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探微一怔,不明白她的意思。
薑月見食指撫了撫他的臉頰,沿著下頜插到頸窩裏去,拇指將他下巴抬高,迫使他抬眸與自己對視,“哀家明白了,探微,原來在哀家心裏,是把你當成了楚珩的影子。”
手肘所抵的之處,緊張得激烈澎湃。
“哀家知道,這樣對小太醫來說,不太公平,”薑月見幽幽道,“但還是要問一聲,如果是替身,你要不要,繼續和哀家好?”
蘇探微幾乎在暗中唾棄她了。能把二三其德、見異思遷說得這麽清麗脫俗,天下的女子裏隻怕獨有她一份。
薄慍湧上眉梢,蘇探微壓抑著嗓音,喉結輕輕滾動,“太後當臣是什麽,孌寵麽?”
薑月見搖頭:“不,心肝兒。”
他要反駁,薑月見扔了畫卷,指節封住了他的唇,將他未吐的話堵了回去。
薑月見細聲道:“紫明宮你自願入甕的時候,不是早就料到有今天了麽?哀家與小太醫也有了肌膚之親,這你總不能不認。哀家也說過,你要是想去前朝,哀家放你去,你卻生出留戀,你敢說不是?”
“……”
“哀家不想將你當孌寵,‘孌寵’二字,實在有些傷風敗俗,咱們不是男歡女愛、你情我願、各取所需的麽?不過平心而論,哀家現在確實是太寂寞了,出於想找個伴兒,來代替先帝曾給哀家的歡愉,才會第一眼就看上了你。所以從這點上說,探微隻好從替身做起。哀家在這裏可以立誓,隻要探微乖乖俯首稱臣,哀家一定會給你名分,你看如何?”
蘇探微被她一顆顆糖衣毒藥灌得暈頭轉向,唇縫裏擠不出半個字,咬牙忍著。
這樣的話,通常是一個紈絝子弟,或是薄幸郎君,在貪圖一時之歡,垂線釣魚時,對一個女子作的口頭承諾,雖然外表包裹著一層蜂蜜,拆開來,內裏卻是一團敗絮。虧得一國太後,說得出這話。
薑月見將臉頰枕在他的胸口,握住他的後頸,輕輕晃了晃,鼻腔震出一道令人肉浮骨酥的濃麗哼聲:“好不好嘛?”
晃動連帶著兩個人的體重硌在堅固的扶手上,加上太後那嬌俏的嚶嚀,蘇探微的眉心已經皺成了一波。
“……好。”
最終還是喪權辱國,雄風盡失。
大概,這就是一隻鬥敗的公雞的樣子吧?薑月見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試圖去撿起地上散落的畫兒,薑月見隻好先起身,暫時放過了他。但等到她將畫拾起時,卻聽到一道可疑的“嘶”聲,她不禁柳眉攢凝,溫柔地朝他看去,“怎麽了?”
蘇探微扶住了腰,死也不肯說怎麽了。
薑月見美眸流眄,盯住被他撐住的部位,小意地道:“哀家替你揉揉?”
不等蘇探微有所反應,薑月見放下了畫兒,雙手便摸索到他腰後,將男人拽了起來之後,十指便掐住了他被硌疼的位置,眼風瞟了一眼椅扶手上那敖昂的鳳頭和絢麗的嵌著金箔的盤踞嶙峋鳳尾,眸中掠過一絲歉疚和責備。
“一會兒就不疼了。”
這一場小小的鬧劇,揉散了太後娘娘的翠鬢,伴隨著她揉腰的動作,烏黑順滑的長發垂落在他的衣袖間,如水波般柔漾。
被拿捏住的肌肉,僵硬得鐵一樣。
太後輕聲一笑,“小太醫又有妻,又有子,可是,生澀得如同未經人事的少年,這是怎麽一回事?”
蘇探微也想知道自己是怎麽一回事。
“上次給你的藥案,你看完了,鑽研出什麽門道了沒有?”
蘇探微驀然又聽見太後如此發問,但並沒有逼問的味道,甚至稍稍帶了點兒縱容,手上按摩的動作一刻也不停著。
畢竟是太後,平素不大會伺候人,動作稍顯粗糙。好在勁兒本身不大,指節摁下去,穴位少頃便通絡了,恢複如常。
青年的臉上被蛛絲般輕細的紅痕籠罩著,垂眉道:“殘卷毀損太多,臣有心無力,實在沒……”
手上的動作突然重了一下,激得他“嘶”地一聲。
目光立刻陰沉地往下去。
可抬起來的霧蒙蒙的眼波,卻瞧著那般純潔無辜。
蘇探微沒吭氣,心裏實在有些懊火。
薑月見笑了一下,將身子靠進他的懷裏,雙臂環住了他的後腰,繼續揉。動作小心,滿臉寫著春風徜徉好不自在。
“哀家見君多嫵媚,料君見我應如是。”
蘇探微閉眸有些惱恨地想,她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促狹了?
作者有話說:
楚狗:我做我替身?真有意思。
第30章
太師府邸, 佛堂前柏木蕭森,大雨壓境。
入夏時節的雨勢來得磅礴而熱烈,嘈嘈切切敲擊著黛色的瓦簷, 簷角下一排排碎珠迸濺掉落, 積水漸漸漫漲上石階,沒過了來時的幽徑。
老太師垂眸誦經,身跪得筆挺。
年輕時不信神佛, 到後來,一身殺業太重, 妻離子散, 如今回首前塵都是淒涼,他這一生鑄成了三錯,第一錯便是辜負了妻子, 沒有相信她, 第二錯便是錯怪了兒子, 將他親手送上絕路, 第三錯……武威之戰時,沒有力抗君命,差點兒斷送了陛下性命與半幅山河。
腳步聲不輕不重,刺破了霏霏雨聲。
太師身影一滯,回頭, 青年脫掉了肩上架著的蓑衣, 將覆蓋了厚厚一層雨水的蓑衣, 連同油紙傘一同擱在門廊底下, 眼眸輕鬆, 若有雪光。
微生默大驚, 急忙迎上去:“陛下……冒雨前來, 身上可有濕?老臣這就去……”
老太師忙著去自己不成器的兒子留下的房間裏找他的舊衣物,被蘇探微攔下,他的臂膀阻止了老太師去路,笑道:“無妨。我身上未濕。”
又道:“師父,我已不在那個位置上,很久了。換個稱呼吧。”
老太師沉思了半晌,“那,老臣便鬥膽,改叫昔玦?”
這個字,也太過久遠了,久到蘇探微有一瞬恍惚。
但沒有拒絕。
老太師扶他進佛堂,供案上焚著香,煙氣嫋娜,時鮮瓜果供品不一而足,木魚放得規規整整。堂上繚繞著一段茶香氣,老太師將暖手的茶爐遞上,蘇探微接過來,眉眼垂落。
“陛……昔玦,讓我查的那兩人,有些眉目了。”
老太師落座後,從壁上供奉的二爺神像底下的壁龕裏取出了一遝紙,交到蘇探微手中,對方莞爾緩笑:“老太師如今是一麵殺生,一麵信佛,兩不誤事。”
微生默老臉被激得發紅,汗顏道:“昔玦取笑我了。”
卷宗展開,蘇探微凝目。
“這就是兩人過往的所有音塵了,黃鍾呂行跡簡單,他是貢生,父親本就是國子祭酒,生母在歲皇城經營幾家雜鋪,他十八歲選入太醫院,一直於太醫院供職,性格反叛孤僻,不善與人來往。”
卷宗上關於黃鍾呂的記載也十分簡單,寥寥幾張紙,蘇探微皺眉掀過一頁,其下厚厚一遝,則是屬於另一人。
老太師在說起這人之前,心懷感慨地歎道:“這個錢元夏,來頭就複雜了。”
老太師道:“錢元夏,本是劍南川人,出身貧寒,家中隻有一個老父和一個妹妹,他少年為了填補家用,做了劍南道上的行腳大夫。後來受了劍南道左都禦史徐靄的青睞,入帳下做了一名軍醫。這軍醫做得好,在當地名氣很大,徐靄推薦他,投入廣濟軍鄺日遊麾下做了副手。後來幾經輾轉,調用太醫院,此後便在太醫院待了幾年。”
最後總結:“這兩人,都是太醫院翹楚,一同死在了景瑞五年的那場大火裏。昔玦是覺著他們死因蹊蹺?”
蘇探微快速翻閱,這兩人的生平簡述起來就與太師說得一樣。
眉心的痕跡深了幾許,一縷未完全幹涸的水跡沿著濕亂的鬢角淌下,指節扣著掌心的一遝宣紙,倏然,於紙張犄角處眸光若定。
“師父,錢元夏在歲皇城有一個朋友,是都城最大的藥房回春局的掌櫃?”
這一點老太師忽視了,被蘇探微這麽提醒,他想了起來,心弦一震:“是。”
蘇探微若有所思,將手裏的宣紙從中折起。
微生默上半身湊近:“要我再盯著那個回春局麽?”
蘇探微緩緩道:“師父的影哨,能力足可信任,但切忌打草驚蛇。”
“噯,”微生默鄭重其事,“老臣心裏有數。”
漂泊的風卷起一簾密密的雨珠,撲簌簌地拂進佛堂前垂懸的竹簾,滲入了一絲濛濛霧色,暈在青年側臉。
屋中暖意褪了少許。
靜默之間,老太師再一次道出了心頭疑惑:“其實這些事,太後娘娘來著手辦,那更是輕而易舉。”
蘇探微沉默,片刻後,挑唇:“在這個位置上,她的舉動早已經被人四麵不透風地盯住了,哪怕事情做得再小心,也會被有心之人察覺。何況——看不見的敵人在暗處,她和英兒不能有一點風險。”
老太師點點頭,“也是。朝綱難振,大業已不能再失去一位太後了。”
“師父,別告訴她,我來的目的。”
天色不早,他將紙一卷揣入懷中,向簷廊下拾起了自己的蓑衣,披戴身上,舉上紙傘,不等老太師將新的雨具取來,隻見他的背影如煙氣般消失在了雨水深處。
轉瞬不見。
老太師歎了口氣,回身將雨具放回去。
列缺霹靂,耀目的閃電白光灼過,照亮了太師微蜷的身板。彎腰之際,訇然的炸雷在耳蝸間裂開,他手驟鬆,福至心靈地回過頭。
簷下的積水幾乎沒過人的腳踝,蹚水而來的人,身披漆黑的雨衣,連兜帽烏壓壓地罩落其下的臉龐。
老太師心神一動。
驚雷刺破,電光如晝。照亮了黑色兜帽底下線條冷冽的蒼白下頜,和印著淡淡嫣紅的脂膏的雙唇。
*
暖閣裏,翠袖將沉香撚燃,讓太後娘娘能靠著熏籠烤烤腳丫。
雖然時已夏季,但雨水豐沛,加上今年反常的氣候,還是沁涼無比。
白晝眼看著愈來愈長,薑月見除了在太和殿陪伴楚翊處置國政之外,得閑的功夫也愈來愈長,她百無聊賴,讓玉環將拓本拿來,她要臨摹字跡。
薑月見在國公府時沒讀過多少書,字跡更得不到訓練,是成年以後步入楚珩的後宮,才終於有空練習書法,可惜筆已成勢,要扭過勁頭來很難,她就跟蠻牛似的不開竅。
雖然有傅銀釧那麽個閨中損友,一向互相擠兌著,可她心裏,是真的極其羨慕傅銀釧那手工整漂亮的簪花小楷。
傅銀釧知道娘娘介懷這事兒,可沒少刺激她,說她就算練上八百年,隻怕也照舊老模樣,不成氣候。
人說來奇怪,她就與傅銀釧合得來,可偏偏還要在暗地裏較勁。
為此,薑月見還摒棄了女子都練習的小楷,轉而學習飛白書。
楚珩就是現成的書法家,陛下空閑時偶爾也興致高昂,提筆練書,他的字跡傳出去讓翰林學士也誇得是“一字千金”。有一年執鞭東海,封禪泰山,陛下他老人家一高興,便提劍在海邊的礁石上刻下了一幅力足千鈞的真跡。
礁石無可搬動,一直留在那兒,一塊普普通通的礁石,屹立海邊已有數千年,默默無名,但配上陛下的如椽大筆,便儼然成了一塊名勝。那上頭的字,也隨之傳出了無數拓本。
太後此刻伏案執筆,臨摹的就是這幅《滄瀾篇》。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數年過去,被她無數次翻閱的拓本,已逐漸剝離了淺白的木漿,染上了些微淡黃。
薑月見食指撫了撫他的臉頰,沿著下頜插到頸窩裏去,拇指將他下巴抬高,迫使他抬眸與自己對視,“哀家明白了,探微,原來在哀家心裏,是把你當成了楚珩的影子。”
手肘所抵的之處,緊張得激烈澎湃。
“哀家知道,這樣對小太醫來說,不太公平,”薑月見幽幽道,“但還是要問一聲,如果是替身,你要不要,繼續和哀家好?”
蘇探微幾乎在暗中唾棄她了。能把二三其德、見異思遷說得這麽清麗脫俗,天下的女子裏隻怕獨有她一份。
薄慍湧上眉梢,蘇探微壓抑著嗓音,喉結輕輕滾動,“太後當臣是什麽,孌寵麽?”
薑月見搖頭:“不,心肝兒。”
他要反駁,薑月見扔了畫卷,指節封住了他的唇,將他未吐的話堵了回去。
薑月見細聲道:“紫明宮你自願入甕的時候,不是早就料到有今天了麽?哀家與小太醫也有了肌膚之親,這你總不能不認。哀家也說過,你要是想去前朝,哀家放你去,你卻生出留戀,你敢說不是?”
“……”
“哀家不想將你當孌寵,‘孌寵’二字,實在有些傷風敗俗,咱們不是男歡女愛、你情我願、各取所需的麽?不過平心而論,哀家現在確實是太寂寞了,出於想找個伴兒,來代替先帝曾給哀家的歡愉,才會第一眼就看上了你。所以從這點上說,探微隻好從替身做起。哀家在這裏可以立誓,隻要探微乖乖俯首稱臣,哀家一定會給你名分,你看如何?”
蘇探微被她一顆顆糖衣毒藥灌得暈頭轉向,唇縫裏擠不出半個字,咬牙忍著。
這樣的話,通常是一個紈絝子弟,或是薄幸郎君,在貪圖一時之歡,垂線釣魚時,對一個女子作的口頭承諾,雖然外表包裹著一層蜂蜜,拆開來,內裏卻是一團敗絮。虧得一國太後,說得出這話。
薑月見將臉頰枕在他的胸口,握住他的後頸,輕輕晃了晃,鼻腔震出一道令人肉浮骨酥的濃麗哼聲:“好不好嘛?”
晃動連帶著兩個人的體重硌在堅固的扶手上,加上太後那嬌俏的嚶嚀,蘇探微的眉心已經皺成了一波。
“……好。”
最終還是喪權辱國,雄風盡失。
大概,這就是一隻鬥敗的公雞的樣子吧?薑月見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試圖去撿起地上散落的畫兒,薑月見隻好先起身,暫時放過了他。但等到她將畫拾起時,卻聽到一道可疑的“嘶”聲,她不禁柳眉攢凝,溫柔地朝他看去,“怎麽了?”
蘇探微扶住了腰,死也不肯說怎麽了。
薑月見美眸流眄,盯住被他撐住的部位,小意地道:“哀家替你揉揉?”
不等蘇探微有所反應,薑月見放下了畫兒,雙手便摸索到他腰後,將男人拽了起來之後,十指便掐住了他被硌疼的位置,眼風瞟了一眼椅扶手上那敖昂的鳳頭和絢麗的嵌著金箔的盤踞嶙峋鳳尾,眸中掠過一絲歉疚和責備。
“一會兒就不疼了。”
這一場小小的鬧劇,揉散了太後娘娘的翠鬢,伴隨著她揉腰的動作,烏黑順滑的長發垂落在他的衣袖間,如水波般柔漾。
被拿捏住的肌肉,僵硬得鐵一樣。
太後輕聲一笑,“小太醫又有妻,又有子,可是,生澀得如同未經人事的少年,這是怎麽一回事?”
蘇探微也想知道自己是怎麽一回事。
“上次給你的藥案,你看完了,鑽研出什麽門道了沒有?”
蘇探微驀然又聽見太後如此發問,但並沒有逼問的味道,甚至稍稍帶了點兒縱容,手上按摩的動作一刻也不停著。
畢竟是太後,平素不大會伺候人,動作稍顯粗糙。好在勁兒本身不大,指節摁下去,穴位少頃便通絡了,恢複如常。
青年的臉上被蛛絲般輕細的紅痕籠罩著,垂眉道:“殘卷毀損太多,臣有心無力,實在沒……”
手上的動作突然重了一下,激得他“嘶”地一聲。
目光立刻陰沉地往下去。
可抬起來的霧蒙蒙的眼波,卻瞧著那般純潔無辜。
蘇探微沒吭氣,心裏實在有些懊火。
薑月見笑了一下,將身子靠進他的懷裏,雙臂環住了他的後腰,繼續揉。動作小心,滿臉寫著春風徜徉好不自在。
“哀家見君多嫵媚,料君見我應如是。”
蘇探微閉眸有些惱恨地想,她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促狹了?
作者有話說:
楚狗:我做我替身?真有意思。
第30章
太師府邸, 佛堂前柏木蕭森,大雨壓境。
入夏時節的雨勢來得磅礴而熱烈,嘈嘈切切敲擊著黛色的瓦簷, 簷角下一排排碎珠迸濺掉落, 積水漸漸漫漲上石階,沒過了來時的幽徑。
老太師垂眸誦經,身跪得筆挺。
年輕時不信神佛, 到後來,一身殺業太重, 妻離子散, 如今回首前塵都是淒涼,他這一生鑄成了三錯,第一錯便是辜負了妻子, 沒有相信她, 第二錯便是錯怪了兒子, 將他親手送上絕路, 第三錯……武威之戰時,沒有力抗君命,差點兒斷送了陛下性命與半幅山河。
腳步聲不輕不重,刺破了霏霏雨聲。
太師身影一滯,回頭, 青年脫掉了肩上架著的蓑衣, 將覆蓋了厚厚一層雨水的蓑衣, 連同油紙傘一同擱在門廊底下, 眼眸輕鬆, 若有雪光。
微生默大驚, 急忙迎上去:“陛下……冒雨前來, 身上可有濕?老臣這就去……”
老太師忙著去自己不成器的兒子留下的房間裏找他的舊衣物,被蘇探微攔下,他的臂膀阻止了老太師去路,笑道:“無妨。我身上未濕。”
又道:“師父,我已不在那個位置上,很久了。換個稱呼吧。”
老太師沉思了半晌,“那,老臣便鬥膽,改叫昔玦?”
這個字,也太過久遠了,久到蘇探微有一瞬恍惚。
但沒有拒絕。
老太師扶他進佛堂,供案上焚著香,煙氣嫋娜,時鮮瓜果供品不一而足,木魚放得規規整整。堂上繚繞著一段茶香氣,老太師將暖手的茶爐遞上,蘇探微接過來,眉眼垂落。
“陛……昔玦,讓我查的那兩人,有些眉目了。”
老太師落座後,從壁上供奉的二爺神像底下的壁龕裏取出了一遝紙,交到蘇探微手中,對方莞爾緩笑:“老太師如今是一麵殺生,一麵信佛,兩不誤事。”
微生默老臉被激得發紅,汗顏道:“昔玦取笑我了。”
卷宗展開,蘇探微凝目。
“這就是兩人過往的所有音塵了,黃鍾呂行跡簡單,他是貢生,父親本就是國子祭酒,生母在歲皇城經營幾家雜鋪,他十八歲選入太醫院,一直於太醫院供職,性格反叛孤僻,不善與人來往。”
卷宗上關於黃鍾呂的記載也十分簡單,寥寥幾張紙,蘇探微皺眉掀過一頁,其下厚厚一遝,則是屬於另一人。
老太師在說起這人之前,心懷感慨地歎道:“這個錢元夏,來頭就複雜了。”
老太師道:“錢元夏,本是劍南川人,出身貧寒,家中隻有一個老父和一個妹妹,他少年為了填補家用,做了劍南道上的行腳大夫。後來受了劍南道左都禦史徐靄的青睞,入帳下做了一名軍醫。這軍醫做得好,在當地名氣很大,徐靄推薦他,投入廣濟軍鄺日遊麾下做了副手。後來幾經輾轉,調用太醫院,此後便在太醫院待了幾年。”
最後總結:“這兩人,都是太醫院翹楚,一同死在了景瑞五年的那場大火裏。昔玦是覺著他們死因蹊蹺?”
蘇探微快速翻閱,這兩人的生平簡述起來就與太師說得一樣。
眉心的痕跡深了幾許,一縷未完全幹涸的水跡沿著濕亂的鬢角淌下,指節扣著掌心的一遝宣紙,倏然,於紙張犄角處眸光若定。
“師父,錢元夏在歲皇城有一個朋友,是都城最大的藥房回春局的掌櫃?”
這一點老太師忽視了,被蘇探微這麽提醒,他想了起來,心弦一震:“是。”
蘇探微若有所思,將手裏的宣紙從中折起。
微生默上半身湊近:“要我再盯著那個回春局麽?”
蘇探微緩緩道:“師父的影哨,能力足可信任,但切忌打草驚蛇。”
“噯,”微生默鄭重其事,“老臣心裏有數。”
漂泊的風卷起一簾密密的雨珠,撲簌簌地拂進佛堂前垂懸的竹簾,滲入了一絲濛濛霧色,暈在青年側臉。
屋中暖意褪了少許。
靜默之間,老太師再一次道出了心頭疑惑:“其實這些事,太後娘娘來著手辦,那更是輕而易舉。”
蘇探微沉默,片刻後,挑唇:“在這個位置上,她的舉動早已經被人四麵不透風地盯住了,哪怕事情做得再小心,也會被有心之人察覺。何況——看不見的敵人在暗處,她和英兒不能有一點風險。”
老太師點點頭,“也是。朝綱難振,大業已不能再失去一位太後了。”
“師父,別告訴她,我來的目的。”
天色不早,他將紙一卷揣入懷中,向簷廊下拾起了自己的蓑衣,披戴身上,舉上紙傘,不等老太師將新的雨具取來,隻見他的背影如煙氣般消失在了雨水深處。
轉瞬不見。
老太師歎了口氣,回身將雨具放回去。
列缺霹靂,耀目的閃電白光灼過,照亮了太師微蜷的身板。彎腰之際,訇然的炸雷在耳蝸間裂開,他手驟鬆,福至心靈地回過頭。
簷下的積水幾乎沒過人的腳踝,蹚水而來的人,身披漆黑的雨衣,連兜帽烏壓壓地罩落其下的臉龐。
老太師心神一動。
驚雷刺破,電光如晝。照亮了黑色兜帽底下線條冷冽的蒼白下頜,和印著淡淡嫣紅的脂膏的雙唇。
*
暖閣裏,翠袖將沉香撚燃,讓太後娘娘能靠著熏籠烤烤腳丫。
雖然時已夏季,但雨水豐沛,加上今年反常的氣候,還是沁涼無比。
白晝眼看著愈來愈長,薑月見除了在太和殿陪伴楚翊處置國政之外,得閑的功夫也愈來愈長,她百無聊賴,讓玉環將拓本拿來,她要臨摹字跡。
薑月見在國公府時沒讀過多少書,字跡更得不到訓練,是成年以後步入楚珩的後宮,才終於有空練習書法,可惜筆已成勢,要扭過勁頭來很難,她就跟蠻牛似的不開竅。
雖然有傅銀釧那麽個閨中損友,一向互相擠兌著,可她心裏,是真的極其羨慕傅銀釧那手工整漂亮的簪花小楷。
傅銀釧知道娘娘介懷這事兒,可沒少刺激她,說她就算練上八百年,隻怕也照舊老模樣,不成氣候。
人說來奇怪,她就與傅銀釧合得來,可偏偏還要在暗地裏較勁。
為此,薑月見還摒棄了女子都練習的小楷,轉而學習飛白書。
楚珩就是現成的書法家,陛下空閑時偶爾也興致高昂,提筆練書,他的字跡傳出去讓翰林學士也誇得是“一字千金”。有一年執鞭東海,封禪泰山,陛下他老人家一高興,便提劍在海邊的礁石上刻下了一幅力足千鈞的真跡。
礁石無可搬動,一直留在那兒,一塊普普通通的礁石,屹立海邊已有數千年,默默無名,但配上陛下的如椽大筆,便儼然成了一塊名勝。那上頭的字,也隨之傳出了無數拓本。
太後此刻伏案執筆,臨摹的就是這幅《滄瀾篇》。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數年過去,被她無數次翻閱的拓本,已逐漸剝離了淺白的木漿,染上了些微淡黃。