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若零苓彤 50瓶;西二西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長大啦。
禮部才將三公主楚姝的三位駙馬候選人擇定上報, 坤寧宮內,孟皇後與成安帝對峙一番後,忽然昏迷過去, 其後兩天兩夜未醒。
後宮諸人皆跪在坤寧宮外殿內,成安帝坐在一把椅上, 窗外夕陽光將他牆上的影不斷拉長。
三妃上前欲要開解他,卻又七嘴八舌地吵起來了, 成安帝一掌擲案命她們都退下,最後獨留了姚昭儀一人。
姚昭儀望著他頹喪的神情,並未多言,隻繞到他身後, 為他揉捏肩膀。
等察覺到成安帝緊繃已久的筋骨漸漸鬆弛下來, 姚昭儀才溫和道:“臣妾在家的時候,每回父親下值回來,母親都會這樣為他按摩。父親整日操勞, 筋骨都是僵的,母親每運著巧勁兒揉按, 都能疼得他嘶嘶抽氣,欲呼不得。”
姚昭儀聲線平穩,成安帝凝視著地上她的影子:“你父母倒恩愛。”
姚昭儀點了點頭。
“看來你並未傳你母親的衣缽, 朕兩邊肩胛骨還硬著,沒什麽感覺。”成安帝撚著拇指上的扳指,輕笑道,“不妨多用些力。”
姚昭儀笑了下:“臣妾素聞按摩之道, 便是三五壯士躺下任按, 也有可能會疼得想叫哭, 陛下莫要嘲笑臣妾勁小, 其實隻是沒有專往您的痛穴上按。”
成安帝嗤笑:“朕九五之尊,難道還會怕你一介婦人的腕下之力?你大可放心按,隻要能讓朕舒體通暢,比什麽都強。”
“是。”姚昭儀笑著應了,旋即以拇指發力,旋按著他的秉風穴和曲垣穴等處。
成安帝眉頭漸漸蹙起,但仍盯著地上光滑的金磚,於寂靜中細聽著內室裏楚姝壓抑的哭聲。
孟妍都是當祖母的人了,連最小的女兒明年都要嫁出去了,為何還強著要走……走到哪去?回四川府嗎?這世上隻有被廢黜封於冷宮的廢後,從未有與天子和離回娘家的皇後。
她既已忍了這些年,為何之後那些年,就不能再忍忍了。
成安帝撫了撫自己微散的鬢邊。他是帝王,帝王為這天下,有多少不得已,這麽多年過來了,她不是不知。
如今他倒寧願她能每天都在慈寧宮坐著,冷言冷語總強過恨聲恨氣,也總強過明明是他吵贏了,她一倒,他反不如輸了。
她近日總說,阿翊,放阿妍走吧。
她當初明明是寧願拋舍下一切,也要同他在一起的。
為何一定要走?
在一起這些年來,最難的日子都熬過去了,為何就非得離開他?
成安帝心裏隱隱明白,他就算死命攥著不放手,她也會走的。離了這人世,不要他,也不要珩兒,璟兒,姝兒。
姚昭儀不輕不重地揉按著他的穴位,兩人的影子交疊在一處,她指下的肩膀忽然輕輕顫動了一下。
顫一下,便有二下、三下。成安帝鼻息漸重。
姚昭儀手下的動作微有停頓,旋即繼續為他按摩著,佯作不知。
不知過去多久,成安帝朝她極緩地擺了擺手,又將她的手從自己的肩膀上拿下來,合在掌心上握著。
“姚窕,朕知道,你向來聰明。你實話告訴朕,她身子到底如何。”
姚昭儀垂眸:“臣妾不通醫術,亦不敢欺瞞陛下。方才禦醫診過,皇後娘娘的身子應如他們所言,已是強弩之末。”
“她說她想走。朕便是願意放她離開,也斷不能讓大周有個離經叛道非要和離的皇後。朕是沒辦法。”
姚昭儀將自己的手緩緩從成安帝的掌中抽出,於他身前跪下,行叩首禮道:“陛下,您若願意放手,讓皇後娘娘歸家安享最後的日子,臣妾便鬥膽獻上一計。”
成安帝垂斂目光望著她卑躬屈膝的模樣,緩緩歎出一口氣:“這些天,是你要她同朕敢爭敢吵,同朕鬧著要走的?無非是在賭朕對她能心軟到幾分……你們竟也不怕輸。其實她要是有你這般聰明……肯將這般聰明的心思用在朕身上,她和朕決計不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
姚昭儀跪坐著:“臣妾是微人之心,行微人之事。若皇後娘娘真如臣妾或其他姐妹那般整日為俗思俗緒所擾,又豈會還是她自己。”
成安帝覺得累了,有什麽堵在喉口,卻始終未能化作字句吐出。
阿妍便是不同他爭吵,隻每日眼神無光地呆望著,又能熬到哪年哪月呢?他心裏其實早有了答案,這與姚窕所謂的心計無關。
是孟妍選了與他吵至決絕,是他自己選了由著她在這條道上走下去。
他真要看著她死在病榻之上嗎?
成安帝在微黃的夕陽中回憶著自己初至孟太傅府上時隔簾與她對望的場景。那時她眼睛明亮,笑靨如花,是最好的年紀。
情誼已盡,他們之間不會再有更好的結局了。
“你有何計。”成安帝眼神微沉地盯向姚昭儀。
像是回光返照,孟皇後在隔日的清晨醒了。她望著窗外的潺潺秋雨,摸了摸床頭楚姝的發。
楚姝察覺到,立時抬頭,孟皇後還未言語,外麵的成安帝已掀簾走進,先隔著兩丈遠與她對視許久,才緩步走至她床邊。
半個時辰後,汪符急詔太子楚珩與宣王楚璟進宮。
皇後病重,時隔多年,她終於再次心平氣和地倚在床上,和成安帝說了許久許久的話。
她從少時情竇初開聊起,笑著說那些山盟海誓,又在提到那夜新婚時頓了話音。
“是朕對不住你。”成安帝將她頰畔的發拂去,“卻也該做一件對得起你的事了。”
孟皇後輕輕點首:“你是對不住我。”
成安帝反因她這話笑了:“你還是喜歡得理不饒人,從不肯鬆一點牙關。”
孟皇後蒼白的臉上仍噙著一絲笑。
成安十七年秋,夜半時分,皇後孟氏薨逝,年四十七,諡號莊烈,帝哀慟不已。
二十七下鳴鍾聲聲傳至長春宮內,楚言枝從夢中驚醒,匆匆洗漱和姚昭儀趕至坤寧宮處。
喪禮莊嚴,直至身披白麻跪在靈前,身後門外熹光漸露,楚言枝才漸漸回神,淚流滿麵地看向前麵麵如枯槁的三姐姐楚姝。
禮部對孟皇後薨逝一事似早有準備,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成安帝立在棺前,已收整了先前悲痛之態,靜靜看著色沉如墨的棺槨。常伴他左右的司禮監諸人今日竟缺了三個,隻趙關隨侍著。
本朝守喪遵循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後內外百官除服,仍穿素衣,及至百日後才漸著顏色淺淡的衣服。
“你那年送給母後的護膝,她穿著帶走了。”楚姝忽然淡聲對楚言枝道。
楚言枝眼淚斷斷續續流半天,此刻正紅著眼眶望著膝下的蒲團發愣。皇後娘娘是沒熬到娘親給她想辦法嗎?怎麽還是薨逝了……
聽到楚姝的話,楚言枝鼻子酸意更濃了。皇後娘娘待她很溫和,每回她隨娘親去了,都會笑著摸摸她的臉,說枝枝長高了,長得更好看了。皇後娘娘還讓她和三姐姐坐在一處,說以後枝枝要多陪三姐姐玩啊,三姐姐雖脾氣不好,看似不喜歡其他姐姐妹妹,其實很希望有人關心她的。
楚姝看她眼淚又要流出來了,別開了視線:“母後解脫了,這其實沒什麽不好。”
楚言枝哽哽咽咽,半晌才悶悶“嗯”了聲。
回到長春宮後,楚言枝眼睛鼻子還是紅紅的。這兩年她個子躥得格外快些,體態漸不是嬌嬌可愛的小孩兒模樣了,下巴尖潤了幾分,腰肢也纖軟了,如今哭起來也和小時候不同,像一朵夜裏泣露的水芙蓉。
姚昭儀領她進了正殿內室,屏退了旁人,才在她耳邊輕聲道:“枝枝別難過了,皇後娘娘回家去了。”
楚言枝驚得抽氣,不禁擔憂地小聲問:“回家……哪個家?四,四川府嗎?”
姚昭儀點頭。
楚言枝咬唇:“娘親,這是你是和錢公公一起籌謀的嗎?要是被發現了,這是欺君之罪……”
她雖然是很想幫一幫皇後娘娘和三姐姐,但絕沒有到願意為此付出娘親和自己乃至其他所有親朋性命的地步。
“這是經陛下首肯的結果。陛下心裏早有了答案,頂多是借我之口說出來罷了。”
得知是父皇親允的,楚言枝眉頭終於鬆開了,但仍不能完全放心。她清楚自己父皇是什麽樣的人,怕就怕哪天出了什麽事,他會讓娘親出來頂包。在他眼裏,恩寵就如流水,未必有多少真心。
姚昭儀理了理她熟布蓋頭下的發:“此事陛下全權交由汪公公和錢公公去辦了,我並未經手分毫。”
楚言枝抱住姚昭儀,額頭在她肩膀蹭了蹭,半晌道:“我想所有人都好好的,但最想娘親好好的。”
姚昭儀將她摟緊了些。
孟皇後逝世後,楚姝以想要為她守孝三年以盡孝道為由,請求成安帝推遲她的婚期,三年後再重新為她擇選駙馬。
這理由無可辯駁,滿朝上下無不動容,成安帝隻得允了。
宣王楚璟也以此為由再度拒了擇宣王妃的事。
正旦節前,百日過了,闔宮照往年過年。開春之後,三月中旬的一日,成安帝封長春宮姚昭儀為嬪,賜封號為和,仍主長春宮。
經這一封,長春宮規製更加不同,光楚言枝身邊就多出了十多個宮婢太監,一切衣著飾品、用度器具都上了一階品級。
不論如何,這對她們而言都是一件喜事,江貴人和林婕妤、寧妃等人都送了禮來,姚窕一一收了,及至晚間,又收到了施昭儀和莫美人送的禮。
年嬤嬤高興得不行,哪想得到自家小姐還有升為嬪妃的一日。前兩年的時候她還想勸小姐再為陛下誕下個龍子或龍女固固寵的,小姐卻不願意,說她這輩子所有對子女的愛,都隻會給枝枝一個孩子。不論是妹妹還是弟弟,對枝枝而言都沒那麽重要,她作為母親,自會為她爭取想要的一切,而非利用另一個孩子,來保全她的未來。
年嬤嬤聽了雖然覺得有所道理,但心裏一直暗暗想,不生孩子,小姐要還想升品級,可就難了。
有此喜事,年嬤嬤去小廚房親自做了許多點心,先奉到正殿和東側殿去,又讓人把剩下的都拿去分,然後從中每樣各挑一些出來,裝了滿滿兩大食盒,找小太監送到北鎮撫司去。
兩個小太監一路提著食盒跑到北鎮撫司,卻沒見著狼奴的麵。
今天是北鎮撫司五年兩度擇新人入錦衣衛的日子。
小太監們對視一眼,即刻走近府門,決心看場熱鬧。
北鎮撫司的校場上,早熟禾已成蔥翠色,百來名錦衣衛校尉們都圍在外場,各種興奮的呼喊聲不斷,而辛恩與其餘幾個同僚正站在看台往下望著。
“哎呦——好,好!”
隻見場上一道挺拔黑影輕點足尖於空中旋翻幾下,忽踢中對麵欲要飛身踏來者的胸口。看似隻是輕輕一踢,對方卻似被巨石所擊,當場失了重心,雙腿在地上拖擦三五丈,仍不能站定,後背朝上重重倒地。這才三五個回合,他身上各處都已負傷,隱覺五髒六腑皆在出血了。可是始終……他都沒能近這少年的身。
青年握拳抵地,另一隻手捂著胸口,強撐著自己還想起來,卻見對麵那身量頎長的玄衣少年緩步走到了他麵前。少年一頭勁韌黑發隻由一根洗得發了白的紅發帶高紮著,腰間以紅綢係了隻穿了小衣服的木偶。他停步,逆光衝他微微偏頭,垂睨著一雙烏溜溜的俊眼問:“不疼嗎?你斷三根肋骨了。”
青年猶覺一口老血湧上,心中憤憤,目眥欲裂。可在三番五次嚐試起身失敗後,他不得不咬緊鋼牙承認:“……疼。”
少年彎身提起他還完好的那隻胳膊,單手扶著他往場下帶:“過兩年再來吧,今年第一是我的。”
青年心中憋悶,但在下場之後,還是勉力朝他行了一禮:“多謝。”
看台上,賴誌誠看得無比激動,以拳擊掌大笑道:“好,這腳踢得好!”
董玨卻唉聲歎氣地拉把椅子坐下了,挑著腿轉著腳踝:“賴大人,您都喊了幾百次好了啊,怎麽也不換換別的詞兒?”
賴誌誠還在興頭上,哈哈道:“管他什麽詞兒,爺高興用那就是好詞兒!”
董玨嘖聲點頭,又往旁邊目不轉睛的那位看了眼:“辛大人,我看您徒兒快趕得上您了啊,這麽些年,我頭回見這麽無聊的選拔賽,最長的沒超過兩炷香就被他打下台了,一點看頭都沒。”
辛恩唇角上揚,連下巴都不由自主地抬了抬:“鞘兒一直很努力。”
“您啊,天天鞘兒鞘兒的不離口,怨不得辛小公子總說您偏心了。他兩刻鍾前是被辛鞘踢下台的,您不瞧瞧他去?”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0章
長大啦。
禮部才將三公主楚姝的三位駙馬候選人擇定上報, 坤寧宮內,孟皇後與成安帝對峙一番後,忽然昏迷過去, 其後兩天兩夜未醒。
後宮諸人皆跪在坤寧宮外殿內,成安帝坐在一把椅上, 窗外夕陽光將他牆上的影不斷拉長。
三妃上前欲要開解他,卻又七嘴八舌地吵起來了, 成安帝一掌擲案命她們都退下,最後獨留了姚昭儀一人。
姚昭儀望著他頹喪的神情,並未多言,隻繞到他身後, 為他揉捏肩膀。
等察覺到成安帝緊繃已久的筋骨漸漸鬆弛下來, 姚昭儀才溫和道:“臣妾在家的時候,每回父親下值回來,母親都會這樣為他按摩。父親整日操勞, 筋骨都是僵的,母親每運著巧勁兒揉按, 都能疼得他嘶嘶抽氣,欲呼不得。”
姚昭儀聲線平穩,成安帝凝視著地上她的影子:“你父母倒恩愛。”
姚昭儀點了點頭。
“看來你並未傳你母親的衣缽, 朕兩邊肩胛骨還硬著,沒什麽感覺。”成安帝撚著拇指上的扳指,輕笑道,“不妨多用些力。”
姚昭儀笑了下:“臣妾素聞按摩之道, 便是三五壯士躺下任按, 也有可能會疼得想叫哭, 陛下莫要嘲笑臣妾勁小, 其實隻是沒有專往您的痛穴上按。”
成安帝嗤笑:“朕九五之尊,難道還會怕你一介婦人的腕下之力?你大可放心按,隻要能讓朕舒體通暢,比什麽都強。”
“是。”姚昭儀笑著應了,旋即以拇指發力,旋按著他的秉風穴和曲垣穴等處。
成安帝眉頭漸漸蹙起,但仍盯著地上光滑的金磚,於寂靜中細聽著內室裏楚姝壓抑的哭聲。
孟妍都是當祖母的人了,連最小的女兒明年都要嫁出去了,為何還強著要走……走到哪去?回四川府嗎?這世上隻有被廢黜封於冷宮的廢後,從未有與天子和離回娘家的皇後。
她既已忍了這些年,為何之後那些年,就不能再忍忍了。
成安帝撫了撫自己微散的鬢邊。他是帝王,帝王為這天下,有多少不得已,這麽多年過來了,她不是不知。
如今他倒寧願她能每天都在慈寧宮坐著,冷言冷語總強過恨聲恨氣,也總強過明明是他吵贏了,她一倒,他反不如輸了。
她近日總說,阿翊,放阿妍走吧。
她當初明明是寧願拋舍下一切,也要同他在一起的。
為何一定要走?
在一起這些年來,最難的日子都熬過去了,為何就非得離開他?
成安帝心裏隱隱明白,他就算死命攥著不放手,她也會走的。離了這人世,不要他,也不要珩兒,璟兒,姝兒。
姚昭儀不輕不重地揉按著他的穴位,兩人的影子交疊在一處,她指下的肩膀忽然輕輕顫動了一下。
顫一下,便有二下、三下。成安帝鼻息漸重。
姚昭儀手下的動作微有停頓,旋即繼續為他按摩著,佯作不知。
不知過去多久,成安帝朝她極緩地擺了擺手,又將她的手從自己的肩膀上拿下來,合在掌心上握著。
“姚窕,朕知道,你向來聰明。你實話告訴朕,她身子到底如何。”
姚昭儀垂眸:“臣妾不通醫術,亦不敢欺瞞陛下。方才禦醫診過,皇後娘娘的身子應如他們所言,已是強弩之末。”
“她說她想走。朕便是願意放她離開,也斷不能讓大周有個離經叛道非要和離的皇後。朕是沒辦法。”
姚昭儀將自己的手緩緩從成安帝的掌中抽出,於他身前跪下,行叩首禮道:“陛下,您若願意放手,讓皇後娘娘歸家安享最後的日子,臣妾便鬥膽獻上一計。”
成安帝垂斂目光望著她卑躬屈膝的模樣,緩緩歎出一口氣:“這些天,是你要她同朕敢爭敢吵,同朕鬧著要走的?無非是在賭朕對她能心軟到幾分……你們竟也不怕輸。其實她要是有你這般聰明……肯將這般聰明的心思用在朕身上,她和朕決計不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
姚昭儀跪坐著:“臣妾是微人之心,行微人之事。若皇後娘娘真如臣妾或其他姐妹那般整日為俗思俗緒所擾,又豈會還是她自己。”
成安帝覺得累了,有什麽堵在喉口,卻始終未能化作字句吐出。
阿妍便是不同他爭吵,隻每日眼神無光地呆望著,又能熬到哪年哪月呢?他心裏其實早有了答案,這與姚窕所謂的心計無關。
是孟妍選了與他吵至決絕,是他自己選了由著她在這條道上走下去。
他真要看著她死在病榻之上嗎?
成安帝在微黃的夕陽中回憶著自己初至孟太傅府上時隔簾與她對望的場景。那時她眼睛明亮,笑靨如花,是最好的年紀。
情誼已盡,他們之間不會再有更好的結局了。
“你有何計。”成安帝眼神微沉地盯向姚昭儀。
像是回光返照,孟皇後在隔日的清晨醒了。她望著窗外的潺潺秋雨,摸了摸床頭楚姝的發。
楚姝察覺到,立時抬頭,孟皇後還未言語,外麵的成安帝已掀簾走進,先隔著兩丈遠與她對視許久,才緩步走至她床邊。
半個時辰後,汪符急詔太子楚珩與宣王楚璟進宮。
皇後病重,時隔多年,她終於再次心平氣和地倚在床上,和成安帝說了許久許久的話。
她從少時情竇初開聊起,笑著說那些山盟海誓,又在提到那夜新婚時頓了話音。
“是朕對不住你。”成安帝將她頰畔的發拂去,“卻也該做一件對得起你的事了。”
孟皇後輕輕點首:“你是對不住我。”
成安帝反因她這話笑了:“你還是喜歡得理不饒人,從不肯鬆一點牙關。”
孟皇後蒼白的臉上仍噙著一絲笑。
成安十七年秋,夜半時分,皇後孟氏薨逝,年四十七,諡號莊烈,帝哀慟不已。
二十七下鳴鍾聲聲傳至長春宮內,楚言枝從夢中驚醒,匆匆洗漱和姚昭儀趕至坤寧宮處。
喪禮莊嚴,直至身披白麻跪在靈前,身後門外熹光漸露,楚言枝才漸漸回神,淚流滿麵地看向前麵麵如枯槁的三姐姐楚姝。
禮部對孟皇後薨逝一事似早有準備,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成安帝立在棺前,已收整了先前悲痛之態,靜靜看著色沉如墨的棺槨。常伴他左右的司禮監諸人今日竟缺了三個,隻趙關隨侍著。
本朝守喪遵循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後內外百官除服,仍穿素衣,及至百日後才漸著顏色淺淡的衣服。
“你那年送給母後的護膝,她穿著帶走了。”楚姝忽然淡聲對楚言枝道。
楚言枝眼淚斷斷續續流半天,此刻正紅著眼眶望著膝下的蒲團發愣。皇後娘娘是沒熬到娘親給她想辦法嗎?怎麽還是薨逝了……
聽到楚姝的話,楚言枝鼻子酸意更濃了。皇後娘娘待她很溫和,每回她隨娘親去了,都會笑著摸摸她的臉,說枝枝長高了,長得更好看了。皇後娘娘還讓她和三姐姐坐在一處,說以後枝枝要多陪三姐姐玩啊,三姐姐雖脾氣不好,看似不喜歡其他姐姐妹妹,其實很希望有人關心她的。
楚姝看她眼淚又要流出來了,別開了視線:“母後解脫了,這其實沒什麽不好。”
楚言枝哽哽咽咽,半晌才悶悶“嗯”了聲。
回到長春宮後,楚言枝眼睛鼻子還是紅紅的。這兩年她個子躥得格外快些,體態漸不是嬌嬌可愛的小孩兒模樣了,下巴尖潤了幾分,腰肢也纖軟了,如今哭起來也和小時候不同,像一朵夜裏泣露的水芙蓉。
姚昭儀領她進了正殿內室,屏退了旁人,才在她耳邊輕聲道:“枝枝別難過了,皇後娘娘回家去了。”
楚言枝驚得抽氣,不禁擔憂地小聲問:“回家……哪個家?四,四川府嗎?”
姚昭儀點頭。
楚言枝咬唇:“娘親,這是你是和錢公公一起籌謀的嗎?要是被發現了,這是欺君之罪……”
她雖然是很想幫一幫皇後娘娘和三姐姐,但絕沒有到願意為此付出娘親和自己乃至其他所有親朋性命的地步。
“這是經陛下首肯的結果。陛下心裏早有了答案,頂多是借我之口說出來罷了。”
得知是父皇親允的,楚言枝眉頭終於鬆開了,但仍不能完全放心。她清楚自己父皇是什麽樣的人,怕就怕哪天出了什麽事,他會讓娘親出來頂包。在他眼裏,恩寵就如流水,未必有多少真心。
姚昭儀理了理她熟布蓋頭下的發:“此事陛下全權交由汪公公和錢公公去辦了,我並未經手分毫。”
楚言枝抱住姚昭儀,額頭在她肩膀蹭了蹭,半晌道:“我想所有人都好好的,但最想娘親好好的。”
姚昭儀將她摟緊了些。
孟皇後逝世後,楚姝以想要為她守孝三年以盡孝道為由,請求成安帝推遲她的婚期,三年後再重新為她擇選駙馬。
這理由無可辯駁,滿朝上下無不動容,成安帝隻得允了。
宣王楚璟也以此為由再度拒了擇宣王妃的事。
正旦節前,百日過了,闔宮照往年過年。開春之後,三月中旬的一日,成安帝封長春宮姚昭儀為嬪,賜封號為和,仍主長春宮。
經這一封,長春宮規製更加不同,光楚言枝身邊就多出了十多個宮婢太監,一切衣著飾品、用度器具都上了一階品級。
不論如何,這對她們而言都是一件喜事,江貴人和林婕妤、寧妃等人都送了禮來,姚窕一一收了,及至晚間,又收到了施昭儀和莫美人送的禮。
年嬤嬤高興得不行,哪想得到自家小姐還有升為嬪妃的一日。前兩年的時候她還想勸小姐再為陛下誕下個龍子或龍女固固寵的,小姐卻不願意,說她這輩子所有對子女的愛,都隻會給枝枝一個孩子。不論是妹妹還是弟弟,對枝枝而言都沒那麽重要,她作為母親,自會為她爭取想要的一切,而非利用另一個孩子,來保全她的未來。
年嬤嬤聽了雖然覺得有所道理,但心裏一直暗暗想,不生孩子,小姐要還想升品級,可就難了。
有此喜事,年嬤嬤去小廚房親自做了許多點心,先奉到正殿和東側殿去,又讓人把剩下的都拿去分,然後從中每樣各挑一些出來,裝了滿滿兩大食盒,找小太監送到北鎮撫司去。
兩個小太監一路提著食盒跑到北鎮撫司,卻沒見著狼奴的麵。
今天是北鎮撫司五年兩度擇新人入錦衣衛的日子。
小太監們對視一眼,即刻走近府門,決心看場熱鬧。
北鎮撫司的校場上,早熟禾已成蔥翠色,百來名錦衣衛校尉們都圍在外場,各種興奮的呼喊聲不斷,而辛恩與其餘幾個同僚正站在看台往下望著。
“哎呦——好,好!”
隻見場上一道挺拔黑影輕點足尖於空中旋翻幾下,忽踢中對麵欲要飛身踏來者的胸口。看似隻是輕輕一踢,對方卻似被巨石所擊,當場失了重心,雙腿在地上拖擦三五丈,仍不能站定,後背朝上重重倒地。這才三五個回合,他身上各處都已負傷,隱覺五髒六腑皆在出血了。可是始終……他都沒能近這少年的身。
青年握拳抵地,另一隻手捂著胸口,強撐著自己還想起來,卻見對麵那身量頎長的玄衣少年緩步走到了他麵前。少年一頭勁韌黑發隻由一根洗得發了白的紅發帶高紮著,腰間以紅綢係了隻穿了小衣服的木偶。他停步,逆光衝他微微偏頭,垂睨著一雙烏溜溜的俊眼問:“不疼嗎?你斷三根肋骨了。”
青年猶覺一口老血湧上,心中憤憤,目眥欲裂。可在三番五次嚐試起身失敗後,他不得不咬緊鋼牙承認:“……疼。”
少年彎身提起他還完好的那隻胳膊,單手扶著他往場下帶:“過兩年再來吧,今年第一是我的。”
青年心中憋悶,但在下場之後,還是勉力朝他行了一禮:“多謝。”
看台上,賴誌誠看得無比激動,以拳擊掌大笑道:“好,這腳踢得好!”
董玨卻唉聲歎氣地拉把椅子坐下了,挑著腿轉著腳踝:“賴大人,您都喊了幾百次好了啊,怎麽也不換換別的詞兒?”
賴誌誠還在興頭上,哈哈道:“管他什麽詞兒,爺高興用那就是好詞兒!”
董玨嘖聲點頭,又往旁邊目不轉睛的那位看了眼:“辛大人,我看您徒兒快趕得上您了啊,這麽些年,我頭回見這麽無聊的選拔賽,最長的沒超過兩炷香就被他打下台了,一點看頭都沒。”
辛恩唇角上揚,連下巴都不由自主地抬了抬:“鞘兒一直很努力。”
“您啊,天天鞘兒鞘兒的不離口,怨不得辛小公子總說您偏心了。他兩刻鍾前是被辛鞘踢下台的,您不瞧瞧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