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聊起了蘇州風物,一時間滿船都是歡聲笑語。
此時此刻,置身於人群之中,縱情交談,無拘無束,沈瀾方有劫後餘生之感。
她慶幸之餘,隻極目望去,見遼闊碧空之下,河麵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數艘大船風帆鼓動,破浪而行。
天高河闊之景,蕩盡胸中鬱氣!
那楊惟學見了此景,竟轉頭衝著沈瀾眨眨眼,笑道:“覽弟見了此景,可是詩興大發?”
沈瀾心知他這是又要來戲謔她,便朗笑道:“倒想起了李太白的詩。”
楊惟學沉吟道:“可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沈瀾朗聲一笑,接話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兩人相視一笑,隻覺湖海豪氣,關塞風景,萬裏山河俱在胸懷中。
作者有話說:
1.湖海豪氣,關塞風景改自《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
2.萬裏山河俱在胸懷中改自《贈裴十四》
3.蘇州不是沈瀾的家鄉,上一次逃跑也沒去過蘇州。
第45章
距離沈瀾出逃三日後, 匯報消息的劉仁快馬疾馳, 已將信件帶去山西大同。
此刻,裴慎正端坐軍中大帳內匯集軍報, 處理事物。
他開口道:“十二日前, 俺答聯合其兄吉囊,並泰寧部、朵顏部、青海部等十餘部族來犯,連營七十裏, 人數逾三十萬。”
“六日前, 三部分道, 吉囊前去平定、壽陽一帶。俺答兵鋒直指宣府、大同、偏頭、雁門、寧武、其餘泰寧等部直犯甘肅、遼東、涼州。”
裴慎頓了頓,道:“三日前, 薊州鎮十區險失其一,宣府左路失守, 幸得京營救援, 未讓胡虜南下。”
堂中巡撫、總兵、副總兵、遊擊將軍、參將、都指揮……林林總總二十餘人均靜默不言。
眾人靜了片刻,巡按孫岩拱手道:“中丞大人, 俺答大軍壓境已不是一次兩次了,此事早已有定例,依例而行即可。”
依例而行?裴慎冷笑一聲,隻起身道:“本官巡撫山西全境,部堂大人離去前曾有交代,山西兵事盡數托於本官。”
原宣大總督段仁因二度上奏複套,且力劾婉貴妃之父林少保喝兵血導致當年複套失敗一事,鋃鐺入獄,為證清白, 自裁於獄中。
天下震動, 庶民黔首亦為其冤之。
值此韃靼大軍壓境, 段仁冤死,宣大無人協理以致人心惶惶之時,這個朝堂新派出來的巡按禦史竟敢大言不慚,以過往舊例四字來搪塞他。當真是繡花枕頭一草包。
兵事如火,軍情緊急,裴慎再不複往日溫和,隻冷聲道:“令副總兵常高預調延綏遊、奇、義客兵三千,趕赴大同西側。”
“快馬去報薊遼總督,請其於喜峰、白羊口處設卡,策應宣府。”
“令大同東西中北四路參將湯行思、溫茂、曾向正、高和,各自駐紮陽和城、平虜城、右衛城、弘賜堡。”
“再令得勝堡、威遠城、新平堡、井坪城內各援兵營分撥一半人手,增援餘下各地澗堡。”
“著領班遊擊將軍錢寧領三千遊奇兵於開平、大同一帶巡哨。”
“是!”眾人轟然一喏,各自領命而去。
眨眼之間,堂中眾人便盡數走散,隻剩下幾個衛所的指揮使,正巴巴地望著裴慎。
“中丞大人,人人皆有事可做,為何獨獨落下我朔州衛?”朔州衛所千戶洪斌拱手問道。
見其餘四個衛所千戶也紛紛嚷嚷道:“中丞何其不公!”、“置我衛所顏麵於何地!”、“焉能叫這幫客兵、遊騎兵搶先!”
裴慎環顧眾人,隻朗聲笑道:“諸君既敢請戰,我裴守恂自當舍命奉陪!”
說罷,隻擲下桌上簽桶令信,厲聲道:“雲川、玉林、朔州、天成五衛千戶聽令!披甲執戈,橫槍躍馬,且隨我殺盡胡虜!壯我山河!”
語罷,裴慎即刻掀簾出帳而去,眾將胸中豪氣頓生,隻轟然跟上。
親衛劉仁早已到了營中,奈何無令旗、令箭、令票,不得入中軍大帳,隻好等在大帳之外。眼見自家爺出來,即刻追上去耳語一番,隻說夫人在酸梅飲中下蒙汗藥,於廟中出逃。
裴慎聞言,眼神驟然森冷,隻他養氣功夫極好,頃刻間便又是肅然之色。
全然看不出半分惱恨怒意。
一旁跟出來的眾將好奇打量了幾眼,見裴慎麵色無異,便也沒覺得不對,隻以為是親衛有瑣事來報。
“爺,如今……”劉仁正欲開口要個主意。裴慎瞥他一眼,翻身上馬,隻道:“既是來了,且歸隊著甲,上戰場殺敵便是。”
說罷,隻令前軍開路,領著五千人馬出了大同,直奔宣府而去。
宣府失了宣大總督協理,巡撫又是個不頂事的,其間虛弱,自然被俺答窺伺,以至於僅僅一日的功夫,便被俺答圍攻百餘次。
左路險些失守,右路岌岌可危。
九邊重鎮,均唇齒相依,互為犄角,故而裴慎攜軍晝夜奔馳,薊遼總督、陝西三邊總督亦派遣將士馳援宣府。
即使如此,整個宣府也已勢如累卵。
十萬蒙古大軍圍困宣府,晝夜不休的強逼民夫填埋壕溝,宣府隻緊閉城門,滾木礌石、金汁火箭,雙方一日百餘戰,屍體堆積起來,生生將壕溝填平。
壕溝一平,俺答即刻下令,以撞車強攻城門,又允下重諾,先登之士賞賜百金。頃刻間,兵潮如咆哮的洪水般衝著宣府湧去。
宣府墩堡城樓之上,早已哀聲連片,有宣府兵剛澆下一瓢金汁,便被蒙古兵扯下城,雙雙跌落至死。剛攀上城樓的蒙古兵被長.槍捅中,心肺劇痛,呼吸俱是血沫子,眨眼之間便死於非命。有宣府兵被擂石砸中,胸腹凹進去一個大坑,立時斃命。
戰場上血肉橫飛,處處斷臂殘肢,實在慘烈至極。
“中丞大人,還不去救援嗎?”朔州衛千戶洪斌見裴慎下令將部卒駐紮在宣府三十裏之外,分明不打算救援宣府,已是心急如焚:“這俺答奸詐,手中人多,隻叫手下部族輪流歇息,輪番攻城,使出車輪戰的戲碼來,這是要生生耗死宣府守將啊!”
裴慎搖頭道:“十萬蒙古騎兵,其中雖有老弱婦孺,青壯年必也有七八萬,我等不過五千騎兵,撞進去便是個死字。”
“等!”裴慎沉聲道。
這一等,又是半個時辰過去。
洪斌忍不住去問,裴慎又叫他等。
這一等便等了半日,等到薊州、遼東、陝西等地的援兵盡數到來,裴慎依舊未動。
又等了半個時辰,見裴慎還不動彈,洪斌憤憤道:“等等等!要等到什麽時候去!別的援軍都來了,為何我們竟跟個縮頭烏龜似的!”
一旁的幾個千戶趕忙去扯他,連聲辯解道:“中丞大人勿怪,這王八羔子嘴臭!”
洪斌氣急,隻罵道:“哪裏是我嘴臭!分明是中丞貪生怕死!竟是個罔顧同袍的小人!”
“你胡說八道什麽!中丞勿怒,我這便帶他下去醒醒神。”幾個千戶撕扯著,便要將洪斌帶下去。
洪斌性子燥烈,聞言越發惱恨,隻掙紮著破口大罵:“裴大人在山西大同待了三年,素來敢打敢戰,怎得去京都溫柔鄉泡了幾個月,竟成了個沒卵子的狗官!”
旁邊幾個千戶聽了人都要撅過去,隻七手八腳,一個勁兒去捂洪斌的嘴。
裴慎被他氣笑,偏又惜才,隻說道:“本官督理糧餉,勸課農桑,增建營堡,修整城防,乃至於巡哨馳援,衝殺胡虜,何曾有過半分畏懼?”
又冷聲道:“你既說我貪生怕死,那我便望著你上了戰場,能奮勇殺敵,博一個萬人敵的名頭出來!”
說罷,翻身上馬,隻居高臨下道:“今日五衛均在,各衛所旗幟俱不相同,凡讓我見到有任一旗幟怯戰不前、臨陣後退者,我便借你們幾個千戶的人頭拿來祭旗!”
聞言,幾個千戶俱是一個激靈,紛紛上馬疾馳回本部,各自去警醒底下的百戶把總們。
眼見軍令一級一級下達到位,裴慎這才沉聲道:“傳令全軍!速速馳援宣府!”
此刻,宣府城外已絞成一團,薊州遊兵,遼東客兵、陝西義軍、宣府衛所軍、蒙古大軍互相成團絞殺。
整個戰場上,各色旗幟遮天蔽日,士卒久經訓練,耳隻聞鑼鼓之音,目隻視旗幟之色。按照旗幟號令,步卒居中,兩翼騎兵護衛。先以火銃齊射打亂蒙古兵陣型,再近身衝殺。
然而一旦衝殺過久,原本的陣型到現在早已隱隱被衝亂。
各部漸漸分成了幾十人乃至十幾人的小團體,相互衝撞、掩殺。太多太亂,誰也看不明白局勢如何,人人心中焦灼,偏又什麽都做不了,隻能奮力衝殺敵方。
裴慎的騎兵一到,如同虎狼長驅直入,一遇蒙古兵,即刻兩人一組,以樸刀砍殺,馬槊砸刺。
不僅如此,他還專叫眾將士高喊“大同守軍來了!”、“大同守軍來了!”
戰場眾人均心中振奮,唯獨蒙古兵馬素質極高,竟隻是心中幾分猶疑,便又再次衝殺起來。
雙方士氣漸盛,戰局依舊焦灼,裴慎目標明確,隻攜百餘親衛直衝俺答中軍大旗而去。
沒過一會兒,又有另一隻隊伍馳援而來,分明是裴慎留下的千餘人馬,卻偏偏高喊:“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稍待,又是一支五百人馬的援軍。
眼見一波一波援軍到來,己方士氣大振,蒙古兵竟隱有潰敗之象。
裴慎渾然不覺計策已奏效,隻不斷衝著俺答中軍衝殺。
戰場上早已亂成一團,俺答環顧四周,在周遭親衛掩護下,便是能注意到裴慎,也根本衝殺不了。隻因前方不僅有蒙古兵,也有宣府等地的兵馬。
待裴慎在周遭親衛掩護下,尋了個不遠不近的位置,便取出背上強弩,於馬上騎射,開弓,瞄準——
那俺答親衛見有人瞄準自家可汗,即刻飛撲上去,高呼:“可汗快躲!!”
箭矢呼嘯而去——
中軍大旗旗杆應聲而折。
唬得俺答回頭望去,霎時間便臉色大變,竟伸手要去扶那旗幟:“快!快把大旗扶起來!”
來不及了,裴慎身側親衛即刻高呼道:“俺答已死!俺答已死!”
敵方援軍一波一波到來,蒙古兵本就心中隱有焦慮畏怯,此刻又聽聞自家可汗已死,離得遠的蒙古兵抬頭一望,竟望不到俺答大旗了,心中惶恐之下,霎時潰敗起來。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蒙古兵一角潰敗,便是俺答再將大旗立起來,也已來不及了。
潰敗之勢,竟成了野火燎原。
裴慎帶著騎兵再度衝殺起來,隻將蒙古兵隊伍分割的七零八落,任由各地援軍將其蠶食殆盡。
俺答眼見大勢已去,當機立斷,在親衛保護下,鳴金收兵,速速退去。十萬蒙古大軍,丟盔棄甲,潰敗而逃。
裴慎即刻令人擂鼓,鼓聲大作,眾將士再度咬上蒙古兵,衝殺一陣,這才鳴金收兵。
此刻,裴慎鎧甲之上血跡早已幹透,積成了層層血汙,濃烈的腥臭氣直叫人作嘔。
“蒙中丞大人相救,不甚感激。”宣府總兵高庸浴血奮戰,僥幸留得一命,此刻右臂中箭,強忍著疼痛前來寒暄。
此一役後,裴中丞隻怕又要青雲直上,兼之對方又是救他一命,還贈了場戰功給他,官位又比他高,高庸必要先前來麵見裴慎,方肯去治傷。
“高大人不必客氣,還是快快去治傷罷。”裴慎溫聲道。
此時此刻,置身於人群之中,縱情交談,無拘無束,沈瀾方有劫後餘生之感。
她慶幸之餘,隻極目望去,見遼闊碧空之下,河麵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數艘大船風帆鼓動,破浪而行。
天高河闊之景,蕩盡胸中鬱氣!
那楊惟學見了此景,竟轉頭衝著沈瀾眨眨眼,笑道:“覽弟見了此景,可是詩興大發?”
沈瀾心知他這是又要來戲謔她,便朗笑道:“倒想起了李太白的詩。”
楊惟學沉吟道:“可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沈瀾朗聲一笑,接話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兩人相視一笑,隻覺湖海豪氣,關塞風景,萬裏山河俱在胸懷中。
作者有話說:
1.湖海豪氣,關塞風景改自《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
2.萬裏山河俱在胸懷中改自《贈裴十四》
3.蘇州不是沈瀾的家鄉,上一次逃跑也沒去過蘇州。
第45章
距離沈瀾出逃三日後, 匯報消息的劉仁快馬疾馳, 已將信件帶去山西大同。
此刻,裴慎正端坐軍中大帳內匯集軍報, 處理事物。
他開口道:“十二日前, 俺答聯合其兄吉囊,並泰寧部、朵顏部、青海部等十餘部族來犯,連營七十裏, 人數逾三十萬。”
“六日前, 三部分道, 吉囊前去平定、壽陽一帶。俺答兵鋒直指宣府、大同、偏頭、雁門、寧武、其餘泰寧等部直犯甘肅、遼東、涼州。”
裴慎頓了頓,道:“三日前, 薊州鎮十區險失其一,宣府左路失守, 幸得京營救援, 未讓胡虜南下。”
堂中巡撫、總兵、副總兵、遊擊將軍、參將、都指揮……林林總總二十餘人均靜默不言。
眾人靜了片刻,巡按孫岩拱手道:“中丞大人, 俺答大軍壓境已不是一次兩次了,此事早已有定例,依例而行即可。”
依例而行?裴慎冷笑一聲,隻起身道:“本官巡撫山西全境,部堂大人離去前曾有交代,山西兵事盡數托於本官。”
原宣大總督段仁因二度上奏複套,且力劾婉貴妃之父林少保喝兵血導致當年複套失敗一事,鋃鐺入獄,為證清白, 自裁於獄中。
天下震動, 庶民黔首亦為其冤之。
值此韃靼大軍壓境, 段仁冤死,宣大無人協理以致人心惶惶之時,這個朝堂新派出來的巡按禦史竟敢大言不慚,以過往舊例四字來搪塞他。當真是繡花枕頭一草包。
兵事如火,軍情緊急,裴慎再不複往日溫和,隻冷聲道:“令副總兵常高預調延綏遊、奇、義客兵三千,趕赴大同西側。”
“快馬去報薊遼總督,請其於喜峰、白羊口處設卡,策應宣府。”
“令大同東西中北四路參將湯行思、溫茂、曾向正、高和,各自駐紮陽和城、平虜城、右衛城、弘賜堡。”
“再令得勝堡、威遠城、新平堡、井坪城內各援兵營分撥一半人手,增援餘下各地澗堡。”
“著領班遊擊將軍錢寧領三千遊奇兵於開平、大同一帶巡哨。”
“是!”眾人轟然一喏,各自領命而去。
眨眼之間,堂中眾人便盡數走散,隻剩下幾個衛所的指揮使,正巴巴地望著裴慎。
“中丞大人,人人皆有事可做,為何獨獨落下我朔州衛?”朔州衛所千戶洪斌拱手問道。
見其餘四個衛所千戶也紛紛嚷嚷道:“中丞何其不公!”、“置我衛所顏麵於何地!”、“焉能叫這幫客兵、遊騎兵搶先!”
裴慎環顧眾人,隻朗聲笑道:“諸君既敢請戰,我裴守恂自當舍命奉陪!”
說罷,隻擲下桌上簽桶令信,厲聲道:“雲川、玉林、朔州、天成五衛千戶聽令!披甲執戈,橫槍躍馬,且隨我殺盡胡虜!壯我山河!”
語罷,裴慎即刻掀簾出帳而去,眾將胸中豪氣頓生,隻轟然跟上。
親衛劉仁早已到了營中,奈何無令旗、令箭、令票,不得入中軍大帳,隻好等在大帳之外。眼見自家爺出來,即刻追上去耳語一番,隻說夫人在酸梅飲中下蒙汗藥,於廟中出逃。
裴慎聞言,眼神驟然森冷,隻他養氣功夫極好,頃刻間便又是肅然之色。
全然看不出半分惱恨怒意。
一旁跟出來的眾將好奇打量了幾眼,見裴慎麵色無異,便也沒覺得不對,隻以為是親衛有瑣事來報。
“爺,如今……”劉仁正欲開口要個主意。裴慎瞥他一眼,翻身上馬,隻道:“既是來了,且歸隊著甲,上戰場殺敵便是。”
說罷,隻令前軍開路,領著五千人馬出了大同,直奔宣府而去。
宣府失了宣大總督協理,巡撫又是個不頂事的,其間虛弱,自然被俺答窺伺,以至於僅僅一日的功夫,便被俺答圍攻百餘次。
左路險些失守,右路岌岌可危。
九邊重鎮,均唇齒相依,互為犄角,故而裴慎攜軍晝夜奔馳,薊遼總督、陝西三邊總督亦派遣將士馳援宣府。
即使如此,整個宣府也已勢如累卵。
十萬蒙古大軍圍困宣府,晝夜不休的強逼民夫填埋壕溝,宣府隻緊閉城門,滾木礌石、金汁火箭,雙方一日百餘戰,屍體堆積起來,生生將壕溝填平。
壕溝一平,俺答即刻下令,以撞車強攻城門,又允下重諾,先登之士賞賜百金。頃刻間,兵潮如咆哮的洪水般衝著宣府湧去。
宣府墩堡城樓之上,早已哀聲連片,有宣府兵剛澆下一瓢金汁,便被蒙古兵扯下城,雙雙跌落至死。剛攀上城樓的蒙古兵被長.槍捅中,心肺劇痛,呼吸俱是血沫子,眨眼之間便死於非命。有宣府兵被擂石砸中,胸腹凹進去一個大坑,立時斃命。
戰場上血肉橫飛,處處斷臂殘肢,實在慘烈至極。
“中丞大人,還不去救援嗎?”朔州衛千戶洪斌見裴慎下令將部卒駐紮在宣府三十裏之外,分明不打算救援宣府,已是心急如焚:“這俺答奸詐,手中人多,隻叫手下部族輪流歇息,輪番攻城,使出車輪戰的戲碼來,這是要生生耗死宣府守將啊!”
裴慎搖頭道:“十萬蒙古騎兵,其中雖有老弱婦孺,青壯年必也有七八萬,我等不過五千騎兵,撞進去便是個死字。”
“等!”裴慎沉聲道。
這一等,又是半個時辰過去。
洪斌忍不住去問,裴慎又叫他等。
這一等便等了半日,等到薊州、遼東、陝西等地的援兵盡數到來,裴慎依舊未動。
又等了半個時辰,見裴慎還不動彈,洪斌憤憤道:“等等等!要等到什麽時候去!別的援軍都來了,為何我們竟跟個縮頭烏龜似的!”
一旁的幾個千戶趕忙去扯他,連聲辯解道:“中丞大人勿怪,這王八羔子嘴臭!”
洪斌氣急,隻罵道:“哪裏是我嘴臭!分明是中丞貪生怕死!竟是個罔顧同袍的小人!”
“你胡說八道什麽!中丞勿怒,我這便帶他下去醒醒神。”幾個千戶撕扯著,便要將洪斌帶下去。
洪斌性子燥烈,聞言越發惱恨,隻掙紮著破口大罵:“裴大人在山西大同待了三年,素來敢打敢戰,怎得去京都溫柔鄉泡了幾個月,竟成了個沒卵子的狗官!”
旁邊幾個千戶聽了人都要撅過去,隻七手八腳,一個勁兒去捂洪斌的嘴。
裴慎被他氣笑,偏又惜才,隻說道:“本官督理糧餉,勸課農桑,增建營堡,修整城防,乃至於巡哨馳援,衝殺胡虜,何曾有過半分畏懼?”
又冷聲道:“你既說我貪生怕死,那我便望著你上了戰場,能奮勇殺敵,博一個萬人敵的名頭出來!”
說罷,翻身上馬,隻居高臨下道:“今日五衛均在,各衛所旗幟俱不相同,凡讓我見到有任一旗幟怯戰不前、臨陣後退者,我便借你們幾個千戶的人頭拿來祭旗!”
聞言,幾個千戶俱是一個激靈,紛紛上馬疾馳回本部,各自去警醒底下的百戶把總們。
眼見軍令一級一級下達到位,裴慎這才沉聲道:“傳令全軍!速速馳援宣府!”
此刻,宣府城外已絞成一團,薊州遊兵,遼東客兵、陝西義軍、宣府衛所軍、蒙古大軍互相成團絞殺。
整個戰場上,各色旗幟遮天蔽日,士卒久經訓練,耳隻聞鑼鼓之音,目隻視旗幟之色。按照旗幟號令,步卒居中,兩翼騎兵護衛。先以火銃齊射打亂蒙古兵陣型,再近身衝殺。
然而一旦衝殺過久,原本的陣型到現在早已隱隱被衝亂。
各部漸漸分成了幾十人乃至十幾人的小團體,相互衝撞、掩殺。太多太亂,誰也看不明白局勢如何,人人心中焦灼,偏又什麽都做不了,隻能奮力衝殺敵方。
裴慎的騎兵一到,如同虎狼長驅直入,一遇蒙古兵,即刻兩人一組,以樸刀砍殺,馬槊砸刺。
不僅如此,他還專叫眾將士高喊“大同守軍來了!”、“大同守軍來了!”
戰場眾人均心中振奮,唯獨蒙古兵馬素質極高,竟隻是心中幾分猶疑,便又再次衝殺起來。
雙方士氣漸盛,戰局依舊焦灼,裴慎目標明確,隻攜百餘親衛直衝俺答中軍大旗而去。
沒過一會兒,又有另一隻隊伍馳援而來,分明是裴慎留下的千餘人馬,卻偏偏高喊:“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稍待,又是一支五百人馬的援軍。
眼見一波一波援軍到來,己方士氣大振,蒙古兵竟隱有潰敗之象。
裴慎渾然不覺計策已奏效,隻不斷衝著俺答中軍衝殺。
戰場上早已亂成一團,俺答環顧四周,在周遭親衛掩護下,便是能注意到裴慎,也根本衝殺不了。隻因前方不僅有蒙古兵,也有宣府等地的兵馬。
待裴慎在周遭親衛掩護下,尋了個不遠不近的位置,便取出背上強弩,於馬上騎射,開弓,瞄準——
那俺答親衛見有人瞄準自家可汗,即刻飛撲上去,高呼:“可汗快躲!!”
箭矢呼嘯而去——
中軍大旗旗杆應聲而折。
唬得俺答回頭望去,霎時間便臉色大變,竟伸手要去扶那旗幟:“快!快把大旗扶起來!”
來不及了,裴慎身側親衛即刻高呼道:“俺答已死!俺答已死!”
敵方援軍一波一波到來,蒙古兵本就心中隱有焦慮畏怯,此刻又聽聞自家可汗已死,離得遠的蒙古兵抬頭一望,竟望不到俺答大旗了,心中惶恐之下,霎時潰敗起來。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蒙古兵一角潰敗,便是俺答再將大旗立起來,也已來不及了。
潰敗之勢,竟成了野火燎原。
裴慎帶著騎兵再度衝殺起來,隻將蒙古兵隊伍分割的七零八落,任由各地援軍將其蠶食殆盡。
俺答眼見大勢已去,當機立斷,在親衛保護下,鳴金收兵,速速退去。十萬蒙古大軍,丟盔棄甲,潰敗而逃。
裴慎即刻令人擂鼓,鼓聲大作,眾將士再度咬上蒙古兵,衝殺一陣,這才鳴金收兵。
此刻,裴慎鎧甲之上血跡早已幹透,積成了層層血汙,濃烈的腥臭氣直叫人作嘔。
“蒙中丞大人相救,不甚感激。”宣府總兵高庸浴血奮戰,僥幸留得一命,此刻右臂中箭,強忍著疼痛前來寒暄。
此一役後,裴中丞隻怕又要青雲直上,兼之對方又是救他一命,還贈了場戰功給他,官位又比他高,高庸必要先前來麵見裴慎,方肯去治傷。
“高大人不必客氣,還是快快去治傷罷。”裴慎溫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