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這位夫人是妾,丈夫不在,無依無靠,約摸是攀上了哪個房頭的主母。
王娘子輕笑,低聲道:“回稟夫人,外頭走江湖的多使蒙汗藥,這藥化在酒中,效用最好。”
沈瀾便嘟囔道:“這藥你得多弄些,誰知道一次能不能成?”
王娘子咋舌,轉念一想,誰會嫌棄買家買的太多?便喜笑顏開道:“夫人,貴府守衛森嚴,進出都要搜身。這些東西恐怕帶不進來的。”
沈瀾暗自冷笑,裴慎當真好心思,連一個唱戲的瞎先生都要出入搜身,這是暗自裏提防著她呢!
王娘子低聲道:“待過個幾日,我便叫我母親來貴府西角門處賣繡活兒,夫人且派個心腹丫鬟去角門處拿便是了。”
“這法子不妥當。”沈瀾搖頭道。她哪裏來的心腹丫鬟?便說道:“角門處人多眼雜,恐有疏漏。”
說罷,隻掀開珠簾,起身至王娘子身邊,耳語道:“府中有湖,那湖是活水,打從玉泉山上流下來,主枝去了西苑海子,其中幾道分支入了幾個國公府。”魏國公府的澄湖便是其中一個。
“那湖在府中西麵,自有幾道淺淺的溪澗出府而去,潤澤著牆裏牆外鬆柏垂柳。”那溪澗淺到過不了人,最多也就能飄幾張紙罷了。
“三日後,你隻管叫你母親將東西拿油紙包好,放入羊皮泡內,順溪而下便是。”
王娘子驚異,隻道自己又知道了些辛密,將來許是用得著,便悉心記下。
沈瀾瞥了她兩眼,笑道:“王娘子這身衣裳鮮亮,靠著這身衣裳,出入了不少高門大戶罷?”
王娘子一個激靈,隻警醒道:“夫人且安心,我這人是個鋸嘴葫蘆,人也蠢笨,除了會唱曲兒,旁的一概不會說。”
沈瀾溫聲道:“哪裏蠢笨?我與你投緣,你這曲兒唱得又好。”說罷,便吩咐秋杏去取十兩銀子來。
那王娘子得了錢,心中歡喜,又念著一筆大生意要做,匆匆唱了幾曲便離去了。
沈瀾目送著她的背影,隻立於房中,望著門扉之外,碧空之上,有白雲絮絮,微風簇簇,三兩不知名的野鳥倏忽振翅,高飛而去。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說瞎先生擅彈琵琶,被貴族婦女邀請入府,淫詞穢語,汙人閨耳,引動春心,多致敗壞門風。甚至府中男主人還會寵幸她們,留薦枕席。
2. 《明代歌曲選》中有民歌說賣婆們“全憑些巧語花言。為情女偷傳信,與貪官過付錢。”
這些賣婆有點類似於介紹西門慶和潘金蓮認識的那個王婆,《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挑動王三巧和陳商偷.情的薛婆。
這些三姑六婆在文學作品中很多都是負麵角色。《禪真逸史》中說“老嫗專能說短長,致令災禍起蕭牆。閨中若聽三姑語,貞烈能叫變不良。”
3. 山坡羊……東甌令、三十腔等等,文中出現的詞牌名出自於《金.瓶.梅風俗譚》。還有什麽其中出現的
“負心的賊……”、“誰知你大膽……”、“進門來尋我……”這些也出自其中。
不過大家放心,我今天特意去算了算,因為是階梯計費的,添加了這些文字不多收錢的,隻是我為了讓本章更真實才添加的,不多收錢。(當然,如果我算錯了,大家告訴我,我下一章給大家補回來。)
4. “月子彎彎……飄零在外頭”這一段,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跟第三條一樣,算起來也不收錢的。
5. “秉什麽紅燭立什麽誌,激什麽夫婿逐功名”出自戲劇《馬前潑水》。挺好聽的,感興趣大家可以去聽一聽
6.文中提到的“揭被香,暖爐散,夜夜春,耳珠丹、沉香合、保真膏”都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應該是明代真實存在過的。
第41章
過了幾日, 一大早, 沈瀾用過早膳,忽然道:“我記得, 爺有件石青圓領襴衫?”
跟在她身後的寶珠愣了愣, 怎麽突然提起爺的衣裳來了?
“夫人,有的。”秋杏插話道。
寶珠眉頭一蹙,回話道:“夫人, 這衣裳都收在方角櫃中, 可要取出來?”
沈瀾對丫鬟們的眉眼官司、競爭關係不甚在意, 隻立在原地,人蔫蔫的:“爺一去數日, 也沒個信傳回來,我隻想著早早收拾行李去尋他。”
說罷, 吩咐道:“你們將那身襴衫找出來, 挑些同樣顏色、材質的布料,照著我的身量, 去做一件一模一樣的。”
情侶裝。
沈瀾羞澀地笑笑:“將來我北上尋爺,出門在外,男裝方便。屆時我便穿著這身去見他。”
寶珠會意,見沈瀾眉眼盈盈,羞澀期待的樣子,便笑道:“是,夫人,奴婢這便去一趟繡房,叫那繡房管事孫娘子來做。”
沈瀾搖搖頭:“這般私事, 不好勞累繡房, 隻勞煩你與秋杏二人了。”她得將寶珠和秋杏兩個貼身丫鬟留在房中。
秋杏站出來道:“夫人何時要?”
“快著些罷, 我想早日啟程去見爺。”沈瀾嘴角微微上翹,粉麵含春道。
秋杏笑道:“那我這便去做,保管兩三日的功夫便能做好。”
沈瀾瞥她一眼,見她如此殷勤便笑道:“你先去備一條小舟,尋個駕娘來。我自有用處。”
秋杏見沈瀾竟主動吩咐她,不再成日裏寶珠寶珠的喊著,便一迭聲應下,歡歡喜喜地走了。
下午,沈瀾便去了澄湖,望見湖麵上荷葉田田,兩岸垂柳如煙。有一駕娘已在岸邊等候,年約三四十歲,穿著秋香色比甲,皮膚白淨,雙手遍布繭子。
那駕娘見沈瀾帶著兩個丫鬟說說笑笑過來,便迎上去:“見過夫人。”
沈瀾擺擺手讓她起來。
駕娘便順勢起身笑道:“夫人,奴婢姓錢,夫人隻管叫我錢娘子便是。”又道:“夫人,這邊請。”說罷,便要引沈瀾上船。
沈瀾笑道:“我今日來可不是為了遊湖。”
見錢娘子一臉迷茫地望著她,沈瀾隻溫聲道:“爺前些日子帶我遊湖,為我撐船。如今他不在,我便想著也學一學撐船,將來也好與他再遊澄湖。”
語罷,隻低下頭去,半掩嬌羞,悄聲道:“這一次,我來為他撐船。”
哎呦,錢娘子咋舌,見沈瀾豔波橫,粉麵春,香腮雪,絳唇丹,這般好顏色,當真是梅定妒,桃應羞,自是花中第一流。
錢娘子看得眼珠子發直,隻暗道怪不得世子爺這般寵她,聽說是頭麵首飾一盒盒流水般往裏送,綾羅綢緞更是一匹匹任她挑,堆金翠,綴明珠,方養出這般豔色來。
思及此處,錢娘子難免諂笑道:“夫人若要學撐船,盡管來尋老奴便是。”
沈瀾便笑道:“既是如此,你且與我上船去,先教教我怎麽拿船槳。”
錢娘子笑起來,隻教沈瀾握槳姿勢,又教她搖櫓,再教她如何以竹篙撐船。
不消片刻功夫,沈瀾便將船隻駛離岸邊,迎來岸邊丫鬟歡呼一聲,便是沈瀾自己都驚喜道:“錢娘子快看!”
錢娘子正欲誇讚,下一刻,船隻一個勁兒的在湖上打轉,沈瀾一劃槳,那船便轉上半圈,渾然不聽她使喚,這般窘態,惹來岸邊丫鬟們一陣陣輕笑。
沈瀾自己也笑起來,可被人嘲笑的滋味到底不好,笑著笑著便有些羞惱,隻對著船上的錢娘子道:“錢娘子,我先靠岸,你且先下船去!”
錢娘子一愣,忙勸道:“夫人,哪裏好叫你一個人在船上?”
沈瀾勉力辯解道:“我已記熟了動作卻劃不了船,必定是還有別人在船上的緣故。”
這是什麽道理?錢娘子瞠目結舌,辯解道:“夫人方學船一刻鍾便能記熟動作,將船駛離岸邊,可見是個聰明的。隻是學習的時辰尚短,方劃不好船罷了,與我在不在船上有何幹係?”
沈瀾輕哼一聲:“我要載人劃船,必定比我單人劃船更難。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錢娘子愣愣的,一時間竟覺得這話也有幾分在理。可她哪裏好放沈瀾一人在船上,若跌進水裏可怎麽辦?
見她急得額間細汗都出來了,沈瀾心中微有不忍,隻是她必定是要獨自行動的,隻好一迭聲地催促道:“錢娘子,你快快上岸罷!莫要磨蹭了,待我學會了單人劃船,必定將你接上船,帶你們遊覽一番澄湖風光。”
沈瀾是主子,錢娘子哪裏拗得過她,隻好唉聲歎氣地被幾個丫鬟搭了把手,跨上了岸。
沈瀾見眾人俱在岸上望著她,便笑盈盈地道:“錢娘子,你看看可是這般?雙腳站穩,兩手握槳,與肩肘同寬,右手不動,左手調整鬆握……”
沈瀾背誦了一通錢娘子傳授的劃槳技巧,惹得錢娘子連連點頭,稱讚道:“夫人聰慧!就是這般。隻是需去感受水流,莫要死板。”
沈瀾便一遍遍重複,試了又試,沒過一會兒便學會了。槳葉輕輕蕩開碧波,小舟眨眼間便前進了一大截。
岸上眾人便高興起來,雀躍連連,隻歡喜拍馬,說夫人聰慧,又喊著讓沈瀾快快靠岸。
誰知沈瀾似是得了趣,隻一個勁兒的劃船,小舟越來越遠,竟宛如離弦的箭矢,頃刻間沒入十裏荷塘。
岸上眾人傻了眼,錢娘子更是渾身發顫,隻尖著嗓子叫起來:“快!你們快去追夫人!我去劃船!我去劃船!”
說罷,隻踉蹌兩步,爬起來疾風般衝著澄湖東麵刮去,那裏有個小碼頭,係著另幾艘閑置的小舟。
其餘的丫鬟們更是慌得不知該如何是好,隻聽了錢娘子的吩咐,追著岸邊跑,恨不得下一刻便能在岸邊眺望見沈瀾人影。
沈瀾生於江南,兩岸人家盡枕河的地方,少時每每到了寒暑假,跟著父母回老家,上山下河樣樣都會。
此刻,以田田荷葉作遮掩,她拚命向著西側劃去。待到湖麵漸淺,船行得越發困難,沈瀾這才停下來。
她怕船隻擱淺,屆時自己推不動,便幹脆棄船入湖。此時湖麵已越發淺窄,隻及腰而已。
索性是夏日,湖水並不森冷,沈瀾涉湖走了數步,湖水從及腰淺至及膝,湖道也越發窄小,直至成了一泓淺溪。
沈瀾撥開溪流兩側紅蓼,越過垂柳,便見一堵約兩丈高的青石牆巍峨聳立。這般高度,普通人哪裏越得過去。
沈瀾歎息一聲,見那青石牆下有一道小溪流淺之又淺,形如水溝,太淺太窄,以至於無人在意,也不知哪一日便斷了流。
正好便宜了沈瀾。
望了望日頭,已是申時,沈瀾略等了一會兒,便見約有個巴掌大小的羊皮泡子從牆根底下漂進來。
沈瀾隻取出藏在荷包中的繡剪,一剪子挑開羊皮泡,取出其中油紙包,見裏頭幾疊包好的方紙。展開一看,裏頭各色藥丸子,
那包藥的紙竟是一張張避火圖。圖中空白處書著“保真膏”、“揭被香”……沈瀾輕笑,隻將蒙汗藥的那一包貼身藏入抹胸,其餘的便塞入荷包。
沈瀾步行返回船中,將羊皮泡灌滿水,扔在湖麵上。
望著那羊皮泡子打了個璿兒,便咕嚕一聲沉入湖底。
一切都了無蹤跡。
沈瀾哼著歌,撐船返回。為了掩蓋濕透了的衣裳,她挑了個稍淺些的岸邊,站起來約摸到胸腹處,隻將整個人泡在水裏,扶抱著木船,等著丫鬟們來尋。
遠遠便聽見丫鬟們四散開,對著岸邊叫嚷著,“夫人——你在哪兒?”,“夫人——”
沈瀾即刻高呼道:“救我!救我!”
丫鬟們聽見動靜,慌忙來尋,見沈瀾泡在水裏更是花容失色。
“莫慌!”沈瀾見她們尖叫成一團,竟慌裏慌張要下水拉她,便製止道:“快去叫錢娘子來救我!”
又有個小丫鬟匆匆去報給錢娘子,沒過一會兒,錢娘子便從湖麵上劃船過來,將沈瀾救上岸。
沈瀾一上岸,佯作害怕,隻抱著錢娘子哇哇大哭。她身上麵上都是湖水,連眼淚都不用流,隻拿水珠頂替一二便是。
“我不學了!錢娘子我怕,我怕!”
她一哭,錢娘子雖又急又氣,卻不敢怪她。哪個做奴才的,敢怪主子?錢娘子便拍拍她的脊背,兀自安慰了幾句。
沈瀾哭過一場,定了定神,又披上丫鬟們匆匆送來的熏籠、大氅,隻將單薄的夏衫遮起來,這才被丫鬟們簇擁著,匆匆回房。
正在房間裏苦做繡活兒的寶珠和秋杏聽聞沈瀾遊湖落水,大驚失色,隻一疊聲吩咐眾丫鬟。
王娘子輕笑,低聲道:“回稟夫人,外頭走江湖的多使蒙汗藥,這藥化在酒中,效用最好。”
沈瀾便嘟囔道:“這藥你得多弄些,誰知道一次能不能成?”
王娘子咋舌,轉念一想,誰會嫌棄買家買的太多?便喜笑顏開道:“夫人,貴府守衛森嚴,進出都要搜身。這些東西恐怕帶不進來的。”
沈瀾暗自冷笑,裴慎當真好心思,連一個唱戲的瞎先生都要出入搜身,這是暗自裏提防著她呢!
王娘子低聲道:“待過個幾日,我便叫我母親來貴府西角門處賣繡活兒,夫人且派個心腹丫鬟去角門處拿便是了。”
“這法子不妥當。”沈瀾搖頭道。她哪裏來的心腹丫鬟?便說道:“角門處人多眼雜,恐有疏漏。”
說罷,隻掀開珠簾,起身至王娘子身邊,耳語道:“府中有湖,那湖是活水,打從玉泉山上流下來,主枝去了西苑海子,其中幾道分支入了幾個國公府。”魏國公府的澄湖便是其中一個。
“那湖在府中西麵,自有幾道淺淺的溪澗出府而去,潤澤著牆裏牆外鬆柏垂柳。”那溪澗淺到過不了人,最多也就能飄幾張紙罷了。
“三日後,你隻管叫你母親將東西拿油紙包好,放入羊皮泡內,順溪而下便是。”
王娘子驚異,隻道自己又知道了些辛密,將來許是用得著,便悉心記下。
沈瀾瞥了她兩眼,笑道:“王娘子這身衣裳鮮亮,靠著這身衣裳,出入了不少高門大戶罷?”
王娘子一個激靈,隻警醒道:“夫人且安心,我這人是個鋸嘴葫蘆,人也蠢笨,除了會唱曲兒,旁的一概不會說。”
沈瀾溫聲道:“哪裏蠢笨?我與你投緣,你這曲兒唱得又好。”說罷,便吩咐秋杏去取十兩銀子來。
那王娘子得了錢,心中歡喜,又念著一筆大生意要做,匆匆唱了幾曲便離去了。
沈瀾目送著她的背影,隻立於房中,望著門扉之外,碧空之上,有白雲絮絮,微風簇簇,三兩不知名的野鳥倏忽振翅,高飛而去。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說瞎先生擅彈琵琶,被貴族婦女邀請入府,淫詞穢語,汙人閨耳,引動春心,多致敗壞門風。甚至府中男主人還會寵幸她們,留薦枕席。
2. 《明代歌曲選》中有民歌說賣婆們“全憑些巧語花言。為情女偷傳信,與貪官過付錢。”
這些賣婆有點類似於介紹西門慶和潘金蓮認識的那個王婆,《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挑動王三巧和陳商偷.情的薛婆。
這些三姑六婆在文學作品中很多都是負麵角色。《禪真逸史》中說“老嫗專能說短長,致令災禍起蕭牆。閨中若聽三姑語,貞烈能叫變不良。”
3. 山坡羊……東甌令、三十腔等等,文中出現的詞牌名出自於《金.瓶.梅風俗譚》。還有什麽其中出現的
“負心的賊……”、“誰知你大膽……”、“進門來尋我……”這些也出自其中。
不過大家放心,我今天特意去算了算,因為是階梯計費的,添加了這些文字不多收錢的,隻是我為了讓本章更真實才添加的,不多收錢。(當然,如果我算錯了,大家告訴我,我下一章給大家補回來。)
4. “月子彎彎……飄零在外頭”這一段,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跟第三條一樣,算起來也不收錢的。
5. “秉什麽紅燭立什麽誌,激什麽夫婿逐功名”出自戲劇《馬前潑水》。挺好聽的,感興趣大家可以去聽一聽
6.文中提到的“揭被香,暖爐散,夜夜春,耳珠丹、沉香合、保真膏”都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應該是明代真實存在過的。
第41章
過了幾日, 一大早, 沈瀾用過早膳,忽然道:“我記得, 爺有件石青圓領襴衫?”
跟在她身後的寶珠愣了愣, 怎麽突然提起爺的衣裳來了?
“夫人,有的。”秋杏插話道。
寶珠眉頭一蹙,回話道:“夫人, 這衣裳都收在方角櫃中, 可要取出來?”
沈瀾對丫鬟們的眉眼官司、競爭關係不甚在意, 隻立在原地,人蔫蔫的:“爺一去數日, 也沒個信傳回來,我隻想著早早收拾行李去尋他。”
說罷, 吩咐道:“你們將那身襴衫找出來, 挑些同樣顏色、材質的布料,照著我的身量, 去做一件一模一樣的。”
情侶裝。
沈瀾羞澀地笑笑:“將來我北上尋爺,出門在外,男裝方便。屆時我便穿著這身去見他。”
寶珠會意,見沈瀾眉眼盈盈,羞澀期待的樣子,便笑道:“是,夫人,奴婢這便去一趟繡房,叫那繡房管事孫娘子來做。”
沈瀾搖搖頭:“這般私事, 不好勞累繡房, 隻勞煩你與秋杏二人了。”她得將寶珠和秋杏兩個貼身丫鬟留在房中。
秋杏站出來道:“夫人何時要?”
“快著些罷, 我想早日啟程去見爺。”沈瀾嘴角微微上翹,粉麵含春道。
秋杏笑道:“那我這便去做,保管兩三日的功夫便能做好。”
沈瀾瞥她一眼,見她如此殷勤便笑道:“你先去備一條小舟,尋個駕娘來。我自有用處。”
秋杏見沈瀾竟主動吩咐她,不再成日裏寶珠寶珠的喊著,便一迭聲應下,歡歡喜喜地走了。
下午,沈瀾便去了澄湖,望見湖麵上荷葉田田,兩岸垂柳如煙。有一駕娘已在岸邊等候,年約三四十歲,穿著秋香色比甲,皮膚白淨,雙手遍布繭子。
那駕娘見沈瀾帶著兩個丫鬟說說笑笑過來,便迎上去:“見過夫人。”
沈瀾擺擺手讓她起來。
駕娘便順勢起身笑道:“夫人,奴婢姓錢,夫人隻管叫我錢娘子便是。”又道:“夫人,這邊請。”說罷,便要引沈瀾上船。
沈瀾笑道:“我今日來可不是為了遊湖。”
見錢娘子一臉迷茫地望著她,沈瀾隻溫聲道:“爺前些日子帶我遊湖,為我撐船。如今他不在,我便想著也學一學撐船,將來也好與他再遊澄湖。”
語罷,隻低下頭去,半掩嬌羞,悄聲道:“這一次,我來為他撐船。”
哎呦,錢娘子咋舌,見沈瀾豔波橫,粉麵春,香腮雪,絳唇丹,這般好顏色,當真是梅定妒,桃應羞,自是花中第一流。
錢娘子看得眼珠子發直,隻暗道怪不得世子爺這般寵她,聽說是頭麵首飾一盒盒流水般往裏送,綾羅綢緞更是一匹匹任她挑,堆金翠,綴明珠,方養出這般豔色來。
思及此處,錢娘子難免諂笑道:“夫人若要學撐船,盡管來尋老奴便是。”
沈瀾便笑道:“既是如此,你且與我上船去,先教教我怎麽拿船槳。”
錢娘子笑起來,隻教沈瀾握槳姿勢,又教她搖櫓,再教她如何以竹篙撐船。
不消片刻功夫,沈瀾便將船隻駛離岸邊,迎來岸邊丫鬟歡呼一聲,便是沈瀾自己都驚喜道:“錢娘子快看!”
錢娘子正欲誇讚,下一刻,船隻一個勁兒的在湖上打轉,沈瀾一劃槳,那船便轉上半圈,渾然不聽她使喚,這般窘態,惹來岸邊丫鬟們一陣陣輕笑。
沈瀾自己也笑起來,可被人嘲笑的滋味到底不好,笑著笑著便有些羞惱,隻對著船上的錢娘子道:“錢娘子,我先靠岸,你且先下船去!”
錢娘子一愣,忙勸道:“夫人,哪裏好叫你一個人在船上?”
沈瀾勉力辯解道:“我已記熟了動作卻劃不了船,必定是還有別人在船上的緣故。”
這是什麽道理?錢娘子瞠目結舌,辯解道:“夫人方學船一刻鍾便能記熟動作,將船駛離岸邊,可見是個聰明的。隻是學習的時辰尚短,方劃不好船罷了,與我在不在船上有何幹係?”
沈瀾輕哼一聲:“我要載人劃船,必定比我單人劃船更難。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錢娘子愣愣的,一時間竟覺得這話也有幾分在理。可她哪裏好放沈瀾一人在船上,若跌進水裏可怎麽辦?
見她急得額間細汗都出來了,沈瀾心中微有不忍,隻是她必定是要獨自行動的,隻好一迭聲地催促道:“錢娘子,你快快上岸罷!莫要磨蹭了,待我學會了單人劃船,必定將你接上船,帶你們遊覽一番澄湖風光。”
沈瀾是主子,錢娘子哪裏拗得過她,隻好唉聲歎氣地被幾個丫鬟搭了把手,跨上了岸。
沈瀾見眾人俱在岸上望著她,便笑盈盈地道:“錢娘子,你看看可是這般?雙腳站穩,兩手握槳,與肩肘同寬,右手不動,左手調整鬆握……”
沈瀾背誦了一通錢娘子傳授的劃槳技巧,惹得錢娘子連連點頭,稱讚道:“夫人聰慧!就是這般。隻是需去感受水流,莫要死板。”
沈瀾便一遍遍重複,試了又試,沒過一會兒便學會了。槳葉輕輕蕩開碧波,小舟眨眼間便前進了一大截。
岸上眾人便高興起來,雀躍連連,隻歡喜拍馬,說夫人聰慧,又喊著讓沈瀾快快靠岸。
誰知沈瀾似是得了趣,隻一個勁兒的劃船,小舟越來越遠,竟宛如離弦的箭矢,頃刻間沒入十裏荷塘。
岸上眾人傻了眼,錢娘子更是渾身發顫,隻尖著嗓子叫起來:“快!你們快去追夫人!我去劃船!我去劃船!”
說罷,隻踉蹌兩步,爬起來疾風般衝著澄湖東麵刮去,那裏有個小碼頭,係著另幾艘閑置的小舟。
其餘的丫鬟們更是慌得不知該如何是好,隻聽了錢娘子的吩咐,追著岸邊跑,恨不得下一刻便能在岸邊眺望見沈瀾人影。
沈瀾生於江南,兩岸人家盡枕河的地方,少時每每到了寒暑假,跟著父母回老家,上山下河樣樣都會。
此刻,以田田荷葉作遮掩,她拚命向著西側劃去。待到湖麵漸淺,船行得越發困難,沈瀾這才停下來。
她怕船隻擱淺,屆時自己推不動,便幹脆棄船入湖。此時湖麵已越發淺窄,隻及腰而已。
索性是夏日,湖水並不森冷,沈瀾涉湖走了數步,湖水從及腰淺至及膝,湖道也越發窄小,直至成了一泓淺溪。
沈瀾撥開溪流兩側紅蓼,越過垂柳,便見一堵約兩丈高的青石牆巍峨聳立。這般高度,普通人哪裏越得過去。
沈瀾歎息一聲,見那青石牆下有一道小溪流淺之又淺,形如水溝,太淺太窄,以至於無人在意,也不知哪一日便斷了流。
正好便宜了沈瀾。
望了望日頭,已是申時,沈瀾略等了一會兒,便見約有個巴掌大小的羊皮泡子從牆根底下漂進來。
沈瀾隻取出藏在荷包中的繡剪,一剪子挑開羊皮泡,取出其中油紙包,見裏頭幾疊包好的方紙。展開一看,裏頭各色藥丸子,
那包藥的紙竟是一張張避火圖。圖中空白處書著“保真膏”、“揭被香”……沈瀾輕笑,隻將蒙汗藥的那一包貼身藏入抹胸,其餘的便塞入荷包。
沈瀾步行返回船中,將羊皮泡灌滿水,扔在湖麵上。
望著那羊皮泡子打了個璿兒,便咕嚕一聲沉入湖底。
一切都了無蹤跡。
沈瀾哼著歌,撐船返回。為了掩蓋濕透了的衣裳,她挑了個稍淺些的岸邊,站起來約摸到胸腹處,隻將整個人泡在水裏,扶抱著木船,等著丫鬟們來尋。
遠遠便聽見丫鬟們四散開,對著岸邊叫嚷著,“夫人——你在哪兒?”,“夫人——”
沈瀾即刻高呼道:“救我!救我!”
丫鬟們聽見動靜,慌忙來尋,見沈瀾泡在水裏更是花容失色。
“莫慌!”沈瀾見她們尖叫成一團,竟慌裏慌張要下水拉她,便製止道:“快去叫錢娘子來救我!”
又有個小丫鬟匆匆去報給錢娘子,沒過一會兒,錢娘子便從湖麵上劃船過來,將沈瀾救上岸。
沈瀾一上岸,佯作害怕,隻抱著錢娘子哇哇大哭。她身上麵上都是湖水,連眼淚都不用流,隻拿水珠頂替一二便是。
“我不學了!錢娘子我怕,我怕!”
她一哭,錢娘子雖又急又氣,卻不敢怪她。哪個做奴才的,敢怪主子?錢娘子便拍拍她的脊背,兀自安慰了幾句。
沈瀾哭過一場,定了定神,又披上丫鬟們匆匆送來的熏籠、大氅,隻將單薄的夏衫遮起來,這才被丫鬟們簇擁著,匆匆回房。
正在房間裏苦做繡活兒的寶珠和秋杏聽聞沈瀾遊湖落水,大驚失色,隻一疊聲吩咐眾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