沒發生過。
裴慎一進門,他母親便急急迎了上來,一疊聲喊著“慎哥兒”、“慎哥兒”。
母子相見,原該熱淚盈眶。隻是裴慎三歲移進外書房開蒙讀書,六歲去往書院刻苦求學,十七歲考中進士方才歸家。此後又連連外放,論起來,他與母親感情實在淡薄。
母親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這個六歲就離家求學的孩子,裴慎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陌生的母親。
跟在身後的沈瀾原本不想摻和,她已經十八歲了,再過幾個月待裴慎成婚後她便能出府,隻想安靜熬完最後幾個月。
可倆人就這麽站著,回頭裴慎想起來了,多半要覺得她沒眼色,屆時還得給她甩臉子看。
沈瀾安慰自己,辭職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便上前半步,垂首低聲道:“爺,禮物。”
裴慎便一下坦然起來,“勞母親掛念,兒離家多年,如今帶了些東西回來,也好給大家分一分。”說著,便喊了聲沁芳。
沈瀾從身後小丫鬟手中接過禮品,一個個遞給裴慎。
男性是雕刻著不同銘文的青綠端硯,年長的刻著“天保九如”、“蘭薰桂馥”等,年輕還要考功名的刻著“蟾宮折桂”、“獨占鼇頭”,小孩子則是“桑弧蓬矢”、“虎豹之駒”等等。
女性統一是金銀錁子,照著個人的生肖打造一整套不同動作的,看起來煞是可愛。
“慎哥用心了。”老祖宗感歎道。其餘收到禮物的人也頗為滿意。
裴慎也很滿意。當年他離任揚州,原本是坐官船回返京都,忽聞俺答大軍壓境,京都被脫脫所圍,隻將沈瀾留在官船上,自己下船快馬疾馳回援京都,靠著戰功一躍而起,升任山西參政。又速速帶著沈瀾轉道赴任山西,以至於沈瀾從未登過國公府的大門。
即使如此,她依然將禮物打理的妥妥當當,可見其辦事謹慎,從無疏漏。
一行人都是家裏人,也不必避諱什麽,隻在水榭上設宴。這水榭建在湖邊,湖麵清渺,芙蕖生香,旁有怪石嶙峋,正是負山背水的好地方。
男人一桌,女眷一桌,齊聚在一起吃吃酒,說說話,再叫伶人戲子們唱兩出漁陽弄、翠鄉夢。
這宴席甚豐,杯盤錯落,水陸盡有,簇盤、糖纏、蘭溪豬,太倉筍,鬆江米,火炙鹿肉,冰鴨鰣魚,當真是窮山之珍,竭水之錯。
沈瀾看得咋舌不已,杵在裴慎身後聽他們說著詩詞歌賦,時不時考校些四書五經的功課,再替裴慎斟酒。
隻她垂首不語,姿態恭謹,離裴慎不遠處的四老爺餘光來來回回打量她。
雖低著頭看不見整張臉,隻看那雪肌玉膚、修長白皙的脖頸、玲瓏有致的身段,一看就是個美人。
四老爺飲盡杯中石練春,清清嗓子道:“守恂啊,我記得你離府去揚州上任時隻帶了幾個侍衛小廝,怎麽如今從山西回來竟帶了個丫鬟?”
沈瀾心裏一突,好端端的,提她做甚。
裴慎原本正考校幾個堂弟功課,聞言望了眼四老爺,隻淡淡道:“四叔,沁芳是我丫鬟。”
四老爺裴延正色心上頭,哪裏聽得出裴慎的警告之意,又是時隔多年未見這侄子,隻覺自己是長輩也不怕他,便一把打開手中金鉸藤骨蜀扇,故作灑脫道:“公府裏的丫鬟走到外頭去,便是被人稱一聲小姐也行,何故低著頭畏畏縮縮不說話?你且抬起頭來看看。”
沈瀾暗道倒黴,也不知道這位四老爺是真好奇還是假好奇。可她知道自己是絕不能抬頭的。
年近十八的沈瀾長開了,身量也纖穠有度,一旦被公府裏的爺們看上,她可不敢保證裴慎會不會把她送出去。
正當沈瀾思索如何逃過這一場的時候,裴慎看向四老爺,目露警告:“四叔,她膽小,不敢看人。”
四老爺一時間便有些不愉,不過是個丫鬟罷了,何至於這般嬌慣。
見氣氛有些僵著,一旁的二叔三叔連忙打起圓場來,底下幾個小的也跟著笑。
恰在這時,女眷那裏又送了碟子荷花酥來,隻拿鬥彩靈雲碟盛著,擺成了品字形。二太太高聲湊趣道:“慎哥,這可是你母親賞你的,還不好生謝過你母親?”
裴慎便道:“多謝母親關懷。”
大太太不知為何,竟有些訕訕的擺擺手:“空腹吃酒不好,吃些糕點墊墊。”
裴慎的親弟弟,一母同胞的裴琿年紀不過才十七,此刻叫嚷起來:“這荷花酥是我最喜歡吃的,哥哥你饒我一塊罷。”
裴慎是何等敏銳的人物,即刻意識到這荷花酥是母親拿來給琿哥吃的。他一時間有些不愉,多年未歸家,母親恐怕連他喜歡吃什麽都不記得了。
轉念一想卻又覺得著實無趣,琿哥比他小了五歲,跟一個小孩計較什麽呢。
隻有沈瀾心想他回去以後恐怕要不高興,他一不高興,全院的丫鬟小廝們都得跟著遭殃,便用一雙方首圓足雕花銀筷夾了一小塊晶瑩剔透的翠玉凍到他碗中。
裴慎一愣,餘光掃了沈瀾一眼,心想她倒乖覺,便夾起那塊翠玉凍細細吃了。
眾人吃了酒,都有些醉醺醺,說了會兒話便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