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不單純是戰爭,也是政治的延續。
思及此處,裴慎開口道:“棄了朝陽門,再議。”
主將既已定了,眾人也不敢違逆他的決定,便隻好麵麵相覷,重新製定戰略。
“那要不從正陽門入,再攻入皇城的洪武門或是東、西長安門。”
“不妥不妥,要入正陽門,先得過前頭的中和橋或者通濟橋。這會兒護城河上的橋全都被拆毀了。”
“那就走東北方向的後湖。”
“走後湖的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都在那一塊兒。根本無法夜襲,還不如直接泅渡護城河呢。”
十七八個人,足足提了七八種方略,俱是圍繞著皇城來的。
“走金川門。”裴慎望著輿圖,悶聲不吭的放了個大雷。
眾將麵麵相覷,隻覺荒謬。
這法子最初那會兒大家也提過,隻是金川門在西,皇城在東,兩者距離最遠,幾乎橫穿整個南京城。由金川門入皇城,最是不利。
況且金川門內就是軍營,囤積了十萬大軍及糧草,等於強攻入金川門後,便要麵對十萬大軍。
自尋死路。
隻是裴慎久在沙場,戰功卓越,並不是胡亂指揮的將領,他既提出來了,眾人也不敢忽視。
細細思索了一會兒,趙岩開口道:“算起來那十萬大軍一小半是國公爺和大人舊部,一大半是臨時從南京周圍衛所、當地招募的新兵,若論及戰力,老卒不願意和大人打,新兵戰力又不夠。”
隻消能瓦解軍心,極快便能打下南京。
“況且我等要速攻皇城,不外乎是畏懼十萬大軍來援,反將我們堵在皇城和內城之間。若能夠先拿下十萬大軍,磨都磨到皇城開門。”
這話聽起來有理,但是——
“前提是能強攻入金川門,還得吃下十萬大軍!”錢寧不滿道。
“怎麽?你怕了?”林建嘲諷他。
錢寧怒目圓睜,斥罵道:“你這鳥廝,真是不當人子!”
大家正欲再勸,卻見林建嗤笑一聲,站起來大聲道:“大人,俺林建自請領軍三千,強攻金川門!”
眾將見他來請令,便也紛紛站起來,唯恐落於人下。
裴慎抬手製止,視線掃過眾將,人皆凜然。
他這才道:“令副總兵趙岩統領東線戰事,領東、北路參將董武、蘇子學各三千人馬。”
“令遊擊將軍林建領一千遊奇兵為先鋒,佯攻正陽門。”
“著西路參將湯行思領兵六千,占龍江造船所,乘夜渡河,於戍時三刻強攻金川門。”
眾將轟然領命而去。
待到戍時初,裴慎頭戴鎖子盔,身披黃銅兕甲,腰束牛脂皮鞓帶,手執長槊,橫戈躍馬,率軍六千,直奔金川門而去。
湯行思性情沉穩,見狀也不免憂慮道:“大人坐鎮中軍大帳即可,何至於親臨此地?”
裴慎解釋道:“此番三萬士卒,俱是精銳。金川門一戰,格外重要。若能成功,那便是畢其功於一役。”
湯行思琢磨了一番,不解道:“今日打不下來就明日打,左右除了南京那十萬大軍,外頭都是咱們的人。”
裴慎搖搖頭:“錯過今日便再也不會有這般好的時機了。”
時機?今天是什麽特殊的日子嗎?湯行思越發茫然,正欲再問,卻見裴慎已打馬疾馳向前。
漆黑的夜色裏,六千人的隊伍,借著月光的掩映,沉默地行進在路上。
及至十裏之外,裴慎勒馬道:“湯將軍,照軍令行事。”
湯行思點了點頭,即刻率軍一千,馬裹蹄,人銜枚,直奔金川門外。
裴慎帶著五千兵丁,充作援軍和斷後,目送對方離去。
湯行思跟著裴慎從山西一路輾轉,在大同打過胡虜,在浙江打過倭寇,又在四川平叛,還去湖廣剿匪,他打過許多場硬仗,最慘烈的一次,是在臨海衛,與倭寇血戰,隻活下來了十幾個兄弟。
來之前湯行思就做好了準備。南京城高,防備完善,此等堅城,他這一千人馬想啃下來,堪稱做夢。故而大人令他攻城,多半是稍做試探,好為大軍做準備。
可他從沒料到,這場攻打南京的戰役會以這種方式結束。
戍時三刻,月明千裏,華光如水,湯行思率軍來到金川門前,隻見城樓上旗幟招展,卻半分動靜皆無。
湯行思久經沙場,本能的覺得不對勁。就在他正打算遣一小旗上前看看時,卻見前方漆黑的城門處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音。
他知道,那是門後絞盤在動。
然後,城門開了很小很小的一條縫。慢慢的,那縫隙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湯行思瞠目結舌,腦袋嗡嗡的,本能的想起了裴慎那句“今日時機不可錯過”。
下一刻,湯行思舉錘嘶吼道:”城門已開!隨我衝——”
千餘人馬中騎兵一百,其餘皆是步卒。馬匹疾馳之下,悶雷一般的轟隆聲,夾雜著士卒棄枚之後的嘶吼、喊叫,直奔金川門後大營。
裴慎駐紮在十裏之外,估算一番時間,約摸小半刻鍾後率領剩下的五千人馬疾馳而去。
十裏的路,奔馬何其之快。裴慎到達金川門時,眼見城門依舊大開,內裏傳出廝殺之聲,便確認不是守軍故意請君入甕,隻管拔刀厲聲道:“眾將士聽令,隨我衝——”
五千餘人分為數個百人隊,一批一批迅速入城。
尋到被驚動的守軍殺了,騎兵來回疾馳,製造騷亂以造成守軍營嘯,士卒高呼“南京城破、跪地不殺”……
黑夜裏,六千對十萬,看似不可能,然則十萬人馬非是精銳,加之猝不及防、士氣不足、營嘯等等原因,光是投降的就有四五萬,其中因營嘯互相砍殺、踩踏致死的就有數千人馬,還有乘夜逃散的、戰死的……滿地都是殘肢斷臂。
這場戰役至天明時分徹底結束。
裴慎立在中軍大帳內,麵前翹頭案上擺放著兩顆人頭,一顆是南京總兵彭候的,一顆是監軍太監梁俊的。
就在裴慎低頭確認二人樣貌時,隻見湯行思步入大帳,渾身都是血,粘稠的鮮血早就板結、糊在盔甲上,咧開嘴想笑,又覺得不得勁,隻好抱怨道:“大人,這仗打得好沒意思。”
裴慎扔下手中卷刃的長刀,將人頭放進匣子裏:“贏了總是好的。”
南京城堅,城中常平倉內還儲有大量糧食,這樣的城池隻能靠內部攻破。
“大人,那城門到底是誰開的?”湯行思心裏跟貓爪撓似的。
“自然是我。”
帳外遙遙傳來一道人聲,帶著些謔意。湯行思轉身望去,卻見外頭有個青衫士子掀簾而入。
湯行思一把攥住手中長槍,警惕道:“你是哪位?”
來人笑道:“南京龍江驛驛丞李仲恒。”
湯行思恍然大悟。龍江驛就在南京金川門外十五裏。此人既做了驛丞,必定與金川門守將有往來,天長地久的,便相熟起來。
想來是得知裴慎率軍來攻打,龍江驛眾人順理成章地避入南京城內,李仲恒勸守將開了城門。那守將必定是今夜輪值,怪不得大人說今日時機難得。
“好了。”裴慎打斷了兩人的寒暄,開口道:“仲恒,你速速去尋安泰先生,清點俘虜、糧草、財貨等等。”
李仲恒聞言,撇了撇嘴,心道裴守恂是越發無趣了,還不如六七年前在龍江驛帶著女眷來的那會兒呢。
見他轉身離去,裴慎方才問道:“可有將其餘人等召來?”
湯行思得了頭功,這會兒渾身舒暢,也不介意分點功勞給同袍,笑道:“已遣了人去傳訊,叫趙將軍、錢將軍等人自金川門入城。這會兒約摸要到了。”
裴慎吩咐:“去傳訊給趙副總兵,叫他將俘虜就地關押,再點些兵馬,挑仔細些,隨我前去宮中拜謁陛下。”
湯行思也不是個傻子,一聽挑仔細些,便曉得這是要慢慢挑的意思。
果不其然,趙岩足足挑了半個時辰,才來報與裴慎。
此時已是卯時初,天色蒙蒙亮,裴慎率軍打馬路過時,見街麵上唯有幾個小攤販正在棚子底下支攤。
裴慎心知有些百姓已然知道城破的消息,躲在家裏,有些卻還不知道,便正常出來支攤。
渾身帶血的數千兵丁湧上街,幾個攤販被嚇得麵色發白,兩股戰戰,手忙腳亂的收拾攤子要逃,有幾個甚至狠狠心,連攤子都不要了,轉身四散奔逃。
裴慎翻身下馬,往個燒餅鋪子走了兩步。那攤主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磕頭連連:“軍爺饒命!軍爺饒命!”
裴慎自袖中取了二兩銀子,問道:“敢問老人家有多少個燒餅?一個幾文?”
“都送給軍爺!都給軍爺!”攤主哪裏敢收他的錢,隻踉蹌著連連往後退。
裴慎搖頭:“老人家,我是魏國公世子裴慎,隻殺胡虜倭寇,不殺百姓的。”說罷,放下二兩銀子:“我看老人家這裏約摸有幾百個燒餅,我都買了,二兩可夠?”
“夠、夠了。”那攤主見他盔甲縫隙上染血,麵容卻俊朗,說話也和氣,加之二兩銀子的誘惑,便壯著膽子伸手將銀子拿了。
“這位老人家,我大營內尚有幾萬人馬還未吃食。還請老人家速速帶著家中夥計將燒餅送去金川門附近的大營,可好?”
二兩銀子攥在手裏,攤主膽子都大了些,神情也沒方才那般畏懼了,聞言便點了點頭。
裴慎才不管這攤主得了錢去不去大營,便是他不去,周圍百姓見此,也知道裴家軍秋毫無犯,這就夠了。
裴慎翻身上馬,繼續往前走。
他要想從金川門走到皇城,需要途經鼓樓、國子監、太平街……幾乎要橫穿整個南京。
裴慎一路走,一路花錢買吃食,隻管叫人送去大營。若沈瀾在這裏,必定能意識到這是一場政治作秀。
走到後來,甚至有膽子大的百姓來看熱鬧,還有兩個光屁股的小孩綴在士卒後頭看稀奇,被自家爹娘抓回去打了一頓。
當裴慎見了那兩個孩子,便知道明日魏國公世子裴慎攻入南京,秋毫無犯的消息,會借由這些走街串巷的小攤販傳播開來。
南京的民心便安穩了。
裴慎嘴角微翹,心情頗好。這便是從金川門攻入的好處之二了,易於收攏民心。
“大人,到皇城了。”錢寧等人跟在裴慎身後,齊齊拱手道。
林建甚至迫不及待拱手道:“大人,末將願為先鋒。”
裴慎望著眼前巍峨的皇城,搖搖頭道:“下馬!”
眾人無奈,齊齊下馬,裴慎慢條斯理的步入皇宮。
果不其然,南京城破,十萬大軍被俘的消息令人魂喪膽消,皇城內的禁軍早早的脫下盔甲,奔逃出城,也有的正在搶奪財貨,倒也還剩下幾個忠心的,去後廷保護陛下了。
整個皇宮,自洪武門而入,隻見禁軍、宮女、太監尖聲叫嚷,四散奔逃,亂成一團。
裴慎麵不改色,先遣了一千人馬將禦道兩側的六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盡數圍起來。
緊接著,他調動錢寧,帶著兩支千人隊,一麵喊著“跪地不殺”,一麵緊急分兵去封存文淵閣書籍以及內府十二庫。
再然後,裴慎帶著剩下的兩千人馬繞過三大殿,往北側後廷而去。
思及此處,裴慎開口道:“棄了朝陽門,再議。”
主將既已定了,眾人也不敢違逆他的決定,便隻好麵麵相覷,重新製定戰略。
“那要不從正陽門入,再攻入皇城的洪武門或是東、西長安門。”
“不妥不妥,要入正陽門,先得過前頭的中和橋或者通濟橋。這會兒護城河上的橋全都被拆毀了。”
“那就走東北方向的後湖。”
“走後湖的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都在那一塊兒。根本無法夜襲,還不如直接泅渡護城河呢。”
十七八個人,足足提了七八種方略,俱是圍繞著皇城來的。
“走金川門。”裴慎望著輿圖,悶聲不吭的放了個大雷。
眾將麵麵相覷,隻覺荒謬。
這法子最初那會兒大家也提過,隻是金川門在西,皇城在東,兩者距離最遠,幾乎橫穿整個南京城。由金川門入皇城,最是不利。
況且金川門內就是軍營,囤積了十萬大軍及糧草,等於強攻入金川門後,便要麵對十萬大軍。
自尋死路。
隻是裴慎久在沙場,戰功卓越,並不是胡亂指揮的將領,他既提出來了,眾人也不敢忽視。
細細思索了一會兒,趙岩開口道:“算起來那十萬大軍一小半是國公爺和大人舊部,一大半是臨時從南京周圍衛所、當地招募的新兵,若論及戰力,老卒不願意和大人打,新兵戰力又不夠。”
隻消能瓦解軍心,極快便能打下南京。
“況且我等要速攻皇城,不外乎是畏懼十萬大軍來援,反將我們堵在皇城和內城之間。若能夠先拿下十萬大軍,磨都磨到皇城開門。”
這話聽起來有理,但是——
“前提是能強攻入金川門,還得吃下十萬大軍!”錢寧不滿道。
“怎麽?你怕了?”林建嘲諷他。
錢寧怒目圓睜,斥罵道:“你這鳥廝,真是不當人子!”
大家正欲再勸,卻見林建嗤笑一聲,站起來大聲道:“大人,俺林建自請領軍三千,強攻金川門!”
眾將見他來請令,便也紛紛站起來,唯恐落於人下。
裴慎抬手製止,視線掃過眾將,人皆凜然。
他這才道:“令副總兵趙岩統領東線戰事,領東、北路參將董武、蘇子學各三千人馬。”
“令遊擊將軍林建領一千遊奇兵為先鋒,佯攻正陽門。”
“著西路參將湯行思領兵六千,占龍江造船所,乘夜渡河,於戍時三刻強攻金川門。”
眾將轟然領命而去。
待到戍時初,裴慎頭戴鎖子盔,身披黃銅兕甲,腰束牛脂皮鞓帶,手執長槊,橫戈躍馬,率軍六千,直奔金川門而去。
湯行思性情沉穩,見狀也不免憂慮道:“大人坐鎮中軍大帳即可,何至於親臨此地?”
裴慎解釋道:“此番三萬士卒,俱是精銳。金川門一戰,格外重要。若能成功,那便是畢其功於一役。”
湯行思琢磨了一番,不解道:“今日打不下來就明日打,左右除了南京那十萬大軍,外頭都是咱們的人。”
裴慎搖搖頭:“錯過今日便再也不會有這般好的時機了。”
時機?今天是什麽特殊的日子嗎?湯行思越發茫然,正欲再問,卻見裴慎已打馬疾馳向前。
漆黑的夜色裏,六千人的隊伍,借著月光的掩映,沉默地行進在路上。
及至十裏之外,裴慎勒馬道:“湯將軍,照軍令行事。”
湯行思點了點頭,即刻率軍一千,馬裹蹄,人銜枚,直奔金川門外。
裴慎帶著五千兵丁,充作援軍和斷後,目送對方離去。
湯行思跟著裴慎從山西一路輾轉,在大同打過胡虜,在浙江打過倭寇,又在四川平叛,還去湖廣剿匪,他打過許多場硬仗,最慘烈的一次,是在臨海衛,與倭寇血戰,隻活下來了十幾個兄弟。
來之前湯行思就做好了準備。南京城高,防備完善,此等堅城,他這一千人馬想啃下來,堪稱做夢。故而大人令他攻城,多半是稍做試探,好為大軍做準備。
可他從沒料到,這場攻打南京的戰役會以這種方式結束。
戍時三刻,月明千裏,華光如水,湯行思率軍來到金川門前,隻見城樓上旗幟招展,卻半分動靜皆無。
湯行思久經沙場,本能的覺得不對勁。就在他正打算遣一小旗上前看看時,卻見前方漆黑的城門處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音。
他知道,那是門後絞盤在動。
然後,城門開了很小很小的一條縫。慢慢的,那縫隙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湯行思瞠目結舌,腦袋嗡嗡的,本能的想起了裴慎那句“今日時機不可錯過”。
下一刻,湯行思舉錘嘶吼道:”城門已開!隨我衝——”
千餘人馬中騎兵一百,其餘皆是步卒。馬匹疾馳之下,悶雷一般的轟隆聲,夾雜著士卒棄枚之後的嘶吼、喊叫,直奔金川門後大營。
裴慎駐紮在十裏之外,估算一番時間,約摸小半刻鍾後率領剩下的五千人馬疾馳而去。
十裏的路,奔馬何其之快。裴慎到達金川門時,眼見城門依舊大開,內裏傳出廝殺之聲,便確認不是守軍故意請君入甕,隻管拔刀厲聲道:“眾將士聽令,隨我衝——”
五千餘人分為數個百人隊,一批一批迅速入城。
尋到被驚動的守軍殺了,騎兵來回疾馳,製造騷亂以造成守軍營嘯,士卒高呼“南京城破、跪地不殺”……
黑夜裏,六千對十萬,看似不可能,然則十萬人馬非是精銳,加之猝不及防、士氣不足、營嘯等等原因,光是投降的就有四五萬,其中因營嘯互相砍殺、踩踏致死的就有數千人馬,還有乘夜逃散的、戰死的……滿地都是殘肢斷臂。
這場戰役至天明時分徹底結束。
裴慎立在中軍大帳內,麵前翹頭案上擺放著兩顆人頭,一顆是南京總兵彭候的,一顆是監軍太監梁俊的。
就在裴慎低頭確認二人樣貌時,隻見湯行思步入大帳,渾身都是血,粘稠的鮮血早就板結、糊在盔甲上,咧開嘴想笑,又覺得不得勁,隻好抱怨道:“大人,這仗打得好沒意思。”
裴慎扔下手中卷刃的長刀,將人頭放進匣子裏:“贏了總是好的。”
南京城堅,城中常平倉內還儲有大量糧食,這樣的城池隻能靠內部攻破。
“大人,那城門到底是誰開的?”湯行思心裏跟貓爪撓似的。
“自然是我。”
帳外遙遙傳來一道人聲,帶著些謔意。湯行思轉身望去,卻見外頭有個青衫士子掀簾而入。
湯行思一把攥住手中長槍,警惕道:“你是哪位?”
來人笑道:“南京龍江驛驛丞李仲恒。”
湯行思恍然大悟。龍江驛就在南京金川門外十五裏。此人既做了驛丞,必定與金川門守將有往來,天長地久的,便相熟起來。
想來是得知裴慎率軍來攻打,龍江驛眾人順理成章地避入南京城內,李仲恒勸守將開了城門。那守將必定是今夜輪值,怪不得大人說今日時機難得。
“好了。”裴慎打斷了兩人的寒暄,開口道:“仲恒,你速速去尋安泰先生,清點俘虜、糧草、財貨等等。”
李仲恒聞言,撇了撇嘴,心道裴守恂是越發無趣了,還不如六七年前在龍江驛帶著女眷來的那會兒呢。
見他轉身離去,裴慎方才問道:“可有將其餘人等召來?”
湯行思得了頭功,這會兒渾身舒暢,也不介意分點功勞給同袍,笑道:“已遣了人去傳訊,叫趙將軍、錢將軍等人自金川門入城。這會兒約摸要到了。”
裴慎吩咐:“去傳訊給趙副總兵,叫他將俘虜就地關押,再點些兵馬,挑仔細些,隨我前去宮中拜謁陛下。”
湯行思也不是個傻子,一聽挑仔細些,便曉得這是要慢慢挑的意思。
果不其然,趙岩足足挑了半個時辰,才來報與裴慎。
此時已是卯時初,天色蒙蒙亮,裴慎率軍打馬路過時,見街麵上唯有幾個小攤販正在棚子底下支攤。
裴慎心知有些百姓已然知道城破的消息,躲在家裏,有些卻還不知道,便正常出來支攤。
渾身帶血的數千兵丁湧上街,幾個攤販被嚇得麵色發白,兩股戰戰,手忙腳亂的收拾攤子要逃,有幾個甚至狠狠心,連攤子都不要了,轉身四散奔逃。
裴慎翻身下馬,往個燒餅鋪子走了兩步。那攤主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磕頭連連:“軍爺饒命!軍爺饒命!”
裴慎自袖中取了二兩銀子,問道:“敢問老人家有多少個燒餅?一個幾文?”
“都送給軍爺!都給軍爺!”攤主哪裏敢收他的錢,隻踉蹌著連連往後退。
裴慎搖頭:“老人家,我是魏國公世子裴慎,隻殺胡虜倭寇,不殺百姓的。”說罷,放下二兩銀子:“我看老人家這裏約摸有幾百個燒餅,我都買了,二兩可夠?”
“夠、夠了。”那攤主見他盔甲縫隙上染血,麵容卻俊朗,說話也和氣,加之二兩銀子的誘惑,便壯著膽子伸手將銀子拿了。
“這位老人家,我大營內尚有幾萬人馬還未吃食。還請老人家速速帶著家中夥計將燒餅送去金川門附近的大營,可好?”
二兩銀子攥在手裏,攤主膽子都大了些,神情也沒方才那般畏懼了,聞言便點了點頭。
裴慎才不管這攤主得了錢去不去大營,便是他不去,周圍百姓見此,也知道裴家軍秋毫無犯,這就夠了。
裴慎翻身上馬,繼續往前走。
他要想從金川門走到皇城,需要途經鼓樓、國子監、太平街……幾乎要橫穿整個南京。
裴慎一路走,一路花錢買吃食,隻管叫人送去大營。若沈瀾在這裏,必定能意識到這是一場政治作秀。
走到後來,甚至有膽子大的百姓來看熱鬧,還有兩個光屁股的小孩綴在士卒後頭看稀奇,被自家爹娘抓回去打了一頓。
當裴慎見了那兩個孩子,便知道明日魏國公世子裴慎攻入南京,秋毫無犯的消息,會借由這些走街串巷的小攤販傳播開來。
南京的民心便安穩了。
裴慎嘴角微翹,心情頗好。這便是從金川門攻入的好處之二了,易於收攏民心。
“大人,到皇城了。”錢寧等人跟在裴慎身後,齊齊拱手道。
林建甚至迫不及待拱手道:“大人,末將願為先鋒。”
裴慎望著眼前巍峨的皇城,搖搖頭道:“下馬!”
眾人無奈,齊齊下馬,裴慎慢條斯理的步入皇宮。
果不其然,南京城破,十萬大軍被俘的消息令人魂喪膽消,皇城內的禁軍早早的脫下盔甲,奔逃出城,也有的正在搶奪財貨,倒也還剩下幾個忠心的,去後廷保護陛下了。
整個皇宮,自洪武門而入,隻見禁軍、宮女、太監尖聲叫嚷,四散奔逃,亂成一團。
裴慎麵不改色,先遣了一千人馬將禦道兩側的六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盡數圍起來。
緊接著,他調動錢寧,帶著兩支千人隊,一麵喊著“跪地不殺”,一麵緊急分兵去封存文淵閣書籍以及內府十二庫。
再然後,裴慎帶著剩下的兩千人馬繞過三大殿,往北側後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