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這麽一句話功夫,裴慎跟前便已聚齊了各個總督派遣來的幾位總兵。
高庸強忍著疼痛道:“今日勞煩諸位馳援宣府,高某在此謝過了。”
“高總兵客氣了。”
“宣大與薊遼本就是唇齒相依,應該的。”
眾人推辭了幾句,高庸這才道:“我已派人在府中備下熱水酒菜,還請諸位莫要嫌棄。”
眾人也不推辭,被高庸手下人引著,前去高總兵府上。
其中薊遼總督派遣來的總兵蔣銳,邊走邊恭維道:“這一役,中丞大人功不可沒,下官在此提前恭賀大人了。”
裴慎笑笑,拱手溫聲道:“此役皆仰賴將士用命,諸位幫扶,我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笑起來。這個說裴大人太謙虛,那個說裴大人好計策。人人拍馬屁,拍得一片和樂。
蔣銳難免感歎道:“此等大捷,中丞大人必要回京都述職受賞。說來我已有八年未回京,也不知京都風貌如何了?”
回京?裴慎思及此處,隻冷笑一聲,入得高總兵府上,徑自沐浴更衣去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參考書目:《明代九邊史地研究》、
“耳隻聞鑼鼓之音,目隻視旗幟之色”出自戚繼光《練兵實紀》
第46章
清點戰功, 修葺城防, 撫恤民政……一連三日,裴慎徹夜不休, 忙得腳不沾地。
待清點戰果後才發現起, 此一役,斬敵萬餘人,繳獲戰馬近萬匹。損失了如此之多的人口, 俺答雖然還能以小股騷擾的形式侵擾九邊, 但至少五年之內無力再大軍進犯。
此等大捷, 開國百餘年來也是少見的,更別提是在兵事頹靡的本朝。
果不其然, 三日後,裴慎便接到上諭, 要攜手下眾將士入京獻俘受賞。
大同距離京都六百餘裏, 疾馳之下兩日便能到。
再修整半日後,裴慎精挑細選了幾十名俘虜, 攜近千名將士自永定門內入,沿著正陽門大街往前走,路過山川壇、天地壇、正南坊、菜市口等地,再沿著東西江米巷繞一圈,到皇城根下接受皇帝檢閱。
凡軍士所過之處,兩側街道擠擠挨挨到處都是人。樓上開窗觀望、樓下棚子裏、屋簷下,摩肩接踵、人聲鼎沸。
“來了嗎?來了嗎?”
“真打贏了?”
“哎呀別擠我!別擠了!”
喧嘩聲中,但見有軍士從正陽門大街而入,容色肅穆, 綿延二裏, 旌旗蔽日, 長.槍如林。
朔氣漸起,鐵衣森森,肅殺之氣如洪流撲麵而來,唬得兩側百姓俱是一靜。
火銃兵、騎兵的鎧甲上有著大量刀砍錘砸的痕跡,還有匆匆清洗過後殘留的血跡。步卒長.槍上懸掛著韃靼人的衣裳,還有生石灰硝製的韃靼人頭,足有幾百個。
看得周圍百姓俱是一靜。
京都百姓年年受韃靼叩邊侵擾,三年前韃靼更是打到了京城下,蹂踏良田,擄掠婦女,殘殺青壯。以致千村萬落血流成河,白骨盈野。
那一年家家縞素,戶戶披麻。亡者怨,活人哭,墳連墳,塚接塚。目之所視,白幡蔽日,耳之所聞,哀聲百裏。
仇深似海,恨入骨血,怎能相忘?
如今聽說打了勝仗,斬敵俘虜近萬韃靼人,消息傳來京都,一時間竟無人敢信。又聽說三日後正陽街上有獻俘儀式,以至於百姓們扶老攜幼上街來看。
今日見幾百個韃子人頭被懸於長.槍之上,其後囚車上還關押著幾十個韃子俘虜,百姓們如夢初醒。
“真打勝仗了!”
“殺光胡虜!”
“打贏了!打贏了!”
歡呼聲漸漸蔓延開來,先是一角人潮在喊,緊接著越來越響,越來越響,直至聲振林木,響遏行雲,漸漸匯成了山呼海嘯般的“虎!虎!虎!”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驟然響起,鑼鼓齊鳴震耳欲聾。宛平縣、大興縣鄉紳帶頭,扶老攜幼,攔在馬前,取出美酒佳肴以饗軍士。
見狀,兩側酒鋪紛紛抬出自家招牌酒,靠壁清、蘭英酒、芙蓉露、薏苡酒、黃米酒……一時間,十裏長街,俱是酒香。
茶館裏有茶客高呼道:“今日大捷,我請諸位吃茶!”
“散喜!散喜!”有東家從櫃台笸籮裏抓一把銅錢灑出去,引得街邊小兒歡呼雀躍,紛紛去撿。
各家酒樓食肆,隻叫夥計挑著擔紛紛趕來,沿街高呼。
“劉家冷淘麵——贈邊軍將士!”
“來吃!來吃!抄手胡同華家豬頭肉!”
“查樓糖纏簇盤!”
陳家巷的炮穀、三鬥街的火燒、又有米花白餅、粉果膏環……林林總總,百餘家食肆夥計,竟將長街堵塞。
還有兩側街麵上,樓上樓下前來看熱鬧的年輕男女們擠擠挨挨,隻將手中香囊荷包、扇墜玉佩,一個勁兒地衝著將士們身上扔去。
又有知機的小販趕來販鮮花,荷花、木芙蓉、秋菊……一朵一朵,此時此刻,無人會吝嗇這幾文錢,隻買了簪在頭上,或扔給將士。
舞龍的、舞獅的、遊鑼鼓的、設宴歡慶的……十裏長街,酒香花香,人潮人浪。天與地都是熱烈的。
見此情此景,裴慎難免心中暗歎,父老鄉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啊。
裴慎身側數位總兵紛紛昂首挺胸,竭力作出英武狀,沒過一會兒便有香囊荷包落在懷中,惹得眾人齜牙咧嘴,喜不自勝。
總兵薛銳看看身旁裴慎,竟沒有一朵鮮花落在他身上,連個輕飄飄的香帕汗巾都被他躲了過去,一時納悶,低聲道:“中丞,你這是做甚?”
裴慎心道這滿大街的荷包鮮花、香帕汗巾、沒一個是他想要的,不躲開,難不成任由她們砸?
思及此處,裴慎神色如常,隻暗自冷笑,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倒滿街都是。
見裴慎不語,薛銳正欲再問,卻見裴慎勒停了馬,竟已到了皇城根下。
待麵見陛下後,交了紀功圖冊,又被陛下誇讚了幾句“心性端謹、智識沉毅”,裴慎便離了皇城,徑自返回國公府。
此時已是漏夜時分,裴慎不好打擾家中祖母叔伯,便隻叫個親衛提著燈籠去了外書房。
外書房裏是慣來沒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唯陳鬆墨跪在庭中請罪。
夜色漆黑,唯見明月高懸柳梢頭,月華映得庭中一地霜白。
裴慎穿著麒麟補子,緋袍犀帶,雲鳳四色花錦印綬,匆匆而來,隻瞥了眼滿身霜色的陳鬆墨道:“辦事不力,按照軍中規矩,一人二十棍,可有異議?”
陳鬆墨暗鬆了一口氣,隻應了一聲便自去領罰。
裴慎進了外書房,燃燈闔門,又來到翹頭案前,不慌不忙鋪開陳清款宣紙,壓上玉麒麟鎮紙,又取了兩根湖筆。
先研了淡墨描繪五官,次以赭色烘染骨骼肌理,粉白、緋色層層暈染,上一層薄粉,最後取一根羊毫筆,細細勾勒秀眉鬢發。
將筆於宣窯磬口筆洗中細細洗淨,裴慎悠閑地啜了盞茶水,靜待墨幹。
就在此刻,外書房忽有人敲門,裴慎道了一聲“進來。”
便有個著皂色圓領袍的男子,滿臉絡腮胡,借著夜色入得門中。
裴慎頑笑道:“鎮撫使如今是越發小心了。”
石經綸隻苦著臉咧嘴一笑,闔上門低聲道:“鬼鬼祟祟,實非男兒所為。若不是事情緊迫,我又哪裏會夤夜前來?”
裴慎見案上畫已幹,便將其小心疊起來。
石經綸探了一眼,難免感歎道:“大人好定力!”火燒眉毛了,竟還有心情作畫。
裴慎輕笑:“這可不是畫,是解你家指揮使憂思過甚,夜不能寐的靈丹妙藥。”
石經綸一愣,隻納悶道:“指揮使不好男色。”這畫中人雖男生女相,容貌綺麗,絕非凡品,可指揮使又不是為了男色憂心。
裴慎不慌不忙地將畫軸卷起,眼底冷意森森,隻嘴上慢條斯理道:“這是我愛妾。”
石經綸微怔,正欲相詢,誰知裴慎下一句唬得他臉色一變。
“我赴任山西之時,她意外走失。”
意外走失?好端端一個妾,住在國公府裏,哪裏會突然走失?恐怕是逃了。
石經綸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麽,瞠目結舌了半晌,喃喃道:“這女子莫不是個磨鏡?”
若非不喜男色,何至於棄了俊朗清貴,位高權重的裴大人,這不合理啊!
裴慎握著畫軸的手攥緊,幾要將那畫軸攥裂開,半晌他冷笑道:“你且將此畫拿去,幫我查一查畫中人如今去了哪裏?”
石經綸拱手應道:“是,大人!”語罷,又道:“可這與指揮使又有何關係?”
裴慎淡淡道:“段仁冤死獄中,宣大總督的位子空了出來,林少保和陳閣老兩派為了這個位置相爭不休。”
石經綸低聲道:“裴大人戰功赫赫,又剛一戰定鼎宣大,今日陛下還誇讚裴大人才猷諳練,操履清勤,朝野上下俱傳,隻說裴大人將要赴任宣大總督。”
出頭的椽子最先爛。被皇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誇讚,四麵八方都是嫉妒豔羨的眼神,哪裏是好事?
裴慎暗自警醒,便笑道:“你且告訴陸指揮使,我無意宣大總督的位子。”
“為何?”石經綸蹙眉道。
裴慎隻笑了笑,沒說話。
他今年二十四,從二品巡撫,已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若得了宣大總督的位子,便是二十四的正二品高官,太過顯眼。況且過早登上高峰,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功高震主的下場人盡皆知。
此時此刻,原就該壓一壓,沉一沉。積攢功勞,厚積薄發,到了三十餘歲,便能一舉入閣。此其一也。
其二,林少保和陳閣老,兩派人馬爭宣大總督爭得厲害,他此刻卷進去,恰是政潮最為暗流洶湧的時候,再想脫身就難了。
其三,作為宣大總督強有力的競爭者,他自願退出,別管是林少保還是陳閣老,總給饒些好處給他罷。同鄉同年們的職位,也該往上提一提了。
其四,便是要放棄宣大總督的位子,來保住陸指揮使。
“陸指揮使不是正憂心陛下想讓林通來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嗎?”裴慎笑問道。
屁股底下的位子要被搶了,能不憂慮嗎?
石經綸也不知他為何轉了話題,隻點頭道:“那林通雖庸碌,卻是林少保之子,婉貴妃弟弟,頗得陛下信重。”
裴慎便笑道:“你隻管告訴指揮使,且叫他去助林少保爭得宣大總督的位子即可。”
如今俺答敗退,宣大五年無大戰,換一個庸碌的林通上去,隻要不瞎搞,老老實實當個木頭,並無大礙。
高庸強忍著疼痛道:“今日勞煩諸位馳援宣府,高某在此謝過了。”
“高總兵客氣了。”
“宣大與薊遼本就是唇齒相依,應該的。”
眾人推辭了幾句,高庸這才道:“我已派人在府中備下熱水酒菜,還請諸位莫要嫌棄。”
眾人也不推辭,被高庸手下人引著,前去高總兵府上。
其中薊遼總督派遣來的總兵蔣銳,邊走邊恭維道:“這一役,中丞大人功不可沒,下官在此提前恭賀大人了。”
裴慎笑笑,拱手溫聲道:“此役皆仰賴將士用命,諸位幫扶,我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笑起來。這個說裴大人太謙虛,那個說裴大人好計策。人人拍馬屁,拍得一片和樂。
蔣銳難免感歎道:“此等大捷,中丞大人必要回京都述職受賞。說來我已有八年未回京,也不知京都風貌如何了?”
回京?裴慎思及此處,隻冷笑一聲,入得高總兵府上,徑自沐浴更衣去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參考書目:《明代九邊史地研究》、
“耳隻聞鑼鼓之音,目隻視旗幟之色”出自戚繼光《練兵實紀》
第46章
清點戰功, 修葺城防, 撫恤民政……一連三日,裴慎徹夜不休, 忙得腳不沾地。
待清點戰果後才發現起, 此一役,斬敵萬餘人,繳獲戰馬近萬匹。損失了如此之多的人口, 俺答雖然還能以小股騷擾的形式侵擾九邊, 但至少五年之內無力再大軍進犯。
此等大捷, 開國百餘年來也是少見的,更別提是在兵事頹靡的本朝。
果不其然, 三日後,裴慎便接到上諭, 要攜手下眾將士入京獻俘受賞。
大同距離京都六百餘裏, 疾馳之下兩日便能到。
再修整半日後,裴慎精挑細選了幾十名俘虜, 攜近千名將士自永定門內入,沿著正陽門大街往前走,路過山川壇、天地壇、正南坊、菜市口等地,再沿著東西江米巷繞一圈,到皇城根下接受皇帝檢閱。
凡軍士所過之處,兩側街道擠擠挨挨到處都是人。樓上開窗觀望、樓下棚子裏、屋簷下,摩肩接踵、人聲鼎沸。
“來了嗎?來了嗎?”
“真打贏了?”
“哎呀別擠我!別擠了!”
喧嘩聲中,但見有軍士從正陽門大街而入,容色肅穆, 綿延二裏, 旌旗蔽日, 長.槍如林。
朔氣漸起,鐵衣森森,肅殺之氣如洪流撲麵而來,唬得兩側百姓俱是一靜。
火銃兵、騎兵的鎧甲上有著大量刀砍錘砸的痕跡,還有匆匆清洗過後殘留的血跡。步卒長.槍上懸掛著韃靼人的衣裳,還有生石灰硝製的韃靼人頭,足有幾百個。
看得周圍百姓俱是一靜。
京都百姓年年受韃靼叩邊侵擾,三年前韃靼更是打到了京城下,蹂踏良田,擄掠婦女,殘殺青壯。以致千村萬落血流成河,白骨盈野。
那一年家家縞素,戶戶披麻。亡者怨,活人哭,墳連墳,塚接塚。目之所視,白幡蔽日,耳之所聞,哀聲百裏。
仇深似海,恨入骨血,怎能相忘?
如今聽說打了勝仗,斬敵俘虜近萬韃靼人,消息傳來京都,一時間竟無人敢信。又聽說三日後正陽街上有獻俘儀式,以至於百姓們扶老攜幼上街來看。
今日見幾百個韃子人頭被懸於長.槍之上,其後囚車上還關押著幾十個韃子俘虜,百姓們如夢初醒。
“真打勝仗了!”
“殺光胡虜!”
“打贏了!打贏了!”
歡呼聲漸漸蔓延開來,先是一角人潮在喊,緊接著越來越響,越來越響,直至聲振林木,響遏行雲,漸漸匯成了山呼海嘯般的“虎!虎!虎!”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驟然響起,鑼鼓齊鳴震耳欲聾。宛平縣、大興縣鄉紳帶頭,扶老攜幼,攔在馬前,取出美酒佳肴以饗軍士。
見狀,兩側酒鋪紛紛抬出自家招牌酒,靠壁清、蘭英酒、芙蓉露、薏苡酒、黃米酒……一時間,十裏長街,俱是酒香。
茶館裏有茶客高呼道:“今日大捷,我請諸位吃茶!”
“散喜!散喜!”有東家從櫃台笸籮裏抓一把銅錢灑出去,引得街邊小兒歡呼雀躍,紛紛去撿。
各家酒樓食肆,隻叫夥計挑著擔紛紛趕來,沿街高呼。
“劉家冷淘麵——贈邊軍將士!”
“來吃!來吃!抄手胡同華家豬頭肉!”
“查樓糖纏簇盤!”
陳家巷的炮穀、三鬥街的火燒、又有米花白餅、粉果膏環……林林總總,百餘家食肆夥計,竟將長街堵塞。
還有兩側街麵上,樓上樓下前來看熱鬧的年輕男女們擠擠挨挨,隻將手中香囊荷包、扇墜玉佩,一個勁兒地衝著將士們身上扔去。
又有知機的小販趕來販鮮花,荷花、木芙蓉、秋菊……一朵一朵,此時此刻,無人會吝嗇這幾文錢,隻買了簪在頭上,或扔給將士。
舞龍的、舞獅的、遊鑼鼓的、設宴歡慶的……十裏長街,酒香花香,人潮人浪。天與地都是熱烈的。
見此情此景,裴慎難免心中暗歎,父老鄉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啊。
裴慎身側數位總兵紛紛昂首挺胸,竭力作出英武狀,沒過一會兒便有香囊荷包落在懷中,惹得眾人齜牙咧嘴,喜不自勝。
總兵薛銳看看身旁裴慎,竟沒有一朵鮮花落在他身上,連個輕飄飄的香帕汗巾都被他躲了過去,一時納悶,低聲道:“中丞,你這是做甚?”
裴慎心道這滿大街的荷包鮮花、香帕汗巾、沒一個是他想要的,不躲開,難不成任由她們砸?
思及此處,裴慎神色如常,隻暗自冷笑,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倒滿街都是。
見裴慎不語,薛銳正欲再問,卻見裴慎勒停了馬,竟已到了皇城根下。
待麵見陛下後,交了紀功圖冊,又被陛下誇讚了幾句“心性端謹、智識沉毅”,裴慎便離了皇城,徑自返回國公府。
此時已是漏夜時分,裴慎不好打擾家中祖母叔伯,便隻叫個親衛提著燈籠去了外書房。
外書房裏是慣來沒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唯陳鬆墨跪在庭中請罪。
夜色漆黑,唯見明月高懸柳梢頭,月華映得庭中一地霜白。
裴慎穿著麒麟補子,緋袍犀帶,雲鳳四色花錦印綬,匆匆而來,隻瞥了眼滿身霜色的陳鬆墨道:“辦事不力,按照軍中規矩,一人二十棍,可有異議?”
陳鬆墨暗鬆了一口氣,隻應了一聲便自去領罰。
裴慎進了外書房,燃燈闔門,又來到翹頭案前,不慌不忙鋪開陳清款宣紙,壓上玉麒麟鎮紙,又取了兩根湖筆。
先研了淡墨描繪五官,次以赭色烘染骨骼肌理,粉白、緋色層層暈染,上一層薄粉,最後取一根羊毫筆,細細勾勒秀眉鬢發。
將筆於宣窯磬口筆洗中細細洗淨,裴慎悠閑地啜了盞茶水,靜待墨幹。
就在此刻,外書房忽有人敲門,裴慎道了一聲“進來。”
便有個著皂色圓領袍的男子,滿臉絡腮胡,借著夜色入得門中。
裴慎頑笑道:“鎮撫使如今是越發小心了。”
石經綸隻苦著臉咧嘴一笑,闔上門低聲道:“鬼鬼祟祟,實非男兒所為。若不是事情緊迫,我又哪裏會夤夜前來?”
裴慎見案上畫已幹,便將其小心疊起來。
石經綸探了一眼,難免感歎道:“大人好定力!”火燒眉毛了,竟還有心情作畫。
裴慎輕笑:“這可不是畫,是解你家指揮使憂思過甚,夜不能寐的靈丹妙藥。”
石經綸一愣,隻納悶道:“指揮使不好男色。”這畫中人雖男生女相,容貌綺麗,絕非凡品,可指揮使又不是為了男色憂心。
裴慎不慌不忙地將畫軸卷起,眼底冷意森森,隻嘴上慢條斯理道:“這是我愛妾。”
石經綸微怔,正欲相詢,誰知裴慎下一句唬得他臉色一變。
“我赴任山西之時,她意外走失。”
意外走失?好端端一個妾,住在國公府裏,哪裏會突然走失?恐怕是逃了。
石經綸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麽,瞠目結舌了半晌,喃喃道:“這女子莫不是個磨鏡?”
若非不喜男色,何至於棄了俊朗清貴,位高權重的裴大人,這不合理啊!
裴慎握著畫軸的手攥緊,幾要將那畫軸攥裂開,半晌他冷笑道:“你且將此畫拿去,幫我查一查畫中人如今去了哪裏?”
石經綸拱手應道:“是,大人!”語罷,又道:“可這與指揮使又有何關係?”
裴慎淡淡道:“段仁冤死獄中,宣大總督的位子空了出來,林少保和陳閣老兩派為了這個位置相爭不休。”
石經綸低聲道:“裴大人戰功赫赫,又剛一戰定鼎宣大,今日陛下還誇讚裴大人才猷諳練,操履清勤,朝野上下俱傳,隻說裴大人將要赴任宣大總督。”
出頭的椽子最先爛。被皇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誇讚,四麵八方都是嫉妒豔羨的眼神,哪裏是好事?
裴慎暗自警醒,便笑道:“你且告訴陸指揮使,我無意宣大總督的位子。”
“為何?”石經綸蹙眉道。
裴慎隻笑了笑,沒說話。
他今年二十四,從二品巡撫,已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若得了宣大總督的位子,便是二十四的正二品高官,太過顯眼。況且過早登上高峰,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功高震主的下場人盡皆知。
此時此刻,原就該壓一壓,沉一沉。積攢功勞,厚積薄發,到了三十餘歲,便能一舉入閣。此其一也。
其二,林少保和陳閣老,兩派人馬爭宣大總督爭得厲害,他此刻卷進去,恰是政潮最為暗流洶湧的時候,再想脫身就難了。
其三,作為宣大總督強有力的競爭者,他自願退出,別管是林少保還是陳閣老,總給饒些好處給他罷。同鄉同年們的職位,也該往上提一提了。
其四,便是要放棄宣大總督的位子,來保住陸指揮使。
“陸指揮使不是正憂心陛下想讓林通來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嗎?”裴慎笑問道。
屁股底下的位子要被搶了,能不憂慮嗎?
石經綸也不知他為何轉了話題,隻點頭道:“那林通雖庸碌,卻是林少保之子,婉貴妃弟弟,頗得陛下信重。”
裴慎便笑道:“你隻管告訴指揮使,且叫他去助林少保爭得宣大總督的位子即可。”
如今俺答敗退,宣大五年無大戰,換一個庸碌的林通上去,隻要不瞎搞,老老實實當個木頭,並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