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瀾帶上帷幕出了府。邊走邊聽趙娘子說:“姑娘,這揚州城裏最好的胭脂鋪子叫戴春林,那香粉香件皇帝都要買呢!前些日子我聽院裏的婆子說,他們家新出了什麽紫茉莉、鵝蛋香……”趙娘子是地道的揚州人,提起揚州風物自是如數家珍。


    沈瀾極目望去,隻覺這揚州城果真是江淮要衝,南北襟喉之地,人口近百萬。光是這條街上,便人稠物穰,摩肩接踵,民居擠擠挨挨,精巧繁密。


    有小子四處穿行,叫賣著“芍藥花、芍藥花,簪一朵在頭上,俏生生小娘子!”


    沈瀾見了,好奇道:“如今已是七月,竟還有芍藥?”


    趙娘子笑道:“姑娘不曉得,這花或是從山上摘的,或是家裏搭了暖棚,延上一個月的花期,夠這小子賺了。”


    果然,沈瀾隻駐足看了一會兒,那人手裏的花便一賣而空。


    “油糕,又香又甜的油糕!!”


    “補鍋碗,補鍋碗!”補碗匠挑擔子穿行而過。


    “吹——糖人嘞!吹——糖人嘞!”


    沈瀾看的目不暇接,可她身無分文,全部錢財都給了陳鬆墨。況且難得出來一趟,買東西自然不是最重要的。


    “趙娘子,我不僅想去買些香粉,還想去看一位故人。隻是地方離的有些遠,這裏可有什麽牛車馬車租用?”


    趙娘子抿嘴輕笑道:“姑娘說笑了,大戶人家出門,誰肯坐旁人的馬車。小門小戶的,假賃馬驢約需百文頭口錢,誰舍得出這個錢?”


    沈瀾便眨眨眼,狀似疑惑道:“可若有人外出行商,難不成到了一地便去買幾匹馬,買幾條船?那豈不是還沒賺著錢便賠了本?”


    趙娘子吃吃笑起來,嗔道:“姑娘又頑笑。若要出門販貨,自然要去尋當地牙人,既能在牙人家裏住宿,還能放貨,又能叫他們去租賃信得過的車馬船隻。”


    沈瀾知道牙人是中間商,她隻是有些不解:“為何要尋牙人?自己去租個車船便是,還能省錢呢!”她就不信精明的商人願意多一個中間商賺差價,必有什麽說道在裏頭。


    趙娘子便笑道:“姑娘年輕,又沒有離開過揚州,哪裏曉得這些說頭。我也是聽我男人說的。單說船,若自己去碼頭隨意尋一艘野船載客運貨,待到江心,船家若起了賊心,隻將人往河裏一扔,昧下貨物,神不知鬼不覺。”


    “若有了牙人便不一樣了,登船前牙人要在文簿上錄下客商、船戶姓名,一來震嚇船夫一二,叫他不敢起賊心,二來也好方便將來官府查案。”


    沈瀾恍然大悟。眨眼間便想到恐怕不止姓名,牙人還要查看路引,防止逃犯逃奴,甚至還要登記貨物數量,好方便官府稅收。


    她思及此處,隻覺大漲見識,正要再套些話,趙娘子大約是想起了自己的亡夫,神色間便有些鬱鬱。


    沈瀾不好再問,隻見趙娘子引著沈瀾穿過數條小巷,邊走邊說:“姑娘若不想買戴春林家的胭脂,去馥香堂胭脂鋪也好,那都是蘇意樣子,保管姑娘滿意。”


    “若再往前走兩條街,有個海貿鋪子,有番貨賣,不僅有什麽玫瑰花露,還有什麽稀罕香料,隻是價格太貴,我也不好進去。”


    兩人一路閑聊,極快便到了馥香堂,沈瀾便笑道:“趙娘子,我且在這馥香堂裏四處看看,趙娘子盡管去忙。”


    趙娘子遲疑片刻:“姑娘,還是快快買了去,女眷孤身在外,到底不好。”不僅是有礙聲名,還不安全。


    況且這位沁芳姑娘,是爺身邊大丫鬟,哪裏敢放她一個人在外頭閑逛。若出了事可如何是好?


    “姑娘,挑了香粉便走吧。”趙娘子正要勸,鋪子裏的夥計見有兩個女子站在門前,帶著帷幕的少女和中年婦人,想來是母女,便即刻揚起笑招呼:“二位且進來看看,近來新來了些蘇州貨。俱是拿篩子細細篩了十幾遍的,和著脂膏,保管摸上去細膩光滑!”


    沈瀾無奈,她本想甩脫了趙娘子,去書鋪看看,可有遊記,記錄風土人情的書賣。誰知趙娘子跟的如此之緊,她隻能進鋪子裏轉了轉,複又跟著趙娘子走了。


    她二人去了碼頭,上回船家送來的魚蝦不新鮮,趙娘子要換一家。再看看市麵上可有新的香料,蔬果。


    待到兩人回到鹽漕察院之際,已是半下午。沈瀾被趙娘子跟得極緊,除了套話外,竟沒能單獨行動過。


    可這好歹是個好開始。


    沈瀾深呼吸一口氣,裴慎還要半年才回來呢,夠她一點一點,蠶食般的了解情況,製定計劃。


    如同當年在劉媽媽院中那樣。


    作者有話說:


    1. 我想了想,覺得兩天一更讀者們看了很難受,幹脆就正常更新吧,隻是可能有幾章字數會少一點。


    2. 戴春林這家胭脂水粉店是揚州真實存在的一家老店,起於明朝末年。


    3. 關於牙人是真的,明代的很多牙人承擔了住宿、借貸、買賣、貨棧、雇傭車馬船隻等責任。出自《明代牙人、牙行的職能與商牙關係的探討--以明代小說材料為中心》


    4. 此外,還有很多牙人、車夫、船夫會坑人乃至於殺人昧貨,所以才有了俗話,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第13章


    第二日一大早,沈瀾沒去尋趙娘子。她心知趙娘子出府頻率極低,下一次出府是為了更換時令蔬果,恐怕要一兩個月後了,屆時已經入秋了。


    沈瀾不急,隻日日與院子裏的各個丫鬟婆子閑聊套話,等著趙娘子第二次出府。誰知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沈瀾到底坐不住去問了趙娘子。


    “何時出府?”趙娘子道,“我上一回出府便與菜販子說好了,有什麽菜蔬果子盡管送來便是,隻要是新鮮的,我這邊都收。”


    沈瀾略略思忖便想明白了。這是因為裴慎不在,趙娘子自然懶得精心,菜農上門送什麽她就做什麽,再也不必出府采買了。


    沈瀾著實無奈,她又不能說趙娘子不對。領導走了,員工想摸個魚,有什麽問題嗎?


    “我不過是覺得白日漫長,無事可做,便想著出府去看看罷了。還望趙娘子若出去了,帶我一個。”沈瀾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道。


    趙娘子就笑笑,不說話了。


    沈瀾無奈轉身,又被趙娘子塞了片桂花糯米藕片,隻說叫她甜甜嘴。


    接過糯米藕片,沈瀾不肯放棄。既然不能與趙娘子一同出府,那便幹脆自己去。


    這樣雖出挑顯眼了些,尤其是她有個從劉宅逃跑的前科在,可裴慎難得離開,此時若不多做綢繆,將來機會恐怕更少。


    如今已是三秋桂子飄香時,再過上一兩個月便要入冬了。沈瀾打定主意,隻說要去上一次來過鹽漕察院的陳氏繡莊,給自己買件入冬的棉衣。


    無需與趙娘子同行,趙娘子也不好說什麽,隻叫她小心些。


    沈瀾給了膀大腰圓的粗使婆子孫嬤嬤幾文錢,對方便高高興興地領著她去了陳氏繡莊。


    上回給沈瀾量尺寸的陳繡娘是這家繡莊的掌事娘子,見了沈瀾,自然認得這是鹽漕察院的丫鬟,便笑盈盈迎上來:“姑娘,快坐。”又吩咐人看茶。


    沈瀾抿了口茶水,溫熱的茶湯帶起熱氣,讓沈瀾微微舒緩,她輕聲道:“我想做件棉衣,可有棉衣賣?”


    陳繡娘笑得眉眼盈盈,即刻吩咐人取出了一疊疊棉布:“姑娘且看,這些棉布俱出自於鬆江,都是時新貨。”


    沈瀾搭話道:“鬆江棉布,你店裏也賣嗎?”


    陳繡娘哪裏知道她在套話,隻笑臉迎人,親親熱熱道:“姑娘說笑了,陳氏繡莊在揚州城內也是排的上號的,潞綢、杭緞、蜀錦、鬆江棉布,南京雕花天鵝絨,樣樣都有。”


    樣樣都有?那再好不過了。沈瀾很滿意,便微微側身望她,輕輕笑了笑。她像是走在沙漠裏遇到了水源,笑得真心實意,那是很純粹的喜悅,清透地如素月清輝,似雨後初霽,表裏俱澄澈。


    陳繡娘癡癡夢夢愣了會兒,回過神來,咋舌不已。心道若不是跟了個膀大腰圓的婆子,這樣的姑娘家裏人哪敢叫她出來走動。


    “陳娘子,先看看這鬆江棉布吧。”沈瀾道,“這些都是什麽花色?”


    陳繡娘本就是個生意人,兼之知道她是鹽漕察院的人,雖是個丫鬟,可這般美貌,焉知沒有飛黃騰達的一天呢?


    存了點燒冷灶,將來好搭上貴人的投機心理,陳繡娘便一一介紹起來:“姑娘且看,這是鬆江的三梭布、織花絨布、官布、棋花布、尤墩布。”


    “尤其是這個,斜紋布,是蘇州嘉定所產,最時新的水浪勝子樣式,似絨非絨,一匹要價一兩。”


    沈瀾心知對方主動推銷昂貴布匹是想賣貨,可她今日之所以來繡莊,也不單純是為了買棉衣的。


    “說來也怪,這鬆江棉布為何如此有名?”沈瀾佯裝蹙眉道:“陳娘子可去過鬆江?”


    陳繡娘便不好意思的笑笑:“姑娘,這外地跑商的事俱是我家那口子在折騰。我等閑不出揚州的。”


    沈瀾便笑笑:“那陳娘子說的什麽杭緞潞綢,可曾去過這些地方?”


    陳娘子越發歉然:“不曾去過。”


    沈瀾微微失望,古代原本就交通閉塞,許多人一輩子都出不了十裏地。以至於沈瀾獲得的幾乎都是各式各樣毫無用處的瑣碎訊息。


    “陳娘子,你們店裏一間普通棉衣要多少銀錢?”


    最後,沈瀾買了兩件棉襖,花了一兩銀子,足足一個月的月錢。


    出了繡莊,沈瀾原想照著陳鬆墨臨行前給的地址去尋瓊華,可偏偏問遍了府中丫鬟婆子,沒一個知道這盒子巷在哪兒的。


    既然眾人都不知道,這地方恐怕頗為偏遠,沈瀾沒有代步工具,靠走是決計走不到的。加之揚州城內因為人口繁多導致到處都是羊腸小巷,精房密舍遍布,沈瀾不認識路,根本找不到盒子巷,隻能暫時歇了心思。


    一連兩次出府,都沒有收獲太多東西。沈瀾隻能平心靜氣,等待下一個機會。出府不宜太過頻繁,她本打算等一個月後就去書鋪,問問可有遊記等書籍。


    春去秋來,又過了一個月。這一日,沈瀾正借著給裴慎打掃書房的機會,翻閱書架上的《經行記》。


    此時已是十一月份,隆冬臘月,雖是天高雲淡,難免寒氣森森。冬日裏難得出太陽,沈瀾隻是站著,背靠楠木架,借著堂前滿室日光,全神貫注讀書。


    她還沒讀兩頁,遠遠傳來墜兒啪嗒啪嗒的腳步聲。


    “沁芳姐姐,大人回來了!大人回來了!”


    這才過去四個月便回來了?不是說要半年嗎?


    沈瀾一時心驚,二話不說先將書複位,打量了一番室內,與裴慎走之前並無變動。又細細複盤了這些日子自己的行為可有疏漏之處。


    四個月來,沈瀾總共隻出去過兩次。次數少,也從未有過單獨行動,甚至都沒來及見過瓊華,平日裏便是閑話也隻提及些揚州風物。


    沈瀾反複思索,隻覺自己並未流露出什麽破綻,裴慎應當不會起疑,可心裏到底凜然起來。


    她不複閑散,繃起身體,打開門,安撫了報信的墜兒兩句,便急急向外走去。


    裴慎歸來,她做丫鬟的,必定要去大門迎接。誰知沈瀾剛走到月洞門前,便聽聞有人斥道:“跑什麽!當心摔了。”


    沈瀾抬頭一看,正是裴慎。


    四個月不見,裴慎依舊未變。著雜花青袍,鶴氅,素銀帶,烏皂靴。大步行來之際,可見其英武,隻是一雙眼睛,如山巔霜雪,夜間寒霧,越發冷冽了。


    她在打量裴慎,裴慎也在看她。見她穿著照舊素淨,柳青棉襖,蔥白素裙,別的就沒有了。隻是荊釵布裙也襯得她雲鬢鴉鴉,唇色朱紅,香腮如細雪,看著越發美了。


    朔朔寒風裏,沈瀾上前兩步,行禮:“爺回來了。”


    揚州瘦馬之所以名喚瘦馬,就是因為身姿纖細可憐,這樣的美是要靠節食換來的。在劉宅,沈瀾一旦吃多些即刻就要挨打,以至於在鹽漕察院養了五個月,到了秋冬季依然手腳冰涼。


    裴慎隻覺她這臉似有些虛白,便蹙眉道:“穿成這樣立在寒風裏做甚!還不快回去。”


    沈瀾頭一回覺得裴慎說話如此動聽,即刻點頭稱是,待她進了正房,溫暖的熱氣撲麵而來,眉眼都舒緩下來。


    “爺可要沐浴?”沈瀾自覺道。一路風塵仆仆,裴慎喜潔,必定是要沐浴的。


    裴慎點頭,隻舒展肢體,任由沈瀾為他更衣。


    沈瀾正專心解他鶴氅,裴慎忽然道:“你這身衣裳不錯,陳氏繡莊的繡娘用心了。”


    沈瀾臉色煞白,指尖一頓,心髒如同擂鼓般狂跳起來。這衣服很素淨,也沒個標記,他怎麽剛回來就知道她去了陳氏繡莊?是院子裏的丫鬟婆子告訴他的,還是……


    “爺怎麽知道這是我前些日子去陳氏繡莊買的?可是孫嬤嬤說的?”沈瀾低著頭,強作鎮定。


    裴慎隻懶散笑問:“孫嬤嬤是誰?”


    果然,裴慎連院子裏丫鬟婆子叫什麽都懶得記,這些人也不會無聊的去告訴裴慎,沈瀾出了兩次府。可裴慎偏偏剛回來就知道她去了陳氏繡莊,那就隻有一個可能。


    裴慎派人監視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做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忍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忍冬並收藏我不做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