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若我晚間服了藥,能好些,明日便去赴宴。”沈瀾到底鬆了口。若能在宴席上交換些消息也是好的。
見她答應,餘嬤嬤笑了笑,告辭離去。臨行前,慣例帶走了些香秔米、西洋布、小龍團之類的賠罪禮。
第二日一大早,沈瀾未曾帶走春鵑,隻叫她留在家中理事,看護著潮生,自己帶著秋鳶和兩個健婦、兩個護院赴宴。
武昌富庶,數年前某一任知府曾在衙門內修築過一座藏春園,此次宴席便設在這藏春園內。
隻可惜戰亂頻頻,武昌知府也不是什麽有錢有勢的,這藏春園便漸漸破敗下來,隻修葺了一部分,用於知府夫人待客。
今日,沈瀾穿著挑邊白綾袖衫,一條天水碧纏枝紋潞綢羅裙,雲鬢綴著些米珠鈿,斜簪了一根流雲靈芝鏨銀簪。
她一路穿朱門,越綺戶,立於亭前時,清麗似瀲灩風荷,穠豔如春醉海棠。
剛入亭中,亭中七八個女子便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果真美貌。”
“美貌有何用?聽說是招贅了夫婿,奈何逃難路上死了。”
“成日裏拋頭露麵的,外頭人還喊她什麽沈娘子呢。”
……
七八個女眷倒也不是指指點點,隻是時不時看她兩眼,再竊笑幾聲罷了。
如此這般,若是沒經過事的小姑娘隻怕已捱不住了。
可沈瀾渾不在乎。相反的,她雖平日裏多與男子交遊,不曾見過糧商們的夫人,可此情此景,她已知不對。
這幫人蓄意將她騙來,隻怕是一場鴻門宴。
思及此處,沈瀾麵不改色入得亭中,向上首的知府夫人庾秀娘屈膝行禮。
庾秀娘隻端起茶盞,悠哉悠哉啜飲著,也不理她。
沈瀾灑脫一笑,起身入座。她這般樣子,倒叫眾人一時愕然。
庾秀娘端著茶盞,暗自氣悶,想給的下馬威沒給成,心中越發惱怒,張嘴便斥罵身側的丫鬟:“沒規矩的東西,我叫你起來了嗎?!”
那丫鬟原本是立在她身後布菜的,聞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縮道:“夫人饒命,夫人饒命。”
沈瀾心知這是指桑罵槐呢,便佯裝聽不懂我,還好心勸道:“不過是個小丫鬟罷了,夫人與她計較什麽呢?”
不知她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庾秀娘冷下臉來,指了指身側餘嬤嬤道:“沈娘子不曉得,這餘嬤嬤原是京裏永寧長公主身側的管家婆,被我請來教導府裏的丫鬟婆子們,她為人最是懂規矩。”
沈瀾心想,什麽請來,恐怕是京都城破,這位餘嬤嬤逃難來的湖廣罷。
她正想著,卻見那餘嬤嬤上前兩步,抬手狠劈了地上的丫鬟一巴掌。
滿亭針落可聞,小丫鬟半張臉腫得老高,捂著臉嗚嗚咽咽地哭起來。
庾秀娘這才悠哉悠哉,對著沈瀾道:“沒規矩的東西,便是這般下場。”
沈瀾心有不忍,暗道這庾秀娘的性子怎得如此驕橫,倒與那官僧如出一轍。她心知肚明不過是方才那個下馬威沒給成,這會兒庾秀娘借題發揮罷了。
“夫人說的是。”沈瀾順從道。
見她低了頭,庾秀娘親親熱熱地牽起沈瀾的手,笑盈盈為她介紹身側七八個女子。
這個是哪哪的知縣夫人,那個是經曆、推官夫人……
沈瀾眨眨眼,全是庾秀娘的下屬啊。
“這位便是湖廣大名鼎鼎的沈娘子了。”庾秀娘說罷,又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沈娘子是個可憐人,丈夫死了,還得苦苦的守著。”
底下眾人紛紛附和。
“可憐啊。”
“夫君去得這般早,留下孤兒寡母。”
“一個女人,苦捱著,好生受罪。”
人人都知沈娘子與她那死了的贅婿情誼甚篤,這會兒被人戳了傷疤,隻怕要心疼死。
眾人嘴上哀歎著,笑盈盈抬眼去望沈瀾,卻見她翠眉顰蹙,哀愁不已,竟好似西子捧心,格外惹人憐愛。
沈瀾順勢取了帕子遮住眼睛,嗚嗚咽咽地假哭了一會兒,方才道:“實在是失禮了,提及亡夫,我心中悲痛難忍。“
眾人正要看她笑話,卻見沈瀾哽咽道:“眼前歡宴,亡夫卻在地下孤零零一個人,我哪裏還有臉麵赴宴呢?還望諸位夫人恕罪。”說罷,起身離席而去。
眾皆驚愕。庾秀娘傻了眼,趕忙起身道:“沈娘子且住。”
沈瀾暗自歎息,回身望去,卻見庾秀娘將她拉到身側坐下,又笑道:“方才是我失言了,正要向沈娘子賠罪呢。”說罷,吩咐丫鬟端了一杯茶要給她致歉。
沈瀾疑心庾秀娘這是見軟刀子刺她不管用,又見她匆匆要走,便要上硬辦法了。
沈瀾瞥了眼那茶盞,蓋子還蓋著,也不知裏頭是什麽,可否下了藥,便隻打算接了茶盞,放下不吃就是了。
誰知那丫鬟不知怎麽的,直直往前衝了兩步,大半杯熱茶潑出來。
沈瀾是坐著的,一半袖子還被庾秀娘拉著,躲閃不及,隻轉過頭去,又抬手拿左胳膊一擋。
熱氣騰騰的茶水,刺啦一下,大半潑在沈瀾胳膊上。
“你們做什麽!”秋鳶又急又氣。一旁的餘嬤嬤也慌了神,差點叫出聲。
劇痛襲來,沈瀾顧不得眾人或愕然,或不忍,或幸災樂禍的表情,匆匆起身。
這亭子旁有一泓小溪,沈瀾卷起一截衣袖,隻忍痛將半截胳膊泡在流動的溪水中。
“哎呀,可是燙著了?”
“怎得這般不知廉恥,大庭廣眾之下撩起胳膊。”
“狗奴才!叫你奉個茶也不會!”
身後傳來庾秀娘打罵奴婢,眾人或許有些不忍心,奈何不敢違逆了庾秀娘的意思,便也隻好低頭不語。還有幾個捧著庾秀娘,又有幾個驚詫沈瀾竟將衣服撩起,露出一片雪白的胳膊。
身後一片亂麻,沈瀾厭惡至極。庾秀娘作為一個母親,不好生教導官僧道理,竟還覺得官僧挨了打,她便要出麵替官僧打回來。這才想出個先羞辱她,再毀她容的主意。
果真是熊孩子必備一個熊家長。
“夫人,你怎麽樣?”秋鳶都快急哭了。
“快快!這裏有藥膏。”庾秀娘打罵了一通丫鬟,即刻吩咐丫鬟去取燙傷膏。餘嬤嬤見狀,匆匆去取了膏藥來遞給沈瀾。
沈瀾哪裏敢用庾秀娘的膏藥,生怕裏頭摻著什麽,寧可用流動的溪水衝足了兩刻鍾。
“不必了。”沈瀾忍痛,輕聲笑道,“我皮糙肉厚的,溪水一衝便是。”
庾秀娘見她疼的額頭都是細汗,連鬢發都沾濕了,心滿意足道:“你自己不用我這膏藥,若是留了疤,可不要來怪我。”
沈瀾見她眉眼之間頗為得意的樣子,強忍著怒氣道:“不會的。”
見她似忍氣吞聲,咽下了這口氣,庾秀娘方才笑盈盈起身,繼續宴飲,也不管還在溪水中泡著的沈瀾。
“這幫人怎得這樣!”秋鳶氣狠了,急得直跺腳,“夫人,我們快快回去罷!府裏有膏藥,這溪水裏泡著哪裏有用呢!”說罷,便要扯了她回去。
“不急。”沈瀾搖搖頭,隻兀自在溪水中反複浸泡胳膊,任由流水衝洗傷處。
三月春水尚寒,兩刻鍾後,待沈瀾提起胳膊查看傷處時,半條胳膊冷冰冰的,都快凍麻了。
索性那熱茶是隔著一層衣衫的,加之沈瀾處理及時,胳膊上倒並未紅腫。
沈瀾鬆了口氣,若真大麵積燙傷發炎,高燒會死人的。
見她起身,亭中宴飲一停,庾秀娘關切道:“沈娘子如何了?”
沈瀾看了看她,便對著她笑了笑,輕聲細語道:“勞煩夫人關懷,已無大礙了。”說罷,又看看正午的太陽,麵不改色道:“天色已晚,我便先告辭了。”
庾秀娘心滿意足,也不再留她,任由沈瀾出了府去。
待宴席散去,餘嬤嬤跟著庾秀娘離去,卻假借帕子落在亭中,避開眾人,匆匆折返,入了小亭外側的假山石內。
那假山石內竟靠著一個青衣直綴,麵白的中年男子。一見餘嬤嬤進來,他便匆匆問道:“傷的可重?”
餘嬤嬤自然知道他要問誰,便搖搖頭:“看過了,不過些微紅腫,決計不會留疤。”
那男子責怪道:“怎得這般不小心!”
一提及此事,餘嬤嬤也心頭火起,斥罵道:“哪裏曉得那庾秀娘,自家兒子挑事挨了打,她便要去毀了旁人的容貌,果真毒辣!”
那男子歎息道:“好在無事。”
餘嬤嬤也慶幸不已,匆匆問道:“你也見了,如何?”
“好好好!當真是天下一等一的絕色。”那男子一回想起方才美人,隻癡癡夢夢道。
餘嬤嬤見他那副呆樣,心中不滿道:“你這呆子,見了新人忘舊人!”
那太監連忙摟摟抱抱去哄她,一疊聲道:“好姑娘”、“嬌娘莫與我置氣”
餘嬤嬤這才嗔他一眼,緩了神色:“可夠你去獻給王大璫?”
男子滿心喜色,連連點頭:“夠了夠了。”語罷,又笑道:“嬌娘,你放心,有了這般美人,你必能脫了奴籍,入宮做管家婆,俺也能博了王大璫歡心,得了好差事!”
餘嬤嬤冷哼一聲。這蠢才哪裏比得了當年與她對食的那太監。
她原是永寧長公主身側的管家婆,當年在京都,與府中太監對食,日子煊赫快活。誰知一朝京城破,與她對食的太監死了,她一路逃難來湖廣,卻被人賣進了知府衙門裏,日子哪裏有在公主府中順心。
她原想著攢夠了錢,便回返南京,繼續入宮伺候公主。誰知竟等來了礦監稅使,自然要把住機會,先尋個太監對食,再回公主府快活去!
兩人又在假山裏親熱了一通,餘嬤嬤方才理了理衣衫,走了。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長公主是皇帝姊妹,不是女兒。
2. 明代公主是很慘的,基本被太監和管家婆管著。《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舉例寫道:萬曆四十年秋天,神宗愛女壽陽公主,為鄭貴妃所生,下嫁給冉興讓,相歡甚久。偶月夕,公主宣駙馬入,而當時的管家婆梁盈女正好與她的“對食”太監趙進朝飲酒,來不及向她稟告,盈女乘醉打了駙馬,並將他趕出府去。公主前來勸解,也被管家婆所罵。等到第二天公主入宮告狀,卻已落在太監與管家婆之後,所以最後的處理,僅僅是將梁盈女取回另差,而參與打駙馬的太監則一概不問,反而駙馬冉興讓被奪蟒玉,送到國子監反省三月。
第79章
沈瀾甫一上馬車, 秋鳶便急匆匆從楠木藥箱中取出白釉纏枝紋玲瓏罐, 挑了些清涼的藥膏以指腹抹開,潤澤著沈瀾的肌膚。
秋鳶一麵小心翼翼地抹藥, 一麵憤恨道:“夫人, 那知府夫人未免也太過放肆,哪裏有這般欺辱人的。”大家好歹都要臉,便是看不慣, 也不至於要拿熱茶潑人, 忒得惡毒。
沈瀾搖搖頭, 反倒不在意這些,隻是神色凝重道:“庾秀娘保不齊也隻是一把刀罷了。”
秋鳶一愣, 捏著罐蓋,蹙眉問道:“夫人何意?”
庾秀娘既然頭一回隻是遣了仆從上門, 說明那時候怒氣還沒那麽大。若按照餘嬤嬤回去給庾秀娘的說法, 沈瀾給了賠罪禮,且已經責罰了潮生。
見她答應,餘嬤嬤笑了笑,告辭離去。臨行前,慣例帶走了些香秔米、西洋布、小龍團之類的賠罪禮。
第二日一大早,沈瀾未曾帶走春鵑,隻叫她留在家中理事,看護著潮生,自己帶著秋鳶和兩個健婦、兩個護院赴宴。
武昌富庶,數年前某一任知府曾在衙門內修築過一座藏春園,此次宴席便設在這藏春園內。
隻可惜戰亂頻頻,武昌知府也不是什麽有錢有勢的,這藏春園便漸漸破敗下來,隻修葺了一部分,用於知府夫人待客。
今日,沈瀾穿著挑邊白綾袖衫,一條天水碧纏枝紋潞綢羅裙,雲鬢綴著些米珠鈿,斜簪了一根流雲靈芝鏨銀簪。
她一路穿朱門,越綺戶,立於亭前時,清麗似瀲灩風荷,穠豔如春醉海棠。
剛入亭中,亭中七八個女子便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果真美貌。”
“美貌有何用?聽說是招贅了夫婿,奈何逃難路上死了。”
“成日裏拋頭露麵的,外頭人還喊她什麽沈娘子呢。”
……
七八個女眷倒也不是指指點點,隻是時不時看她兩眼,再竊笑幾聲罷了。
如此這般,若是沒經過事的小姑娘隻怕已捱不住了。
可沈瀾渾不在乎。相反的,她雖平日裏多與男子交遊,不曾見過糧商們的夫人,可此情此景,她已知不對。
這幫人蓄意將她騙來,隻怕是一場鴻門宴。
思及此處,沈瀾麵不改色入得亭中,向上首的知府夫人庾秀娘屈膝行禮。
庾秀娘隻端起茶盞,悠哉悠哉啜飲著,也不理她。
沈瀾灑脫一笑,起身入座。她這般樣子,倒叫眾人一時愕然。
庾秀娘端著茶盞,暗自氣悶,想給的下馬威沒給成,心中越發惱怒,張嘴便斥罵身側的丫鬟:“沒規矩的東西,我叫你起來了嗎?!”
那丫鬟原本是立在她身後布菜的,聞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縮道:“夫人饒命,夫人饒命。”
沈瀾心知這是指桑罵槐呢,便佯裝聽不懂我,還好心勸道:“不過是個小丫鬟罷了,夫人與她計較什麽呢?”
不知她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庾秀娘冷下臉來,指了指身側餘嬤嬤道:“沈娘子不曉得,這餘嬤嬤原是京裏永寧長公主身側的管家婆,被我請來教導府裏的丫鬟婆子們,她為人最是懂規矩。”
沈瀾心想,什麽請來,恐怕是京都城破,這位餘嬤嬤逃難來的湖廣罷。
她正想著,卻見那餘嬤嬤上前兩步,抬手狠劈了地上的丫鬟一巴掌。
滿亭針落可聞,小丫鬟半張臉腫得老高,捂著臉嗚嗚咽咽地哭起來。
庾秀娘這才悠哉悠哉,對著沈瀾道:“沒規矩的東西,便是這般下場。”
沈瀾心有不忍,暗道這庾秀娘的性子怎得如此驕橫,倒與那官僧如出一轍。她心知肚明不過是方才那個下馬威沒給成,這會兒庾秀娘借題發揮罷了。
“夫人說的是。”沈瀾順從道。
見她低了頭,庾秀娘親親熱熱地牽起沈瀾的手,笑盈盈為她介紹身側七八個女子。
這個是哪哪的知縣夫人,那個是經曆、推官夫人……
沈瀾眨眨眼,全是庾秀娘的下屬啊。
“這位便是湖廣大名鼎鼎的沈娘子了。”庾秀娘說罷,又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沈娘子是個可憐人,丈夫死了,還得苦苦的守著。”
底下眾人紛紛附和。
“可憐啊。”
“夫君去得這般早,留下孤兒寡母。”
“一個女人,苦捱著,好生受罪。”
人人都知沈娘子與她那死了的贅婿情誼甚篤,這會兒被人戳了傷疤,隻怕要心疼死。
眾人嘴上哀歎著,笑盈盈抬眼去望沈瀾,卻見她翠眉顰蹙,哀愁不已,竟好似西子捧心,格外惹人憐愛。
沈瀾順勢取了帕子遮住眼睛,嗚嗚咽咽地假哭了一會兒,方才道:“實在是失禮了,提及亡夫,我心中悲痛難忍。“
眾人正要看她笑話,卻見沈瀾哽咽道:“眼前歡宴,亡夫卻在地下孤零零一個人,我哪裏還有臉麵赴宴呢?還望諸位夫人恕罪。”說罷,起身離席而去。
眾皆驚愕。庾秀娘傻了眼,趕忙起身道:“沈娘子且住。”
沈瀾暗自歎息,回身望去,卻見庾秀娘將她拉到身側坐下,又笑道:“方才是我失言了,正要向沈娘子賠罪呢。”說罷,吩咐丫鬟端了一杯茶要給她致歉。
沈瀾疑心庾秀娘這是見軟刀子刺她不管用,又見她匆匆要走,便要上硬辦法了。
沈瀾瞥了眼那茶盞,蓋子還蓋著,也不知裏頭是什麽,可否下了藥,便隻打算接了茶盞,放下不吃就是了。
誰知那丫鬟不知怎麽的,直直往前衝了兩步,大半杯熱茶潑出來。
沈瀾是坐著的,一半袖子還被庾秀娘拉著,躲閃不及,隻轉過頭去,又抬手拿左胳膊一擋。
熱氣騰騰的茶水,刺啦一下,大半潑在沈瀾胳膊上。
“你們做什麽!”秋鳶又急又氣。一旁的餘嬤嬤也慌了神,差點叫出聲。
劇痛襲來,沈瀾顧不得眾人或愕然,或不忍,或幸災樂禍的表情,匆匆起身。
這亭子旁有一泓小溪,沈瀾卷起一截衣袖,隻忍痛將半截胳膊泡在流動的溪水中。
“哎呀,可是燙著了?”
“怎得這般不知廉恥,大庭廣眾之下撩起胳膊。”
“狗奴才!叫你奉個茶也不會!”
身後傳來庾秀娘打罵奴婢,眾人或許有些不忍心,奈何不敢違逆了庾秀娘的意思,便也隻好低頭不語。還有幾個捧著庾秀娘,又有幾個驚詫沈瀾竟將衣服撩起,露出一片雪白的胳膊。
身後一片亂麻,沈瀾厭惡至極。庾秀娘作為一個母親,不好生教導官僧道理,竟還覺得官僧挨了打,她便要出麵替官僧打回來。這才想出個先羞辱她,再毀她容的主意。
果真是熊孩子必備一個熊家長。
“夫人,你怎麽樣?”秋鳶都快急哭了。
“快快!這裏有藥膏。”庾秀娘打罵了一通丫鬟,即刻吩咐丫鬟去取燙傷膏。餘嬤嬤見狀,匆匆去取了膏藥來遞給沈瀾。
沈瀾哪裏敢用庾秀娘的膏藥,生怕裏頭摻著什麽,寧可用流動的溪水衝足了兩刻鍾。
“不必了。”沈瀾忍痛,輕聲笑道,“我皮糙肉厚的,溪水一衝便是。”
庾秀娘見她疼的額頭都是細汗,連鬢發都沾濕了,心滿意足道:“你自己不用我這膏藥,若是留了疤,可不要來怪我。”
沈瀾見她眉眼之間頗為得意的樣子,強忍著怒氣道:“不會的。”
見她似忍氣吞聲,咽下了這口氣,庾秀娘方才笑盈盈起身,繼續宴飲,也不管還在溪水中泡著的沈瀾。
“這幫人怎得這樣!”秋鳶氣狠了,急得直跺腳,“夫人,我們快快回去罷!府裏有膏藥,這溪水裏泡著哪裏有用呢!”說罷,便要扯了她回去。
“不急。”沈瀾搖搖頭,隻兀自在溪水中反複浸泡胳膊,任由流水衝洗傷處。
三月春水尚寒,兩刻鍾後,待沈瀾提起胳膊查看傷處時,半條胳膊冷冰冰的,都快凍麻了。
索性那熱茶是隔著一層衣衫的,加之沈瀾處理及時,胳膊上倒並未紅腫。
沈瀾鬆了口氣,若真大麵積燙傷發炎,高燒會死人的。
見她起身,亭中宴飲一停,庾秀娘關切道:“沈娘子如何了?”
沈瀾看了看她,便對著她笑了笑,輕聲細語道:“勞煩夫人關懷,已無大礙了。”說罷,又看看正午的太陽,麵不改色道:“天色已晚,我便先告辭了。”
庾秀娘心滿意足,也不再留她,任由沈瀾出了府去。
待宴席散去,餘嬤嬤跟著庾秀娘離去,卻假借帕子落在亭中,避開眾人,匆匆折返,入了小亭外側的假山石內。
那假山石內竟靠著一個青衣直綴,麵白的中年男子。一見餘嬤嬤進來,他便匆匆問道:“傷的可重?”
餘嬤嬤自然知道他要問誰,便搖搖頭:“看過了,不過些微紅腫,決計不會留疤。”
那男子責怪道:“怎得這般不小心!”
一提及此事,餘嬤嬤也心頭火起,斥罵道:“哪裏曉得那庾秀娘,自家兒子挑事挨了打,她便要去毀了旁人的容貌,果真毒辣!”
那男子歎息道:“好在無事。”
餘嬤嬤也慶幸不已,匆匆問道:“你也見了,如何?”
“好好好!當真是天下一等一的絕色。”那男子一回想起方才美人,隻癡癡夢夢道。
餘嬤嬤見他那副呆樣,心中不滿道:“你這呆子,見了新人忘舊人!”
那太監連忙摟摟抱抱去哄她,一疊聲道:“好姑娘”、“嬌娘莫與我置氣”
餘嬤嬤這才嗔他一眼,緩了神色:“可夠你去獻給王大璫?”
男子滿心喜色,連連點頭:“夠了夠了。”語罷,又笑道:“嬌娘,你放心,有了這般美人,你必能脫了奴籍,入宮做管家婆,俺也能博了王大璫歡心,得了好差事!”
餘嬤嬤冷哼一聲。這蠢才哪裏比得了當年與她對食的那太監。
她原是永寧長公主身側的管家婆,當年在京都,與府中太監對食,日子煊赫快活。誰知一朝京城破,與她對食的太監死了,她一路逃難來湖廣,卻被人賣進了知府衙門裏,日子哪裏有在公主府中順心。
她原想著攢夠了錢,便回返南京,繼續入宮伺候公主。誰知竟等來了礦監稅使,自然要把住機會,先尋個太監對食,再回公主府快活去!
兩人又在假山裏親熱了一通,餘嬤嬤方才理了理衣衫,走了。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長公主是皇帝姊妹,不是女兒。
2. 明代公主是很慘的,基本被太監和管家婆管著。《明代社會生活史》中舉例寫道:萬曆四十年秋天,神宗愛女壽陽公主,為鄭貴妃所生,下嫁給冉興讓,相歡甚久。偶月夕,公主宣駙馬入,而當時的管家婆梁盈女正好與她的“對食”太監趙進朝飲酒,來不及向她稟告,盈女乘醉打了駙馬,並將他趕出府去。公主前來勸解,也被管家婆所罵。等到第二天公主入宮告狀,卻已落在太監與管家婆之後,所以最後的處理,僅僅是將梁盈女取回另差,而參與打駙馬的太監則一概不問,反而駙馬冉興讓被奪蟒玉,送到國子監反省三月。
第79章
沈瀾甫一上馬車, 秋鳶便急匆匆從楠木藥箱中取出白釉纏枝紋玲瓏罐, 挑了些清涼的藥膏以指腹抹開,潤澤著沈瀾的肌膚。
秋鳶一麵小心翼翼地抹藥, 一麵憤恨道:“夫人, 那知府夫人未免也太過放肆,哪裏有這般欺辱人的。”大家好歹都要臉,便是看不慣, 也不至於要拿熱茶潑人, 忒得惡毒。
沈瀾搖搖頭, 反倒不在意這些,隻是神色凝重道:“庾秀娘保不齊也隻是一把刀罷了。”
秋鳶一愣, 捏著罐蓋,蹙眉問道:“夫人何意?”
庾秀娘既然頭一回隻是遣了仆從上門, 說明那時候怒氣還沒那麽大。若按照餘嬤嬤回去給庾秀娘的說法, 沈瀾給了賠罪禮,且已經責罰了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